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2024-04-28

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共7篇)

篇1: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坚定转型升级,力推产业高级化

——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评论员:高剑

在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指出,实现高水平崛起,产业是重点。积极实施产业高级化战略,推动东莞从适宜低成本、创业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的区域,向适宜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茁壮成长的区域转变,加速推动传统产业从“生产车间”、“世界工厂”向世界设计室、国内外名牌原产地转变,实现支柱产业从边缘化生产组装向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价值链高端研发制造模式转变,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微弱产业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转变,引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项目大产业大园区,壮大高水平崛起的产业主力军。

经过30多年的高速成长,东莞已经以全球制造业产业重镇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但东莞制造业企业也越来越面临成本压力上升的困境。当前,东莞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除外销市场受限等因素外,原材料、用工等成本升高正成为企业发展“不能承受之重”。发达国家制造业历史表明,由于制造业成本约束力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一旦制造业成本达到瓶颈,那么,制造业企业规模性的向外迁移,就可能造成城市经济的“空心化”,制造业城市的经济繁荣就可能停止。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东莞长久的未来,不能不思考以怎样的行动来保持东莞的领先地位,保持东莞的竞争力。对东莞而言,避免产业“空心化”,别无他法,只能坚定地走转型升级之路,走产业高级化之路。

近几年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使东莞初步开启了产业合理化、高级化的大门。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提出了未来五年东莞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布局,进一步细化了东莞产业高级化的路数。未来五年,东莞应自觉地加速产业高级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资本的梯次转移,特别是加大引进新兴产业资本,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增量资本的高级化;另一方面,对现有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在坚持就地转型的前提下,利用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倒退形势,加速企业微笑曲线的形成。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向产业高级化的双重递进,加上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将塑造东莞产业和经济的高级化生态,助推东莞实现从产业大市向产业强市的转化。

几年前,东莞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加快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经过几年的操作,有必要根据新情况和新形势重新评估政策中某些部分的适宜性,并与时俱进地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对东莞转型升级和产业高级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措施,比如,“三区四城”、主动对接惠深港、大项目大园区大产业等,都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近期内及时部署和落实。

今天的东莞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实现高水平崛起、提升幸福指数、再度领跑广东30年,这些期待和希望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一心一意抓转型升级,一心一意抓产业高级化。

篇2: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 三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评论员 高剑

“实现高水平崛起,城市是基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在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精神,提升治安、教育、医疗、交通发展水平,优化法治、诚信及食品安全环境,使我们的城市在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人的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来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和人才。”

今年东莞“两会”期间,在市列席“两会”高层次人才代表暨人代会旁听人员座谈会上,旅美社会学家、东莞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李毅博士大声疾呼,东莞急需一个50年至200年的城市大规划。他的理由是,今后30年,还有一个浪潮,那就是美日欧港澳台的服务业、总部经济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浪潮。东莞如果能够在今后几年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就有可能迎接这个服务业、总部经济迁移的大浪潮。虽然李毅博士的呼吁具体指向城市规划,但是,其内容中的方法论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一个城市,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公共服务提供,抑或关乎人居和谐的城市管理,我们都必须以前瞻性的视野进行谋划。

东莞,你我共同的家园。在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800多万人。在过去30多年高速成长中,城市的体量在长大,城市的人口在增加,已经形成了与“东莞模式”相吻合的城市建设布局、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如今,在初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东莞确定了高水平崛起的前进方向。因此,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提供,须嵌入产业高级化和高水平崛起的基因。

篇3: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当前, 苏州正处于加快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创新型经济, 继续当好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 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坚实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应当看到, 这些年我市教育事业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 但总体上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要求相比, 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期盼相比,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全面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 实现对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追赶和超越, 在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 我们从苏州的实际出发, 从率先发展的要求出发, 确立了“到2020年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的实践与思考是:

一、明确“一个主题”, 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在于教育理念现代化。回顾苏州教育现代化建设历程, 苏州教育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次重要跨越, 始终是与教育思想的解放、教育观念的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苏州教育实现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的战略主题和核心理念, 其内涵非常深远。一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 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财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现代化建设, 全面消除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优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是始终坚持人才强教, 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师德师能建设, 推进教育人事制度创新, 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有效利用。

