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2024-04-14

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通用14篇)

篇1: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教师要善于观察,多为幼儿提供艺术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有趣。

2.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创编歌曲。

3.体会创编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歌词的一些卡片。

2.头饰:红太狼一个,灰太狼数个;头巾数条。

3.道具:纸花,红太狼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灰太狼求婚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当亲友团吧!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一段。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夸我红太狼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文标志)

2.男女对唱和集体唱,加深印象。

3.教师询问幼儿唱歌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

教师:你们在唱歌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哪一句?(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指导)这首歌曲名字叫做《掀起你的盖头来》。

4.幼儿集体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幼儿创编歌曲。

1.幼儿互相讨论并自由创编歌曲。

教师:亲友团来想想红太狼的脸袋还有什么地方美丽呢?(脸袋,嘴巴,鼻子,皇冠。)

2.根据图谱创编歌曲。

教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地方,我们来试着唱进歌曲里吧!

3.集体学唱创编好的歌曲。

教师:嘿嘿,到底人多力量大呀!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最后红太郎答应了。)

(四)听音乐进行律动,结束离场。

教师:哈哈,我的求婚成功拉!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吧!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表演并且演唱。

区域活动:在区角内提供舞台,让幼儿自行表演。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3

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

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

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

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

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

7.幼儿自由创作

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

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

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朋友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手、脚、面部表情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教师用语言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我们的各种情绪)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小朋友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2.小朋友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手拉手……),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三、交代要求,引发绘画欲望。

师:小朋友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树、花、草、楼房……)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讲述大公鸡的外形、色彩和各种不同的姿态,感受神态各异的造型变化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大公鸡的生动造型,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转版、制版和拓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3、能与同伴合作共用操作材料,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大公鸡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2、白板纸两张,复写纸,笔,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大公鸡的造型、色彩。

教师:你见过的大公鸡是什么样的?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各种动态的大公鸡形象,发现变化规律。

(l)教师:你喜欢哪一只大公鸡?它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做了什么样的动作?(用动作模仿)

(2)教师:观察一下大公鸡动态的变化主要与哪一部分有关。

(3)演示身体和头部的位置变化,了解动态的表现方法。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4、作品评价。

互相交流、评价,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自己设计的丽稿,讨论制作方法。

(l)教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设计公鸡?鸡冠、眼睛、肉垂……怎么做?(剪灰版、贴白版)

(2)教师:怎么做才能不遗漏?(从上到下有序剪,剪一块贴一块)尾巳怎么剪?怎么贴?(间隔法或三层拼贴)翅膀怎么剪?怎么贴?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l)提醒幼儿有序地制作。

(2)连续纹样用间隔的方法拼贴,第三层作为背景存在,将主体做好后贴在背景上。

3、集体欣赏、交流、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制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拓印

1、欣赏、评价幼儿的上次作品,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保持画面的干净?

2、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学习一些有关公鸡的歌曲和舞蹈,领会公鸡傲然挺立的神气。

☆家园共育 扮演“鸡宝宝的一家”进行表演活动。

篇2: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1、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感知并理解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鼓励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并体验创造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比较自然地运用表情、动作与同伴交流合作;引导其体验与同伴合作唱歌的快乐。

3、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特点创编动作,并能灵活地变换舞蹈队形。

4、引导幼儿掌握多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探索同一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5、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设计乐曲的配器方案,鼓励幼儿担任小指挥。

6、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简单的打击乐器的制作并演奏。

二、教学活动安排

三月 主题活动一:红红中国年 主题活动二:把爱送给你

第一周 歌曲:十二生肖歌 P65 第二周 歌曲:让座P77

第三周 欣赏:送你一枝玫瑰花 P 90 第四周 歌曲:小老鼠与啤酒桶P109 第五周 歌曲:斗牛士之歌p122

四月 主题活动一:春天的秘密 主题活动二:我要上学了

第一周 歌曲:学说话P117 第二周:春天在哪里P172

第三周 歌曲:种葵花P180 第四周 歌曲:黄鹂鸟做早操 P195

五月 主题活动一:地球村主题活动二:我要飞

第一周 音乐律动:小牧民P222 第二周 欣赏:茉莉花P245

第三周 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P254 第四周 歌曲:坐上我的小飞船P 263

