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4-21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9篇)

篇1: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名胜欣赏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的保护:

1、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公元前五百七十一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时起,后据了解,因历史原因,老子庙会一度中断。为重新恢复这一千年盛会,2004年,河南省鹿邑县投资一点二亿元人民币对明道宫、太清宫进行修复性建设,2006年重新恢复。

老子庙会看点纷呈,主要举办“祈福.纳祥.和谐,老子故里道祖诞辰庆典”、道教祈福法会、“道德与和谐社会”专题讲座、纪念老子诞辰二千五百七十八周年全国书法展、综合文娱演出等活动。

其中,“诞辰庆典”道教祈福法会由中国著名的九十九位高功法师为老子故里祈福、纳祥。

2、帝舜传说(濮阳县)

帝舜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道德伦理文化,据专家考证,至今濮阳仍流传着许多有关舜帝的美好传说和文化遗迹。濮阳县组团参加了2001年8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15届世界舜裔联谊大会,首次向大会常委会提出申办2006年世界舜裔联谊大会的申请,同时又积极组织人员编撰了《帝舜故里》等宣传书籍及画册,广泛宣传、推介与联谊,营造浓厚的申办氛围,此外还多方筹措资金,重新修缮姚墟舜井、历山虞舜庙等。濮阳市政府还先后成立了“中国濮阳帝舜文化研究会”和“中国濮阳舜裔海外联谊会”。

“帝舜故里”建设项目规划占地7公顷,分祭典大殿、钟鼓楼区、神道设施区、旅游服务管理区四个部分。濮阳还在舜帝早期活动地———雷泽开发建设舜帝宫。舜帝宫为仿明清建筑风格,计划建设成为一处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和后人追思先贤的圣地。民间戏曲及曲艺:

1、豫剧

随着时代进程而不断发展进步,为了让戏曲适应时代,他们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探索豫剧发展的路子。《梨园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从《梨园春》现象看豫剧振兴,它深刻启迪我们,豫剧要振兴,关键在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所以,目前,河南省采取许多有效措施来使豫剧更好流传下去。

2、曲剧

河南曲剧,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2006年5月20日,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为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曲剧,6月12日晚,来自河北、安徽、山西以及我省20多家曲剧院团的代表汇聚省人民会堂,共同见证了“河南省中原曲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成立揭牌仪式。而且,曲剧艺术在《梨园春》中也得到了振兴。使得它更好的为人们所理解。手工技艺:

1、唐三彩

(洛阳市)

唐三彩的品种很多,有器物、有立体塑像、有明器、也有生活用具。2004年9月20日,洛阳市政府组织工商、技术监督、旅游等部门,正式启动保护国宝唐三彩专项治理行,到年底结束。主要全面清理唐三彩生产企业,凡手续不完善、不具备生产条件、产品不达标的,一律不得从事唐三彩的生产和加工,从源头消灭无标生产。

2、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002年国家质检局认定汝阳杜康的原产地在杜康造酒的遗址—汝阳县杜康村,汝阳杜康通过了“原产地标记注册”,受到了原产地的注册保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到杜康村实地考察论证后,命名汝阳县为“中国杜康文化之乡。”

民间知识:

1、少林功夫(少林寺)

释永信说,少林寺非常重视研究“少林功夫”的宗教文化功能和价值。近年来,少林功夫也遇到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少林功夫”、“少林武术”等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注册为商标,“少林功夫”文化品牌被随意抢用和滥用,造成国际社会对少林功夫的认识混乱,甚至产生曲解。为此,少林寺专门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少林寺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和管理。释永信方丈说,仅靠少林寺的力量,难以完成对少林寺全球化保护重任,要设法通过适当方式,以国家形式和政府力量提高保护少林文化遗产的力度,并希望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他说,“如果少林功夫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对这一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保护将是有利的机遇。”

2、太极拳(温县)

为了更好的保护太极拳河南省成立了陈氏太极拳协会。陈氏太极拳协会的成立,旨在带领全省太极拳爱好者,研究继承发掘文化遗产,弘扬太极文化,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努力促进太极拳运动理论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太 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到目前已有长足发展,在国外,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在研习太极拳,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群众性的研习太极拳组织,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一亿人。在更好的保护条件下,太极拳才不会被一些非法分子利用。