“三好”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承。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从各级各类学校来看, “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落脚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就读, 更希望每一所各具特色的学校, 能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空间和发展可能性, 而身正学高的教师队伍又给这些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把握“两个阶段”, 高起点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要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 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 高起点、分阶段扎实推进。我们的阶段目标是:

到2015年,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平均水平。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达85%以上,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继续保持100%。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8%以上,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5%以上,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5年。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持续提升, 教育综合竞争力位居发达地区同类城市前列。

到2020年, 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专业结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与市场需求及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 应届毕业生创业实践率达35%以上,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80%以上。高等教育全面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以上,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1%以上。全面建立以更为科学、更加开放、更高品质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覆盖城乡、涵盖一生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的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文化引领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综合竞争力位居国际先进城市前列。

三、突出“三个重点”, 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

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要求我们遵循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顺应世界先进发展趋势, 立足苏州实际, 紧扣关键环节, 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构筑现代教育体系上下更大功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办幼儿园为主、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主、鼓励多渠道投入、支持多体制办园的学前教育体系, 创建成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创建成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健全特色化办学、多渠道升学、多元化成才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 建成15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中;完善普职互通、校企合作、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对接的现代职教体系, 建成15所高水平示范性中、高等职业院校, 创建成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驻苏州20所高校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水平、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 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示范性学习型城市。

二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下更大功夫。教育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体现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上, 这要依赖于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打好素质教育的“组合拳”。坚持德育为先, 构建纵向沟通、横向衔接的工作体系,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因材施教, 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模式改革。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执行“三项规定”, 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引导校长“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落实”, 引导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 还时间空间给学生, 还体育美育给学生, 还兴趣爱好给学生。注重评价引领, 建立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多元评价机制, 将学生综合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原则, 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制定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 形成学校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是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上下更大功夫。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坚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和谐,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把苏州建设成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中心、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加强国际学校、本地学校国际部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到2020年, 全市40%的中小学都有境外友好学校, 国际学生达到3万多人。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民间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在美国波特兰教师研修基地的基础上, 力争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建成2~3个汉语推广基地和学生交流基地。加强与国际文凭组织、剑桥国际考试中心等国外课程开发机构的合作, 开展双语教学和多语种教学实验,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强化“四个保障”, 高效率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动苏州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 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关键在加强组织领导, 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人才保障。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实施新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 到2020年, 中小学教师脱产三个月以上参加轮训的比例达30%以上, 95%以上的英语教师参加过英语国家的出国强化培训;幼儿园、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学位) 达90%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 (学位) 达15%, 高中段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 (学位) 达40%。大力实施姑苏教育人才工程, 重点培养20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名家, 200名省特级教师和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400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 2000名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科学核定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 完善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 促进师资配置均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 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 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为保障, 以大幅度增加生均公用经费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为重点,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核定的比例, 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 推进“教育E卡通项目”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确保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100%, 90%以上的中小学基本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I类标准要求。完善公共教育经费效益评价制度, 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改进学校财务管理,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

三是推进体制创新, 强化制度保障。完善“以县为主, 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明晰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完善省、市共建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加大对高等教育规划和指导的力度。努力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 倡导教育家办学, 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积极鼓励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办基础教育, 积极鼓励发展多层次、有特色的民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积极鼓励发展各类紧缺性、实用型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落实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建立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四是注重统筹协调, 强化领导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健全和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担负历史使命, 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各级发改、财政、规划、国土、住建、公安、编办、人社等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 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苏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求学观、成才观,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理解教育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篇4: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建校14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秉承“立德修业,惟诚惟勤”的校训,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当前的经济和社会都在转型,教育的形势和要求与以前不同。学校发展的内外条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条件上,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取向,使学校的传统优势受到限制,学校目前处在“高位运行,众矢之的,后有追兵”的状态,与此同时,学校还要肩负对若干薄弱学校的帮扶、引领重任;二是中考政策的变化,全市优质高中学位分配率进一步扩大,全市中考成绩平均水平进一步上升,强校的优势弱化。

内部条件上,一是教师队伍老化,渐显疲态、病态和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在前十年通过拼搏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取了相应的职称和荣誉,现在有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心态和表现;二是部分年轻教师受大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极致的利己主义,热衷追求精致的小资生活;三是体制内学校普遍存在的机制僵化、制度老化、激励弱化的问题。

但是,政府对学校的要求不减,要求我们力保东莞市初中教育排头兵地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减,要求我们力办人民群众称赞的教育。

那么,学校如何克服发展中的闲难,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条件下的高水平崛起呢?

