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私心-议论文作文

2024-05-05

谈谈自私心-议论文作文(通用5篇)

篇1:谈谈自私心-议论文作文

谈谈自私心

作者:李晓专

小时侯,我们曾为一个苹果而打架,“你死我活”、“两败俱伤”都是小事,得到那一点点利益才是最终的目的。长大了,我们仍然逃不出自私的手掌,打扫卫生时,竟会为一块玻璃而打架,被老师训斥是小事,自己贪图那一点利益才算达到目的。

自私心人人都有。有的人自私心大,不战胜对方,决不罢休;也有的人自私心小,打不过对手,宁愿推让。

自私也会让一个人变得痛苦,忧虑。考试的时候,自己总想超过别人,好朋友问你一道题,你的自私心让你不想告诉他,生怕他考过自己,影响自己的成绩,但有念叨他是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往往这时你会忧虑,是谁搞的鬼,是自私!

克服自私也并不难,只要你自爱,自尊,自律,勇于克服自己的自私,那么,自私就会离你而去。用自己的意志克服它,用自己的意志战胜它!

让我们携手打败自私心吧!

篇2:谈谈自私心-议论文作文

1 激发兴趣

一般来讲,小学生写完作文后都不愿意修改。他们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改文章是老师的事。想让他们学会改自己的文章,要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结合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写作实例,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来激起他们改文章的兴趣。如古代诗人贾岛的“夜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推”换成“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的“绿”也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如此传神。又如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一生写了几百万字的著作,可是,他的作品很少有“一挥而就”,写完后都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其次,依靠学生对老师信任,以教师自身魅力来影响学生。每次习作我坚持和学生一起写,把自己的习作放在教室的电脑文档里,和学生一起修改,让学生发现不足,唤起他们修改习作的欲望。其三,建立文章“病院”专栏,鼓励学生试着去“医治”。学生和教师一起交流修改的建议、看法,形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修改习作氛围,燃起他们修改习作的热情。

2 传授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才能知道如何下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让学生明白改什么。指导学生轻声把自己的文章读两遍,先看文章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主题是否一致,前后内容是否照应,再看段与段之间过度是否自然,然后看字词运用是否准确,句子表述是否完整、明白,有没有重复、啰嗦的,最后看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准确。

让学生知道怎样修改。第一步,讲清楚修改符号的用法后,进行分项训练。有时训练修改内容不符合题意的文章。如《家乡美》这篇文章,有学生写到:“家乡小河的水清澈见底,就是河面上漂浮着一些垃圾”。让学生知道河面上的垃圾影响了家乡美,这就是不符合题意的内容,应该修改。有时训练修改用词不准确的句、段。如《大扫除》这篇文章,有学生写到:“我的任务是擦墙裙。我先弄点水……”老师把水桶放到他面前,让他演示弄水的动作,他马上把“弄”改成了“提”。有时训练使用不准确的标点符号。如《家乡美》这篇文章有学生写到:“我爱我的家乡。”老师让学生分别读带有感叹号和带有句号的句子,比较两句话感情的不同,学生马上把句号改成感叹号……第二步,老师出示修改范例,让学生模仿着练习修改。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上课时的神态时,原稿是这样写的“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先生介绍自己道……”。修改后“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有顿挫的语调向先生介绍自己道……”。这样修改使藤野先生的音容、语态更显逼真,使人感到他的和悦。再如杨朔散文《雪浪花》中写浪花的句子。原稿是这样写的:“你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波浪滔滔,前呼后拥,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两丈多高的浪花。”修改后“你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波浪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前呼后拥”缺乏气势,换成“一浪高似一浪”就在人们 面前形象地展示了海浪的雄奇壮观。“两丈高”是实指,显不出浪花的气魄,改成“几丈高”稍做夸张,“浪花”前再加上“雪”就赋予浪花以形象、色彩,显得十分壮丽。第三步,自主训练。文章写好后,先静心读,凝思、斟酌,从整体入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完整,材料的安排有没有顺序,再按分类训练的项目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然后反复读,仔细推敲,看在描述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把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同一个内容,能不能换上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或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提高性的修饰、润色去打动读者。文章并非一遍就能修改成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更能发现不足的地方,再进行修改效果更好。学生通过对修改范例的品评,模仿着对自己习作的修改,从自己的作文原稿和修改稿的比较中,认识修改前和修改后自己习作的差异,感受到自改后的效果。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修改,怎样修改,从中体会到好文章是在反复修改中得来的,从而形成“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思维定势。

