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

2024-05-05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精选7篇)

篇1: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

最新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

一、填空(除第5、6、8题每空0.5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6.609609…用简便记法表示为(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2、4.6÷0.23=( ) ÷23 3.15÷1. 5=( ) ÷15 4.5÷1.5=( ) ÷0.5

3、a×6×b可以简写为( )。

4、想一想21.3是( )的3倍;( )的1.7倍是13.6。

5、在○里填“ >”、“<”或“ = ”

7.2×0.9○7.2 1.04×3.5○3.5×0.14 8×0.33○3.3× 0. 8

5.24○5.24÷0.7 3.2÷0.01○3.2×0.01 2.4÷1.2○ 2.4 ×1.2

6、根据7.56×5.4=40.82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756×5.4=( ) 75.6×0.54=( )

40.824÷5.4=( ) 40.824÷54=( )

7、一堆煤有a吨。已经烧了3天,烧了b吨。平均每天烧( )吨煤,

还剩( )吨煤。(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8、把 , ,5.36, 5.30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0、黄师傅加工一种零件,a分钟加工了m个,平均每分钟加工( )个零件, 加工一个零件要( )分钟。

11、当5.03÷0.4的商是12.5时,它的余数是( )。

12、一个算式的商5.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

二、判断题(共6分)

1、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比1小。 ( )

2、3.999×0.5的积小数位数是四位。 ( )

3、3.666666是循环小数。 ( )

4、小数除以小数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

5、a2与2a相等。 ( )

6、数对(2, 5)和(5,2)都是由2和5组成的,表示的位置也是一样的。 ( )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共6分)

1、聪聪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后面,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A、(5,2) B、(4,3) C、(3,2) D、(4,1)

2、食堂每天用大米a千克,用了2天后还剩下b千克,原有大米( )千克。

A. a+2-b B. 2 a-b C. 2 a+b D. 2(a+b)

3、做一套西服用布2.4米,30米布最多可以做( )套。

A. 12.5 B. 12 C. 13 D. 14

4、与91.2÷0.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 912÷57 B 、9.12÷57 C 、9120÷57

5、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6,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

A、4.69 B、4.64 C、4.65

6、ax+bx可以写成( )。

A、a+b+x B、(a+b)x C、xa+b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每个2分,计12分)

3.45×0.36 91.2÷57 270.6÷1.5

验算:

2.091÷1.02 0.2223÷0.65 1.5÷0.045

(精确到百分位) (用循环小数表示)

2、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个2分,计12分)

20.9+10.5÷(5.2-3.5) 21÷0.25÷0.4 13.75÷0.125–2.75

93.7×0.32+93.7×0.68 0.125×3.2×0.25 42÷(5.25÷0.25)

验算:

8.96÷2.8 8.23÷6.5 8.3÷4.5

(商精确到百分位)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25×3.2×2.5 4.64+3.7×2.8 35.6-5.6×1.7

13÷0.4÷2.5 4.5×10.1 7.8÷2.6+2.7×1.5

4、列式计算。(9分)

1、用14.1与5.9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2、6.8与5.7的和,除以0.25,商是多少?

3、4.8与2.7的和乘以3.6,积是多少?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2分)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封闭图形,你发现了什么?A(2,1) B(7,1) C(4,4) D(9,4)

我发现:

2、盒子里有10个红球,6个黄球和1个白球。

(1)摸到的球,可能是( )球,可能是( )球,也可能是( )球。

(2)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得可能性最小。

(3)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增大,应该怎么做?

六、解决问题(前3题4分,后2题5分,共22分)

1、重阳节,利民超市的大米每千克3.4元,妈妈买了6.4千克,妈妈要付多少元?

2、每个油桶最多装油0.4千克,要装2.5千克油,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3、强强从学校去街心公园,每小时走4.8千米,0.5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只走3.2千米,要多少小时才能达到?

