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2024-04-07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共9篇)

篇1:《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不拘一格教语文》作者史金霞,网名沧海明月,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她爱她的课堂,她对语文课的追求是:让语文课,成为一门有意义的课,成为学生梦想和快乐的期盼,成为思考开始的地方,成为智慧和人性流淌的港湾,成为我的心与他们的心融会交流的家园。

作者结合阅读、写作、实践活动、诗歌、电影等五种语文课型,以大量丰富的教学实录、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来自于实践的教学理念,告诉语文老师,只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考量,那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精彩。这本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打破课堂的樊篱----我这样教阅读;第二单元、唤醒沉睡的心魂----我这样教写作;第三单元、弹奏这隽永与活泼----我这样开展实践活动;第四单元、放飞青春的纸鸢----我这样教诗歌;第五单元、和谐的旋律光与影----我这样上电影课。

我这样教写作中,史老师的把写作的权利还给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学校要检查的篇目,在题目、内容、字数等方面对学生的限制较多。所以一直以来,作文被我当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每次作文,我都要提前准备很多内容:作文提纲、相关例文、课件等,任你劳神苦心去讲,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依然是原地踏步,不见起色。学生一听说写作文也害怕,因为写作文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作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写一篇,会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也没有把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文困境,就在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理清:那就是我们让学生写“作文”,是为了什么?史老师说:“如果,我们让孩子们把‘写作’当做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写作’成为使孩子的自我日益舒展饱满的一种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作文’的任务,尤其不是为了揣摩教师的喜好心思而去作文,那么,写作本身,对于孩子还会不会这么厌烦?批阅过程,对于教师还会不会成为苦役?我们的写作教学还会不会成为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单调的沙漠?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他们说得多好啊!所以,让我们向‘作文’挥手,请‘写作’回归吧!是呀,只有我们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

史老师不但自己尊重孩子的差异,接受孩子学习之间的差异,更注重抓住时机引导其他孩子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史老师会每天阅读孩子们的随笔本,每个孩子的随笔每周大概是两到三篇,她一般带两个班,每班90人。史老师的阅读量该多大,可想而知。她还不仅仅是读读而已,她会在每篇随笔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或鼓励,或赞扬,或提醒,或交流……孩子们就在这样和史老师的交流中渐渐“成长”了,渐渐成为了有思想、有见地、有担当的人!史老师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也享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因为她不是在批改作业,而是在和一个个心灵进对话,在引领一个个生命走向完美。

作为史老师的学生,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史老师的珍视,足可以让他们迈过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阴霾和风雨。而作为史老师,更是幸福的,因为“美好的瞬间,真挚的情感,诚挚的反思,纯洁的心灵,感谢他们,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做一个教师有多么的幸福!”

篇2:《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东 泉 学 区 木 瓜 小 学云 晓

不拘一格教语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遥县东泉学区木瓜小学刘晓云

教学是一门艺术,最怕形式主义、千课一式,而应因课制宜,精心设计出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教师简单的几句话、一个小故事、或是一个演示,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很快地入情入境。课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新课程特别强调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事一物都是可以为教育利用和借鉴的。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好奇、好胜,对新异的刺激物特别有兴趣,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要精心安排整堂课的总体布局、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导入课文的语言,以知识吸引学生,寻找探讨问题的切入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训练语文能力。如利用开端引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刻意求新、利用多媒体CAI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设计,效果会大相径庭。心中有学生,处处从学生的学考虑,就会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出行》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

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展开活泼生动的朗读活动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

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

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篇3:不拘一格教口语

这是摘自《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段话。初读它时,似有所悟而实无所得。直到近来无意中处理几件小事时才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课堂之外。不仅有堂皇正规的,而且有信手拈来,看来不值一提的琐屑小事。本文仅就口语交际方面谈谈课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缘起

今天的放学和其他的放晚学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在门口偶然地问了一个学生一句话。

“今天的作业多吗?”“多!”“多?”(这让我很吃惊,我一直反对“题海战术”,是布置作业很少的那一类老师,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很奇怪。)“唔!”“不是和以前差不多吗?”“以前晚上没事,就做作业。现在回去,家里人帮我报了兴趣班。兴趣班上完了再做作业就太迟了。”

