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

2024-05-05

浅析语文教学中(精选8篇)

篇1:浅析语文教学中

浅析语文教学中“多元”方法的运用

新惠三中 贾艳玲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缺少活力的现象,而多元的方法运用却给无机的课堂赋予生命的活力。但无论怎样都也不能脱离文本、习题、读写、主旨的纲、线、点、面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活力课堂 多元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呢?

依个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课标》规定得知:“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解读范围。它首先要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就此,我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多元的利与弊:

一. 以文本为纲,拓展学生的思维

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不愿意学语文总觉得其枯燥乏味,无套路可循。事实的确如此,而今《课标》提倡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及独特体验。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去创设情境,运用多元的方法,放飞学生的想象的空间,摒弃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标准答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把握文本中思维得以拓展。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从——————句中,我知道他是一个——————的父亲”。略作思考之后,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甲:我看出他是个聪明的父亲。因为他的做法是引导亨特走下悬崖,给他创设了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乙:我看出他是个教子有方的父亲。因为他不是急于抱下亨特,而是用鼓励的语言先从心里上消除亨特的恐惧然后教给亨特怎样走下悬崖,这样的做法不仅给了亨特巨大的勇气还让他知道困难面前只有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了你的。丙:--------

于是,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就有了热热闹闹的课堂,也省去了教者的一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表面上动,骨子里还是封闭的思维,封闭的模式的古老做法。而今这样的课堂,真正的注重学生的生成智慧的发挥,也使得课堂具有了生命的活力。可见“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评论是不无道理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就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心灵解放了,想象丰富了,古板乏味的课堂充满活力了。

二.

以习题为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内蒙古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自治区教研室主任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谈到“语文的七要素”的第五点说语文课要有“厚重感”,这里的厚重就包括自主与自流和体验,意思是说课堂需要热闹但要有“限”。由此我触动颇大,活动结束的总结又提到不可小视课后习题,其是表达的一种再现,它包括思考、品味和写作。由此,我想在进行多元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抓住课后习题,让学生在自主中有线所引。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在阅读中走偏路,走弯路,让他们能循规出发去自主,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此看来,把语文课堂放手是不行的,线是不可或缺的。

在教学中怎样利用习题呢?我曾这样尝试过,在学习《我的信念》一文时,对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都能列举一二。而本文的目标之一却是感受人物的科学精神,并学会磨练自己的意志,学会生活。对此目标的实现我在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后习题的运用,在通读文章之后直奔习题的1、2,以同桌为组展开自主讨论,就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讨论学生知道“梦想家”的基本特征是:现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就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全文看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的感想学生自由表达的既清晰又连贯,因具体事实文章介绍的十分清楚,学生自然就能找到实际例句进行说明。而习题2“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学生从文中找到了这句话,他们明白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写出了科学的魅力,而科学的魅力犹如神话对孩子的魅力,她对科学的迷恋就好像迷醉神话的孩子一样。反映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如痴如醉。在自主中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学生对人物的科学精神已完全弄明白了。接着直奔习题3,“课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并写出你的体会。”对于这个自主性更强的练习学生做起来是得心应手,几分钟后我要求他们说出体会学生依旧能夸夸其谈,概括如下:一要相信自己,二要目标集中,三要勤奋执着。看着学生们在自我解决问题中愉悦的神态,我欣慰的笑了。真如专家所说不关注课后题就是不务正业呀!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只是我们要善于引导他们在课后习题中寻求目标,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思考,给予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期待答案就会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 以背诵为点,注重积累运用

