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2024-04-07

读《中国电视史》有感(通用10篇)

篇1: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15新闻班 姓名:许鹏飞

学号:14150804190

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1958年5月1日,随着北京电视台的试验播出,我国的电视事业开始从荒芜中艰辛曲折地发展起来。郭镇之所著的《中国电视史》记录了中国电视诞生后三十年的历史,书中结构完整清晰,文笔优美流畅。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书中我看到了中国电视事业近40年一路走来的痕迹,并且从它的跌宕起伏里得到一些关于电视发展的思考。

首先,我有个强烈的阅读体会就是经济与政治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电视事业也是如此,它从产生到发展无时不刻受经济、政治的约束和支配,所以要想发展好电视事业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政治的合理引导。从政治方面来说,建立电视台在1955年初被列入文教五年计划中,这个决策的提出就受到了50年代世界局势的影响,其政治背景包括两大阵营激烈的竞争角逐、与台湾的敌对斗争等。对此,增强电视领域的竞争力的方案也得到了诸多支持,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等。正因如此,电视台自诞生起发展得很是迅速。同样,政治运动的**也曾使电视发展受挫,如1958的“大跃进运动”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与当时中国领导人认识不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缺乏有关。直到今天,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反思、追问和讨论还在继续,由此也牵扯到了经济上的问题,电视在大跃进时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那是个不计经济效益的年代,人们有的是热情,但缺乏头脑、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电视才迎来了阔步发展的时期。另外,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包括更新设备、引进海外影视片等。现在市场经济下,电视商品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从上海电视台改革开放后播出第一条广告开始,广告成为电视收入主要来源,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可以促使电视制作与管理的改进。因此,遵循规经济规律是很重要的,但是电视也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毕竟社会效益才是第一位的。

再者,电视节目的发展演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反映出我国特殊的国情,也反映出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新闻节目上来看,最初的是简单的政治节目,那时北京电视台就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喉舌和宣传工具”,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也低,播放了许多缺乏时效性的新闻影片,**时期还被反动派操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新闻的改革是可喜的,媒体工作者的新闻认识也有所提高。终于出现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的小轿车”这种明显的批判性新闻,新闻更加亲民、透明化。我想,现在的新闻正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电视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肯定是离不开政府正确领导的,同时媒体也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在我国,电视新闻既要服从党的领导方针,又要敢于为人民发声,揭露社会中的阴暗面,起到监督政府,服务人民的作用,这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所在。此外,我国电视节目有一中特殊的现象,即教育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中国电视从一开始就注重教育性,这与当时对知识的极度渴望以及落后的条件有关。电视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具有积极意义。我认为现在学校的专业化教育是人们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电视则应作为业余的一个有益补充,并且努力创新节目样式,如《百家讲坛》就比较雅俗共赏。

文化娱乐节目也是电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依靠电影支持到后来的电视剧制作与繁荣。开始这类节目可能不受重视,但是不得不说,人们看电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娱乐休闲,所以要做的是提高此类节目质量。拿电视剧来说,“样板戏”统治荧屏的年代造成了精神上的荒芜,后来播出的如《新星》则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做节目一定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同时要倡导正确的的价值观。娱乐节目最好同时也给人以教益,避免低俗和过度娱乐。像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经常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礼仪文化,氛围轻松幽默,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不过我过得我国娱乐节目发展一直也不够成熟,多是改版自外国节目形态,缺乏原创,这是等待解决的。

最后,电视台自身的发展历史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并借此展望电视事业的未来。首先是技术层面上,我国电视台一创建起就面临着许多问题,设备条件很是匮乏,要发展没有设备是不行的,先进的设备是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合理投资下资金的支持。从电视史中我们可以也看到向国外学习、与国外交流切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控国际发展的先进趋势,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能使我国电视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要提高的不仅是设备方面,还有拍摄技术、制作理念和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视管理体制也渗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电视开始播放广告,制片人制度开始实行,这就比之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未来电视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对于高素质电视事业人才的培养,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增强原创能力、创新节目形态等,不过我认为这些挑战也是电视发展的动力。

雨果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读了《中国电视史》,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是昨日的痕迹,更可以成为明天行走的指向标,而关于中国电视发展的未来,我想用作者的话结束本文,它“还会有荆棘,还会有曲折,但是前途无量。”

篇2: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黑白的罂粟花图,一枝矗立于绿叶丛中,另一株则绽放在岩石峭壁之上„说真的,它们好美,要不是页面右上角的“中国毒品史”五个黑底白字,我是断不会将它们与万恶的毒品联想到一起的。紧接着,则是与鸦片有关的一些老旧图片,看着它们,我仿佛可以捡拾一些零碎的属于中国历史的那段记忆„

可以说,作为一名高中时期学政史出身的学生,对鸦片战争,我还是有所了解的。此战争之所以以鸦片为名,我的理解是,只因一句话“国人因它而堕落,国门因它被打开,国土因它被侵占”,中国人拿它得来的是“东亚病夫”之称,侵略者拿它换回去的则是真金白银、稀世珍宝,自此之后,还引发了殖民者的大举入侵。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鸦片,这个万恶之果,却是以其卓越的药效进入人们眼帘的,不仅如此,书中所列之毒品,起初,几乎都是以其独到的药用价值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鸦片源于罂粟,有关其配制的记载有很多,其中,名医李挺的《医学入门》写到:“鸦片一名阿芙蓉,即罂粟花未开时,用针刺十数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瓷器内,待积取多了,以纸封固,晒二七日,即成鸦片矣,性急可多用。”对于其药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列较为齐全,根据李时珍的调查和实践,鸦片可以用来治疗泄痢、风瘫、百节病、正头风、痰喘、久咳、劳咳、吐泄、禁口痢、热痛、脐下痛、小肠气、膀胱气、血气痛、胁痛、噎食、女人血崩、血不止、小儿慢脾风等二十余种病痛。知道这些之后,我顿时有些混乱了,原本深信它是万恶之果,可是又不禁发问,它果真就是万恶的吗?说它不是,可当初确是它侵蚀了众多国人的灵魂;说它是,其价值又是真实可见的。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我决定去书中寻找答案。

