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

2024-04-20

《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通用8篇)

篇1:《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

《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

行)》对照学习资料

《供电监管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同时废止。为便于广大员工学习《供电监管办法》,更好的理解其与《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的区别,确保学习到位、执行到位,电力营销部组织编写了《供电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对照学习材料,请各中心、班组、室认真组织学习。

一、办法新增条款

1、第四条 供电企业应当依法从事供电业务,并接受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供电企业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

2、第六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实施监管。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供电设施建设,具有能够满足其供电区域内用电需求的供电能力,保障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

3、第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设置电压监测点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选择电压监测点:

(一)35千伏专线供电用户和1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应当设置电压监测点;

(二)35千伏非专线供电用户或者66千伏供电用户、10(6、20)千伏供电用户,每10000千瓦负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所选用户应当包括对供电质量有较高要求的重要电力用户和变电站10(6、20)千伏母线所带具有代表性线路的末端用户;

(三)低压供电用户,每百台配电变压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所选用户应当是重要电力用户和低压配电网的首末两端用户。

供电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设置电压监测点的情况报送所在地派出机构。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安装、校验电压监测装置,监测和统计用户电压情况。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应当及时、真实、完整。

4、第九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保障供电安全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守有关供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供电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供电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安全供电条件,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依法处置供电突发事件,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重要电力用户安全供电管理,指导重要电力用户配置和使用自备应急电源,建立自备应急电源基础档案数据库。

供电企业发现用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消除用电设施安全隐患。用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用户拒不治理的,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用户中止供电。

5、第十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有关电力行政许可规定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供电营业区、供电业务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和电工进网作业许可等规定。

6、第十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公平、无歧视开放供电市场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

(二)对趸购转售电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输配电设施,拒绝或者拖延接入系统;

(三)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排挤竞争对手;

(四)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五)其他违反国家有关公平竞争规定的行为。

7、第二十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与用户、趸购转售电单位签订供用电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供电。

8、第二十一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规则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成本的规定核算成本。

9、第二十三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报送信息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信息。供电企业报送信息应当真实、及时、完整。

10、第二十四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减少电能输送和供应环节的损失和浪费。供电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对淘汰企业、关停企业或者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的决定。未收到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恢复送电的通知,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对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的用户恢复送电。

11、第二十七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规定将与监管相关的信息系统接入电力监管信息系统。

12、第三十三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没有能力对其供电区域内的用户提供供电服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变更或者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指定其他供电企业供电。

二、办法与试行之间有差异的条款

1、适用范围:

试行: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提供供电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

办法: 第二条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

电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2、供电质量方面:

试行:第六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实施监管。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二)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00%,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00%。

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由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规定。

办法:第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实施监管。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二)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8%;

(三)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符合派出机构的规定。派出机构有关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的规定,应当报电监会备案。

供电企业应当审核用电设施产生谐波、冲击负荷的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拒绝不符合规定的用电设施接入电网。用电设施产生谐波、冲击负荷影响供电质量或者干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供电企业应当及时告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用户不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力,产生的谐波、冲击负荷仍超过国家标准的,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拒绝其接入电网或者中止供电。

3、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方面:

试行:第十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情况实施监管。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期限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向用户提供供电方案的期限,自受理用户用电申请之日起,一般居民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10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用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用户不超过60个工作日;

(二)对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10个工作日,高压电力用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三)给用户装表接电的期限,自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结相关手续之日起,一般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高压电力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办法:第十一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期限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向用户提供供电方案的期限,自受理用户用电申请之日起,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他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8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供电用户不超过2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供电用户不超过45个工作日;

(二)对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8个工作日,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20个工作日;

(三)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中间检查的期限,自接到用户申请之日起,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

(四)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竣工检验的期限,自接到用户受电装置竣工报告和检验申请之日起,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五)给用户装表接电的期限,自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结相关手续之日起,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他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受电工程设计,用户应当按照供电企业确定的供电方案进行。

4、用户受电工程服务方面:

试行: 第十一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对用户受电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标准咨询;对用户受电工程进行竣工检验,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故障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并指导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供电企业不得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办法: 第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对用户受电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标准咨询;对用户受电工程进行中间检查和竣工检验,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故障隐患时,应当及时一次性书面告知用户并指导其予以消除;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时,应当指导其立即消除,在隐患消除前不得送电。

5、停电、限电方面: 试行: 第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停电、限电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需要停电或者限电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日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并通知重要用户;

(二)因供电设施临时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重要用户;

(三)因电网发生故障或者电力供需紧张等原因需要停电、限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有序用电方案执行。

引起停电或者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应当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办法: 第十三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停电、限电或者中止供电的情况进行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需要停电或者限电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日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

(二)因供电设施临时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24小时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

(三)因电网发生故障或者电力供需紧张等原因需要停电、限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序用电方案或者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执行。

引起停电或者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应当尽快恢复正常供电。供电企业对用户中止供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供电企业对重要电力用户实施停电、限电、中止供电或者恢复供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用电投诉处理方面: 试行: 第十五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用电投诉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用电投诉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对用户的投诉,供电企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并答复用户。

办法: 第十六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用电投诉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用电投诉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对用户的投诉,供电企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并答复用户。

供电企业应当在供电营业场所设置公布电力服务热线电话和电力监管投诉举报电话的标识,该标识应当固定在供电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7、执行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方面:

试行: 第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管。

办法: 第十九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按照国家核准电价或者市场交易价,依据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向用户计收电费。供电企业不得自定电价,不得擅自变更电价,不得擅自在电费中加收或者代收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

供电企业不得自立项目或者自定标准收费;对国家已经明令取缔的收费项目,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