二、思考

学生能发展兴趣爱好是好事,鼓励还来不及,怎么能打击呢?我赶忙喊回学生,问清情况,调整了作业。做完这些我回到了办公室,坐下来休息时才猛地想起这不是班级的陈言伟吗?这个同学在上课时读书、回答问题都吞吞吐吐、结结巴巴,今天的这一段对话怎么说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在不经意间就说服了我呢?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仔细回想了事情的经过,发现至少有两点和课堂是不一样的:(1)气氛随和,问答自然,师生对答均在无意之间,没有课堂上提问与回答的沉重的心理负担;(2)话题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一阵兴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交际性,“人们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10]“口语是工具,交际是目的”。[11]交际能力不只是一般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除了听说、说话这个基本能力外,还有与人交流能力,待人处事能力。人类是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与别人交际,与别人成功的交际后,获得的是自身的需要。单纯的听话、说话只停留在表达能力上,忽视了人的表达后面的语言机智、个人经验、情感因素等。交流和需要则是通过表达和反馈的双向互动实现的,而交流和需要恰恰是以往的听话、说话单方面的语言训练所欠缺的。

因此在目标设计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如选择得体的语言,培养文明举止等。

(1)目标设计要突出文明、得体的语言

健康、文明、得体的语言环境,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说的就是文明有修养的语言能给人幸福愉悦的感觉。

比如:话题是“学会借东西”,目标设计要突出与他人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能否选择文明、得体的语言来进行直接关系到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的好坏,若语言肮脏,蛮横,那么交流必然会失败,别人也不会把东西借给你。

(2)设计要体现文明的仪容举止

所谓仪容举止是说每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在行为的静态和动态上所表现出来的礼仪。文明礼仪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之一,也一直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想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因为在课堂上,无论我怎样费尽心机地营造宽松氛围,精心组织话题,总是很难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出的话总是那干巴巴的几句套话,内容空洞,语言也是书面语的朗读声调,甚至还会闹出一些常识性的笑话。为什么不在一些适当的场合有意识地找一些适当的学生就某一紧密联系其实际生活的话题以随意聊天的方式实施口语交际的训练呢?为什么非要局限于课堂上呢?《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学活动(指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是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吗?于是,我就留意一些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以聊天的方式加以训练。

三、实践

一次课间活动,我在班级处理几本课堂作业,听到几个同学在谈论头天晚上看的动画片。(我鼓励学生看动画片。)我就随口插了一句:“现在放什么动画片?”

“西游记”,好多学生喊道。“四驱赛车”,又有几个喊道。“白龙马,蹄朝西……”有的同学还唱起了主题歌。“出发!”有的同学模拟片中主人公的姿势、动作、语气喊了起来。看来,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很多同学围了过来,我心中暗暗高兴,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西游记’放到哪了?”“三打白骨精!”“乖乖,女妖精还真厉害呢!”“再厉害,也撑不住孙悟空的一棒!”“最好玩的是猪八戒……”

看样子有点失控。我赶忙跟他们聊了起来:“孙悟空几次救了唐僧,他不但不领情,还把孙悟空赶走了!看到这儿心里是怎么想的?”“太气人了,恨不得踢他一脚!”“是的,还不如就叫妖精把他吃了呢!”

“也不能都怪唐僧”。听到这声音,大家都很奇怪,不由地望了过去。

础,只有各方面都文雅有礼,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打开局面,发展事业。

比如:话题是“学会做客”,目标设计应突出做客时要注意礼貌。去同学家做客,肯定会要与对方家长交流,在对话时应恰当运用称谓,注意运用“谢谢”、“麻烦了”等礼貌用语,以展现礼貌的文明举止。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因此设计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较好地将话题的可行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耀新主编.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广州:暨南大学,

[2][3][8][9]张中原,徐祥林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92,196,193.

[4][10][11]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著.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24.

[5]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国联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

[6][7]kenneth D.Moore著.陈小霞,李剑鲁,等译.中学教学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8,142.

从控制到引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控制现象”与策略重构

贺丽红

(淮安市开发区徐杨小学,江苏淮安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我们同样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培养,要提供更多的情景支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的思维才会引爆。只盯着教材,只教学生学会教材的考点,过分强调应试,学生的思维会被惰化。

一、控制:抬头“大棒”在,回首学生低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这是大纲反复强调的理念,而在教学实践中,表面上贯穿了学生的参与,但学生“被控制”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实,一线的教师也不是“管控狂”,他们也不想给“猴子”戴“金箍”,但考试这根大棒,时时在教师的头上摇晃,晃晕了部分教师也在情理之中,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有的教师只见教材,追求高分,抬头“大棒”在,回首学生低。因为理念之差,同样的一堂课,上法不同,结果迥异,有时的同课异构,表面上雾里看花,难分伯仲,细细解读却是高下立分。

【案例】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雪儿》教学片断:

1. 听写书后P29第3题的生字。

2. 多媒体显示本课后的3句话:

(1)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2)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根据书后要求,,请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说感受。交流后,明确答案:(1)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怜爱。(2)表达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3)表达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3. 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见书后第5题。)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定位答案。

4. 背诵4、5自然段,(见书后第1题要求)教师边读边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比一比看谁先背出来。

[案例剖析]课堂教学需要的不是问答,而是真正的对话。这位教师设定的教学方法,眼中更多的是只看到教材,而无学生,这样缺少感悟的教学过程,可能在考试时得高分,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他们多的只是知识积累,而欠缺的是想象和思维的创新。这样的教师还常会抱怨学生:“我都讲得那么清楚,

我一看,这不是丁浩宇吗?这个人太老实,上课下课话都不多,上课发言还脸红。竟然也开了口,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过,可不能操之过急。这时,其他同学说话了:“哎!怎么不怪唐僧?”

“你想,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能看出她是个妖怪,唐僧是一个普通人,哪里能看出来?猪八戒和沙僧还会变呢!(大概是说他们俩是神仙,有法术)都看不出来!你看那妖怪装人多象!你要不知道她是妖怪你能看出来?”

“……”其他同学。

总共也就几句话,不过是课间活动的一个小插曲,不留心你根本不会注意它。然而,你能说这不是一个精彩的口语交际练习吗?董耀同学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了课堂上的拘谨,话说得流利、通畅,在众人面前清楚、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自信、自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总有不同的、谈不完的话题。有谈论成绩好坏的、有谈论教师优劣的、有谈论电视节目的、有谈论作业多少难易的……不一而足。然

你们还记不住,真笨得够呛。”

同样的一课,有位教师在执教时,他先问学生:我们看题目,可能是写什么的?

生:可能是一只小鸟,可能是一个人,可能就是冬天里的一场雪……

师:读了课文,我们晓得他写的是一个忠实的“信使”———白鸽。写这种小可爱,一般是怎么写的呢?

生:写它的动态和静态……

师:你知道雪儿的动态是什么样的,静态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自读探究)

师: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这篇文章,能不能教教老师啊?……

师:那么,《雪儿》这一课的作者又是按什么思路写的呢?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看,你们看还可以定为什么题目?……

师:请换个思维角度,以雪儿的身份来向她的同伴介绍一下她的见闻,好吗?……

学生将课文变换视角后,大家兴致勃勃,这时,再来讨论书后问题,答案是五彩纷呈。这样的设计过程,更多的体现的是“无边界”理念,就像“太极八卦图”一样阴阳渗透,在交互中变得灵动,教师的眼中有教材,但更多的立足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了心中有人,口中有人,眼中有人。能以理解接纳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善于心理移情,强化同学感受,在积极饱满的情感场中,引爆学生,消除了课堂失语的尴尬。

教学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学的活动”展开“生本”教学。要使学生好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命活动无为而治。要使学生形成“我要学”的内在动力,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习者进入“我要学”的境界。

二、引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引爆,关键要养成提问质疑,思辨感悟的习惯:学贵善疑,学习中十分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必然过程。语文学习又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学习,既要有逻辑思维,又要有形象思维;既要讲求思辨,又要讲求感悟。在读书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以毫无结果的争吵结束,就是不了了之。如果能有老师的见缝插针、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口语交际练习。

四、结语

要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做到:(1)教师的插话,不能使正在谈话的同学感到拘谨、压抑,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自由活泼的氛围。(2)教师要放下架子,不以教育者的面貌、身份出现,谈话要谙熟儿童的心理,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卫道者的口气指责学生这个不对、那个不好。要做到这两条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在一些老师的眼里,这不过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而已,这对学生的成绩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这对学生的考试能有多大的帮助?不管有没有,但至少它的功效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然而,不要忘记,我们是教育者,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人,如果学生在人前连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连自己心里想说的意思都表达不清,那么他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吗?将来,你看到你的学生时会不会感到羞愧而自责呢?

篇4:不拘一格教语文

关键词: 不拘一格;语文

我有一位同学,是某美容院的老板。那次,被邀参加她的酬宾会,那天她穿着裘皮大衣,贵气十足,但她站在舞台上讲话是那样支支吾吾,表达感谢的话说得那样语无伦次……我深知,这就是没有学好语文的原因。从此,我感觉以后的语文教学就决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格式,不能拘泥于课本,要加强现实中实际问题的联系和解决,要不拘一格教语文才对。

一、超越教材教语文

1.用好教材,发挥课本功效。课本课本,上课的根本,一定要合理运用。尤其新课程新编教材编排思路﹑课文内容﹑单元提示﹑练习安排﹑综合性学习等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到匠心﹑精心设计,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目标﹑结构﹑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其中文章大都文字优美﹑内容丰富﹑语言形象,包含了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传统篇目,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认真地学习和吸收其精华。

