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连环画创编教案

2024-04-24

儿童连环画创编教案(精选7篇)

篇1:儿童连环画创编教案

《儿童连环画创编》公开课教案

课题:儿童连环画创编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授课人:张励

时间:2010年5月14日 班级:099幼教班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连环画作品,了解儿童连环画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连环画创编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儿童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编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过程 :

引入:学生上节课插图创编的习作

(设计意图:总结插图创编中的不足,正是这种不足的存在才有了这节课的知识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教授:

(一)、儿童连环画的概念

儿童通过听、讲、看故事,经过大脑思考产生构图、想象、创造再现出来的一种儿童绘画语言符号。

(设计意图:儿童连环画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和训练幼儿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二)、儿童连环画的特点: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画面内容和形象

具有连续性、色彩丰富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欣赏,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三)、儿童连环画的创编方法

1、分段构思:按故事发展分成许多小节。

2、设计主人公的形象:每幅画中只可改变主人公的表情与动态。

3、构图:主要的人和物要画大一些,并画在画面的主要位置。(设计意图:结合音频故事,师生共同分析解决构思,形象,构图等问题。)

(四)、动手实践,创作连环画

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自编或按老师提供的小故事创编连环画(设计意图: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构思分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连环画的创编能力。)

(五)、展示评价

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本组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欣赏他人的意识。)小结:儿童连环画创编仍然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进行正确的选材和兴趣激发、创编引导。适合大、中班的美术教学(听故事创编),用于小班的语言表达训练(看图说话)。

篇2:儿童连环画创编教案

一天夜里,趁着樵夫熟睡的时候,两只耳朵商量着逃跑了,它们四处逛啊逛,试图寻找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最后,它们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还可以听到泉水的叮咚声呢,简直是人间仙境,美丽极了!

两个“小伙伴”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它们很开心的住了一阵子,突然想念起它们的主人来,于是决定回去主人那里看看,它们心想主人发现它们不见了,也一定急坏了!

樵夫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耳朵开心极了,但也责怪道:“你们两个捣蛋鬼,为什么一声不响的就逃跑了呢?我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们吗?”两只耳朵异口同声的说:“你整天往我们里面塞东西,我们都憋得透不过气来了,我们实在受不了就决定逃走了。”

篇3:儿童舞蹈创编漫谈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要素,注意事项

一、绪论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舞蹈是专业学习的重点, 早期学习的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等都可以为儿童舞蹈创编提供素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较小, 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所以进行儿童舞蹈创编的难度应该不大。重要的是把握住儿童舞蹈的特点。进行儿童舞蹈创编时要考虑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 采用儿童喜欢的形式, 舞蹈动作要简单舒展, 注重童真童趣。音乐上选用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动感较强的音乐类型。素材上可以从文化历史故事、情感态度观念、儿童情绪等内容中加以提取改编。

二、儿童心理特征及舞蹈创编要素

1.儿童生理特征。学前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儿童, 此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 动作的灵活性较强, 协调性正在形成, 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纯真,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善于模仿, 喜爱丰富的色彩。此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高度集中, 动作的精准度不够。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 我们在创作时应注意寻找他们的兴趣点, 例如将舞蹈与游戏结合起来, 肢体动作常常夸张一些并适当变形, 或者从儿童的视角对生活进行模仿, 小动物、卡通形像、劳动场景都可以改编进舞蹈。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 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是创编儿童舞蹈的重要前提。

2.主题与素材的选择。站在儿童认知的层面, 深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去选择儿童喜爱的各种形象来确定创作主题, 才能编出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所以, 儿童舞蹈应该是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为他们所喜闻乐见。作品应尽量做到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童心不泯、趣味盎然, 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 在舞蹈之中传播正能量, 促进孩子心理健康阳光。这要求舞蹈创编老师多观察生活, 努力去捕捉深富童趣的生活场景, 结合常见的各种题材的特点, 通过艺术提炼和建构, 转化为儿童喜爱的舞蹈语言。可以有教育题材、寓言题材、历史名人题材、童话题材等。通过这些题材的舞蹈的内容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认知, 如爱祖国、爱劳动、注重科学素养, 守纪律、讲道德, 善良、正直、心态阳光, 助人为乐等。舞蹈用儿童的视角去演绎, 或通过儿童之口展现, 其中关于价值观的潜移默化才能起到作用。