六月 主题活动一:夏天 主题活动二:再见了,幼儿园

第一周 歌曲:小青蛙你唱吧P282 第二周 歌曲:夏天的雷雨P289

第三周 歌曲:小小雨点P306 第四周 歌曲:毕业歌P316

篇3: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内容,以《美丽的小鱼》为例,进行了幼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提供明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制作的步骤和流程。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多媒体课件既是一种软件产品, 也是一个教学系统过程的体现[2]。因此,它的设计、开发与制作既要按照软件开发的一般规范来进行,也要符合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往往需要满足优学、优教两个基本条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下面简要陈述多媒体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如图1)。

图1表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课件系统设计和开发制作。其中,教学设计阶段更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整体设计[3]。系统设计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得出课件设计整体思路,再以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为表现形式,对课件的整体结构、界面构成、交互方式、导航策略、超文本结构等做具体规划。开发制作阶段主要任务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的采集处理[4],根据脚本要求和设计意图将各种媒体素材集成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二、大班艺术领域活动课程《美丽的小鱼》内容、学情与目标分析

活动内容:本课件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帮助他们认识各种鱼、了解鱼的结构、感知鱼类的不同造型。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组合的方式表现各种鱼的特征,绘画小鱼并体验运用一次性纸杯、纸盘、废旧彩纸等废旧物品组合创意的快乐。

学情分析:幼儿园大班的儿童纯真、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凭经验和直觉认识周围事物,尚缺乏细致、深入的观察。在美术学习方面,点和线条是他们最常用、最喜欢的表现方式,他们喜欢把一些复杂的事物用简单的线条来概括、来表现[5]。

活动目标:(1)绘画小鱼;(2)用废旧物品制作小鱼;(3)幼儿想象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美丽的小鱼》多媒体课件的系统设计

1.课件结课件结构及设计思路

教师、幼儿、活动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本课的活动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对活动过程和资源的系统安排,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在活动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本课的课件结构设计思路是:课件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认识各种各样的鱼”、“海底世界”、“鱼的结构”、“鱼的画法”、“废旧物品做小鱼”“实践指导”、“作品展示”。各部分之间的活动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合理转折,有机联系。其设计思路与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2.课件界面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6],课件最终是要通过界面和学习者进行交互的。因此,界面设计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尤为重要。不论课件的前期工作做的如何,如果界面设计得很糟糕,那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做出美观的多媒体课件要从版面、图标、文本、图形及动画、色彩、配音、交互等方面着手。

四、《美丽的小鱼》多媒体课件的集成与制作

根据已经编制好的脚本,准备好素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集成制作了。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而言,最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Word(文字)、Photoshop(图片)、Adobe Audition(声音)、Adobe Premier(视频)、Flash及Powerponit。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其他软件来制作课件。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不是几种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把所需素材合理地进行整合,它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稿本的某些设计不太理想,还需要对课件进行反复地调试和修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使课件符合教学的要求。图2所示为《美丽的小鱼》课件完成后总览。

五、多媒体课件应用、评价、修改与更新

作为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最后过程,此阶段主要包括课件的应用、调试、修改、维护、更新等。课件的好与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结论[7]。因此,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反应及自身的使用体验,不断地对课件进行评价和修改,使其达到最优,保证教学质量。

维护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改正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又要修改课件以适应软、硬件环境的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改进或扩充课件,使其功能更完善,素材和内容更富丰。

六、总结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操作、演示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学活动中激趣、导学、训练、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更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因此,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利用多媒体资源,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学生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为出发点,结合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课程《美丽的小鱼》,进行了幼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提供明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制作的步骤和流程。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幼儿园,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刘美凤.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贾居坚,秦旭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黄革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

[5]胡海燕.利用多媒体优化幼儿美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0,(11).

