普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2024-05-09

普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精选8篇)

篇1:普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主要讲什么是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以及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

光看目录就吸引了我。因为我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也想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所以虽然刚开始看有些难度,但我坚持下去了;而且发现静下心来看后竟然收获不少:

一、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必须掌握内容知识,即有关所授学科内容的知识。可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课程和学校外的经验来提高你的内容知识水平。(比如我的内容知识来自我学过的英语课程,还有在校外运用英语、阅读和讨论有关英语问题的经验。从现在起我得多阅读英语资料或是有关于英语教学的书籍。因为我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二、“反省式教学实践”对成为专家型教师具有重要性。重视反省式教学实践,不断地从经验中学习。专家型教师会对具体情形进行反省思考并加以利用。这跟我们时常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一样的,但是专家型教师更善于在反思过后想出好的解决方法,从而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今后在反思过后,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三、熟练掌握技能使其达到自动化对成为专家型教师具有重要性。熟练掌握技能(即技能自动化)就可以用同样或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比新手更多的事情,这样,专家型教师就可以凭借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经验的优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以表现得很出色,而新手(教师)则要花费巨大的努力来完成工作。(必须努力学习所教的英语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讲授英语的特定教学方法,且使其达到自动化)

四、懂得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一起工作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部分,这一点和有关教学的知识同样重要。因为与其他教师和上级领导友好往来相处,可以期待在今后得到回报。这些回报包括同事的忠诚依赖、许诺,在需要时提供帮助。这种实践性的能力或者称之为智慧是教学技能的重要部分。(不要“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

事。”或者是排挤同事,怕他们超过自己,这种做法都是不利于进步的,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绊脚石)

篇2:普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 初创时期【20世纪代以前】

19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D.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2、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5要素】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B.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3过程】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 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1) 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 自我同一性 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 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 关键期 【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 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 前运算阶段 【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特征:

a.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 思维不具可逆性

C.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 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a. 命题之间的关系

b. 假设-演绎推理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可逆与补偿

e. 思维的灵活性

(2) 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 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 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 生理自我 3岁左右基本成熟

B. 社会自我 少年期基本成熟

C. 心理自我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3、 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 认知方式差异

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A. 场独立与场依存

a. 场独立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b. 场依存 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B. 沉思型与冲动型 【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a. 沉思型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b. 冲动型 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C. 辐合型与发散型

a. 辐合型 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b. 发散型 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2) 智力差异

A.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B. 智力的差异

a. 智力的个体差异

常态分布(中型分布)

b. 智力的群体差异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体相等,但男性的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3)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A.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B.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学习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并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

C.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做到:

a. 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年龄分班教学、能力分级制】

b.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是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

c.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4) 性格差异

A. 性格是特征差异

a.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 性格的理智特征

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 性格的意志特征

B. 性格的类型差异

a.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为 外倾型、内倾型

b. 根据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分为 独立型、顺从型

(5)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 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1) 人格发展阶段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F.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G.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H.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A. 家庭教养模式

B. 学校教育

C. 同辈群体

(3) 人格发展阶段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识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1)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8类】

A. 信号学习【巴普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

B. 刺激―反应学习【桑代克、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D. 言语联结学习

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E. 辨别学习

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F. 概念学习

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G. 规则或原理学习

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H. 解决问题学习

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2) 学习结果分类 【5类】

A. 智慧技能

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

B. 认知策略

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C. 言语信息

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D. 动作技能

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E. 态度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3) 先行组织者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 理解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1) 学习的实质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A.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a. 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b. 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c. 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所以,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B. 学生的学习内容

a.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b.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c.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 联结学习理论

A.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规律: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准备律

B.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规律:a. 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与分化

C.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规律:a. 强化

b.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 消退

d. 惩罚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D.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a.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控制结构

b. 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3) 认知学习理论

A.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a.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b.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B.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认知论、发现论】

C.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D.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3、 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A. 学习观

a.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b.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B. 教学观

a.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A. 学习分类

a. 接受受学习、发现学习

b.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B.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a.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b. 条件:

篇3: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稳、进、好”的2013年

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举办的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3年经济运行的成绩来之不易,国民经济的表现可以用“稳、进、好” 3个字概括。但2013年的GDP数据仍是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 以来最低增速。