3.音乐的选择。舞蹈与音乐是一对姊妹艺术, 一般很少有现成的音乐提供给舞蹈, 它往往需要舞蹈创编者根据主题自己制作合适的音乐。音乐应选择活泼生动, 充满趣味性, 易于被少儿理解和接受的, 动漫歌曲、流行儿歌都是较好的题材, 但更多的是以节奏欢快的音乐为选择目标, 它容易获得儿童的情绪认同。

三、舞蹈创编过程注意事项

1.对表情的强调。孩子们的情绪都是直接的, 没有隐藏, 没有伪装, 儿童舞蹈创编要结合儿童的这一特点, 发挥他们表情纯真的优势, 用感情引导动作, 通过合理的舞蹈设计激发儿童的感情, 注重对眼神及表情的训练。

2.从儿童视角设计动作。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要以儿童为中心, 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 用儿童的心灵、情感体会世界, 从儿童身上、儿童生活中汲取素材。动作的运用上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结合舞蹈设计的一般规律, 为儿童量身定造相关动作, 舞蹈技巧的运用要适度, 不能简单地把成年人的方法, 成年人的动作照搬到儿童舞蹈之中。

3.道具与服装设计合理。对于一个舞蹈来说, 道具、服装、灯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儿童舞蹈设计中道具要新颖、有吸引力, 做到少而精, 不产生繁琐的印象, 也不给舞蹈带来累赘。服装的使用要合理, 以突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为准则, 款式、色彩必须和作品的内容、风格、气氛相吻合。不能为了赶时髦, 让服装的设计脱离了舞蹈的中心思想。

四、结论

从教学中我体会到, 儿童舞蹈具有简捷、天真、欢快的特点。只有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善于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用孩子们的心理去思考世界, 才能寻找到创作的灵感。在进行儿童舞蹈创编时, 主题选择要精心, 情节设计要合理, 动作难度要适中, 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这要求舞蹈创编作者必须对生活、对儿童的世界有深入的了解, 对舞蹈素材及意义有准确的把握, 对舞蹈表现手法有灵活的运用能力, 这样才能将主题材料、舞蹈语言、中心思想完美表现出来, 创编出既富有生动的儿童趣味特色, , 又富有时代感与正能量的优秀舞蹈作品, 达到舞蹈与生活的完整、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田萍, 田丰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用[J].郧阳师专学报, 2014 (6) .

[2]孙育兰.浅谈少儿舞蹈创编[J].儿童音乐, 2011 (7) .

[3]田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制作[J].黄河之声, 2015 (2) .

篇4:论学前儿童舞蹈创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儿童舞蹈      动作     启发性      可行性      创新性

“正如音乐有乐汇、乐句、乐段一样,舞蹈语言也是通过单一的动作、舞句、舞段来展示某种特定的风格魅力或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也就是说,舞蹈动作是形成舞蹈作品最基础的东西。“所谓编舞,就是编织表现作品思想立意的舞蹈语汇,也就是编动作。”由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别于舞蹈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丰富的舞蹈动作积累,他们进行舞蹈学习的内容和就业任教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并非演出和专业的团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侧重了解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与舞蹈教学的关系,进而加强自身对儿童舞蹈动作的积累、选择与创造。

任何舞蹈作品都离不开动作的选择和编排。俗话说:“选材得当,成功一半。”在学前儿童舞蹈教学与创编过程中,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积累与选择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舞蹈动作是舞者展现基本功、表达舞蹈内涵、抒发心理情绪最直接的途径。如何进行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积累、选择与创造呢?怎样围绕“童心”“童趣”的宗旨来进行舞蹈教学,使舞蹈动作生动、准确呢?这些思考既能使舞蹈动作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更能进一步提升自身与儿童的创造性。

