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2024-04-19

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共8篇)

篇1: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XXX县畜牧兽医局

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二届六次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畜牧兽医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把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为全面落实新时期畜牧兽医工作任务、推动我县畜牧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腐败风险管理,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畜牧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到2011年底,初步建立起立足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以“一个核心”(规范权力运行)、“二类重点”(领导班子和重点岗位)、“三个关键”(推进民主、扩大公开、加强监督)、“四个环节”(查险、建制、预警、追责)为主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统一,与日常工作相融合的腐败预警防控体系,实现风险教育、排查、预警、化解工

作的全覆盖。

二、组织领导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XXX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负责其职责范围内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县畜牧兽医局防控腐败风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X担任,局属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主要内容和方法

县畜牧兽医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主要是内容预防和控制局机关及局属各二级单位的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等。工作重点是掌握人、财、物及各类公共资源调配和使用的单位、岗位及工作人员。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要着眼于保证局机关和局属单位行政权力行使、资金运用、项目建设和干部成长安全,坚持内部防范与外部监控,事前防范与预警处臵,专防专控与社会参与,纪检组协调与单位具体实施相结合,按照权责明确的要求,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臵三个阶段实施过程防控,依托预警、防控、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实施循环管理,形成内控防范有力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一)查找风险点。各股室、各二级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自查自找、群众评议、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分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排查。查找出来的风险点,经局党总支审核把关后登记汇总,在机关进行公示。

1、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贪图享受、漠视群众、以权谋私、形式主义、脱离实际、我行我素等。局机关、局属各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要联系实际,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形式,查找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能力、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的重点是管人、财、物和具有审批审核权、执法处罚自由裁量权等重要岗位的人员,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制度要求,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等。要将集体讨论和岗位具体工作人员自身查找相结合,细化、分析岗位职责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制度机制风险。其表现形式是:忽视制度建设,造成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的形势需要和工作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各项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的工作措施;由于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等因素,造成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执行或落实不到位,导致出现损失和工作疏漏等。

(二)确定风险等级。各股室、各二级单位要对收集到的腐败风险信息进行评估。依照党纪条规、行政法规、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腐败行为发生几率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等,由高到低确定一、二、三级腐败风险,并根据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等级。

(三)制定管理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前期预防措施,中期控制措施,后期处臵措施。

1、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方面: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开展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职工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2、在防范岗位职责风险方面: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及考核方法、标准,做到权责明确,特别是明确不履行职责将要承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3、在防范制度机制风险方面: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

设相关制度,堵塞制度和监控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采取多种形式抓好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学习,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施行。

(四)预警处置。对公职人员,采取谈心疏导、批评教育、信访约谈、发函询问、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处臵。对单位,采取对责任领导诫勉谈话、责成召开民主生活会、发问廉问责书、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预警处臵。

1、建立预警回告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接到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对腐败风险成因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及向报局纪检组汇报。

2、建立腐败风险预警督查制度。局纪检组对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岗位及时进行督查,高风险单位和岗位的腐败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年至少抽查一次。

3、建立预警处臵情况通报制度。局纪检组预警处臵的重要个案和综合情况,要及时向局党总支和XXX县纪委监察局报告。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30日前;

(二)查找风险点阶段:6月30日前;

(三)制定防范措施阶段:7月30日前;

(四)明确防控责任阶段:8月30日前;

(五)考核及整改修正防控工作阶段:12月。

篇2: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措施和环节都还处在学习、摸索和实践中。笔者就县级及其以下各级各部门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发表个人见解。

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含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因此,把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我们就要首先弄清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含义。

腐败风险:是指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以权谋私的可能性。预警防控:是指各级组织、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腐败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腐败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前期预防措施是解决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根据各类腐败案件诱发的因素,我们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范围界定为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县级及其以下各级各部门实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要按照分级管理、权责明确的要求逐步推进。防控“三类腐败风险”,要利用各种手段,防范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研究制定行为准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布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时刻督促提醒,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腐败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二、查找腐败风险点、主动自我预警防控

查找腐败风险点,是预警防控的基础,是自我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廉政预警的第一道防线。各级党员干部要针对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采取“自身找、群众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等多种方式,排查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建立腐败风险库,增强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一是思想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属于无形因素,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和个人的品德修养、性格特点有关。思想道德风险是腐败产生的动机,要从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以及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表现等方面查找风险点。二是制度机制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是腐败产生的机会,主要表现是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三是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是腐败产生的条件,主要是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点要以清权明责和工作业务流程为主要抓手,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风险点的查找以清权明责为主,其他科股室岗位职责风险点的查防以梳理工作业务流程为主。

