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2024-05-10

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通用16篇)

篇1: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1、《连环画》每本5元 《十万个为什么》每本14元《童话故事》每本16元 《卡通世界》每本20元

(1)三年级一班38名同学每人买一本《连环画》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共花多少钱?

(2)张利用50元买了1本《卡通世界》,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本《连环画》?

2、工地运来9车水泥,平均每车装30袋,每袋水泥重50千克,这些水泥共重多少千克?

3、端午节李阿姨买粽子,上午卖了46个,下午卖的粽子刚好是上午的3倍,李阿姨一天卖了多少个粽子?

4、三年级的同学做操,如果每排站8人,可以站成14排;如果每排站7人,可以站成多少排?

5、粮店运来40袋大米,20袋面粉,每袋都是25千克,运进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6、新华书店运来540本《白雪公主》,卖了30天,还剩120本。平均每天卖多少本?

7、农科区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9个学习小组,三年级共有252人,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8、向“希望工程”献爱心,丁丁捐了15.6元,笑笑比丁丁多捐了4.3元。他们俩一共捐了多少元?

9、老师有130粒糖果,六一过节吃了58粒,现在把剩下了糖果分给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多少粒糖果?

篇2: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1、商店原有饮料48瓶,卖出48瓶后又进了40瓶,商店现有饮料多少瓶?

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

2、猴妈妈一共摘了50颗花生,分给哥哥22颗,分给弟弟18颗,猴妈妈自己还剩下多少颗花生?

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

3、草地上有小白免12只,小灰兔比小白兔多8只,草地上一共有兔子多少只?

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

4、公园里有7颗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颗,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

分步列式:

篇3: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自从201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 “应用题”的字眼在小学数学中已不再出现,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字眼。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特设了“解决问题”的目标,教材的编写也凸显了问题解决的理念。但实际练习中,往往都是“穿新鞋走老路”,考题中的题目还是以前的应用题,题目并不能触及解决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解题思维仍然是以前解决应用题的传统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促使我思考几个问题:解决问题是否等同于解答应用题?在平时的教学考查中,到底要考查学生怎样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考查,得到真正的考验呢?

日常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和提出好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解决者。一个好的问题的解决往往孕育着更好的问 题的产生。

例1:要解决“这堆稻谷大约重多少吨?”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完成呢?

本题中,要解决“这堆稻谷大约重多少吨?”这个总目标,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学生透彻地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还需要捕捉到“每立方米稻谷重多少吨?”这一隐性问题。所以学生需要写出的问题主要有:①圆锥的底面积有多大?②圆锥的体积有多大?③每立方米稻谷重多少吨?当然学生还可以提出其他子问题,只要具备可行性,都是可以的。

2. 考查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 的能力

例2:一种压路机前轮直径0.8米,轮宽1.6米,左右两轮各是直径1米、轮宽0.5米。如果压路机每分钟向前滚动3米,1小时压路面积是多少米?

本题设计图文并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蕴涵着别出心裁的数学智慧。要考虑压路面积,一般只告诉学生前轮的大小。而本题中,还告诉了学生左右两轮的大小,其实题目中左右两轮,只是为了压路机的前进起到驱动作用。这样的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时势必给学生造成干扰。

例3:“低碳生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据测算,1公顷落叶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吨。如果每台空调制冷温度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到27℃,相应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某市仅此项减排就大约相当于18000公顷落叶阔叶林全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若每个家庭按2台空调计,该市家庭约有多少万户?

本题蕴涵的信息很是丰富,但解题的关键就是学生读题后能从中分析出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倍比关系。

3. 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应 用能力

一般解决问题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最著名的应该是波利亚的“解题四步说”:①理解题意;②拟订计划;③实现计划;④回顾和检验。小学阶段所学的解题策略有画图、一一列举、倒推、假设、替换等,可以通过纸笔来完成。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的应用能力的考查,应该作为考查的重点。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4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求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画图策略的能力,题中只有一个具体的量45千米,必须通过画图分析出一分量为90千米,这样题目才能迎刃而解。