一、动作选择具有启发性

舞蹈动作积累的重要一点是从儿童身上提炼舞蹈动作。

(一)从学前儿童身上提炼

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学前儿童,在实践见习活动中,对学前儿童游园活动中的观察等途径,进行舞蹈动作的提炼和积累。主动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从学前儿童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笑脸或者一句亲昵的称呼中找寻舞蹈动作灵感,将与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表达提炼成为舞蹈动作。例如,可用晃头的动作来表现学前儿童在收获中满足的情绪;用双手合十,放于脸庞一侧来表现学前儿童思索的状态;勾脚与双手叉腰的动作来表现穿着新鞋子的欢喜之感等。通过对典型动作的积累与捕捉,强化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认知;通过日常生活动作与舞蹈动作的转化,启发学前儿童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夸张化的表达,增强学前儿童对生活与舞蹈的热爱。

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与创编中,学前专业学生要善于从已积累的动作资料库中,选取类似学前儿童生动好奇的眨眼、可爱俏皮的露牙齿、搞怪有趣的耸肩等动作,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欲望,吸引学前儿童的眼球。

(二)从大自然中寻找

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是与生俱来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强化自身对大自然的认识,增加对学前儿童与大自然的了解,从学前儿童喜欢的大自然现象、动植物等入手,积累与寻找适合于学前儿童舞蹈编创的动作。

例如,利用学前儿童对下雨现象的好奇,对学前儿童舞蹈动作进行思索。笔者曾见一孩子,约小班年龄,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雨点,跑过去用小手接盛栏杆掉下来的雨滴。这便可化作学前儿童舞蹈的动作,用后跳踢步或跑跳步来表现看到雨后情不自禁地跑动动作;用手心向上提腕来表现盛雨滴的动作。这便是源于生活,源于学前儿童世界最真实的动作。又如,在花园玩耍的小女孩,看到蝴蝶飞到兰花盆栽里,突然脚步放轻,用手轻轻地去捉蝴蝶。这又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提供的舞蹈动作,我们的脚上可以采用圆场步,手上动作用先压腕后提腕、食指与拇指相触碰的手部动作来表现抓蝴蝶的瞬间。展现自然,动植物的舞蹈作品有很多,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种太阳》《数星星》等,这些都是出自大自然的某种现象,表现出儿童可爱无邪的世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的事物,不断地积累与学前儿童世界相贴切的动作,在舞蹈的创编中便可随时喷发灵感,选择既符合学前儿童的天性,又能让学前儿童从舞蹈动作中强化对生活的认知,进一步引导学前儿童对生活的思考。

不管是演出、比赛或者其他的活动主题。笔者认为,编舞者都应以演出的学前儿童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挑选与音乐相符合、与活动主题思想相贴切的舞蹈动作。教师更应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舞蹈动作的选择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到心中有儿童、脑中有动作。

二、动作选择具有可行性

“四到六、七岁为‘幼儿园期,亦称学龄前期。”[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2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着较为突出的生理特点,大肌肉群的发展早于小肌肉群,“由于大肌肉群的发育,幼儿喜欢整天活动不停,不知疲倦的跑东跑西,站起,坐下,坐下又站起,做着各重动作,安静不下来。”[ 方富熹、方格、林佩芬 编著:《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因此,在选择动作时,适当多挑选跑跳性的动作,尽量减少对持久性动作与控制力的选择与运用。

我们可以从不同年级之间的生长差异考虑动作的选择。

学前儿童舞蹈的形式有独舞、群物、游戏舞蹈等。针对学前教育学生在选择舞蹈动作进行创编选择时,笔者建议,考虑到学前儿童之间的个体成长差异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了解到学前儿童的身体成长有所不同,并且根据其身体成长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针对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我们可以从身体认知、节奏训练、创造力与情感培养这三个大方面来进行动作的选择。

对于小班的儿童,我们可以多选择《我的身体》《小手拍拍》等舞蹈,让儿童学会在认知自己身体构造的基础上,尽量多地选择类似拍掌、勾脚、点头、耸肩、踏步等启蒙性的动作,尽量避免难度太大的动作,以简易节奏型和简单的动作为主,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喜爱上舞蹈课程。

对于中班的儿童,可适当丰富乐曲的选择,可考虑一些描述具体形象的舞蹈。如《小星星》《伦敦桥》《两只老虎》等,让儿童在舞蹈课堂中多接触直观性的教学,如扩指并指来模拟星星闪烁,双人配合用手臂来模仿,让“艺术化”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得到形象化的认识,不断提升中班儿童的动作模拟能力。