预防三类风险,要着力以党员干部经常性的学习教育、自我约束,执行制度,清权明责,事项管理,梳理业务流程为主要预防措施。

篇3: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随着动物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品种、商品活畜禽及其产品流通范围和频度日益加快, 新的、传统的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发病频度、规模呈现增加趋势, 给动物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外环境密度的大幅度增加和持续存在, 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 开展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在动物群体流行特征及免疫状态的调查, 做好监测、预警工作是当务之急[1]。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指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 最大程度地减轻动物疫情对养殖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具有重大意义。

新的、传统的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已在动物个体发生时, 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要及早发现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以保障人类的安全。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监测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宿主和媒介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状况;二是动物群体的自然和免疫接种的保护状态, 即免疫水平的监测。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防控措施的建立, 首先提高其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效性。

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和对人类构成潜在威胁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 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猪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等, 进行宿主和媒介感染病原体的状况和动物群体的自然和免疫接种的保护状态, 即免疫水平的监测;确立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检测和免疫水平的监测的应用方法和程序[2];根据监测数据结果, 建立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在动物群体的流行和对人类构成潜在威胁的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标识;研究提出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同时为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提前预防、控制奠定科学基础;为各级相关职能机构的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94年, 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亨德拉病毒 (He V) 感染引起的一种新人兽共患传染病, 会导致马和人发病而死亡。1998年9月下旬至1999年6月中旬, 马来西亚猪群暴发了一种传染性疫病, 主要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表现特征, 同时伴随人的感染发病, 后又传播到新加坡等国。从病人的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并命名为尼帕病毒 (Ni V) 。Ni V和He V都属于副黏病毒亚科的亨尼帕病毒属的成员。研究动物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的应用、免疫防制具有重要意义[1]。

2 以流感病毒为例试析, 构建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的重要性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既有各种禽类 (鸡、鸭、鹅等多种家禽以及88种鸟类) , 又有种类甚多的哺乳动物 (水貂、猪、马、小鼠、鲸鱼、猴以及人类) , 还有自然界的鸟类, 如天鹅、野鸭等, 候鸟是洲际间传播的重要媒介[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宿主的多样性, 意味着病毒可在自然界顽强地保存、传播、演化, 使高致病性禽流感防不胜防。综上所述, 禽流感严重危害国家经济的发展, 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 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 具有极其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水禽是流感病毒保毒者, 可任意传播流感病毒, 而猪是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 使之产生新的流感毒株, 造成人类流感的暴发。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一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流感新毒株最庞大的基因库。现有的遗传学研究显示, 每次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通过种间方式传递, 其来源于动物流感病毒, 或者由动物流感病毒与当时的人流感病毒流行毒株重组而来, 其根源都是禽流感病毒。通常认为禽流感病毒是人流感病毒的庞大基因库, 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 这种联系是通过中间宿主 (猪、马、海豚等哺乳动物) 而实现。禽流感病毒在中间宿主 (如猪) 体内与人流感病毒杂交, 从而获得人类细胞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位点, 形成人类流感的新毒株。而猪在人流感、禽流感两者之间充当了混合器, 并产生了能感染人的新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增加了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 使新流感病毒 (包括可感染人的毒株) 产生的概率大大提高,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二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类的直接危害。高致病性禽流感直接感染人并致死亡, 突破了种间屏障, 对人类造成了直接危害[2]。

目前, 国内还没有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致猪发病的病例, H5N1流感病毒对猪的危害研究还没有得出明确结论。国内对禽流感跨种间传播和感染哺乳动物的情况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将进一步加强对猪体内携带H5N1病毒与人感染禽流感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防患于未然。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杂交病毒变异株, 含有2种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1种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权威的观点认为, 流感病毒基因含有8个核糖核酸 (RNA) 节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节段中, 其中6个来自于北美猪流感病毒, 在这6个RNA节段中, 也混有人和禽类所感染的人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从疫病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研究的观点出发, 人类对病毒的认知总是相对落后于病毒自身的变化特性[4]。对于动物和人类的流感而言, 人类对流感病毒的认知和研判落后于病毒自身的遗传变异, 社会公共卫生响应肯定是落后于病毒的传播和疫情的发生。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使流感疫情控制在可应对的程度和范围, 要求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病毒和疫情的发生。