3 培养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从无到有的,只有历练到习惯,才能有这种能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当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并掌握作文自改的方法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我为我师”活动,把自己当做老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价。开展“今天我是小老师”的活动,以老师的身份批改同学的习作,改后写下评语,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应该怎么改,再利用小老师的权利给同学的习作评出“优秀”、“良好”。开展“互动互改”活动,四人为一组,先逐一轮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要进行总结、奖励,让学生产生成功感,让学生自改作文的 能力在这种宽松、愉快、有序中提升。

篇3:谈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的阅读

【关键词】自读课本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什么?是听、说、读、写。读,特别课外阅读,是最经常的、最直接的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45 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阅读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形成学生独特的风格。

初中语文自读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一部分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编撰的,旨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读课本”文质兼美,针对性强,可读性强,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是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基本材料,也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

一、自读课本视角多样,内容丰富。它包括花鸟虫鱼,山川风貌,天文地理,民俗民风,异域人情,军事科技,人文景观,可以说是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古今中外,南北东西,无所不包。这些课文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大有裨益。

二、自读课本紧跟时代的脚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各种资源自由阅读自读课本,带着兴趣整体把握内容及情感,完成和文本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自觉进行积累和感悟,逐渐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自读课本形式多样,风格不一。这些优美的文章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学生的性灵,滋润学生的文笔,丰富学生的积累,大有裨益。开发好这个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巨大的帮助。

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理应成为广大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首选,但长期以来,自读课本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订了自读课本,但教师不重视,把自读课本作为摆设。由于自读课本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教师也就不加指导和检查。还有不少学校把订阅自读课本看作是负担,认为眼下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学生订阅自读课本是多此一举。初中生兴趣广泛,感情充沛,但自制力不强,分辨能力较差,往往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尤其容易迷恋于情节离奇的卡通读物。同时,网吧、游戏室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阅读,成了奢侈行为。

那么,该怎样阅读初中语文自读课本呢?

1.建立学生自读课本阅读记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根据这一精神,宜为每位学生建立自读课本阅读记录,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评价,每次评价都做到师评、生评、学生互评、家长评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每学期对成绩突出或进步大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做到从教材到自读课本的自然延伸

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温立三先生在《继承传统,更新观念,追求个性——人教版初中课标语文自读课本简介》一文中介绍编写自读课本的原因时,提到了要“加强课内外联系,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谈到自读课本的特点时,强调“与教科书单元相照应,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拓展阅读”。人教版自读课本就是“为自己编写出版的教科书配套的,使自读课本成为教科书的自然合理的延伸,成为教科书进一步腾飞的翅膀”。“正因为考虑到它的延伸性,所以我们要让自读课本与教科书单元相照应,使学生阅读之后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课内学习了一篇课文,同时又阅读了课外的三五篇文章。”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性文学作品,《我的母亲》是胡适先生中年追忆母亲的深情叙写。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以朴实的文字追忆了自己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以及母亲“仁慈、温和、富有刚气”的个性,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恋。这种追忆慈母,怀念母恩的作品,八下自读课本《随鸟走天涯》“回忆母亲”单元中还有三篇,分别是《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我的母亲》(老舍)以及《我的母亲》(邹韬奋),教师可以在新课结束之后的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相关文字来阅读,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母亲。有同学说: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翻滚着,奔腾喧涌,轰轰烈烈,深沉无际。有同学说:母爱,犹如一场温暖的雪。还有同学说:母爱,犹如一望无垠的蓝天,广阔无边……