从中我发现了一个自己所知甚少的史实。国人吸食鸦片自古代就有,而非鸦片战争时期才开始的,入侵者的鸦片倾销政策无非是殖民者为殖民中国所出的一步“绝妙的”好棋而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以后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四野的朝贡、奇珍的献纳、再加上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弥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在这种追求享乐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 “神品”,连皇帝也莫能例外。知道这些,我突然联想到了当下社会中的“名牌”效应,心想那时候的“神品”何尝不是一种“名牌”呢?21世纪的商家们为

商品销售绞尽脑汁,最为普遍的不过就是各式各样的名牌代言,而代言人则是那些名人明星、专家权威,利用的就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相比之下,明朝的达官贵人对鸦片极其热衷,将其作为一种高雅耗钱的娱乐,无形之中,有钱者自然步趋; 更加荒诞的是,就连当朝天子(绝佳“代言人”)对此也是欲罢不能,这就更加助长了民众的从众和攀比心理。尽管这是统治阶级始料不及的,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示范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明朝享乐之风愈浓,“神品”之推崇渐甚,而这种“享乐”的特殊性是以其成瘾性为前提的,可明政府非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抑制鸦片进口(明代时,尽管中国人已懂得从罂粟割浆取鸦片,但主要来源仍采自国外),相反的,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鸦片首次被列入关税货物的范围,成了政府的财政来源。理所当然的,鸦片贸易自然也就成了国家允许的正当贸易,其“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据记载,成化年间(1465-1488年),已有街市上贩卖鸦片,到了正德年间(1506-1522年),在广东、福建沿海,当地富绅地主食用鸦片已屡见不鲜。从此,吃鸦片由贵族而民间、由宫廷而四野,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吃鸦片的阶层。而社会上逐渐形成的“鸦片文化”也给后来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政策打下了基础。

篇3: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在本书前言中译者在提及希克斯和基希持有的熊彼特怀有“对英国经济学传统缺乏热情”这种“偏见”的看法时说道熊彼特是非常崇敬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的, 并举例进行说明。可是正是在这个举例中就能看出他并不是非常崇敬斯密, 并且在以后的阅读中更能体会到那种字里行间的嘲讽。译者的例子是引用《经济分析史》中的原话“尽管如此, 似乎仍有必要停下来看一看这位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以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了解, 并似乎有必要看一看他的《国富论》……”[1]对于这样一段话我实在不敢苟同是对斯密先生的赞美之辞,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认为熊彼特先生对斯密先生特别反感。他对斯密先生的赞美在书中还能够发现的, 当然并不是在讲《国富论》时, 而是在提到《道德情操论》时。熊彼特先生在讲述分析美学与伦理学时提到“在较为广泛地考察这一原则之前, 我们应该先看一部对经济学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著作, 即A·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斯密的这部著作要比所有其他这方面的著作强得多。”[2]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斯密先生的独到之处, 并在最后评价时说道“‘道德哲学体系’, 也就是不属于A·斯密自己的那些理论, 受到了批判”, 即使熊彼特先生调侃的说道斯密先生的这种批判“有时显得很陈腐”, 但是后面一句“但总的来看还是极为成功的”给了斯密先生很大的肯定。

然而, 熊彼特先生对斯密先生更多的是批判。熊彼特在提到贝卡里亚时说他是意大利的A·斯密, 但是也这样写道:“作为经济学家, 苏格兰的贝卡里亚 (指斯密———译者) 是否更加伟大?如果根据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两人的著作来判断, 斯密当然更伟大……尤为重要的是, 《国富论》是毕生劳动的成果, 而《要以》只是讲稿, 而且作者不愿发表的讲稿。”从熊彼特先生将二人相互比喻我们可以看到他并不是一味的贬低斯密先生,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熊彼特先生对斯密先生的批判:“……除了讲究方法的教授外, 谁也无法完成这一工作。斯密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国富论》是他辛勤劳作了二十五年的产物, 其中大约十年他把全部精华都用在了这本书上。他的智力水平, 正好适合驾驭来自许多方面的浩繁材料……”[3]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他对我们这位伟大的斯密先生的嘲讽。

在提到斯密先生和《国富论》时, 熊彼特先生简单的介绍了斯密先生平平稳稳的一生, 并特别提出了“……那就是除了他的母亲外, 没有一位女性进入他的生活:在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 对于他来说, 生活所具有的全部魅力和激情就是著述。”[4]我不知道这样的人能不能算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对于前人, 该感谢的他都表示了感谢, 但却不很大方, 从不象达尔文那样坦白地使人知道前人的足迹。批评他人时, 斯密显得气量狭小, 不那么宽宏大量。”[5]我想这可能和他地地道道的苏格兰人的性格有关吧。“……我还敢冒昧地说, 要不是有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 谁都不会相信《国富论》的作者有能力去写这些论文。”[6]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熊彼特先生对那几篇文章的推崇以及对《国富论》的“不屑”。“但不管他实际上从前人那里学到了东西没有, 事实都是:《国富论》中所包含的分析思想、分析原则或分析方法, 没有一个在1776年是全新的。”[7]尽管熊彼特先生这样说到却不代表其对斯密先生的全盘否定, 他在其后也写道:“但是, 虽然《国富论》不含真正的新思想, 虽然它作为智力上的成就不能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 它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仍无愧于它所取得的成功。”[8]

对于后人对斯密先生和《国富论》的追捧, 熊彼特先生显然很冷静和持怀疑态度。“从大约1790年起, 斯密就成了导师, ……包括李嘉图在内, 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思想, 都源于斯密, 而且他们大都也从未超越斯密……于是斯密便被授予了‘创始人’的称号 (没有哪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会想到授予他这一称号) , 而他以前的经济学家则成了所谓的‘前驱者’, 但如果抽掉这些前驱者的思想, 是否能剩下斯密的思想, 是很值得怀疑的。”

也许是熊彼特先生对这位斯密先生要求过于严格和完美吧, 即使是牛顿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在我看来, 熊彼特先生在那片赞美的汪洋大海之中独树一帜也是很值得赞赏的, 起码给我一个全面认识斯密先生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第一卷) [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6.