“稳”字是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是经济增长平稳、物价平稳、就业稳定和农业稳固。201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 845亿元,比2012年增长7.7%, 增长速度与上年持平;CPI全年上涨2.6%,完全达到调控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 000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粮食总产量更是突破12 000亿斤大关。

“进”字是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马建堂用4个主要指标进行说明:一是第三产业2013年占比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是中西部地区GDP占比为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四是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数为3.03。

“好”字是为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马建堂用5组数据说明: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0%;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全部就业人口生产的GDP比前年提高了7.3%; 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3.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正在稳步提高, 经济正在稳步向好。

另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总体呈现出“两降一稳”的格局。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 创下10年来的新低;而受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也明显下降,同比仅增长13.1%,增速较2012年的14.3% 回落了1.2个百分点;此外,2013年全年出口增长7.9%, 增速与2012年持平。

房地产市场低开高走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 6 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 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房屋新开工面积201 208万m2,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 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

额增长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 295万m2,同比增长35.2%。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 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正如我们在2013年上半年总结提到的一样,可以说本年度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一冷” 为为::22001133年年初初的的““国国五五条条””调调控控政政策策在出台后全面遇冷;而“四热”则为: 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政策方面,2013年2月,政府出台“国五条”限购政策。2月,北京、 上海、重庆、济南、大连、合肥等城市均发布了楼市调控地方版细则。2013年 “调控”字眼在公开场合消失,行业政策面趋于平缓。新一届政府在2013年以来历次重要会议中,均未提及“调控”二字。在三中全会最终公布的决定中,对房地产行业虽无明确扶持表态, 但诸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内容均毫无悬念地将对未来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反观地方上,10月以来, 在深圳、北京、上海相继推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关措施后,作为一线城市中没有颁布新政策的广州,也于11月18日下午果断地发布了“穗六条”。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升级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从调控内容上来看,“限购、 限贷、限价”的思路依然明显。限购上, 上海与广州增加了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税收或社保的年限;限贷方面, 上海、广州、深圳3个城市均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7成。限价方面, 北京则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 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并提出将确保2年供应7万套,约占市场供应量一半。

土地供应方面,2013年以来,随着楼市成交走势的不断上扬,全国土地市场也迎来了成交高峰。数据显示, 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土地成交价款9 918亿元, 增长33.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2013年房企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销售业绩大幅提升、现金充裕,因而高总价地块成交不断,总价和单价“地王” 的门槛也被抬升。此外,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底价逐年提升,土地价值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加之2013年北京、 上海等城市的核心区域地块供应较多, 也使单价门槛节节攀升。

住宅市场方面,2013年,“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多到让人感到疲惫。但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不少地方房价犹如股市般惨跌。因此,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真实写照是:一边是一线城市连续20余月的高涨,一边是温州等城市连续26月下降;一面是“地王”迭出频遭哄抢, 一面却是无人问津。

商业地产方面,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比上年增长17.3%,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 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 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2013年商业用房开发投资的年增速有望连续第5年超过住宅开发投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20大城市商业地产总存量已达到6 461万m2,预计在2014年,20城市总体新增供应还将增加1 500万m2。尤其是在沈阳、天津、 成都等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的商业项目入市规模有1 000万m2以上。

节能环保政策频出,促使行业加快节能步伐

虽然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已经多年,但对空气治理的效果并不显著。 尤其是2013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而且出现雾霾的区域也越来越多。 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众多的节能环保扶持政策和相关措施。

1月,国务院以国办发[2013]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 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 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2月,商用制冷设备环保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水源热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屋顶式空气调节机。3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立我国低碳产品的认证体系的主要内容。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批准的《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实施步骤、服务质量验收等内容。5月,新的制冷剂标准实施,新版加入可燃性制冷剂在标识、运输、 安装、储存、充注等环节的安全操作与使用, 增加可燃制冷剂器具的安装和维修要求。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发展中国家可以推迟10年。 6月,行业标准《空调器的绿色环保要求》正式实施。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如福建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 省经贸委等部门起草了《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并向省直有关单位和地市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出,拟拆除大型公共建筑, 要按有关程序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从2014年起,“福厦泉”的保障性住房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山东省财政厅则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财政奖励政策, 对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给予奖励。

上游链普遍处于下行阶段

制冷剂方面, 2013年对制冷剂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我国制冷剂主要以R22、R134a为主。 2013年,R22供求关系趋紧,价位波动不大,原因在于国内受环保压力与实行HCFC配额生产影响;R134a市场则受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价格从年初25 200元/t,高位一路下滑至岁末17 600元/t,全年跌幅达30% 左右。

