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

2024-05-11

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共6篇)

篇1: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

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预防措施

针对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质量问题,从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等方面分析了开裂原因,介绍了开裂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混凝土面板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路面质量.

作 者:孙立鹏 陶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年,卷(期):200932(5)分类号:U416.216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早期开裂 养护

篇2: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

近年来,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盖。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在新建工程的结构中出现裂缝的情况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开裂时间极快,在现浇板浇筑后、终凝前即开裂:开裂形状各异,计有直纹、斜纹与菲网纹等多种,此等现象,直接关系到房屋的使用寿命与安全隐患,如果不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势必导致严重后果。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是: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水泥石会产生水化热,由于构件内部和表面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就不同,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引起现浇混凝土楼板收缩开裂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材料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特别是梁板结构的板,由于混凝土的离析,上部出现水泥浆层,收缩大,引起楼板面的不规则裂缝。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2)粉状掺合料大、品质不良引起的裂缝

粉剂掺合料的使用,如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粉状材料的用量越大,收缩也越大。

3)粗骨料用量减少和粒径减小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2.设计方面

1)结构设计不合理

收缩裂缝往往出现在收缩应力集中的薄弱截面上,在进行设计中,一般只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建筑结构问题。如建筑平面不规则,而结构设计时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造成在凹凸角处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集中,从而造成板开裂。

2)后浇带及伸缩缝设置不合理

在大体积及长结构中,没有设置足够的后浇带及伸缩缝,使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无法释放,在薄弱部位产生裂缝。3)楼板中暗埋PVC管

由于楼板较薄,因此在埋有PVC管线处楼板截面削弱很大,而楼板跨中部位一般只有一层下部钢筋,容易出现顺着PVC管线走向的裂缝。3.施工原因

1)浇筑混凝土时,操作不规范;

施工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快,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2)钢筋保护层偏大或过小

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不足及缺失,造成钢筋保护层偏小,造成钢筋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3)未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注后,没有按要求及时进行养护,导致板收缩开裂。

二、预防混凝土楼板开裂的措施

混凝土收缩开裂是与材料的固有性能有关,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从设计、施工以及材料等方面加以改进,采取“防和放”的手段防止和释放收缩变形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减少裂缝的产生。1.设计方面

1)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3)由于楼板较薄,因此PVC管线的埋设尽量采用分散布置,减少对板的影响。4)在同样配筋率的情况下尽量减小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在板角部位配置与对角线平行的角部加强钢筋;

5)在大体积及大跨度的结构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6)在超长结构中,设置足够的伸缩缝,同时在结构薄弱位置设置后浇带及诱导缝。2.材料方面

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选择粗骨料时,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子。既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选择细骨料,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

3)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掺加适量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掺量不能大于30%。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在同等强度条件下它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同时可明显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3.施工方面

1)注意钢筋绑扎质量,并采取措施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浇注混凝土时严禁施工人员在钢筋网上踩踏;;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以保证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

3)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做好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夏季应注意混凝土的浇捣温度,采用低温人模、低温养护,必要时经试验可采用冰块,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4)在混凝土中渗入了高性能膨胀剂及聚丙烯纤维材料,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工作性能,5)切实加强养护措施。砼养护是大体积砼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砼在强度增高过程中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顶面及时加以覆盖,要求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覆盖保湿效果。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吸收热量致使温度降低过快,造成较大内外温差。

三、总结

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经过设计、施工、监理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以上各项技术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篇3: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开裂,干燥收缩,收缩率,坍落度,养护

0 引言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结构并未按设计承受全载, 除因施工荷载处理不当引起个别部位出现开裂外, 大多数是因为施工方法不当, 以及由于变形引起的非荷载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及干燥收缩造成的, 混凝土伴随着硬化而产生干燥收缩, 这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性质决定的。混凝土中水泥浆的含量越大, 收缩率也越大。干硬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约为 (3~4) ×10-4;而比较稀、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约为 (4~5) ×10-4。现在混凝土浇筑大多采用泵送法施工, 要求坍落度大, 这就更需要探讨其开裂的问题。混凝土的施工, 从控制其开裂的角度来看, 不仅仅需要有关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而且还需要具有模板、钢筋、混凝土制造、运输、浇筑、捣实、养护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也必须具有关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知识和经验。下面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开裂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措施。