篇2: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 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回民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文化空间(10项)

1、马街书会(宝丰县)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3、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4、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5、帝舜传说(濮阳县)

6、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

7、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

8、嫘祖祭典(西平县)

9、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

10、中岳古庙会(郑州市)

民间知识(8项)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极拳(温县)

3、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

5、洛阳水席(洛阳市)

6、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

7、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

8、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

中医中药(5项)

1、洛阳正骨(洛阳市)

2、百泉药会(辉县市)

3、针灸铜人(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4、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篇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研究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 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具体可分为六大类: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广大劳动人民, 包括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 都排斥文字创作, 他们的文学创作, 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 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演和传播。包括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神话、歌谣、传说、说唱文学、民间故事等口头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到了现在他们仍然习惯用口头语言讲述或表演, 说明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的优越性。

如:河南的花木兰传说 (虞城县)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汝南县) 、白蛇闹许仙传说 (鹤壁市淇滨区) 、愚公移山传说 (济源市) 等等, 都具有丰富的神话色彩, 和较强的口头艺术魅力, 并以多样化的传承方式,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河南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大省, 历史悠久, 几千年来, 勤劳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 创造了几百种丰富多采的表演艺术形式, 包括传统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等等, 每种艺术形式又有着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1.民间美术:因地域、风俗的差异, 河南的民间美术丰富多彩, 种类繁多。如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花灯、泥塑等等, 都表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和艺术价值。如:朱仙镇木版年画 (开封市) 、秦氏绢艺 (滑县) 、李秀山泥塑 (柘城县) 等。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 但制作技巧精细、构思巧妙, 而且带有丰富的寓意手法, 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

2.民间音乐:我省民间艺术家根据人民生活中的各种素材,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创作方式, 民间音乐主要是口头创作, 而专业音乐则用的笔头创作方式。所以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又很大的不同。如:板头曲 (南阳市) 、超化吹歌 (新密市) 、官会响锣 (项城市) 、信阳民歌 (信阳市) 、轧琴 (舞钢市) 等。都是由一般平民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3.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 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 表现了人们精神风貌, 是群众性舞蹈活动。如:火龙舞 (孟州市) 、高抬火轿 (沁阳市) 、回民秧歌 (项城市) 、双人旱船舞 (临颖县) 等。它们的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 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 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 受外界影响甚少, 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 改变缓慢。

4.民间戏剧及曲艺:中原民间戏剧在全国占主流地位。河南地方戏剧种类繁多, 有锣戏、卷戏、梆子戏等, 遍及全省各地,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这些剧种富有地方色彩, 不论是剧情内容、唱词念白、行韵甩腔均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 泥土的芳香会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除了这些剧种外, 河南还有丰富的曲艺形式, 河南坠子、灶书 (固始县) 、南阳曲艺 (南阳市) 、河洛大鼓 (洛阳市) 、杠天神、扁担戏 (新蔡县) 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

三、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受古老文明的熏陶, 受黄河母亲乳汁的滋养, 人民在千百年生活方式中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民俗生活、人生礼仪、节日庆典, 传统礼俗, 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河南的民俗文化有:“重阳节”民俗 (上蔡县) 、大营社火 (陕县) 、浚县民间社火 (浚县) 、打铁花 (确山县) 、东西常骂社火 (灵宝市) 。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 传承于人民, 规范人民, 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这些宝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四、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1.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河南的传统手工技能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器具制造、民居建筑、陶瓷、织染、金属工艺、造纸、印刷、酿造、食品烹饪等传统手工技艺。

如“杜康酿酒工艺” (伊川县、汝阳县) , 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一支奇葩, 从夏帝杜康 (即少康) “初作秫酒”开始, 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是由河南“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枣红, 软嫩鲜香, 焙面细如发丝, 蓬松酥脆。鲤鱼焙面是开封的传统名菜, 也是豫菜之经典。

