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2024-05-04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通用18篇)

篇1: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妈妈的礼物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

今天上午,我一直都在收拾我的贺卡,到了中午,我做完了贺卡,妈妈也回来了,看着妈妈有点累,我就一边给妈妈递拖鞋一边说:“妈妈,待会我给您洗脚吧!

”“好啊!

”妈妈说“正好我脚有些疼呢!

”于是我一蹦三跳的.准备去了。我先倒了半盆子凉水,又倒了半盆子多的热水。妈妈把脚伸进水里试了试,说:“有一点烫。”于是,我立刻添了一些凉水,妈妈说:“不烫了。”我就挽起自己的袖子,挽起妈妈的裤脚,开始一丝不苟的为妈妈洗脚。我先从妈妈的脚背洗起,洗到了脚底,又从脚底洗到了有些肿胀的小腿。洗完了这只脚又去洗那只。为妈妈洗完了脚我又让妈妈泡了20分钟。然后为妈妈擦干了脚上的水滴,等妈妈出去了以后,我去将洗脚水到了……我觉得有些腰酸还有些背痛。我心想,看来认真洗一次脚也不容易啊!

晚饭后,我把修改了N次但还不满意的贺卡送给了妈妈。妈妈欣喜若狂,说:“谢谢 啦!

宝贝儿!

”妈妈看完以后说:“希望你遵守诺言。”我做了个“V”(OK)说:“一定。”你们猜,我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篇2: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当微风轻柔地拂过滨北小学时,当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悄然披在滨北小学身上时,当美丽的校园苏醒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天天幸福快乐,有声有笑地度过了开心的校园生活!

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宣传栏,宣传栏上有许许多多的纸贴在墙上,很有美感!犹如一骄傲的人亭亭玉立在地上。

再向前走10米,就来到了操场,鲜红的跑道围绕着大草地。翠绿的草地上有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像巨大的蚂蚁,有的像刚出生的小象,还有的像上下起伏的骆驼。一棵棵芒果树笔直地立在地上,像士兵一样站着,仿佛要守护我们的滨北小学。

我们向左走10米,就看到了教学楼,想起了以前我们在教学楼里欢声笑语声声响,书声琅琅震乾坤。我们走进教学楼里,桌子和椅子愉快地对视,教室里的电风扇和桌子也开心地凝视对方。黑板外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被封印在墙上,一辈子也不可以拿下来。明亮的灯光一视同仁地照亮了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教室里顿时白光闪闪,美丽极了!

教学楼的左边有个小操场,小操场里有许许多多的器材,器材是蓝色的。旁边还有风雨操场,一般是用来避雨的操场。还有一个小篮球场,两个篮球架,地上涂满了绿色的颜料,犹如铺上一层鲜绿的地毯。旁边有朱红的红砖,仿佛是老师教我们学习的汗水,汗水染成朱红色,把原本洁白如雪的砖染成了鲜红色。

篇3: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一、说本册教材

1. 教学知识的整合

我将本套教材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按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进行了整合。生活教育有“安全地生活”“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思想教育有“在集体中成长”“心中有祖国”“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主题;科普教育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和“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有“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放眼世界”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

2. 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下设的三个学习主题里面生成许多的小话题,那些内容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材,反映实际生活的照片,精美生动的图画都是学生喜欢的。整套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设计了从国家、世界着眼,从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1.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鉴于此我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充实教学内容:作为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上课的老师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这个搜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习俗》这个单元时,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社会两大阵地,或是创造相关情境,或是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体验。在教学《生活中的消费》时,我会引导学生到不同的消费场所调查访问、实际购物、研究购物的技巧,充实购物知识,真正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要突出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教育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课程,但是有个别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上成了历史、地理,抄吧,背吧,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建议课堂上老师尽量挖掘教材的情理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做到行动和思想是统一的,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学生给一位同学过生日的同时我加入了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购物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自觉地将教室打扫干净了。

