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反思

2024-05-12

爱如茉莉反思(通用14篇)

篇1:爱如茉莉反思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陇头小学何灵华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对于该课的设计,我抓住一个“爱”字,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一、析词品句,体会真情。

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最近撰文指出语文课存在形式主义的东西淹没语文本体的问题,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上出了多种味道,唯独没有语文味”,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执教时,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引导学生理解“蹑手蹑脚”“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理解“直奔”“麻木”等词的意思,从而感悟到父母心灵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赏读体验,品味真情。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自主找到的几个细节描写的句子,让他们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自主的体会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浓情蜜意,品味父母及与女儿之间的那份真情。

三、课后拓展,品味爱心。

真情如平淡无奇的茉莉,人间处处有真情。为了让学生对这份平淡却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四个拓展练习。

1.读读有关“爱”的文章,谈谈读后感受。

2.说说身边发生的有关“爱”的小事。

3.朗诵一首“爱”的小诗。

4.写一篇“爱”的文章。题目《爱如 》

在读、说、诵的基础上,学生愈发对平淡无奇的爱有了深刻的感受,课后很多学生都谈到了自己身边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爱的故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的爱,什么才能称之为真情无痕、至爱无声。于是一篇《爱如 》水到渠成。

这节课中,有一点遗憾的是执教时还是没能大胆地放开手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慢慢体会、感悟真情,我有些环节又把自己的设计通过强硬的方式给学生,而不是始终在顺应着学生的学习。这是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改正的。

篇2:爱如茉莉反思

五年级盛益红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在心里流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在心房。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读后,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

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妈妈生病住院让我为爸爸煮饺子吃的嘱托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设计该课时,我抓住“爱”这个字眼,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一、析词品句,体会真情。

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引导学生理解“记住”“虚弱”“钻”“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理解“直奔”“麻木”等词的意思,从而感悟到父母心灵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适时提点,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作批注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文中对阳光的描写,我渗透进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景是为感情服务的,领悟情景交融的作用。

三、课后拓展,品味爱心。

真情如平淡无奇的茉莉,人间处处有真情。为了让学生对这份平淡却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如下拓展练习:

1.观察幻灯片,导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现出来的爱,从而强化学生的观察与积累能力。

2.说说生活中爱的表现

3.用“爱是„„”来总结一下。

遗憾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体会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浓情蜜意,品味父母及与女儿之间的那份真情。学生讲的很好,但我没有及时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2.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导致课文环节未能全部完成,对课文总结力度不够。

3、课堂语言相对于缺乏,不能营造那种如诗如画的韵味。

改进措施: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明白我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强化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基本功,增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2、本节课课堂容量稍大,如果在课堂之前让学生找到细节描写,引导学生领悟,课堂上完成妈妈的话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这两部分的细化感悟,引导总结爱是什么和课外拓展,时间分配就能合理完成,课堂结构也较为合理。

3、课前和学生交流不够,强化备学生的环节。

篇3:爱如茉莉

母亲被我问得一怔, “噗哧”一声笑出来, “你呀, 言情小说看多了, 问这种问题”。

“妈, 你快说呀!”我死缠着问。

“就像这茉莉。”母亲拗不过我, 答了这么一句我似懂非懂的话。

“像茉莉?”我百思不得其解。

周六, 母亲突然得了急性肠胃炎需要住院, 临走时反复叮嘱我:“今天你爸出差回来, 我本来想做点好吃的。现在看来不行了, 你去买点熟菜吧, 记住等你爸吃完了再跟他说妈妈住院的事。”

终究老爸还是没听我漏洞百出的谎言, 一口菜都没吃就直奔医院去了。

那一夜, 爸整夜未归。

第二天一早, 我捧着精心修剪过的茉莉, 去医院探望妈妈。轻轻推开门, 我发现爸爸头靠着窗沿, 一只手紧紧地把母亲的手捂在怀里, 睡得正香, 而母亲的脸上则写满笑意。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穿进来, 整个病房充满了温馨。

也许是我的脚步声惊醒了爸爸, 他抬头将母亲的手轻轻放下, 拉我出去。

“爸, 你怎么不找张床睡呢?”

“我怕你妈晚上不舒服不肯叫醒我。睡在床边, 你妈的手只要动动, 我就醒了。”

说完, 老爸就买早点去了。看着他那疲倦的背影, 一股暖意从我的心底升起。

我轻轻走进病房, 将那束虽不鲜艳夺目但清香四溢的茉莉插进花瓶。

“孩子, 来帮妈妈揉揉脚。刚才你爸睡得正熟, 我怕吵醒他, 脚都不敢动, 都麻了。”看着母亲的笑脸, 我忽然明白了她说的那句“就像茉莉”的含义。爸妈的爱没有琼瑶笔下那般惊天动地, 也没有席娟笔下那般浪漫温存, 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 就如这茉莉花, 虽不起眼却清香馥郁。

篇4:文如茉莉,人如茉莉,爱如茉莉

一、 文如茉莉

课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华丽的辞藻,全文似清丽的水墨画,似清澈的山泉,似清香的绿茶,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照看妈妈”这件小事娓娓道来。

作者在开头就给我们呈现一幅温馨的画面:妈妈在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修剪茉莉花枝,给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当作者问“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时,妈妈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这样的回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不仅让作者不理解,也让我们读者如处雾境,难道真爱与平淡无奇的茉莉花之间可以画上等号吗?茉莉就像磁铁一样吸引我们往下读。

妈妈生病了,作者剪了一大把茉莉来看望。看到了爸爸为了照看妈妈,不到陪床上休息而紧握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作者把茉莉花插进瓶里,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嗅到了茉莉花香,懂得了平淡无奇的真正内涵。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将茉莉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