铜价方面,2013年全球铜市场呈现出上半年大幅下跌,下半年为见底反弹后震荡走势,根据沪铜指数总体走势, 2013年最高点为2月初的60 112点, 最低点为6月28日的47 680点。2013年整体走势为2011年以来全球铜市场见顶回调走势中的一个插曲,2011年2月28日,76 638点是最近3年的最高位, 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回调走势。2013年沪铜继续下行表明铜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动能和下行的空间。从2013年全年来看,中国经济等金砖国家经济放缓、全球铜去库存化、美国开始退出持续四轮的QE政策和欧洲经济复苏还漫长是铜价再下一个台阶的主要成因。 根据统计,2013年2—12月底,沪铜累计跌幅约为12%,2013年上半年累计跌幅16.5%;下半年累计涨幅4.5%。

篇4:秘籍第一章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便接触到了“写景作文”这一特殊而又常见的类型。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类作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习作训练而出现;说它常见,是因为我们平时写作文经常需要写景。景色的描写,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叙事增添色彩,还可以起到衬托情绪的作用。因此,咱们“演武厅”的第一场训练,就从写景开始!

第一式——井然有序

在写景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到很多景物,那么,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呢?在动笔之前,我们不妨在心里为它们排个序。有了顺序,写起来才不会显得凌乱。如果事先不想好,写起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读者读起来也会晕头转向哟!

第二式——主次分明

在动笔之前,我们还要想一想,在你写到的景物中,有哪些是最美的,哪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有哪些是最契合主题的,那么对于这类景物,我们就要着重去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第三式——人景呼应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能写到人的活动,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人景呼应,一定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但是有同学会说:“我描写的景色里面真的没有人呀,怎么办呢?”哈哈,别忘了,作为景色的观察者,你就身处景色之中啊!写景之余,再写一写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就不再呆板,而是充满了灵性。

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篇佳作吧!

演武厅小练兵

秋 天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 仲羽洁

炎热的夏天走了,带来了美丽的秋姑娘。不信?我带你去公园瞧瞧!

你看!小草换上了金灿灿的礼服,迎接着秋姑娘的到来。顽皮的风娃娃,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偶尔有几片干枯的黄叶,像蝴蝶似的旋转着落下来。路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也开得这么鲜艳,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小路染得香气扑鼻。草丛中夹杂着迷人的菊花,五颜六色,走近一闻,有股淡淡的清香。池塘里的荷花姑娘走了,只剩下荷叶笔直地站在那儿,整个池塘像铺满了绿色的伞。几棵常绿的树木,像战士一样保卫着公园。小草、菊花、树木,把秋天衬托得更加美丽。

你瞧!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做游戏,老年人到公园里跳舞、打太极拳。他们都脱下了T恤衫,换上了长袖外套,漫步在公园的各个地方,公园里荡漾着笑声。人们,让秋天增加了勃勃生机。

不一会儿,下起了秋雨。秋雨绵绵,滴在身上,凉凉的。雨中还夹杂着风,一阵风吹来,吹在脸上,很凉爽。秋雨、秋风,让秋天变得更加丰富。

这就是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我爱秋天!

篇5:《家》第一章读书笔记

我了解到了《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后,我觉得高家就是个小社会。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一样被封建的旧势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反抗的只能自我了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样,我真希望她可以和觉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满无法逆转的压抑情绪,我想,他们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头了。其中有一段话:

“在高家,在这个大公馆里,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嫁很快地就忘记了,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给高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大家只知道少了两个婢女,主人们马上又买了新的来代替,绮霞代替了鸣凤,翠环代替了婉儿,在人的数目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动。在很短的时期中鸣凤的名字就没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儿、倩儿、黄妈和别的几个人的心中,这个名字还常常唤起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吧,即使少了一个人,也不会让世界因此改变,更何况少的是两个微不足道的丫头。”

篇6: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绪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过程与方法: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教学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 幼儿一般指的是3—

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 教育 人 成人 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

(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 中学 小学 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 主导 幼儿 反馈 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 思维 言语 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

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 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 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

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三、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 “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eg: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eg: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 eg: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3、事件取样 本章作业:

1、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篇7:简爱第一章读书笔记

尽管这里有太多不喜欢的人,但从她成为孤儿那天起,就注定失去了离开或留下的选择权。

她的舅妈里德太太的三个孩子簇拥在她身边,看上去无比幸福,而现在感觉不被他们打扰到就是莫大的幸福。但舅妈的儿子约翰,作为盖茨黑德府唯一的男成员,对简的`存在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他欺辱我、虐待简,不是一周一两次,也不是一天一两回,而是经常如此。佣人们不敢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更是装聋作哑,任由约翰打骂她。比起约翰,简更讨厌里德太太,我如今所必须承受的苦难,究其原因都是她的虚伪、自私和恶毒所致。

文中开头便描述了简10岁时就喜欢读书的场景,管不知道书里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但也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不一会,舅妈的儿子约翰就来找简的麻烦了,扔简的书,用语言攻击她,还用书打她,简跌倒在地,脑袋磕伤流血了。简气急了和约翰搏斗起来,被仆人拉开了。但舅妈里德太太不问事情原由,做为惩罚直接命令到把简关到红房子里。

读书感悟:

从这章的描述中,不仅看到简的可怜身世和做为孤儿寄人篱下的处境,也看到了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的产物,约翰。

1、每看到关于孤儿这样可怜的身世,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样的遭遇一定不要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为了让我的孩子不成为孤儿或单身家庭的孩子,我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带动好家庭氛围,维持好夫妻关系,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下成长。

篇8:第一章关于思维科学

第一节恩格斯首先提出思维科学概念

思维科学就是启迪智慧的科学。思维科学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并且为思维科学的建立和发展预见性地提出了七条科学原则。这些科学原则,不仅为建立和发展思维科学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研究“人脑项目”、升华聪明才智提供了指导原则。

一、研究思维科学的七条原则

这七条科学原则,必将指导思维科学顺利发展。不仅如此,还将指导人们愈发走向聪明、智慧,进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

其一,思维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

其二,思维科学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说:“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

其三,思维科学是一门与大脑相关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明确揭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其四,思维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其五,思维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这个事实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其六,思维科学是一门严格遵守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学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七,当时的思维科学是一门不完备的学科。恩格斯对19世纪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思维科学并不满意。恩格斯敏锐地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思维规律的理论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一劳永逸地完成的‘永恒真理’。”

二、破译大脑奥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大脑是一灰箱,破译大脑奥秘是宇宙的最大难题。大脑神经元运动,既有可被感知的线性运动,又有不可感知的非线性运动,其运动不仅复杂,而且多变;大脑神经元间相互作用,既有物理因素(即可在一定范畴内实施电测),又有化学因素(即可期待未来进行生物探测),其相关因素有时呈显性状态,但大多处于潜性状态。对这样一种灰箱揭秘缺少实验方法不行,而抛弃思辨方法更不行。欲如此,上述恩格斯七条科学原则,便自然成为“大脑项目”弃之不行、丢之不可的永恒性原则。

恩格斯的七条科学原则,是其自然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通透无碍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贯穿着“思行合一”的精神,正是用显信息探索潜信息的得力工具。其中的第七条原则,充分说明恩格斯对当时的思维科学内容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是不满意的。正是这种不满意,才为钱学森院士继承和发展恩格斯的思维科学带来了契机,从而创立了现代思维科学。有了钱学森院士创立的现代思维科学,才有今天意义上的思维科学。

第二节钱学森创立现代思维科学

一、恩格斯为什么对当时的思维科学概念不满意

恩格斯的不满意,原因有二:一是恩格斯认为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逻辑,就是引起人们争议的一门学说;二是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一文中明确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那么,马克思所说的“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方式又是什么呢?显然,当时的思维科学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对那个时期的思维科学,恩格斯自然是不会满意的。

二、钱学森院士创建现代思维科学

钱学森院士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维科学的设想和建立思维科学的科学原则,创建了现代思维科学。

那么,什么是现代思维科学呢?钱学森院士明确提出:“开宗明义,思维科学只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维内容,内容是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事。”钱学森院士认为,现代思维科学体系,无论是基础层次,还是技术层次、工程层次,最终都要通过认识论这个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

钱学森院士以世界性的开放眼光,从纵横两个方面观察世界科学发展的风云。他认为,除量子力学、相对论展现自然科学的划时代的发展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模糊数学、分型理论、超循环论,以及混沌论等揭示客观世界复杂性的理论,均属于非线性科学范畴。或者说,复杂性根源在于非线性。非平衡、不稳定、涨落、分叉、混沌等现象都在不断地告诉人们,以往那个还原论、机械论等以简单性求解复杂性的时代,已不能成为科学认识的航标了。

