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

2024-05-05

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精选8篇)

篇1: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

大班活动上学歌反思

《上学歌》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活泼愉快的情绪去演唱歌曲,并配上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动情的范唱打动学生

《上学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简单易学,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前导入,我用动情的范唱在加上合适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学习歌曲的热情和欲望。

2,以讲故事的方式理解歌曲内容

歌曲所唱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让他们从小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的课,这样他们就能在强烈的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很快学会歌曲的歌词。

3,创编动作加深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歌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太阳”,“花儿”,“小鸟”,让学生自己创

编动作,来表达歌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词,记住歌词,加深印象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不足之处

1,歌曲最后一句“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一句含义学生是不够理解,在下次教学过程

中应深刻挖掘一下,解决这一难点

2.在整体唱的时候,我不应该局限在集体演唱,而应该以各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2: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

一、说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马上就上一年级了,家长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去上学的情景,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小学的上课特点还是不一样的,怎样在大班下学期引导幼儿喜欢上小学显得尤为重要。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音乐歌唱教学也是如此。

《上学歌》节奏较为简单,易于大班幼儿操作,歌曲比较清新,给大班幼儿带来愿意上学的期望,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对小学产生期望。并且结合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教师示范的动作准确到位,并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本次活动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层次确立了以下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大胆地表演。

3.幼儿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初步感受上学的乐趣。

其主旨是让幼儿通过学歌曲,不仅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而且也将乐于上学的内容贯穿于音乐活动之中。

三、活动重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学好问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的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够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相关的表情和动作。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活动过程,我将采用准备以下物品: 物质准备:太阳、花朵、小鸟、书包等教具。

知识经验:家长之前已经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并在幼儿园模拟了小朋友背着书包度过一天的小学生活,因此,幼儿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五、说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大班幼儿明年进入一年级了,他们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哥哥姐姐给咱们班小朋友带来一首他们非常喜欢的儿歌《上学歌》。通过大哥哥大姐姐喜这首歌曲,会吸引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基础。

(二)教师示范,理解歌词。教师示范弹唱《上学歌》,让幼儿完整地听完音乐,体会在音乐中的优美韵律,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歌曲,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幼儿年龄特点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的动作必须准确到位,通过教师的示范,规范幼儿的动作。

(三)学唱歌曲,添加动作。

教师分别示范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曲,并通过拍手、拍腿等动作练习歌曲的节奏。正如《纲要》在艺术领域的要求之一即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添加动作是为了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也拓展幼儿的幼儿动作的表现力。

(四)结束部分:歌曲表演

通过游戏表演鼓励幼儿积极地、大方地表演动作,进一步巩固歌曲。《纲要》中艺术领域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寓教育乐的表演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幼儿的大小肌肉,在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最大的发展。

六、活动延伸

篇3:大班歌唱活动:十二生肖歌

歌曲《十二生肖歌》, 旋律简洁欢快, 节奏清晰明朗, 间奏的出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这首歌曲有个难点:歌词比较复杂, 幼儿清晰理解和完整记忆歌词有难度, 我们通过“点将翻图”与“魔语翻图”游戏来化解难点。

点将翻图:PPT中, 把十二种动物用十二个数字覆盖, 教师边唱边“点将”, 待唱到最后一个字时, 谁被点到, 谁就可以在PPT中点开2张~4张图。游戏反复进行, 直到翻出所有的生肖图。孩子们在游戏中一次次倾听歌曲, 不知不觉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与内容。

魔语翻图:在分段学习时, 教师每唱完一段歌曲, 就随机在PPT中将四种生肖图中的一张或几张藏起来, 让孩子猜测谁不见了, 并告诉孩子重新找回动物的方法是“唱出魔语”, 即唱出与这种生肖动物相对应的歌曲, 此方法“迫使”孩子仔细听歌词, 并试着唱出歌曲。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 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 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3.感受民间歌曲的魅力。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PPT课件, 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 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 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按节奏点你们的肩膀, 唱完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 我点到谁, 谁就可以来点开PPT中的两张图, 看看里面藏了什么动物。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 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 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 教师演唱歌曲 第一段。

问题一: 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 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 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 (听完教师演唱, 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 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 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 这很重要哦, 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 眼睛听教师 演唱 ,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图标隐藏起来。演唱结束, 幼儿睁开眼睛, 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 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 “魔语”唱对了, 它就回来, 唱错了, 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 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标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 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 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 演唱歌曲第 一段 , 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 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 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 学唱歌曲, 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 PPT 中部分动物藏起来, 幼儿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 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 唱 屏 幕 显 示 的 生 肖歌 词 , 幼儿 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

4.根据图标的隐和显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如小组对唱、幼儿和听课的教师对唱。可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随机调整藏起来的生肖数量。

5.挑 战 将 所 有 的 生 肖 图 隐 藏 , 完 整 演 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 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 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篇4: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