二、问题的解决

第一,我们对教育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完善。明确了“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健全人格,全员发展,全面发展,成全学生幸福快乐的学习时光,成全教师幸福美满的教育人生,成全社会对合格公民的要求;明确了要将长安实验中学打造成这样的精神家园——师生幸福成长之根(幸福校园)、浓郁书香浸润之园(书香校同)、高雅文明涵养之殿(文明校园)、教育创新实验之地(创新校园);明确了发展思路~在规范中求精细、在精细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优质、在优质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第二,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将要实现的高水平崛起。其标志是质量高、内涵富、形象亮和有特色;推动的有力抓手是以信息化为龙头的教育现代化、助力师生发展的“文化再造”和以“规范和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改革了学校内部的组织架构和咨询决策系统。为提高组织效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精细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我们将教导处分为“教务室”和“研训室”;将德育系统分为“一委三心”,即团委和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学生生活指导中心、班主任管理中心。我们完善了咨询决策体系,形成了以行政例会为核心,以校务会议为支撑,辅之以党支部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关工委、家长委员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初三工作领导小组等的全新咨询决策体系。

第四,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克服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原现象”与学校发展的瓶颈,我们将2007年实施的“教师教学成长五级阶梯系统”作了进一步完善,去年又创新性地推出了“班主任发展六级阶梯系统”,满足了广大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还改革了教研与学习制度,推出了“学教研训一体化”平台,建立了学教研训考评制度,大力倡导“学研思行”的教研文化,用先进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成长。

第五,推动了学校文化再造。我们坚信,文化是最具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方法。我们要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实现从“单纯依靠制度治校”到“制度治校与文化治校相结合”的转变。为此,我们每月利用校务会议的最后半小时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微讲座或讨论,厘清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层次,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条例和方案,明确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方向,组建了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第六,启动了“新课程文化”和“新课堂文化”的讨论与构建。我们形成了“课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营养”“课程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产品”的课程观,提出了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德育人文课程为塔基,以学科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为塔体,以研究提升课程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课程布局;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时弊,优化课堂生态或文化,追求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形成了“课堂就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课堂就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课堂观,达成了“和谐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价值追求”的共识。我们深入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科研课题——《“分层学导练”高效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被确立为东莞市第二批重点招标课题。

第七,推进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落实了教代会制度,健全了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在学校的“阳光工程”“贴心工程”“温暖工程”“娱乐工程”等方面的作用。完善了规章制度体系,形成了新版《长安实验中学制度汇编》,推进了依法治校工作;出台了《校社关系管理条例》,开始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平衡,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义工的作用。

三、解决的成效

通过以上管理创新,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再次被激发,创建以“幸福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创新校园”为特征的精神家园成为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创建特色鲜明的省一级现代化示范性品牌学校”成为了大家共同致力追求的办学目标。

“高水平崛起”初见成效:其一,2015年,学校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各项指标均列全市前茅;其二,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及社团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及大型活动中频频获奖,一年来,共获市级以上奖励162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59项,市级93项);其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蓉萍老师被评为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全市初中仅3人),汪嫒参加省市班主任能力大赛获东莞市一等奖、广东省二等奖,又有一批教师被评为(或选为)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培养对象),教师在论文、微(优)课等各项教学比赛中共获120项市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4项、市级85项);其四,一年来,学校又获几项荣誉——长安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东莞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东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中国教育报》组织评选的“第二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

四、反思

第一,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条件下学校的高水平崛起,我们在2014年春季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德育系统在德育处下挂“一委三心”,适应了主体德育探索的需要;教导处下挂教务室和研训室,适应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高水平崛起的需要;优化咨询决策体系以适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需要。

