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记忆

2024-05-14

普通心理学 记忆(通用10篇)

篇1:普通心理学 记忆

第八章 记忆 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的形成 记忆的提取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错误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的定义 记忆的种类

一、记忆的定义 定义: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环节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保持时间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运动记忆 –情感记忆

情感记忆

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有什么奇怪的么? 情景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形成 一.感觉记忆

图像记忆(映像记忆)Sperling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procedure)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

部分报告法

实验结果

图象记忆(看10秒)你能从这幅场景中记得多少? 1.最下面的小女孩拿着什么工具? 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

3.右下脚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 声象记忆

声象记忆(回声记忆)1 Darwin, Turvey & Growder的三耳实验 5-10秒

感觉登记的特点

刺激以感觉痕迹的形式登记下来,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在0.25到2秒之间。有何意义? 容量要受感受器生理解剖特点的限制,在9到20个左右,但多于短时记忆。编码形式:直接编码(感觉编码或按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二.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

–1分钟左右

容量

–7±2组块

编码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语义编码

遗忘

短时记忆的瓶颈 组块

组块作用的实验

***110111 小实验:组块化(练习)***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AEEEGGIIIILNNNNRRSSTT

LEARNING IS INTERESTING 听觉编码

呵呵 呼呼 咕咕 啪 DVBETF 视觉编码 AA Aa 语义编码

床 梦 毯子 打瞌睡 枕头 午觉 打鼾 垫子 闹钟 休息 睡觉 床单 摇篮 床铺 躺下 头昏 小床 被子 打盹 仰卧 短时记忆的遗忘

干扰说

–N.C.Waugh & D.A.Norman的实验

下面四个单词中哪些是前面出现过的“旧”词? 哪些是第一次出现的“新”词? 沙发 睡眠 卧室

床罩 厨房 台灯

N.C.Waugh & D.A.Norman的实验 三.长时记忆

1、保持时间与记忆广度 保持时间:

–1分钟以上,至几个小时,至几年,乃至终生不忘。

记忆容量相对无限

2、长时记忆组成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神经生理学的有关研究

这二类记忆的区别不总是那么清楚,但二者的区别或多或少具有普遍性。海马受损造成的记忆缺失症病人,完全不能再学习新的事实,却能保持学习认知技能的能力,这就提供了区别二种记忆的很好证据。

海马回与长时记忆 记忆三阶段比较 第三节 记忆的提取

记忆重现——再认与回忆 遗忘

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一.记忆重现 回忆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策略与影响因素:

–编码

–联想(接近、相似、对比、因果)–定势与兴趣

–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与干扰作斗争(舌尖现象)

编码与提取的环境一致性 与记忆效果 二.遗忘 2、遗忘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识记材料的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 –学习程度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识记者的态度

记忆的痕迹

记忆效果与编码时的提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过度学习的遗忘曲线 系列位置效应 自由回忆实验 情绪与记忆

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

三.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应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第四节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

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于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内隐记忆:

–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启动效应:

–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它往往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请判断下列每一对反义词是否恰当 文雅——粗鲁 热情——冷淡 聪明——愚蠢 机敏——迟钝 内向——外向 善言——寡语 活泼——沉默 善良——刻薄 幽默——鲁钝 勇敢——胆怯

第五节 错误记忆 记忆扭曲 编造的记忆

目击证人证词的真实性

编造的记忆

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航天飞机 “ 挑战 ” 号发生空难,艾莫利大学 的阿尔里克.莱塞教授和他的助手抓住机会,于空难第二天邀请一批大学生记录下他们如何听到那些消息的。两年 4 半后,再请来一些能找到的大学生填写一份有关该事件的问卷,6 个月后又加以采访。结果是,有效问卷中的1/3 人次的答案对该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谁告诉他们的等等的回忆是完全错误的,另有 1/4 的人次有部分错误。但是,这些回忆错误的人中许多人认为自己现在说的都是正确无误的。

篇2:普通心理学 记忆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人在活动中掌握劳动、体育、舞蹈等技能与形成各种熟练技巧都是以运动记忆为基础的。一般来讲,运动记忆的识记比较难,但保持的动作不容易遗忘;大肌肉动作不易遗忘,而小肌肉的动作则易遗忘。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即使长期不骑车,再度骑车时并不感到困难,因为骑车的基本动作技能没有忘记。但是,精细的动作如果长时间不进行练习,则会变得生疏和笨拙。

篇3:普通心理学 记忆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 良好的记忆等于成功了一半, 记忆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也是《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和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就30多年普通生物学教学的记忆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请同行商榷。