供电企业应用户要求对产权属于用户的电气设备提供有偿服务时,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没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8、信息公开方面:

试行: 第九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按规定披露信息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用电业务的办理程序、电价和收费标准。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要求,披露停电、限电和事故抢修处理等信息。

办法: 第二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信息公开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采取便于用户获取的方式,公开供电服务信息。供电企业公开信息应当真实、及时、完整。

供电企业应当方便用户查询下列信息:(一)用电报装信息和办理进度;(二)用电投诉处理情况;(三)其他用电信息。

9、处罚方面:

办法:第三十四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电力监管机构可以责令改正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备注:以上对照学习资料难免存在疏漏或不妥之处,若有发现还望各位同仁及时指正。

篇2:《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供电服务监管,规范供电服务行为,维护电力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提供供电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

第三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行为规范的供电服务,并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

第四条 供电服务监管应当依法进行,并遵循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

第二章 监管内容

第五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保障任何人能够以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获得最基本的供电服务。

第六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实施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二) 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00%,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00%。

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由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规定。

第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管。

第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用户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和节约用电。

第九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按规定披露信息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用电业务的办理程序、电价和收费标准。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要求,披露停电、限电和事故抢修处理等信息。

第十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期限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向用户提供供电方案的期限,自受理用户用电申请之日起,一般居民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10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用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用户不超过60个工作日;

(二)对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10个工作日,高压电力用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三)给用户装表接电的期限,自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结相关手续之日起,一般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低压电力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高压电力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对用户受电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标准咨询;对用户受电工程进行竣工检验,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故障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并指导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供电企业不得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第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停电、限电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需要停电或者限电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日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并通知重要用户;

(二)因供电设施临时检修需要停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重要用户;

(三)因电网发生故障或者电力供需紧张等原因需要停电、限电的,供电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有序用电方案执行。

引起停电或者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应当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第十三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履行紧急供电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因抢险救灾、突发事件需要紧急供电时,供电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电力供应。

第十四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供电故障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报修服务制度,公开报修电话,24小时受理供电故障报修。

供电企业应当迅速处理供电故障,尽快恢复正常供电。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自接到报修之时起,城区范围不超过60分钟,农村地区不超过120分钟,边远、交通不便地区不超过240分钟。因天气、交通等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的,应当向用户作出解释。

第十五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用电投诉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用电投诉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对用户的投诉,供电企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并答复用户。

第三章 监管措施

第十六条 电力监管机构根据供电服务监管的需要,有权要求供电企业按照规定报送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重大的.用电投诉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

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定期对供电企业报送和披露的信息进行核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按照规定可以依法采取下列现场检查措施:

(一)进入供电企业进行检查;

(二)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对检查事项做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投诉记录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损毁的文件、资料、投诉记录等予以封存;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第十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根据监管工作的需要,在用户中开展供电服务情况调查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第十九条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向社会公布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条 对供电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供电服务的,电力监管机构应当予以记录;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重大影响的,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对供电企业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供电服务监管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电力监管机构举报,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违反电力监管有关规定,损害供电企业、用户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第二十四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价格行政处罚建议。

第二十五条 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供电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或者阻碍电力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

(二)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文件、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信息的。

第二十七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供电企业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建议将其调离现任岗位,3年内不得担任供电企业同类职务。

第二十八条 非因供电企业的原因造成供电服务质量达不到标准的,供电企业不承担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在电力监管机构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前,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供电营业许可证》的企业。

篇3:供电监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供电监管, 规范供电行为, 维护供电市场秩序, 保护电力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以下简称电监会) 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履行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

电监会派出机构 (以下简称派出机构) 负责辖区内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第三条供电监管应当依法进行, 并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供电企业应当依法从事供电业务, 并接受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 的监管。供电企业依法经营, 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供电监管规定的行为, 有权向电力监管机构投诉和举报, 电力监管机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章监管内容

第六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供电设施建设, 具有能够满足其供电区域内用电需求的供电能力, 保障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实施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二) 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 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 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8%;

(三) 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符合派出机构的规定。派出机构有关农村地区年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的规定, 应当报电监会备案。

供电企业应当审核用电设施产生谐波、冲击负荷的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拒绝不符合规定的用电设施接入电网。用电设施产生谐波、冲击负荷影响供电质量或者干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 供电企业应当及时告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用户不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力, 产生的谐波、冲击负荷仍超过国家标准的, 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拒绝其接入电网或者中止供电。

第八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设置电压监测点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选择电压监测点:

(一) 35千伏专线供电用户和1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应当设置电压监测点;

(二) 35千伏非专线供电用户或者66千伏供电用户、10 (6、20) 千伏供电用户, 每10000千瓦负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 所选用户应当包括对供电质量有较高要求的重要电力用户和变电站10 (6、20) 千伏母线所带具有代表性线路的末端用户;

(三) 低压供电用户, 每百台配电变压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 所选用户应当是重要电力用户和低压配电网的首末两端用户。

供电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设置电压监测点的情况报送所在地派出机构。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安装、校验电压监测装置, 监测和统计用户电压情况。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应当及时、真实、完整。

第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保障供电安全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守有关供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加强供电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供电安全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供电条件, 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依法处置供电突发事件, 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重要电力用户安全供电管理, 指导重要电力用户配置和使用自备应急电源, 建立自备应急电源基础档案数据库。

供电企业发现用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应当及时告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消除用电设施安全隐患。用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用户拒不治理的, 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用户中止供电。

第十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 依法保障任何人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获得最基本的供电服务。

第十一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期限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向用户提供供电方案的期限, 自受理用户用电申请之日起, 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 其他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8个工作日, 高压单电源供电用户不超过20个工作日, 高压双电源供电用户不超过45个工作日;