第二,20 14年春季,学校对教师“教学成长五级阶梯系统”进行了检讨与完善,与此同时又推出了“班主任六级发展阶梯系统”,打造了教师“学教研训一体化”平台,完善了各种评价方案,帮助教师成功,满足了广大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上述措施和方法有助于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突破学校发展瓶颈,符合美国学者扬·莫里森所说的“第二曲线”理论。

第三,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深入的讨论和专家的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行政团队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发生积极的变化,一种“优质文化效应”正处在萌芽状态,“文化再造”方兴未艾。

第四,要注意加强工作的统筹性,做好规划和宣传,稳步推进,戒骄戒躁。

篇5: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科技兴警,是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努力推进“五个警”建设的首要措施。按照“五个警”建设的要求,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构建现代警务工作机制、突出实战科技应用、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效能,以提高民警科技意识和素质,所、队、室科技应用和科技效益为基础,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实战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大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全面提升了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助力万江公安高水平崛起。

“加大公安信息化建设力度,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是科技兴警的主要目标。在知识经济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打破向警察数量要警力的传统观念,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向科学技术要警力,要战斗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托大情报系统平台建立情报信息研判预警机制,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掌握情况、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在工作实践中,市公安机建立了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本着重点抓好维护稳定、刑事犯罪、治安防范、治安管理、安全管理、热点舆情等六个方面信息收集,依托大情报平台构建了“层次严密,覆盖广泛,触角灵敏,传输快捷”的信息采集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两级情报分析人员利用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与研判平台的信息搜索、综合查询、智能分析、动态管控和轨迹研判等功能,加强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和预警工作。对体现规律性的信息,认真分析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梳理归纳刑事犯罪特点;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信息,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防止其滋长蔓延;对带有预警性的信息,超前落实相关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情报信息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管控能力,确保了社会政治稳定。只要善用这个系统,就能为日常工作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建设高效、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能力

加强科技建设和管理、创新,并通过科技的整合与综合应用,增加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向公安战斗力的转化,可以有效增强公安机关的综合指挥和对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讲实用、求实效”的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110报警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110、119、122“三台合一”的接处警系统,形成“集成数字化、网络规模化、打防控一体化”的指挥中枢,达到了报警信息共享,降低了警务成本,提升了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确保了情报信息畅通、指挥调度有力、技术手段先进、反应快速灵敏、机制运转高效,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接处警效率,增强治安动态管理及防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快推进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警务之基础。我区公安机关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与应用为载体,坚持“科学性、基础性、实用性、关联性”的原则,积极推进警综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工作中,严抓“信息源”录入环节,要求各警种基层民警必须及时将相关人口信息及场所行业等类别全部信息及时准确的录入警务平台信息库,并以广泛的各行各业社会信息为补充,确保信息源头的“活水”资源,初步实现了信息采集与日常工作一体化信息采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与利用的“最大化”。一方面,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实现了对行政案件以及刑事案件的网上审核、审批,极大地提高了全局办案的法制水平。基层公安机关以鲜活的信息资源为支撑,信息共享,充分运用到各项公安工作之中,直接服务于广大民警的各项本职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于户籍、出入境、车辆管理等公安窗口服务和公安行政管理之中,大力推行网上流转、网上办结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公安机关的服务效能。同时,还建立了以公文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各类工作动态、简报信息、通知通报等可以上网发布、网上实时传输和网络化管理,办公效率明显提高。

实施科技兴警战略,是科技创新战略在公安机关的延伸,是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新时期建设强大公安队伍和强有力公安工作的必由之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应紧密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和研究执法为民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切实找准“科技强警”这个切入点,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篇6:二论实现高水平崛起

在我省推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 高校不仅要自觉增强“三种意识”, 而且要全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责任意识。教育是国家振兴的根本, 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各级教育机构必须要有责任意识, 把教育当做大事来抓, 努力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教育需要快速发展, 更主动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秉持更加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忠于职守, 开拓进取, 向社会展现全新的发展状态, 呈现一流的工作业绩, 做出人民认可的贡献。