此外还有钧瓷烧制技艺 (禹州市)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西平县) 、唐三彩 (洛阳市) 、汴绣工艺 (开封市) 、太平车制作技艺 (平舆县) 、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 (修武县) 、武陟油茶制作技艺 (武陟县) 、丰酒酿造工艺 (宝丰县) 、洛阳水席、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等, 都是河南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民间传统医药:河南不但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而且有流传了千年之久的中药加工技艺。中医药学, 是中华民族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禹州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 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精细的中药制作程序, 以其历史的悠久、内涵的丰富, 成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为中国医学传统文化增添了浓重一笔, 留下了辉煌篇章。此外还有, 百泉药会 (辉县市) 、洛阳正骨 (洛阳市) 、针灸铜人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焦作市) 等, 都是河南为之骄傲的医学传统文化。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河南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 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 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 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少林功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哲学、文学、美学、医学、民俗学、宗教价值等价值, 同时, 少林功夫也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

河南太极拳, 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 是一种独特的以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 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目前“陈式太极”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 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 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东北庄杂技 (濮阳市) 、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阳县) 等。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也称为“文化场所”,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 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 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 如庙会、歌会、传统庆典等。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 保留着大量祖祭文化遗址。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这里祭拜。还有商丘的火神台、周口淮阳的太昊陵等, 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这里逛庙会、祭拜, 非常热闹、壮观。

宝丰县的“马街书会”, 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流盛会, 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十三, 全国各地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 负鼓携琴, 汇聚马街, 说书会友, 弹唱献艺。会上曲目丰富多彩, 曲艺种类繁多, 有河南坠子、四川清音、徐州琴书、山东琴书、湖北渔鼓、上海平话、三弦书、大鼓书、凤阳花鼓、乱弹、评书、道情等, 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2006年5月20日, “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 浚县正月古庙会 (浚县) 、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县) 、洛阳关林朝圣大典 (洛阳市) 、嫘祖祭典 (西平县) 等。

参考文献

[1]张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J].三明学院学报, 2009, 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学艺术出版社, 2006.

[3]田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

篇4:文化河南:“活”着的文化遗产

朱仙镇年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传承故事,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乡土小说。

走进朱仙镇年画一条街的几家“老字号”里,随便聊聊,都能聊出好多精彩的故事:明清民间,谁记载了朱仙镇年画的风光无限,让后人浮想联翩;解放前,谁学会一手印刷的手艺,就能把媳妇娶进门; “破四旧” ,谁偷偷把几块雕版藏在地窖里,侥幸躲过收缴烧毁;改革开放,谁费尽心思,把躲到外地的“老手艺”请回来重新开张……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大故事里,有努力,有合作,有分歧,有矛盾,纠结熔合在一起,让我们窥见一个民间文化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一辈子都在琢磨这门手艺的朱仙镇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太运老人,就不怎么认同如今镇上那些极力扩大经营效益的“作坊”:“技艺上‘毛病太多,不合‘老规矩。”对3个弟子,他更是要求极严:“我不是保守,但传承就要个原模原样,这里面一板一眼都有文化讲究,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是不能简单靠‘数据化就可以保留下来的。”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张继中,却更相信自己的路子,把家传的万同老店办成了公司: “要有新形式、新面孔、新设计,有现代生活气息,赶上社会潮流。不然,怎么发展? ”与此相应,他还用上了电脑印刷技术,把新式朱仙镇年画批量推销到保险、房产、金融等企业,生意颇为兴隆。

严谨的“活体传承人”,变通的“活化传承法”,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多姿多彩的走向,反而更显其生命活力。这些不同的走向,同时存在,同时延伸,共同成就着河南文化的勃勃生机。

为了发掘更多朱仙镇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遗产,河南下了大功夫。

10年来,通过河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考察”“河南‘老字号认定与公布”“河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河南濒危戏曲全省汇演”等一系列大工程,中原地区极大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选择,重新在人们眼前活跃起来,成就了一幅特色鲜明的河南文化地图——

篇5:河南文化遗产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遗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或联合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

中国作为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6月22日,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多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南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双遗产”同时申遗的省份。

河南已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此次申请成功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外,我省还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入选)、安阳殷墟(2006年入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入选)。

“至目前,我省已经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申报的成功,实现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河南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将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明河南”,助推河南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也曾指出,我国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的优势在于物流,物流的起点在郑州,郑州应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处在起点的位置,有利于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今后将联合沿线省份举办丝绸之路文物展,同中亚国家文化部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文明对话。

河南7项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

除了“丝绸之路”外,“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在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篇6: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民间音乐概况

