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儿歌《对对歌》中班教案

2024-04-25

创编儿歌《对对歌》中班教案(精选3篇)

篇1:创编儿歌《对对歌》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感受《错错歌》的趣味幽默。

2、尝试改编儿歌,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电子琴、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错错歌》

1、听诗歌录音。

师:带来一首《错错歌》,里面有许多地方说错了,请你仔细听一听,找一找!(放诗歌录音)

师:找到哪里错了?谁先来说一说!再来听一遍!

师:听到哪里错了?(根据幼儿的回答,揭示相应的图谱)

师:一起再来听一遍,核对一下!(听诗歌录音)

师:原来这首儿歌有六个地方错了,你们都找对了,真聪明!

2、看图谱念儿歌。

师:一起来看着图谱念一念这首有趣的《错错歌》。

师: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笑,为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怎么样?

师:怎样念才能念得更有趣、更幽默呢?(师示范有节奏地念儿歌)

师:一起试试!

3、尝试用三种不同的节奏念儿歌。

师:来点伴奏,这个速度可以吗?

师:快一点,行吗?

师:再快点!

4、尝试用衬词“错错错”念儿歌。

师:如果把错错错加在儿歌里一起念会怎样呢?我先来试试!

师:你们念儿歌,我念错措错,行吗?

师:交换一下,可以吗?

小结:原来儿歌还可以这样念,真有趣!

二、创编《对对歌》

1、尝试创编《对对歌》。

师:如果把它改成对对歌,该怎么改呢?想不想来试试?

师:谁先来试?你想改那一句?怎么改?这儿有许多图片,找一张合适的贴上去!

师:改好了吗?你来念一念!一起来念一念!

师:谁也想来试一试?

2、尝试用三种节奏念《对对歌》。

3、尝试用衬词“对对对”念儿歌。

篇2:创编儿歌《对对歌》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画创编儿歌,用“喜欢”和“......来......去”等关键词,大班教案《儿歌创编》。2.理解并朗读所创编的儿歌,并能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儿歌的内容。活动准备: 1.挂图 2.图片:(小鸟,小狗,小鱼,乌龟,蚯蚓,蝴蝶,大树,草地,花丛,小河,泥土)3.字卡:“喜欢”和“......来......去” 活动重点:

用指定的句式创编儿歌,并能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儿歌的内容。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

《请你象我这样做》老师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习各种小动物),幼儿:“我就像你这样做,教案《大班教案《儿歌创编》》。(学习老师的动作)二.情景创设导入:

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许多小动物和有趣的事情,它们说可喜欢我们小朋友了,所以今天老师就请它们到咱们班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们猜猜它们都是谁? 三.出示挂图:

幼儿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在什么地方,都在干什么?(有小鸟在树上,小狗在草地上跑,小鱼在河里游......)四.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1.出示图片“小鸟”提问:“小鸟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干什么 引导幼儿用“喜欢”和“......来......去”的句式创编儿歌。(小鸟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2.出示图片“小鱼”提问:小鱼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干什么 引导幼儿用“喜欢”和“......来......去”的句式创编儿歌。(小鱼喜欢小河里游来游去)

3.请幼儿自己选择图画中喜欢的小动物按上面的句式继续创编儿歌,乌龟喜欢在小河边爬来爬去,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蚯蚓喜欢在泥土里钻来钻去,......4.师幼一起朗读创编的儿歌,根据儿歌的内容为儿歌取名字。五.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用身体表现出来:

六.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这些小动物有自己的喜好,还有别的事物也可以有他们自己的喜好,想想还有谁?它们喜欢在那里?喜欢干什么?引导幼儿用“喜欢”和“......来......去”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七.游戏:《开火车》

篇3:创编儿歌《对对歌》中班教案

之所以选择运用“颜色”尝试如何“创造颜色”展开幼儿视觉与感觉的色彩之旅来扩展创编儿歌,是因为“颜色”在幼儿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为幼儿所熟知。其诗歌中的基本句式:×色×色在一起变成×色画××,既简单明了,幼儿又容易理解并掌握。在活动之前,我们开展了与“颜色”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多彩的颜色(歌曲) ;有趣的颜色(认识) ;涂色(美工) 等。幼儿在参与感知、涂色中已了解了各种颜色的微妙变化,已有了探究的欲望,这些经验都为设计和开展本次活动提供了支持。我园大班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相对突出,喜欢绘画,对有创造的活动更是表现热衷,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词汇量增多,我们开始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瞬间的灵感,然后根据速写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孩子们的思维和口语更为同步,更为活跃,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与保证。有句话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幼儿的想象力培养是无处不在的,而在创编儿歌中想象力的发挥尤为突出,根据我园大班孩子的实际特点,我们尝试借助孩子喜欢的绘画表现形式开展《颜色诗》的诗歌创编活动,为发展幼儿创编儿歌能力提供支持与表现的平台。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尝试将记录颜色变化的结果编成诗歌。