“厚积而薄发” 中的“积”讲的就是积累,积累的不“厚”发什么?其实“积”的过程就是一个背诵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四大途径之一也就是强调背诵的重要。可见在语文的教与学中背诵都是极其重要的。背诵就是熟读成诵,是一种培养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加深理解,帮助运用。通过熟读、背诵,学生可以逐步积累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因为表达的训练归根结底是思想的训练,想不清楚就说不明白;语言的优美即是思想的优美,语言的苍白即使思想的苍白,所以为了思想的优美我们只有下苦功夫在教材的选文中,汲取规范、鲜明、生动、琅琅上口的语言,以备运用。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倡导语文教师要有语文意识,要用语文的眼睛去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总之,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他认为语文课要在“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节奏,那种韵味”。(摘自其作品)这样,学生所掌握的语言文字才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厚积”固然重要 “薄发”也不可小视,要给学生创设“发”的时机———运用。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第一节时,文章要求背诵后完成习题二的续写,再引导理解后学生都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概念性的引发,即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到底何为联想?何为想象?记忆后回到习题2,这样学生就会得心应手地就行各种事物的续写。我认为这就是学以致用的魅力所称吧!

总之,阅读名家名篇,既要学读,又要学写。所选的阅读篇目是名家名篇,促使学生吸取和积累下大量的规范而优美的语言,为作文打基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在阅读课上体现读写结合,加强积累运用是大语文观的必然趋势。

四.以主旨为面,把握情感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 , 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 , 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 , 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 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 , 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 , 我们认为 , 应在教学中完 成三个转变。

一是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 ,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 , 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 但其实质是一种 “ 假 ” 体验 , 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 , 势必转变这种局面 , 鼓励学生自主体验 , 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二是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 , 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 , 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

是 “ 授 ” 与 “ 受 ” 的关系 , 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 , 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 , 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 , 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 , 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由 “ 课堂权威 ”“ 话语霸权 ” 转变为 “ 课堂民主 ”“ 心灵沟通 ”。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 , 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 ? 说自己读书的心得 , 说肺腑之言 , 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 , 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 , 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 , 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 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摘自《中小学语文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附加任务,因此很多教师即使在备课的教案中列出该目标,也是形同虚设,只是一位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渗透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他是学生思想的指南针,指引学生思想的导航仪。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经典,它除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外,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的陶冶。所以,在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是极其重要的。在学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诗人何其芳说得妙:“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文章的主旨为面,全面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如前面列举的《我的信念》一课就是这样,课文的理解容易,价值观的提升是难点,它需要在了解文章主旨后才能在引导中逐步把握----学会磨练,学会生活。由此,我要说他是引领学生思想的明灯。

总之,我们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秉承了传统的知识为主的教育,是“塑造知识人”而不是“智慧人”的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不等于有智慧的人,就好像我们说某某人学富五车,假如仅仅是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而不能灵活运用,也就相当于一个小词典而已,甚至还不如一个词典,因为词典还有目录、页码,需要的时候就能找到,仅仅拥有一堆死的知识还不如一堆废铁。我们需要知识,我们更需智慧。智慧需要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智慧;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是知识成智慧要有条件《。澜沧民族中学朱永存(教学论文)》这就是多元。

篇2:浅析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一个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的一个过程,也是将知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的获取离不开阅读,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强调了多阅读的好处,因此,今天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对待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堂灌,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价值,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下面我略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阅读在学习中有重要意义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说出了阅读的正在内涵,也道出了人们的心声,阅读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心灵世界里,了解文中精华,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学生教师可以从理性分析和能力训练中解脱出来,从而增加自身的理解和体验,如在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阅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然后叫一位学生阅读自己选择的句子:“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我启发学生,刚才这位同学读时你们注意到了她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最后要求学生齐读这句话,结果学生完全能够读出文中的盲孩子孤独无依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不是满堂灌,要留时间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阅读体验,去感受,去体会,去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阅读有兴趣,就要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可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阅读保持兴趣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它强调学生主动的实践和探索,它更需要兴趣作为他们个性阅读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文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诗词等可以配乐颂读,让学生悟其神韵,做到熟成成诵,小说,童话,戏剧尽量安排表演,说明文,讨论文等可鼓励学生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去阅读,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享受。

三、阅读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如认真学习的态度,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兴趣,自制能力,信心和规则意识等。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可以精读、略谈、浏览读,摘抄好词佳句,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方法,阅读也有步骤,学生在阅读时按步骤进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习惯成自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在现今时代,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只有热爱读书的人,知识才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才不会枯竭,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教师,学生都要树立终身謣的良好习惯。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朗读和默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读”起头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三分诗,七分读”在教学过程员,有