3 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人兽共患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应放在疫病侵袭人类之前。首先需要调查人兽共患传染病动物源的存在。当疫源地已经明确, 需要进行监测, 尽早发现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情况,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以保障人类的安全。主要监测宿主和媒介的数量和感染病原的情况。当监测发现动物间人兽共患传染病时, 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各种群免疫力[5]。因此, 将人兽共患传染病防制在疫病侵袭人类之前, 需要建立系统的检测、监测方法;疫病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应急预案系统。依据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广东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重要动物源性病毒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技术平台的模式, 应用于重要动物源性病毒病的系统防制, 对其他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从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性质方面考虑, 要求疾病控制与科研领域的广泛合作。正因为人兽共患传染病涉及广阔的领域, 这就要求各领域间的通力合作, 特别是目前工作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力量、职能部门、政府机构, 应当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的形式, 是防控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和基本前提。

汇总、分析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 准确掌握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消长趋势。开展健康人群各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的监测调查, 将野外、田间作业人群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对从事动物养殖、屠宰及狩猎者等也要着重调查, 开展各种媒介生物密度及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携带率监测, 准确掌握各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确定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及主要传播媒介生物, 确定相应的预警等级和应急响应[2,5], 对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制, 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保护人类健康,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摘要:强调了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构建的意义、重要性, 分析其社会、经济效益, 以保障人畜健康, 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意义,重要性,效益

参考文献

[1]傅兴伦, 贾世玉, 马凤龙.防制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 2005, 22 (11) :1033-1035.

[2]于康震, 崔尚金.禽流感与养禽业发展和人类健康[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22 (4) :312-315.

[3]甘孟侯.禽流感[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4]尚群, 孙远新.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职业与健康, 2004, 20 (9) :140-141.

篇4: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关键词:重大动物疫病;传染病;预警体制;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S85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64-01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无论是肉制品数量,还是规模,都已成为全球畜产品大国之一。但畜牧产业的发展也导致动物疫情呈现出传播快、复杂、危害大、多发的趋势,已对畜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就重大动物疫病检测预警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1 加强监测监控,防止疫情发生

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巡查和免疫监测,要求基层疫情测报员对本村的养殖户进行巡查,查漏补缺,对不接受强制免疫的养殖户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防疫人员切实做好春防期间生猪免疫,耳标佩戴及防疫信息上报工作,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发现不明原因大面积死亡畜禽要及时报告,及时按规定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2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立以市、区(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依托,村级动物防疫员、诊疗机构和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为辅助,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设点科学、覆盖全市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发挥监测网点的前哨作用。二是坚持“六结合”。严格按照国家和辖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坚持省级监测和区县监测相结合,全面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抗体检测与病原检测相结合,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强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跨区域调运再饲养动物隔离观察等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疫情监测工作。三是推行两定、两监、两需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新机制。围绕散养、规模养殖、流通三个环节,积极推行散养户“两定”(以监定免,以监定酬)、规模场“两监”(职能部门开展监督监测和规模场委托监测,挂牌兽医监督规模场的自主监测和整改)、流通环节“两需”(市外输入本市的种用、乳用动物在隔离期间需对规定疫病进行监测,对调运的畜禽需开展血清学监测)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新机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推动监测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开展。四是确保监测信息真实可靠。组建专业采血队,把好样品采集关,确保监测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和有效性。实行采检分离和盲样检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要作好采样和实验过程中各种原始记录,在收集、统计、上报过程中要做好复核、审核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

3 推进重大动物疫病检测信息化建设体系

推进重大动物疫病检测信息化建设是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重大动物疫病检测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际,各地务必要逐步加大网络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报告的快速反应能力。另外,还应该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只能采用深埋处理,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4 加强检验检测水平的建设

篇5: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为确保我镇社会政治的稳定、和谐发展,特订立此方案。

一、镇政府成立应急分队(兼:治安巡逻、义务消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二、各村成立治安护村队(兼:治安巡逻、义务消防、铁路护路等)、治保会、调委会。