[6]胡翠丽.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灵魂——界面设计[J].网友世界,2013,(10).

篇4:大班艺术领域《线条跳跳跳》

设计意图:

《线条跳跳跳》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鱼是幼儿常见的,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许多幼儿都有养鱼的经历,美丽的鱼能让幼儿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能激发幼儿产生表现美的欲望,此内容很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鱼及它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能用一线条把这几条钩鱼画出来。

3、喜欢鱼儿,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小鱼及它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能用一线条把这几条钩鱼画出来。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一张。

2、鱼缸、金鱼两只、水草。

3、水彩笔12盒、A4纸12张。

4、音乐《鱼儿鱼儿水里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问幼儿喜欢什么动物?

教师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

幼儿答:小兔子、小狗、小猫等

2、请幼儿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动物?

教师问:请小朋友猜一下老师喜欢什么动物?

幼儿答:小鸟、小鱼、小鸡等。

二、进入课题

1、出示小鱼。

师:今天我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请到了我们的活动现场,到底是什么呢?掌声欢迎它的到来。

2、让幼儿观察鱼儿的外形特点。

师: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它的嘴巴、尾巴、鱼鳍是怎么样的?

它身边还有那些好朋友?

它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3个幼儿来教3种小鱼游泳的动作。

4、用这3个动作跟着音乐《鱼儿鱼儿水里游》进行表演。

5、教师总结:孩子们表演得真棒,刚刚有一群鱼儿家族也在偷偷的看我们表演,它们也想参加到活动中来,我们先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准备迎接它们的到来。

6、出示图画。

师:这个鱼儿家族都有几个人?

它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它们家周围还有那些好朋友?

为了在广阔的大海里面一家人不走失,鱼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条线把一家人连在了一起,请孩子们注意观察它怎么样用一条线把一家人连在一起的?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食指跟教师一起顺着图片找出这条线,教师在白纸上带着幼儿一起把这几条鱼画出来。

2、让幼儿用食指在桌上自己练习这条线。

师:孩子们刚刚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与爸爸差点把鱼宝宝给弄丢了,它想再次请孩子们用一条线把一家人连在一起。(教师带这幼儿再次在白纸上用一条线把这几条鱼钩画出来。)

3、让幼儿自己用水彩笔在白纸上把这幅画画出来。

师:孩子们刚刚我们小鱼看了,舞也跳了,与爸爸的忙我们也帮了,那老师想请孩子们把这些东西都搬到画纸上去(但是在画的时候一定记住用一条线把一家人连在一起哦)。

4、教师指导幼儿画画。

三、结束课题

1.把全部作品放在一起,让大家一起参观,教师评出个别作品的亮点。

2.让幼儿把作品带回教室和没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孩子一起分享。

四、活动反思

《线条跳跳跳》是一个较综合性的、较成功的活动(包括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1、由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线条跳的特点,所以绘画过程中出现了不能用一条线把鱼儿家族连在一起的现象。

2、由于幼儿對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夸张地表现鱼儿特征。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一、配色不够鲜明等。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平时注重对幼儿线条练习及色彩搭配的指导。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感受力和表现力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篇5: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活动目的:

1、经过欣赏活动,感受画家夸张的表现手法。

2、大胆作画,大胆表达自我的认识与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2、哈哈镜,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到哈哈镜前欣赏自我夸张的样貌。

2、幼儿欣赏毕加索名画《镜前的女孩》,感受画家夸张的绘画手法。

3、教师重点讲解示范镜里、镜外的基本表现形式,使幼儿掌握必须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现自我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4、幼儿自画哈哈镜中的像。

篇6: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活动目标:

1、经过再现“世园会”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歌曲,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口语表达力及表现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世园会”、事先准备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汽车”教师:今日天气真好,我们一齐开车去春游吧,二、创编歌曲--逛逛世园会1.逛逛世园会教师:看看,我们到了哪里了?(世园会的图片)呀!美丽的世园会,我们一齐去逛逛吧!

