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

2024-05-11

核心期刊(通用9篇)

篇1: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之

异同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报告》)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分别列出的统计源期刊表和核心期刊表, 是目前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 两者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 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 又有区别。《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 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 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 带有官方色彩,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 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 同时结合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其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应用范围较广泛。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的主要共同点:

1理论依据相同。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 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

期刊。

2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源期刊》选择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相结合。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的主要不同点:

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 具有官方性质。《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 属于民间性质。

2学科分类原则不同。《统计源期刊》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学科分类原则, 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 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 并对农业及医药卫生类作了细分。《核心期刊》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划分学科, 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

3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 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核心期刊》包括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等), 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4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 虽经同行评审, 但以定量研究为主, 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核心期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

5收录期刊的侧重不同。《统计源期刊》收录的生物科学类、医

药卫生类期刊比《核心期刊》多。

6出版周期不同。《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 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核心期刊》每4年出一新版, 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 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

篇2:核心期刊

编者按: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在《求是》杂志2016年第22期发表署名文章《 全党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

文章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感情上深刻认同核心。全文要点如下:

1、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就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的第一位政治要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感情上深刻认同核心。要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不移、坚信不疑,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时时处处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2、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违背党中央精神

要保证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就必须做到对中央精神的理解要全面准确,执行要不折不扣,报告要实事求是;必须做到在捍卫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发挥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以借口“结合地方实际”搞“随意变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违背党中央精神标新立异、另搞一套。正如《准则》所指出的:全党必须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属于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全党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严肃政治要求。党章在党员义务方面明确规定:党员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其中,“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同时,能否做到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也考验着每一个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和对党的忠诚。

4、维护党中央权威,不能停留在表态、文件和会议上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章明确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四个服从”,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服从党中央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不能停留在表态上、文件上和会议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必须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我们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5、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 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领导,要求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全面做到“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用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准则》明确规定,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党组织要定期向党中央报告工作。研究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或作出重大决定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执行党中央重大决定的情况要专题报告。遇有突发性重大问题和工作中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情况紧急必须临机处置的,要尽职尽力做好工作,并迅速报告。

6、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

切实强化组织意识,牢记“四个服从”,牢记“忠诚、干净、担当”,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初心,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坚决抵制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切实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政治自觉,做到不因时势纷繁复杂而迷向,不以局部利益得失而动心,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坚决捍卫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

7、对辽宁拉票贿选案深刻反思

近年来,党中央先后严肃查处的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都是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党内选举制度和人大选举制度的表现,是对党的集中统一的挑战,特别是辽宁拉票贿选案数百名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对纪律缺乏敬畏之心、缺乏政治鉴别力、公然跨越规矩和法纪底线酿成的惨痛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深刻反思!

8、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的发报声,传递的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全党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维护党中央权威,他指出:“只有全党严格服从中央,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历史证明,全党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是我们党保持集中统一的重要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篇3:核心期刊

《工业建筑》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1964年创刊s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及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鉴定加固技术等特点;优先报道国家或者省部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筑项目;内容丰富翔实,理论结合卖际。适合土木广大科研、设计、教学、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阅读。

《工业建筑》为大丨6开本,1M页,每月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825),也可直接汇款到本编辑部订阅。

《工业建筑》兼营广告,每年八月开始征订下一年广告,收费合理,具有一定规模,是展录企业形象的理想舞台。

本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编:100088;

E-mail:gyiz@chinajournal.net.cn http://www.ic-mag.com

联系电话:010-82227882/7238/7239(广告)

010-82227237/8043/8927(编辑)82227236(发行)

010-82227008/7239 (传真)