(二) 对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的期限, 自受理之日起, 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8个工作日, 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20个工作日;

(三) 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中间检查的期限, 自接到用户申请之日起, 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 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

(四) 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竣工检验的期限, 自接到用户受电装置竣工报告和检验申请之日起, 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 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五) 给用户装表接电的期限, 自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结相关手续之日起, 居民用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 其他低压供电用户不超过5个工作日, 高压供电用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

前款第 (二) 项规定的受电工程设计, 用户应当按照供电企业确定的供电方案进行。

第十二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对用户受电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标准咨询;对用户受电工程进行中间检查和竣工检验, 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故障隐患时, 应当及时一次性书面告知用户并指导其予以消除;发现用户受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时, 应当指导其立即消除, 在隐患消除前不得送电。

第十三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停电、限电或者中止供电的情况进行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需要停电或者限电的, 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的, 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日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

(二) 因供电设施临时检修需要停电的, 供电企业应当提前24小时公告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时间;

(三) 因电网发生故障或者电力供需紧张等原因需要停电、限电的,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序用电方案或者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执行。

引起停电或者限电的原因消除后, 供电企业应当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供电企业对用户中止供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供电企业对重要电力用户实施停电、限电、中止供电或者恢复供电,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供电故障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报修服务制度, 公开报修电话, 保持电话畅通, 24小时受理供电故障报修。

供电企业应当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供电故障, 尽快恢复正常供电。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 自接到报修之时起, 城区范围不超过60分钟, 农村地区不超过120分钟, 边远、交通不便地区不超过240分钟。因天气、交通等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的, 应当向用户做出解释。

第十五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履行紧急供电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因抢险救灾、突发事件需要紧急供电时, 供电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电力供应。

第十六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用电投诉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用电投诉处理制度, 公开投诉电话。对用户的投诉, 供电企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并答复用户。

供电企业应当在供电营业场所设置公布电力服务热线电话和电力监管投诉举报电话的标识, 该标识应当固定在供电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第十七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有关电力行政许可规定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供电营业区、供电业务许可、承装 (修、试) 电力设施许可和电工进网作业许可等规定。

第十八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公平、无歧视开放供电市场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 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

(二) 对趸购转售电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输配电设施, 拒绝或者拖延接入系统;

(三) 违反市场竞争规则, 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排挤竞争对手;

(四) 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五) 其他违反国家有关公平竞争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 按照国家核准电价或者市场交易价, 依据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 向用户计收电费。

供电企业不得自定电价, 不得擅自变更电价, 不得擅自在电费中加收或者代收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

供电企业不得自立项目或者自定标准收费;对国家已经明令取缔的收费项目, 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

供电企业应用户要求对产权属于用户的电气设备提供有偿服务时, 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没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 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第二十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与用户、趸购转售电单位签订供用电合同, 并按照合同约定供电。

第二十一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规则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成本的规定核算成本。

第二十二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信息公开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 采取便于用户获取的方式, 公开供电服务信息。供电企业公开信息应当真实、及时、完整。

供电企业应当方便用户查询下列信息:

(一) 用电报装信息和办理进度;

(二) 用电投诉处理情况;

(三) 其他用电信息。

第二十三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报送信息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信息。供电企业报送信息应当真实、及时、完整。

第二十四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减少电能输送和供应环节的损失和浪费。

供电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对淘汰企业、关停企业或者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的决定。未收到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恢复送电的通知, 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对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的用户恢复送电。

第二十五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 指导用户科学、合理和节约用电, 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第三章监管措施

第二十六条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履行监管职责的需要, 可以要求供电企业报送与监管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 并责令供电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如实公开有关信息。

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对供电企业报送信息和公开信息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第二十七条供电企业应当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规定将与监管相关的信息系统接入电力监管信息系统。

第二十八条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进行现场检查:

(一) 进入供电企业进行检查;

(二) 询问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 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 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损毁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 可以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第二十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在用户中依法开展供电满意度调查等供电情况调查, 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第三十条供电企业违反国家有关供电监管规定的, 电力监管机构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记录;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重大影响的,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对供电企业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一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违反国家有关供电监管规定, 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及其处理情况, 可以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电力监管机构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违反电力监管有关规定, 损害供电企业、用户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 没有能力对其供电区域内的用户提供供电服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变更或者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 指定其他供电企业供电。

第三十四条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 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 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 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 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供电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责令改正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三十七条供电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拒绝或者阻碍电力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

(二) 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文件、资料的;

(三) 未按照国家有关电力监管规章、规则的规定公开有关信息的。

第三十八条对于违反本办法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供电企业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 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建议将其调离现任岗位, 3年内不得担任供电企业同类职务。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不低于、不超过, 包括本数。

篇4:《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和兴起,以及“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发展战略,现代管理模式思想和技术上的发展,使农电在在供电服务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和尤为特殊。现有的农电管理的改进,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够有效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强化的培训以及农电职业化的管理等办法对农电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供电服务品质监管模式解决在实际中的一些列问题,才能对农电管理中得以提升,企业供电的满足。从供电服务品质监管模式中规范服务管理的理念出发,根据现服务服务的管理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在农电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供电;服务品质;监督模式;农机管理;应用

农电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部分,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也一直遵循着电力公用事业的普遍服务原则。农电的普遍服务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向前进步。从而对农村电力客户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电力服务管理现状

电力的发展有距今已有120年,其中在旧中国的艰难时期发展有67年,建国后53年开始快速的发展和前进。在这53年里,中国的电力在世界排第二位,有着先进的水平,电力服务的问题也普遍的存在,其中农电的管理问题尤为重要。