篇4: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单纯地解答题目,而是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给学生灌输知识,却不教学生用知识,导致数学失去了本来的使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其他许多学科都与数学紧密相关。马克思曾说过,数学是各门学科得以完善的前提。身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擅长数教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第一册“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精心收集生活中有关数学的问题,做成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许多需要他们运用数学去解决的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广泛性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家电、医学还是宇航工程、气象预测学等,无不需要用到数学。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用到的数学实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统计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搜集班上的零用钱情况,分别进行收集、描述与分析,并绘制统计图。教师再将每组学生的零用钱情况与他们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零用钱等。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学到教学大纲中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用度,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学生会解决问题,不一定善于发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分析与详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例如,在“千克与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记录家里洗衣粉、味精或零食的重量。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记录的数据,教师再给予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不同克数的实物,让他们分别再次体验不同物体的重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物体的重量有个初步的印象,还使他们每当拿起一个物品的时候不禁衡量它的重量,实现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

在此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实现全体参与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独立操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交流算法,归纳整理

让学生分别展示自己解题的方法与结果,尤其注意应让学生解释解题过程,并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弄清楚解题步骤间的逻辑关联。同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题方法间的差异,了解各方法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找到便捷答题的思路与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解题过程与方法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自己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亲身体验解题过程,并写结果。

3.自我评价,检验成果

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对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系统检验。检验过程即为学生反思与自我评价的过程,实施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是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的重要补充。自我评价与反思的主要目的是充实学生的自身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评价的要求应适当,反思的问题可以是:这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对吗?教师应重视学生每一点进步以及小许成功,通过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信。

四、引导学生实践运用

学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问题,教师教学时,可将这些问题抽象化,作为数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房屋的装修面积、地砖铺地面积、树木种植面积与数量、车轮为圆形的原理等。给学生提供充足接触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多给予学生自主实践、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懂得知识源自生活,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不仅应注重知识的讲学,还应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协调学与用的关系。

本文主要讲述了提高学生数学认知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动力;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交流的形式找到快捷的学习方法并提高他们的自信;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使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自信。总而言之,协调处理学与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杜一凡.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1):50-52.

[2]尚慧娟.三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79-80.

篇5: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4、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5、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6、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 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7、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8、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9、两根木棍放在一起(如图),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10、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11、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12、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名?

13、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4、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多少厘米?

15、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种。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三年级下册能力练习题(重叠问题和代换问题)

1、参加文艺小组的有27人,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8人。这个班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

2、三(1)班完成数学作业的有36人,语文作业的有28人,数学语文都完成的有15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只完成了一项作业?

3、三(6)班有48人,每人至少订阅《小学生报》和《智力开发报》中的一种,已知订《小学生报》的有32人,订《智力开发报》的有2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多少人?

4、三(3)班有45人,其中26人参加了数学竞赛,22人参加了作文竞赛,12人两项竞赛都参加了,有多少人两项竞赛都没有参加?

5、三(2)班28人参加绘画组活动,19人参加航模组活动,其中有8人两个组都参加了,还有4人一个组也没有参加,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6、妈妈买了3本笔记本和1枝钢笔共21元,如果买1枝钢笔和2本笔记本就要付18元,1本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各多少钱?

7、有筐苹果,从第一筐里拿出4千克后,第一筐还比第二筐多2千克,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多少千克?

8、6千克虾的价钱等于9千克鱼的价钱,1千克鱼8元,1千克虾多少元?

9、如果18个苹果和2个西瓜一样重,8个西瓜和8篮草莓一样重,6篮草莓又和2个哈密瓜一样重,那么2个哈密瓜和多少个苹果一样重?

10、○=□+□+□

○-□=()个△

□=△+△+△

○+□+△=()个△

☆+☆=◎+◎+◎

☆+☆+◎=()个◇ ◎+◎=◇+◇+◇

☆+☆-◎=()个◇

☆-△=24 ☆=△+△+△+△ ☆=()△=()

□+○=42 □=○+○+○+○+○ □=()○=()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和代换问题练习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2、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还是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3、为庆祝“

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2个,从右数起是第4个,从前数起是第3个,从后数起是第5个。鲜花队共有多少人?

4、三

(四)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学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起是第6个,从后数起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

(四)班共有多少人?

5、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连接在一起,成了一块新的木板。如果这块新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块木板原来长多少厘米?

6、把两块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成了一段新更长的纸条。如果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这段纸条原来长多少厘米?

7、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了一块长35厘米新木板,中间重叠部分是11厘米,这块木板原来长多少厘米?