人读代讲更显得突出,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教学中,学生对一句,一段乃致全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就不仅读懂了,而且也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坚持在读中去组织,引导,启发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

篇3:浅析语文教学中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 是指礼教文化, 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 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 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与超越精神, 以及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 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 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 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 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 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历史的熏陶与潜移默化, 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 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 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 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 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 通过祖国悠久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 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 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 通过对瓷器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 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 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又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 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 各种造型都很丰满, 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 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安康。唐代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 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 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 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 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这些改革为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篇4:浅析初中语文中朗读教学

一、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種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语言学家德·索绪尔说:“语言符号不是联系一个事物或一个名称,而是联系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这个“听觉形象”不仅仅包含有理念上的内容,而且包含有感情上的内容,它所表达的内容比文字符号所能表达的内容要多得多。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他有一段精辟的文字论述此事:

“作者当日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及其刊布流传,已成陈迹。今之读者去古已遥,欲据此迹进而窥其所以迹,恐亦只有遵循原来轨道,逆溯上去之一法,当时之感慨托在声音,今日凭籍吟哦背诵,同声相应,还使感情再现。虽其生也至微,虚无缥缈,淡若轻烟,阅水成川,已非前水,读者此日之领会与作者当日之兴会不必尽同,甚或差异,而沿流讨源,终归一本。孟子所谓‘以意逆志’者,庶几近之,反复吟诵,则真意自现……”

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

所以,重视朗读正是为了突出语言的本质。汉语文字适宜于朗读,与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的特性有关。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一是因为在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明显突出的地位,元音属物理学中所说的乐音,使得语音和谐悦耳;二是因为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一连串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变化而形成语音的起伏、疾徐、抑扬、强弱、隐显等,从而造成情感的节奏进而构成音乐美的效果。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敏锐性;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可以锻炼学生口才,通过朗读,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等。

二、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

朗读技巧的训练主要应处理好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好停顿。即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

适当的停顿可使朗读者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

2.确定好重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

首先是语法重音,这是由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可分为词组重音和句子重音。词组重音:联合关系短语同样重读;偏正短语修饰成分要重读;主谓关系短语,谓语重读;表结果、程度、情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语不重读。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

其次是逻辑重音,这是根据上下文对句子中一些词语加以特殊强调从而重读的音节。逻辑重音比语法重音重而长,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语言、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就不同。逻辑重音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比喻、照应等。

还有感情重音,这是对文章中表达感情最浓烈的词句所加重的读音。其目的是激发感情,唤起想象,使听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有时是重叠的,感情最浓烈的词语,往往正是句子中最关键的词语,是逻辑上应强调的词语。为了取得好的效果,除了重读之外,还可以用长音、顿音、急音、徐读等特殊手法来表达。

3.掌握好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3类。

单位时间内,发音数少就缓,发音数多就急。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应该急读。

朗读训练常用的方法有:教师范读、录音范读、提问接读、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等。对所读材料可采取全篇读、分段读、重点读等。

三、实践再实践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将朗读训练贯穿其中,始终坚持在教学中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1、 学前读,对所学课文了然于手。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新课前,先让学生利用早读课时间大声朗读。让学生自由读,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要求他们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给他们提出了三点要求:①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朗读障碍;②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③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④读时把不懂的做好勾、画、圈、点。

2、学中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中读指在初读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挑选个别感情色彩突出的语句或段落,进行具体的指导,鼓励学生放出声音有感情的朗读。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爱上朗读。

3、学后读,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体会其深意。

学后读指在鼓励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利用业余时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凸显出来,成为语文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这里,我们研究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美育,通过教学内容与美育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存在,抓住不同文体的特点展开审美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教材内容是美的,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1.诗词散文中蕴含着美育资源