二、 人如茉莉

作者没有刻画人物的外貌,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人物也没有豪言壮语,语言、行为也很平常。在回答我“真爱像什么?”的问题时,妈妈没有深奥的话语,只是说“就像茉莉吧。”当她因为生病了,不能实现自己对爸爸的承诺——包饺子时,她让“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并且让“我”“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对爸爸的关切之情。爸爸也是一样,他没有吃我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爸爸没有睡陪床,而是“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看“我”来了,“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平实的语言,没有渲染,没有夸张,两人的相互关爱之情溢于纸端。这种真挚的情感就像茉莉花香扑鼻而来。

三、 爱如茉莉

爱是什么?文中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花前月下,更没有卿卿我我。妈妈住院时,爸爸没有到陪床上休息,握住妈妈的手,为了便于为妈妈做点事情,不料自己睡熟了。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自己手脚都麻木了。“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爸爸、妈妈相濡以沫的真爱之情化为洁白纯净的茉莉,幽香缕缕。我们彻底明白了妈妈说“真爱像茉莉”的真正内涵。爱是什么?爱是相互牵挂,是生活上的相互照顾,是相互体贴,是一种责任的共同担负。爱是茉莉的平淡无奇,爱是茉莉的洁白纯净,爱是茉莉的袅袅清香。

爱如茉莉,历久弥香;真爱无痕,至爱无声。

篇5: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第一次深情地朗读这篇课文时,我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动于妈妈生病时仍牵挂着那顿允诺的饺子,感动于爸爸感知到妈妈生病时焦急的脚步,感动于那幅安静幸福的相依图……是呀,感动贯穿于全文的各个角落!鉴于此,我想:这课的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讲述,学生独立地个性化阅读应该占据主导。于是,在充分的阅读课文以后,我就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品析。虽然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各方面的教学点很多。但是,通过每位孩子充分地读、品、说、再读。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爱。孩子们发现了“奔”、“怔住”、“蹑手蹑脚”、“布满血丝”等这些词语背后包含的深情。

同时,我们得清醒地看到:我们自始至终被感动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默默地、无声地、自然地流露。这就是本文的文眼:爱如茉莉。怎样让“爱”和“茉莉”连接起来,这也是我始终在努力的。于是,我在揭示课题时,让孩子们初识茉莉,在读通课文时,我又让孩子们体会“平淡无奇”的茉莉。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这样简单,平凡,却饱含深情,就想茉莉一样,虽“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这样,孩子们在最后的联系生活实际时,才能够去发现自己身边那茉莉般的爱。

篇6:《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如何优化“病房温馨场景”的教学,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 受爸妈之间的亲情无价,而又爱在细节,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与同行们商榷。

推开病房的门,“我”看到了什么?同时向学生出示文章当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考虑、交流看法。接着向学生出示书中文字,让学生自由读,并考虑:是什么让“我”怔住了?或“我”看到了什么?交流看法时,先理 解“怔住”的意思,再追问:“我”怔住了,是因 为“我”看到……

教师指导:“看到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你有什么要问爸爸的吗?(因 为 什么不睡在陪床上?因 为 什么还要紧握妈妈的手?你夜里睡得好吗?……)同样要指导学生与妈妈对话:你身体是那样虚弱,脸上因 为 什么还露出恬静的微笑?这一夜你睡得踏实吗?……在对话中,学会联系下文考虑、交流看法。

进而指导学生归纳提炼:使“我”怔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写阳光又是为了什么?借“一切都……”这段话,其实“我”想说的是什么?

最后在温馨的乐曲声中尽情地读,让画面留在学生的脑中,让情感存在学生的心中,让文字激扬,让情感流淌。

篇7:《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如果说还是有点收获的话,那就是:课还是简单点好。《爱如茉莉》言浅意深,是一首至真至纯的爱的颂歌,茉莉自然地连缀全文,以平凡生活中的细节,来诠释爱的真谛。因此我的教学也力求与课文特点协同起来,学生读读悟悟,悟悟读读,朴朴素素,简简单单。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应该有的要有,不该有的尽可能地删除,而不是变化各中手段在它身上附加各中东西。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地突出语言实践,透过“内容”,聚焦“形式”,指向“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基于此,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爱如茉莉”。当目标简单了,学生就容易做到一课一得,每天进步一点点,长久坚持下去,语文能力就会提高,就像南怀瑾先生所说“日积月累的工夫是伟大到令人敬畏的”。

教学内容简约。一篇课文,一堂课可以教给学生的很多。具体到《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共18个小节,如何进行取舍,把最精华的东西拿出来教给学生呢?“沧海横流,只取一瓢”,我精选了课文的第9小结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由第9小节始到第9小节终,紧扣其中最能拨动学生心弦的关键词“紧握”进行细读和品位,围绕“紧握”移情体验这样睡的辛苦,在角色置换中体会爸爸无言的爱,再由“紧握”发散开来,寻找细节,感受真爱,让课文中的“情”溢出来。

教学过程简化。整节课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悟细节中所蕴含的感人至深的情感,在品位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仿写一个细节,使学生得意、得言、得法。课堂上始终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经历自读自悟的过程,每一步都力求实在,不走过场。始终在点拨、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进行扎扎实实地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简单。我主要采用的就是“读悟法”。就是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咬文嚼字。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堂上主要把“读”贯穿课的始终,在读书中向文本絮絮发问、请教、揣测、感悟,领会细节之妙。一遍一遍地读,一次一次地悟,读出自己的问题,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从文字表面读到了文字背后,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细节,敏感体会人间至情的情怀。