供电服务品质监管在农电的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和职责。供电的普遍服务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电力的普遍服务模式机制和电力体制改革深层的问题。因为中国还处在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时期,地域比较广阔、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在供电的服务中普遍服务,以及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统筹发展,同时建立农电规范化服务监管的应用更是长远的课题。

二、农电的管理

1.集中式的管理

农电的集中统一管理,农电管理是系统数据库结构的核心,通过对变电站和供電所以及支公司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各种管理的信息和资料生成分公司的农电工作部,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全面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管理模式是基于分公司的生产管理进行整体的设计,促使各模块之间通过系统信息的一体化和交流平台,从而对业务协作和数据的共享,更进一步的促使分公司整个生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2.图数结合

在农电系统的生产管理的核心是设备的管理,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等工作都是围绕设备进行的,配电、变电和输电线路以及配电的抵押设备都属于农电管理的设备。将图形的信息引入到电力设备的管理中去,再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和数据库的技术,对设备管理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这就是图数的结合。图数的结合有助于劳动的生产率和输配电生产技术的管理的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形的系统,并且还对变电设备接输线图和配电设施分布图等图形的浏览和编辑的功能,可以通过图数的结合把设备信息和相关的图形关联的建立起来,还可以通过对图形的录入,可以对的参数和设备的相关检修和运行等信息的查看。

3.农电的安全管理

在农电安全中活动的规范标准化是生产安全管理模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事故还应该日常的进行记录。并且还应该及时的掌握和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线路等电力设备的定期检查,及时的记录线路设备等变更的情况,还有及时更新维护损坏的电力设备,随时的更新和查询。安全的维护和检修以及安全事故记录和工作票管理等都是安全管理。

三、农电管理服务品质

农电管理的服务品质的监管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依靠人员和物质以及资金等各方面,大量和长期的投入才能够达到较完整的程度。对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的强化,以及将农电规范化服务工作充分的贯彻,并且在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中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有组织有机的运作起来。

1.农电管理的供电服务

供电服务人员要规范服务,供电优质服务的坚实基础要依靠供电服务的后勤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其中包括车辆、人员和设备以及环境等,并对供电服务提供服务支持。对突发的事件,供电服务应该有应急响应的机制,合理正确的引导供电宣传,及时正确的联系沟通新闻媒体,将突发的披露事件应该正确及时的将信息发不出去,从而对供电企业的服务形象的维护。还要员工的业务不断加强和培训,促使每位员工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不断的强化,从而对供电服务的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2.农电管理服务的战略

农电服务品质监管的方针是将农电规范化的管理,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特点,再系统化综合的考虑,利用弱者守、强者攻和攻守结合战略,从而对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的保证。可根据发展的形势及时的调整。并且还要制定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政策,确保能够有效的实施。同时建立一个农电服务部门,并于相关的部门相互协调,在农电管理规范化服务中,只有在各部门相互交流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

并且还应该对农电的员工进行规范化的农电服务培训,其中包括农电规范化服务行为和语言以及着装和电力法律制度等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学习。让农电员工通过教育培训,慢慢的形成自觉的服务意识和高品质的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正确的引到,农电的服务也随之在不断的增强,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对各项的服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抓住可控的因素,并制定出最有效的办法和解决措施。农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同时经过对农电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运行,制定的措施也会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农电的管理体制的规范化服务体系就应该利用科学的发展方式来引到农电的发展,全面的开展,从而让农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电力服务,切实的为农民服务好,办实事的方针,加强农电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并且把农电规范化的服务标准与相关的部门相互的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运作组织。

参考文献:

[1]韩凯.简述农电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

[2]蔡亮.农电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

篇5:《供电监管办法》与《供电服务监管

电监会调研组各位领导: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监管办法》的重要意义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网家电网公司也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确立,把供电企业的服务工作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供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所以服务工作的好坏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供电服务监管办法》作为《电力监管条例》的相关配套法规,是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情况的重要监管依据,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电能质量和服务工作的具体执行标准。因此,学习贯彻落实好《监管办法》,对于增强供电企业依法治企和照章办事的能力,对于供电企业自觉接受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以优质的服务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来抓,以“抓党风、促行风,诚信在供电,满意在江城”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出了“让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百姓满意”的工作目标,并作为统领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科学规划电网,提高供电能力,为落实《监管办法》打牢基础

电网安全是优质服务的前提。因此,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结构坚强的电网,是提高电能质量,有效落实《监管办法》的重要保证。

首先,我们紧紧抓住城、农网改造这一难得机遇,加大对城乡电网的改造力度,初步解决了地区电网设备陈旧老化、自动化水平低、供电质量差等问题。2004年以来,我们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相继新建、移地建设了黄旗屯、化工、北华三座二次变电所,进一步增强了地区电网网架结构和电力输送能力。同时,开发完成了《城市电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成了“十一五”城网规划的编制,为吉林地区电力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特别是被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农网改造竣工后,实实在在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农村照明电价由原来的平均每千瓦时0.62元,下降到了现在的每千瓦时0.486元,每年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500多万元。

其次,大力提高电能质量,保证电力供应。根据《监管办法》中对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的相关要求,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和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截至目前,公司各单位所辖客户的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率等指标均能达到承诺标准。同时,为进一步优化电力负荷管理,实现有序供电,公司每年都要在市经委的指导下,对《事故限电顺位表》进行重新修订。由于精心调度,2005年以来,公司没有对任何客户进行拉闸限电。