二、《普通生物学》课程记忆方法的类型

1.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理解的知识是很容易记住的, 而学生对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新教材知识就不容易记住和掌握。如果透切地理解《普通生物学》教材, 掌握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知识就比较容易记住, 因此, 在教学中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普通生物学》教材中新知识的意义、性质、成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透切, 并且应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将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加工整理成便于记忆的形式简单和层次清晰的链条,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如“心脏的内部结构”这部分内容不好理解,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课前预习, 课堂上利用标本、模型和实物以及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加深理解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结构, 就比较容易记住这部分知识。如此看来, 对知识的理解过程, 同时伴随着记忆的过程, 理解对加深记忆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理解“进化理论的发展”部分时, 首先介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然后介绍澄江化石库的发现和在寒武纪出现了现今2/3种类的动物, 提出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的概念, 到中国进化生物学家舒德干等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高级别文章, 使得学生在理解生物进化的基础上产生自豪感, 更加易于接受新内容和求知。

2.眼、耳、手、脑并用记忆法。在普通生物学课堂学习时, 要求学生做到“眼到看”、“耳到听”、“手到练”和“心到想”, 这就是常用的“四到记忆法”。它是加强记忆和学好高校《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看、听、想、练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的积极性和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目的。

首先, 应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引导他们认真阅读《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材,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课件中的图表、模型、标本和实物等的直观演示, 加强记忆学习新知。其次, 在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 力求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得他们集中精力上好每一节课, 同时指导他们做好笔记积极思考, 培养他们亲自动手做练习和实验的能力, 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部分时, 除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这部分内容以外, 还出示了肾脏的标本、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课堂教学, 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肾单位的概念和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达到学得懂、记得牢和掌握深的目的。最后利用10分钟对学生进行了这部分新知识的测试, 及格率达到90%以上。在讲到“呼吸系统”时,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同学们聚会时, 吃烧烤好吗?对健康有好处还是坏处?再次, 在“四到记忆法”中, “到”是关键。在“眼到”、“耳到”和“手到”的同时, 让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才能把所学知识牢记在心, 记忆在脑, 所以, 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能力。如学生用眼看到2015年5~8月新乡学院大叶黄杨白粉病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老师打电话有要求2012级园林本科专业大学生研究这部分内容, 在学校采集标本开展研究, 用心去想如何防治白粉病以及药液的配制, 从而开展新乡学院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研究, 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让课题组成员思考:花卉白粉病对园林植物绿化和美化有没有影响?

3.比较记忆法。客观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往往有类似之处, 这是事物的共性, 但是又有区别之处, 这是它们的个性。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采取比较记忆法以促进学生了解各种研究对象与现象的相同、差异和对立性, 形成正确的概念, 帮助学生分辨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比较记忆法分为两种, 它们是纵向比较记忆法和横向比较记忆法。纵向比较记忆法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的方法。如在讲细胞的繁殖时, 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比较;在讲解新陈代谢内容时对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比较;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比较。横向比较记忆法是比较不同事物各自的特点。如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比较;肌肉起点和止点的比较;产热和散热的比较;力量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的比较;正诱导和负诱导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动物和植物结构的比较等。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比较, 既能记住所学的新知识, 又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而且在它们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 所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系统而牢固的。

4.趣味记忆法。兴趣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在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使学生把一堆死的知识理解透切, 进入一个诱人的知识世界, 教师应该像一个旅游向导, 把他们引入一个个诱人的仙境。如在讲肺活量的概念时, 可以给每一个学生测三次肺活量, 提高他们的兴趣, 加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使得教学轻松, 知识生动, 形象有趣, 学生理解起来深刻。在讲到生物的进化部分时, 可以给学生补充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中国澄江生物群发生的有趣故事, 激发学生兴趣。在植物学部分讲完后, 让学生思考:你吃的水果和蔬菜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如西瓜、草莓、苹果、梨、橘子、香蕉、大白菜、芹菜、白萝卜、洋葱、大蒜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5.归纳记忆法。根据普通生物学教材的内在联系, 穿章破节把同一属性的理论知识做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如讲泌尿系统的组成时, 引导学生分析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而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请同学们看肾脏的多媒体课件、模型、标本等, 使学生对肾脏的位置、形状、颜色、大小和数量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并且要求学生注意肾脏的剖面, 指出肾门、肾盂、肾实质的位置和特点。从肾实质引导出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最后让学生看肾脏的标本, 形成明确和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 从系统到器官、肾实质和肾单位, 层层剖析, 步步归纳, 使得学生按照上述的基本线索去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还有在讲完普通生物学教材中的动物学部分的脊椎动物后, 可以对脊椎动物的形态方面进行比较, 如皮肤及其衍生物、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内容, 然后进行归纳, 有利于学生记忆, 学到更多的课程内容。

