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

2024-04-22

轻松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精选8篇)

篇1:轻松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

调整心态,轻松应考,是各位应试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笔者在此提供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对克服这道难题有所帮助。

轻松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认真准备,具备实力

造成应试人心情紧张的根本原因,恐怕首先是因为考前准备不充分,心理没底儿。克服这种心理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平时多下点儿工夫,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普通话。具备了充足的实力,自信就有了,紧张心理就自然消除了。

二、调节气氛,轻松应考

具体做法是:

1、找个机会了解一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过程,做好相应准备;不要因为某个环节出现了和预想的情况不一致时使自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2、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说话题目的抽签,不用抱侥幸心理,认为抽到自己想要的签就会超常发挥。其实,每个签的题目难度差别并不大,关键还是要准备全面,胸有成竹。

3、进入测试室后找个机会和测试员说几句话,有理有节的“套近乎”。既放松了自己,又调节了气氛,使测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是测试员和应试人都高兴做的事情。

4、测试中专心致志,不要老盯着测试员的笔头——测试员笔动一下,你就紧张一下,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当然,有个别字词你拿不准时,看看测试员的反映并及时更正是允许的,但实在不必次次都这样。

5、测完离开测试室时,跟测试员说声“谢谢”,然后从从容容走出考场。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三、利用规则,减少失误

1、读字词时,如发现错读误读,不要轻易放弃,按规则是可以更正的。读双音词时,如果其中有一个字不认识,不要整个词都不读。双音词的每个音节独立计分,读对哪个字都能得到一半分。

2、读文章时,发现某字错读或漏读,按规则,不能重读整个句子。

3、说话要说自己熟悉的事情,不必刻意追求句子是否优美,故事是否生动有趣;不要时时看手表,担心三分钟到了没有。

在整个测试中,每一项测试内容都有相应的测试规则,应试人在测试前应该充分掌握这些规则,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朗读与说话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也是应试人容易失分的考项。在今后的探讨中,这两项将作为主要话题。

篇2:轻松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

很多人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状态不好,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留下许多遗憾。比如:读字词时把本来很熟悉的字词误读了;读文章时结巴、重复、漏字添字;说话时没有思路,想一句说一句,说说停停,总也挨不够“漫长的三分钟”。于是,如何调整心态,轻松应考,便成了各位应试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笔者在此提供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对克服这道难题有所帮助。

一、认真准备,具备实力

造成应试人心情紧张的根本原因,恐怕首先是因为考前准备不充分,心理没底儿。克服这种心理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平时多下点儿工夫,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普通话。具备了充足的实力,自信就有了,紧张心理就自然消除了。

二、调节气氛,轻松应考

具体做法是:

1、找个机会了解一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过程,做好相应准备;不要因为某个环节出现了和预想的情况不一致时使自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2、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说话题目的抽签,不用抱侥幸心理,认为抽到自己想要的签就会超常发挥。其实,每个签的题目难度差别并不大,关键还是要准备全面,胸有成竹。

3、进入测试室后找个机会和测试员说几句话,有理有节的“套近乎”。既放松了自己,又调节了气氛,使测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是测试员和应试人都高兴做的事情。

4、测试中专心致志,不要老盯着测试员的笔头——测试员笔动一下,你就紧张一下,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当然,有个别字词你拿不准时,看看测试员的反映并及时更正是允许的,但实在不必次次都这样。

5、测完离开测试室时,跟测试员说声“谢谢”,然后从从容容走出考场。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三、利用规则,减少失误

1、读字词时,如发现错读误读,不要轻易放弃,按规则是可以更正的。读双音词时,如果其中有一个字不认识,不要整个词都不读。双音词的每个音节独立计分,读对哪个字都能得到一半分。

2、读文章时,发现某字错读或漏读,按规则,不能重读整个句子。

3、说话要说自己熟悉的事情,不必刻意追求句子是否优美,故事是否生动有趣;不要时时看手表,担心三分钟到了没有。

篇3: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声”的把握

普通话水平测试,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规范程度直接决定了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在测试过程中,有些应试人虽然平常的语音面貌很好,受测时就不能达到相应的等级,有的应试人甚至参加几次应试还是不能达标。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谈一谈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上声”的问题。