8、两根木棍连在一起,从头到尾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问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9、一次数学测验。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问两道都做对的有几人?

10、三

(一)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人有38人。问这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11、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连接成一块长130厘米的木块。问中间重叠部分是多少厘米?

12、三

(五)班有42名学生,会下象棋的有21名,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都会不下的有10名,两种都会下的有多少人?

15、三

(四)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

(四)班共有多少人/

16、三

(一)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语文报》的有30人,两份都订的有1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7、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连接成中间重叠部分是15厘米的长木板。这块连在一起的长木板是多少厘米?

18、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样。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19、小杰从商场买回各种各样的花共48朵,数了数发现,红颜色的花有20朵,塑料花有24朵,玫瑰花有18朵,又发现红塑料花有5朵,红玫瑰花有6朵,塑料玫瑰花有7朵。问红色的塑料玫瑰花有多少朵? 20、三

(一)班共有学生55人,今天戴帽子的有12人,穿蓝色衣服的有26人,穿运动鞋的有23人,而戴帽子又穿蓝色衣服的有5人,既戴帽子又穿运动鞋的有2人,既穿蓝色衣服又穿运动鞋的有4人。问今天戴着帽子、穿着蓝衣服、穿着运动鞋的有多少人?

21、林林课间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全班共40人,喜欢吃鱼的有30人,喜欢吃肉的有28人,喜欢吃青菜的有20人,而同时喜欢吃鱼、吃肉的有15人,同时喜欢吃鱼、吃青菜的有18人,同时喜欢吃肉、吃青菜的有13人。问这三样都爱吃的有多少人?

22、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有28人学电脑,有35人学美术,有37人学钢琴,有40人学奥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学?

23、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有28人学电脑,有35人学美术,有7人学钢琴,有40人学奥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学?

24、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5楼,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17楼,乙跑到多少楼?

25、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比赛,小明跑到第4层,小红恰好跑到第5层,照这样计算,小明跑到第16层,小红跑到第几层?

26、两名同学比赛爬楼梯,1号爬到第六层是4,2号爬到第9层,当1号爬到第十一层时,2号应爬到第几层?

27、甲的爬楼速度是乙的2倍,当乙爬到第六层时,甲爬到第几层?

28、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沿跑道周围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跑道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29、有一个圆形花圃,周长是30米,每隔3米栽一棵月季花,每两棵月季花之间栽一棵兰花。花圃周围栽了多少棵月季花?多少棵兰花?

30、有一个正方形水池,绕着它走一圈是20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0米装一盏红灯,再在相邻的两盏红灯之间等距离地装4盏黄灯,水池周围一共装了几盏红灯?几盏黄灯?

31、一条公路长480米,在两旁植树,两端都植。每隔12米栽一棵杉树,两棵杉树之间又等距离栽了3棵柳树。问杉树和柳树各栽了多少棵?

三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练习题

1、一本相册有36页,每页可以放6张照片,3本这样的相册可以放多少张照片?

2、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月要产生35千克垃圾。照这样计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3、小强给自己列出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每天绕学校操场的跑道跑两圈。学校操场跑道每圈400米,他一个月能跑多少米?(一个月按30天算)

4、光明旅行社有3辆大客车和5辆小客车,大客车可乘45人,小客车可乘30人。光明旅行社可同时接待多少客人?

5、在一次团体操表演中,有120人参加,分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6、九九文具店进来720枝钢笔,共4箱,每箱有18盒。每盒装有多少枝钢笔?

7、妈妈到超市去买牛奶,有两种购买方案:4盒装的卖6元钱;单盒卖1.80元。哪一种购买方案比较合算?

8、有288本书,平均装在4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几本?

9、三(2)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26人,全班共有40人,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有几人?你能用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10、下面是三(2)班参加科学兴趣小组和自然兴趣小组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算一算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科学小组

张军 王宇

李强

吴明

龚玲

郭红 自然小组

李帅

宋江

张军

张超

刘凡

李强

11、买1枝圆珠笔的钱可以买2枝铅笔,买一枝钢笔的钱可以买10枝圆珠笔。买一枝圆珠笔的钱可以买几枝铅笔?