3.精读教材,教给学生阅读自读课本的方法

精读就是对于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以求对内容的透彻理解与把握。精读教材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以内容为出发点来指路。如在教完《背影》以后,可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本中的《约翰逊博士的忏悔》,从内容上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精读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相同题材和主题可以用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来表现的道理。二是以方法为出发点来指路。如教材要求学生会划分段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文章的主旨,教师不妨让学生运用这些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自读课本中的文章。三是以能力为出发点来指路。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在精读教材中形成的能力运用到自读课本中去,如有的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口述,学生在阅读自读课本中的文章时,可进行口述训练,以提高说话能力。如八年级上册《白天的星星》中“英雄本色”专题的五篇课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家园》中小说单元几个专题的课文等,都可以用这种口述的方法。

在自读课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自己的阅读内容。可以自由思考,自由发表见解,使在精读教材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努力向语文自读课本拓展与延伸,从而既拓展学习的空间,积累写作的素材,又可以自觉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加以实践应用——印证、对照、比较、揣摩,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通过对自读课本的阅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中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材教学,做到课内教材教学带动课外自读课本,课外促进课内,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做到勤动笔,多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记忆,能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圈点批注、摘抄、摘要、写读书心得等。每读完自读课本中的一个单元,让学生选一篇最受感动的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可摘抄自读课本中精彩语句或片断做读书卡片,定期归类整理,如分风景类、人物类、名言类等等。大类之中还可分小类,如风景类还可分春、夏、秋、冬等小类。也可让学生写读书心得,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例如:

诗人为了冲破封建家庭的桎梏,为追求自由,追求理想,作了一次又一次的不懈努力,历经坎坷和磨难。即使这样,她仍称自己的一生是“辛苦又快乐的旅程”。这样一个心灵世界丰富美丽的诗人,一个纯粹的诗人,虽然岁月的风沙和命运的磨难给她的心灵留下了缕缕伤痕,但是她的作品展现给我们的却依然是她的热情洋溢,她的美妙心画。可能正是缘于此,诗人提醒人们要时刻砥砺自己的思想,放飞自己的心灵,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要让现实生活干涸了我们的心田,麻木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读〈思想——一盘琴键〉有感》,李云红)

让我们重视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的阅读吧,为改革语文教学推开一道门,打开一扇窗,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篇4:私心小,财神到

当时,资金匮乏的政府如获至宝,当即就同意了。于是,新主人把地皮的三分之二捐给了政府。一年后,一所颇具规模的大学矗立在这块不毛之地上。新主人笑了,他在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地皮上修建了学生公寓、餐厅、书店、商场、酒吧、影院等等,形成了大学门前的商业一条街。没用两年,购地的花费就从商业街的赢利中赚了回来。之后,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收入。

地皮的老主人患得患失,是因为眼界不够,心胸不阔。新主人舍得付出,甘愿公益,是因为他懂得先“舍”后“得”的道理。

还有一个故事。

意大利有一家公司,派人去讨要30万元债款。公司作出规定,只要其中的20万元,剩下的10万元奖励给讨债人。去了很多人,都无功而返,但最后一名叫托尼的普通员工却要回了债款。原来,别人都要30万元,使尽各种手段,都无济于事。只有这个托尼对债主说:就21万元,两清。债主欣然答应。托尼将20万元交给公司,自己留下1万元。

与其说托尼有智谋,不如说托尼私心小。因为私心小了,让了利,所以办成了大事。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私心很“大”,一点儿好处也不想留给别人。最终,欲望无限膨胀,无法实现,等于零,甚至为负值。这些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一辈子就总想霸占什么,占很多便宜,但往往厄运终身相伴。