2.超越教材,拓宽学习空间。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资料丰富多彩,筛选信息便尤其重要,选择报刊网络上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精品有机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社会的各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轻松自然的学习无字之书,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理解语言中的弦外之音,如小明练琴到深夜,张阿姨说:“你练得真是刻苦,别人都睡了,你还在练啊!”小明说:“阿姨,我会更加努力!”显然小明没听懂张阿姨的弦外之音是影响她休息了。这样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在现实中少碰壁变得真正聪明而善解人意。

3.立足课内,带动课外阅读。如果把课本知识比作面,那课外知识就是水,面和水加起来才能更有韵味。要真正增长语文能力。还需从课外阅读中得益。如学生学了培根的《谈读书》一课,对其精彩的警句很喜欢,我就向他们顺便介绍了孔子,泰戈尔,雨果等大师的名言和《简·爱》、《名人传》等书,并利用黑板报选取了其中的精辟言论,介绍给学生;课外用手抄报的形式抄录名言警句进行评比,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带动了课外阅读。

二、投入角色“感”语文

1.投入角色,体验真情。学《心声》时,让学生进入角色表演课本剧,感受京京在公开课上充满感情,想读课文,遭到拒绝,仍不气馁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执着精神,这样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会让学生记住。当学生表演进入角色,体验真情,感悟更深。当审美的感受定型后,在现实行为选择时,便会自觉的追求这种真善美的状态。

2.运用联想,再现画面。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船上吃牡蛎的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又会怎样做怎样说呢?学生们打开了闸门的堤坝,各抒己见,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让他们写作改写课文结尾,学生的情节构思合情合理,人物语言﹑动作﹑行动都很符合身份和性格。

现代作家笔下同样描绘了一幅幅可爱的图画: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盼春图可以说是写春的绝唱,都可以让学生先想出来,这些无不是我们现实生活及大自然的体现。我们应带领学生欣赏这浓缩在作家笔下的优美景物,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表达美。

三、积极参与“学”语文

1.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任务重,我一般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分组讨论,比如四人为一组班上就有十个组,每组讨论一个题,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十道题,并很工整的板书在黑板上,然后互相借鉴再记忆就很省时省力,所谓事半而功倍!

2.在细细品读中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足见朗读在语文中的重要性。学语文要“悟”性高,诵读是培养语感,提高悟性,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和学生最喜欢的是轮流读,老师指名一位学生读,别的同学认真听,当他读错时大家指出来错在哪,然后由他指定下一位同学,男生叫女生,女生叫男生,也可以加上老师共同挑战看谁读得好。经常进行朗读比赛能使学生不断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大有促进。除了轮流读,还经常采用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单独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我在网络上还搜集了唐国强读的《沁园春·雪》,罗京朗诵的《星星变奏曲》等放给学生听,这些天籁之音深深地感动了师生,并为我们课后的背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吹拉弹唱的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兴趣。语文是国语,语文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而语文又是最有趣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认为各种艺术形式在最高境界上都是相同的,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表达感情时用怎样的方式都行,尤其每周团活课搞综合性学习时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围绕学习的主题准备也比较扎实,而且这种扎实是他们发自内心不需要任何人强加的,节目相当丰富,相声,小品,歌曲,专访,形式多样,当然活动效果也比较好。这样寓听、说、读、写于一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便掌握了知识,卸下了学生在应试教育中背上的种种包袱,并且记得牢不容易忘记,同时锻炼了学生各种表达能力。

4.在包罗万象的题海中寻找规律。语文虽然题型浩如烟海,表面看来包罗万象,实际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细心就会发现,做什么都有一定的套路,老师发现规律然后用口诀的形式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举例:《醉翁亭记》“醉呕”等

5.在多种多样的训练中精益求精。有些时候,不能太相信学生,学生本来就是有错误才到学校学习的,而且他们的错误有时真的很可笑,像我班的学生写“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错的是让人啼笑皆非,一位同学写“西出阳关无敌人”甚至是“西出阳光无故人”老师这时就要不厌其烦的强调,做到对知识的精益求精。

6.在详尽具体的计划中灵活创新。教师先要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然后就毫不动摇地按计划进行,在行进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微调,但绝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推进,做到稳中有变,变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稳。

总之,语文是最灵活最有趣的一门学科,可以是语文讲座、语文墙报、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日记和周记、创办刊物、手抄报、趣味语文活动、写对联、谚语、山歌,广告词等都可以寓入文字游戏中,所以也一定要上的不拘一格,情趣盎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坏境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 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 赵人毛苌.毛诗序