2. 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在教学中全方位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星级评价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鼓励为主,分层评价;方式多样,综合评价;呵护学生,宽容评价;共同参与,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多次评价。这是我县根据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评价手册。实行星级评价:内容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记录作为依据,然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评出来星级学生荣登教室内的光荣榜。这也是我们评选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容忽视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2)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们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早在四年前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并且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教育网,每个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有了这些资源将更加鲜活起来。如,在建党90周年时,播放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3)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去亲身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就是要本着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去进行教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4: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也是()米,写成小数是( )分米。

2.8.954精确到百分位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精确到个位是( )。

3.与0.3相邻的两位小数分别是()和();比1小的最小两位小数是()。

4.用0、2、4、8四个数及小数点组成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有一个数的个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6,这个数写作(),读作()。

6.把0.005扩大100倍是(),把4.7缩小为原数的()倍是0.0047。

7.将△-□=○,▲+■=,○这些图形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8.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南3500米,小明家在学校( )的方向上,距离是( )。

9.520.3万写成整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10.5.06米=( )米()厘米10元2分=()元

3吨65千克=()吨 4.08吨=( )吨()千克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6701的简便算法是6700+67 ()

2.比0.6大并且比0.7小的数只有一个。()

3.0.20和0.2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小数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三、我会选(1分=5分)

1.与18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18)) B.(18))

C.(18+12)+4)D.(18-2)-2)

2. 25252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

A.254+825 B.(25+125)2

C.(25)25) D.(25)25)

3.把21.97精确到十分位是()。

A.21.9 B.22 C.21.0 D.22.0

4.100张纸叠起来厚2.3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厘米。

A.0.23 B.0.023 C.0.0023

5.在下列各数中,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大小不变;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A.53B.5.3C.53.0 D.530

四、我会算(36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0.6000= 14.3900= 100.031=0.2500=

4.3200= 4.800= 73.050= 5000=

0.040=90000= 0.8000=101.100=

0.760000= 10000000=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0.2○□=0.0024.5○□=4500

□○100=8010○□=0.001

3.用简便方法计算。(27分)

2486-(740+1486) 2542532005

355-157+45-1434696+4694

8082578988022401-27

五、我会列式(8分)

1.125乘45的积,除以402与377的差,商是多少?

2.56减去2184除以56的商,所得的差去乘105,积是多少?

六、我会应用(1题6分,2~5题每题5分,共26分)

1.1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南25千米后,向东行驶5千米,最后向北偏东35千米到达终点。(6分)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11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

(2)根据线路图,说一说11路公共汽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2.1千克花生可榨油0.42千克,1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3吨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3.一张桌子120元,一把椅子50元,买58套桌椅一共要花多少元?

4.星期天,王老师带领17名同学去公园划船,租一条小船可坐3人,每小时12元,租一条大船可坐8人,每小时24元,怎样租船所花的租金最少?

篇5:小学我的乐园四年级下册作文

这个小区叫文景花苑,在小区的中央有一颗老榕树,榕树的树枝很粗,需要2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围住它,它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在小的时候,我和小伙伴都在树下跳绳、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笑声荡漾在小区里。榕树边有个秋千,这个秋千荡得可高了!飞起来时一伸手都能摘到树叶呢。

旁边有一条河,每当端午节时,各色龙舟汇聚,展开激烈的竞赛。“咚咚咚咚”的锣鼓声,震天撼地的吆喝声,响成一片。而我们就会马上跑到栏杆边,看着来来往往的龙舟,扯破嗓子为船上的叔叔们加油。

有时候,在我们小区里还能见到小猫小狗,狗狗们每次都会凑到我跟前,闻一闻我身上的味道,可痒了!我也时常会学着它们叫,不知道是因为我学的太像了,还是被我吓了一跳,它们每次很警觉地向我这看,似乎在想 。

我喜欢这个小区,还因为这儿有我从小玩到大的好闺蜜,她陪伴我成长。她叫乐乐,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她有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粗粗的眉毛,樱桃小嘴。她比我大100天,因此,我们还是婴儿时,就一起在小区里晒太阳。

每天下午五点半时,乐乐就会准时按响门铃,叫我下来跳绳,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奔跑追逐。一天繁忙的学习之余,能和好伙伴一起,真是太开心了。