(一)河南省沁阳市申报的唢呐艺术

唢呐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其发音高亢明亮、特色鲜明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唢呐的介绍曾有这样的记载: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沁阳的唢呐班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是民间婚丧仪仗、吹打合奏中的主要乐器。目前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涉及当代民俗、生活艺术等方方面面。沁阳的民间艺术家在融合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新的代表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等。

(二)河南省南阳市申报的板头曲

河南板头曲历史悠长,是我国四大曲种之一。板头曲为中州古曲(河南古称中州),主要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因其起源于河南曲子的前奏乐曲,故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板头曲的曲体结构是民族器乐常用的曲式形式,曲体为68板,即盘头16板,起势6个8板,煞尾4板。板头曲分为快板和慢板两种。快板有板无眼,曲调欢快流畅;慢板一板一眼,曲调大部分哀怨低沉。由于古筝、三弦等乐器的音域宽阔,音色明亮,音韵优美,适宜于表现板头曲细腻委婉的情绪,大多数板头曲听起来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河南板头曲的《高山流水》,在传承的基础上,经过曹东扶先生的整理,为旋律加花,使之丰满而富有韵味。代表曲目还有《平沙落雁》、《闹元宵》、《赏秋》等。

(三)河南省信阳市申报的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在历史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革命时期创作的歌曲一直流传至今。以五声音阶为调式体系。信阳民歌大致可分为革命历史情歌、民歌、新民歌、号子、山歌、田歌、水歌、灯歌、叫卖、小调、儿歌、时政歌、仪式歌、叙事歌等十余种之多。它们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信阳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反映了信阳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是信阳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经千锤百炼却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著名的信阳民歌有《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花轿到门前》、《车水歌》等。

(四)河南省西峡县申报的西坪民歌

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乐器伴奏有无均可。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的地方特色浓郁。西坪民歌的生活歌中,对歌形式较多。其中仅对花系列就有《大对花》、《小对花》、《对花》等。

(五)河南省新密市申报的笙管乐超化吹歌

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萧、韵鼓、大铙、碰铃等乐器,堪称我国古代的交响乐。目前超化吹歌建制由14人组成。超化吹歌的曲牌有30余首,其中以传令、五六上、清河令、撞倒墙、神童子、爬天桥、观灯、满州、小虫闹、圆簧、双叠翠、剪剪花、凤凰三点头等演出较多。在演奏过程中以组曲形式任意反复,形成一种独特演奏风格。

(六)河南省西平县、郏县、开封市申报的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开封盘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由众多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击大镲、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一边列队行进在节日的街头、广场。开封盘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沦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开封盘鼓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久盛不衰。

(七)河南省开封市申报的佛教音乐大相国寺梵乐

位于古都开封闹市中心的大相国寺,该寺不仅香火鼎盛,更因一枝独秀传承至今的梵乐名满天下。每逢大型庆典,均邀请800人著名乐僧协同演奏,合奏规模宏大,演奏气势恢宏,堪称天下无双。大相国寺梵乐音色空静舒缓,主要在六种情形下演奏:一是日常佛事,一般只有唱念咏赞等声乐曲;二是佛教盛大节日如释迦牟尼圣诞等;三是为历代皇帝祝寿献乐;四是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五是法会时的演奏;六是做水陆道场时演奏。

二、河南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传承方案

据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团在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点周边村镇所作的调查显示:虽然在当地有超过90%的年轻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但仅有8%的人选择会学习或考虑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走到了瓶颈时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特别是高校老师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篇7: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

魏 玮

453003)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与重视。

一、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优势

(1)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里,高等院校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和场所。是国家教育部门对其社会成员进行系统专业的教育的最高阶段,对教育对象的影响长远而又深刻。

(2)高等院校是文化继承、传播和发展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场所。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积累被系统的整合并进行专业的分工。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文化种类。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习俗和文化传统被集中起来,组成多元的文化体系,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继承、传播和发展。

(3)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如今全国的高等院校千余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百万之众,他们受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我国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4)高等院校有诸多我国文化界的精英,他们具有自觉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由于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对文明文化的传播的职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优秀人选。(5)高等院校有良好的文化研究,文化传播的氛围。文化研究的条件相对完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展以及教育保护的重要场所。