2. 尝试以分享交流、协调合作的方式创编儿歌,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 在探索、创编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

事先已认识过多种颜色。

2. 物质准备

(1)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红、黄、蓝颜色各3份。(2)记录卡、画笔人手一份。(3)颜色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 经验分享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色水,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启发幼儿想象:分别将“红黄”“黄蓝”“红蓝”“红黄蓝”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 分组探索、创编记录

(1)分组探索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结果及所画物体。(附记录表)

(2)师巡回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3)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编成诗歌。

(1) 出示一幼儿的记录卡,请他(她)自己介绍;并引导幼儿编成诗歌如:“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树叶”。

(2) 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逐一出示卡片,组合成一首“颜色诗”;并启发幼儿给这首儿歌起名。(附颜色诗)

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小草;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萝卜;红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在一起变成黑色画皮鞋。

3. 描述记录

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四句的颜色诗。如:“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桔子”,等等。

4. 体验成功

请每组幼儿选一个代表将他们组的画张贴出来并朗诵合作编成的颜色诗,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荣誉。

三、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孩子对画编的热情丝毫没有消退,每组依旧饶有兴趣地画编,进行着合理的创编。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强。绘画与表述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孩子们将所能想到的都画出来。在组织过程中,有些孩子口语表达精彩于绘画,即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其绘画精彩于口语表达,使得画编的形式满足了不同性格的孩子想象表达的需要。无论孩子创编得是否合理,在这个绘画编诗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愉快的,体验都是成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都在悄悄地发展。

反思本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桌椅板凳要分开排放,集中教育及分组操作要明显分开;提供的绘画用具应更简便一些,避免用蜡笔占用空间。

(二)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可以大胆放手让每组每个孩子都参与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及所画物体,并将每组孩子的作品张贴出来,这样就产生了六首儿歌。

(三)活动中应多让孩子有创造的空间,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的生活处处流淌着富有生命力的美言。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语言技能不是为本活动而教,而是为了让孩子运用于生活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儿歌创编并没有结束,我们将在大班的活动中继续开展,鼓励孩子们继续创造。

四、调整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教育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

良好的合作环境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有一定合作氛围的场所,因此,我们把孩子分成6组,并把桌子排放在旁边,给孩子一个自由组合的空间。为保证合作空间宽敞,我们还把蜡笔改为棉签,并把每人1张小记录卡换成大张的每组1张记录卡,供孩子们合作记录并创编诗歌。这样6组孩子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就产生6首《颜色诗》,既满足了孩子操作的需要,又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二)维护孩子良好的创编心态,开启孩子想说的心门。

幼儿创编的欲望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编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的创编心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应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良好创编心态的关键。因此,我们用各种颜色制作许多实物卡片,事先组织幼儿参观,引起幼儿对颜色的联想,并在引导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问题,如:“x色还可以画什么?”这样孩子创编的心门被打开了,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有的说“橙色可以画桔子、还可以画萝卜、气球、衣服……”;有的说“紫色画葡萄、茄子……”,等等,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创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幼儿共同创编,交流各自感受,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和维持了幼儿创编的兴趣。

(三)延伸活动,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创编潜力。

在区角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探索及创编的材料,主要是为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多看、多讲、多练。以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胆量,增强创编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各种感官各显其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全面提高创编能力。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画编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保持幼儿创编兴趣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与幼儿一起讨论,根据创编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阅读规则,如:“设立入区卡”,限制创编区人数,避免在创编时出现拥挤现象,确保每个幼儿都有适当的空间。又如让幼儿在创编时不要大声喧哗,可以轻声朗读等,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为了巩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我们还与家长密切配合,在家长园地提出明确配合要求,并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创编,帮助幼儿掌握创编技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素质。

五、效果反馈

上一篇:荣明耻承诺书下一篇:同工同酬原则的理解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