就在小区北门,有一个保安阿公,他黑黑的,瘦瘦的,很热情。每当我们外出时,阿公就会笑着对我们说:“麦兜响当当,你们好啊,去哪里啊?”可是,前几周,阿公因得了重病,我们小区业主捐了很多钱去挽救他的生命,虽没成功我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问候声,但暖暖的邻里之情却温暖着我们的心。

篇6: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那些榕树又高又壮,又厚又绿又茂盛,绿叶叠在一起,没有留下空隙。当太阳出来时,太阳不能穿过树叶之间的缝隙。但是在阳光下,绿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在晃动着新的生命。这是后场美丽迷人的榕树。

褐色的树干很粗,一根一根的,互不相连。他们就像守卫宽敞学校的哨兵。他们非常威武高大,挡住了学校的风雨和灰尘。夜晚微风吹过,榕树像风中婀娜多姿的美少女一样翩翩起舞。

榕树上有温暖的鸟巢,每个鸟巢里都有可爱活泼的小鸟。榕树上的鸟巢里,鸟儿叽叽喳喳个不停,仿佛在对鸟妈妈说:妈妈,我们饿了,鸟妈妈忙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给孩子找吃的。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家里有非常可爱的小鸟,也有勤劳的小鸟爸爸妈妈。

这样的榕树成排排列,茎粗而细,高而短,大而小。这是我今天介绍给你的,我们美丽宽敞的高盛实验学校后操场的小榕树。

篇7: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吗”?爸爸忽然间这样问到。我脑海里立刻就想到我二年级的一篇课文:金黄色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这应该就是秋天的颜色呀,我脱口而出这样回答。爸爸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再仔细看看”。我纳闷地望了望四周,对哦。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是绿色的”我不假思索回答着。爸爸没有说话领我来到小公园里。小公园里一片翠绿,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正怒放着它那粉红的花朵,格外引人注目。难道秋天是粉红的?而小树下一簇簇的小草已经完全枯萎了,枯黄色的叶子已经耷拉在泥土上,美人蕉的叶子隐隐约约泛出点淡黄色。我看着爸爸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那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和我所见到的完全不一样呢。最后爸爸告诉了我,因为我们这边是南方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温度相差不大,而书本上描述的是北方地区丰收时的景象。在农民伯伯的眼里,秋天是喜悦的黄色。在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秋天是秋高气爽蓝色。爸爸还翻出几篇关于描述秋天的文章给我看,每篇文章描述的不一样,有的秋天是一片枯黄,有的秋天一片火红,有的秋天细雨靡靡,有的秋天是秋高气爽…

“秋天,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颜色,秋天,在每个人眼里不同心情时有不同的颜色”。爸爸这样告诉我,我似懂非懂就这样写了这篇爸爸给我命题作文。

篇8: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一、建设针对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累积,才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所以老师需要将以往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情况,建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而且这个学习情境也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根据数学情境,建设有关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激活学生脑海当中的知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首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有关的内容,因此可以使学生联系以往学会的知识进行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阅读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其次学生也已经比较熟悉平角、直角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折纸,使其了解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度这一理论。最后要从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章进行引申,使学生进行了解为什么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两个差别比较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是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量

在教学大纲当中清楚地提出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是指建模、推导、模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从数学的表面进行解决问题,需要将问题进行转化,使其变成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首先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舍弃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其次要将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学生可以学会解题思路,使其学生灵活使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解决许多具有难度的题目。比如在老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时候,使学生自己进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度,并且使其应用所验证出来的结论进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为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点,使学生按照自身的想法加入到等腰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锐角三角形这四个组当中进行验证内角和是否为180度这一理论。使每个组在纸上剪裁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将三角形的角剪下来进行组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从纸上计算和实际动手操作这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论,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问题,使学生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就需要经历许多数学活动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进行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的时候,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进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首先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要学生预先进行阅读《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使其获得初级的知识,并且根据章节的内容找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等待到课堂上进行提问,获得对应的答案。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使学生自由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所得出的不同答案进行辩论,确定最终的答案。最后由老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点评,使学生了解其所犯的错误在哪,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这种问题,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使学生进行不断计算,进行验证不同三角形的度数,从而可以深刻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可以灵活使用这一理论解决许多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授,需要通过不断引导、解析和积累,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不仅需要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也需要使其了解对应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自身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积累学习经验等方面出发,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理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摘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小学数学的必修章节,其对后续的图形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主要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但是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88-89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03):452-453