篇4:读《中国货币史》有感

《中国货币史》一书的目录甚为详细,算是我阅读过的著作中最为详细的一本。通过浏览目录,便可以很清楚、很详细地了解本书的行文逻辑,和主要讲述的内容。线索明晰,条理清楚。本书沿用史学著作的通俗办法,大体根据朝代来分阶段。每一章都介绍了当朝的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理论和信用机制等。当然除先秦例外。作者从货币的产生、殷周时代的贝物、春秋时期的货币形态,一直讲述到了清朝。而且对于各个朝代的钱币都配有相应的图片。这样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中国钱币的发展。

作者的整本书比较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更详细地阅读了明清时期的货币史。在此我就我看到的明代货币史谈几点感受。

彭先生的明代货币史,主要分为了四节,第一节谈了货币制度。作者在文中所谈的货币制度,可能是依据明史作为参考材料,和明史里头的叙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谈及货币购买力时,作者分时段、分币种地进行了分别论述,讲述的比较详细。而对于信用和信用机关的论述则相对简单。

首先谈谈对明朝货币政策的感受。明代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纸币大明宝钞和铸币铜钱的发行上。明中后期白银虽然在民间市场上和国家税收中广泛使用,但明政府没有铸造过银元反而加以发行控制。

彭先生在其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历代官吏所得是否和一般国民所得成一定比例”,我们不得而知。我觉得虽然具体的比例不能确切得出,但是其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

为了维持文人的体面生活,官员只能将其进一步向下转移到人民身上。这加剧了社会腐败,必然影响百姓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必然更加尖锐。

最后想谈谈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前面我说到作者对于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这一节论述得相对简单。我想大概与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不是很发达有一定的关系。信用和信用机制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明朝虽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会票,但是多为一些兼营兑换业务的商店开出来的,信用度往往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坏账、死账现象。而真正专业性票号的出现至少要到清朝。最早的专业性票号为山西商人所开,在《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提到了,具体出现的时间众说纷纭,更为可靠的可能是陈其田的《山西票庄考略》。他认为票号在嘉庆时期到道光时期产生的,更确切地说是道光初年。据作者所推算,一家颜料点发展成为日升昌票号,这是最早的票号。《中国十大商帮》则认为在顺治年间便已产生。

也有人认为是在乾隆年间产生的。早在明代,商人兼营会票的现象就已经出现,由于受到承汇能力和通汇地区的限制,远远不能适应埠际间的货币流通需要,山西票号由兼营推向专营。商品经济决定信用和银行的发展,由于晋邦经过明中叶以来的发展,到了清乾隆年间,可以说已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总之对于票号产生的时间說法很多。虽然不敢确定哪个更为真实,但至少所有说法都指向清朝,因此可以推论,明代时票号还没有出现,借贷业还不够发达。山西商人为山西票号的兴起提供了经营存放汇业务的经验。明万历年间,当铺行业发达。当铺行业为徽商所开,计江北河南共213家。

作者在文中提到《金瓶梅》中关于相关借条连还款日期都不具备,因此借贷业还不够完善。

其指出中国古代的存款业务不发达的原因是由于社会乱的时候很多,而且几千年没有进步成一个法制国家,一个人的钱财在外面毫无保障。工商业不发达,由经营的途径发财的比较少,发财多是由于贪污贿赂而来,这种人对于他的财产,更需要保守秘密。

以上便是我在读《中国货币史》时联想到的一些问题。体系比较乱,主要是根据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所写,所以比较随意。

篇5:读中国铁路机车史有感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使用机械动力牵引车辆的营业铁路,是英国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蒸汽机车的应用,使交通运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急速发展,从此开创了世界蒸汽机车铁路运输时代。伴随中国的近代化各种技术也陆续传入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这个时期清政府十分腐朽衰败,濒于覆灭。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自守,拒绝接受现代化。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开始现代化。铁路及其相关技术在此之后传入中国。

从1843到1895年,铁路的修建因清政府的反对而推迟。但是当时地世界强国早已到达了修筑铁路的高潮时期,显然中国铁路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1895到1911年,甲午战争到清政府灭亡中国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用战争扩大其经济利益,所以在中国抢夺修建和控制铁路。1991年前后,全国共建成9300多公里铁路。铁路确实是西方近现代的先进技术,但这种先进技术的引进却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进行的,因而这一引进过程本身,对中国人民来讲,也确实是一个屈辱和痛苦的过程。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必须改革发展,奋发图强,强大起来才能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1912到1927年,是铁路建设的规范时期管理。期间著名京张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统一了中国修筑铁路的技术标准及其他设施的工程标准,为当时中国的铁路修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也有能力建设自己的铁路,中华民族一定要有民族自信心。1928到1949年,是铁路建设的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到1949年中国共修建29800多公里铁路。

中国第一台机车是1881年英国人设计由中国人制造的“中国火箭”号。1949年之前中国的机车制造能力十分脆弱。1949年之后,中国开始仿制成功了高水平的蒸汽机车。刚开始设计制造落后于人,所以以后才更要努力追赶别人,这样最后才不会受制于人。