6.复习记忆法。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 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巩固所学知识, 就要帮助学生同遗忘现象作斗争。而要和遗忘作斗争, 就要加强复习。复习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安排, 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 认识和重现相结合, 比单纯的重复效果好。如在复习中, 重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 哪些内容记住了, 不必再花时间复习;哪些部分不巩固, 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复习;哪些部分已经遗忘了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和巩固。单纯的重复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而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又会造成浪费。如讲解被子植物部分时, 被子植物的特点部分经过单纯的重复就十分容易记住;而被子植物的分类部分将认识和重现相结合, 才可以记住;对于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部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 经过认识和重现的过程才有可能记住。 (2) 综合认识比整体认识或部分认识效果好。综合认识是将整体认识和部分认识综合起来, 如胃和肠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成分。综合认识能够把两者的优点集中起来, 避免两者的缺点。整体认识是指每次认识的范围, 包括整个教材。优点是能够加强记忆的理解性。缺点是一次复习的材料太多, 胡子和眉毛一把抓, 影响学生的记忆效果。部分认识是将教材分成几个部分, 每一次只认识一部分, 经过复习巩固后再认识另一部分。优点是复习内容较少, 便于记忆。缺点是使知识被分割成几部分, 从而降低了认识的理解性和连贯性。

三、结语

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记忆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师而言, 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记忆方法, 如果长期使用, 以饱满的精力搞好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普通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级人才, 适应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J].生物学通报, 2003, 38 (5) :28-30.

[2]孙全, 舒坤贤.普通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02) :91-92.

[3]段艳红.高等学校《普通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 :158-159.

[4]段艳红.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改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8) :357-359.

篇4:普通心理学 记忆

【关键词】 中学 思想政治 记忆技巧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9-01

一、思想政治知识点记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导致学生知识记忆困难和记忆策略落实低效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部分教师不强调记忆的方法。教育心里学中提到的关于提高记忆的方法并不是高中生的必修内容,但它却是帮助学生很好地记忆所学知识的法宝。忽略记忆方法会直接导致记忆效率低下,且会使学生因无法准确回忆知识致使知识链断裂而逐渐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

第二,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应的记忆策略后没有及时有效地检查。知识需要不断的反复才能提高其记忆的保持率,而这种反复要靠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而不能只是依赖于所谓学生的自觉性。

二、思想政治知识点记忆技巧研究的必要性

从微观角度看,教师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学生的成绩与能力的提高而展开;从宏观角度看,教师的教学工作又是根据“素质教育”、“人才强国战略”而进行的。

教学方法的研究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且授之学生以“渔”。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不记, 则思不起”,学生对问题的准确分析、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合理迁移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点的正确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知识的识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思想政治知识点记忆技巧的心理学原理运用

记忆方法要贯穿于教学中,但要采用恰当的方法,不可硬灌。教师不妨将一些方法用于部分学生,将其与剩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对比,并向学生展示结果。当然,知识的记忆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记忆就失去了意义。

下面介绍几种心里学原理在记忆知识上的运用。

第一,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1)中可见,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尤其是记忆后的一两天内遗忘最快。故要做到及时复习,在遗忘前或遗忘较少时抓紧复习,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在检查环节,教师可将要识记的内容做成PPT,并结合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抢答,这对知识的回忆、重新识记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过度学习原理。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学习。列维斯认为如果以一次完全正确再现的学习程度为100%,则150%的过度学习则是提高保持效果的有效的选择。

如图2,150%过度学习很明显要比100%学习的效率高得多,而只比200%过度学习只低一些,相比时间的投入而言,150%过度学习是保持量与时间比值最大的,即效果最好。

第三,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为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两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如图3所示。

这在教学中常有发生,每本教材的第一、四单元学生往往学得比较好。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中间单元开始复习,而非总是第一单元。此外也要用不同的思路构建知识点,打破知识点在原书中的分布位置。如《经济生活》复习时需要对知识进行体系构建,这里可以把知识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部分,在这个框架内进行知识的重新构建。这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不至于总是觉得在啃旧书,能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更能让学生记忆效率提高。

第四,思维方式之一——联想。联想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记忆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事实发生联想,就越能很好地记住,留在心中。