现在入选初中教材的诗词散文很多都是美文,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其中,对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学生美读文章。通过以引导学生美读文章,把文章中蕴含的美的情致读出来,使学生感悟到美。比如,王维的诗歌《使至塞上》整个诗歌都具有强烈的整体美,学生通过读能够感受到边陲大漠中的壮阔雄奇的景色之美,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境界壮大、气象雄浑,会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不仅新教材中的诗歌选材凸显美的特征,同时,在散文中、在古文中都能凸显美的特征。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每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内容都是充满美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这种散文中的美,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意境美、情致美,要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文章中的美,使学生能够坐在教室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社会的和谐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2.记叙文中蕴含着美育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所占的比重最大,几乎有全部内容的四分之一。这些记叙文虽然记人记事,但都是充满人性美、人情美、矛盾美,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在记叙文中,大多是以写人为主,尤其是一些小说,可读性很强,作者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中的老王这个主要人物,又老又病,生活贫穷,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心地很善良,真心帮助作者一家,这种普通老百姓身上所体现的人性光芒,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赏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使学生受到教化。

3.说明文中蕴含着美育资源

在说明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努力挖掘美育资源,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说明文的语言平实准确,表达精练,文章结构严密,因此说明文也具有很强的精练美、严密美和逻辑美的特征。教师要从说明文的语言入手,兼顾说明对象、说明形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说明文中蕴含的美。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读文章,感受语言的精练,感受文章中精致的不对称美;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要使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的美,使学生通过说明对象感受到博物馆雄浑壮阔的美。入选初中教材的每篇说明文都有其特点,教师要通过说明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独特的美。

4.名著导读中蕴含着美育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册都安排有名著导读内容,这为学生欣赏美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名著导读所涉及的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考验,千百年来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作品以新鲜独创的艺术形式,精彩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技巧,闻名于世,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初中美育的宝贵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些艺术资源,对学生进行美育。比如,在《繁星》《春水》这两部作品是歌颂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赤子之诗,要通过引导学生读作品,使学生感受到赤子之情,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初中教材中入选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在课下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审美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摘要】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运用实例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本文从德育教育环境,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外延伸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思想品质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语文

德育

渗透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灌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说教,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好教学渗透德育方法,这是关键。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在教学生字词中渗透德育,在教学阅读文章中渗透德育,在习作中渗透德育,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一、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朗读,是以声音为媒介,“以声入情,因声求义”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义,体味课文蕴含的情感,受到思想教育。

朗读活动是小学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人类语言学研究表明:朗读并非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语言,,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朗读中巧妙地渗透德育。近几年,我校进行了“以读为本,悟情明理”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题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入情地读,能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二、在学生字、词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比如:在学习“乳”字时,为同学们讲解它的来历,在甲骨文中是手抱婴儿哺育的形象,再延伸到各位妈妈哺育小朋友的辛劳,这样的教学不只使其记住了 “乳”字的写法、意义,还加强了同学们对母爱的认识,教育他们心知感恩孝敬父母。又如,乌鸦喜欢啄食动物尸体,这对环境起净化的作用,所以一些地区对“乌鸦”代表着灾难和吉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学生们从中不只懂得了该词的使用和意思,还纠正了错误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爱护鸟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三、在阅读文章中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四、在习作练习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我并没有给学生设定写作的模式,也没有要求篇幅和数量上的限制,而是要求学生们有经历、有感触、有写作欲望,就随时写下来。我也随时给学生们小作品进行批改和引导。作文是对生活反映,所以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重视德育的渗透的过程。

如: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从中细细地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也锻炼了写作能力,更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注意周围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欲望,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同样能实现既能培养作文能力,又实现了德育教育渗透目的。写日记也是部分学生的习惯,且大多数学生写日记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能起到求真务实的作用。写日记还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贬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样能起到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在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五、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位同学用“帮助”造句:“只有别人帮助了我,我才帮助别人。”我把这个同学找来跟他讲明了助人为乐的道理,使他明白了应该如何“助人为乐”。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7:浅析语文教学中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情境教学就是利用课文中的文字表述,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再创造。而在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课程中运用地尤其广泛,教学情境作为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其生成无疑就带上了一种必然的色彩。本文即从具体的教学入手,拟对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的生成艺术做一些理性的思考,断无法达诸公之境界,也算不上学术的东西,力求活泼,只是将自己的一点阅读经验与看法翻了一遍,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生成艺术