第三,充分发挥“95598”客户服务热线的综合功能,通过统一受理全地区的客户故障报修、用电咨询、投诉举报等业务,使“95598”真正成为客户与供电企业快速沟通的桥梁。为保证恢复送电时限,切实提高履行供电服务承诺的能力,公司对内、外线报修业务进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相应的故障抢修科和接电维护科,统一配置了人员和故障抢修车辆。今年1月,又在全省系统首家开通了电力故障抢修GIS/GPS信息指挥系统,使客户服务中心能够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指挥抢修车辆,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安全。

三、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服务行为,确保《监管办法》落实到位

《监管办法》从法律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供电企业各专业服务工作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监管办法》切实落实到位。

在营销系统,公司从用电工程设计审查及验收接电入手,规范工作程序,组织制定了《报装接电管理标准流程》,明确了向用户提供供电方案、审核用户受电工程文件和装表接电的具体时限,有效缩短了供电周期。同时,站在满足客户需要,维护客户利益的角度,积极主动为用电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中油吉化公司乙烯厂是吉林市的一家重要化工企业,今年新建了一座二次变电所,在设计如何获取电源时,我们发现该厂提供的供电方案虽然方法可行,但费用较大,于是经过现场勘察和反复论证,最后建议其更改了原先的设计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该厂生产成本的支出。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帮助调整运行方式,现场培训工作人员,大大缩短了变电所的建设工期,体现了公司“想客户之所想,帮客户之所需”的优质服务理念。

在电能计量方面,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电能计量标准,按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规范》的要求,编写了近3万字的质量手册、28个程序文件和23个作业指导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公司还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电价标准进行收费,主动接受客户监督。每次电价调整后,公司都开展相关的电价普查活动,同时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新的电价表在各供电营业大厅进行公布,坚持居民电价、电量、电费“三公开”。对于高压客户,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将上级调价的文件送到客户手中,使广大客户及时掌握了电价政策,清楚了用电情况,真正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

在生产系统,公司严格按照承诺要求,对需要停电的供电设施,通过新闻媒体提前7天向社会公示。对有重要客户的线路和客户专用线路,停电检修前,充分考虑客户的用电需求,积极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采取带电作业和“零点作业法”等,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在对市广播电台进行线路改造施工过程中,为满足客户要求,工作人员要在每晚电台停播后和凌晨开始播音前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期间没有一次影响到电台的正常播音,赢得了客户的极大好评。

在农电系统,公司下属六个农电企业全部顺利通过了今年的计量检定机构和计量标准考核验收,得到了省技术监督局的充分肯定。为切实解决农民交费难的问题,公司创造条件增加乡村电费坐收点,推行24小时值班制和收费窗口无周休日制度,确保农民安全用电和随时交费。目前,基层109个窗口单位全部安装了报修电话,及时受理农村客户的投诉举报和用电咨询。排灌期间,公司组建了上百个支农小分队,帮助农民客户解决春灌期间的各类用电难题。同时以加强“两所”建设为重点,在农电系统全面开展“四无一达标”竞赛活动,力争到年末实现无设备缺陷、无客户投诉、无新欠电费、无营业差错和低压台区损失率达标的目的。

在初步解决了无电镇和无电村的用电问题后,我们又将服务的重点放到了困难户和无电户上,建立特殊客户档案,对确实有困难的农户,开展义务服务和亲情服务,尽其所能的帮助解决用电难题。舒兰煤矿破产后,我们在接收部分负荷时发现有一住户因地处偏僻,一直没能用上电。得知情况后,公司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为住户送去了光明,结束了这家住户长达18年无电的历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供电企业服务作风的转变,履行了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的义务。

在多经系统,我们重新组建了江城电力公司和招投标公司,对电力安装业务及工程招投标工作实行规范管理、一口对外。工作中,严格按照《供电服务监管办法》,以优质服务作为赢得市场的立足点,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实行客户代表制、工程施工承诺制和售后服务制。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三指定”和变相“三指定”的现象,以诚信赢得了客户,以服务占领了市场。在今年的吉化公司70万吨乙烯扩建电源工程中,江城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抢工期,抓进度。在施工环境恶劣,运输车辆无法进入现场的情况下,该公司近200名机关干部组成攻坚队伍,仅用两天就将大量的施工材料运到了1公里以外的山上。原本需要120天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仅用62天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并一次投运成功。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的负责人专程将写有“至诚至信,合作典范”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公司,感谢公司为工程顺利完成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加大科技投入,自觉接受监督,以优质服务促进《监管办法》的深入实施

1、深入开展需求侧管理,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形象。为使《监管办法》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我们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实施了一系列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一是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电费信息短信服务功能,移动手机客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查询最新的用电信息,也可设定缴纳电费信息提醒业务。为使更多的客户能够随时了解电量电费的使用情况,2003年以来,我们又陆续投资近百万元在城区居民住宅安装了电费公示栏,有效避免了客户因无意识欠费而被停电的`事情。

二是针对收费难、欠费停电客户意见大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实时、自动的电话语音查询与电话催费系统。同时,在全体营销员工中开展“居民客户无停电收费”竞赛活动。鼓励员工以优质的服务感动客户,实施情感催费,避免由于欠费停电给客户带来的不便。

三是拓展电费储蓄业务。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客户缴纳电费,我们与市商业银行合作,实现了“银电联网”。缴费网点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近100个,其中还有昼夜缴费网点 4个,使欠费客户在交费后通过银行联网系统,能够自动发出短信通知营销人员,有效缩短了恢复供电的时间。同时,客户还可利用雾凇卡和ATM机进行电话交费或自助交费,使客户在存储电费的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四是针对国家电网公司新出台的营业窗口服务标准,我们对窗口人员进行了专业性、礼节性的外语、哑语等培训,为残疾人设立了的“无障碍通道”。同时将窗口前移,开展“供电服务进社区”、经理接待日和“诚信在供电,满意在江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供电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促进了相互的理解和支持。