4、妈妈去水果店买了香蕉和菠萝各3.6千克,每千克香蕉是2.4元,每千克菠萝是2.6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5、张兵买2支铅笔和10本笔记本,一共用了16元,每本笔记本的售价1.5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篇2: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

就在放风筝的前几天,当老师宣布我们要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放飞象征着我们的梦想和快乐的风筝的时候,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就在放风筝的前两天,我在上学的时候遇见了梁嘉怡,我们说起了放风筝的事,她告诉我她不会放风筝,我安慰她说:“没关系,到时候我教你放吧。”

第二天,李 老师让我们分组,自由组合。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都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在一个组。我也想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快快乐乐地放风筝,我甚至已经在想像和好朋友放风筝的情景了。可是,我突然想起我已经答应了要教梁嘉怡放风筝。人们都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要信守,关心弱小。看来,为了这个,我必须和梁嘉怡在一个组,于是我要先确定梁嘉怡在哪个组。可问了许多人,梁嘉怡都不在他们组。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和梁嘉怡终于一起被分到一个组,有了实现的机会,我很开心。

看着梁嘉怡的风筝越飞越高,我快乐地转过身去,和我的好朋友——杨中伟一起放飞了我的“神龙一号”。在非遗公园的这一天,我不仅做了一个信守的男子汉,而且把我的“神龙一号”放上了云端,放到了。

篇3: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目

一、说方向定位, 强化目标意识

很多教师在命题时缺乏前瞻性, 往往将自己认为的“好题”堆砌在一张试卷上, 有的甚至把竞赛题放在其中, 造成偏、难、怪的现象, 这都是对考试方向与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定位。

教师命制的试卷大多数是期中、期末、单元试卷, 通常是阶段性水平考试, 与高中会考 (终结性水平考试) 和高考 (常模参照性考试) 有着本质的区别, 阶段性水平考试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次检查、比较、回顾与反思的机会, 以便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和指导后面的学习与教学。

如某次期中考试一位数学老师对“高二数学试卷”命题目标的描述: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选修1-1第1章为命题重要依据, 紧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要求》, 参考江苏省《考试说明》, 不回避重难点, 要回避繁难及补充拓宽的课本外内容;加大思维量, 减少计算量;重通性、通法的考查;着力体现检测功能、导向功能;难度在0.75;知识点覆盖100%。

二、说试卷内容, 强化整体意识

说内容的过程就是命题老师对教材知识、教学要求、学生状况的认识与思考梳理的过程, 首先要列出双向细目表,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中数学必修5, 再加高中数学选修1-1 (2-1) 中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具体内容见后表。

三、说命题依据, 强化推理意识

命题的依据通常是教材、教辅、学科课程标准、省教学要求和学生现实整体状况, 参考高考学科试卷的格式与内容, 因为学生毕竟要参加高考, 接受人生一次重要的检验。

按照《江苏省高中数学考试说明》, 高中数学必修5共有三章7个知识点, 再加1-1 (2-1) 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2个知识点, 共9个知识点[1], 其中4个C级要求、两个是B级要求、3个A级要求:通过《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看出本次测试的内容详细情况及能级分布, 便于确定解答题及填空题的编选, 确保C级重点考查, 及时把握编题方向, 动态控制试卷的质量。

填空题编制。填空题编制重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的考查, 以课本的原题或原题变式为主;填空题的1—5题定为送分题, 6—12为中档题, 13—14为把关题, 编题时, 考虑到不同层次中各个知识点的均衡分布, 以及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思想方法的兼顾。

解答题编制。解答题重点考查C级内容, 兼顾B级内容, 前3题为送分题, 后3题为把关题。我们在命题时呈现了较多学生易于上手, 但不容易完全解对的题目, 易于上手”便于提高学生信心, “不易完全解答”有利于突出诊断功能。

试卷的组配。 (1) 根据编好的试题, 按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认真进行排序, 做到易在前难在后才有利于学生顺利答题, 但有的需要兼顾是否容易入手来考虑, 例如18题实际难于19题, 但19题学生对“题境”不熟, 看不到或走错路不易上手, 18题虽然难, 但学生都知道怎么下手, 所以让其在前。 (2) 兼顾到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法, 如解三角形中考了3、6、9、12、13、15五个小题和一个大题, 3、9、15都是考正弦定理, 但3题考的是已知两边及一对角求另一对角, 9题是考已知两角夹边解三角形, 15题虽然是已知两边一对角但是它是以外接圆半径的形式给出, 6、12都是考余弦定理, 但6考查的是已知三边求角问题, 而12考的是已知一角求边的问题;再如1、10、11、18都是考一元二次不等式, 但1是考分式, 10是考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11题是恒成立问题, 18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避免了重复。