世界本质上是复杂的,法则简单的程序仅仅是个例外。同时人类思维规律也必须与此适应,这种趋同既符合“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又符合“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形式”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新兴科学,如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必然影响着思维形式的变革,这就预示着一统“天下”的“逻辑思维形式”被打破,从而符合恩格斯预言的“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的思维规律将逐渐诞生。

钱学森院士在现代思维科学体系中,不仅提出了形象(直感)思维形式,而且还提出了灵感(顿悟)思维形式。可以预料,未来还会有多种与“非逻辑”“非线性”相关的思维规律,而学者们探讨的像直觉思维规律、模糊思维规律、拓扑思维规律、离散思维规律、超弦思维规律等,都有可能晋升到思维规律行列。

现代思维科学所揭示的“非逻辑思维规律”,不仅是对恩格斯思维科学概念的发展,而且还可视为现代思维科学的显著标志。

正因为现代思维科学诠释了非逻辑思维规律,才使得“创造”一词升华为创造性思维。正像钱学森院士所说:“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直觉)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灵感就是非逻辑思维规律的典型代表。

创造思维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必须以“融汇中外,沟通古今”的学术境界,不断完善,使之服务国家创新工程、服务于教育创新的伟大实践。

研究创造性思维,积极、自觉地调动“潜能”,提升创造力,培育千百万创业、创造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科技人才。

研究创造思维学,大力弘扬个性,强化兴趣培养,注重“甘愿冒险”“独立性强”“一丝不苟”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科学是一门大学问,各人有各人的体验和领悟。体验和领悟不同,思维能力也自然会有千差万别。但人人都应努力、都要以非凡的创造性思维彰显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正能量,攀登智慧至上时代的新高峰。

三、思维科学与认知科学异同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门科学,一个是由钱学森院士创建的思维科学,一个是由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创立的认知科学。这两门科学,都是以“内部宇宙——即装有词汇和想象力的人类的思维宇宙”为研究对象。东西方两位著名科学家将研究的目光聚集在同一目标上,是很不寻常的。科学技术发展表明,科学研究中的这种惊人的相似,意味着科学技术将面临着新的突破,由此带来的创意性生产力必然要导致新兴产业革命之诞生,也标志着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刻认识人的大脑及其思维奥秘时代的到来。

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而研究方法却是相异的。认知科学是以实验方法为主对大脑这块灰白物质进行探究;而思维科学是用思辨的方法对大脑诸多精神现象进行猜想,假设式综合研究。从科学意义上说,这两种研究方法恰好实现了互补。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破译大脑运转密码、揭开生命之谜,是令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的艰难课题。”也可以说,探索人脑这个“小宇宙”的奥秘的课题,历史地成为世人必须着手解决的宏大工程。

脑科学研究热潮,正在全球兴起。人类的大脑是极其复杂的“小宇宙”,至今我们依然对其知之甚少。正如奥巴马先生所说:“作为人类,我们能够确认数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能研究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无法揭示两耳间三磅重物质(指大脑)的奥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认为:“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是绝对真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所认识的是相对真理,我们可以无限逼近大脑的奥秘,但不能穷尽。”这个说法是符合辩证法的。而欧美发达国家正大力强化前沿部署,抢占科技制高点,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又要有迎接挑战的战略思维,把握机遇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对“人脑项目”(Human Brain Project)这一关系着世界未来的伟大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树立战略思维,扩大思维空间,灵活转变思维方式,实施多学科交叉互补,让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与神经学、思维科学、计算技术科学这些轮子都动起来。特别要充分发挥中国的现代思维科学优势,占领智慧的最高点。

第三节现代思维科学的体系

现代思维科学体系,包括抽象(思维)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社会(集体)思维。

一、抽象(思维)思维规律

抽象思维规律也称逻辑思维规律,它是以概念为思维的起点,经过判断和推理,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的思维规律。

创新者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定义、定理、规律等),它的一般意义是用理性来思考和表达。其特点是,用一般概括个别、扬弃事物的具体形态,要求思维结果精确化、条理化、系统化。它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先从概念出发,综合运用一般与个别、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进行科学判断并得出结论。