一、引言

“舞伴歌”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影视娱乐节目和各类文艺演出中的一种新型艺术表演形式。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舞伴歌”是不可缺少的校园文艺活动内容之一。它既有强烈的时代感,符合青少年动静结合的特点,又有雅俗共赏的大众性,能发挥学生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因此,“舞伴歌”这种节目形式一直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

二、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选材

(一)歌曲和伴舞的选材

首先,歌曲的选材应把握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则。其次,歌曲的音域应把握音域跨度恰当、符合年龄的原则。

选择了恰当的歌曲,就等于确定了演出的主题和基调。因此,伴舞一定要围绕主题、因题编舞。舞蹈种类之繁多,究竟该如何确定伴舞的舞种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反复聆听歌曲音乐,理解歌词内容,确定主题和题材。其次,根据主题和题材再选择伴舞舞种。

(二)演唱者和伴舞者的选才

一是演唱者的选才。演唱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爱好声乐表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演出经验;2.有较好的音乐素养,能够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3.有较好的嗓音条件,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4.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二是伴舞者的选才。首先,确定舞蹈的形式,用于“舞伴歌”的主要有三种: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独舞的伴舞者,最好能有好的舞蹈基本功和表演能力,能一人驾驭舞蹈;双人舞的伴舞者,两人的舞蹈素养和能力应相差不大,两人能否配合默契是演出效果的关键。集体舞也应考虑整体舞蹈基础,可安排特别优秀的同学作为领舞或主要演员。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这样才能在有演出或比赛任务时灵活机动、调兵遣将。

三、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创编和排练

首先,构思“脚本”。“舞伴歌”的脚本设计结构可分为:引子、开篇、发展、高潮和结局。可采取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法,要将演唱者和伴舞者的位置、动作、队形和情绪都考虑进去,搭起初步的框架,成为排练时的重要依据。

其次,分层排练。(一)演唱者的排练。分为歌曲演唱训练和表演训练。(二)伴舞舞蹈的编创与排练。编创与排练应是一个整体,排练本身就是在进行二度创作,而排练也应该立足于脚本设计。

最后,合作排练。合作排练时应注意几点:1.突出演唱者的位置,伴舞不要喧宾夺主;2.歌者和舞者动作和队形要相互协调、相互呼应,不恰当的动作和队形,哪怕再优美、再有技巧也应舍弃;3.如果歌唱者采用的是有线话筒,还应注意伴舞者不能踩到话筒线,以免发生事故。

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不一样,在为中学生和小学生编排“舞伴歌”时也应有所区别。小学生舞蹈编排的动作设计,应考虑到少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小学生处在生理上发展时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决定了少儿动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应选择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少儿情趣和生活气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儿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动作;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日渐成熟,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强,骨骼发育基本成型,肌肉控制能力、收缩力、平衡力和控制力大大增强。因此,在舞蹈编排上能予以较难的动作和技巧,在队形变化上也可以更丰富多样。

四、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演出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彩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注意服装的颜色是否符合歌曲的主题,歌者和舞者的服装款式和色彩是否协调,舞者裙子是否太长,容易被踩到;2.化妆的人员、妆面的色彩、发型和发饰是否协调;3.演出时如果播放碟片,应在演出场地的影碟机内试播几遍,还应准备备份光碟,有备无患;4.演出时上场下场的组织,谢幕动作与队形的设计;5.演员熟悉演出场地,尤其是集体舞时,应指导演员事先踩好点,对好中线,以免发生偏台;6.灯光明暗的处理,应告知灯光师,甚至彩排预演时调试好;7.做为指导教师,要尽可能的细心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工作。

总之,“舞伴歌”是歌舞混生的回归,它的表演的最高境界应是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在当今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课“舞伴歌”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将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课“舞伴歌” 发扬光大,赋予“舞伴歌”新的艺术生命。

(注:本文曾获得2011年湖北省中小学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篇5: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上学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良好的听音乐与唱歌习惯。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产生对上学的美好向往。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2、难点:用愉快昂扬的声音唱出对上学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再过不久我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说说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歌里的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就要上小学了,听,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

1、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1)完整欣赏歌曲第一遍。

提问:歌里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

(2)再次感受乐曲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歌词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图谱边指图谱边唱歌曲。

师: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快的`学会这首好听的歌,老师把它做成了一张图谱,小朋友们可以看着图谱学唱歌曲。

2、听唱结合,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学唱。

(2)幼儿轻声跟唱,教师告诉幼儿歌曲处理的地方:

如,“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3)播放音乐,幼儿看教师手势进行轮唱。(提示幼儿要面带微笑,用好听的声音唱)

3、幼儿表演唱:

(1)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

三、小结

篇6:大班艺术:歌曲《十二生肖歌》

执教:曾莉莉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

2、学会用不同的音调来表现不同小动物的声音。

3、通过自由想像,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活动准备:

1、歌曲《十二生肖歌》录音磁带,幼儿绘画用纸和笔。

2、十二生肖的图片和头饰各一份,经过装饰的方型纸箱一只。活动过程:

(一)、儿歌《十二生肖》

1、学习儿歌《十二生肖》。

2、边打节奏,边念儿歌,请幼儿注意儿歌的节奏变化。

(二)、学习歌曲《十二生肖歌》。

1、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组织幼儿演唱。

2、引导幼儿唱到不同的小动物时,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小朋友在模仿小老鼠的叫声时,声音是怎么样的?