四、说题目来源, 强化公平意识

命题时, 部分教师会参考一些报纸、教辅、杂志、成卷 (部分知名学校试卷、自己用过的试卷、报纸杂志的检测卷等) , 有的甚至大块地选用, 对此, 在组织命题时要明确提出要求, 会卷时要讲清题目 (特别是分值大的题目) 来源, 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与信度和效度。

通常原题选用可以限于教材、学生通用的教辅, 从其他资料选择的题目首先同一份资料不能选用两个及其以上的题目, 其次要对题目实行背景、数据、图像、设问的适当改编, 提倡自编原创题, 但不能多且要慎重, 因为这类题容易出现不严密、甚至是逻辑上的错误[2]。

原创题是试卷的亮点, 一张试卷要想题题出彩是不可能的, 并且题题出彩的试卷一定不是好试卷。

本张试卷的1~11、13、14题为课本题目的原题与改编题, 15~18、20题为部分大市模拟卷和高考卷的改编题, 原创题为填空题的12题, 解答题的19题。

例如填空题第7题:如图, 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 连结各边中点得△A1B1C1, 再连结各边中点得△A2B2C2……如此继续下去, 则△ABC、△A1B1C1、△A2B2C2、……、△AnBnCn的面积和.

答案: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38页第7题改编题, 原题是求证面积成等比数列, 改成求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和, 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属中档题, 这里的一个陷阱是并非n项而是n+1项, 这也是我没有叫Sn求的原因, 兼顾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及细心程度, 评讲时可以变化讲解, 如求周长和等。

填空题第11题: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m+1) x2- (m-1) x+m-1≤0, 对一切x∈R恒成立, 则m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94页第11题第 (2) 小题改编题, 是将x的系数m改为 (m-1) 而已, 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 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 属中档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各种情形。

五、说试卷预期, 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试卷的内容、形式、结构、梯度、难度等的科学与合理, 我们要求命题教师不光要选题、编题, 还要认真地、全面地、实际地做题, 切实感受整张试卷的综合效应, 深刻而精确地对试卷进行相关参数的预期, 以题的“卷感”, 体味学生的“困惑与艰辛”。

估计难度。预计难度在0.7~0.8之间。一是从计算量上进行估计, 命题老师认真试答了试题, 并对试卷进行多达八次修改, 从而控制了难度, 另外就是从思维量上估计, 80%的学生用90分钟 (75%的时间) 可以拿到135分 (85%的分) 。考虑到全县1.5万学生使用该卷, 再加上学生心理因素, 因此估计整体难度在0.75左右。

六、说重点题目, 强化过程意识

例如解答题第18:已知函数f (x) =x|x-a|+3x-4, a∈R.

(1) 当a=0时, 解不等式f (x) ≤0;

(2) 当x≥a时, 解不等式f (x) +4>0.

解: (1) a=0时, 不等式f (x) ≤0为x|x|+3x-4≤0

1°x≥0时, x2+3x-4≤0, 解得-4≤x1, ∴0≤x≤1…………3分

2°x<0时, -x2+3x-4≤0, 恒成立, ∴x<0, …………6分

综上可得: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x|x≤1}………8分

(2) 当x≥a时, 不等式为x (x-a) +3x>0,

即x[x- (a-3) ]>0

(1) a-3=0, 即a=3时,

解得x≥a…………10分

(2) a-3>0, 即a>3时, , 即或x<0x≥a

解得x≥a…………12分

(3) a-3<0, 即a<3时,

1°当a≤0时, x>0

2°当0

综上所得: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a}

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0}…………16分

对函数与不等式问题的考查是江苏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 分类讨论思想又是高考反复考查的重点。因此,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思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类讨论思想, (1) 题考查的是分段讨论, 即对第一未知数讨论, 结果必须并; (2) 题考查的是分类讨论, 是对第二参数讨论, 所以结果不能并, 属难题。本题的难点是学生容易忘记把讨论的结果与大前提求交, 即二级讨论, 这与2011高考试题第19题的思想方法类似, 本题容易上手, 学生都知道怎么做, 但很难得全分。通过对本题的思考与求解, 可以强化学生的解题规范, 如果写成不等式组形式解题就不会出现漏掉求交集问题, 而且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降低解题的繁难程度, 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得到有效的训练。本题源自2010年某大市模拟试题的改编。