篇8:《爱如茉莉》教学实录

师:如茉莉一样的真爱弥漫在寻常的生活中, 存留在不经意的细节里。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关注细节”。用心去发现那一个个爱的细节,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或许都流露着那茉莉花香的真爱。二是要“感受语言”。要用自己的心灵到课文中去感受那一个个温馨的画面, 到字里行间去体会那人间的真情, 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 或许都蕴涵着那茉莉花般的真情。要记住: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现在请你们轻声阅读课文, 用眼去发现, 用心去感受。建议你们把这些发现和感受简要地写在旁边。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有不同的感受, 可以进行补充。

生:“然而,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这里的“直奔医院”可以看出爸爸一眼就知道妈妈住院了, 这就是心灵相通了。这个“直奔”说明爸爸此时很着急了, 心急如焚。

师:这个“奔”字有两个读音, 你念“bēn”, 还有一个音念“bèn”。这两个音含义有什么不同?这里到底念哪个音?

生:“bēn”就是奔跑的意思, “bèn”也有奔跑的意思。

师:不同的是什么?

生:“bèn”是向着一个目标奔跑吧?

师:“bèn”是有目的地奔跑, 这里“bèn”的是医院。还有如嫦娥奔“bèn”月。从这个“bèn”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妈妈善意的谎言、爸爸直奔医院, 说明两个人心中都牵挂着对方。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 都为对方着想。我想恩爱的夫妻都会是这样的吧! (掌声)

师:“恩爱”, 说得多好啊!夫妻之间的爱, 就是柴米油盐生活中的爱, 就是在吃饭睡觉这样的生活琐事中流露出来的。真正的爱就是这样自然的, 叫“真水无香, 大爱无痕”!

生:老师, 我发现文中的爸爸妈妈很有意思, 一个要让他吃饭, 一个偏不吃;一个要让他睡觉, 他偏不好好睡;一个让有事叫他, 一个偏手臂麻了也不叫。这个好像和生活中的不太一样, 很特别。这样是不是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呢?

师:你看得很独特!就是这些和生活中不一样的细节, 那些看似矛盾的、不可理解的细节, 才让这个女儿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这种体验就是父母之间平淡如水的爱!

生:老师, 我有一个问题,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两句并没有写妈妈对爸爸的爱, 或者爸爸对妈妈的爱, 为什么还要加进去呢?

师:对啊, 这句话写的是一个景物, 写的是阳光, 为什么要写在这儿?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很有趣味。

生:“探”字。

师:你怎么理解的?

生:“探”是说阳光伸进脑袋来看爸爸妈妈, 很温馨的样子。

生:“探”字是说悄悄地伸进头来看, 阳光不想惊醒爸爸妈妈休息。

师:啊, 这里的阳光就像什么?

生: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师:是啊, 这里的阳光和生活中真实的阳光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了。我能体会到阳光有生命, 有感情。

师:这里的阳光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是阳光有了感情吗?是作者的感情藏在阳光里了!这时候的景蕴含着情, 这样描写景物的语言就是抒发感情的语言。记住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片段二

师:“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这个结尾有什么特别的?

生:用了一个“哦”。

师:一般表达感情的时候都用“啊”, 这里为什么不用“啊”呢?

生:因为他这个时候明白了“爱如茉莉”是什么意思。“哦”, 表示明白的意思, 所以他用了一个“哦”。

师:你能将前因后果说清楚些吗?

生:课文开头说我问妈妈“爱像什么”, 妈妈随口说“就像茉莉吧”。我以为妈妈是随口说说的, 并不当真, 还觉得爱怎么会像茉莉一样平凡呢?没想通。后来, 看到爸爸和妈妈在病房里的那一幕, 才明白原来爱真的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所以, 她就“哦”了一声。 (众笑)

师:哦, 我们现在明白了吗? (众笑)

生:明白了。

生:“哦”是表示恍然大悟的意思。

生:我觉得“哦”是表示心里明白, 而“啊”是把心里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 (惊喜) 对啊, “啊”一般是抒发出内心的情感, 而“哦”往往是隐含着内心的情感。那么, 为什么后面要用两个“爱如茉莉”呢?

生:这两个爱呢, 一个是妈妈的爱如茉莉, 一个是爸爸的爱如茉莉。 (众笑)

生:我觉得小作者非常高兴, 因为明白了“爱如茉莉”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是令人感叹, 第二个“爱如茉莉”是让人回味。

师:说得好, 你从一个词语中读出了两层含义。

生:我觉得作者是反复指出“爱如茉莉”才说两遍。

师:强调, 通过反复来强调“爱如茉莉”。你说得很专业!

生:我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是说我开始不懂得, 第二个“爱如茉莉”是说经过这件事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它是一种回味, 一种赞美, 一种赞叹。人世间像茉莉一样的爱是珍贵的。

生:第一个“爱如茉莉”是强调爸爸妈妈的爱, 第二个“爱如茉莉”是想告诉我们, 虽然平时爸爸妈妈说的话是那么平平淡淡, 但是他们的爱也像茉莉一样散发着芳香, 沁人心脾。

师:说得真好, 那才叫做真爱无声。真正的爱不需要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众大笑) 真正的爱是无私的,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师:那么, 这个结尾该怎么读呢?

(生大声地, 充满激情地朗读。)

师:如茉莉一样的爱, 是留在心底的, 不需要喧哗, 不需要炫耀。想一想, 该怎么读?