篇9: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1.两个数分别是15.36和1.03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一个数由6个百、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3.把5.036、5.306、5.603、5.063、5.63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46.把60-40=20,705=2,20=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把0.3缩小到它的是(),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8.9800克=()千克( )克=( )吨

9.一根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3米长一段,每锯一段要5分钟,锯完共用了( )分钟。

10.在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放花盆,每隔3米放一盆,每边可放( )盆,四周共要放( )盆。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0.45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50缩小到它的 。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 )

3.明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5€啊?5€啊?5€啊? ( )

4.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 )

5.从折线统计图中一定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三、我会选(1分=5分)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一个西瓜重4.25千克,与它大小相等的数是( )。

A.4千克25克 B.425克

C.4250克D.4千克250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cm和6cm,另一条边不可能长( )。

A.9cm B.10cmC.11cmD.12cm

5.把1.008米改写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是( )。

A.0.1008B.1.008C.10.08D.100.8

四、我会计算(32分)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8分)

6.94+1.78 15.13-13.6280636423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分=24分)

0.485+0.64+3.36 5.76+2.43+0.24+10.57

72.51-9.34-12.6610.75-1.86-2.75-3.16

14.02-4.5+0.989.5+4.85-6.13

429-4293+14.50 182+9982

五、我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9分)

六、我会应用(25分)

1.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2.四(1)班学生进行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度22米,前后两排相距2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3.小东身高1.43米,小亮比小东高5厘米,小强比小亮矮0.02米,小强身高多少米?

4.修一条长192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96米,这条路如果由乙队修可以提前4天完成,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王叔叔要到天宇大厦的十六楼送文件,因停电使电梯停开,王叔叔只能走楼梯。他从一楼走到第五楼用了7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五楼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少秒?

七、我会推理(4分)

篇10: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爸爸不知做了一个什么好梦,今天一大早就在街上捡了一只小狗,小狗可能刚过满月,奶声奶气地哼着。它长着灰黑色的皮毛,耳朵耷拉下来,一双泪汪汪的小眼睛,像是想妈妈哭了一样,可爱又可怜。我简直爱不释手,爸爸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丢丢”,爸爸说:“因为它是走丢了的,所以叫“丢丢”。

丢丢刚到我们家的时候憨头憨脑,我们家本来有一只小狗了,叫“乖乖”,乖乖和丢丢一见面,乖乖就迫不及待的迎接小丢丢,它们用鼻子嗅嗅对方,用警惕的目光对视着,小丢丢可能是想妈妈想急了,把乖乖当成妈妈,往乖乖肚子下钻———找奶吃。乖乖吓坏了,迅速跳开了,丢丢紧追不舍,乖乖转身过来,呲牙咧嘴的威胁小丢丢,丢丢根本不知道害怕,它还继续追,乖乖又跑。就这样两只小狗在院里你追我赶真让人忍俊不禁。

篇11: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在语文书上,一张旧照片让我十分伤心。那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时被记者拍下来的。

照片上有一个小孩子,孩子伤 心的用脏脏的小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是多么恐慌,那么无助。他身边繁华的城市一下子成了废墟。一架架战斗机从孩子头上飞过,扔下了无数个炸弹,把火车炸 得“体无完肤”。天桥摇摇晃晃,铁路歪歪扭扭……,到处都是尸体!他父母、姐妹、兄弟一下子就不见了,被压在了废墟下,他把头仰起,大声叫到“爸爸……妈 妈……你们……在哪……呀!妈妈……别扔下我!”我的心也随着哭声慢慢下沉沉,下沉……

我想对日本人说:“你们也有父母,也是骨肉组成的,请不要再让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让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吧!”

篇12:小学生四年级下册作文快乐的经历

我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它帮助我听见大自然里美妙的声音。鸟儿们在枝头放声欢唱时音调多变,有的“唧唧咕咕”,活像一个流行歌手;有的是“唧唧哪哪啊”,这是一个女高音歌唱家;还有的是“唧儿唧儿“地叫,高低起伏间,又有点古典音乐的味道。没有了耳朵。我又怎能欣赏这枝头的鸟鸣呢?