12、求出○、□、※所代表的数

(1)○=60-□

○=3□

○=()□=()

(2)○+□=35 □+※=38

篇6: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条公路长960米,修路队修的4天,还有180米没有修,修路队平均每天修了多少米?

2、博览会期间,上午接待游客180位,下午接待的游客数比上午接待的2倍少30位,这些游客每30位需要一位保洁员,一天共需要保洁员多少位?

3、晶晶每天沿着一条小路跑步。这条小路长250米,她每天早上跑8个来回。晶晶每天跑多少千米?

4、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甲乙两队共修一条公路。如果甲队每天修路180米,乙队每天修路200米,那么需要4天才能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6、水果店运来5箱苹果,每箱15千克,每箱进价40元。如果按每千克4元的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

7、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走82米,乙每分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还要行多少分才能相遇?

8、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时后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时行42千米,甲船每时行多少千米?

9、修路队计划用15天修一条4800米的公路。实际每天多修80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10、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从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从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完,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11、一种饼干有大袋与小袋两种包装,大袋每袋8元,小袋每袋6元。一天,这种饼干共卖了702元,这种饼少卖了多少袋?

12、张阿姨和李阿姨在商场看中了同一件衣服,张阿姨带了340元,李阿姨带了60元,她们把钱合起来刚好买了两件相同的衣服,李阿姨应该还张阿姨多少钱?

1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完成3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0个零件,徒弟先加工3时,每时加工26个零件。剩下的由师徒两人合作,还需几时才能完成?

1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客车每时行36千米,货车每时行48千米,相遇后客车还要行多少千米到达乙地?、15、上午7:00,甲列车从重庆开往成都,每小时行60千米;上午8:00,乙列车从成都开往重庆,每小时行65千米。重庆和成都两站间的距离为504千米。上午10:00两列车相距多远?

16、刘丽、王芳两人各买了一个价格相同的手提包,刘丽带了148元,王芳带了96元钱,她们带的钱合起来刚好够,王芳就还给刘丽多少钱?

17、甲乙合修一条长792米的围墙,甲每天修24米,乙每天比甲多修8米,甲乙合作12天后,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段围墙?

18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果园,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梨树52棵,每棵树收水果240千克,请你帮他计算一下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水果?

1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9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60千米,乙车每时行70千米,经过几时两车相遇?

20、一客车和一货车同时从A、B两地途中的一个小车站相背开出,4小时后,客车到达A地,货车到达B地,客车每时行65千米,货车每时行3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一个修路队,5天修了960。照益这样计算,修一段3840米的公路,还需要几天完成任务?

22、零件加工厂要加工84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天,平均每天加工了120个。剩下的由徒弟做,若要5天之内完成,徒弟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23、甲乙两船分别从两地相对同时开出,甲船每时行56千米,乙船每时行38千米,经过6时后两船两船相距9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新阳电影院3号厅有普通座300个,贵宾座502个。一场电影普通票每张20元,贵宾票每张38元,本场电影票房收入为6700元,本场观众最少多少人?

25、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长650米的隧道,他们同时从两端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3米,第二队每天开19米,多少天后还剩42米没打通?

26、小白兔和乌龟的千米赛开始了,小乌龟立即经每分15米的速度开始爬,小白兔先睡了1时,然后以每分100米的速度开始跑,它们谁获胜了?

篇7: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长方形的菜地是宽15米,长是宽的3倍还多2米,王伯伯要沿菜地走一圈,要走多少米??

列式:

答:沿菜地走一圈要走米。

2.学校买了250本文艺书,是科技书的`5倍,连环画比科技书少30本,学校买来了多少本连环画?

列式:

答:学校买来连环画本。

3.张庄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23米,剩下的是已修的3倍,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列式:

答:这条公路全长米。

4.小明家住在4楼,放学回家,他一共走了48级台阶,平均每两层之间有多少级台阶?

列式:

答:平均两层之间有级台阶。

5.三(1)班参加科技小组的有7人,参加足球小组的人数是科技小组的2倍还多5人,参加足球兴趣的人数是多少?