第五,在有限的记忆容量内提高记忆效率,删繁就简。从理论上讲,人的记忆分为三个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其记忆的容量由大到小,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学生在记忆一个内容时属于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5~9个项目,要想将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短时记忆转化能保持在1分钟以上的长时记忆,需要掌握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但要想在有限容量的短时记忆中记住更多的内容,则需要将内容进行概括。

删繁就简的方法大体有:概括记忆法、提纲记忆法、网络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字头记忆法。

提纲记忆法有较广泛的运用。比如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这一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根本、一个制度、两个举措。再比如“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战略和一个根本基点。

图示记忆法,如“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数学题,即影响扇形面积的因素,可见扇形的半径和扇形的角度会影响。因此该问题的结论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通过图示法,这个问题便于理解和记忆,一举两得。

字头记忆法,如“信用卡的功能”:存储、取款、消费、结算、查询。把这五个词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存取消结查”,很顺口也好记忆。

篇5:心理学增强记忆方法

二、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三、必须自信;

四、要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五、对记忆的对象要有兴趣

六、强烈的动机可以促进记忆。

七、和愉快的事情相联系容易记忆。

八、刺激可以使脑细胞变得年轻而敏锐。

九、细致地观察能帮助记忆。

十、充分理解被记忆的对象

十一、用形象来掌握被记忆的对象。

十二、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

十三、辨别特征记忆法。

十四、适当的分散记忆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篇6:普通心理学 记忆

记忆表象(memory image)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记忆表象是通过对现实的对象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获得的。记忆表象与知觉密切联系,知觉映象愈丰富,记忆表象愈多样;但与知觉映象又有本质的区别,知觉映象是由事物本身直接引起的,而记忆表象往往是由其他的事物,特别是在有关词语的作用下引起的。例如,一个老朋友在远方工作,当收到和阅读他的来信时,就会在头脑中出现老朋友的形象和在一起学习的情景。

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研究的数据推测,在人的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由此可见,表象的信息量在记忆信息的总量中占了极大的部分。

篇7:童年的记忆普通话考试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在玩过家家。这时,我突然想起幼儿园老师说下周去郊游的事情,我在心里嘀咕:妈妈不会愿意我带娃娃去郊游的吧?那么今天我带娃娃去郊游,回来后娃娃一定困了,让她睡觉觉。我再和小伙伴一起郊游,这总可以吧?我边收拾边带着娃娃出门了。

我小心翼翼地关上门,穿着自己最心爱的红皮鞋抱着娃娃一蹦一跳地出门了。瞧!真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湛蓝如洗的天空飞过一群燕子,麻雀也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路上有许多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这不免让我感到难堪。可是郊游还是十分顺利的,也十分有趣。比如遇到熟人,他们总会问:“这不是霏霏吗?你怎么一个人呀?穿得真漂亮,去哪呀?”我总会回答:“我带娃娃去郊游!”

可是好运不是谁都有的。天色入幕,我想带娃娃回家,可是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天黑了,我吃了唯一的饼干,伤心地哭了。

“宝贝!呜呜……呜……你在吗?呜呜……”不远处,妈妈似乎在呼唤我。我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了过去,激动极了。

篇8:普通心理学 记忆

词汇、语法、语音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 词汇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败。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本质及其规律出发, 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认知过程进行分析, 针对学习者对词汇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 通过研究理论、实际调查等方式将多种思想相结合提出更为理想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

一、相关理论综述

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 外部世界的信息首先通过感觉刺激进入人们的大脑。感觉信息进入大脑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 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但是这加工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接收的信息叠加累积, 人们的大脑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对输入的刺激加以编码、记忆和贮存的。当人们需要运用这些信息时, 再经过大脑的检索、选择然后提取和运用。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 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王魁、汪安圣, 1992)

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本观点

语言学家Widdowson指出“语言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综合的, 记忆中的问块, 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 (Widdow Son, 1999) 研究结果表明, 某一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成年后仍继续扩大词汇量, 而成年后语法方面的发展却很小。由此可见, 词汇习得是整个语言系统习得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 在习得词汇的一定基础上才能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3. 认知心理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联系

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的词汇记忆学习受到极大关注。同时受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 教育手段方式的提升与发展被认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两者的影响之下很多教育学者都把重心放在如何进行词汇教授上, 往往忽视学习者自身大脑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 否认人的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E.C.Tolman提出了S一O一R的信息加工模式。正是这一模式的确立, 解释了为什么教师教育相同而学生吸收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不同。因此, 想要真正有效挖掘外语教学的深度, 学习者自身信息加工过程和学习者个体差异应视为研究重点。