篇5: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1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华夏大地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人们不得不停下忙碌的脚步,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学生时代我们听惯了一句话:“假期是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而这段突如其来的假期,也应该成为我们进步和升华自己的最佳契机。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跟随师父开始我的学习成长之路,在师父的引领下认识了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吴忠豪教授、于永正老师、薛法根老师……能够心无旁骛地读书、听讲座逐步的去聆听、感悟这些小学语文界的顶层人物的思想和理念,我是何等的幸运。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和读书状态瞬间被唤醒,那份学习的热情重新被点燃。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让我醍醐灌顶,对于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于老师在书中说:“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能够引导孩子们爱上语文、喜欢上写作,这应该比多写会一个生字、多背过一篇课文要有意义的多的多。回想我的学生时代,我就特别感谢曾经的语文老师培养了我对文字的兴趣,从老师那里我知道了原来这些汉字符号经过不同的加工与组合竟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记得从初中开始我就养成了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可能积累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长年累月的做下来,总会对文字有更深一层的感受和理解。我还感谢我的老师培养了我对文言文的兴趣,以至于后来到高中,到大学见到古文都会莫名的兴奋,而不是排斥和厌恶。如果孩子们对语文的学习也都能成为兴趣,那孩子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语文。于老师结合他自身的经历,用极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运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如何才能做到不凌节而施;……用一个个鲜活形象的例子,为我们这些教育行业的新人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这,怎能不令我佩服?

于老师在教学方面成绩斐然,彰显于他每一节课的精巧构思和设计。于老师教学过程的导入、解词、朗读、习作训练都可以称其为艺术,那是凝结着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深有感触的是于老师的“下水文”,有一篇篇精彩的“下水文”的引导,孩子们怎能不爱上习作?

还有就是于老师由内而外的对孩子们的爱。“第八次”是于老师写的指导一个腼腆的女孩子朗读课文的小故事。第八次,是于老师耐心的体现,更是于老师对孩子爱的体现;第八次,是孩子成长中难忘的经历;第八次,更是给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提出的警示和要求。于老师,如此负责、博爱、有耐心,这些,我又怎能不佩服?

于老师的多才多艺同样值得每个人竖大拇指,书法、教学、写作、京剧、绘画样样都能拿得出手。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必多说;上课更是一流;写文章也不在话下;重点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于老师嗓音清亮甜美,演唱起京剧来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当然,如果课堂教学中需要画画,于老师也能信手拈来,说画就画。如此博学多才是何等难得?这样的老师,我绝对佩服!

草草几笔写不尽对于老师的敬佩,寥寥几句话不尽对于老师的崇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运用于实践必定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相信我们不会退缩,研究之路不停,学习之路不止。

仅以以上文字寄托对于老师的哀思。希望未来的教育之路能够不负于老师期望,让孩子不再“感悟老师的感悟”将是我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部编版教材的双线并行的理念已经给我们的教学指出了很明确的方向,期望让更多的孩子因部编版教材而受益。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2

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用听写纠正错别字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以及自己小孩时都能用得上。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但愿能给自己,也能改大家带来些许的启迪和帮助。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3

阳光洒在身上,在这个漫长的冬日,我翻开了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我应该怎样教语文?带着疑问,细细品读……

还未品读,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大师经典,历久弥新的语文教学实用心法”就已让我非常期待。《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精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语文的心得,从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写作教学和写作提升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教育大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比如,语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理念、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写作是什么、怎样写作等。教学案例丰富详实,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辟而实用的指导。

书中的教学实例虽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所讲的有关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书中没有艰涩难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样话语,可读了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许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问题突然之间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师的语言,三言两语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点迷津。

叶老在文中强调,“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刻的感觉到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阅读能力。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让学生随时动笔,课后的小练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叶老在文中说到“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我就想着在课堂上要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我怎样教语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认真学习语文”。叶老对语文怎样教,如何学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做出了本真、朴素但最根本的明确阐述。这一篇文章共有5个小标题。分别是:学习语文很重要、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所讲内容其实就是学习认知、学习要求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就是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前者是吸收,是进,从外到内,后者是表达,是出,从内到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吸收和表达两件事。

“学习语文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学习语文要练的基本功有四:识字写字、用字用词、辨析句子、文章结构。所有的要求是“正确”,字要念得正确、写得正确熟练、用词用得正确贴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正确、文章思路要清晰。还强调:“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

学习语文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认真”是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种态度。我们经常说:只要你认真了,再差都会有进步。这里的“认真”,是真的认识到踏实学习的重要,是真的做到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是真的养成了积累的一点一滴知识的良好习惯……认真朗读,认真听课,认真书写,认真写作,认真说话,认真积累……所有的“认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语文人生,温暖的学习人生。