篇4:谈谈档案核心期刊与期刊特色

一、档案核心期刊

档案期刊属于专业性期刊的一种,“文革”前是一枝独秀,只有《档案工作》一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档案期刊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初具规模。据1992年5月全国档案期刊工作会议披露,全国档案期刊已达七十余种,到1996年6月已发展到107种①,标志着我国档案期刊由一家独秀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百种档案期刊中,可以按照主办单位划分为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两类;也可以按照报道内容划分为工作指导、学术研究、史料公布三类;如果以出版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公开发行、内部资料交流三类。随着内容与形式的发展变化,档案期刊的读者群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档案期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期刊数量的增加,使下列三个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期刊出版物的迅速增长与购买资金有限的矛盾,尤其是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矛盾愈显突出;二是期刊越来越多的载文量与读者有限时间与精力的矛盾;三是期刊读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业务研究与工作经验的交流,而呈现的多元化需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有必要对现有期刊加以系统研究,认真地鉴别它们的水平与质量,了解它们在所涉及的学科或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便于读者从期刊的海洋中探寻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筛选、确认各学科的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发表该学科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较高,影响较大的那些期刊。②那么,核心期刊是如何筛选与确认的呢?首先,它是由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研究、编制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说明核心期刊的筛选原则和过程,使核心期刊的确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其次,筛选方法比较科学。

1994年以前对中文核心期刊的筛选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依据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和载文量进行初选,第二步是综合筛选。根据初选数据,考察每个指标的排序结果,同时将统计数据与筛选结果送学科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并最终产生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表。2008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筛选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总览》(2008年版)在深入研究核心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决定继续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9个评价指标。对照以前比较大的变化是取消了载文量指标,增加了他引量、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和web下载量等指标。

由此得出,档案学核心期刊就是指发表档案学术论文较多,各项统计指标较多,并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领域中利用率较高,影响较大的那些期刊。

二、《北京档案》在档案学核心期刊区上升三位的原因

《北京档案》从1992年起就一直置身于档案学核心期刊区域内,在2004年出版的《总览》中,《北京档案》位于“G27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的第10位,而在2008年出版的《总览》中,《北京档案》名列第7位,相对2004年的结果上升了3位,其中主要原因可归结为:

第一,局领导十分重视。北京市档案局与档案学会作为主办单位为办好《北京档案》从人、财、物诸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局领导的倾心领导下,《北京档案》的办刊方向、编辑风格乃至文章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

第二,加大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力度。从2005年至2008年,该刊的“理论探讨”、“业务研究”、“经验交流”和“域外采风”等栏目共刊登文章396篇,平均每期刊登理论研究性文章8.25篇,其中不乏质量较高的文章。比如潘玉民的《档案信息开发应实施品牌战略》(2005年第6期)、杨立人的《国家档案馆藏建设中的“亲民”战略》(2006年第9期)、陈永生的《档案长远利用的多重挑战及安全保护措施》(2007年第3期、第4期)、周毅的《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公共档案馆的责任》(2008年第2期)、马素萍的《国有企业档案资产及其特性分析》(2008年第3期)等等。正是由于档案学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研究文章质量的提高,《北京档案》的被摘量、被引量等数据才有了明显增长。

第三,善于集思广益。编者、读者、作者互动,为办好刊物建言献策。每年年初召开小型座谈会,聘请专家、学者、有代表性的读者对刊物定位、栏目安排,甚至刊物的封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编读互动。这种读者、作者、编者,甚至领导者多方的互动,不仅有赞扬、建议和批评,而且有编辑部的及时表态。这种读者、作者参与式的民主办刊,大大提高了刊物的质量,增强了刊物的学术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北京档案》目前已出版了219期,这决不是简单的时间积累和数字相加,而是编者、作者、读者相互努力、相互支持的辛苦结晶。

三、《北京档案》的特色

《北京档案》的特色就在于反映了首都北京的特色,具有独特的地方区域性,记录或描述了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乡土民情,反映了与北京有关的独特的人、物和事。如出生、成长、工作或者对首都解放和建设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坐落在北京地区的名胜古迹以及发生在首都的特殊事件。《北京档案》的特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栏目得以体现。

(一)“每期评论”