对于大班的儿童,可以更多地选择游戏性和情境性的训练,让孩子在如《数鸭子》《捉泥鳅》《丢手绢》等舞蹈中展现自我。教师一方面吸引学生进入到音乐情景里,另一方面启发孩子进行动作的表达和即兴创作。在大班的舞蹈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挑选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来进行情绪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例如转圈、拉手吸腿跳等。笔者身边有一朋友的孩子,就读幼儿园大班,她经常会说她觉得小区应该起“雅雅花园”“星星花园”这些名字更好听。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儿童就读大班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创造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认识到,当儿童可以从音乐中学会理解音乐情景,又可以即兴发挥动作,我们应该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孩子进行更多的动作探索和自主选择。例如,可以由教师设计“请小朋友模仿鸭子走路”,“请小朋友告诉我你们想怎么捉泥鳅”,又或者“请小朋友展现给老师看你们最开心快乐的动作”等。

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出发,挑选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动作,让学前儿童直接进行动作的表达,直接获得对动作和情感的体会,这样才能激发学前儿童主动参与、进行舞蹈表达的欲望,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积累与所学有所展示。

三、舞蹈动作富有创新性

要谈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创造,笔者认为一定要从童心入手。生活中,学前儿童总会给予我们新的灵感。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的世界总是充满新奇,他们喜欢发问、喜欢思考、善于模仿,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的需求。“当然,无论舞蹈动作怎么发展和变化,都必须以保持作品思想立意、风格特点、典型形象为基础。”笔者以为,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创新积累,一方面从自身在课堂舞蹈创编学习中进行积累;另一方面从学前儿童进行即兴舞蹈的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中不断收获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素材。

(一)思考再创造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一般少不了学前儿童舞蹈创编课。笔者认为,在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同学在课程学习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创编活动,与教师、同学积极配合,从老师和同学的身上积累新的动作元素。假如一个班25人,每2个人想出一个动作,加上教师想出的便不少于13个动作。我时常会向学生提问这三个问题:“你觉得他的动作中哪个最生动?最能表现作品意图?”“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达?”“除此之外,还有更好更妙的动作来进行诠释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他人动作的基础上,加入自身对动作的理解,对舞蹈情境的理解,形成了自身对舞蹈的单一动作、舞句,甚至是舞段的理解与再创造。

(二)启发内心的无数种动作可能

“即兴舞蹈是出自于学前儿童一种本能的、原始的舞蹈,也是最能表现他们自然情感的舞蹈。它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也是一个与自己、他人或者他物合作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学前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即兴舞蹈既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又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抒发自身最真实的情感的一个过程,是最真实的自我动作体现,通过这个环节,教师与儿童不断地积累舞蹈动作,为舞蹈输入新血液。

留意学前儿童对音乐与情景的感受所展现的肢体语言,作为动作收集与再创造的源泉。如《梦的世界》一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联想在睡觉、做梦中会如何进行肢体表达。笔者曾在一堂课上与二十几位学前儿童进行教学互动交流时,让他们用认为最有趣、最生动的动作向我展示当他们在睡觉或做梦时的动作形态,我大开眼界。有常见的睡个“大”字形的,侧躺着用双手当枕头的,还有的用小嘴巴咬着手指表现睡得很香,有的甚至走动说那是在梦游,还有各式各样的我需要询问他们才知道表达的意图等。与其说,他们收获了互动的一次分享,不如说是他们启发了我心中动作创作的无数种可能。

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新动作,增强舞蹈的趣味性,增加创造的可能性。在舞蹈教学中与学前儿童进行互动,将师生协作过程所积累的动作进行整合并加以选择,使其成为学前儿童舞蹈动作选材的一部分,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学习,启发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342.

[2] 方富熹,方格,林佩芬.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3] 朴红梅主编.儿童舞蹈表演:创编与教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2-135.