2、讲政治,顾大局,积极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及特殊季节,公司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公司能从大局出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全力配合事故抢险。近两年来,吉林市相继发生了几起危及社会安全的事故。比如,中百商厦火灾事故、鸿博花园煤气爆炸事故及蛟河市腾达煤矿透水事故等,在这些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我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责任感。今年4月24日,蛟河市腾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吉林供电公司不到一个小时,就为事故现场安装了临时变压器,并架设了一条作为抢险专用电源的供电线路,全力以赴保证抢险现场的电力供应,为抢险抽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统计,在这次抢险工作中,公司共出动人力40余人,车辆9部,支付各种费用80多万元。同时,为解决蛟河煤矿塌陷区6000余户居民及其配套设施搬迁的供电问题,我们又争取到2400万元资金用于永泰二次变的建设,预计今年可以投入运行。原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广才在视察公司后,曾深有感触地说,“供电系统不愧为服务行业的先进典型!”市委领导也曾在相关会议上发出要向吉林供电公司学习的号召。

3、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针对企业转供居民上访不断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从2001开始,我们逐年筹措资金对破产和长期停产企业转供居民用电进行摘转供。截止目前,共计改造和接收各类用户近10万户。为保证安全用电,我们还对城乡结合部的供电设施进行了改造,共计接收各类用户6000余户,彻底解决了城乡结合部居民用不起电的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因困难企业停产半停产影响转供居民用电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4、严格服务监督,提升社会满意率。我们在全市下岗的省市劳模中聘请了8名同志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暗访监督员,在社会各界聘请了400余名义务监督员,全面开展了领导包保、走访调查、新闻监督、暗访抽查等一系列明查暗访工作,专门检查公司行业作风和优质服务工作,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通过严格的服务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对《供电服务监管办法》的贯彻落实,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升,投诉举报大幅下降,2003年和2004年,我们连续两年在全市政行风测评中,名列社会服务类第一名;在今年的“政府――市民一线牵”活动、市“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和省公司行风热线直播活动中,公司均实现了零投诉。

通过大力贯彻《供电服务监管办法》,公司的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公司相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一系列殊荣,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我市经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2006年优质服务工作计划

篇6:供电监管办法-国家能源局

《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维护供电市场秩序,保护电力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能源局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

国家能源局派出能源监管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第三条 供电监管应当依法进行,并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 供电企业应当依法从事供电业务,并接受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能源监管机构)的监管。供电企业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本办法所称供电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

篇7:餐饮服务许可与监管两办法解读

2010年03月22日 发布

社会广泛关注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3月4日发布,将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为准确理解、科学把握两个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两个办法进行了解读。

一、制定两个办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2009年7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确立了餐饮服务许可、餐饮服务行为基本准则、餐饮服务单位内部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库存食品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事故处臵等相关制度,构建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活动,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履行监管新职责后,及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各方意见,起草了《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下称《许可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监管办法》)。《许可办法》共8章42条,《监管办法》共6章53条。两个办法的发布实施,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

二、两个办法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两个办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四项原则:一是依法行政、科学监管的原则。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确定的制度框架,两个办法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进行了细化,增强了各项制度的操作性。如《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了餐饮服务许可制度,《许可办法》规定了许可机关、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许可时限、许可证书等内容,使许可工作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执行。二是科学继承、系统整合 的原则。两个办法注重保持了餐饮服务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在落实法律新要求的同时,对过去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尽可能吸收和承续。如《监管办法》吸收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内容,并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加系统化。三是结合实际、注重创新的原则。结合当前餐饮服务监管实际情况,两个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有关要求。如考虑到不同业态和规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其食品安全风险程度不同,办法借鉴了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理念,并将其扩展到许可证发放审查阶段,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制定不同的审查规范。四是细化义务、强化责任的原则。两个办法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各项义务进行了细化,如《食品安全法》第39条第1款规定,食品经营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食品”时应当查验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根据专家和基层人员的建议,《监管办法》将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采购查验义务由“食品”延伸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有利于规范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确保可追溯。

三、两个办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两个办法规范的是各类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性活动。一般说来,餐饮服务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服务性,即餐饮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以及消费场所及设施;二是即时性,餐饮服务提供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目前,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等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活动,均须遵守两个办法。

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的规定,《许可办法》不适用于食品摊贩和为餐饮服务单位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主要理由是:《食品安全法》第29条已明确规定,食品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品半成品属于食品生产和流通行为,在分段监管体制下,该行为不属于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范畴。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可办法》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2 务许可范围。从严格意义上讲,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配送行为,不具有餐饮服务的基本特征,不应纳入餐饮服务监管范畴。但从全局出发,集体用餐配送行为与生产加工、餐饮服务两段密切相联,经与有关部门协商,本着积极担当、确保安全的精神,办法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纳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范围。

四、餐饮服务许可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国家对餐饮服务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工作。

餐饮服务许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法许可原则。《许可办法》第5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二是分类许可原则。《许可办法》第4条规定,餐饮服务许可按照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三是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公开,要求将餐饮服务许可的机关、范围、条件、程序、时限等向社会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许可办法》第6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公平,要求对同一类申请人给予均等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公正,要求许可过程与许可结果符合客观、正义的要求;便民,要求行政许可方式、程序等应当方便申请人申请。

五、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许可办法》规定的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主要包括:一是许可机关。《餐饮服务许可证》受理和审批的许可机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二是许可条件。《许可办法》第9条规定了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也就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准予许可的基本条件。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起草了餐饮服务分类许可审查规范,将于近期下发。三是许可资料。《许可办法》第10条规定了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的材料。《许可办法》第11条特别强调,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四是许可程序。具体包括申请人申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审核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做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 3 可的决定、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五是许可效力。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此外,《许可办法》第4章还对《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六、《许可办法》对餐饮服务许可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按照提高效率、便民服务的基本要求,《许可办法》第15条和16条对餐饮服务许可时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餐饮服务许可的期限自申请之日起为30天。特殊情况下为40天,此时许可监管须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七、国家对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何具体要求?