(生轻声地, 饱含深情地朗读。)

片段三

师:如果老师要你来打一个比方, 爱如什么, 这是什么样的爱。请你模仿这样的句式, 写几个句子。

(生投入写话, 教师巡视, 并提示:可以用生活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样事物来打比方, 要写出爱的特点。)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爱如棉袄, 穿起来很暖, 脱下来很冷。爱就是这样的。 (众大笑)

师:爱如棉袄, 可以保暖。很实用, 就是缺少点诗意。 (众大笑)

生:爱如空气, 看不见, 摸不着, 但是我们在生活细节中却时时刻刻接触着它。

师:稍微改一改:看不见, 摸不着, 后面简单一点。

生: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了它。

师:就是“离不了”。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生:爱如空气, 看不见, 摸不着, 却又离不了。 (掌声)

生:改成“少不了”更好。

师:多好啊, 人人都要像空气一样的爱。

生:爱如巧克力, 不需要华丽的装饰, 吃下去却回味无穷。

师:如棉袄, 是穿的;如空气, 是呼吸的;如巧克力, 是吃的。 (众大笑)

生:爱如春雨, 丝丝柔柔, 用自己来滋润万物, 让别人过得更好。

师:滋润你, 滋润我, 滋润他。

生:爱如一本书, 书里面是丰富多彩的, 爱也是一样丰富多彩的。

师: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生:爱如钞票…… (众大笑)

师:爱如钞票?爱如钞票?爱怎么如钞票了呢?

生:有时付出, 有时收获, 有时浪费。 (众大笑)

师:我听过这样一句话:钞票不是万能的, 可是没有钞票却是万万不能的。 (众大笑) ……这是爱的“钞票观”。 (众大笑)

……

篇9:爱如茉莉,课亦如茉莉

一、依据学情和课文特点处理教材

《爱如茉莉》是一篇情深隽永的散文。这种情,缘自主人公映子父母间的纯真爱情。这种情,是一种脉脉温情,既淡且浓;这种情,没有“我爱你”的热烈表白,却有执手而眠的动人;这种情,朴素实在,却不乏浪漫。每一个有点阅历的人读之,无不为之感动。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细节描写。爸妈之间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话语、平凡的神情表达的都是“真实的爱”。透过这一处处细节,我们会读出丈夫对病中妻子的爱,病中妻子对丈夫和女儿的爱。

如何处理教材,如何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有的教师将教学定位于“真爱是什么”,将“理解什么是真爱”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确定为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通过“精读探究,感悟爱如茉莉”“升华情感,感悟爱如茉莉”“拓展说真爱”等环节落实重难点。在最后总结时,让学生说“真爱是什么”,多媒体出示“爱的小诗”供学生欣赏。这样的课堂,在教师华丽语言的渲染之下,学生也能说出一点点感悟,但那毕竟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的阅历,没有内心的体验,真的能感受到平平淡淡的“真爱”吗?所感受的恐怕是浮于表面的“表白”,很难引发发自内心的共鸣。因此,把教学重点定位于体会“真爱”是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收效必定甚微。这样教,也掩盖了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未能有意识地从课文学表达,课文的教学功能没有很好发挥。

而本课的教学,教师从学生身心实际和课文特点出发,制订了课时目标。依据确定的目标,把“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作为重点,把“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作为教学难点,学习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写片段。在学习细节描写的同时,感受父母间平凡深厚的爱。

现行的教科书是文选型教科书。对于一篇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篇课文不一样教,有的侧重于感悟,有的侧重于表达,有的侧重于人文方面,有的侧重于工具方面……

王荣生教授把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等教学功能类型,他认为要根据选文类型来确定教学内容。所谓例文型课文的教学,即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与这篇课文相呼应的读写方法,或“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或“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某种写法”,或“学习写某种体式的文章”。这与叶老“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思想相一致。

教师把课文当作例文来处理,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读写知识,训练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片段,把握了课文特点,以学定教,依文定教,真正体现了用课文来教的思想。

二、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

一般常态化的语文教学流程是: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段讲解,深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总结提升,小结收获体会。这样的教学流程是依据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目标设计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而无论是教语文知识,还是学习语文方法,都应该遵循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而要落实“教会”,要依据“认识——实践——迁移”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吴忠豪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学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

本课的教学,较好地遵循了这一规律。

教师先从“认识细节,初步感受效果”入手,让学生谈深刻印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这些动作、神态等细微之处表现了爸妈之间的深厚感情,进而引出细节描写的概念,初步认识细节描写。

再从研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效果。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按照自学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其他细节描写之处,做好批注。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书写批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充分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这一环节,不仅巩固了细节描写的概念认知,还在体会细节描写表达效果的同时,加深了对文本内容、情感的理解体会。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练习表达。学生观看公益广告《灯光》,进行拓展练笔。这个公益广告说的是一位夜间卖馄饨的老大爷为一位放夜学回家的女学生照亮夜路的事,于细节中传播温情。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老大爷的动作、神情、语言等细节,再写一段话,实现读写迁移,既加深对细节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品词析句,语文味浓

课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一定的内容要通过相应的形式来体现,一定的形式必然表现相应的内容。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领悟,而忽视了对语言形式的体会。教师往往“脱离语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中,演变为谈论口号的活动”,往往“滞留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上,演变为谈论那人、那事、那景、那物的活动”,往往“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演变为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活动”,而忽略“体味语言表达的功力,体味准确的语言所蕴含的意味、体会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王荣生语)。

小说《陈奂生上城》一开始写漏斗户陈奂生悠悠上城来。“悠悠”写出了陈奂生致富后进城时那种悠闲自得的心情。如果换成“匆匆”或“慢慢”都传达不出那种情味。语言有温度,词句知冷暖,讲的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行,要品词析句,要咬文嚼字。

教师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把握细节的同时,十分注重对语言的品味,由言及意,再由意及言,言意兼得,揣摩体味。如对“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我们”写作手法的分析,对“探”字的引导体悟。课文中这样的词句很多,如写爸爸“直奔”医院、“布满血丝”的眼睛、妈妈“虚弱”的声音等等,教师均能引导学生感知体会。