篇5:儿童故事创编100字

从前有一个瞎子,他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的手很厉害,拿一个动物给他,只要他一摸,就能知道这个动物是什么啦。

有一天,有人听说这里有个很厉害的瞎子,就带来了一条小狼,请他摸一摸,说出是什么东西。他仔细地摸了摸这个毛茸茸的东西,摸摸它的耳朵,摸摸它的爪子,然后说:“我不知道这是一条狐狸,还是一条狼。可是我知道,要是这种动物跑进了羊栏,羊就会被吃掉的。”

这故事是说恶劣的习性在年小时便可得知。

篇6: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姓名:张文英

学校:蒙城电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 …………………………………………………………………3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3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4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5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5

五、参考文献………………………………………………………6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内容摘要: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事儿童舞蹈创编应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排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文章指出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关键;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关 键 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

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篇7:欣赏创编儿童诗 - 改

-----欣赏创编儿童诗

南泉中心小学

杨菁萍

教学目标:

1、通过美读和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感受儿童诗语言的简单、充满童真童趣和想象丰富等特点。

2、通过欣赏和美读《妈妈的爱》、《一杯茶》、《月饼》、《献给敬爱的老师》、《我知道》,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仿编儿童诗。

3、激发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去诵读更多的诗歌。教学重点:

1.通过美读和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2.通过美读和欣赏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以仿写的形式初步尝试创作儿童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运用图片、歌曲引入课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发言最积极了,最会奇思妙想了。今天,杨老师就要来看一看你们的表现。请孩子们先来欣赏一副图片,看了以后你想说些什么?(抽生交流)

2.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请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养育,给予我们快乐,给予我们力量,我们不但可以用歌声来赞美她,还可以用诗来表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吧,感受儿童诗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板书:儿童诗)

二 欣赏、美读第一首诗《妈妈的爱》

1.师:诗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请自己小声读读。2.抽生交流,并评价。4.再抽生读。

5.生活中,哪些小事让你感受到了妈妈的爱。5.齐读。

三、欣赏、美读儿童诗

(一)欣赏学习《一杯茶》

是啊,母爱的爱是遮雨的伞;母爱是清凉的风;母爱是宽阔的大海;其实,还有很多爱在我们生活中呢?请欣赏 《一杯茶 》

明天你回来 /我一定泡好一杯 /你爱喝的茶 /在家里等你(1)自由读。

(2)提问:在家里等的人会是谁呢?(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来家做客的弟弟妹妹;生病回家的爷爷、奶奶等;回家过年的爸爸、妈妈等)抽生交流。(2)闭上眼睛,想象画面。(3)抽读,抽生评价。

(4)齐读。(开心、期待、祝福)

是啊,这一杯茶里不仅有亲情、友情,还包含着爱情。

(二)欣赏美读《吃月饼》、《我知道》、《献给敬爱的老师》 《吃月饼》爸爸 /爸爸 /中秋的月亮大又圆 /你的月饼甜又甜

《我知道 》奶奶要看报 /眼镜找不到 /超超说我知道我知道/ 奶奶要出门 /钥匙找不到 /超超说我知道我知道/ 超超一找找到了/乐得奶奶咧嘴笑

《献给敬爱的老师》/老师像什么?/老师像春雨/把知识撒在我们心里。

老师像什么?/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天天陪伴在我们身边。1.自由读。

2把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同桌听。3.分组读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4.师采访: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5.表演读。

(孩子们只要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颗敢于想象的大脑。你也可以写出一些小诗的。小诗人们,杨老师相信,你们的想象会更有趣!来,试试。

四、仿创儿童诗 《献给敬爱的老师》

1.补充《献给敬爱的老师》老师还会像什么呢? 2.先想想,抽生交流。

3.补充写诗。(题目《献给敬爱的老师》,作者就写自己的姓名)4.展示交流。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美读、仿编了有关什么主题的诗呢?(爱)爱心如细细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爱心如冬日里的阳光,给人带去温暖;爱心如一首动听的歌谣,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在分享爱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感谢……

我们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拥抱住了那么多优美的童诗。你们知道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我们所学的几首诗就是从这本书中摘录下来的。课后,你们可以走进图书馆,去借这些书来阅读,你们也可以上网走进电子图书馆,去阅读。让童心飞扬,用诗歌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用诗歌的色彩去美化我们的生活,让诗歌伴随我们成长吧!

板书设计:

儿童诗

富有童趣

上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我进步我高兴教案下一篇:从源头预防化解涉诉信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