解答题第19题:如图, 已知半径为6的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50°, 过半径OA上一点D, 作直线CD垂直于半径BO, 且与BO的延长线交于E, 与弧AB交于C, 当D在半径OA上移动时

(1) 求△OEC的面积S△OEC的最大值;

(2) 求△ODC周长L△ODC的最大值.

解: (1) 在△OEC中, ∵OE⊥EC, OC=6,

∴OE2+EC2=36, …………2分

又∵OE2+EC2≥2OE·EC, (当且仅当OE=EC时取“=”)

∴当时, S△OEC取得最大值9

(2) 在△ODC中, ∠ODC=∠OEC+∠EOD=120°

∴OC2=OD2+DC2-2OD·DCcos∠ODC, …………10分

即OD2+DC2+DC2+OD·DC=36

即 (OD+DC) 2-OD·DC=36

又∵, 当且仅当OD=DC时取“=”…………12分

∴, 即 (OD+DC) 2≤48,

∴当时, OD+DC取得最大值…………14分

∴当时, △ODC的周长取得最大值…………16分

本题可以算是原创题, 实际是由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115页复习题14题和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24页复习题第7题的合成题, 属中档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在变化的过程中找到不变的条件解题, 可以用正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余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和积不等式解, 还可以用函数解;可以设线段为变量, 也可以设角为变量;可以设一个参数, 也可以设两个参数;着力体现“入口宽”的特点。但本题的题境对学生来讲比较生疏, 所以放在第19题, 评讲时可以用多种方法讲解, 开拓学生的思路。

解答题第20题[3]:在数列{an}中, , 在数列{bn}中,

(1) 证明:成等比数列, 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2) 求数列{bn}通项公式bn;

(3) 是否存在实数λ, 使得对一切n∈N*恒成立, 若存在, 求出λ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1) 证明:∵3anan+1=4an-an+1, ∴,

又∵是以14为首项, 1/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4…………4分

综合 (1) (2) 得…………16分

本题是改编题, 原题是《中学数学月刊》2008.11期第35页, 前黄高级中学宋书华老师的文章《基本不等式在数列证明中的妙用》中的例1, 原题是“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 求证:

, 我是从出发, 先构造出{an}的递推公式, 然后再由构造出{bn}的递推公式, 从而得到 (1) 、 (2) 两小题, 第三题仍然是原题, 最后考虑到路子太窄, 再加上考求和的太多, 所以改成现在的问题, 之所以能改成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考虑到{an}、{bn}都是有界数列, 通过系数调整一定可以实现范围大小的控制;第 (3) 题还补充了前面没有分离参数方法的不足, 并且引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不等式;属难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补充原题的证明部分, 了解这种证明的思想方法, 以及改编问题的策略。本题针对少数优秀生和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但对大多数学生, 第 (1) 题甚至第 (2) 小题完全可以拿下, 这就看学生的品质与智慧了。

七、说考后感受, 强化反思意识

考试后, 命题老师要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 通过对考试对象 (相关学生和参与同场考试的部分教师) 的访谈、与阅卷教师的讨论、对考试数据的分析, 结合命题前的预期, 总结命题的得与失。

通过说卷的形式锻炼和提高年轻教师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与水平, 对提高教学能力与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说高考试卷”、说学生试卷、“说题”等, 引导年轻教师认真研究与思考, 挖掘“卷”、“题”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魏良亚.感受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教学与管理, 2009 (2) .

篇4: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8.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 )。

9.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在30的因数中,是质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

11.时钟的指针从“1”顺时针旋转到“3”,旋转了( )€啊?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水的高度是( )分米。

14.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5后是 ,原来这个分数是( )。

15.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5分)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2.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3.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0。 ( )

三、快乐选择。( 6分)

3.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如果围成一个正方体,你能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吗?