王荣生教授说,所谓阅读方法,就是要知道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来。而训练学生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正是学习阅读方法的有效途径。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语言文字。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体味语言文字的妙处、情味,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进而培养学生深刻的理解力,这是阅读教学的独当之任,我们切不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作者单位: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严 芳

篇10:《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薛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认为此文是“生活有真爱,细节谈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而品味出语言蕴含的情感。学生真的是静心读文,划下充盈着真爱的字词句,在交流中不时有精彩、有思考、有启发,更有真情实感。如此大手笔的精读环节,往往对于我这样的新手会不好把握学生在交流中的提升。薛老师的教学示范提醒了我:“在学生交流中老师要评价、要点拔、要引导。”不要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心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是对学生学习的真正尊重。分享薛老师精妙的评价————当一位学生分别从文章的12小节和16小节中体会出父母之间的真爱如茉莉一样纯洁透明时,薛老师充分肯定这位学生能把前后两段文字联系起来分析,很会读书。

这种肯定能让其他学生模仿到一种阅读方法————学会联系、整体阅读。分享薛老师适时的引导————最后薛老师问学生结尾为何要用两个“爱如茉莉”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各抒己见,薛老师一一作点评,但当一位学生说第一个是妈妈说的,第二个是爸爸说的。薛老师反问道:还有“我”的呢?那应该用三个“爱如茉莉”。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这不代表老师可以对学生错误的理解似是而非。分享薛老师的智慧点拔—————“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不过有一段大家都没有提到,那就是第9小节,请你们仔细读读,你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心、用朗读把这个画面再现出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中的阳光与平日的有何不同呢?”“带着感情去读,带着感情去体会,带着感情去表达,就一定能感动人心。”等等。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会出现“被学生过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薛老师说:其实在交流中需要点拔,但不一定要面面俱道,要有取舍。点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激发起学生的无穷潜力。最让我感动、敬佩的是:薛老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把一段话整整读了四遍,直到这位学生把文章读正确了才让她坐下。事后的评课中薛老师说:“或许我这个五分钟有些浪费,但课堂上对一个孩子特殊照顾五分钟,将改变他语文学习的命运。”在我的课堂中也有许多这样语文上有理解可是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孩子,我会让他重读课文,却没有如此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我担心着教学完不成,担心着其他孩子分心。真应该有“舍”才会有“得”啊!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在评课中我更是体味到了薛老师的智慧话语,如:语文课应简单、朴实,不追求热闹。静心才会融入,热闹流于浮华。太多的媒体、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忙着用眼、用手,可就是不用脑不用心。

我追求的课堂不要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要朴素实在,就像文中所说的“静谧美好”。语文课要有深度,要有智慧的挑战。教师在追求课堂“有深度的简单”必须要有丰厚的底蕴。课的结尾体现了薛老师所提到的“有智慧的挑战”————模仿文中“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洁,素雅温馨。”说一句话,谈谈你对爱的理解,强调后半句一定要说明你为什么打这样的比方。在学生滔滔不绝,不时闪现智慧火花的过程中,我的脑中突然冒出“真水无香”一词,老子说过: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庄子也曾经讲过牙人辨猪的故事。

篇11: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教后反思

在教学时我从书中描写的“大爱”入手,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讲讲《王子与美人鱼》《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体会书中描写的那些缠绵悱恻,花前月下; 刻骨铭心, 荡气回肠;海誓山盟, 生死与共的“大爱”。然后,再引入如茉莉般平淡无奇的爱,形成强烈反差,激发学生的好奇,真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这部分的设计意图,一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是说话训练,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来进行表情达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之后,我让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能体现父母之间真情的词句和最感动自己细节,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当中去感受“爱如茉莉”。在班级交流感受时展示父母在病房静静守候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句去体会父母之间的深情,如“虚弱”“直奔”“紧握”“坐”“探”等,让学生感受到爱有时就体现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平淡的话语,一个细节,一件小事上。同时,在课上我注重重点词语的理解指导,例:对“直奔”“探”的指导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句练习朗读,而后再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将学生的感情推上一个新的高潮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赏析感言,升华爱的理念。利用播放组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生活中通过细节体现“爱”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后写几句话或写一首小诗,

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

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爱是——---——————;

爱是—————————-。

爱是—————————-,

爱是—————————-。

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有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让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文字的温度。

篇12:《爱如茉莉》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爱如茉莉》),这三个词你会读了吗?(1)出示: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2)指名读,齐读。

2、这三个词语都跟茉莉有关,茉莉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能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来描述,说上

一、两句话吗?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过渡:在作者眼中茉莉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

1、请自由读读课文第6至18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并请你在旁边做上批注。

2、交流。出示(第7自然段)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1)指名说说体会。(感受到妈妈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通过一个善良的谎言让爸爸吃好;爱是一种约定,妈妈信守与爸爸之间的约定。)

师:是呀,爱是善意的谎言。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爸爸那平淡无奇却又真挚的爱。

(2)追问:那此时,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饺子哪个重要?饺子中包含着什么?

3、面对作者买回的饺子,爸爸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出示: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

(1)你能从哪个词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从“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从“每天”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是啊,爱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奔”有两个读音,你是怎么区别的,(bēn是无目的的,bèn是有目的的)感受到当时爸爸的心情怎样?(着急、担心)是呀,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2)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测出来吗?