列式:

答:参加足球兴趣小组的人数是人。

6.育英小学455个同学分6辆汽车看电影,前5辆车各坐76名同学,第6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列式:

篇8: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 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出了一道计算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这样的图画: 在一个小池塘中开始有20 只鸭子在一起嬉戏, 一会又从远处游来了12 只鸭子, 过了一段时间后有10 只鸭子游上了岸. 这时候大屏幕上出现一个问题:最后在这个小池塘中还有多少只鸭子? 学生们都被带入到这个情境中,都很积极地去研究到底还有多少只鸭子. 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 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已被激发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生动有趣的情景,使数学内容充满动态美;同时,在播放图片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联系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者密切联系.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更好的解决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 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中,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为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小明跟小兰一起去称体重, 小明的体重是36 千克,小兰的体重是28 千克,问小明比小兰重多少? 小兰比小明轻多少? 教师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的运用本节所学的“100 以内的减法运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困惑的表情,有许多学生对于教师出的这道题里的“重”、“轻”这两个字的意义不是很理解. 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师:我们可以换一个字,来重新整合一下这道题,可以把重换成多,小明比小兰多多少千克? 那我们再试着转化一下这道题是不是可以变成38 比28 多多少? 教师的一番细心引导,使这道题变得简单轻松.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且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自我提高与发展.

三、数形结合,挖掘解决问题的潜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引进数形结合, 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此外,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例如: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 》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手中的这个钟表模型一会我分别转动一下时针、分针、秒针. 你们注意观察这三个针所转动的格数是不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时针走一格分针就走12 个格,秒针就要转12 圈呢? 观察一下是不是秒针走一格是1 秒,分针走一格是1 分也是60 秒,时针走一小格是1 小时也是60 分钟. 教师利用这个钟表模型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时、分、秒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教师所说的这些数量关系.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化,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再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了一道题:校园里有9 棵并排的树,下面我们在其中一端再种上3 棵树,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树? 这时候为了便于学生思考,教师让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学生们都很积极的在纸上画上9 棵树, 然后又画上了3 棵,得出答案. 由此可见,数形结合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挖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

四、引导提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入手. 如今的“解决问题”都是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再促进学生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表内乘法和除法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乘法或除法问题,并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有关乘法的问题:每个篮子里放有5 个苹果,那么3 个篮子共有多少个苹果?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特点,探寻有效的、多样化的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顺应改革的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进行了探讨.

篇9: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篇10: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模块一 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

1、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5例

2、六年级一班学生人数在40~50人之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六年级一班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 8例

3、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路,甲修的长度是乙、丙修的长度和的丙修了1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11,乙修的长度是甲、丙修的长度和的,32巩固练习

1、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2、甲、乙、丙三人一共储蓄35万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336,乙的钱数是丙的。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473、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它的全长多少千米?

22,第二天修了60千米。这时剩下的长度是已修的。这条公路75

模块二 用假设再调整策略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

1、全班42人去划船,租10只船整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2、在一个停车场,摩托车和小轿车共有12辆,共有40个轮子。这个停车场的摩托车和小轿车各有多少辆?

3、长江小学举办环保知识竞赛,一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不扣分,答错一题倒扣3分。赵斌回答完所有的题目,结果得了84分。他答对了多少道题?

巩固练习

1、小红买6角和8角的邮票一共13枚。用去8元4角钱,这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2、龟、鹤共有10个头、32只脚。龟、鹤各有多少只?

3、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象棋和跳棋各有多少副?

课后作业

1.山岩有120只,比绵羊少

2.一根铁丝用去的长度是剩下的1。绵羊有多少只? 63,用去的比剩下的少16米。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53.鸡、兔共有80只,兔的腿比鸡的腿一共多50只。鸡、兔各多少只?

篇11: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X3+7=25(个)……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篇12: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学,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对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画面上他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2)怎样解决?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二.预习反馈: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铅笔,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着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铅笔?(讨论算法)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能也会用到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习二十三第2题。

(1)看题,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组织交流。

(4)你做对了吗?

(5):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决定的。

2.练习二十三第9题。

(1)自己看题,收集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列式计算。

(2)组织讨论。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决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3)比较哪一种算法好?哪一种简便?

①15×4+7 ②15×5-8

3.练习二十三第7题。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强调对“一年”的理解)

(2)独立解决问题。

(3)组织讨论,订正。

(4)环保教育: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存放处理。

4.练习二十三第8题。

(1)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讨论、订正。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5题。(巩固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要求比较熟练。)

2.1箱百事可乐6小瓶或4大瓶,老奶奶进了15箱小瓶可乐,12箱大瓶可乐。她进了多少瓶可乐?