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上声是单念一个音节时的调子,称为“字调”。上声在词语、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时,上声的调值就会发生变化,产生变调。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声调的到位程度非常重视,特别是对上声的内容考查特别全面具体。很多应试人却忽略了这个问题,上声成为测试中声调问题最多的部分,以致影响了测试的等级。

一、正确认识“上声”

“上声”即现代汉语声调的三声调, 调值是214。上声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音长最长,是由半低音2度开始,降到低音1度,低音拖长,然后快速升高到半高音4度,整个声调呈先降后升的变化形式,也叫降升调。上声只有在单念、词语或句子末尾时读原调214。上声调与阴平调、阳平调、去声调相比,不仅调形曲折多样,更重要的是上声在语流中语音形式多变。

二、重点掌握“上声”变调的规律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两个上声音节连读时,前一个上声变为近乎阳平,调值由214变为35,例如:理想、饱满、海岛、野草。上声音节在非上声音节(阴平、阳平、去声)前面时,“上声”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例如:老师、演习、总是、铁道。“上声”与由“上声”变来的轻声音节相连,后字固定读轻声的,前字多读半上,例如:姥姥、姐姐、马虎、耳朵;后字可轻可不轻或者是重叠式动词,前字多读阳平,例如:走走、洗洗、手里、土里。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可分为两种情况:前两个上声音节变阳平,第三个音节不变,调值为:35、35、214,例如:展览馆、讲演稿、手写体。如果第一个上声音节重读,则变半上,第二个上声变阳平,第三个上声不变,三个字的调值为:21、35、214,例如:好领导、老古董、纸老虎。

在朗读和说话时,有时会碰到一连串上声音节相连,就要先根据词语结构和语意适当分组,再按以上规律去读。例如:我—很—理解—李导演;请—你—给我—买—两把—纸雨伞。

三、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上声”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人了解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应试人的考试等级。

1.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一题对“上声”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一题是要求应试人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上声”字不少于30个,要求读完整的上声214。很多应试人在测试时上声字读得较短,或者是只降下来而没有升上去,把上声读成21或211、212,等等。像这样上声调值不完整即为语音缺陷,每出现一次扣0.05分,如果把上声字读成其它声调即为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分。

2.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题对“上声”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题是要求应试人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应试人在测试本题时要注意区分是哪种组合的上声的变调,按照上声变调后的调值读词语;如果上声音节在词语的末尾要读完整的上声。上声调值不完整即为语音缺陷,每出现一次扣0.1分,如果把上声字读成其它声调即为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2分。

3.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题、第四题对“上声”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第三题是要求应试人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考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考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如果语调有偏误,会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第四题是命题说话,要求说满3分钟。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考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这两项内容都涉及上声和上声的变调。如果上声音节在句子的末尾,这两题可以把上声读成214或21。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朗读和命题说话时,为了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加表达效果,有些上声字并不能按照上述要求来读,这些都应个别处理。

普通话上声是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有一部分受方言影响较重的应试人在学习和使用上声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要掌握上声和上声变调的基本要求,勤加练习,就能规范地运用“上声”,减少测试中不必要的失误。

参考文献

[1]宋欣桥.普通话语音知识教程[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

[2]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3]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 1998.

[4]王增新.教师口语教程[M].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备考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备考 问题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使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与传统的测试手段和管理模式相比,“机辅测试”和测试管理信息化优化了测试手段。规范了测试程序,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统一了测试标准,体现了国家级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一、高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存在的问题

1.测试系统本身存在的不足

(1)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不强

各高校目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比如,测试软件在调试过程中对硬件的依赖比较苛刻。一方面,各高校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标准的“机辅测试”机房,如果所有相关设备都需要配置比较高档的新设备,成本就较高。而尤其是像计算机这类的电子设备的保值率非常低。更新换代又快,而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测试系统对声卡、耳麦等语音采样设备的兼容性不够,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识别异常和测评失败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影响了考生的情绪。其次。在人工复审时,系统的交互界面也不很友好,极大地增加了复审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2)机测系统对语音的评判模式不佳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测试软件,理论上都是根据《大纲》要求来设计的,但是实际评分过程中却并没有完全根据评分细则来实现。比如,目前机测试题的第1题和第2题90对读错但没有读出下一个字词前,以第2次读音为准的规则;宇词读音缺陷和错误的扣分规则;第3题朗读中根据回读次数扣分,增、漏、错读字音每一个音节0.1分的扣分要求,朗读中自然流畅、语调错误等重点考查项目上的评分细则,测试软件不能完全详细反应出来。