内燃机车功率大,能耗低,效率高。它在中国从1925年研制,直到1964年才开始生产东风系列内燃机车,经过多次改进和几代人的努力到2002年共计13700多台。

20世纪50年代末至2002年间,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在牵引性能,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功率和品质上基本满足铁路运输要求,但是也有过很多弯路和失误。与发达国家美国相比,我国的机车设计制造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作为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

篇6:读美国史有感

美国的历史由那艘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被风暴吹到马萨诸塞海湾开始。这些清教徒具有无比坚定和高涨的宗教热忱,他们一登陆,就全都在海滩上跪了下来,感谢上帝将他们带领到这里。他们相信就像当年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他们背井离乡,到这毫无人烟的荒原是为了在全人类面前做榜样,建立体现人类理想社会和上帝荣光的“山巅之城”。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能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受打扰地来建立一个体现了“真理”的理想社会。

这些清教徒登陆之后很快就以自愿订立契约的方式建立了法律、章程以建构社会。没有哪个民族、社会、国家像美国这样在其开端同时有这么多关于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或者改革方案在同一块土地上鼓吹、实行、实验:犹他州是摩门教徒的天堂,摩门教以严格的团体生活著称;北卡罗来纳是世界上一切逃亡者的避难所;南卡罗来纳是海盗的乐园;欧文、圣西门的共产主义信徒们也在北美大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共产主义的公社进行实验。

那些在马萨诸塞海湾登陆的英国清教徒,一开始就以自由自愿联合订立“契约”的方式构建了他们的社会,他们选举自己的领导人,规定他们的权限、任期、薪酬,议定纳税的额度,社区管理的规章,武装自卫抵御印地安人的方式等等。一句话,一切涉及到公众重大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由全体成员大会来讨论,以多数的意见来决定。

当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庄严地说出:“美国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人民所拥有的,人民所治理的、人民所享用的国家(For people, by people ,to people)”时,他说的并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说的是在美国土地上实实在在发生、发展的一种实情。

为什么美国两百多年会发展得那么好呢?总结一下,应该有三大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指美国没有强大的邻国,不必保持强大的常备军,人民也不像欧洲的人民那样地去崇拜能打胜仗的军事领袖,没有一个支配了一切权力的强大的首都,充裕的土地造成了人民普遍的富裕这些原因。

2.民情,即人民“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当年建立了新英格兰的那些英国清教徒他们所拥有的信念、信仰、思想、生活习惯和态度,是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道路重要的原因,就像即使是一片深厚的沃土,只有落下的是红杉的种子,才能长出一片高耸入云的巨林,如果落下的是灌木的种子,也只能长出一片低矮的随风摇摆的灌木丛而已。

3.法律制度因素,一是指采取的联邦制,能使一个大国的强大性、安全性和小国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二是指公民的乡镇自治制度使人民养成了自己治理自己的政治艺术和爱好自由的习惯。三是指司法制度的设置使统治权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在人民手中。人民通过陪审团自己掌握司法的判决权,广泛有效的法律设施使人民普遍拥有法律观念,能有效地制止、平衡多数的暴政,将民主政治的弊害减到最少等等。

篇7:读《吾家小史》有感

余先生在自序中对此书进行了简单的说:这本书,写了现代中国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历史:“这历史,虽然低微却会以小见大,与通行的历史教条有根本区别;而正是这区别,与生存良知有关,与文学本性有关”。

余先生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了他和他家族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从前辈到自己,将自然灾难与人文灾难放一齐,把家庭魔咒转化成了生命笔墨。整本书读完,字里行间,让读者看到,余先生是一个历尽艰险寻找民族尊严的人,一个走向世界阐释中华文化的人,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特定历史环境下“造反、造谣”两个具有中国古典文化重大词汇,用他独特的视角进行诠释,将一切谣言,转化成对他有益的方面。余先生总是以“忍受小灾难,呼唤大善良。唤不出还是唤,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坚持着自己阐扬中华文化的梦想。“谣言止于智者”在别人无法理解的荆棘丛中,余先生获得了直正的自在。他深情的告诉读者:“祸福相依,善恶相随的古典哲学,一点不错。如果哪一天你们眼前的坏事己经坏到匪夷所思,那么,千万不好沮丧,里边必须埋藏着一个重大契机。”

篇8: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前一段时间, 在北师大教育家书院举办的“论道:对话顾明远先生”活动中, 我有幸小范围、近距离地和顾明远先生亲密接触。在访谈中、在餐桌上, 处处感受到一代教育大家的风采和睿智。顾先生虽是83岁的高龄, 但他思想敏锐, 表述平实温和却又严谨。两天的对话, 谈及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 顾先生的高度和视野, 无不令我们叹服。活动结束后, 我认真拜读了《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 又生出诸多感慨。

“像松树一样做人, 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 随处生根;像大海一样待人, 容纳百川;像细雨一样做事, 润物无声。”这是顾明远先生总结的人生格言, 透过《顾明远教育口述史》平实朴素的叙述, 我的心目中确实在勾勒着这样一位教育大家的形象:有松树挺且坚的风骨, 也有小草一样坚韧的生命力;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也有细雨一样濡养后学的无声的力量。

从《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从时间跨度上看, 从1949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继而五年的苏联留学, 回国从事教育事业至今, 顾明远先生以83岁高龄, 依然活跃在教育发展的阵地和教育改革的前沿, 不知疲惫地鼓与呼, 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顾明远先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和学术视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 1987年曾带领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北美;亲身实践基础教育, 在师大附中工作了整整四年;在大学工作时, 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 做北师大副校长, 亲手创建了教育管理学院和特殊教育专业, 筹备了北师大燕化附中;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创办《外国教育动态》 (后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 , 担任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 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顾明远先生在世界比较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威望, 他被选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从呼吁建立到成为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教育学会的会长, 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在这期间, 学会欣欣向荣, 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成就, 单拿一项, 就可以称之为很成功的人生了, 而顾明远先生所做的比列举的还要多得多。在感慨之余, 我们很想弄明白顾先生成功的原因, 在《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中,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教育大家成长的坚实足迹。