《餐饮服务许可证》是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依据。国家对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的具体要求:一是载明事项。《餐饮服务许可证》载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类别、备注、许可证号、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二是有效期限。《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临时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三是分别许可。同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在不同地点或者场所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四是悬挂摆放。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消费者明显可见处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经营地点或者场所改变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五是违禁行为。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

八、《许可办法》是如何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除要求许可机关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时限等进行许可外,还规定了以下内容,强化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一是申请人知情权的保障。《许可办法》第5条、第6条规定,餐饮服务许可遵循公开原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名录。第14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规定4 条件的,在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时,应当告知书面说明理由。第15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二是违法行为举报权的保障。《许可办法》第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三是不予许可救济权利的保障。《许可办法》第14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的同时,应当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四是监督权的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餐饮服务许可职责,应当自觉接受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的监督。

九、申请人骗取许可证应如何处理?

《许可办法》第11条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严肃查处申请人骗取许可证的行为,《许可办法》第36条规定,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该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撤销;该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承担哪些法律义务?

《监管办法》总则第4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主要法律义务为:一是按规定申请并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臵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对从业人员依法进行管理;三是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 5 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四是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五是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监管办法》第14条规定的食品;六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采购、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将食品添加剂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使用台账;七是严格遵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八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抽样检验时,被抽样检验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抽样检验工作,如实提供被抽检样品的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相关票证等信息;九是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臵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十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依法进行处臵。

十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对从业人员应当如何管理?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34条规定,依法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如出现从业人员患有法律规定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加强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十二、监管部门对餐饮单位主要监督检查哪些事项?

我国餐饮行业发展迅猛,业态多样,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规模、基础设备设施、管理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等存在着很大差别。根据突出重点和控制关键点的原则,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重点检查下列内容:一是餐饮服务许可情况;二是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三是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四是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五是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制度及执行情况;6 六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食品添加剂等的感官性状、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储存条件;七是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八是用水的卫生情况;九是其他需要重点检查的情况。

十三、监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如何处理?

广大消费者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是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按照属地原则进行,消费者发现餐饮服务提供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后,应当迅速向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首先确定是否属于本辖区管辖,不属于本辖区管辖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受移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被移送案件的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移送案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属于本辖区管辖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认真受理,并及时进行核实。对投诉举报属实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根据餐饮服务提供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性质,确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罚。消费者投诉举报时,要特别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

十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主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77条的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入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场所(与食品加工制作和销售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食品加工处理和就餐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是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制作加工和销售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三是查阅、复制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四是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五是查封违法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场所。

十五、对无证经营餐饮服务的应当如何处理?

未经许可经营餐饮服务的,属于违法行为。《监管办法》第37条对无证经营餐饮服务的处罚做了明确规定,即按照《食品安全发》第84条的规 7 定进行处罚,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除了直接判明的无证经营行为外,下列情形按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查处:擅自改变餐饮服务经营地址、许可类别、备注项目的;《餐饮服务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仍从事餐饮服务的;使用经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者使用以其他形式非法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

十六、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采购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采购进货索证索票制度,是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的基本要求。采购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能保证餐饮服务提供者按规定要求采购、贮存、销售和清理库存食品;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可能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有根据地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样时,餐饮服务提供者能够如实提供被抽检样品的货源、数量、存货量、销售量和相关票证等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臵时,可以进行快速、准确、高效追溯,减少损害、降低风险。

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采购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主要指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

餐饮服务提供者内部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8 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违反采购进货索证索票规定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十七、餐饮服务监管两个办法对社会监督做了哪些规定?

餐饮消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密切,是日常生活中的刚性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刚性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迅猛,但总体上仍处于多、小、散、低的状况。截至去年12月,我国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约210万家,其中大多数为小餐饮服务单位。目前,有些餐饮服务提供者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执行制度不严格,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餐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餐具清洗消毒等操作规范执行不到位,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从现实国情出发,全面提高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总体水平,除了相关监管部门强化监管、行业协会严格自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开展社会监督。

篇8:《供电监管办法》释义摘登(一)

【释义】本条是关于供电监管体制的规定。

2002年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以下简称电监会) , 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按国家授权履行电力监管职责。2003年, 国办发 (2003) 7号文对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 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依照法律、法规统一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

目前, 经国务院批准, 电监会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南方6个区域设立了区域监管局, 并在太原、济南、兰州、杭州、南京、福州、郑州、长沙、成都、昆明、贵阳11个城市设立电监办 (派驻监管专员) 。区域电监局和城市电监办作为电监会的派出机构, 依据电监会的授权, 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 行使电力监管职责。西藏目前尚未设立派出机构, 暂由电监会直接履行其监管职责。

华北电监局设在北京市, 负责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供电监管;东北电监局设在沈阳市, 负责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供电监管;西北电监局设在西安市, 负责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供电监管;华东电监局设在上海市, 负责上海、安徽地区的供电监管;华中电监局设在武汉市, 负责湖北、江西、重庆地区的供电监管;南方电监局设在广州市, 负责广东、广西、海南地区的供电监管。11个城市电监办负责所在省份的供电监管。派出机构由电监会垂直领导, 实行统一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