篇5:毫无私心的宠

朱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我在语文方面的过人天赋,经常向我提问,帮我解惑。当时我最喜欢上的是作文课,因为我的作文本会被当作庞中华钢笔字帖一样在全班传阅。有次我自认发挥不错的一篇作文没有被朱老师提及,心下掠过些许不快,结果在作文课临近尾声时,朱老师说:

“下面特别介绍一下这篇作文……”

我也隐隐感受到了一种被刻意栽培的喜悦感,当然我也自认配得上这份关照,毕竟我有“真材实料”啊。

渐渐地,我这个怀有正义感的好孩子对朱老师有了些许不满情绪。因为她太温柔,对坏孩子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每每有学生在课堂放肆哄笑,她要么充耳不闻,要么象征性地制止一下,这让我感到失望。我觉得在治理层面,朱老师缺少一股子狠劲儿,需要好好向班主任討教经验。我曾修万言书一封直言进谏,告诫她“要给好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但似乎收效甚微。

她对我依然很爱护,我必须承认我有点恃宠而骄了。她也告诫我“不要过于自负”。但那时候,我只是个小屁孩儿,哪里懂得人情世故与感念师恩呢?

有一次,临上班主任课前,朱老师把我叫出去订正试卷。外面下着小雨,我和朱老师对打叉处一一指认勘正。那次我发挥不佳,老师讲解耗时过长,而水把试卷打湿了。我拿着“湿卷”返回教室,没有感激,只是忐忑着如何向父母交代。

后来我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离开了那所中学,甚至没有对朱老师道声谢。

高中,我的语文依旧出色,但已经不再“被关照”。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我隐隐明白了这世界上有种爱是平白无故的——但你往往以为是理所当然的。

大学回家,一次闲聊,母亲跟我说:“你知道初中班主任为什么从不吵骂你吗?”我说:“我成绩好呗。”母亲说:“是因为我们送礼了,但从没告诉过你。”我追问:“你们给朱老师送过礼吗?”答复是:“没有,我们只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见过她几次。”

这对我的世界观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我想,这个世界上,有谁可以代表正义去执法呢?主持公道的,也许夹藏私货;有所不为的,或许仁爱雅致。

此后几年,我一直被一个奇怪的梦境所缠绕:我穿过深邃的走廊,来到朱老师的办公室,向她道歉并道谢。醒来倍感失落。

于是,我决定去学校看看。时隔5年后再次见到朱老师。她喜悦地说:“你竟然还来看我,真是个好孩子。”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告诉老师,我在南京工作,感谢她对我从无功利心的爱。

从此以后,我每年回家过年都会去看望朱老师。

那个负疚的残梦消失了。

今年,朱老师的小孩即将参加高考了,我希望她能考入南京某所大学,这样,我就可以关照她的小孩,一如她当年关照我。

但这种暗含“知恩图报”意味的关照,比起老师的毫无私心杂念,又狭隘渺小了许多。

编辑手记

不是亲人,对我们的关爱却无微不至,不是朋友,却总在我们茫然无措时给予指引,每个人在求学路上都曾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吧。彼时,我们正年少,带着固有的敏感和骄傲,徜徉在课堂内外。而他,是知己,是长者,更像是麦田的守望者,始终静静地立在悬崖边,看我们嬉戏、成长,然后在我们得意忘形冲向悬崖时及时地拉我们回来。气愤失望到极处,破口大骂的人,是他;看到我们的进步和成就,喜不自禁的人,是他;目送我们越飞越远,毫无怨言的人,也是他,但我们却并不十分领情。及至长大,历经人情冷暖,世道炎凉,才惊觉他们竟是毫无私心地付出与关切,越加觉得愧对老师的疼宠。时隔数年,等到终于回去那天,他却表现得十分欢喜和欣慰,只因他们毫无私心,只因他们毫无所求。

上一篇:识字六-教学教案下一篇:财务三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