《北京档案》每期的开头都会有一篇本刊评论员写的文章,言简意明,紧跟形势。比如2008年第1期的《加强民生档案工作,促进社会祥和》、第8期的《发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再创北京档案事业辉煌》以及2006年第12期至2007年第9期围绕“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主题连续发表的10期评论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二)“新闻月报”

《北京档案》每期均刊登“新闻月报”,从2005年至2008年共刊登165篇,平均每年刊登41篇,每期至少要有3篇以上的“新闻月报”。由于它针对性强并有较快的时间性,深受读者欢迎。如2008年第11期的《北京市档案局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第12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功能需求研究〉课题通过评审》等新闻都颇能引起档案工作者的关注。

(三)“京都旧影”

这是一个休闲栏目,但其北京特色十分浓厚,增强了刊物的趣味性。从2005年至2008年共刊登了92篇短文,平均每年刊出23篇,每期将近2篇。如《北京紫禁城》、《天坛》、《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平北小白龙——记抗日民族英雄白乙化》、《老北京的婚姻风俗》等文章都给读者以强烈的亲切感。

(四)“京城茶座”

这同样是一个休闲栏目,让读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稍稍放松一下,体会和享受老北京茶余饭后的美好时光。从2005年至2008年共刊登134篇文章,平均每期至少有3篇文章。如《康熙培育了京西稻》、《乾隆皇帝与北海琼华岛》、《侯宝林与“平地茶园”》、《嘉庆皇帝神武门遇刺案》、《正阳门的五次大毁与重建》、《北京鹤年堂老药铺》等文章都增强了杂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不断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使得《北京档案》深入人心。

总之,二十多年来,《北京档案》不拘一格,不断创新与改革,在国内众多的档案期刊中,独树一帜,逐渐造就了一部具有首都特色的档案专业核心期刊。预祝《北京档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注释:

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

篇5:“核心期刊”检讨

【内容提要】核心期刊被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成为广大学术界中人人无法回避的话题或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核心期刊进行全面的检讨,同时认为图书情报界对此应进行深刻地反思。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核心期刊/图书情报学/学术批评

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1992年出版以来,“核心期刊”开始由图书情报界部分人员的研究兴趣慢慢演变为学术界中一个人人无法回避的共同话题或问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一些重要大学将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在职称评聘、培养硕博、申报课题、评奖晋级等广泛使用“核心期刊”,一时间“核心期刊”占尽学界风光,举凡媒体上有关各类高校、学科、学者的介绍无一不提及。与此同时,图书情报学以外的学术界对核心期刊的质疑和对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评价工具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对学术发展的危害的批评也开始出现,近几年来,这些声音越来越大,几成声讨控诉之势。作为始作俑者的图书情报界,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来自学术界的各种声音,从维护学术尊严、促进学术发展的角度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1 “核心期刊”目前所处的.境地

1.1 图书情报界:乐此不疲

自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出版以来,图书情报界的专业期刊上出现了大量研究核心期刊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是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研究得出某一学科的期刊,其中尤以研究本学科(图书情报学)的居多。这些研究不能说都没有价值,但其中确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只是某种文献计量方法的简单推用,或者得出的结论都是些人所共知的东西。特别是有些作者用完全同样的研究方法为好几种期刊作个案研究,或过几年又来一次,这种文章基本上只是为了迎合被研究期刊的需要或满足作者的发表欲。近几年,学术界对核心期刊多有质疑(其中也包括对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质疑),而图书情报界对此好像无动于衷,甚至有人提出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核心期刊。

1.2 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广泛采用

目前在学界有影响的几种核心期刊目录都是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最初的目的是为图书馆选择期刊作参考依据,同时也反映出图书情报界积极为用户做好学术服务的主观意愿和努力。在这个阶段,核心期刊对图书情报部门的期刊建设和学术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凭借某一图书情报机构或图情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根本无法把握对各种学科学术期刊的取舍,而来自科研人员的需求信息又往往容易偏科以致影响学术期刊建设的整体性,核心期刊目录为图书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份学科完整系统的参考资料,有较好的参考作用或适用性。