二是危机意识。目前, 我省高校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相比, 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综合实力, 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办学效益都存在着差距。同时, 我们自身还存在着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科研团队较少、高质量科研平台不足等问题。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 我省高等教育的提升就是空话。因此, 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以强烈的危机感在追赶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负重爬坡。

三是开放意识。开放性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又是当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选择。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办学姿态将是我们今后办学的必然选择。既要向国内高校开放, 关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动态, 借鉴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也要向社会开放, 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联合与合作;更要向国际开放, 进一步拓宽学校对外合作办学渠道, 提升合作办学层次。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 牵涉到方方面面。从国际、国内不少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经验来看, 不是各个要素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立足校史、校情, 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 客观分析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基础,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全面推进深化综合改革, 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快速突破。

一是实施学科带动战略, 努力实现高水平学科建设新突破。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 以及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启动, 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河南师范大学密切跟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进度, 整合校内优势学科资源, 积极争取若干学科进入这个工程支持行列, 积极培育国家一流学科;同时, 结合工程的实施, 启动校内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分别遴选若干个发展潜力大、建设成效明显的理工和人文社科类学科, 每年拿出专项建设经费进行重点支持, 大力培育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学校要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建立学科经费常态支持机制和建设绩效动态评价机制, 提高学科的建设效益和水平。在保持现有ESI学科优势的基础上, 争取有新的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是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战略, 努力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新突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教学工作是中心”的理念。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 积极建设一批校企共建学院和专业。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育人, 构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加大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力度。通过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 探索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的综合性改革。通过加快推进国际化培养进程, 提升学校对外办学层次和水平。

三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努力实现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新突破。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才能进行一流的科研创新和培养一流的学生。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二级学院的用人自主权, 使二级学院在培养人、引进人、使用人方面有责有权;二是要继续稳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优化绩效评价机制, 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 要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 特别是骨干教师国际化培养, 大力拓展出国培训层次和范围,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储备必备的人才资源。

篇7:东莞东城:品质教育,高水平崛起

品质教育

1. 强化战略地位

多年来,东莞东城区委、区办事处始终举全区之力办教育,带着感情办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东城的跨越发展,东城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东城”工程,全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东城区委、区办事处围绕区内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和实际,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落实东莞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研究推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心全意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做大事。按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要求,对教育事业进行超前部署,做到“三优先”: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2. 强势经费投入

东莞东城区始终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逐年增加教育投入,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2008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1.54亿元;2009年总投入1.86亿元;2010年总投入2.15亿元,其中投资2600多万元对东城一中和中心幼儿园进行了改造扩建。2011年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新校交付使用。由于各级各方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东城区教职工待遇和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为东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东城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强力奖教助学

在确保正常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的情况下,东城还积极动员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干部群众踊跃捐款,共筹集善款三千多万元,成立了“东城区教育奖教助学金”,主要用于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效益好的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积极上进、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2008年发放157.28万元,2009年发放169.46万元,2010年发放184.89万元,2011年发放190.51万元。此外,2010年各社区、居民小组对1183人次,发放了315.85万元奖学助学金。2011年,各社区、居民小组对1215人次,发放了270万元奖学助学金。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激励机制。

4. 强调均衡发展

东城区有户籍人口6万多人,外来人口30多万。为了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扶持引导,规范管理”的方针,大力鼓励、支持企业、集体、个人办学,使民办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民办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一是解放思想、政策扶持。近年来,东城区旗帜鲜明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并将这种支持落实在具体政策上。规定凡在东城筹办民校或幼儿园,区城建、教育、物价、供水、供电等部门都给予政策的优惠,并在业务指导、教研活动、教师管理、奖教奖学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二是扩大总量,满足需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现状,我区积极增加民办学校数量,不断提高民办学校覆盖面。目前,全区共有民办中小学12所,民办幼儿园46所;三是提高质量,做大做强。在实现数量优势的同时,东城区还积极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开展财务检查和办学资格年审,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收费行为,帮助民办学校建立董事会,评估办学质量,鼓励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以支持发展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政策体系。