(6)高等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高,思维活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者。他们是中华传统文明文化的薪火传人和发展者,也是中华文明决胜未来的力量。(7)高等院校中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和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等。在这些各有侧重的高等院校中,既可以培养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是普及性的相关内容的教育和培养。和专业的美术院校相比,综合类高校具有人多的优势,是不可忽略的阵地。

二、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

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着重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高等教育的话题,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把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等。这些有益的探讨,将促进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去,预示着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新学科将会诞生,预示着多元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实现。

三、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

1、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教学工作现状(1)河南省高校很少设有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相关院系和专业。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高校直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专业非常少,大部分相关专业培养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育、研究、创作、管理、服务人才,其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成为传承人才。

(2)河南省各高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课程与讲座迅速增多。进入21世纪以后,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的课程和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除了开设相关课程以外,不少高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素质教育讲座。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象征符号、传统节日、节日文化、原生态艺术、民间剪纸、木板年画、中国毛笔与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邀请民间艺人或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讲课,在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进一步了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责任。

不少高校设置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活动的学生社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构筑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河南师范大学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和策划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思考,邀请民间艺人展示剪纸、木版年画等绝技。以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非遗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师生

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2、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科研工作现状

(1)部分高校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

2010年6月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共在全省评选出12个单位,其中有高校占了9所。分别是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教育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由此可见,高校是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的组成单位。河南省部分高校很早就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没有学校明确设有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机构,这类研究工作多附于相关专业教研室。

(2)一些高校通过建立展馆的方式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郑州轻工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民俗艺术馆,该馆主要收集了古代、近现代的一些民俗艺术实物资料,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征集,民俗艺术馆目前已收集藏品3000余件,种类主要有民用瓷器、服饰、家具、铁器、铜器、建筑构件以及汉代画像石、民间年画和民间泥塑等。通过展览,使师生对民俗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加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理解,树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艺术的基本责任心。

(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和成果越来越多

河南省高校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从已有科研项目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的教

研立项极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立项相对多一些。安阳师院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全国教育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与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与台港澳合作项目1项。

(4)开展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交流活动

河南省高校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交流形式有研讨会、学术讲座、参观、座谈、项目合作等,其中研讨会形式居多。1999年,安阳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大陆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代表人数达200人,讨论会主会场设在该校的多功能会议厅,安阳师院有四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发了言,这次学术讨论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做了报道。

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社区文化发展以及专门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

篇8: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1. 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滞后

河南省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 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

2. 保护机制尚待完善

总体来看, 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 但是最接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保护机构仍然很不健全。多是原有的文化单位兼行保护职能, 人员编制、经费得不到落实。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都还很薄弱、保护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 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流失现象严重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抢救速度跟不上濒危消亡的速度;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到海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严重滞后

现在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形势非常严峻,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 掌握了民间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找不到学徒, 许多独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 范围不广、气势不盛、影响不深。第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也跟不上,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没有社会教育做的好。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 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大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极度缺乏, 教育不能培养提供文化遗产所需社会人才。

5. 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 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 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 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 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例如把原生态的歌舞按照当代肤浅时尚的审美趣味加以改造;把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嚣的闹市。从表面上看, 似乎是被保护项目的繁荣, 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本质性伤害。

二、政府主导下保护与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浩繁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 做好此项工程, 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支持。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 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模式, 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单个群体和个人权益的实现, 更是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应在政府主导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因此一部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地涉及每个问题, 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法规条例。省级政府应尽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纳入立法、司法日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由无序到有序, 并走向层层深入的发展阶段。

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1) 要通过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 使他们具备开展这项工作所必需的思想和理论素养, 并掌握保护、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能, 以保证能使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来完成这项工作。

(2) 要在各级学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 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

3. 加大政府投入, 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 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 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所以, 政府应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 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 要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 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 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4. 采用科学有效保护机制

(1) 开展普查, 摸清家底, 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

全面而科学地采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忠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事项, 才能保存下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 为政府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乃至文化发展国策, 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依据。

(2)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 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与此同时, 政府应定期公布重要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做好认定、命名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

我们要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 为他们收徒、传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探索现代生活环境下以口传心授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对于生活困难的传承人要给予适当补贴。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特点, 研究制定传承人保护办法,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脉出发, 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

(4)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是指: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 采取相应措施, 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 并扩散其影响。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 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 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 使之成为“活文化”。