(考察学生从生活场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独立解决问题。)

五、反思,拓展升华

1.:你认为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观察要仔细。(2)收集信息要全面。(3)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处理。

(如练习二十三第7题,一年=12个月)

2.作业:练习二十三第6题。

六、布置作业

篇13: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量分析,常用题型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 对于抽象的东西, 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即使简单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做对。有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碰到学过的还能熟练地做出来, 但只要稍微变化一点点, 他们就会束手无策, 容易出现不敢答、胡乱答的现象。所以, 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反复强调、深入浅出、抓住要点, 学生还是能慢慢接受且解答无误的。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老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

1.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常言说, 习惯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能养成自己读题、找问题的习惯, 就不怕学不会如何去解决问题。一年级的问题都是从看图列式到图文应用, 再到文字应用。做这类题时, 要教会学生看图、读题, 弄懂题目传达的意思, 让学生学会列算式解答。刚开始他们会有点不适应, 但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反复讲解、刻苦操练, 学生会发现其实一点也不难。解题的首要工作就是理解题意, 读懂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已经做出了一半。因此, 审题必须认真, 绝不能敷衍了事。

2. 要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熟悉常用题型的思路

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里会碰到迷惑我们的数据 (对我们解决问题无用的数据) , 只有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才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 通过计算算出答案。所以笔者觉得要特别重视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分析工作。举个例子, 农场里养了13只小鸡和15只小鸭, 卖掉5只小鸭。现在农场里还有多少只小鸭?这里问的是现在农场里还有多少只小鸭, 那么题中的已知13只小鸡就是无关数据, 可以不看。剩下的已知数量是原来的15只小鸭, 还有卖掉的5只小鸭, 因为原来的15只小鸭卖掉了5只后, 比原来就少了5只, 所以要用减法去计算。列算式:15-5=10 (只) 。答:现在农场里还有10只小鸭。一年级的问题是最基础的, 下面笔者着重介绍一些常用题型的解决方法, 可以帮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要解决的问题中有“一共”或者“一起”这些字眼, 都用加法计算, 但是要提醒学生看清楚问题问的具体是哪些“一共”或者“一起”多少个, 因为有些数据对解决问题无帮助。例如, 王奶奶家养了11只小鸡、7只小鸭和6只小狗。王奶奶家养的小鸭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读题后发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里有“一共”, 可以确定使用加法计算, 然后认清是问小鸭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那么题目中的已知11只小鸡是可以忽略的, 对我们解决问题完全无帮助, 剩下的已知数量就只有7只小鸭和6只小狗了, 正好是解决问题要用到的, 所以应该这样列算式:7+6=13 (只) 。答:王奶奶家养的小鸭和小狗一共有13只。

在遇到问题求哪个比哪个多几个, 哪个比哪个少几个时, 用减法计算。找到这两样在题目中的已知数量, 用大数减掉小数, 列好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例如, 学校里有17个足球, 9个篮球, 足球比篮球少几个?很明显要用减法, 可以列算式:17-9=8 (个) 。答:足球比篮球少8个。再如, 白兔拔了3个萝卜, 灰兔拔了15个萝卜, 灰兔比白兔多拔多少个萝卜?15-3=12 (个) 。答:灰兔比白兔多拔12个萝卜。

若读完题后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多少或者还有多少, 一般都是用减法计算。例如, 原来有15个鸡蛋, 小红吃了9个,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15-9=6 (个) 。答:还剩下6个鸡蛋。再如, 盒子里有12支铅笔, 小明拿走了7支, 现在盒子里还有多少支铅笔?12-7=5 (支) 。答:现在盒子里还有5支铅笔。

如果题目里有“上车下车”“飞来飞走”这样的字眼, 记住列算式时“上车”“飞来”就用加法, “下车”“飞走”用减法。例如, 公交车上原来有13人, 后来有5人上车, 又有9人下车。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13+5-9=9 (人) 。答:现在公交车上有9人。再如, 树上原来有9只小鸟, 飞来6只, 又飞走7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9+6-7=8 (只) 。答:现在树上有8只小鸟。