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这些语言浅近,语气温和,娓娓道来的深刻见解和真知灼见,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4

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

让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

永正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而且要做到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课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抓住“读写”两线不放松,就能把语文教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

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要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引导学生读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程永丽名师工作室正开展“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讨,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也正是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理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让他们多背诵、多积累。“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孙双金老师总结说:“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定的语文。”这给我很大启迪,我们借专家的研究,实践自己的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用活动 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 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5

很多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或许都思考过同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或许你会说,不就是教孩子字词、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吗?这样回答我不能说完全错误,但至少可以说这样教语文千篇一律,没有完全抓住语文教学的根。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妨读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那么,你一会进入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这本书分为四辑,于永正老师分别从语文教育的根本、怎样教好语文、语文课的亮点和作文教学四方面,把自己对教育、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感悟两方面结合起来,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让读者一步一步了解他的教育观、语文观和学生观,启发老师如何更好地留住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一线老师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诊治自己课堂弊病的一副良药。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时时刻刻思考一个问题,你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永正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语言材料、较好的语感、流畅的表达、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根。要落实这些,首先要善待学生,尊重呵护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有人文性,而且这种人文性要大于书中的人文性,做到这些,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其次就是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抓住读和写,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如写字的规律是描红、仿影、临帖,朗读的规律是“跟我读”,作文的规律是“读写结合”,总之,就是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多做。因此,语文老师要有“书写、朗读、表达”等较好的基本功,要有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细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灵性,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于老师之所以把“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叫得这么响,是因为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一是讲得多,读得少。这从我们平时的听课中就可以看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个人感觉,很多地方的课堂改革已经和课程改革的根本脱了节,带上了一些个人特色,比如,学生进入三年级,课标要求开始学习默读,但并没有说要轻视朗读,一些老师的课堂,默读已经占了主角,也有的地方让学生默读完一遍课文,就开始学习生字词语,理解并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从头至尾,老师的讲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现象重蹈覆辙呢?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老师指出,“小学语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些词语是很难讲清楚的,要靠朗读去意会。”这是我从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虽然于老师没有直接说明朗读的好处,但是通过查阅资料,我进一步知道了朗读的很多好处,它有利于身体健康、培养语感,并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大大提高语感素质。再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还可以避免困倦和思想开小差。

如此重要的一个技巧,为什么会被许多老师忽视呢?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的改革方向与课标脱节,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老师个人的素质问题。记的那是一次校乡交流课,我在乡下的一所学校执教,可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时,班级里出现的却是整体唱读的声音,学生不会停顿、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感情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读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老师本人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所以,朗读技巧的学习是提高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听著名播音员的播音、名家朗诵等,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像于老师说的——读出人物的轮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也有“亮点”。

平时我们上公开课,遇到生疏的学生,都害怕学生不配合自己。于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应该是老师配合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配合”他们,用耐心与和蔼的态度启发点拨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这种配合,进一步说就是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于学生的大教育观。当然,光爱学生还是不够的,爱要建立在课前“备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哪些地方要点拨,哪些知识要补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同样是背诵、朗读,学困生达到什么程度?设计的课堂提问难易是否适度?甚至连哪些问题由学困生回答都应该考虑。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备课时就要胸有成竹。

在于永正老师看来,教语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精讲、多读、多写,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他把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凝成了一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于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整本书重中之重的地方。融入“五重”的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所以,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快乐,而且得到了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五重教学的核心点体现在哪里呢?

重情趣是告诉我们,教师的课堂要多一些人文精神,即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情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只有充满情趣的课堂,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重感悟的过程,一定要遵循一个规律,让学生多读多想,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品味赏读、微观探究,这时候,是最能考察一个老师个人素养的时候了。注重积累,不仅包括学生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丰富学生大脑中的“心理词典”和“词条”,为学生的理解和情感成长做好铺垫。而由读到写的迁移,则要先从仿写开始。从小的方面说,根据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从大的方面说,仿写整篇文章的写法、表达方式等,这些读后的迁移训练,都会为学生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四点都要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下完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要少一些分析和讲解,以防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教师语言的习惯,从而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学会运用语言。

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上也有很多小窍门,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少写错别字,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学相长等。“蹲下来看学生”让他的课堂充满了幽默和微笑,他用自身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他的课,堂堂有亮点,节节有光彩,或朗读、或导入、或关键词句的解析、或指导学生的书写,都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尊敬与爱戴。在他的引领下,学生在阅读中锻炼了写的能力、读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和思想感情,读写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