电监会供电监管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研究提出供电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建议, 制定供电监管规章, 制定供电市场运行规则;监管供电市场运行, 规范供电市场秩序, 维护公平竞争, 监管供电业务;制定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办法, 指导供电营业区的划分, 颁发和管理供电业务及其相关业务许可证;参与制定供电企业技术、安全、定额、质量标准并监督检查, 制定供电服务投诉及处理程序, 监管电能及供电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供电企业成本规则和销售电价的执行情况;监管供电企业信息披露;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电力普遍服务计划并监督实施;依法对供电市场、供电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 处理电力争议纠纷;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电力监管机构相关的供电监管职责还会不断调整和逐步完善。

第二章第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保障供电安全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守有关供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加强供电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供电安全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供电条件, 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依法处置供电突发事件, 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重要电力用户安全供电管理, 指导重要电力用户配置和使用自备应急电源, 建立自备应急电源基础档案数据库。

供电企业发现用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应当及时告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消除用电设施安全隐患。用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用户拒不治理的, 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用户中止供电。

【释义】本条是关于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保障供电安全实施监管的规定, 要求供电企业强化自身安全生产, 同时对重要用户及用电设施进行安全用电管理。

一、立法依据

本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3]98号) 有关条款制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的通知》规定, 电力监管机构依据国务院授权, 具体负责电力安全监督管理, 并负有提出修订电力安全生产方面行政法规的意见, 完善电力安全法律保障体系职责。电监会把安全监管作为电力监管的重要内容, 成立以后颁布的1~5号主席令均是关于安全监管内容, 分别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对电力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其内容涵盖了供电环节。

二、立法目的和意义

电力系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力法》第一条中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列为立法目的之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中规定, “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正常需求, 防止和杜绝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电网大面积停电等重、特大事故”。由于电力系统发、输、供、用为一体的特殊性, 包括电网经营企业、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等涉网各方都有责任共同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供电是与电力用户直接关联的电力生产终端环节, 供电企业不但承担自身安全生产责任, 而且还要根据有关规定对用户的用电安全进行指导。

三、供电安全监管的主要方面

(一) 对供电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保障供电安全进行监管

供电企业是本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主要行政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供电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严格遵守有关供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供电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从源头抓起, 事先预防, 消除隐患;加强安全培训, 实施“科技兴安”, 打造安全文化。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制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定期开展电网反事故演习, 应对各种供电突发事件, 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二) 对供电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重要电力用户安全供电管理实施监管

规范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与管理, 是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供电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要提高防范意识, 做好应对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准备, 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重要电力用户保安负荷用电, 有效防止次生灾害。

电监会2008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 对重要电力用户的划分、管理及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使用提出具体要求。按照规定, 供电企业要根据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重要电力用户的行业范围及用电负荷特性, 提出重要电力用户名单, 报批备案;加强电网规划建设, 满足不同等级电力用户的电源需求;指导重要电力用户合理配置、安全使用自备应急电源;掌握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建立基础档案数据库;及时与用户协商保安负荷、报备监管机构;及时掌握自备应急电源的变化情况, 办理相关手续。

在具体工作中, 对于重要电力用户供电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 协调, 及时整改, 达到增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保障能力, 共同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三) 对供电企业指导督促电力用户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情况实施监管

本款强化供电企业维护供电网安全的责任, 明确提出当发现用户受电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时, 供电企业应当及时告知用户, 并指导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消除安全隐患;用电设施存在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隐患且用户拒不治理的, 供电企业可依法中止供电。供电企业应向电力用户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服务, 以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水平, 指导用户排查、治理用电安全隐患和影响电能质量的隐患, 从而提高整个输、配、用电各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章第十四条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处理供电故障的情况实施监督。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报修服务制度, 公开报修电话, 保持电话畅通, 24小时受理供电故障报修。

供电企业应当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供电故障, 尽快恢复正常供电。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 自接到报修之时起, 城区范围不超过60分钟, 农村地区不超过120分钟, 边远、交通不便地区不超过240分钟。因天气、交通等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的, 应当向用户做出解释。

【释义】本条是对供电企业处理供电故障的情况实施监管的规定。

一、供电故障抢修工作的基本要求

及时高效的故障报修工作是供电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条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了对供电企业供电故障抢修能力和服务行为的监管:

(一) 建立供电故障报修服务制度

供电企业应建立供电故障报修服务制度, 公开报修电话, 明确故障报修服务工作流程、统计考核标准和保证措施等, 强化供电企业维护供电网安全运行的责任。制定在电力用户受电装置存在故障隐患时, 应当及时告知用户, 并指导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制度, 保证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

(二) 合理配置供电故障报修服务资源

供电:企业应合理安排供电故障报修服务的值班人员, 合理配备供电故障报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工具、抢修工器具和设备材料, 保证供电企业抢修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抢修现场。

(三) 加强供电故障报修服务过程管理

供电企业应加强供电故障报修服务过程管理, 真实、完整地记录电力用户报修时间, 供电企业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 故障处理完毕恢复供电时间和故障处理情况。在因天气、交通等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的, 应当及时向电力用户做出合理解释。

二、停电故障抢修时限要求中各地区的说明

本条对供电企业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城区范围包括市中心区、市区、城镇, 市中心区即指市区内人口密集以及行政、经济、商业、交通集中的地区;市区指城市的建成区及规划区, 一般指地级市以“区”建制命名的地区;城镇指县 (包括县级市) 的城区及工业、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地区。农村地区为城市行政区内的其他地区, 包括村庄、大片农田、山区、水域等。边远、交通不便地区指相对一般的城区和农村地区而言,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远离城镇、经济不发达、人烟相对稀少、交通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

上一篇:(市商务局)实施放心工程惠民千家万户放心下一篇: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