优质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关键在教师。

近年来,为提高教师素质,东城区重点实施“三大培训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校长培训工程、师德培训工程),逐步建立了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课程改革为核心,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培训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实现了教师教育培训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已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 构建模式,抓牢为着力点

东莞师范附小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一个三年的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包括学校分析、个人分析、成长内容、成长目标、主要措施、条件保障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主要模式有:专业对话自主发展;校内专题系列讲座;同级同伴互助成长;科组专题教学研究;分类搭建成长平台。这种明确校情,依据科情,基于个人实际定目标,基于个人教学问题开处方,基于课改理念寻依据,基于教师个性找良策,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以个人成长规划为主线,以课例为载体,以个人反思为前提,以同伴互助为基础,以专业引领为保障的教育成长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在莞师附小逐步形成体现学校个性的教师专业成长文化。

2. 大力培训,打开提升突破点

东城区中心小学通过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训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提高。培训的内容包括:学历的提升、教学技能、管理能力等,学校组织培训与教师自身学习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进修计划,建立成长档案。学校组织培训包括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例如到其他先进的地区跟岗学习或外出听课学习;邀请相关专家到校为教师开展培训等。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各科组、各年级组根据科目的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开展专题教学研讨等,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东城三小的培训则以“立足课堂”为指向。自2007年以来,学校构建了“主研人”平台:即每个学科先把4名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坚持三年不间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既注重教材处理培训,也注重教学策略培训;既注重学案为载体的自学方法的指导培训,也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训;既注重课堂口述语言的培训,也注重课堂调控能力的培训。因而,“主研人”素质快速提升,造就了一批素质优秀的年轻教师。而他们的成长,带动了其他教师的转变:从安于现状的“终结型”转变为努力上进的“学习型”,从循规蹈矩的“经验型”转变为追求创新的“科研型”。

3. 引导阅读,抢占思维制高点

长期以来,教师是怎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就是从学校毕业以后,凭着自己在学生时期学到的知识,拿着教科书、教学参考,在那里教书、辅导、出卷子考学生,能够坚持读书,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很少,教书人不读书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怎么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东城区朝天实验小学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着力引导教师阅读学习,努力改变教书人不读书的现状,让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职业习惯。

朝天实验小学把引导教师读书和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把教师读书学习分为两大快:一块是共读,一块是自读。学校每学期都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推荐2、3本共读数目,要求教师阅读,还在局域网中设置“校本研究学习资料”专栏向老师推荐专家、名师具有指导性或借鉴意义的好文章;设置“校本教研视窗”专栏,向大家推荐本校教师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撰写的好文章,确保老师们能够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卓有成效地读书学习。自读的书目和文章则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身个性化的读书需求。

nlc202309030948

学校许多教师的读书都经历了一个由不情愿、不自觉,为完成任务而强迫自己学习,到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东西,逐渐尝到甜头的过程。为促进教师读书,朝天实验小学改革教师例会,每次都安排一定的时间作为教师的读书交流,老师或推介好书,或发表读书心得,或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

美德精进

德育是难题,尤其是在当今价值多元化、观念碰撞冲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东莞市东城区立足区域实际,对德育进行内容拓展、方式创新、领域延伸,通过健全体制、丰富载体、深化模式、完善平台,成功构筑起具有东城品质的“大德育”体系,全区学校德育百花争妍,呈现出学生品行优异的人文胜景。

1. 注重健全体制

东城区中心小学把健全相关体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学校相继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绩效奖励机制、班主任岗位津贴月评机制、学校文明班考评机制、日常行为量化评价机制等德育体制机制,为德育工作的执行落实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德育部门创新工作方法,发挥了学校、家庭、关工委及社区等方面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东城五小通过德育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健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感恩教育常态化,学校每学年都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使学生“知恩、懂恩、感恩”。二是关怀教育常规化,每年寒暑假,学校都组织学生到东城敬老院看望老人,使尊老敬老活动落到实处。三是实践活动多样化,学校相继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真正增长见识,丰富体验。