我拥有一张“刁钻”的嘴巴。正值午饭时分,妈妈揭开了那口总能带给我惊喜的锅。顿时一股黍麦的味道充斥了整个房间,使人如同处于秋收的田野中。是彩虹杂粮饭!只见锅中的饭是五色的红的是红豆,黄的是玉米,白的是大米,黑的是黑豆,紫色的则是紫薯。一口咬下去,一股乡土的氤氲之气顿时传遍了全身。没有了嘴巴,我怎能品会到如此美味佳肴?

我拥有一只“锐利”的鼻子,它帮我认知那些难忘的气味。菊花的香味是淡雅的,清香沁人却又不俗,轻轻地便扫净了我脑海中的杂念。芦苇叶的气味是火热的,带着阳光的气息,那是带有一点焦糊味的清新气味,一旦爱上了这种气味,便再也忘不掉了。没有了鼻子,脑海中的许多气味就再也找不到了。

我拥有一双灵巧的手与一双有强有力的脚。有时候,我的手抠住一块块凸起的岩石,脚用力一蹬,就登上了高山。有时候,我用手拔起一大缕草给山羊吃,它大口大口地嚼着,胡子一抖一抖的,有趣极了。我不禁哈哈大笑,没有了手与脚,我又怎会有这样有趣的经历呢?

篇13: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1 对教材的认识, 要全面吃透教材

本节课是本课的第1课时, 我个人认为它的课型是“以拓展为主, 以复习为副”的拓展课。本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掌握一般用于描述天气的几个形容词:rainy s un n y, w i n dy, c lou d y, s n ow y。二是熟练运用“How is the weather today?”这一标准句型来进行询问天气状况。从每一位参赛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两点。可似乎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 本节课已不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新授课, 本课内容在四年级上册第14课第二部分就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在备课的时候, 我对这部分内容很纠结, 到底是该将本节课定位在复习型课上, 简单地重复学生已有的知识, 还是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运用呢?最终, 我选择了后者。

2 对学情的认识, 要全面认识学生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应及时消化已学习过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刺激学生的大脑记忆, 达到对新旧知识的一个归纳总结和迁移应用。如果教师平时不注重对旧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迁移应用, 学生更是认为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也就达不到系统掌握某一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在备课时就选用了几幅前一课的图片, 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图片内容, 其实就是让学生用前一课所学的知识来描述图片内容, 说白了也就是复习前一课第一部分的内容, 可在竞赛的过程中, 我发现在座的学生好像对前一课第一部分的内容一点都不了解。当然这是在竞赛, 学生也是人家临时安排给我们的, 所以, 在此之前, 我对在座的10位学生情况一点都不了解, 为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我只好让学生自己在书上找, 然后读出来, 可有的学生连书都懒得翻, 在我再三的要求下, 书是翻开了, 可就是找不到地方。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把握不准, 是我这节课遇到的最大意外。所以,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 对学情的分析很重要, 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的学生,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 对教学策略及教法的认识, 要全面理解教学大纲, 确立教学目标

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一节课联系紧密, 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选用了几幅前一课出现的与天气状况有关的图片, 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图片内容,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描述图片, 并通过学生自己对图片的观察, 让学生自己参与发现问题, 最终总结出当时的天气状况如何。这一教学策略要求学生要对已学知识了如指掌, 如果学生对前一课内容不熟悉, 这一方法收到的效果也就一般了。

4 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首先, 英语教学录音资源很重要, 这不但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感觉这很必要, 也很适用。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 过分渲染就会喧宾夺主, 目标失色, 实践性的东西就会被抹杀掉了。幻灯片上明明出现的是两种天气状况,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却只说出了一种天气状况, 没有提到“当两种天气状况同时出现时, 该怎样去表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 即使这已经是课本上以前出现过的东西, 教师也应该及时提醒学生, 及时复习旧知识, 以达到课堂教学所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迁移性、系统性和刺激性。