结语

篇9:浅谈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类的有关核桃雕花的留传。而核桃雕花兴盛于明清时代,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核桃来展现人们的信仰和文化,所以核桃雕花工艺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民间艺术品,还展示出人们在历史中对宗教的信仰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地域,每个时代人们所使用的材料和雕刻的内容不同,因此又分成各个流派的核桃雕花工艺。而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河中,东岸核桃雕花工艺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核桃雕花;民间工艺;艺术价值

一、起源

在豫北大地的河南驻马店,出现了许多及具有当地民间艺术特色的民间美术,包括打铁花和重阳节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东岸核桃雕花工艺名列其中,此民间工艺兴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此工艺是怎么兴起于驻马店,并逐渐焕发自己的光彩呢?这与他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首先,自古以来,在我国民间,人们都认为“桃”有驱鬼辟邪的作用,用与“桃”有关的材料制成的挂件,摆设和家具等都被人们了赋予了更具有深层次的内涵,特别是在古代因为战乱纷争而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人们对美好安定的生活的向往都会寄托在一个个小小的桃核中,因此我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留传下来的民间艺术都会有极高的人文价值。所以人们会寻找一些能寄托他们美好愿望的物美价廉的物件,而美观又便宜的核桃雕花就落入了人们的眼中。在驻马店许多山里都会种植桃树,人们发现桃树上的桃核木质十分坚韧,没有年轮,不易破碎,成本低廉,桃核几百年不会损坏,核雕品更是把玩得越久越漂亮,但桃核硬度极大,所以带给手工艺人的雕刻难度很大,要想雕刻出一件精美的核雕作品,需要很长时间的功夫才能雕成一个。而且,不是什么时候的桃核都能进行雕刻,只有到秋天的野生山桃核才适合做雕刻。其次,1核桃雕花工艺集中在驻马店的上蔡县的几个乡镇,以上蔡县东岸乡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为盛,这几个乡镇是历史上周边县市周口至汝宁大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塞,因此当地的人员流通密集,经济繁荣,对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发展和对外流通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

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发展状态可以用波荡起伏来形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核桃雕刻也随之变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发展过程:

①此传统民间手工艺兴起于明清时期,在当时的手工艺品还停留在以昂贵的金银等材料时,大部分普通百姓无法消费,因此他们找到了以野生核桃为原料,在此上面雕刻出十二生肖、古钱、蜂窝、猴头、盘丝、寿星老等图案,作为饰品来佩戴,在当时十分盛行②到了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因为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上蔡县已经出现了许多核桃雕刻专业村,在柴庄村最为兴盛,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这个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在这个时期核桃雕花在这里最为繁荣。也涌现出一批批工艺精湛的艺人,逐渐分成多个流派。东岸核桃雕花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海龙记得他的祖父曾经只用一把雕刀就能雕刻出精美的图案。③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美,可选择的方式逐渐变多,虽然有许多人开始重新关注核桃雕花工艺,但更多的来自西方工艺品及饰品的冲击,核桃雕花并没有完全发展。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间手工艺的重视,艺人对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得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枯木逢春,从无人问津到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前来购买,使东岸核桃雕花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三、现状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会购买一些饰品等奢饰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因此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工艺品可供我们选择。但是经过我们的走访和调查问卷发现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民间的手工艺品,但是现代流行手工艺品仍是主流,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购买现代流行饰品。因此,我们针对此问题来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点影响着目前的市场:

①首先是目前的市场的量决定了消费群体的购买方向,在商及及店铺中发现民间手工艺依旧很少,这就影响着人们对他的关注度。②核桃雕花工艺本身的工艺现在也影响着他的市场,此工艺目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核桃雕刻,也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凝集了艺人的心血。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雕刻出精细的图案,大多艺人制作粗狂,所以这让一部分粗狂的作品无法在市场中立足,也就得不到人们的重视。③民间手工艺品虽然另有新发明和引进的电进钻、打磨电机等制作机器,其刻画雕凿工艺主要仍有手工操作完成。所以有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也与现代工艺品形成一定的差异,但这同样这也是手工艺的优势,每一件作品都包含着艺人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独一无二。

四、结语

上一篇:给善良安个小巢散文下一篇:待岗学习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