1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引起的开裂及预防措施

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其混凝土工程量都较大, 在大、中城市中基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 产量100m3/h以上, 而混凝土泵的输送能力也达到80 m3/h左右, 但工地上的振捣能力往往有限, 这样经常导致振捣速度跟不上浇注速度, 由于速度过快, 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发生开裂。

混凝土浇筑过快时, 混凝土侧压力会使模板产生变形, 由于沉降而发生开裂。因此浇筑混凝土时, 速度不宜过快, 要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 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 尽量选用坍落度小的混凝土, 并且混凝土要振捣充分, 保证其密实。

2 模板变形引起开裂及预防措施

现在的工程施工中, 有些模板支撑系统比较松弛, 混凝土浇筑时, 因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导致模板胀模, 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施工过程中, 模板要支设牢固, 关键部位的模板支撑系统还要进行受力验算。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容易鼓胀的地方, 应采取补强加固措施。

3 模板支撑下沉引起的开裂及预防措施

模板支撑安放不当, 特别是在地基上支撑的模板, 很容易引起支柱下沉, 使模板鼓胀, 这不仅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观感, 而且也成为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由于支撑底部承载力差, 引起支撑下沉, 造成梁板交接面表面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前已发生。此外, 梁板模板支撑过早拆除、施工荷载过大、施工时板面堆积混凝土过厚也可导致模板支撑系统压曲产生变形, 也将导致混凝土鼓胀和开裂。此外在有预留洞的地方, 堆放过多的施工材料及器具也会引起裂缝, 这些都需要注意。因此支模时必须注意支柱下是否坚固, 并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支撑系统不宜过早拆除, 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小施工荷载, 施工时板面不宜堆积过厚的混凝土, 预留洞附近也不宜过多地堆放施工材料和器具。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分过分蒸发引起开裂及预防措施

当外界温度较高或风力较大时,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或者刚浇筑完后, 水分自混凝土表面迅速蒸发, 如果进一步发展, 混凝土表面将形成干燥状态, 产生开裂。因此, 在夏季或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时, 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5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开裂及预防措施

(1) 过早的加载或受到冲击。混凝土浇筑后, 强度还没有充分发展就受到扰动、加载或堆放建筑材料, 都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局部受到破坏, 产生裂缝。因此, 建议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 才允许上人或堆放建筑材料, 并且堆放建筑材料时要加设支撑, 并分散堆放, 防止受力集中, 产生破坏。

(2) 要注意冻害的早期防治。由于早期养护不足, 再加上面层受冻, 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最为突出。冬季施工的混凝土, 要按冬季施工的具体要求, 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并按冬季施工的要求, 加强养护, 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6 日照、风、温度的作用引起的开裂及预防措施

沉降裂缝一般沿着水平钢筋上表面发生。如沿着梁和板的上部分水平钢筋上表面, 或沿着梁板交界处产生的早期开裂, 这些都是由于沉降产生的。

沿着水平上部分钢筋的开裂, 裂缝的深度多达到钢筋表面, 会使粘结力降低, 日后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这种沉降裂缝发生于泌水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后1~2h进行二次振捣, 可消除这种沉降裂缝。

混凝土沉降开裂产生的时间, 在夏季是浇筑成型后1h;春秋季节为2h;冬季约为2h。根据不同施工时期, 仔细观察混凝土表面, 若出现裂缝, 即进行二次振捣处理。倘若二次振捣时间过早, 振捣后还会继续下沉;如果二次振捣时间太迟, 由于混凝土硬化, 则会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观察泌水量减少情况, 同步进行为最好。刚浇筑成型的楼板混凝土, 伴随着泌水而产生沉降, 上浮于表面上的水分蒸发而产生塑性收缩, 沉降与塑性收缩是同步进行的。在夏天高温天气施工的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脱模时经常发现开裂现象, 这往往是混凝土组成材料及当时的气象条件造成的。这需要调整配合比, 降低用水量及水泥用量, 控制坍落度在16cm以下, 并注意施工养护及采取相应措施, 这可以减少裂缝或避免出现裂缝。