再次, 我们更应该注重课堂细节问题。比如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前面一定要加定冠词‘the’”, 这样的细小问题, 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加注意, 及时地提醒学生, 重复地次数多了学生也会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要知道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再比如说:“疑问句后面一定要带问号, 一句话的首字母要大写”等, 这都是些常识性的问题, 也是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

最后, 本次竞赛给我的感受是普遍一致,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感觉, 很少“同课异构”。本课的教学重点决不只是简单地重复学生已有的知识, 而应该是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拓展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然而, 如何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质量, 全乡以“教学细节与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优质课竞赛活动,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13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为例, 采取的是同课异构现场授课方式与授课学校同进度进行, 本文中是我个人针对本次英语竞赛发表的一些观点。

篇14: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篇15: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优秀

今天,我在小区草丛里看到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它灰灰的毛,红宝石似的眼睛,浑身都是肉,看着也十分诱人,想要捉住它。

我果然没说错,下午,真有人去捉他了。只听一声尖叫,兔子便逃了出来,那三个人拔腿便追。兔子急了,钻进了矮树丛。怎么也找不到兔子,那三个人索性趴下来,屁股朝天一直朝里望。没想到兔子已经从另外一个出口逃走了,真是“狡兔三门”啊。这时,一个人眼尖,发现兔子已经逃走了,便拿着木棍去追兔子,另外两个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去追兔子。兔子东躲西藏,躲进了矮树丛,身体缩成一团,大气也不敢喘,以为这一片矮树丛能成为它的保护罩。但兔脑终究没人脑聪明。那三个人围成一个圈,又各拿长棒往树丛里搅,兔子逃来逃去,想钻个空子溜出来,可他们把兔子死死围住,又狠狠地打着,它跳来跳去,最后不知被谁的一棒打到了,便动弹不得了。遍体鳞伤地躺在那。

马上,他们拎着兔子的耳朵,抓着兔子的身体,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小区,草地上留下点点血迹。

篇16:小学四年级下册学生作文

我爸爸是在地下室看监控录像工作的警察。从前,我认为在地下室看监控录像工作的警察最轻松了。在地下室什么也不要做,只管看看电视好了,反正一个人在地下室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人管,简直就是“天堂”!可自从我亲眼看到爸爸在那工作时的事时,我才明白了,“警察”这份工作可是一件苦差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来到了爸爸的工作地。只见几个大屏幕团团围住爸爸,屏幕中都放映这不同地方的场景,爸爸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大屏幕,我当时十分惊讶,我无法想象爸爸一个人两只眼睛,看那么多屏幕,而且要每个细节都不能错过,不然后果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只见爸爸不止是每个细节都聚精会神的观察,还不时地把什么东西记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我一边想:这本子上记的是什么东西啊?这么重要?一边悄悄地走到爸爸背后。我眯起眼睛,一看,呀,几乎满满一本的笔记,记的原来是什么时候通过监控录像看到的每分每秒的情况、所发生的事情。爸爸每天不仅要“眼功”,还要“笔功”。这可是多忙啊!不仅这样,一看到有什么情况都要第一时间通知上面的。地下室看监控录像这个工作,可是整个警局的关键,想要完成这个工作可是难度极其高的。我环视了一下周围,除了半个小窗子以外,没有任何透气的地方,再加上要这么多“电视”,有许多辐射直接对着他,环境是多么不好哪!

篇17:小学四年级下册200字作文

春天来了,校园里幽香四溢,只要你走进校园,就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绿色,学校每个角落都有秀丽无比的风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瞧!我们那花园般美丽的校园。来到粗壮的杨树下,抬头向上望去,整棵树就像一把硕大的绿伞,那枝叶茂盛的杨树乘着微风正给你招手呢!

树下的草坪由绿草和红玫瑰组成,右边的红玫瑰就像黎明时升起的红日。绿色的草围绕着红玫瑰就像日边的云,再加上草坪的衬托,那就更加美丽了傍晚,太阳下山了,落日的余晖酒在草坪上,草坪上像镀了层金似的。

美丽的校园给了我们一块自然空间,它就像一个缩影,给我们增添欢乐。难道我们会不喜欢它吗?

篇18: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为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和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所表达的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表演练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我面对的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6 Topic 2 Section D教案(仁爱版)下一篇:《姓氏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