一、深深扎根, 方成栋梁

中学时代为顾先生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培养了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顾先生回忆, 虽然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度过的, 但在南菁中学“有几位好老师, 使我的青少年时代没有虚度年华”, 在这些好老师的教导下, “我的中学生活丰富多彩, 没有现在这种高考的压力, 因此学习比较主动、生动”。顾先生在课下临摹《芥子园画谱》, 和同学自办《曙光》杂志, 举办假期补习班、图书室、歌咏队……良好的中学教育对顾先生的生活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述中说:“我后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与南菁中学六年的生活不无关系。”我们不禁由衷地感谢一所伟大的学校为我们贡献了一位教育界的巨人。

艰苦的苏联留学时期, 顾先生拼命学习俄语, 蚂蚁啃骨头一样地学习《联共党史》, 潜心攻读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 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顾先生说:“认真阅读原著是我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现在研究些问题, 写些文章, 还常常得力于当年读的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当顾明远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广博的学识引领我们向前走的时候, 我们也明白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个道理。

二、敏于思考, 勇立潮头

顾明远先生一生执着于教育, 一生都在思考教育。由于他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观点总是超越这个时代, 始终在引领着人们对教育的新的思考。

从1958年到1962年, 顾明远先生在北师大附中工作, 这期间, 他就坚定了这样的教育信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并大力倡导和亲身实践。80年代初, 顾明远先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是“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第一观点, 人们尚可以接受, 而第二个观点, 直到1992年第一期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面的一篇文章《略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还用阶级分析的观点, 对顾先生进行了批评。今天, 我们都已经接受了顾先生的观点, 并且视其为当然, 但时间倒推20年, 这样的提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还是让人“捏一把汗”的。可以说, 顾先生的教育思想, 是超越时代的。

1980年, 顾先生编写《教育学》时就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这样的命题,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1991年, 顾先生又写了《再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文, 文章提到, 他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主体作用并非主体, 主导作用更非主体, 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在于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主人翁感, 使他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现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而且主体性教育的实验也开展得很热闹。今天大家都提学校要“以学生为本”, 这与当时顾明远先生说的“学生是主体”是一个意思。但那已经是30年以前的事情了。

1982年, 顾明远先生发表《教育立法刻不容缓》, 呼吁教育立法, 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了智慧。参与学制问题的讨论, 赞成“五四三”学制, 体现了顾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深切理解和实践品格。而近些年来, 顾明远先生经常呼吁的废除“三好学生”评比和停办“奥数班”, 无不高瞻远瞩, 满怀对少年儿童的热爱, 也引领着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进程。

三、淡泊宁静, 桃李天下

口述史的整理者李敏谊在《后记:向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光荣与梦想致敬》中, 表达了在顾明远先生门下求学的心灵自由和耳濡目染地聆听先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时灵魂的震撼。有顾先生的弟子这样表述道:“他有菩萨的心肠、佛祖的胸襟、大师的眼界、先生的气度, 宽容学生个性, 包容晚辈奇想, 使我的自由心灵得到了灌溉和滋养。”

顾明远先生一生培养了60多位研究生, 其中博士生就有50多位, 这些学生或在学术上卓有建树, 或在教育行政部门担当要职。口述史中提到了我国培养的第一个比较教育博士王英杰、我国第一位获得文科博士的韩国留学生具兹亿。顾先生培养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留学生7名, 日本的铃木正彦在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做教育学部长, 越南的裴明贤现在越南高教部工作。顾明远先生是真正“桃李满天下”的大师。

顾先生能够培养出灿如星斗的教育人才, 与他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品格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分不开。顾先生说, 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很简单, 只有一条, 就是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给研究生制定的课程中, 专业课比较教育反而不是重点, 哲学史、教育哲学才是重点, 因为哲学史是培养人思维的学科, 一名文科研究生如果没有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 是做不好研究的。他要求学生多读书, 多组织一些针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自主成长, 在思想的激荡中成长, 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比如, 顾先生的博士薛理银的博士论文《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 评价了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多名学者的理论观点, 在中国选取了滕大春、王承绪、朱勃和顾先生作为靶子进行评析, 指出了包括导师在内的老一辈研究者的不足。这篇论文得到了顾先生的高度评价, 显示了顾先生无比宽阔的胸怀。

篇9:读《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有感

这是一本语句通俗、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概括干练、逻辑分明、思维前卫、言辞犀利、本真无暇的一本纪录片精神性史论著作。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将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论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同时,对关系比较密切的中国电影纪录片也做了相关的阐述,还将每个时期的中外纪录片行情做了详细的比较。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作者将1958~1977这一时期定义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将1978~1992定义为: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为: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9~2004为: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前两个时期,也就是1958~1977和1978~1992这两个时期,离我们较为久远,给我的影像轮廓是模糊的传说,但从第三时期的1993~1998开始,书中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描绘和表述,清晰而生动,使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之所以让我不能平静的,是作者记述了第三时期1993~1998这段时间的1993年4月和11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三次对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界定工作,并且在这一年成立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文员会”,这一年有个人独立制作的作品在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奖。历经20多年了,中国纪录片似乎应该回归到了本体、本性的创作,似乎应该是影视剧、新闻、纪录片在市场和交易上平分秋色了。但是中国今天的纪录片自我消化和独立运作并不乐观,尽管2012年以来从上到下打造了许多纪录片平台,倡导要支持独立制作,很多纪录片个体是蠢蠢欲动,可是这些动作仍然是在主流媒体的支配下操作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购买者和纪录片的播出者。主流媒体一定要进行话语选择,告达自己的意志。