三、企业厂矿成立护厂(矿)队(兼:义务消防队、保卫等)。

四、单位(社区)成立义务巡逻队(兼:邻里联防、应急处置、义务消防等)。

五、学校、医院成立护校(院)队(兼:义务巡逻、消防、保卫、应急处置等)。

六、购置相应的安全保卫、消防、监控设备。

七、建立相关的建设规划与文字资料。

八、各群防群治队伍在突发事件中,应听从政府的统一布置和调度。

坪村镇综治办

篇6: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社会治安防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及社区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促进齐抓共管、广泛参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坚持机制创新,加强治安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2、总体目标。构建起以群众自治组织和辖区公共户单位为基础,公安派出所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以案件多发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覆盖全辖区、反应迅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为辖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主要内容

1、构建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建立公安干警牵头,专职巡防社区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协同配合的巡逻体制,切实增强街头路面的有警密度和见警时间,提高对违法犯罪的发现、控制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巡逻队、义务巡逻人员、物业保安力量的作用,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防控。对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区域要采取徒步巡逻、定点守候的方式进行控制,对重点路段和易发案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段采取徒步巡逻方式进行控制。辖区巡逻防范做到联防员协同警察巡逻相结合,便衣巡逻和着装巡逻互为补充,采取巡逻、定点守候、盘查有机结合,分层、分时、分片的控制手段,形成严密布控。社区要结合区域的治安形势制定巡逻工作方案,整合辖区治安防范资源,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部位、易发案时段和重点地段的控制,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切实有效维护辖区的治安秩序。制定并实施巡逻防范工作考核制度,依据每日治安动态对防范力量进行适时调整,每周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点评,每月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考评,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参与社会面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社区治安管控体系。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健全社区综治组织,整合社区治安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完善对社区民警的考核制度。社区及社区民警要组织使用好社区综治委员、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联防队员、治保主任、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做到职责清、任务明、工作互补。今后社区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组织开展对辖区楼群院落(小区)及散居户的摸底调查登记工作,切实掌握辖区居住区域的防范结构及现状,为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制定防范工作方案。依据居住区域不同的治安防范结构制定不同的工作措施,对有专职值班人员的小区(院落)开展“零发案”小区(院落)的创建工作,提高防范工作效能,减少或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对无人值班的小区(院落)要划分为基础条件较好、基础条件一般、基础条件较差三类来开展工作,对前两类小区(院落)今年要有100%小区(院落)落实专人值班;对基础条件一般现阶段无法落实专人值班和基础条件差的小区(院落)散居户区域将安排落实专人进行义务守护。(3)制定社区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摸底工作。社区及社区民警对社区存在的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进行摸底

(4)社区及社区民警以小区(院落)、楼栋(单元)为单位,采取召开群众会、入户调查、入户宣传等手段,动员群众或单位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提高辖区物防履盖面。(5)在辖区内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6)在社区党工委和综治办的指导下,做好以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为主体的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台帐健全、数据鲜活。(7)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和调解各类民间矛盾及纠纷,确保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8)社区民警要组织专业巡防、半专业巡防、义务巡逻人员在辖区开展巡逻守护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背街小巷和易发案区域的巡逻守护。(9)在社区从事综治工作的人员一律挂证上岗(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综治委员工作人员挂证)巡逻人员一律佩戴明显标志。(10)沿街铺面落实每日值班治安员显标志。

3、构建重点部位防范体系。要将辖区内的商铺、娱乐场所、出租房屋列为重点部位开展防范工作。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上述区域和单位纳入社区的综治工作范畴,与其签订《社

治安员一律佩戴明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警务室要与其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组织开展治安检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治安、消防隐患,指导上述区域和单位的保安力量开展防范

治安巡逻和防控。

4、构建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体系。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公共户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综治工作原则,督促单位落实综治工作各项措施,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警务室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的规定,指导、督促、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有违反该条例的现象或治安隐患要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要进行表彰或报街道办事处予以表彰,对明确为重点单位的要指导其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

5、坚持执行校园及周边治安工作联席会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组织指导各学校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上放学时段警务室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的保安人员要负责维护校门口周边的社会治安秩序,警务室要负责校园周边主、次干道的巡逻,管段民警组织社区义务巡逻人员负责背街小巷的巡逻,综治办、派出所要组织人员对重点路段进行守候。

6、构建科技防范监控体系。不断提高防控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技术防范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完善且使用好辖区视频监控系统,以“三化”工程为契机,提升视频监控水平。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督促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单位内部的财务室、仓库、保密室等安装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和小区要与综合报警网实现联网,增强整体联控效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建立覆盖辖区重点区域、排除治安隐患和解决重点安全问题的安全防范网络。