众所周知,语文是以语言为信息载体的,而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形象的间接性,由此带来了文学作品的“想象优势”、“联想优势”,而想象与联想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①,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只要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中的观察和心理感受及知识储备,把课文中无形的文字转化成有形的图景,学生面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直观”的画面。这幅画面不是“描红”式的简单临摹,而是打上了学生主观感受的烙印。这样一幅画面,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体味人物感情,领略意境美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而这仅靠老师泛泛而谈所无法达到的。

情境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形象,创设氛围,将教学内容和情景高度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课文中的文字表述,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再创造。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除了听到了抽象的概念、记下了枯燥的笔记以应对考试外,未必有真正的收获。我们都懂得语文课的外延应该是广阔的生活这样的哲理,因而学习语文,应当以获得审美的体验以及对生活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为重要目标,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体系与完整。

毫无疑问,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教学情境作为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应坚持“触景生情”,创设情境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个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感情,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我想这不仅是所有身在一线的老师、专家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一个准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那么我们到底应从哪些方面来积极准备,从而打好教学这场持久战呢,笔者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愉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谈点粗浅体会,拟抛砖引玉。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悬念激发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能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境。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一种急于追寻下去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去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定能加倍增强。正是这种悬念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去研究文本,有所收获②。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说的莫不是如此。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她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于漪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效果自然会好③。

二、用真实唤起共鸣,创设教学情境。

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所创设的情境美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品读才能体会到。但当作品中的情境由于时代、地域等种种关系,使学生产生陌生感时,学生的阅读往往无法深入。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激发学生的相似联想,将学生引入一个相似的生活情境,以消除学生对文章情境的隔膜感,阅读效果会更好。俗话说,生活是文章的惟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自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写文章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或记人,表现其精神品质;或叙事,提示其价值;或说明事物,使人了解其物的情况;或阐发某种观点、看法,让人明理;或是撰写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使人受到教益。所谓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即借助相似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情境,有时,更可将这种情境活用到生活实用中,对学生学习为人处事也会有所帮助。例如,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景阳冈》一文的教学中创设了一个“给武松写自荐信”的问题情境。写自荐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替武松写自荐信,缩短了学生与小说人物的时空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看这封自荐信的栏目设计,谁都可以胡诌上几句。可要写好,那又非仔细阅读课文不可了。何况,个别栏目是开放性的,虽然一时无从下手,但是对好奇的学生来说极富诱惑力。这个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它的模糊性成为推动学生对文章积极地感受、理解、创新的动力。④

三、用表演深入人心,创设教学情境。

21世纪的课堂,学生应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索、全身心地参与。而表演这种形式,既让学生主动钻研文本,洞察文章内涵,更能够在课堂上让同学投入其中。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于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增加学生对课文角色的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更真切准确地把握文本也提供了可能。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做法:

(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的各种人物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3)按课文内容进行角色表演: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性格或思想意义。这种方法在戏剧教学中运用得尤为地突出,在戏剧教学中注意强调重读、重评、重演,以突出戏剧自身的特点,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评的过程中去思考、探究;在演的过程中去再现,全面提高学生对戏剧文学的鉴赏能力⑤。