7 较早拆模和拆除支撑引起的开裂及预防措施

何时拆模及拆除支撑, 要根据模板及支撑的合理存置期限的概念, 进行结构计算;并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的程度, 以及结构设计中的跨厚比等条件;保证混凝土在拆模及撤除支撑后不会发生弯曲开裂等方面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 板下模板和支撑拆除不得少于3d的龄期;梁下面的支撑要分两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拆模, 会产生弯曲开裂, 若是钢筋混凝土楼板, 就会加大板的挠度。

为了避免拆模过早而产生开裂, 要根据结构计算, 求出不致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弯曲开裂所需要的混凝土强度, 并根据温度推算出拆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所需要的龄期, 并最好在工地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 拆模前送试验室试压验证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同时现场还可以进行回弹以对强度进行复核, 已确定是否拆模及拆除支撑。

8 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或使用早强水泥引起的裂缝及控制措施

为了抢工期, 工程施工中常常使用早强剂或使用早强水泥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加快拆模时间。但是早强水泥水化热很大, 混凝土表面往往发生开裂。使用早强剂配置的混凝土, 最高温度可达到37℃, 超过了混凝土发生开裂的临界温度, 所以这种使用早强剂的早强混凝土开裂的危险性就更大。普通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不超过34℃, 而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临界温度是36℃, 可以判定, 普通混凝土发生开裂的可能性较小。使用早强剂的混凝土容易开裂, 但早强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普通混凝土小。因此, 可以认为早强混凝土的开裂是一种温度引起的开裂。

工程实践证明, 采用早强混凝土的工程, 很多在脱模时就已发生裂缝。因此, 作为预防早强混凝土开裂的对策, 应在普通水泥中使用高强引气型减水剂, 这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通过这个方法, 既确保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又能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 这对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很有作用。

9 钢筋及配管的保护层不足引起的裂缝及预防措施

钢筋、配管的保护层厚度不足时, 混凝土干燥收缩应力集中到保护层部位, 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另外, 如果配管过粗, 在配管四周也容易产生干燥收缩开裂。也就是说, 干燥收缩开裂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压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发生的。有配筋、配管的地方, 抗拉侧有空洞, 造成裂缝集中, 要用钢筋补强。保护层不足时, 产生条纹状的花纹。因此, 设计时要按规范要求选择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的厚度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很大。

1 0 钢筋移位引起的裂缝及预防措施

板 (特别是悬挑板) 的受力钢筋发生移位时, 容易在弯矩或剪力最大部位产生裂缝。一般情况下, 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双层钢筋网片都应用钢筋撑脚垫起来, 防止受理钢筋发生移位。当泵送管架从钢筋上通过时, 往往会扰乱钢筋。因此泵送管架应专门采取防护措施。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 为防止人员踩踏钢筋, 应专门铺设行人通道。在浇筑过程中, 应安排钢筋工现场值班, 发现钢筋移位应及时纠正。

1 1 结语

总之, 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中, 只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并不断总结经验, 相信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开裂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刘崇熙, 等.硬化水泥浆化学物理性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富文权.混凝土工程裂缝分析与控制.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篇4:浅谈混凝土开裂成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成因分析;预防措施;修补工法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2.裂缝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早期

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2中期

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2.3晚期

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3.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混凝土坍落度,尽量减少自由水,避免由于天气炎热、大风原因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覆盖养护措施加以控制。(5)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严格控制现浇板荷载最初堆放时间、位置和数量,保证混凝土达到1.2KN/,同时应避免集中荷载堆放和堆放过多引起的混凝土裂缝。(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①合理地分缝分块;②避免基础过大起伏;③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4.裂缝修补方法

4.1常用的方法为涂覆法,增加整体面层,表面缝合等

①涂覆法:混凝土表面出现数量较多的表面裂缝时,采用手工或机械喷涂方法,将修补材料涂覆于混凝土表面,起到表面封闭作用。涂膜厚度在0.3~2.5mm之间,厚度大者适应裂缝变化能力强。选用修补材料时应考虑使用条件(室内、室外、环境温湿度变化,介质腐蚀情况)以及裂缝活动情况等。