2.讲述逛世园会的所见所闻A、观看世园会的录像,幼儿用自由讲述。

教师:世园会里好玩的地方可真多,你们在逛世园会时看到了什么?

B、用拍节奏的方式来讲述所见所闻教师: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啊!再来看看,我们讲到的好玩的地方有没有被拍下来。

教师:世园会里真热闹,我呀越看越高兴,(打节奏的讲述)你也配上好听的节奏再来讲讲好玩的地方好吗?

例句:世园会里真好玩,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孔雀孔雀真美丽,轿子轿子真舒服,划船划船真欢乐。

节奏类型:X.XXX|XXX|3、创编歌曲:世园会里真好玩A、个别创编教师: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我们讲了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

教师:看一看,我用了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的?(教师示范表演)教师:我们一齐来试试!(小朋友跟着教师唱一遍)教师:谁也想来试试?(请两名幼儿)教师:能不能把趣味的事情都编到歌里去呀?

篇7: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活动目标:1、学会用对称的方法装饰京剧脸谱。

2、学习简单的调色方法,并能用水粉颜料均匀地涂在画面上。

3、激发热爱祖国京剧艺术的感情。

活动准备:1、在教室里布置各种京剧脸谱、小图片供幼儿欣赏,加深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2、组织幼儿欣赏京剧唱段,了解有关京剧的简单知识。

3、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黑色薄纸、洗笔瓶、抹布、松紧带、京剧磁带、录音机。

4、教学挂图及幼儿用书画面“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欣赏京剧唱段(2)小结:我们听到的是京剧唱段。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戏曲,京剧不仅仅唱腔好听,并且化妆也很独特,它用各种各样的脸谱表现不一样人物形象。

二、观察教学挂图《京剧脸谱》。

(1)幼儿欣赏三张京剧脸谱画,说说这三张脸谱是用哪些颜色画成的?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小结京剧脸谱的共同特点: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画上对称的颜色和图案。叔叔阿姨在唱京剧时,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勾画出不一样的脸谱。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作画时,先在画面上用油画棒勾画出装饰轮廓线,注意左右要对对称。根据自我的需要调色,最终用黑笔勾线。然后,可把脸谱剪下来,如果需要,再给脸谱贴上黑胡子。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绘画是要注意对称地画出线条,幼儿调出所需要的颜色。画好剪后,教师帮忙幼儿钉上带子,挖空脸谱画上的眼睛,制成京剧脸谱。

三、评价活动,结束活动。

(1)展示作品,请幼儿介绍自我的作品。

(2)幼儿戴上自我的脸谱以及准备的小道具,一齐表演京剧。

篇8:浅谈艺术教学活动中的领域渗透

一、从全人教育的视角看艺术教学活动中的领域渗透

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时刻伴随着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灵性等的释放与成长。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来看,艺术活动是促进幼儿各领域发展的有效载体与途径。

1. 以艺健体

健康快乐永远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义,以艺健体指向对健康领域的关注,旨在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一方面艺术教学活动有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在艺术活动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教学目标与其身体机能和接受水平相一致。

2. 以艺启智

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艺术活动有助于促进以右脑为主的全脑开发。因此,艺术活动的过程就是发展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过程。在艺术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重语言、科学领域的渗透,促进幼儿智能发展水平。

3. 以艺展美

艺术是美的教育,能激发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使幼儿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究美、理解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和谐成长。审美与创造美是艺术活动的本质,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游戏、表演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展示个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充分展示他们灵动的创想和对美的追求。

4. 以艺养性

艺术活动对心灵的滋养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艺术活动调动了幼儿所有的感官与情感,有助于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乐于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以及知明理、守规则、会合作的良好社会品质。