4.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7.2L,它的长是25cm,宽是16cm。

(1)这个油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2)如果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篇5: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尤彰小学

杨淑萍

五年级开学以来,学校举行了一次期中考试。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次期中试数学学科考试的情况和自己的一点想法。这次考试的现状:

本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合格率优秀率不高。通过这次考试,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哪怕是教师对内容讲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根弦: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有了这根弦,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另外,数学知识随着年级增加,数学知识积累,应该愈加深厚,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基本对以前的知识已经停留在边缘了,有时按进度设计的教案,不得不在现在如此实际的学生面前搁浅,重新探求以前的知识,这也是造成成绩下降的一个方面。

学生的态度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的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业,另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及时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与家长联系过,但由于水平、知识层次与优生差别太大,自信渐渐失去,学习态度也恶化了。

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很多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些题目已经反复强调过,但仍有部分学生出错。

教学常规方面:首先我们得熟悉自己任教的学科,并积累大量的经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把许多自认为很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仍掌握不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把经验、方法讲给学生听了,不等于学生就获得了这个经验、方法,我们必须要有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去进行巩固,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另外,人都有懒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

自己在教学中的思维较窄,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在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学的时候也学的较死,不能举一反三。

在仅剩的半个学期之中,通过学生和我的共同努力,我希望能把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搞上去,争取提高及格率,优秀率提高一倍。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 数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及试一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0÷20= 34+50 = 79-60= 560÷80= 80-45= 800÷200= 20×40 = 68+12 = 9×500= 86-44= 12×30= 33×0+25 =

2、列竖式计算

做好后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 532+46 = 286-76 = 316+58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例1课本图去掉钢笔、小芳)。

小明说:“我买一个讲义夹”,小丽说:“我买一个笔记本”(1)想一想: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小明和小丽说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横式。(2)比较,揭示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2、自主探究新知。A、明确探究内容。

(学生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小组统一意见)

B、自主探究新知。(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小组交流。)(1)师:小数加法和减法是不是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呢?

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a、请任意一组加法(或减法)组汇报组内研究情况。b、请其它小组同学补充。

c、让学生说说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d、再请研究减法(或加法)小组汇报。

e、完成例1板书,师生交流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4)

想一想: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归纳怎样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4、练习。(根据时间而定)

(1)9.3+6.98 13.52-8.3

(二)教学“试一试”:

1、改情景图为“小明、小芳”的对话情境图

2、师:不一会儿,小芳也来到商店,买了1枝水彩笔。

你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小明和小芳说的,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纸粘问题)

3、师:想一想怎么列式计算?

①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集体练习。②集体交流(计算结果末尾是“0”的化简)

4、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1)相同点: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低位算起。

(2)不同点:计算整数加减法时,末位对齐,其他数位也就对齐了;而计 算小数加减法时,只有把小数点对齐才能使相同数位对齐。注意点:(1)小数点对齐。

(2)别忘了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小数点。(3)小数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拓展。

1、看谁的眼睛亮

6.81+5.3=1.51 6.81+5.3=11.11 6.81 6.81 + 5.3 +5.3 1.51 11.11

2、找语文书和数学书,两本书一共多少元?哪一种书贵多少元?

3、课堂作业.(根据时间而定)

0.63+1.5= 3.63+0.81= 17.5-4.5= 5.46-0.6=

四、课堂总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加法和减法)

2、提问:怎样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呢?

3、拓展题:

小红在计算13.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数位对错了,计算结果得96.8,这个一位小数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整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篇6: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这学期,我执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五(2)班的总参考人数是57人。五(3)班总参考人数57人。

对于这次期中考核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理想,现综合两个班的情况,作以下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总的来说,其考核内容是比较全面、综合的,题型也比较全面,不会超出所学范围,能全方位考核学生对上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题目的安排上,由易到难,题量适中,分数的分配较合理。所以说,整张试卷,对于本学期上半学期知识的考核是全面而详尽的,在难易度上是适中。但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 学生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40分以下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这部分学生中,很多是由于基础差,基础知识薄弱,有个别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而这些二、三、四年级的知识不过关,到了五年级就跟不上了。中层生40—69分的学生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容易出错。高层生80—99分的学生占的比例小。优秀生极少。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两个班都有几个学生是考了89分的,差一分就是优秀生,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