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一直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看来,宁可让纪录片变成专题报道也不要让纪录片的制作和形式独立出去。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录片市场,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到现在仍然没有买家,所以也就没有纪录片独立制片。主流媒体并不甘心纪录片的灭迹,为了迎合市场,设法把报道和主观制作拿来当作纪录片充数。

纪录片定义不容含糊。电影出现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纪录,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是记录真实生活景象的影像,并在主题、角色主体一定的情况下记述其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形成纪录意义的影像。纪录片可以说是现代各种类型电影和现代影像的母体。

维尔托夫是纪录片美学的奠基者,提出:电影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2],反对人为的扮演,要求摄影师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看作电影的“眼睛”,认为“电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真实,为纪录片提供了重要的美学理论。“电影眼睛派”的制作者,事先不征得被拍者的同意,也不要求被拍者的表演,找一个可以隐蔽摄影机的地方进行拍摄,然后再经过剪辑,把混乱的影像片段变得条理分明。巴赞认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3]这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导演雷德里克·怀斯曼倡导“直接电影”,坚持为公共电视台制作自己风格的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样式和创作在雷德里克·怀斯曼那里得到了发挥,并在后来影响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样式。[4]

如今的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网络传输的加快,分流了电视节目的部分观众。可是,网络上的纪录片又有什么怎么发展的呢?这是一个转变观念的时期,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定位的时期。从1993年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开始,我们的界定的思维就一直跟不上设备和阅览观看形式的变迁。这不能怪科技的发展太快,而是我们传统纪录片思维的定势在延伸,因为纪录片曾经构筑过政治攻势,因为纪录片曾经是宣传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纪录片曾经是“失去人性的一种声画剥离的、失去理智的工具”。[5]

纪录片的历史性,决定了纪录片的创作必须严谨,必须去娱乐性。纪录片影像创作首先要求纪录片制作人从内心遵守伦理道德,尊重事物的真实,把纪录片的真实性当作纪录片的生命,把真实性当作制作者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创作制作者在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拍摄内容、对待创作。

规范和明晰纪录片的定义,不能口是心非,首先要从影像表现形式和内容做起。要做到纪录片本质属性和外在的表里如一。科技影像时代使制作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化,使纪录片创作者可以轻易地完成摄像、录音、画面合成的全过程,独立创作成为可能。纪录片人的自律,是任何时候纪录片样式创作制作者的共同责任。

纪实性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是纪录片创作不可逾越的思维。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不是难以界定纪录片影片样式和风格,也不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来不及”界定和梳理纪录片的创作,而是大家对纪录片的样式特征、本性本质心知肚明,是大众文化的浮躁,出于经济利益的娱乐追求,借纪录片的魅力和高雅、尊贵迎合市场的需要,扰乱了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和和制作手法,把非纪录片体裁的影像、报道冠以纪录片的名称,主观歪曲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一度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并不是一段时间来的事物,其宣传报道成分占主要内容,制作者的宣传视角、仰视对象、美化对象、非平视或平实的拍摄方式,是明明白白的电视专题宣传报道节目,却要冠以“纪录片”称呼。市场利益的驱使,而是为了娱乐,把拍摄内容进行杂耍。借纪录片的美学殊荣,偷换概念,混淆了纪录片的含义,扰乱了纪录片市场。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纪录片是一个本真的东西,本真在善与美的人性追求中占的分量最重,拥有本真,拥有纪录片的精神,才是我们创作纪录片的法宝,它蕴藏着的“真实、责任、良心”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的保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提到纪录片创作和市场发达的国家,其投资、消费与影视剧大致相当,这让我们不可理解。很多外国的纪录片机构正是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潜在市场,将纪录片机构落户中国,同样的拍摄,其投资是中国买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正是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发的这种潜力,使得这个市场不是播出而是产出。

何苏六教授指出,纪录片是一种平视的视角,包含平等、平和、平常。[6]《牛津词典》对“纪录”这个词的解释——documentary的词根是document,是人性记录,具有记录性和实证性。纪录片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念,是一种自我责任也是历史责任,要远离娱乐而求严谨。团体、协会、赛事甚至体制必须明确和维护纪录片的定义内涵,也要坚守其纪录的宗旨,不能将就而行,否则只能毁掉中国纪录片市场。

[1][4][5][6]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目录,30,127,16,81.

篇10:读武帝史有感4

老太太快不行了,回想起了刘彻的点点滴滴,刘彻奔命去看奶奶,拉住老太太的手,不过已经无用,老太太西去.窦氏一去,刘彻完全走入了政治中心,开始了自己的大有为的征程.刘陵夜半奔走告诉刘安老太太驾崩了,老太太一去,刘安这边不知怎么办,但是还是想趁着老太太西去的契机蠢蠢欲动,但是他却不知道刘彻的能耐大小.王美人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谁都不见,就连皇后都不见,王美人现在是想大权独揽.王美人现在是骄横跋扈了,马上就要进驻东宫,想要威胁武帝任田酚为丞相.武帝东找西翻,想要找到当年王美人陷害刘荣的证据,武帝很赞赏老太太的睿智和对武帝母亲的分析.现在唯一能束缚武帝的,就是严助所说的:舆论.武帝与其母亲一顿你来我往,心机算计的狠,王美人马上就提到,让谁出任丞相,武帝马上意识到,老太太真是绝了,说到王美人会扶持王家的人,果不其然,王美人不由武帝分说,直接让其任田酚为丞相,王美人还让其任命一大堆王氏的成员为内阁,武帝不得不从命.几天后,各诸侯国王侯进京来向太皇太后致以哀悼.武帝哭的很伤心,但是王美人没有任何事情.武帝在朝上将黄老几个人拿下了,政治当年赵莞王臧之死一事.武帝决定无论是朝中什么人,都不能坏了规矩,否则就要拿下,负责拿下的人,就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武帝让田酚当了丞相,但是也给了他一个没好脸.田酚马上就去找了王美人,说武帝给了他难堪,田酚说没有人能猜透武帝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武帝在老太太刚刚去世时没有办法,还是得行使和亲政策,不过两国的最高统帅都知道,战争已经很近了.张骞在匈奴那里遭到了虐待.第三十二集