师:是啊,爱是心有灵犀的。

4、你还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 出示: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芬芳与光泽里。(1)学生谈感受。▲叮嘱

从“叮嘱”一词你读懂了什么?爸爸会怎样叮嘱? 师:是啊,爱就是轻轻的叮嘱。

(2)这一小节,还有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抓“恬静”“紧握”“伏”“悄悄” 师: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一个“探”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作者为什么会写阳光呢?

是的,这儿就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如果在平时的作文中你也能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4)看到这温馨而美好的一幕,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引读——

(5)现在你能说说“我”为什么会被“怔住了”?

(6)出示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个温馨的画面起个题目,你会起什么呢?(7)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谁来把这幅温馨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

(8)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就是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对爸爸妈妈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自己情感的抒发,写出了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仔细体会。

5、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爸妈之间的爱如茉莉?

出示:他睡眼蒙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1)从“轻轻放下”“蹑手蹑脚”体会到爸爸特别爱妈妈。

(2)是啊,父母间的爱就浸润在这生活中细微的小事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而纯洁。

(3)谁来把父母间的这茉莉般的爱读出来?

6、出示:“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师: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师: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睡

7、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8、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从“哦”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刚开始理解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其实文章就是按照“茉莉”为线索来写的,读一读课文6~17小节,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写“茉莉”的,请你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3)作者对茉莉情感发生的变化,是随着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而改变的,茉莉蕴涵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真情,让我们一起读“哦,——”

9、读到这里,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爱如茉莉了吗?

(茉莉虽然平淡无奇却芬芳无比,就像父母之间的爱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3)指导有感情地读。

三、创作诗歌,升华爱的理念

1、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你认为爱是什么?请你写一写。

句式训练:爱是________________

2、一首诗就这样形成了,就让我们用心感受茉莉般的爱。

篇13: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教学实录

(师屏幕配乐播放茉莉花图片, 生欣赏。)

师:同学们, 身处在如此整洁的环境之中, 欣赏着美丽的茉莉花图片和动听的音乐, 融入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之中, 这一刻, 你的心情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

(生积极举手)

生:高兴。

师:能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同上课, 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

生:紧张。

(师走到该生身边, 轻抚着她的头。)

师:为什么紧张?

生:因为人太多, 怕自己上课时表现不好。

师:那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呀!现在请看, 在座的老师给予了你什么? (众教师热烈鼓掌)

师:面对如此热烈的掌声, 你应该对老师们说什么?

生:谢谢老师们。

师:在老师们的掌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老师们对我的鼓励。

师:你真善解人意。面对老师们的鼓励与信任, 你能在这节课上好好表现一番吗?

生:能。 (小声)

师:能不能再对自己更有信心一些?

生:能! (声音大而有力, 众教师再次鼓掌。)

师:真好!还有吗?

生:幸福。

师:老师和你心有灵犀, 因为能和五一班的你们共同学习而幸福。

生:激动、兴奋……

师:同学们, 刚才你们道出了此刻真实的心理体验。下面,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走进那个平凡生活中的动人故事———《爱如茉莉》。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下面书空。注意书空时也要一笔一画, 态度认真噢! (生认真书空)

师:注意“茉”字的写法, 草字头下面是“末尾”的“末”。书写时, 上横长, 下横短。你写对了吗?再写一遍。

师:下面来齐读课题。

(生大声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课题时, 有时候声音低一点, 速度慢一些, 反而更有韵味。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生重读课题, 声音低了, 速度慢了, 很有韵味。)

师:你们真棒!

二、检查预习, 铺垫“爱”的认知

师:同学们,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你们的一份责任, 并且能体现出你们对老师的尊重。虽然这是我们的首次合作, 但我相信昨天晚上的预习要求你们一定完成得很好。现在就让我们首先来认读一些应该读准读音、了解含义的词语。

(屏幕出示词语)

师:谁来领读一下?

(生积极举手, 师指名领读。生领读正确。)

师:真了不起! (竖起大拇指) 谢谢你带领同学们安全抵达目的地。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这些词语中, 有没有你昨天通过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含义的词语, 如果有, 能汇报一下吗?

(生积极汇报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

师:你们的自学能力真强, 老师真高兴!现在有几个词语我们还要着重学习一下。首先来看“嗔怪”这个词, 它是什么意思?

生:对别人的言语或行为表示不满, 有点生气。

师:是真的生气吗?

生:不是, 是假装生气。

师:说得好。不是真生气, 是假装的。所以当假装生气地责怪别人时, 我们就用“嗔怪”这个词。再看“眸子”这个词, “眸”是什么意思?

生:眼珠。

师:因为它代表了眼睛, 所以是目字旁。那么“眸”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眼眸。

师:看我们眼睛的颜色, 可以组什么词?

生:黑眸。

师:你真聪明。老师再提供一个———“回眸一笑”。现在我来到了同学们的身后, 请大家对我回眸一笑好吗?

(生做动作, 课堂气氛活跃。)

师:谢谢同学们可爱的笑颜。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诗句。

(屏幕出示: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

师: (朗读一遍后) 大家知道这两句诗是描写古代哪位美女的吗?

生:杨贵妃。

师: (拍拍该生的肩膀, 面露赞赏之色。) 你的知识真渊博!这两句诗的确描写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那么通过它, 大家要注意“回眸一笑”一词多用来形容美丽女子回头一笑的娇美姿态。下面, 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两句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 “袅袅”一词含义很多, 用处很大, 让我们来认识它, 了解它, 进而和它做朋友吧!请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

我和“袅袅”做朋友,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袅袅炊烟)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柳袅袅)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余音袅袅)

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 (袅袅婷婷) 】

(师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 像这样一词多义的好词, 在今后的写作中, 我们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呀!

师:通过刚才的生词检查, 老师知道大家确实按照要求, 把课文做了充分的预习。现在, 老师想问一下, 昨天有谁和家长交流了这篇文章?