二、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途径

词汇习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直接的词汇教学, 学生对词汇进行直接的有意学习;另一个是从语境中偶然学习, 这是一种无意学习。

本文研究小组对温州医科大学的1000名大学生 (含大一、大二等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 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64%的学生认为语境中的偶然学习对自身的英语词汇记忆帮助最多, 主要有课外的报刊杂志阅读、影视作品欣赏、会话习得, 36%的学生认为直接的词汇记忆对自身英语词汇记忆效果最明显, 其中包括教科书中的课后词汇背诵和其他的英语单词本、字典背诵。

通过调查, 笔者总结: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 课堂的直接词汇学习有一定成效, 但是效果甚微, 与此相反, 通过杂志报刊、影视作品等方式从语境中无意学到的词汇占了大部分。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从语境习得的理论中得到启发, 构建出一种词汇教学的模式, 把语境习得这种偶然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提升到课堂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增加词汇的接触量,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会话、阅读、写作水平。

三、信息认知过程概述

1. 信息的输入、编码和译码

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 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即认知加工。认知加工是极为复杂的过程, 是人从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内部各种联系的心理过程。其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等环节。例如, 学习一个英语单词“apple”, 学习者首先耳朵感受到其音“apple”, 然后学习者通过感觉联想到apple这个客观物质的个别属性, “红色或绿色, 圆形, 味道香甜, 可食用”, 对“apple”这个词与感觉相联系进行编码, 把声音“apple”和这些意义关联起来, 进入大脑中的短时记忆模块中。当教师在黑板上重现apple的图象或者是拿出一个真正的apple时, 学生就从记忆模块中进行搜索, 组合出“红色或绿色, 圆形, 味道香甜, 可食用”这样一种信息, 然后把这个信息和“apple”的发音关联起来, 于是发出“apple”的声音。如果教师不停的反复这种练习, “apple”这个词的语音, 意义就被储存到了学生的长时记忆模块当中, 这样, 就完成了一个词语的学习。

2. 信息的识别和短时储存

瞬时记忆储存的是原始的感觉信息, 也就是学习者第一次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 因此也称为感觉记忆。学习者对客观事物发出主观的注意并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时, 感觉信息才能得到识别, 成为知觉信息。例如, “apple”这个词在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联想和记忆之后, 无论是女教师来念, 还是男教师来念, 或者是由别的学生来念, 学习者都能识别出来。但是这仅仅是大脑的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请看下面一个例子。请识别下列一排数字, 然后再复述出来。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串数字具有一定的规律。现在将上面这排数字重新排列一遍, 如下:

观察便可发现上下两排数字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下面的一排数字多了6个逗号而己。但是我们能够毫无差错地复述出第二排的数字。

再看一个例子。同样请记住下面一系列单独的字母组合, 然后再复述出来, 顺序可以变化。

BD AA AB CE DB BB AC CD AD AE BA BC BF AG CA AF CB BE DA DC

这串数字没有规律。现在将上面这排数字重新排列一遍, 如下

同样观察便可发现前后两次出现的字母组合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按照规律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在整合之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复述出字母组合。

正如前面说述, 人的瞬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孤立地记忆一个个词汇信息非常困难, 但是倘若寻找一定的规律进行一定的分类分块, 记忆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

这启示我们:知识组块有助于我们的瞬时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更多的词语知识组块每个组块当中尽可能多地储存如词语。那么这样, 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词汇量。

3. 信息的长时储存和提取

长时记忆是指将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习和反复重复之后, 在头脑中储存的长久的记忆。也就是说长时记忆是短时记忆反复重复到一定程度的阶段。长时记忆是学习者真正的信息库。但是并不是说当信息进入人脑的长时记忆系统中后, 人就永远不会遗忘这些信息。然而学习者能否将信息深入大脑深处真正掌握知识, 这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关, 比如学习的目的, 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 以及思维方式, 学习方式等等。

4. 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译码、储存、提取和输出, 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 但是由什么来组织进行这个加工过程呢?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著作《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发表以来, 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就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受该思想影响语言学家纷纷认为人的大脑中也存在这样一个抽象的控制系统, 负责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进行监视、检查、调节和控制。而大脑的控制过程本身也是学习得到的, 它使人学会怎样去加工信息怎样更有效率地学习。从中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概念简单地说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学习, 更要懂得如何学习, 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学习者能更有效地控制信息的加工过程, 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四、认知心理学对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启示