二、走向领域渗透的艺术教学组织要点

1. 领域渗透重在把握相关领域的融合伴随

渗透是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融合伴随,通过事物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互生互补关系,形成一种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样态。走向领域渗透的艺术教学活动,在设计与组织中必须处理好艺术与其他领域的目标互通、内容相融、过程伴随,使其既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又符合幼儿教育规律。

在目标互通上,重点在于寻找艺术教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活动目标的共通之处,使各领域目标水乳交融;在内容相融上,则要通过艺术的表象去看清幼儿艺术教学活动的实质,使艺术活动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贴近幼儿生活;在过程伴随上,要把幼儿各领域的发展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

2. 领域渗透需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儿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往往需要情感的激励,他们的想象因情感而活跃,表现的形象因情感而生动。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顺应幼儿的情感需求,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亲历互动的真实的体验过程,关注每个幼儿个性化的情绪体验。活动中鼓励幼儿尝试与表达,注重情境体验,使幼儿自然地融入情境中,由境生情、由情促感、有感而发。这样,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幼儿就会激发艺术表达的动机和灵感,酣畅淋漓地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

3. 艺术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是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艺术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我们重在引导幼儿进行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尝试审美创作与表现,注重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强调感受美和体验审美情绪。

幼儿审美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幼儿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客体对象之中,物我交融,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对象,从对象中关照自我;他们的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之下进行的,在对对象的联想与想象中掺和着主体的激情;他们在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感情体验更加深化,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4. 艺术教学活动应关注幼儿的经验成长

在艺术教学活动中,相关活动内容和幼儿经验之间的契合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和孩子们积累的相关经验相吻合,能激发幼儿参与的愿望,引发深度的沉浸体验,有助于孩子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同时,孩子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动作、音乐、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是对生活经验的重现与再创造。活动中幼儿通过经验的分享、重组获得了有意义的经验,促进了整体的和谐发展。

篇9: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关键词】幼儿 社会领域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

情境创设是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体验的一种教学策略。《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情境教学模式能使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的配合更合理、更协调、更有效。

当前,在幼儿社会领域教学虽然提倡设置“情境”运用到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偏差,比如问题情境没有针对性,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情境体验过程走过场,缺少交流与感悟,无法迁移应有经验,没能达到升华的价值。那么怎样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教学活动有生气、有效率,使社会领域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运用巧妙的情境,激发幼儿主动体验

情境含有“情境创设”和“体验思考”, “情境”与“体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实践证明,情境创设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幼儿对相关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幼儿情感体验、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巧妙与否在于要能始终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还在于它能唤醒幼儿的感性经验、能围绕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通过实践尝试解决社交问题的办法的行动,在体验中获得感悟,激起幼儿表达交流的欲望。所以,能为社会性教学内容提供“攀爬支架” 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巧妙适宜地把孩子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 ,使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吸引孩子处于探究境地,自己主动去发现、体验;唤起孩子的情感体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从而保证社会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内化体验

在情境中设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思维,可将教师的“教”转移到幼儿的学,可使幼儿从被动地“学”到主动的“学”,实现幼儿从”学会”过度到”会学”,但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内化学习目标。

(一)明确目标。了解幼儿的年龄情况和需要,设计与主题目标一致的问题情境,才能目标明确地针对情境中生成的真实问题,指向性清晰地引导幼儿心理活动的方向,引发参与者思考人与人沟通交往中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层次清晰。问题情境的环环相扣、层次深入有利于带领孩子进入问题体验的情境,如果在问题情境中一次性地把新旧经验全部展现在孩子面前,这样的情境问题幼儿会有理解困难,新的社会经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分层提问,循序渐进地把新经验引入或分散在不同的体验情境中,让幼儿由浅入深的内化亲社会的行为。

(三)因势利导。情境中的问题设疑仅仅是提出了问题,而幼仅仅儿通过回答问题解决社会行为是不够的,因为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常常不一致,采取多层次的问题情境体验--讨论梳理-再体验这种因势利导的实践过程中找到思维线索,通过幼儿自主的体验,教师给予适时、深入的引导,诱发孩子产生新的情绪体验。