从最初的研究目的来看,核心期刊的研究者并没有过多地强调它的评价作用。但是“核心期刊”的研制第一次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将期刊划分出等级,无意之中成了对以往以主办单位级别定期刊等级方式的一个反动,这很快地被一些入选期刊的主办者注意到,他们开始在刊物封面醒目处标上全国或国家级“核心期刊”字样。从此,“核心期刊”成了期刊界的一块金字招牌,除一些传统的权威期刊外,绝大部分入选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都在封面上作了标记。核心期刊无意之中在期刊界搅动了“一池春水”,但令核心期刊研究者没想到的是,最早对核心期刊提出激烈批评的就有来自核心期刊的编辑。[1]

核心期刊被广泛引入期刊界后,影响急速扩大,并迅速蔓延至学术界和管理层。近5年来,很多高校在制定科研奖励、职称评聘、培养硕博、人才引进等政策规定时,都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的甚至必要的条件。以致发生了武汉大学某博导因学校不授予其弟子博士学位(理由是该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未达到学校要求)愤而辞去博导的事件。笔者所在的省人事厅的职称文件对要求晋升职称者明确提出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篇6:心理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

1.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56年创刊,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 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纵览》(2004年版)。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 要被美国出版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学光盘(PsychINFO)所收录。《心理学报》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工程、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及哲学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2.心理科学《心理科学》杂志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一级心理学刊物, 委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承办。经批准, 1999年起香港大学心理系参与协办。该杂志的现任主编是杨治良教授。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 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3.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83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主要反映国内外心理学 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该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 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

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主编:杨玉芳。《心理科学进展》为双月刊,科学出版社出版,4.心理发展与教育

5.心理学探新

我国心理学学术期刊简介

5.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心理学报》刊号为ISSN 0439-755X,CN 11-2610/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编辑部地址:100101北京北沙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

电话:010-64850861

E-mail:xuebao@psych.ac.cn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中国国际书店),北京399信箱,邮编100044。

5.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心理科学》刊号为ISSN 1000-6648,CN 31-1582/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317,国外发行代号为BM489)。

编辑部地址: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电话:021-62232236; email: xinlikexue@vip.163.com

5.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刊号为ISSN 1671-3710,CN 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编辑部地址:100101北京北沙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

电话:010-64850861

E-mail:jinzhan@psych.ac.cn

5.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刊号:ISSN 1001-4918,CN 11-1608/B

邮发代号:2-913

编辑部地址: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编辑部电话:010-62207700 E-mail: pdae@263.net

5.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刊号:ISSN 1006-6020CN 33-1012/B

编辑部地址: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34号

电话:0571-8273352

E-mail: appliedpsy@css.zju.edu.cn

5.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国际刊号为:ISSN 1003—5184,国内刊号为:CN36—1228/B

邮发代号为:44-108。

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探新》编辑部邮编:330027

电话: 0791-8506874

E-mail:tanxin@public.nc.jx.cn

5.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花园北路 51号(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010)-62010890,FAX:(010)-62367827,Email: zgxlwszz@periodicals.net.cn

5.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医学核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编辑部地址: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5361775 或0731-5524222-2662,传真:0731-5538250

E-mail:CJCP@public.cs.hn.cn

5.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刊号为ISSN 1672-0628,CN 12-1348/B。

编辑部地址: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天津师范大学南院106信箱《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

电话:022-23541213

E-mail:psybeh@mail.tjnu.edu.cn

篇7:环境类核心期刊

19水处理技术 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 杭州市文一路158号(150080)水资源保护 环境水利研究会、河海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210098)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检测总站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育惠南路1号(100029)21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北京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100035)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自然灾害学报

1.环境科学 2.中国环境科学 3.环境科学学报 4.环境化学 5.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6.环境科学研究 7.环境保护 8.环境污染与防治 9.环境工程 10.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1.化工环保 12.工业水处理 13.海洋环境科学 14.中国环境监测 15.环境科学与技术 16.水处理技术 17.农村生态环境 18.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2.自然灾害学报 23.水资源保护 环境学科英文核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3.1