四、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

文人墨客把自己知识经验写入文中,成为一篇篇传世佳作。但是,当学生重拾他们的文章时,阅历上的局限或者时空距离往往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道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画面、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更好投入文章理解。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借助影音资料,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的感受,创设教学情境,帮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更直观的情感体验,而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做能调动人的情境,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宁夏中卫市中宁一小的王凤霞老师在执教《乡下人家》时,课前播放歌曲乡间小路,并且师生同唱歌曲,以此方式进行导课,这种导课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出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图,师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近乡下人家,领略乡下人家一道迷人的风景。绘画要求“目尽尺幅,神驰万里”,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际上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正是利用学生的创造思维来最大限度地表现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如某著名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便很好地运用到了此法。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美文,文笔优美,意境悠远。但考虑到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荷塘基本没有感性认识,很难体会这种淡淡的韵味美,在教学设计中就选择糅合绘画与音乐的元素,努力为学生创设出文中的情境。于是,首先选择了席慕容的油画《初心》,因为它的意境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有诸多神思之处,同时挑选几曲宁静的、带有淡淡忧郁的古典音乐,在这些图片和音乐的营造的背景下,引领学生很自然进入朱自清笔下的那个充满荷香月色的世界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内同样创设出了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足不出户,却能身临其境,与作者的亲身体验产生共鸣⑥。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再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就容易多了。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缺乏创新,情境教学陷入僵局的现象却极为地普遍。究其原因,我想大抵有二:其一,迫于应试压力,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致对文章的段落划分、段意归纳、中心提炼,均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拐入死角,甚至于连对段意、中心的表述上都作了统一,明确到了极点。其二,教师的观念问题。不少教师仍固执地坚持着课堂教学的明确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一切的问题,统一所有的认识。我们平时常常可以听到“懂了吗?还有问题吗?”这样低级无用的问话。其实,阅读本身的魅力就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见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包容。大可不必为问题争执不下,思想不能统一而有所遗憾,相反这倒是件幸事。因为笔者始终相信,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他们学习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切己体味。毕竟,冷暖自知。

总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创设语文情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一而足。良好情境的创设,对于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有一点必须清楚,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去创设既适合学生实际,又紧密围绕教学中心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语文课堂上愉悦的气氛, 形成课堂亲和力,从而达到积极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重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问的真正对话,要创建一种适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宽松、活泼、自由的环境中体味顷悟和创新。因此,我们要悉心钻研教材,精设计教案,用心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入境明理,悟情启智。使语文课堂更开放、更生动、更具魅力,切切实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从而收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效果。因此,提升语文教学情境的教学价值,要以美育情,注重情境的审美价值;以思启智,提升情境的思维质量;以生活为源,丰富情境的生活内涵;以动为主,增强情境的多维互动⑦。

注释:

①马克·布洛赫(法),《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 程郁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张伟,《“悬念教学”例谈》,《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五期 ③纪红霞,《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语》,中国教师报 ④姜晓燕,《新版“武松打虎”——听虞大明老师执教『景阳冈』有感》,《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四期

⑤刘娴,《教学改革》,《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九期

⑥张莉,《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得与失》,《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6年12月

⑦邵燕玲,《提升语文教学情境的教学价值》,《时代教育》2008年3月

参考文献:

①李吉林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②张熊飞著,《诱思探究教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年,第一版

③《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及基本原理》

④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篇8: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读”

一、自读中感知, 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 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 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 不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 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深切, 思考并不深刻, 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会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多读读书, 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而教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就可以了。

如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 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 读通课文, 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 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 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 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 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 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 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 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 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积极, 气氛甚是活跃,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 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 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 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时间, 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了, 学生有问题, 不用教师解答, 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教师相信学生, 学生就会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 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 (叶圣陶语) 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作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 自悟出来的。自悟, 即自己以心去领悟, 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 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 在于教师巧妙、适时的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 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 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 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 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 “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 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 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 师问: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 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 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 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 学生也能理解, 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缺乏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 教师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 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 并展开想象, 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 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 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 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 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 学生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 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 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 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感悟文章的真谛, 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如《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 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 教师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 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 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 则又配上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 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 读得极富感情, 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 有几个学生还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感动的泪水, 是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结果。

四、多形式朗读, 要有“方”

一是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 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 由视觉到思维, 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 在指导朗读时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 在分析课文时, 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 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 楚楚可怜。再返回到课文中, 让角色与具体内容一一对应, 这一层次的铺垫, 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第二步便是进行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 揣摩出朗读的语气、语调, 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高涨, 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 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通过分角色阅读, 学生学懂了课文。

二是创设情境进行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 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想象, 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创设一定的情境, 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 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有利于启迪想象。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 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 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 不仅可以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 我布置了相关场景, 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在表演“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的过程中, 学生明白了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最快乐, 学生边演边说, 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不但丰富了想象, 深化了情感, 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一篇:《我与地电(地方电力)同行》演讲稿下一篇:关于毕业离别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