2.高校在“机辅测试”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不达标

学生众多,对高校实行普通话“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先进的“机辅测试”软件系统;足够数量的“机辅测试”所需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相关辅助设备以及固定的测试场地;专业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专门的机测操作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严格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规范等。

(2)“机辅测试”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

普通话“机辅测试”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大多不能熟练操作测试系统;而多数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又不高。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测试人员,由于其本来对计算机的使用就不是很熟练,更别说让他们排除故障了。

(3)对考生的针对性培训不够

由于各高校受设备、场所、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对考生的考前培训多是以开考前培训会的形式进行,给考生讲测试流程及测试注意事项等,而考生很难有机会上机操作体验,从而在上机测试的时候多数考生依然感到不适应。

(4)“机辅测试”增加了对考生监管的难度

由于测试过程中没有了面对面的测试员的监督,考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些考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作弊。或者在测试时过于放任自己,比如替考、说话题带资料进入测试室,在说话的过程中肆无忌惮,说脏话、无效语音、重复、背稿等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测试中考生常见的作弊行为是在第四题说话测试中,有部分考生是直接拿出手机来照着手机上存储的内容读。过于放松的测试环境,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有机可乘,导致不重视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学习。

二、应对策略及思路

1.加大组织合作力度,进一步优化软件性能

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讲,研发和升级这个项目,光靠招标方式委托一两家信息技术公司进行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般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发人员,都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线测试员以及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他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户的各种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开发出来的软件自然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理之处。因此,对于这么重要的一项科技攻关项目,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在语音处理技术上顶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尤其应吸纳一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十分熟悉普通话理论以及测试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其中,进一步优化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都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任何产品的开发都不是一次性就能完全完善的,各高校在运用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存在的相关问题,同系统研制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反馈实测的情况,让系统研制部门阶段性地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高校“机辅测试”的顺利实施。

2.规范考前培训

考前培训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者、技术人员和考务人员必须通过培训,了解“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机辅测试”中常见故障的方法;其次,加强对考生测前集中培训是消除其心理不适应性,提高“机辅测试”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介紹测试模式,包括基本模式,实践情况介绍,同人工测试相比的特殊性;二是讲解测试题型、操作程序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介绍整体操作程序,介绍每个程序的操作要点;三是解答疑难问题,包括应对或化解“机辅测试”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技巧等,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机辅测试”的陌生感,增强适应性。

3.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规章制度,使考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做到考试前期管理规范化,包括建立考试管理制度,规范考试报名管理,规范报名信息处理;考试过程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考务人员工作职责,规范考生测试流程,规范测试环境等;考试完毕管理规范化,包括规范成绩评判,规范证书管理,规范测试档案管理等。如制定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规则和考务工作人员职责,并根据现场测试流程分别制定测试入口处、预备处、备测室的考务工作人员职责与工作流程以及监控台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做到职责分明,环环相扣,使考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结语

篇5: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读单音节字词50个

聊 而 够 槛 挥 茎 且 胸 准 剖

喘 民 刷 纺 人 兑 灾 炭 擦 挠

撒 绿 锅 肯 耗 窘 瘸 绣 章 镖

沉 眯 硕 润 色 测 脓 苔 俩 逛

慨 滑 夹

二、读双音节词语25个

囤积 快餐 准备 窜逃 权益 这会儿 玻璃

坏处 凉棚 破裂 有点儿 仰角 画家 袜子

感想 振奋 口语 憧憬 老伴儿

刺杀 抵挡

赞 美

答 应

法 规

埋 伏

三、朗读

风在震摇窗户, 雨在狂流, 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 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 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 我觉得我需要

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 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 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 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 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 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 受到鼓舞, 找到勇气, 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 走到窗前, 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 跟着他到了

窗前。我记起了, 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 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 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 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

伤向他要求帮助, 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 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 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 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

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 向窗外挥一下手, 好

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节选自巴金《秋夜》)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2-3 分钟)

1.怎样与人沟通

2.假如回到童年 普通话水平测试题-3

一、读单音节字词50个

绿

二、读双音节词语25个

倒退

恶心

防御

骨肉

混乱

闺女

被子

表扬

盼望

英雄

好玩儿

捐赠

巡逻

决定

衰弱

瓦解

漂流

奶水

假托

深浅

差点儿

铁证

磨难

卡钳

拷打

三、朗读

一次, 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 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 倒进澡盆。