3. 培养学生时常检查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普遍马虎, 经常会看错题目、算错答案、忘记作答, 所以老师平常要多叮嘱他们列好算式, 算好答案以后再认真检查一遍, 然后才可以作答。在作答的时候, 笔者会这样跟学生说, 要解决的问题照样子抄写, 但里面的“几”或者“多少”要改成所求问题的答案, 最后把问号改成句号, 才算大功告成。

篇14: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在关键字词句下划上重点标记”这一要求。教师还可以经常出些“陷阱题” “刺激”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

数学是充满模式的。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清楚地表明:专家之所以能很快地通过知觉找出在某一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因为他具备迅速地把记忆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检索出来的能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地识别问题的模式,就能很快地收敛思考问题的范围,为正确选择问题解决思路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不善于利用等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即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这方面就属于模式识别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变式训练是一良策,学生可以从题目的变更中了解与应用问题密切相关的术语,而且通过背景的变换,达到强化模式的目的。在采用变式训练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引导学生实现模式识别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归类能力。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了然于胸,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技能。像小学数学经常会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四、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只有通过概括才能提升层次,概括的层次越高,迁移的半径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运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五、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馍、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以及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还有关系、传递与反传递、归纳、剩余等推理策略,利用模型绘制策略,排除策略,等等。

如“找规律”单元的教学可以补充:1,1,2,4,3,9,4,16,25,6,……要想找出这题策略,就必须从给出排列成的数字中找出它的规律,也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可以画出其排列的奇数项:是按1,2,

3,4,5,6……的排列顺序排列成奇数项,也可以是画出其偶数项来发现规律,使每一偶数项是其前三项的和,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总而言之,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能注意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篇15: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个多位数由9个亿,8个百万,7个万和8个千组成,这个数是(),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小数1.4956保留三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a =5b(a和b都是自然数),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2.4时=()时()分

5、发芽试验中,发芽50粒,2粒没发芽,发芽率是()126、4÷5=():()= =()%

()

7、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转动的角度是﹙

8、学校举行朗诵比赛,下面是11位评委给小英打出的成绩:9.8,9.6,9.6,9.7,9.8,9.5,9.9,9.4,9.8,9.8,9.7。这组数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9、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一条公路长2.4厘米,这条公路实际长度是()千米。

210、的分母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311、一个圆柱的高是8厘米,如果高缩短2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12、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之和是7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二、判断(6★)

1﹑相邻的三个自然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的数。()2﹑每年的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天数相同。()3﹑某场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6,化简后是2:3。()4﹑分母是15的分数,一定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5、正方形边长与面积成正比例。()

6、半径为2厘米的圆,周长与面积相等。()

三、计算(第一题每题4★,第二题每题3★,共25★)

1、能简算的要简算

32×99

28.6-3.24-7.76

10.15-6.25-3.75+7.85

6.48÷[(3.3-2.7)×9]

2、求X。6.5:x=3.25:4

四、作图(6★):先画一个周长是6.28厘米的圆,再在圆外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810.4= 3.8:x=:5

221x

五、应用题(42★)

1、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4。400g药粉需加水多少克?

2、一项工程,原计划投资80万元,实际投资100万元。实际多投资百分之几?

3、一件衣服打九折后是27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4、要生产一批化肥,计划每天生产120吨,需要20天能完成任务,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用比例的知识解)

5、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其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5分米,把这堆小麦装入粮仓,正好是这个粮仓容积的15%,这个粮仓容积是多少?

6、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全程要12小时,已经行了4小时,离终点还有1200千米,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篇16:新建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2、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3、机械厂四月份上旬生产机床250台,中旬生产机床150台,下旬生产机床200台,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4、商店有食品45吨,支援灾区运走13吨,又卖出2

吨,还剩几分之几吨?

5、有两根绳子,长度分别是28分米和35分米,现在将它们剪成相等的小段,问每段最长是多少?一共可以剪多少段?

6、王林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

9,第三、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27,三天后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

7、红星家具厂计划上半年生产300套沙发。一月生产了50套,二月生产了30套,三月生产了55套。剩下的在后三个月完成,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套?

8、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学生装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约用布0.2米,原来做150套学生装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9、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0,其中一个数是30,另一个数是多少?

10、批零件3200个,计划40天完成,实际每天做的是计划的1.25倍,做完这批零件实际用多少天?

上一篇:环境卫生部管理制度下一篇:为了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