三、创设体验的情境,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体验”是主体的亲历,主体从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对积极的事物,可创造条件尽量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体验”,因为儿童的年龄特质需要借助体验来达到意义建构。而体验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适宜的体验氛围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体验活动,促进幼儿产生愉快的体验、领悟和反省,从而达到通过感悟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的教学目的。在角色游戏和生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游戏情境和生活情境远离说教的方式,让孩子展开飞向生活的翅膀,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获得情感体验。

(一)创设激发共鸣的生活情境,支持幼儿情感换位体验。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生活情境的设计是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创设自然、真实、生动的贴近幼儿生活和教学内容的情境,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情情想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的行为。在“爱心闯关”的亲子活动案例中,教师首先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让幼儿戴上眼罩体验一下什么都看不见的感觉,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盲人在生活上会有多么不方便,多么需要别人来帮助自己;接着营造亲子蒙眼闯关取宝的情景氛围,设计如何帮助蒙眼人(家长)的问题,引导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积累助人经验。 教师巧妙地运用移情的体验情境有利于幼儿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处境中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让幼儿体验到关心、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助人的生活情境中让幼儿体验父母的艰辛。

(二)创设角色扮演的游戏情境,唤起情感体验产生移情行为。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学主题确实较为抽象、难以把握,或离幼儿的已有经验较远,教师经常通过游戏来让幼儿感知各种幼儿陌生的事物、获得某种情感体验、践行某项技能。其中最常见的是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在直接参与扮演某种角色或观看某种角色表演的情境中体验这个角色身份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和情感,促使“移情”作用发生,幼儿摆脱“自我中心”,获得这个角色特有的认知方式、情感态度、行为技能。

篇10:艺术领域活动大班教案

1. 喜欢手工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美化教室的快乐。

2. 继续学习使用剪刀,能沿线剪下简单的图形。

活动准备:

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流升中班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又长一岁了,升中班了,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今天,我们来制作许多彩链,挂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庆祝我们升中班了,好吗?

二、教师示范制作彩链,并讲解制作的方法。

1. 沿线剪下两根纸条,把他们黏贴成一根长纸条。

2. 沿线剪下各种图形,把他们粘贴在长纸条两面。

3. 把彩链上端粘贴在窗框上。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每人制作一根彩链,剪的时候要沿着边线剪光滑,一边剪一边转动纸片。教师指导幼儿掌握剪刀的剪法,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篇11: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

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

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 (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

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

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

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_。

7、幼儿自由创作

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

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

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篇12:艺术领域活动大班教案

小书签色彩鲜艳,形状多样,具有一定的美感,能激发幼儿爱看图书的兴趣。本活动内容较丰富,集中了绘画、裁剪、拼贴、手工制作等美术设计、工艺制作手段,通过制作也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书签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书签的特点和作用,学习制作书签的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制作多样的书签,并与同伴分享,互留书签。

3、喜欢进行书签制作,体验动手制作书签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多种形状、多种形式的书签数个,各种书签的图片、打孔机、丝带、剪刀、卡纸、树叶、布、水彩笔等多种材料。

活动建议

一、出示书签,引导幼儿了解书签作用

1、教师出示书签,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这是书签,可以将它夹在书里,帮我们记下书看到了哪里。

二、欣赏图片,进一步了解书签的多种多样和特点

1、教师播放多种书签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书签的形状和图案。

小结:这些书签有多种形状,而且颜色也非常漂亮!书签的多姿多彩,已经使它变成了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不少人把收藏书签作为一种高尚的文化生活来充实自己呢!

2、引导幼儿发现书签的特点。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书签,他们虽然多种多样,可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教师小结:书签多种多样,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小而薄。

三、学习制作方法,自主选材进行制作

1、交流:书签是怎样做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装饰?