三、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各单位加强协调和督查,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确保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评比。

2、加强落实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理念、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勤务模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实行“警力下沉”。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深入社区、沉到基层。改革勤务方式,全面推进“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治安防控。完善工作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扩大群防群治工作覆盖面。切实加强综治办建设,确保防控体系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

4、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认真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用正面的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社区在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流动人口、重点整治区域的法制宣传,提高重点群体、重点区域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条幅、标语、板报开展宣传教育,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范的同时,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及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来。在每年的法治宣传月要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工作氛围。

5、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状况监测评估。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形式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群众对治安状况的反映,及时分析研究治安形势,增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

6、加快辖区经济发展,促进、扩大再就业。社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具体工作规划,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加强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的扶持力度,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全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创业扶持,扩大再就业渠道。

7、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切实做好为社区居民群众的服务,治保主任、综治工作者、禁毒专职人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每天要深入居民群众家走访,向居民群众宣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情况,社区警务室打击情况及辖区发案特点,提示居民群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上门为居民群众开展服务工作。

四、检查考核

1、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开展“四查”。一是查各单位的巡逻工作方案、工作记载,社区民警、社区的工作记录及相关的档案资料。二是实地暗查街面的巡逻防控工作情况,巡逻人员佩戴标志情况,走防群众、单位及铺面了解辖区的巡逻密度及对社区民警的熟悉程度。三是查小区,院落、单位、重点部位、校园及周边的值班、巡逻、守候的防控工作情况。四是对社区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或者重大影响的事故、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进行责任倒查,如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实行重点案件同比考核办法。对重点案件实行每月通报、季点评、年定级,即每月对各片区的重点案件发案情况及上升、下降进行排位。在一个月内重点案件上升幅度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通报,一个月内连续二次发生案件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限期整改,在整改期内因措施不力继续上升或者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发生案件上升幅度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黄牌警告,受到黄牌警告后还在继续上升的包片干部将实行年终考核不考虑优秀等次。

五、奖励

1、在四查工作中、有方案工作记载、工作记录等档案齐全,对无人值班守候的院落和楼栋经过社区动员居民群众建立值班或设立义务值班人员。奖励300元。

篇7: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拓展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加强我院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关心和爱护干部,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山西省卫生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卫„2012‟29号)精神,为推进我院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的要求,紧紧围绕医院“1513”工作中心,服务于建设“西山人的医院”的目标,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载体,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制约监督为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医院权力运行风险明确、监控有力、预警及时、处置得当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积极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惩防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医院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医院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又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

---坚持改革创新、抓住重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惩防体系建设更加适应医院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加富有实际成效。

---坚持惩防并举、重在建设。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使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体制改革与完善法规制度有机结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惩治和预防工作协调推进,形成有利于惩防体系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

---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三、工作范围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范围包括全院各科室和职工。

四、工作步骤及内容

(一)开展廉洁风险教育,营造防控氛围 召开动员大会,传达省纪委监察厅和省厅关于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说法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职工医院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廉洁风险教育,深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制纪律教育,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岗位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开展廉洁风险教育,营造防控氛围。

(二)全面清权确权,编制职权目录

将医院内部权力分为具有行政特点的职务权力和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权力两大类,职务权力以决策权、基建权、人事权、财务权、采购权为重点,职业权力以临床诊疗、临床用药、医用耗材、医用试剂、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医疗收费为重点。医院各科室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对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对各自岗位行使的所有职权进行清理,填写《医院职务职业权力申报表》,经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审定后统一编制《职权目录》并对内公开,逐项明确职权的名称、类别、行使主体、行使依据等,针对每一项权力,优化运行程序,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把权力行使责任落实到科室和岗位,避免归属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未经审定的职权,坚决禁止行使。

(三)查找廉洁风险,评定风险等级

1、排查廉洁风险,建立风险目录。按照每项职权行使都存在廉洁风险的认识,围绕规范权力运行,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从岗位职责、权力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查找和确定《职权目录》中的每个职权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

(1)排查岗位风险点。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对照以往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认真分析查找个人在岗位职责方面,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风险点;在思想道德方面,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和职业道德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造成行为失范的风险。干部职工认真填写《个人廉洁风险点和自我防控登记表》,为整体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排查科室风险点。以科室为单位,围绕科室工作职责,针对人、财、物管理和诊疗、用药、检查、收费等情况,查找因工作标准和程序不规范、不透明、不落实、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造成的违反程序、处事不公正以及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风险点,填写《科室岗位廉政从业风险排查防控登记表》。