另外,学生的成绩提不高,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没自主学习,成绩就无法提高了。再者,根据家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不自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里只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谈不上预习、复习。

当然,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作为科任的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初次教数学这一学科,经验不足。未能及时跟踪追进,查漏补缺,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是我的不足。另外,由于上半学期的授课时间较紧迫,在教学中讲的比较快,巩固练习不够,复习时间不够,这也是导致本次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篇7: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反思11

总体不够不理想,理我的期望还有一大截的距离,从同学们的反应来看,似乎也有些不甘心。接下来如何将工作做好呢,还是来分析反思一番吧。具体分析如下:

第二题,填空,充分反映出同学们不看课本,不读练习的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如果在平时能早读读课本,又有不少的同学能提2-4分。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看课本的习惯呢?在平时多强调,灌输好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功。另外,让同学们在课上——无论新授课还是在课上做练习都要督导其先翻看课本,熟悉所学内容,给予时间慢慢培养。

第三题,问题不是很大,简单的问题无论它有多么简单总还是有些同学做错,所以要加强对那些基础较差同学的提问,以加强其上课听课的认真程度及提高做题完成率,不至于被边缘化。

第四题,则是对大家细致度的考察,唯有专心才能不出错,也就要求在课上有一个好的纪律,在教室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而不致于乱哄哄不成样子,必须先从学习及态度好的抓起,(写保证书)

第五题,笔算,存在乘法、除法竖式运算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或应让学生多上去讲自己也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如何将过程讲的更细,更能让学生明白,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掌握乘除竖式计算,如何去做呢?提出要求,相关学生每天多学习两道不太会的题,建立错题集,规定时间上交。小组长带动,小组长带动他人,亦应该提出表扬及奖励,要不定期向后进生询问学习情况和面临的问题。重视小组长的作用,正副两个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第六题,简便运算基本上还是会的,但是要达到百分之百的会还要下功夫的。要不断的学习新的,复习旧的。充分让每一个学生会。

第七题,只列式不计算,个别学生还计算出来了,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的。题中所表现的数量关系,计算先后顺序不够明确,不清晰,以后要通过大量的相关的练习才可以熟练。所以从网上找题是必须的。

第八题,解决问题,由于除法运算中商有零的部分同学不会商零,导致计算错误;第二个由于不知道五月份多少天所以导致计算错误;第三题,不会画图,导致提议分析不正确,强调在图形题能画图就尝试画出来图,有助于理解题意;第四题,如何讲呢,关键是发挥同学的积极表达,充分讨论及分析,加深理解,助力于困难同学的掌握。

总之,还发现自己讲题太快,想当然的认为只要不太会的地方同学们一定会请教同学们,回去自己认真的复习补上的,可是我太天真了,孩子们往往越是不会的越不去学习和复习,得过且过;同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布置作业上,我的作业量不大,且都是让学生自己找题来做,只是提出要求哪个地方不太会,需要巩固就做那部分的作业,他们也足量的上交了,可是期中后的一次调查我才明白,原理同学不认可我的这种方式,往往有一种找不到方向的感觉,只好自己随便找几个题写写应付公事。好吧,不认同的也许就是不适合的,改正,必须改正!所以讲题不在于多,而是要精讲慢讲,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由表达的全力和质疑参与的热度,才能是更多的同学学好学会。不知作业必须明确,必须足量优质的完成,加强检查的力度,惩罚也要跟上。

严师出高徒,我对同学们的要求不严,有时候我觉得是人性化管理,但是我发现合理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那就是缺乏执行力,缺乏管理能力。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时间,重视每一次的作业和对同学们学习情况的关注,多用心思花在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上。不断总结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日常多请教其他老师的经验,有选择性的加以应用,在不断尝试和改进中进步提高。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无论电话还是当面,都要亲切的真实的反应学生学习、纪律等全面的情况,对家长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起讲学生的学习提上去。

上一篇:第四学期个人总结下一篇:6月份销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