②环氧浆液粘贴玻璃丝布: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胶料或环氧焦油胶料,粘贴1~2层玻璃丝布。

③表面缝合:在裂缝两边钻孔或凿槽,将u形钢筋或金属板放入孔或槽中,用环氧树脂砂浆等无收缩型砂浆灌入孔或槽中锚固,以达到缝合裂缝的目的。

4.2局部修复法

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法等。

①充填法。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最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聚氯乙烯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

②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类裂缝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修补后的构件仍可使用在工程上。用这种方法修补己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际应力和变形状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修复工作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否则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将导致失败。

篇5: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

摘 要:介绍了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保证措施,阐述了墙体砌筑及抹灰的施工工艺要求,提出了抹灰空鼓、开裂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关键词: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空鼓;开裂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广泛用于墙体砌筑。但是,应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会导致抹灰后产生大量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这种情况甚至1~2年后都会发生。经过对若干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规范,提出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开裂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解决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的空鼓、开裂质量问题。1 砌筑与抹灰材料

材料质量的好坏,对墙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按以下要求把好材料关。

(1)应事先确定所设定的样板间砌筑砌块及配砖数量。

(2)一次购入样板间所需砌块及配砖,所进场的砌块及配砖要进行验收和抽样复检。(3)检查砌块及配砖的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抽样送检报告。(4)禁止验收开裂和破损及龄期不够28 d的砌块及配砖进场。(5)进入现场的砌块及配砖应进行遮盖,避免雨淋。

(6)砌筑及抹灰所用砂浆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强度、配合比,砂浆搅拌时,按照砂浆配料通知单称料下料,控制搅拌时间,所用的水泥必须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禁止不同水泥品牌混用,禁止使用过期或受潮的水泥,使用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石膏熟化不少于15 d,禁止用脱水的石灰膏代替熟化石灰。

(7)抹灰及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应分别在3 h和4 h内用完,天气干燥炎热情况下,气温超过30 ℃时应分别在2 h和3 h内用完,不得用凝结后的砂浆重新搅拌再使用。墙体结构构造保证措施

(1)框架柱或剪力墙沿高度600 mm左右预留2根d 6 mm,且长不小于1 000 mm的拉接钢筋,在砌筑砌块时将其埋入墙内,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防止开裂。(2)对过高的墙体加设圈梁和配筋砂浆带,不但增加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还可减少因墙体过高而产生沉降或干燥收缩,从而避免墙体开裂。

(3)对过长的墙体设置构造柱,且沿构造柱每600 mm左右高设2根d 6 mm拉接钢筋,预留伸入墙体长度不小于1 000 mm。女儿墙与阳台栏板墙中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3.6 m,顶部设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减少因墙体过长所产生的干燥收缩。(4)砌筑时,对有转角的砌块墙体,一般应在转角处每隔3皮砌块设置长度不小于1 200 mm的拉接钢筋,以防止在墙体的转角处产生纵向开裂。

(5)应加强门窗洞口部位。洞口周边200 mm左右采用实心砌块或加设配筋水泥砂浆边框、立柱等。洞口的上部加设门窗过梁,特别当洞宽>1 m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加强,且过梁埋入长度应不小于390 mm,以防止门窗洞口的上角和周边的墙体由于干燥收缩及外力撞击产生开裂。

(6)在砌块与主体结构的接缝处加设300 mm宽的钢丝网,网材与主体结构及砌块连接牢固,并通过砂浆将网材和混凝土黏结成整体,使网材能传递应力。3 砌筑作业要求 3.1 砌筑前的工作

(1)组织好砌筑工人,施工队伍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检查墙体拉接钢筋的数量及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与墙体交接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提前一天淋水,清除灰尘、油污,对于蜂窝、麻面、孔洞的混凝缺陷进行修补。