(3)排查单位风险点。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在权力行使方面,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的风险;在制度机制方面,由于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由医院纪委对个人、科室、单位查找的廉洁风险点汇总,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建立廉洁风险目录。

2、组织公示

邀请服务对象和特邀监督员对廉洁风险目录开展评议,并在医院内部公开栏上组织公示,征求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及时查漏补缺,确保个人和科室岗位廉洁风险点排查准确,实事求是,防止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等情况发生。

3、开展风险等级评估。医院纪委依据群众意见进一步充实个人、科室、单位风险点查找情况,在找准查深廉洁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廉洁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按照“高(A)、中(B)、低(C)”三个等级评定廉洁风险点。A级风险点为整个单位风险点,以及有行政审批权、执法权、资金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的重要科室、重要岗位风险点;B级风险点为具有一般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室和岗位风险点;C级风险点为除A、B级以外的其它风险点。

(四)制定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

围绕查找的廉洁风险点和确定的风险等级,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洁从业要求、工作责任、工作权限、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有效化解廉洁风险。

属于权力行使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规定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规范权力行使;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属于思想道德方面的,通过开展专题党课、警示教育、廉洁从业讲座等形式,加强廉洁风险教育,切实增强权力行使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廉洁从业的自觉性。

在职务权力廉洁风险防控方面,注重权力运行程序科学合理,权力行使过程公开透明,风险防控措施得力有效。在药械采购方面开展供应商诚信度管理,建立诚信准入、诚信承诺、诚信评估调查和不良记录等制度,建立供应商公开透明监控系统,有效防止商业贿赂。在执业权力廉洁风险防控方面,充分利用医德考评院外评价、医德查房、出院患者随访、行业作风评议等手段,通过患者和服务对象的知情评价,不断促进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进一步改进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内容、范围,建设和完善评价平台,健全评价制度,主动接受患者监督,促进医患和谐。围绕重大决策、重大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完善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的风险防控措施。重大、复杂、敏感的事项实行集体决策;细化自由裁量权,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评估制、行政问责制。

(五)建立防控平台,强化权力运行监控

建立医院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信息平台,所有廉洁风险防控措施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医院信息》、公开栏等途径,公开内部权力行使情况、主要廉洁风险及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干部选拔任用、行政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专项和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药械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单位内部各类事项,要加大公开力度,切实加强内部廉洁风险防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权力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监控、责任到人。对“高”“中”风险权力重点管理,将权力运行过程中一些易公示、可核查的具体环节、要点、指标作为“内控点”,随权力行使过程动态公开,决策环节实行起点监控,执行环节实行过程监控,完结环节实行结果监控;对“低”风险等级权力,充分发挥科室、岗位人员作用,实施常规监控、自我监控。

(六)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1、健全宣传教育机制。组织学习《廉政准则》《党章》读本,把风险教育纳入科室学习的重要内容。继续实施廉政教育“十个一”工程,引导和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

2、完善风险监测机制。要完善内部监控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检查考核制度。要完善外部监控机制,通过设立廉洁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设网上投拆举报信箱以及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核、网络舆情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健全预警纠错机制。通过廉洁风险监测机制,对已发现的廉洁风险,及时向有关科室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采取廉政谈话、风险提示、信访谈话、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洁风险,避免廉洁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4、实行岗位廉洁承诺。廉洁风险达到二级以上的从业人员,应当签订《岗位廉洁承诺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遵守《岗位廉洁承诺书》的情况作为考核和任职考察的重要依据。不信守《岗位廉洁承诺书》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得提拔使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对遵守《岗位廉洁承诺书》的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对群众反映的不信守《岗位廉洁承诺书》的行为组织核实了解。

5、实施“廉洁体检”。以《党章》、《廉政准则》等党纪法规为依据,以“预防为主,注重免疫,防范未然”为原则,把全院共产党员、中层以上干部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列为“廉洁体检”对象,把医务人员的实际廉洁从业状况作为“体检”的重点内容。通过个人自查自检、民主评议互检、和“望、闻、问、切”综合检测,向每位“体检”对象公示告知在廉洁从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建立个人档案,并与奖惩挂钩。

6、健全评估修正机制。以为时间单位,全面总结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对照考核标准,通过自查自纠、社会评议、专项检查、重点抽查、考核等方法,对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