1. 运用语义网络积累词汇

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编码和记忆模式的理论知识, 运用语义网络模式进行词汇的识记和积累。 (1) 类比法:根据两个词语在某些特征上的共同点, 用己学过的词, 推出另一个词语。比如“hotel”推出“restaurant-shop-department store-cafe”。 (2) 同义法:把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归到一起进行比较和记忆。例如, 表示高兴的词语“glad、happy、pleased、joyful、cheerful”等组成一组, 表示难过的感情词语“sad、sorrowful、grievous”放在一起记忆。 (3) 对立法:利用反义语义场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释词义。比如:big—small、many—little、fat—thin、tall—short等等。 (4) 种属法:按照事物种属的性质对词汇进行归类, 比如:color (red、yellow、blue、white、black) , animal (cat、

dog、pig、chicken、cattle、ox) (5) 联想法:利用发散性思维记忆。比如由“beautiful”一词, 可以联想到“beauty、flower、moon”等。

2. 通过语境设置提高词汇的重现率

词汇习得不仅取决于出现的次数, 更在于呈现的方法和技巧即所在的语境。研究表明, 学习者的大多数词汇知识习得是通过阅读、会话等无意中习得的, 那么制造大量的阅读、会话等机会就可以使本身无意中出现的词汇频繁出现, 从而让学习者习得。但在大量的语境中习得词汇的时间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课外应当进行大量的练习。

3. 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知识的有效获取要求学习者不仅要知道学习, 更要掌握有效学习的技巧和能力。元认知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效获取。学习者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 如何对自身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可分为四方面: (1) 计划; (2) 选择注意; (3) 自我监控; (4) 自我评价。另外, 学习者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无意识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策略的, 但是作为教师, 可以有意识的把这一概念融入到教学中, 让学习者有意无意的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如通过交流, 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特征, 了解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 了解同班别的同学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别人的学习方法。这些都可以促进学习者加强认知主体即对自我的认知。

结语

正确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是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关键, 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同时, 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词汇记忆策略习得能力。多途径、多方位掌握正确的记忆策略, 有效扩大英语词汇量, 才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更加得心应手。

摘要:作为英语学习基础的词汇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记忆问题, 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更为有效的教与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认知心理学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as Communle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

[2]李剑琴.《认知心理过程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迪》.《山东教育》期刊杂志, 2007年29期.

[3]刘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王魁,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5]徐晓莹.《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教学与管理》, 2009年.

篇9:关于记忆的记忆

意大利学者埃科在其《密涅瓦火柴盒》里提到:我们经常玩一种集体游戏,考验某个人能否在一瞬间迅速回忆起七个小矮人的名字。从我的经验来看,人们通常都能顺利地说出前六个人的名字,偏偏却会在第七个名字上卡壳——至于具体是哪一个名字,则会因人而异。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妨尝试一种记忆小窍门。你可以将需要记忆的东西与一幅想象的场景联系起来,这样枯燥的名字、数字和知识就都一一归位。这样的记忆小窍门就是在西方源远流长的“记忆术(the art of memory)”。从根本上来说,记忆术是认识浩瀚宇宙的一套工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起源于希腊的记忆术,是一种记忆的“慢跑”训练,对记忆力的精神层面的游戏和锻炼。

■ 记忆的“慢跑”运动

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上,记忆术长期处于隐而未显的位置,对它的研究零星而稀少。英国女学者弗兰西斯•耶茨1966年出版的《记忆的艺术》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古代记忆术的专著,也是我们了解记忆术最权威的参考书。

在希腊罗马时代附属于人文学科的修辞学。记忆术的鼻祖是希腊抒情诗人、雄辩家西蒙尼戴斯。耶茨说,虽然只有少量作品传世,但是西蒙尼戴斯是希腊最受尊敬的抒情诗人之一。

西蒙尼戴斯生活在历史的转折时代,当时的希腊日益社会化,像《荷马史诗》这样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人们更多需要依赖文字记忆。根据希腊字母的特征,西蒙尼戴斯发明了一套辅助记忆工具,称之为“视觉形象记忆法”,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最古老的记忆术。

西蒙尼戴斯的方法是把要记忆的信息编码成生动的视觉形象,而后把它们置于熟悉的地方,比如家里的某个房间或者市政的某个大厅内。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说,西蒙尼戴斯的记忆术因为一次宴会厅天花板倒塌事件而声名远播。

有一天,西蒙尼德参加一场宴会,席间他被叫了出去,就在他离开时,宴会厅的屋顶倒塌,宾主全被压得血肉模糊。事后由于无法辨别谁是谁,难以安葬罹难者,而西蒙尼德通过他的视觉形象记忆法记得每个人坐的位置。