(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师:老师相信这些同学的家长一定是非常关心你的学习, 非常爱你。谁愿意把交流的内容透露一下。

(生举手, 师指名回答。)

生:我给妈妈读了课文, 她夸我读得不错。

师:换成我, 也会夸你。

生:读完课文, 妈妈对我说, 文中夫妻的爱情确实像茉莉花, 虽然那么平凡, 却让人感觉那么温暖。他们互相关心, 互相体贴, 处处体现出深深的爱意, 真让人羡慕。

师:太精彩了, 你妈妈真棒!掌声在哪里? (全场掌声) 有和爸爸交流过的同学吗?

生:我和爸爸交流了。爸爸说往后要好好爱妈妈和我。 (全场会心一笑)

师:多么可爱的爸爸, 为爸爸鼓掌! (掌声)

师:同学们, 你们的家长多么令人尊敬呀!他们每天工作那么忙碌, 却还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着你们学习。有一首歌唱得好, “爱我你就陪陪我”, 能陪你交流的家长一定是非常爱你、并且对你的成长极其负责的人。

三、研读文本, 感悟“爱”的细腻

师:同学们, 在刚才的交流中, 虽然每个人的说法不同, 但看法基本一致:文中夫妻俩之间那暖暖的爱意与浓浓的深情, 就像那茉莉花, 虽平淡无奇却清香弥漫, 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请看课文的第1耀5自然段, 谁来读一下课文?

(生举手, 师指名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互动来完成口头填空。

师生互动:妈妈的一句“爱就像 (茉莉) ”, 让映儿差点 (笑出声来) , 因为她心里藏着一句话——— (这也叫爱) 。但文章的结尾, 映儿又发自肺腑地感叹: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师:是什么让映儿对真爱的认识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来解读那些饱含深情的细节、拥有温度的词语。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要求, 请同学们在课文的第6耀17自然段中, 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 圈出有体会的词语, 写出你的感受和理解, 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举手, 但人不多。)

师:同学们, 今天的发言机会很难得, 我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期待着你的精彩表现。来, 拿出我们的自信! (师同时有力地举起右手。想发言的学生多了不少, 气氛活跃了起来。)

生:读了第8自然段的“然而,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 我知道了爸爸很爱妈妈, 知道妈妈生病了, 他非常着急, 恨不得一步就来到妈妈身旁。

(场内有笑声和掌声)

师:你的体验真深刻, 发言真精彩, 了不起! (老师竖起大拇指) 你能告诉大家, 这段话中的哪些词最能体现出爸爸着急的心情?

生:“直奔”。

师:谁还有补充?

生:“没有吃”“没听”。

师:非常准确。这段话中, 通过写爸爸两件没做的事和一件急做的事, 告诉了我们“爱是什么”。爱就是这份爱人为先的急切心情和默默牵挂。一个“直奔”两个“没”, 让我们的体会这么深刻, 这就是词语的温度。下面让我们读出这份急切和牵挂吧!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文中还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

生:第7自然段打动了我。妈妈即使生病了, 也要照顾好爸爸, 她很爱爸爸。

师: (抚摸着学生的头) 你说得真好, 老师和你有同感。你能试着读出妈妈对爸爸的这份爱吗?

(生认真朗读, 效果欠佳。)

师:你读得很流利。但是妈妈说的这些话是在得了急病后用很虚弱的声音说的。想想我们生病身体虚弱时, 说话声音怎么样?

生:声音很轻。

生:感觉没有力气。

师:再来试着读一下。

(生轻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 (点头微笑) 真好!在妈妈虚弱的话语中, 我们还听出了什么?

生:妈妈很关心爸爸。

生:妈妈很体贴爸爸, 因为她说“记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有理有据, 好好加油!同学们, 一顿普通的饺子, 几句平凡的话语, 虽平淡无奇, 却饱含着真切的爱意。我们接着交流。

生:我最喜欢第10自然段的一句话:“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 轻轻放下妈妈的手, 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 把我拉了出去。”我觉得爸爸非常细心。

师: (笑了) 你的心更细。让我们为这份细心而鼓掌。 (全场掌声) 这句话中, 细腻情感的存在, 悄无声息地拨动了我们内心的琴弦, 尤其有两个词最为动人, 哪两个?

生:“轻轻”“蹑手蹑脚”。

师:很好, 谁来读出这份细腻?

(生读, 感情不到位。)

师:同学们, 怎样才能读好这份细腻呢?最重要的是读好句中的重音词, 像“轻轻、蹑手蹑脚”。所谓重音词, 并不是指声音加重, 而是在读这些词时, 与临近词相比较, 声音有了轻重变化, 速度有了快慢变化。听老师读一下。 (师范读)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下。

(生齐读, 效果很好, 现场有掌声。)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对话是谁与谁的语言?

(屏幕出示:

我夜里睡得沉, 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 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 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 手脚都麻木了。)

生:这是爸爸和妈妈说的话。

师:在他们的真情告白中, 大家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爸爸妈妈互相关心。

(师点头微笑)

生:我读出了爸爸妈妈互相为对方着想。

师:你与他们的心相通了。他们这份动人的夫妻之情, 使我们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心心相印。

生:相敬如宾。

师:老师再推荐几个, 相濡以沫、比翼双飞、同甘共苦。还有一句话,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同学们, 现在你们可能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还很朦胧, 但是当你们长大成人以后, 尤其是有了心爱的人之后, 你一定能体会到这些词句中所饱含的深情。现在男生读爸爸的话, 女生读妈妈的话, 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这份深情。

(男女生深情朗读)

师:同学们, 本文动人心弦的细节有很多处, 唯有这一处, 给予了老师更为深刻的感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读来想象画面。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老师读的是文章的第9自然段。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幅动人的画面。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读着、想着这幅画面, 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 (纷纷回答) :温馨、浪漫、感动、幸福、关爱……

师:是呀!多么温馨动人的画面, 使阳光也有了人的情感, 是哪一句, 谁能读出来?