人们对抽象(逻辑)思维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很早就形成了一门科学———形式逻辑,它属于研究人类抽象思维规律最早的一门学科。研究概念、判断、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研究结构方式的法则,研究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怎样推论和论证,这是抽象思维所特有的逻辑结构形式。数理逻辑是形式逻辑的数学化,它将逻辑语言进一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便借助数学来建立自己的严格演绎体系。发展到辩证逻辑后,才将研究抽象思维形式的矛盾、变化格局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抽象(逻辑)思维规律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的发展,必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运动发展着。

由此可见,抽象(逻辑)思维形式对于创造者科学的认识创新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创造者常常在创新认识活动中,凭借着抽象(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运动形态,在实践中全面地、准确地、发展地考察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创造性地实施创新工程。

二、形象(直感)思维规律

形象(直感)思维是人类思维史上最先形成的一种思维。不管是文学艺术家、科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领导、管理和指挥工作,只要是人,是人的认识运动,形象(直感)思维作为与抽象思维不同的一种思维形式,总是普遍地被运用着。假如生活着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想问题,都只用干巴巴的逻辑推理,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毫无生趣。如果认识世界的时候,用客观存在的有形体、形象性信息来思维,这便是形象思维了。

形象(直感)思维的一般机制是:实践(观察)———类比——想象———模拟(相似)。运用形象思维于具体创新工程中,要坚持从各个不同角度,在全部相互联系的诸方面,同时捕捉信息。这里指的诸方面因素,既具有已知的外部特征,又有模糊的内部结构。

为了阐明观察、类比、想象、模拟(相似)在运用形象(直感)思维于创新认识活动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把其中诸要素作一扼要论述。

观察,就是指创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创新工作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具体方面。观察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实践活动。巴甫洛夫说:“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永远不能飞腾起来。”观察是获取感性信息的基本方法,是一切创新活动的首要步骤。

类比,就是指创造者把不同的(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推理的出发点,是对象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对象又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时,可类比推导出另一对象也具有该相似属性。因此,类比推理方法不同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运用于形象思维的一种特殊方法。

想象,就是指创造者在原来的感性形象信息基础上,或在表象信息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和排列,而重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信息的思维方法。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指出:“想象有两种:一种简单地保存对事物的印象,另一种将这些意象千变万化地排列组合,前者称为消极想象,后者称为积极想象。”所以,想象是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的实在因素。

模拟(相似),就是指创造者根据已知对象的本质和特性,人为地选择或建立一种与已知对象(原型)相似的模型,并在所建立的模型上进行运筹和研究,经研究决策后的成果再推到原型中去,从而达到揭示对象本质的思维方法。用“笼天地于形内”“观古今于须臾”来描述模拟方法是恰当的。思维模拟是实现创造者思维升华的关键性环节。

人脑通过感觉和知觉活动获得事物的表象,然后通过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维规律。

三、灵感(顿悟)思维规律

灵感(顿悟)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的形象(直感)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但长时期不被人们所认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正确运用了理论思维的原则,科学地总结了自己和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第一次鲜明地把灵感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提出来。

钱学森院士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指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直觉)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他认为,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一种人类基本思维形式。

所谓灵感思维(或称顿悟思维),是人类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它的酝酿不是在显意识中进行的,而是在显意识的制导下,经过潜意识的整合推论,再涌现于显意识,表现为灵感。因此,灵感发生的机制则是:显意识———潜意识——显意识。也就是说,在人们有意识、自觉地追求下,潜意识中才可能有灵感的酝酿。而潜意识如何工作,不会被自己意识到,当潜意识孕育成熟的瞬间又必须借助相关诱因方能涌进显意识,再经显意识加工,形成灵感。因此,灵感形成是有条件的,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灵感思维不同于抽象思维,也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一种特殊的突发式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非逻辑、非线性的思维,灵感思维有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不同的特征,如突发性特征、瞬间性特征、模糊性特征和独创性特征等。

四、社会(集体)思维规律

社会思维规律也称集体思维规律,它是说人的思维发生和发展是以集体(群体)方式形成的。社会思维规律反映了人类思维发生的同步性和一经形成后的共振性,它在创新实践中的意义重大,是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思维规律。

恩格斯说:“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单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是一个人的,其中必然隐含着特定的群体思维。社会思维的本质特征有两个:一是集体性,二是社会性。

上一篇:发展农民合作经济下一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