最权威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enology IF4.5

刊名: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现用刊名: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曾用刊名: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刊名: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篇8: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等12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50余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65亿余篇次,涉及期刊14728种。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达3700多位。

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部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

由建筑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建筑技术》创刊于1970年,是国内出版时间早、知名度高、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科技期刊,其内容代表了中国建筑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

《建筑技术》自创刊以来,不遗余力地在我国建筑业中传播和推广建筑新技术,为广大建筑企业及时提供了大量先进、实用、经济、简便的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

篇9:关于核心期刊的由来

关键词:核心期刊 期刊质量 期刊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54-01

1 核心期刊的由来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负责整理的报告。从1992年到2012年,它已经先后出版过6版。在1992年第一版出版时,购书经费与期刊数量出现了矛盾,因为期刊本身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当时该图书馆面临着购书经费紧张的严重局面,由于经费紧张,图书馆寄希望于花费有限的经费购买读者最需要的刊物。国外的核心期刊发展相对成熟,他们曾将发表专业文章最多的那部分期刊称为核心区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期刊研究,核心期刊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主要功能就是为满足众多读者的多方面需要,帮助图书馆制定相应的馆藏战略,想尽办法购买和收藏使用率排在最前面的那批刊物。

2 核心期刊的收费

我国期刊收费的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作者干拿稿费。而这也成了期刊创收的好办法,随行就市,核心期刊收费可以更高。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表态,对学术质量差、经营水平低、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予以停办。反过来想,如果质量好就可以收费?作案是错误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乱收费;大学制度也有问题,涉及到排名,强迫教师发表文章,造就了期刊成为强势,收弱势者的钱;另外,社会和文化因素造成,如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高额奖励等等;还有一种暗流就是向钱看,让编辑部将刊物视为摇钱树。解决办法就是禁止收费,让财政支持,改革评价体系,整顿学术传播体系。

3 核心期刊的提升

我国的学术性期刊有5000多种,核心期刊占的比例则很小,不到1000种,而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材生要走出校园,据统计每年我国都有100来万的博士、硕士走向社会。不仅如此,相关的科研人员每年同样要发表大量的论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自己硕士、博士顺利毕业,这对他们的职称评定等也有不少益处,因此,现在的核心期刊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期刊的质量提升上去,但不是区分核心与非核心之别。既要看论文发表的数量,也要看质量。改正并不注重你论文有多少创新价值,它只关心你论文发表的期刊的档次。当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论文发表的期刊成为评定的标准时,论文本身的好坏则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结果使得表面化和功利化的现象在学术评价中屡见不鲜,不少垃圾论文充斥于我们的论文中,而这些垃圾论文的载体便是学术期刊。因而,目前在编辑部改制的过程中,正好是提升核心期刊质量的关头,让核心与非核心界限淡漠化,而关注质量。或许一个人的力量单薄,但由出版集团或者出版社出刊,这将淡化编辑部的功能。目前没有人说那个出版社是一级的,另一些是二级的,或者核心的与非核心的。科学出版社的专著不一定就比专业出版社的书重要或者属于核心。

4 核心期刊的划分

国内几所大学或者研究所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了“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标准在某些学校有明文规定,这是这些大学图书馆自己单独制定的,因此,每个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难免会出现差异。而关于此类评选活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未参加过。

4.1 目前国内有5大核心期刊(或者来源期刊)的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每4年更新一次,最近就是2012年版);(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分为核心库以C为标记和扩展库以E为标记);(4)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

4.2 国外的三大索引体系

(1)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2)荷兰医学文摘(EMBASE);(3)美国化学文摘(CA)。

4.3 非通用的指代

第一级,即T类,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的论文,属于特种刊物论文。

第二级,即A类,属于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的是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包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即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刊登在国外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即C类,是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11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即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发表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的论文。

这些分级不通用,说完还得把其后面的实质名称全部交代才能交流,可见没有生命力。

上一篇: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公司对员工的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