2. 侧重丰富载体

东莞东城第一中学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育人原则,以“学会做人”为德育核心,以“体验式教育”为手段,每年定期举办“朝阳伴我行”读书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动会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这些丰富多采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校形成蓬勃向上、积极向善的校风、教风、学风。

东莞师范附小在德育工作中推行扁平式管理,强调管理者要“用人人德育的眼光发现德育”,育人者要“用人人德育的思想做好德育”。学校要求老师们拥有“德育无小事,事事关我事”的思想,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德育工作。首先,开展“一班一品”创建工作,班主任根据班情选择切合本班实际的主题进行创建,创建做到有规划,有方案,有秩序。学校在检查班级的创建工作时,注重考核学生的参与性,资料的全面性,落实的有效性。其次,学校推选“新三好”评价,即“好习惯、好品格、好思维”。坚持用细化的标准每双周做好各项指标的评价工作,期末评选出“新三好”学生。

东城小学建设书香校园,塑造文化品位。学校在寒暑假开展的“160朝阳读书”活动中,结合德育课题《校园学生贴吧的引导与管理探索》,在校园网站上的“风采贴吧”榜上中开辟“班组读书活动平台”,由教师和迁出的学生做管理员,在网站上进行班组读书门外汉活动。倡导“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既促进了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展,又引导和培养了学生在网上文明发贴的意识。

东城六小以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为载体,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学校朝着“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润泽校园,让美德在读书中发扬光大”的目标,每个学期通过实施“一、二、三”读书活动策略(“一”即一个家庭读书主题,“二”即建设学校、家庭两个读书阵地,“三”即完善“举行校园读书周、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160工程”三个载体),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3. 着重深化模式

东城初级中学始终坚持“德育优先,育人为本”的德育原则,把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每年组织学生军训,在艰苦的训练中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每月进行文明班、文明宿舍的评比。德育处总结出“激发动机——明确要求——强化行为——反馈激励”这一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个性特色的《东城初级中学学生管理手册》,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责任到人,上下共抓”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 推重心育平台

花园小学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学校定期召开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在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心理环境健康素质得以正常进行,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该校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心理环境。该校从校容校貌的建设入手,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一进校园,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孕育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为了更好地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咨询工作,该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语小屋,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苦恼、困难、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他们在这些地方可以得到心情的调节、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从而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品味优教

教育科研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推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东城区立足区域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确立并推行了“135”教学研究方案:“1”指的是一个中心,即以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中心;“3”指的是三个结合,倡导每位教师做到读书、实践和写作三者结合;“5”指的是教师通过教育日记(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沙龙和教育论文写作(反思)等五种形式,及时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并且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东城注重引导学校和教师全员思考科研、投入科研、成就科研,并始终坚持教研活动贴近、贴紧、贴实教育教学实际,从而使东城教学研究逐渐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特色,为东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1. 创新模式

东城初级中学狠抓教育科研,创新课堂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学科教学唯书、唯授、唯练的程式化弊病,在教学中能注重探索、强调知识迁移与反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提升了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设疑提问—激励探索—建构创新—巩固拓展,充分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创新学习。

2. 革新制度

东城区花园小学设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四个教研组,学校对教研组实施制度化管理,落实学校行政领导分组管理责任制,提高教研组建设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创新机制,实施策略。学校积极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建立层级分明的学习型组织,构建“学校——科组——级部科组”立体教研网络,实施“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开展“以专题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行动研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际效益。(1)“学研共同体”的组织机制。以学校科组为高层研究集体,以现有的级部为基层研究集体,以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为载体,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层次分明地发挥学校名优教师和级部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学习、交流和分享各种教学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促进研究集体成员全面成长的目的。(2)“三位一体”的研训机制。以专题课例研究为核心内容,以学习反思为基础,为教师搭建一个“教研训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具体措施是开展任务驱动下的“磨课”,即专题课例研究,分级分层分专题研讨。

nlc202309030948

3. 更新思路

东莞师范附小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在做好资源的整理、建设的同时,强调引导教师形成五个共识:教师成长需要公开课,我们更需要真实的公开课;让教师明确校本教研是教师的成长路径;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什么样的课算是优质课;科组长结合科组实际开展有价值的教研;让科组内每一位教师学会议课。当教师们形成共识后,对于教研便能步调一致,科研工作的开展便变得顺畅起来。