7、实施动态管理机制。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以及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调整,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职责权限的变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医院廉洁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洁风险的动态监控。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其他各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医务人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院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各自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各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支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支部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亲自抓、负总责。

为确保我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成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纪委监察科,负责“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日常事务。

办公室主任: 成 员:

(二)突出重点,搞好结合。廉洁风险排查防控过程是各岗位干部、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过程,加强廉洁风险防范管理,要紧密结合各科室干部职工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找准各个岗位的风险点,实行全面防范。在开展工作时,还要与推进医院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党务、院务公开,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做到与这些工作一起研究,一起拟制方案,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要把党务公开的原则、标准、要求运用到廉洁风险排查防控管理工作之中,以党务公开带动岗位廉洁风险排查防控管理工作,并对排查防控情况适时公开。

(三)注重检查,务求实效。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细化检查验收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综合运用检查考核结果,把廉洁风险防控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考核、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等相结合,与干部职工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相挂钩。

篇8: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1 建立了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依据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科学制定了《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建设管理规范》 (豫牧医[2012]6号) 。该规范以省、市、县疫控中心为主体, 以基层防疫员为支点, 以高危地区为重点, 以规模养殖场区为终端, 完善监测网络。从区间分布上涵盖了以乡为单位的行政区域, 并且统筹考虑养殖密度因素;从畜间分布上涵盖了主要动物种类 (如禽、猪、牛、羊、犬等) ;从种间分布上涵盖了主要动物的不同代次 (如家禽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等) 。监测网点管理实行了申报、审核、备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 由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提出申请, 经县、市级疫控机构审核并上报省疫控中心备案。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网点悬挂相应级别的明示牌, 实施动态管理。网络的建立有利于正确分析和把握动物疫情发生发展趋势, 科学评估防控效果, 提高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 适应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区域管理及国际贸易中疫情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

2 制订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依据

依据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路线“研究监测模型, 建立监测网络, 筛选监测方法, 采集监测样本, 实施监测检验, 汇总监测数据, 分析监测结果, 发布监测预警”及省、市、县三级监测职责和分工, 制订了年度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 对区域内主要动物疫病实行了定点、定时、定量和跟踪监测。省级重点围绕一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点, 市级重点围绕二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点, 县级重点围绕三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点。畜牧产业化集群和父母代种畜禽场开展病原学监测以及每年2次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和不定期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 严格控制监测工作环节

通过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应用实施, 建立了兽医系统实验室监测质量控制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对检测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 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审核人员明确分工;各个功能实验室、检测项目均设定主要负责人和协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亲自采样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由业务接待人员进行制样、检测室人员盲检, 按规定的监测工作流程进行流转, 最后出具检测报告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4 调查数据全面, 分析详实科学

根据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模型, 依据不同调查目的和任务, 统筹结合监测网点布局, 兼顾各级流行病学调查的衔接, 按照紧急、常规、专项、辅助流行病学调查等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动物疫情追踪溯源;通过对不同畜种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 掌握各地主要动物疫病所占比例、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 通过图表等多种分析方式分析疫病发生的风险和因素, 从而排出疫情隐患, 为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按照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常规流行病学调查、专项流行病学调查、辅助流行病学调查等流行病学调查方式, 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动物疫情追踪溯源。

5 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集中体现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的相辅相成, 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采集样品进行监测;在实验室监测工作中发现阳性, 及时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 将各种动物疫病扼杀于萌芽状态。

6 成立了各级风险评估专家团

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了由管理、生产、临床等相关专家组成的风险评估专家团, 负责对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测疫情流行态势、提供防控预警信息和防控建议。

7 形成了评估会商制度

在日常防控工作中, 风险评估专家团定期召开评估会商会议,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判断动物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 通过病原学监测分析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发展趋势, 通过抗体监测评估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等。根据会商结果编写《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并逐级上报至相关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 为动物疫病防控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8 推进了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开展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是《河南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3—2020年) 》、《河南省种畜禽场和奶牛场 (小区) 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意见》制定的主要技术支撑。各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示范场实行申报制, 且由各级指定专人对各规模养殖场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从中筛选出条件过硬、基础工作扎实的养殖场申报, 并依据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培训, 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抽检, 对监测阳性的群体按照净化方案要求处置, 有力地推进了净化工作的开展。

9 各级技术队伍建设见成效

上一篇:刘圩初中2014年元旦联欢节目单下一篇:pdca与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