2、教师讲解书签的基本制作流程。

⑴构思。

⑵画外形,根据构思画出想要的外形。

⑶设计细节,运用粘贴或绘画的形式表示。

⑷沿外形剪下来。

⑸打上孔,安上飘带。

3、教师出示丰富材料,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创造性的选材制作。

四、布置书签展,共同欣赏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书签展,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设计意图和亮点。

2、幼儿互相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书签。

篇13: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分为七大板块, 即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而我们将这其中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称为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歌曲、器乐演奏、名乐赏析等;美术教育的表现形式则为画画、名画大家赏析、手工制作等。

对于幼儿园来说, 艺术教育需要幼教老师们利用艺术活动和艺术手段来提高幼儿们的艺术涵养, 在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例如, 在绘本教学时, 老师们把音乐和绘画融入其中, 但我们绝不会要求幼儿对一首歌曲或一个绘画形象进行完全模仿, 而是和幼儿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在创造性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 在多维绘画中体验美感。

二、儿童绘本在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运用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儿童绘本作为幼儿“读图时代”的一种工具, 对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思维想象力和敏捷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极具时代性, 而上述这几种能力只有融入艺术教育领域才能够培养。

首先, 幼儿的欣赏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绘本中的两大要素之一是画面, 其画面是有限的, 但画外之意是丰富的, 不同的绘画形式从色彩、构图、人物动态表现等各个方面引导孩子的直觉感观审美。欣赏好的绘本就相当于进入了美术馆, 老师加以引导, 孩子们便可沉浸在五彩斑斓的美术世界里。如李欧·李奥尼大师的《小黑鱼》, 这就是一场视觉飨宴。黑红对比的水彩拓画, 因为水多色淡, 画面便如浸在水中。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五颜六色的海草, 还有那摇曳在风中如棕榈般的海葵等, 七个美轮美奂的场景揭示了小黑鱼发现生活与自我成长的过程。老师可以引领孩子们发现图案的色彩和线条, 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 比如看到水母的时候, “哇, 这就是水母啊, 它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用美术语言既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又发掘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 对于每一次绘本教学, 老师们都应选择符合绘本故事情节的音乐来播放, 烘托气氛, 渲染绘本故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如绘本《小蓝和小黄》中, 当小蓝和小黄出门玩耍合体变身为绿时,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 让孩子们体会到游戏的轻松与快感;当回到家中, 父母认不出自己的孩子, 绿大哭时, 播放哀伤的音乐;孩子们不仅仅从画面和文字中感受难过, 音乐已先一步引领孩子们进入情境。绘本教学与音乐渲染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 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 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因此每一本绘本故事中都不单是图画、文字、音乐, 其中也饱含情感教育。如宫西达也所著的恐龙绘本系列充斥着爱的主题, 《我是霸王龙》中小翼龙无私的爱和霸王龙为爱而悄悄收起利爪, 孩子们在读后湿润了双眸。一本本宣导善良与爱的绘本, 把孩子引入爱的世界, 印证了绘本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 其深远意义无尽地回荡在一句句美好的童声里。

三、结语

儿童绘本, 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语言, 所蕴含的人生感悟、知识拓展和审美情趣等, 都将对幼儿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我们需要把绘本教学和幼儿艺术领域的教学完美结合来发挥其最大功效。我们老师们也应随时改进教学方法, 让健康美好的审美情感根植于幼儿心灵的沃土, 伴随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柴林丽.例谈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早期教育 (教师版) , 2010, (2) .

[2]林希娟.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11, (5) .