东城区中心小学则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教研能力的提高)。确立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拟定了“加强理论学习、教学观摩研讨,专题研究,实践体验”的教研程序。在此基础上,不同学科根据科目的特点进行教学研讨,如:数学科围绕数学计算、解决问题等专题进行研究。

东城五小的教研工作坚持既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又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教研形式多样化:理论学习、心得交流、集体备课、听评公开课、观看录像、同课异构、小专题研究等。在开展常规教研的同时,结合学科实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项目。比如语文科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数学科组的数学智慧乐园备受学生关注。

4. 变新载体

东城三小将教研、科研、课题研究有机融入常规教学活动中,将研究过程深层内化为常规教学的工作环节,创新教科研载体,不仅利用“学案”教学打造了五个平台(“先学后教”预学平台、“口述表达”交流平台、“小组合作”互动平台、“主研教师”成长平台、“反馈验证”评价平台),还借助“学案”教学实现了五个创新(创新了由“教”转变为“学”的教学资源,创新了“评—议—点—练—升”的课堂结构,创新了口述表达模式,创新了“小组合作”形式,创新了自学能力评价体系)。

特色品牌

东城区进一步深化“创名校、育名师”工程,打造教育品牌。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主张,努力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进一步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以“立足本土、立足实际、满足市场”为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批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名校,以优质等级学校推动区域教育上台阶和上档次,初见成效。

1. 书香家庭见实效

自2008年以来,东城一小开展了创建“书香家庭”活动。由于东城一小地处市郊,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家长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引导教育孩子的方法总不理想。因此,东城一小通过开展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引导家长利用空余时间,放下要看的电视节目,放下要玩的麻将、扑克,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东城一小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分自荐和班组推荐两种形式。经过学校检查验收,达标的家庭,由学校统一颁发“书香家庭”的牌匾。在检查验收的过程中,学校发现不少家长为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都会和孩子一起拿起书,一起学习。家长陈亮珍说:“以前我只是全力工作,忽视了给孩子引导。现在只要我有空,就会跟着孩子一起看书,孩子学习起来也特别认真。”

2. 口才训练进课堂

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谁拥有自信与胆量,谁就能为成功加码;谁拥有一流的口才,谁就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教学生六年,想到的是学生六十年。东莞市东城区第二小学精心为学生搭建演讲与交际的口才训练平台,开创特色办学新路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为了能让学生的口才训练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体现和实施,东城二小在学科教学管理中明确要求:不管哪一门学科,哪一位老师授课,都必须把“口才训练引进课堂,保证学生一节课至少有十分钟的自由表达时间。”为了达到学校的“口才训练”要求,老师们尝试了“三五五”教学模式(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课中五分钟小组交流、课后五分钟谈学习体会),除了遵循这一模式以外,老师们还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授课内容的可诵可说可演点。

3. 校园满溢百草香

走入东城八小的校园,浓厚的中草药文化氛围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在绿树成阴、绿草如碧的美丽校园中,一条长140米的中草药文化长廊,犹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中草药文化展览馆,将我国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无论是关于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华佗、扁鹊等中医药名人的历史介绍,还是反映岭南特色的“凉茶文化”和“药膳文化”的展览,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坐落于八小校园西北角的百草园内,金银花、凤仙花、珍珠草、薄荷等四百余种中草药争相吐翠,向校园散发着中草药的迷人芬芳。步入百草园内,只见假山瀑布与鱼池碧水相连,凉亭小道与瓜棚花架相接之处,名医李时珍的雕像掩映其中,构成了“百草园”别样的景致。为给学生提供一个中医草药学习的实践基地,东城八小从2008年先后投入20万元改建百草园,引进400多种中草药,并按照草药的功效分成解表类区、止咳化痰类区、理气止痛类区、抗癌类区等十三个区分类种植,便于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参观学习,在百草园的一块学生试验地上,学生还可以自己种植和管理中草药,这里已成为最受学生们喜欢的学习基地。

上一篇:我们班的图书角作文下一篇:碎梦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