田酚草拟了一份各郡守的干部,武帝没有给予理睬.匈奴这边知道了送来的公主是个假公主,准备杀了假公主,作为祭祀.伊稚斜单于来到阏氏帐中,来意不明,准备对阏氏无礼.单于让于丹作为一名普通的军士去和汉朝对战.武帝还是在商议是否对匈奴用兵,王恢还是主战,但是田酚和韩安国还是反对,武帝战心已决,让所有大臣表态,是否要对匈奴作战以及十年之后是否要作战,武帝和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作战,布置汉军精锐加紧练习.但是,匈奴这边已经开始打击汉朝的代中郡了,于丹作为后继部队垫后,结果被汉军包围,结果被射于马下.代郡郡守发誓与郡中百姓共生死,匈奴人攻入城中之后,实行三光政策,人神共愤.汉朝这边决定一定要打了,武帝看到了死者手中的镯子,知道死者可能是他的外甥.第三十三集

匈奴一边为于丹举行葬礼.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再次颁布求贤令,以求得非常之人,武帝决定用董仲舒和公孙弘,在内政上进行了一系列额改革,试图找到长治久安之策.而淮南王刘安那边

还等着武帝打败仗,而后趁机夺取政权.边关检查了一个走私的人,牵涉到大兴令王恢.朝中另有一个人用夜明珠来贿赂田酚来谋取高官,这说的都是朝中的腐败之事.田酚马上这就来皇上求情谋取职位,而且还想多要一块地作为宫室扩建之用,皇上没有给其面子,鸟都没有给他一个.田酚将几匹宝马牵到宫中,告了王恢一状.不过皇上没有生气,反而放了走私马匹的人,不过单于利用此人想要夺取马邑之城.让其杀死马邑郡守,然后夺取马邑都城,但是这其实是武帝中的大臣给匈奴设下的一个圈套,武帝准备在马邑打个伏击战.从此以后,汉匈之战不断.李广与韩安国商议对付匈奴的政策.第三十四集

各方等待,准备开战.单于发现不对头,决定停下军队观察,他们发现了异处,知道有三十万大军,单于杀了奸商,单于部队撤离了被埋伏地点.韩安国决定

命令部队进行追击,但是匈奴已经不知去向了.田酚与中大臣正在非议进攻之事.匈奴这边也在商量汉朝设下马邑陷阱,是不是决定想要与匈奴开战,匈奴各大臣意见不一.商议如何进攻汉朝,中行悦的意见大家都同意,沿着长城边境不断骚扰汉朝人.匈奴在到处贩卖汉朝男人和女人.大行令王恢因为贻误战机,被武帝压入大牢.大臣们没有打败匈奴,武帝很是生气,责备众大臣,武帝与卫青谈论此次马邑之围的功过是非.王恢贿赂丞相田酚,希望田酚能保住王恢一命.田酚去向王美人求情,王美人让武帝不要治王恢的罪,武帝用天下来压住王美人,王美人也无法求情.此时,刘彻的各项对匈的准备都被一场特大的洪水给打乱了.王恢自知有错,自杀以谢武帝.第三十五集

黄河决口,匈奴犯边,但是很显然洪水猛于匈奴,武帝找窦樱询问原因,但是窦樱死活就是不说原因,武帝很是觉得纳闷,为什么决堤总是在黄河北岸,但是窦樱就是不说,窦樱还要告病回家,窦樱无奈,只能说出真相,原来黄河南岸都是皇亲国戚的地,这个就是武帝的母亲,王美人.这个决口可是不好堵,武帝很是生气,武帝让窦樱持皇帝节去泄洪,谁挡就当场斩首.田酚到王美人那里去告窦樱的状,王美人当场就说,让窦樱等着,她早晚都要收拾窦樱.王美人给武帝狠狠的训了一顿.窦樱这边却是战战兢兢,知道得罪了权贵.武帝要办大事,想要疏通淤泥,办好大事,武帝决定借力打力,处置这帮权贵之人.田酚田地被淹,田酚决定去报复窦樱,去跟窦樱要田地种,结果田酚去要地的人被窦樱的门客灌夫赶出府邸.田酚准备用政治豪强之由来政治灌夫.主父偃建议武帝把各个豪强迁移到武帝的阴宅茂陵去.田酚把灌夫的罪状罗列起来,报给皇上,想借皇上的手来处理灌夫.第三十六集