在没有图书馆和电脑的情况下,教师、教士、学者、讼师需要将大量信息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西蒙尼德的记忆术对他们来说非常必要,藉此方法,演说家可以记住长篇演说词,条理、次序、语句都不会紊乱。

西蒙尼戴斯之后,采用记忆术的演说家给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罗马演说家和政治家西塞罗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把记忆信息形象化,置于眼睛可见的宫殿和大厦内,通过这样的方法记住他要演讲的内容。作为最有影响的演说家,西塞罗把希腊的记忆术带进了拉丁世界。在当时,记忆术属于修辞学,而修辞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所以记忆术也就随着修辞学一起沿袭下来,流传千余年。

西塞罗在他的著作《图斯库兰谈话集》中,对记忆进行了深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人类的创造能力也许来自记忆。“在我看来,能够激发一系列创造的能力是神圣的,对事物和词语的记忆是什么,什么是创造?再也没有比记忆和创造更能理解神的伟大的了。”

著名的神学家奥古斯丁也是历史上少数思考过记忆问题的思想家。在19岁的时候,奥古斯丁接触到西塞罗的著作《荷滕西斯:哲学的劝勉》,这部作品让他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忏悔录》中,奥古斯丁说来自感知的形象,被储藏在无限巨大的记忆之宫中,“我来到记忆的领地,它那宽广的宫殿,在此难以计数的形象宝藏,通过感觉分门别类地摆放。通过放大、缩小或者变形之后的安置,遗忘就不能把它们吞噬和埋葬。”

■ 中世纪的黄金时代

在中世纪,记忆术被结合进基督教教义里,成为经院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分支。从11世纪起,在教会学者的手里得到充分发展,记忆术这种古典世界中的修辞学开始承担起基督教中伦理教化的功能,教会借助记忆术把教义深入到普通大众的内心。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卡米洛(Giulio Camillo)发明的记忆剧场是记忆术发展的一大转折点。卡米洛所选择的摆置记忆形象的地点是剧场,而他所放入的是结构化的一般知识,而不是演讲词、文章里涉及的局部知识。

卡米洛在1550年出版的《剧场要旨》一书中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记忆之宫,为了让观众明了,他还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剧场,最先在威尼斯展览,随后在巴黎展出,一时之间轰动欧洲。

卡米洛的“记忆之宫”由49个房间组成,房间由过道走廊相联接。这个“魔幻空间”的房间7排7列,每一级都代表着神圣思想的扩展。每间房间有一扇门或者拱廊,绘有各种图像,内有各种符号和虚拟的居住者。各种记录显示,卡米洛的记忆剧场可以同时允许一两个人进入。进入剧场,只要站在舞台上面向观众,任何人都可以像西塞罗一样流利的演说。

卡米洛将自己设计出的这项成果视作至宝,整个欧洲的君主王公都将其拿来钻研。但是卡米洛的作品也没能保存到17世纪。在《世界剧场》这本书里,历史学家弗朗西斯•耶茨指出,莎士比亚很多剧作首演的环球剧场,就是受到卡米洛的影响产生的。

文艺复兴时期,在追求包罗万象知识的人文学者的追逐下,记忆术进入了黄金时代。同时,他们还将这种记忆的艺术传到了东方。随着扬帆而来,希望能够将基督教传播至东方大国的传教士,记忆术也一起来到了中国。将记忆术传播到东方的是著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

在崇尚文化的中国,惊人的记忆力是一种打动中国人的有力工具,利玛窦发现了这一点,便试图用他惊人的记忆力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595 年,他在南昌当众表演了他的记忆术,利玛窦在信中说:“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一张纸上按照他们选择的任何方式写下大量汉字,它们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秩序和关联。我将这些汉字读一遍后,就能凭自己的记忆按照他们所写的方式和顺序将这些汉字背出来……为了使他们更加惊奇,我又凭记忆,把这些字从后朝前倒背了一遍。对此,他们全都目瞪口呆,马上就求我同意将形成这种记忆力的神圣法则教授给他们。于是,我的名声便迅速在这些文人学士当中流传开来。说实在的,这种记忆定位体系看起来就像专门为汉字而发明的,因为它确实行之有效,每一个字母都是一个表达意义的形象。”

1956年,利玛窦向中国人传授建立记忆宫殿的方法,其中就有学者徐光启。利玛窦的记忆术,是否帮助中国的学者记住了更多儒家典籍,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据推测,利玛窦很可能鼓励他们构建自己的虚拟宫殿。记忆术鼓励每个人建立自己具有个人特色的记忆之宫。