篇14: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

一、定位目标——把握“表现与创造”的活动价值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明确了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南》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表现与创造”的发展目标。

在学习、理解年龄发展目标后,我在组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瓶子”时,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习搓、捏的技能,会简单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3.尊重幼儿审美标准,支持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二、展开形式——把握“表现与创造”的呈现方式

形形色色的瓶子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无论是造型或是色彩都有独特之处,更透着各种文化的传承。我引导幼儿用感官和双手去表现自己的情感,用彩泥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模样,避免重技巧而忽略幼儿的自身生活经验、愿望情趣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

1.完整呈现——借助生活经验。

借助已经完成装饰的创意瓶子,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色彩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幼儿观察完后,会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瓶子上都有什么”“你更喜欢哪个瓶子呢”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接着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

2.部分呈现——借助半成品材料。

一般来讲,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色彩大胆、造型夸张,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超乎想象的独特形象,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想呈现出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有创作对象“瓶子”,其次创作者会借助小工具进行彩泥压模。

三、活动策略——实现“表现和创造”的关键所在

中班创意彩泥活动“美丽的瓶子”实际上是引导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把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反馈在美丽的瓶子上,展现幼儿的纯真童心、童趣。

尽管幼儿是创作的主体,但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针对瓶子的形状、颜色,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探讨,如“这个瓶子上面更适合什么样的图案”“用什么颜色涂更漂亮”等等。

1.借鉴经验一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指南》中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美丽的瓶子”的创意过程,是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对话创造,并且从中获取自我表现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幼儿不断从记忆中搜寻生活中自己对色彩的点点滴滴认知,搭建创造“美丽瓶子”的知识支架。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视觉经验和独特情感开启表现和创意活动。

环节一:观察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瓶子,看,这些瓶子都是做什么用的?你怎么知道的?

幼1:这是个酒瓶,上面有画。

幼2:这是个花瓶,上面有花、有鸟,还有各种线条。

幼3:这是个青花瓷瓶,我们家有一个。

幼4:这是个蜂蜜瓶。

教师:怎样让大家一看就喜欢这个瓶子?

幼儿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交流,发现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美。

2.探讨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指南》中要求幼儿大胆表现,但是“我不会”似乎经常挂在一些幼儿的嘴边,这种现象值得教师深思。为何幼儿不敢画、不敢说?原因无外乎是教师以成人的审美和所谓的技巧制约了孩子的灵动。其实,“放任”孩子们自己随意去表现,往往有惊喜出现。教师“没有要求”,反而会触动幼儿的创意空间。创意活动“美丽的瓶子”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形成了对幼儿想象力的挑战。幼儿的创作过程应该是不断提升有意想象,借鉴创作的成品和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美的概念,大胆构建的过程。

环节二:探讨交流

师:怎样让大家喜欢这个瓶子?

幼1:我喜欢大海的蓝色,我想把这个蓝色的瓶子变成小鱼的家。

幼2:我想让这个瓶子变成蝴蝶的家园。

幼3:我想做个青花瓷瓶。

此时教师对于幼儿大胆的想象与表达要及时给予引导与鼓励,帮助幼儿探索制作,提高想象的能力。

3.探索制作——指导幼儿大胆地做。

对于中班幼儿捏泥,《指南》中目标是“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借助于瓶子进行捏泥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新的体验,引起了幼儿兴趣。我紧紧抓住幼儿对在瓶子上进行捏泥活动的关注,引导幼儿从整体创意与细节入手,提供表现与创作的空间。

环节三:大胆创意

教师:你想做什么?先做什么?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来做?

幼1:用瓶子当大海,用圆形做小鱼的身体。

幼2:做花园,两种不同颜色的一起捏成彩色的绳子做栅栏。

教师对于幼儿的发言要给与肯定,帮助幼儿梳理创作需要的元素,完成对瓶子的初步创意设想。同时,应按《指南》精神,倡导“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帮助”的顺应幼儿需要的指导,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展现个体才能。

教师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往往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如果教师强行打断孩子的创作,也许会给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号,继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给每一个孩子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利,让他们都有参加活动的渴望,在活动中成为主角。

环节四:呈现作品

教师:看,小朋友将瓶子当成了大海、花园、天空、草地,还有的将瓶子做成了家里美丽的装饰品。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让我们把瓶子放到展览区一起说一说吧。

孩子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在展览区,孩子们不但关注自己的作品,还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作品,展览区为幼儿提供更多欣赏、表达、交流、学习的机会。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谁在天空飞飞飞》下一篇:陈恩慧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