田酚准备处理灌夫,郭解把田地的契约给田酚,希望田酚能帮其一把.灌夫面见郭解,希望郭解能够帮助他一把,就自己一命.郭解给灌夫出招,灌夫来面见田酚,来威胁田酚,要把田酚谋反的事情给捅出去,田酚号害怕,也很生气。田酚去找刘陵,问是不是刘陵乱说的,才把消息透露了出去,原来这个消息是刘陵告诉的郭解,郭解告诉的灌夫。郭解和灌夫是生死兄弟,所以郭解才帮助了灌夫。主父偃等人告郭解的状,叙述郭解没有在搬迁之列,主父偃力主打击郭解,武帝决定坚决打击郭解。武帝目前王美人这边也替郭解求情,武帝知道事情不对。武帝与母亲的关系在老太太死后急转直下,很是不和。窦樱和灌夫来到丞相府为田酚的婚事贺喜,婚礼上田酚给各个大臣一一敬酒,但是就是没有给窦樱和灌夫敬酒,灌夫在哪里一直在发着牢骚,窦樱给别人敬酒,其他人也不理,灌夫很是不爽。灌夫给丞相敬酒,敬了三杯丞相也没理,灌夫就转而去给一个小官敬酒,但是遭到非礼,灌夫就在丞相的婚礼上大闹,程不识起来道歉,灌夫把程不识一顿臭骂。田酚处罚了灌夫,田酚准备把事情闹大,狠狠的教训一顿灌夫。灌夫在狱中被看了起来,任何人不得帮灌夫通风报信。武帝得知此事,觉得很是蹊跷,武帝觉得此事必是田酚与窦樱之间的事情,让韩焉去街上走走,看看人们是怎么议论此事的。

第三十七集

韩焉告诉武帝此事跟窦樱有关,灌夫是替窦樱出气。就在此时,王太后还想让武帝为田酚说话。武帝找来窦樱,请窦樱吃饭,窦樱向武帝求情。武帝来了出狠的,让众位大臣到东宫去议事,各位大臣没人敢说话,窦樱陈说事情原委,为灌夫求情。但是田酚拿出灌夫在颍川横行的事情来说事。窦樱把田酚收受地产的事情来说话给武帝看,并且拿出了真凭实据,武帝看了之后很有感触。丞

相田酚有反咬窦樱一口,说窦樱有篡夺皇权之事,武帝觉得很丢脸,问众大臣如何看待此事,御史大夫两面说好话,说两人都有错。韩安国事后提醒田酚在朝上说错了话,田酚后悔莫及。王太后又训斥武帝一顿,让武帝杀了灌夫,武帝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办了灌夫,但是武帝没有打算办了窦樱,而王太后却让武帝下诏把窦樱也给抓起来,窦樱准备把先帝留给他的诏命拿出来就他一把。狱中张汤审问窦樱时,窦樱说出密诏一事,武帝让张汤查证此事,武帝感觉风雨欲来风满楼。窦樱夫人将其密诏直接送给了武帝姐姐,让其直接呈送给皇上,武帝拿到了密诏,自知事情难办了。皇上决定将此事瞒下来,但是此诏被王太后和丞相拿到,王太后知道此事,把诏书烧毁。

第三十八集

武帝招丞相田酚面见,责问丞相田酚,武帝看出田酚和王美人要和他对着干,他心中立下誓言,要自强不息。武帝让田酚小心点。不过密诏备份被皇太后烧了,皇帝的那份只能是当做假诏,所以窦樱伪造假诏,被判处腰斩和灭九族,武帝很不忍心,到狱中看望窦樱,心中很是懊恼。武帝告诉窦樱,他犯了个大错,不该此时拿出诏书,武帝也不能拿诏书去查他的母亲,但是就是时机不对,窦樱请求武帝救其一命,武帝却没有办法救,武帝被逼无奈,只能杀了窦樱,要不然就得杀了他的母亲。但是窦樱死而无憾,因为武帝是位明君。窦樱被斩死,窦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田酚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下一个就是他。武帝去到了王美人的房中,给了她最后通牒,大汉天子是刘彻,他不会停任何人的摆布。田酚自说,武帝再也不是个小孩了,他已经是个成熟的皇帝了,能干大事。内朝的事情到此也就没什么事了。武帝让卫青策划一个内政大局,让其为武帝负责,主张汉朝的军政方针,准备对匈奴作战。武帝决定深入敌境来打击匈奴。匈奴这边,正在收拾他们攻击汉朝的胜利品,单于这边与张骞洽谈武帝之事。此时张骞看到阏氏,泪流满面,张骞和阏氏一同决定劝单于取消强暴女俘的仪式。单于送给了张骞几个侍女,作为妻妾而用。汉朝这边接连发生火灾,武帝很是不爽,觉得是上天在暗示他的政策有所不对。皇上让主父偃去看看董仲舒在干吗,主父偃在董仲舒那里偷偷的拿了件文书。

第三十九集

董仲舒在文中职责武帝不是,武帝不爽,责罚董仲舒,准备将其关在狱中责罚两天。武帝还是很圣明的,觉得董仲舒虽是狂了点,但是说的还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些道理也轮不到你做臣子的说三道四的。武帝让张汤找个理由把他关起来,再把他给放了。刘陵来看田酚,田酚吓得不行,担心皇上下一个就会处理他。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很有办法。田酚细数天下永远都是皇上自己的,刘陵决定让郭解去杀掉皇上,刘陵又用自己的肉体来让郭解来办事,让其在没人面前失去理智。匈奴还在骚扰,武帝用兵之心不灭,但是武帝还是觉得必须先要消除内忧之后,再对外作战。武帝与卫青商量买马匹作战的事情,皇后差人让武帝出席其生日。阿娇不给其母亲面子,不想参加生日典礼,但是刘陵奸诈,给阿娇讲明了道理,阿娇听话了许多,刘陵为阿娇介绍了个人。郭解杀了个莫名其妙的人,假装杨凌候,出席了皇后的生日典礼,准备对武帝下手,阿娇看到皇上没去,转身就离开了,皇上这时候就在卫子夫那里,卫子夫聪明懂事,武帝很是喜欢。卫青得知杨凌候被杀,还有人冒充,马上派人去保护皇上,郭解此时正准备刺杀武帝。

第四十集

武帝在皇后的典礼喜欢上了一个姓李的歌女,应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

上一篇:县星星火炬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神秘顾客调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