篇6: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一)写好字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在我们学校,这一点是非常重视的。每天都有三十分钟的写字课,但是,在我的写字课中,还是不够严谨。只是写出了字,没有教出恒心与坚毅的品质。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是呀,练字不单单是把字写好,更能培养一个人好的品质。写字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

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教孩写字的例子,反思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像于老师教学生那样细致。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写字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都要让孩子达到规范写字。

(二)读好书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拿到一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对话要读谁像谁,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特别低年级,老师必须领读。要让学生从朗读中爱上语文,让学生因为朗读有了悟性,有较好的语感。以前全班齐读课文,总是有气无力的读,而且拉着长音。现在每学一课,我会领着学生读,让学生跟着电脑上配备的录音读,反复的读,既读出了美感,又读懂了课文。学生能读得入情入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篇7: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给就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今年带的这届学生着实令人头疼: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好一篇课文;答起题,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联系到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每次提问学生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如果不看他读的内容,单听他朗读你根本不知道他读的内容的到底是什么。我还发现这些不会读书的孩子都是背书困难户。即使会背了,也是结结巴巴漏字添字。他们并没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积。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孩子识字量不足,看书太少,所以不断强调多认字,多看书,结果还是收效甚微。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们作为四年级学生居然把文章读的支离破碎?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语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声读书,培养语感。语感强了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背书速度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词方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话,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错别字不多,可是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好多错别字往往也是老师们的反复强调的字词。于老师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于老师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别样的听写方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这种:融词于语境、互为人师、争论、探究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甚至教育自己孩子时都能用得上。

篇8:不拘一格教《墨梅》

一、故弄玄虚说墨梅

《墨梅》是一首五言绝句, 言简意赅, 通俗易懂。但初读此诗, 尤其是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免会让学生产生生活中确有墨梅的错觉。事实上, 还真有孩子这么认为。当我问及他们在现实世界是否见过墨梅时, 他们这才咕噜一声说没有。恍惚之际, 其他孩子亮出正确答案:“墨梅就是只用黑墨勾勒, 不用色彩渲染的黑色梅花。”此语一出, 多人哗然:“哦, 说了半天, 原来是指画在纸上的梅花呀!”那怪怪的表情大有被诗人耍了一把的感觉。

二、抛砖引玉题画诗

在《墨梅》这篇课文中有一幅《墨梅》图, 图文同题是巧合吗?终于有一男生告诉我:“这是一首题画诗。”理由是他想起了王仕桢的《题秋江独钓图》。经他这么一启发, 其他几首题画诗也从学生脑际跳了出来, 如清代郑燮的《竹石》, 唐代王维的《画》……一些观察仔细的学生还在《墨梅》图上发现了“痕”和“坤”字。于是, 全班学生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一个个侧头读起诗, 低头盯起画来, 学习的兴奋与自觉全都刻在脸上。

三、忆文入诗崇王冕

《墨梅》的作者是元朝的王冕。那么学生对王冕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孩子们又温故起了《王冕学画》的故事, 得知王冕少年家贫, 是经过刻苦自学, 终成诗画大家的, 眼神里不禁流露出对王冕的崇敬之情。同时, 细心的孩子还发现, 《王冕学画》中讲的是王冕学画荷花的故事, 而《墨梅》中画的是梅花。两种不同的花, 王冕均能手到擒来, 那其他的花、其他的景不也一样吗?不知不觉, 孩子们对画艺精湛的王冕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四、寻根究底洗砚池

说起洗砚池, 大家的思维都聚焦到几位书画大家身上, 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的故事, 于是不由地联想到王冕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学作诗画的情景。从而也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大家”不是生来就是的, 而是经过无数次的磨练与煎熬才慢慢得到人们的赞赏与认可的。

五、艺术提升赏墨梅

《墨梅》作为一首题画诗, 画的鉴赏有助于诗的理解。有资料如是说:“《墨梅图》是王冕画梅的代表作。此图写一干倒挂嫩梅, 枝条生长茂盛, 枝头缀满繁密的花朵……这种以繁梅形式表现出清贞孤傲气概的艺术手法, 较之疏梅更为不易。此图是王冕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精心之作。”读着这么精妙的语句, 不仅是我, 而且孩子们的艺术修养似也瞬间提升了许多, 同时对如何利用疏与密的关系进行巧妙构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苏教版本鉴梅魂