生: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师:真美好呀!同学们, 一切景语皆情语。但凡那些把景物写得生动、优美的语句, 都是融入了作者浓浓的情意,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后我们在写景时, 也应该这样情景交融。

四、回归主题, 再享“爱”的绵长

师:同学们, 真爱无痕, 至爱无声,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就像茉莉, 虽平淡无奇, 却清香弥漫。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些动人心弦的细节吧!请看屏幕。 (响起背景音乐) 首先来看一顿普通的饺子饱含的真切爱意。大家齐读。

(屏幕出示:

第二天早晨,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 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 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生齐读)

师:爱是什么?爱就是这份爱人为先的最真的关心与牵挂。读———

(屏幕出示:

然而,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

(生齐读)

师:温馨的画面情景交融, 感人的真情尽在无言中。读———

(屏幕出示:

妈妈睡在病床上, 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 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生齐读)

师:爸爸细腻的心思悄无声息地拨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读———

(屏幕出示:

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 轻轻放下妈妈的手, 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 把我拉了出去。)

(生齐读)

师:爸爸妈妈饱含体贴与温情的自白, 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不渝深情。读———

(屏幕出示:

我夜里睡得沉, 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 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 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 手脚都麻木了。)

(生齐读)

师:最后, 就让这如茉莉般的真爱, 袅袅地、深深地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吧!读———

(屏幕出示:

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篇14:《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陪伴在一旁的句子。

师:父母执手而睡。还有吗?

生:妈妈住院了还叮嘱我煮饺子给爸爸吃。

师:嗯,还有吗?

生:听说妈妈住院了,爸爸直奔医院。

师:看来,课文中美好的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描写这些画面的句子,自由读读,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画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相信既然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定能读得很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1.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2.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自由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多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和“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师:多了这两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更具体了。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多了两处更能体现妈妈很幸福。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妈妈病了,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那是因为爸爸关心她,照顾她。妈妈生病了,爸爸守在她身边,还紧握着她的手。

师:爸爸睡着了为什么要握住妈妈的手?

生:他怕妈妈晚上可能上厕所,但是不愿意打搅他。

师:因为爸爸晚上睡觉——

生(一起):睡得沉。

师:“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这是什么描写?

生(齐答):动作描写。

师:从这个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爸爸对妈妈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无微不至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爸爸妈妈间平淡而深厚的爱。

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这是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

师:你从这个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妈妈很幸福。

师:还有其他的词吗?

生:欣慰。

生:满足。

师:同学们,同样是一个情景,加入了细微的神态、动作描写后,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细微中感受到爸妈之间深厚的情感,这样一个普通的画面也就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

(板书归纳细节描写的特点。)

二、研读细节描写,体会表达效果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爱呢?

师给出自学提示:

请默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做好批注,重点要写出使用细节描写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写批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谁第一个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生病时还关心爸爸是否能吃上饭。

师:体会得很好!其实还有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虚弱。

师:对!虚弱说明什么?(身体很不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爸爸能不能吃上饺子),从这里更能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关心)

师:谁还来谈?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我从“直奔”这个动词,感受到爸爸很在乎妈妈。

师: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接着谈。

生:请大家看10至16自然段: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我从“布满血丝”“打哈欠”“睡眼朦胧“看出爸爸为了照顾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从“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看出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觉一晚上都不敢动。

师:能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来体会,你很会读书。爸爸怕妈妈有事不叫他,妈妈怕惊动了爸爸,一动不动。从这里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彼此间的——(深情)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吧!一组读爸爸的话,二组读妈妈的话,三组读映儿的话,四组读旁白。

师: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很特别: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师:一起来读读。

nlc202309031857

师:这是什么描写?一起告诉我?

师:从这处环境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前半句是对人的描写,后半句是对环境进行描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用环境衬托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爸爸对妈妈的爱就像这阳光——(轻轻柔柔地)

师: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让人的情和景的美相得益彰。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探。

师:你能换一个词吗?

生:照射。

生:照。

生:射。

……

师:把你们说的词换进去读一读,感觉一下,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探”是把阳光拟人化了,好像阳光怕打扰了爸爸妈妈似的。

师:说得真好。这个“探”字赋阳光以生命,它和我们一样都不忍惊扰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中,在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的同时来读读这句话吧。

师:父母之间的爱体现在手的描写上、眼睛的描写上、神态的描写上,还表现在互相关心对方的语言上。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表情达意。文中的细节既刻画了人物,又渲染环境气氛,让我们不由得感叹道“爱如茉莉”。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了吧。

生:爱像茉莉的香味一样淡淡的。

师:淡淡的,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三、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味。这里有一段视频,每次我观看的时候,总会倍感温暖。大家一起仔细看、认真听,猜猜打动我的是什么细节?有没有什么细节打动了你呢?(播放中央台公益广告《灯光》)

(生议论纷纷。)

师:下面,就请把你们刚才说到的那一个个表情、动作,还有一句句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师给出片段练习: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这段视频的内容。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师布置学生习作。)

师:谁愿意将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结合练笔要求边听边体会他的作品中哪些细节写得好……

师:这节课,我们从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如茉莉般的真爱。还用自己细腻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眼中的真情。希望以后,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细节,感受真情,传递真情。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港区教研室)

上一篇:100测评网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红色之旅下一篇:社区老年人助餐点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