听师父说, 水的温度已经刚好, 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 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父眼看弟子倒掉剩水, 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

任何东西, 不管是大是小, 是多是少, 是贵是贱, 都各有各的用处, 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 不就可以用来灌浇花草树木吗? 这样水得其用, 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 一举两得, 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父这么一指点, 从此便心有所悟, 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万物皆有所用, 不管你看上去多么卑微像棵草, 渺小得像滴水, 但都有它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科学家发明创造, 石破天惊, 举世瞩目, 然而, 如果没有众人智慧的积累, 便就终将成为空中楼阁, 子虚乌有。

鲁迅的那段话也掷地有声:“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 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 所以没有这种民众, 就没有天才。”

“落花水面皆文章, 好鸟校头亦朋友。” 当年朱票就曾这样说过。

如果你处在社会的低层——相信这是大多数, 请千万不要自卑, 要紧的还是打破偏见,唤起自信。问题不在于人家怎么看, 可贵的是你的精神面貌如何?(《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 全国普通话广播大赛规定稿件第9 号。)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2-3 分钟)

1.我喜欢的一种美德

2.那件快乐的事

普通话水平测试题-4

一、读单音节字词50个 抬暖军嗑纸券浮胸改名 临黑穷而舵流巷酒终字 蔓抓唐梗怀饶抹腌颊忙 瞟拟旬拗爷邹涮秧宣整 茶槛虐

二、读双音节词语25个

迥然

松树

虚心

纳闷儿

强烈

懂得

话剧 尊贵

大伙儿

挂号

江南

下巴

显著

有关 佛教

采摘

崎岖

灭迹

仿古

存疑

侵略 迫切

错误

羞耻

韵律

三、朗读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 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 风从窗缝里吹进来, 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 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 黑色的长袍, 浓浓的眉毛, 厚厚的上唇须, 深透的眼光和慈棒的微笑, 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

一口烟, 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 在椅子上坐下来, 他抽烟, 他看书, 他讲话, 他

俯在他那个简单的书桌上写字, 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 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 只要他抬起眼睛, 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 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灵, 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如注, 只要他一开口, 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 他鼓励你, 安慰你, 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 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 倘使有绊脚石, 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 那么恳切, 那么热心, 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矿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节选自巴金《秋夜》)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2-3 分钟)

1.谈个人爱好

2.我的家乡

普通话水平测试-2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我姨

怀

主 撒

准 击

穿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

选举

鹌鹑

用力

军事

豆芽儿

赌博

运输

抓紧

恐怖

牛奶

支持

描写

灯笼

穷人

群岛

略微

削弱

荒唐

装配

旦角儿

损坏

柠檬

硫酸

篡改

怪癖

三、朗读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 柏油路面湿冷冷的, 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 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 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把信交给她。“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 一面撑起伞, 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厉的刹车声, 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 缓缓地, 飘落在冷湿的街面, 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 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样简单的动作, 却要叫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 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 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 就是我的蝴蝶。这时, 她只离我五公尺, 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 溅到我的生命里。

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 撑着伞, 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我茫然站在骑楼下, 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很大, 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妈: 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节选自陈启佑《永远的蝴蝶》)

四、说话(任选一个题目说2-3 分钟)

1.说理解

2.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

一、读单音节字词(5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评分:

①语音错误,每个扣0.1分。

②语音缺陷,每个扣0.05分

③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3、其他规定:

①应试人遇到试卷中的多音字读其中的一个读音即可。

②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③应试人如漏读整行,主试人应加以提示。

二、读多音节词语(共50个音节,其中2个三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评分: ①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②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③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④词语内部音节与音节之间明显读断,酌情一次性扣0.5--1分;

⑤双音节词语中重格式处理不当,每次扣0.1分。

3、其他规定

①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②应试人如漏读整行,主试人应加以提示。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评分:

①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②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③语调偏误(语调偏误主要是指语流中显现的与普通话语调不一致的问题,如:音节的调值和调型不准确,词语的轻重格式不恰当,音节的长短不合理,连读音变不自然,语调的轻重、快慢、高低、停连的配置与变化同普通话语调有差异等),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④停连不当(主要指割裂词语、肢解句子,产生歧义等停连不当问题),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⑤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⑥超时扣1分。