幼儿:尖尖的,细细的。

教师:大水牛的声音呢?

幼儿:粗粗的。教师:好的,待会儿,我们唱到小老鼠时,我们就用尖尖的,细细的声间来唱;唱到大水牛时,就用比较粗的声音唱。唱到不同的小动物时,我们就用不同的声音,好吗?看谁学得最像!

(三)、创编舞蹈动作,听音乐进行表演。

1、请12名幼儿来创编十二生肖的动作。

让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一个生肖的头饰,并做一个和这个小动物有关的动作。请这12个孩子们按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排好队。

2、幼儿集体演唱,分组进行创编舞蹈表演。

(1)请下面的孩子唱歌,唱到哪个小动物时,戴着这个小动物头饰的小朋友就表演刚才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

教师:小朋友,你表演的是哪个小动物,你要注意听小朋友们唱,唱到这个小动物了,你才能出列表演。下面的小朋友也要认真唱歌,如果你们唱错了,他们也就会跳错了。我们看看谁表演得最好。(2)可以多请几组孩子来表演,鼓励孩子们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舞蹈动作。

教师:小朋友,还有谁来表演和他们表演的不一样的动作吗?大家都想想小动物们还喜欢做哪些动作?平时,你们在书上和电视里看到的都可以表演给小朋友们看看。

3、全班幼儿进行创编舞蹈表演。

1、全体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和表演。提醒幼儿在唱歌时,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小动物。教师:,我想一定有许多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有关十二生肖的动作,而且跳起来肯定很好看,真想看看小朋友们表演。请小朋友们都来表演给老师看看好吗?小朋友们在表演时,别忘了,还要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篇7:大班综合活动上学路上教案

2.探索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环境和材料: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玩法和规则:

第一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二种玩法

1.听第一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二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拓展活动:

篇8:大班艺术活动《上学歌》

一、综合艺术课的探究背景

在艺术教育领域, 广大教师愈来愈认识到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只局限于单科音乐和美术, 且又往往局限于唱歌、画画以及过分单调的知识技能教学, 内容极其狭窄和贫乏, 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因而, 综合艺术教育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它代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国际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所谓的综合式艺术教育是指开展能够拓展艺术教育内容的综合式艺术教育。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歌配画的艺术形式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含义, 最终, 使学生在音乐和美术两方面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综合艺术课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艺术课程的倡导者、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著名美学家滕守尧教授则站在生态学的角度, 提出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式艺术教育。正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提出了“歌配画”的教学模式, 目的是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用笔描绘音乐情境, 用音乐曲调或是歌词展示绘画意境。但是, 综合艺术课在我国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就目前我市的艺术师资和现行的师范教育体制来看, 教师独立进行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还比较困难。但教师正在不断充实自己, 努力将综合艺术课程落实到教学当中。因此, 教师要真正明确歌配画模式的教学意图, 灵活地将其引入音乐课堂当中, 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歌配画在音乐课堂的尝试

1. 用绘画描绘音乐中展示的情境

好的音乐就像是在给他人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 因此, 在授课的时候,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 用笔画出音乐中所展示的情境。

例如, 在教学《长城放鸽》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所以, 在授课的时候, 我除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感情之外, 还让学生结合歌词展示的内容, 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引导学生抓住歌词中两个重要的事物, 也就是绘画的对象:长城和白鸽,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此时的外部环境是十月, 可以将外部环境渲染一下氛围, 以便更好地表现作者绘画时的心情。然而, 在这样的音乐情境中,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学生会经常提炼不出来最有用的事物, 所以, 需要坚持不断地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 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画面, 然后动手将其画下来。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 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绘画能力两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2. 在欣赏音乐中寻找绘画的灵感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也就是说, 我们的音乐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会“唱”, 还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表达情感的空间, 使学生将自己在音乐中感悟到的思想情感用笔描绘出来, 争取达到画与音乐合二为一的境界。

例如, 在欣赏《丰收歌》时, 我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丰收时农民的幸福情境, 并将自己感受到的情境描绘下来。并且,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所以, 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乐感。同时, 学生配画可以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人们丰收时的幸福。

总之, 在授课的时候, 作为音乐教师要将音乐和美术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欣赏、倾听的过程中感悟音乐的意蕴, 引导学生用绘画将音乐中的思想形象、直观地展示在画板上。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说:“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可见, 音乐与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纽带, 所以, 我们要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综合艺术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倪冰.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 2009 (03) .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范文下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