利玛窦的这套方法不知是否真的帮助了一些人,但它却真的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格式,几个世纪后,知名汉学家史景迁以利玛窦强调的“搭造一座记忆宫殿”的方法,架构了一本利玛窦的传记《利玛窦的记忆之宫》,这本传记有别于一般的编年记事,史景迁让利玛窦的事迹成为精巧的房间、回廊、挂画……

■ 批判记忆术

卡米洛之后,记忆术分成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两大主流,其中思想家布鲁诺(Giordano Bruno) 成了神秘主义记忆术的集大成者。布鲁诺具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对记忆术有强烈的兴趣。法国的亨利三世国王对他公开宣讲的记忆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任用他为皇室神学教师。

布鲁诺设计的记忆体系最复杂,他试图以前人为榜样,使用记忆剧场的概念来理解宗教和宇宙的神秘。布鲁诺的记忆体系,要求实践者在头脑里构造代表宇宙中各种知识的无数形象,就像一条街道,通往秩序井然的世界,从而掌握现实世界。这种雄心勃勃,博闻广识的记忆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

虽然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作为信息载体的书籍成本越来越低,在书籍丰富的世界里,记忆术很快被忽略。而且随着17世纪印刷文化的崛起,布鲁诺死后,他的《记忆术调查(Mnemonic Investigations)》一书慢慢淹没无闻了,以布鲁诺为代表的玄秘的记忆系统也让位给客观的科学知识,终致湮没。

在16、17世纪,盛行的记忆术对逻辑和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从中世纪带有玄幻色彩的记忆术向近代科学方法的转变并非易事。在文艺复兴后期,学者们对记忆术训练的效果越来越怀疑。

1584年,一场批判的风暴首先从英国刮起,伦敦的清教徒攻击记忆术亵渎上帝,他们认为这种记忆方法导致谬误和淫秽的想法。虽然英国清教徒的攻击轰动一时,但这场持久的战争并非对记忆术唯一的战役,也不是最具毁灭性的攻击。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和其他的人文主义者、欧洲大陆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谴责记忆术,夸大记忆术的负面效应。

为什么从16世纪到20世纪,记忆术的重要性持续下降呢?宗教历史学家约安•库里亚努(Ioan P. Culianu)认为,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时代,新教徒和保守的天主教徒有共同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消除异教的影响,铲除深深根植在欧洲人头脑中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形象,这恰恰摧毁了需要在头脑内构建形象宫殿的记忆术。

虽然社会的发展于记忆术越来越不利,但是它最终还是融入进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和勒内•笛卡尔开创的逻辑学中。在17、18世纪,记忆术是训练辩论学的基本技巧。在19世纪,简化的记忆术还被用来训练演说家,传教士布道也常常用到它。

不幸的是,在当前,人类的记忆能力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由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备,比如电脑,帮助我们保存那些需要记忆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反而变得日趋懒惰了。

篇10:童年的记忆普通话考试说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至今使我仍记忆犹新,让我想起来觉得十分好笑。

记得我在三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那段时间我最愿意干的事就是学大人样子干点家务活,因为每次都可以得到大人的表扬。说我干活也不过是拿着抹布在桌子上乱擦,有时会把桌子上排放的东西擦碰掉了。拿着笤帚在地上乱划乱抡,有时到把地上的灰尘都扬起来。但每当我干完这些活,大人们总会夸我说:“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时侯,爷爷总坐客厅的沙发上叫我说:“去帮爷爷把报纸和眼镜递过来。”奶奶也叫我说:“把那杯茶水给奶奶端过来。”我欢快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帮着拿东西,像个小大人一样。当我把东西送给爷爷奶奶时,爷爷总会笑眯眯夸我一句:“不错,真是比狗强!”听了这句话,我想:“啊,比狗强!狗是看门防小偷本领很大的,而我比它还厉害呢!”那时我觉得这是大人对我的评价了。

不久,我们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刚进门,我便拉着客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然后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拿水壶,一手端着水杯倒水。这时妈妈就急忙跑过来接过我手里水壶说:“这孩子,总想干做不了的事。”我不服气的说:“我能做好。”客人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这孩子真招人喜欢。”听到这夸奖的话,我马上跑进屋里,拿出幼儿园的字卡大声的朗读起来。读完字卡,客人微笑着把我拉到身旁,不断对我妈妈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我再次听到夸奖的话,便得意的说:“才不是呢,我长大了比狗强!”刚说完,只听“哈哈——哈哈”客厅里笑声一片,我也跟着大家笑起来。

上一篇:商业委托管理协议书下一篇: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