四、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与自然流畅程度。

2、评分:

①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六档: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扣1分、2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分、4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5分、6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7分、8分。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9分、10分、11分。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扣12分、13分、14分。②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分三档: 一档:词汇、语法规范。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1分、2分。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3分、4分。③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语言自然流畅。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表现。扣0.5分、1分。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扣2分、3分。

篇6:普通话水平测试

“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理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它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沈从文在““””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可他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陷苦难却仍为(wèi)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chénɡmínɡ)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sǎ·tuō)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tónɡz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由此可见,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会//占据你的每一天。

篇7: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nièzú-qiánxínɡ),好像嗅(xiù)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máquè)。风猛烈地吹打着林阴路上的白桦树(báihuàshù),麻雀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立无援地张开两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向它靠近。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飞下一只黑胸脯(xiōnɡpú)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shízǐ)似的(shìde)落到狗的跟前。老麻雀全身倒竖(dàoshù)着羽毛,惊慌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接着向露出(lòuchū)牙齿、大张着的狗嘴扑去。

老麻雀是猛扑下来救护幼雀的。它用身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yòu’ér)……但它整个小小的身体因恐怖而战栗(zhànlì)着,它小小的声音也变得粗暴嘶哑,它在牺牲自己!

在它看来,狗该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wɑ)!然而它还是不能站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理智更强烈的力量,使它从那儿(nàr)扑下身来。

我的狗站住了,向后退了退……看来,它也感到这种力量(lì·liànɡ)。

我赶紧唤住惊惶失措的狗,然后我怀着崇敬(chónɡjìnɡ)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rɑ),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niǎo’·ér),我崇敬它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

篇8:论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项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 属于标准参考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1]

目前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试卷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满分为100分 (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试卷包括五个组成部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 分别是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说话, 其中朗读项30分, 占总分的30﹪。

在目前的高校普通话教学中, 普通话课程的设置基本是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而开设的, 一般每周两个课时。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 着重培训学生的普通话语音,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也是为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前培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授课重点自然放在普通话语音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上, 主要是声母、韵母、语流音变等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的观念等问题, 朗读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无论是就朗读本身, 还是看朗读在测试中所占的地位, 朗读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徐世荣说,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 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朗读,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早已从生活语言中脱颖而出了, 它不仅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还体现出人们对语言完美的追求。 [2]普通话学习者应该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 我们就普通水平测试中的朗读部分分析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的综合体现

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四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读单音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说话, 满分为100分。读单音节字词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共10分。读多音节词语, 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 儿化等读音的标准程度, 共20分。朗读测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再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 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及流畅程度, 共30分。说话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的普通话应用水平, 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共40分。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各项目的考核内容中可以看出, 声母韵母、声调等是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基础, 重点是普通话的实际运用, 即朗读和说话, 朗读和说话的分值占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总分的70%。朗读和说话都要测查普通话的整体应用水平都涉及语音标准程度、语流音变、说话技巧和自然流畅程度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朗读有文字材料, 而说话没有文字材料, 说话较朗读在普通话应用方面有更高难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朗读是语音标准的综合体现, 为口语交际奠定了基础。朗读是普通话训练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朗读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测试水平, 当朗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会显示出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二、多读朗读作品益处良多

2004年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教育部语用司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的朗读作品共60篇其中既有原《纲要》中的作品, 又有新作品。这60篇朗读作品是大浪淘沙、层层选拔出的朗读精品, 也是现当代中外著名作家的优美散文, 内容积极健康,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多读这些文章, 能使学生丰富知识, 开阔眼界, 培养高尚的思想感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语言细密深刻,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语言清新隽永,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阳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毕淑敏的散文《提醒幸福》, 是一篇对人生、对幸福进行思索的散文, 富有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和时间赛跑》, 情感凝重, 多数地方语速较为舒缓。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通过描写牡丹的花开花落感悟人生, 语言凝重, 有时略显高亢。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是一篇轻快兼有舒缓型的散文, 接近北京口语。

综上所述, 朗读项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测试项, 对于准备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生和人员或者是普通话学习的爱好者, 应该充分重视朗读项, 并着重训练朗读作品项, 才能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全国性的普通话水平口语考试, 是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朗读项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文章论证了朗读项在普通话水平测试项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朗读,普通话水平测试,作用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 (修订版)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广州市物价局文件下一篇:扫码支付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