不同版本的教材, 由于传抄者的问题, 同一首古诗有时在个别的用词用句上会有不同。课上, 就有一善读书的学生问我:“为什么这本书上是‘个个花开淡墨痕’, 而《小学生古诗文必背70首》中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呢?”我让学生先自己去寻求答案, 有的说“个个”与“朵朵”是近义词, 有的说“个个”读上去轻快悦耳……我也说出了我的理解:“在诗人眼里, 梅花不是花而是人, 瞧瞧图中的梅花, 那一朵朵已经绽放的抑或是没有绽放的, 难道不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存在吗?”于是, 我们很自然地对“只流清气满乾坤”和“只留清气满乾坤”进行了探讨。课堂又一次掀起了高潮。孩子们说苏教版课文中的“流”充满动感, 有弥漫之意, 而且还有穿透之意, 似乎真能感觉一股清香之气从画中溢出来。而《小学生古诗文必背70首》中的“留”仅有留下之意, 内涵不够丰富。我也脱口道:“此处的‘流’还有流芳百世、流传千古之意呀。”孩子们啧啧称是。

七、潜移默化学做人

在结束该诗教学的最后5分钟, 我抛出一题:“作者王冕完全可以画白梅, 画红梅, 他为何只画墨梅?”一生说:“白梅太素, 红梅太艳。而墨梅, 虽素但有清风傲骨, 暗示了作者不媚世俗、孤芳自赏的性格。”另一生也不甘示弱, 大声道:“之所以画墨梅, 是作者不在乎它颜色之好看, 而在于它的清香之气永存。”我也不禁慨叹道:“是啊, 诗人王冕借梅抒怀, 一枝素洁淡雅的墨梅背后, 有他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的无比愤恨, 也有他贞节自守的自我宽慰。”听着出自我口实是王冕之心的真情告白, 孩子们不禁陷入了沉思:现如今的社会, 要是多一些王冕这样的人该多好啊!

篇9:不拘一格,“活”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一般是琐碎地分析文章,割裂文章的整体性,从而造成目的的错位,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到位。但众所周知,语言文字的学习是枯燥的,如何“活”教语文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渗透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就课文教课文,而现今这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努力将学生的所学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应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执教苏教版语文《奶奶的白发》一课,学生都能理解因为奶奶年龄大了,头发自然就变白了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很难理解“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奶奶的白发是操心累的呀!学完这篇课文时,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为了让奶奶不再操心,你打算怎么做,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第二天学生的汇报花样丰富,有的“给爷爷讲故事,做爷爷的‘开心果”;有的“主动做作业,让奶奶不担心我们的学习”……形式不同,结果一致——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了尊长感恩的道理。

教师将课堂与生活完整融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了升华,不正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吗?

二、精心设计问题——意外之处听惊雷

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由此可见,“问”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应提好问题,提有引导性的问题,有时也可提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争辩,在争辩中理解与感悟。

苏教版语文有一课《司马光砸缸》,学习到了最后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我觉得司马光不够聪明,他直接把缸推倒不就可以了吗?”该生话音刚落,全班哗然,继而纷纷附和他的说法。于是我“就坡下驴”,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读课文、同学之间交流,明白了其实司马光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只有砸缸这种办法是最巧妙、最及时、最智慧的。

课堂中出现意外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教师巧设问题,及时引导,无疑可以取得“意外之处听惊雷”的效果,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巧妙创设情境——一石激起千层浪

情境设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巧妙结合。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有意设置或者随意捕捉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一只小麻雀突然从窗户飞进来,怎么飞也飞不出去,这下,学生的眼光都随着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于是,我也就停止上课,干脆让他们尽情地看。终于,麻雀在班级中逗留了几分钟,飞出窗外。不一会儿,学生缓过神来,我“就坡下驴”,让学生说说刚才麻雀为什么会飞进教室,它是怎么飞的,又如何飞出教室的,可以说说同学们的反映,你自己的心情……因为亲身经历,孩子们表达欲望强烈,课后反馈的文章也是精彩纷呈。

四、扩大学科外延——课堂尽而意无穷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远大于生活,基于此,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所以,我经常会尝试着把语文学习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等大课堂去进行。

学习了《天安门广场》后,《评价手册》中有一段模仿课文,写一个观察校园的片段。于是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的各个方位的建筑,同时指导学生加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让语句更饱满。学完了《恐龙》一课,学生们纷纷查阅各种科普资料,了解了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一份份优美的手抄报也由此而生……课堂虽然结束,但却“意犹未尽”。

无论如何,语文教学应走向运用和交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真正体现“小学语文”的作用,不拘一格,创设各种方法,“活”教语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窦桂梅.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毛文凤.影响教师的101个经典教育案例[J].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丁美娟,1985年生,女,江苏大丰人,现任教于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上一篇:感王中心小学新生入队仪式程序下一篇:名师带徒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