(3)禁止对小砌块进行淋水,凡潮湿或龄期不够的砌块禁止用于墙体砌筑。

(4)组织技术比较熟练,砌筑经验丰富的4~5名工人砌筑,其余工人必须进行砌筑观摩。砌筑前先进行排砖,获得合理的排砖顺序后,组织砌筑。3.2 砌块砌筑技术要求

砌块砌筑坚持“对孔、错缝、反砌”的原则,所谓对孔,即上皮小砌块的孔洞对准下皮小砌块的孔洞,上、下皮小砌块的壁、肋可较好传递竖向荷载,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所谓错缝,即上、下皮小砌块错开砌筑(搭砌),搭接宽度不应小于90 mm;所谓反砌,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有孔面朝下,无孔面朝上的砌筑,主要是保证易于铺放砂浆,确保小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3.3 砌块砌筑竖缝处理

竖缝灰浆饱满度控制比较薄弱,因此砌块有肋槽的端部应在砌筑时平放,先将砂浆布满后挤压,并用砖刀进行扦插振实,对于不饱满的灰缝必须立即进行沟浆。灰缝厚度应控制在8 mm~12 mm内。对于挤出多余的灰缝浆要刮除。3.4 砌块砌筑速度控制

由于砌筑砂浆收缩,为减少其收缩幅度,砌块砌筑每天高度不应超过1.4 m~1.5 m,离顶梁或顶板距离300 mm左右应停止砌筑,待7 d后才可以封墙体顶部。顶部封砖要斜砌挤压。3.5 砌筑墙体的保护

砌筑好的墙体严禁碰撞,做好砌筑墙体的保护。4 抹灰作业要求

(1)墙面抹灰作业应在墙体砌筑完成至少稳定一段时间后(至少30 d)方可开始,严禁墙体砌完就立即进行抹灰。基底未浇水或浇水湿润度不够,为保证抹灰基层的质量,砌块墙体抹灰时应提前2 d~3 d进行淋水润湿,天气特别炎热干燥可提前1 d淋水,但必须等墙体表面无水渍时,才可以进行底层抹灰。

(2)基底清理不干净(如灰尘、脱模剂、油污等)导致抹灰层与混凝土、砌体面层黏结不牢固。所以抹灰前应彻底清除墙面松散的砌筑砂浆、灰尘、污迹。

(3)基屋表面太光滑,会导致抹灰黏结不牢固,所以抹灰前应用水泥浆扫毛。

(4)抹灰必须进行分层压实赶平,抹灰厚度过大,容易产生起鼓、脱落、开裂,对于水泥砂浆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 mm~7 mm,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水泥聚合物砂浆应控制在7 mm~9 mm,最大也不应超过10 mm,超过规定厚度的抹灰严禁一次过活,抹灰总厚度如大等于35 mm时,应采取挂钢丝网等加强措施,保证抹灰层的强度,砌体与混凝土基层必须挂钢丝网,严禁漏挂,挂网的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网与基体每边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 mm。

(5)抹灰层与层之间,对于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上层抹灰应在下层砂浆固结后方可进行;对于石灰砂浆,要待下层抹灰七八成干后,方可进行。

(6)为避免外墙渗漏,特别是涂料外墙,外墙抹灰需要留设施工缝时,应按层留设阶梯缝,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离门窗、阴阳角距离大于200 mm,施工缝处理应引起重视。(7)对于暗埋管线开槽及凿槽破损部位特别是管线集中部位,当开槽破损部位较大时,需用C20细石混凝土填补,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单根管线槽需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补压实,填补应统一施工。(8)加强抹灰层的养护,待抹灰层终凝后应洒水养护,满足抹灰砂浆的养护。

(9)样板间抹灰挂网尽可能多选择几种钢丝、钢筋、纤维网进行试验,对挂网处存在高差的,应用相同标号的砂浆抹平,再进行挂网。5 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和开裂的处理措施

墙体抹灰出现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否则无法通过验收,并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1 空鼓处理

(1)对已完成的抹灰面进行地毯式的检查,有空鼓的部位,先确定范围,用切割机切毛基底面,大面积的要成网状切割,再进行打凿,以免在打凿时影响周围抹灰的黏结度。(2)切割、打凿完成后,先清扫干净,浇水湿润,再用高一级配比的带膨胀系数的水泥砂浆修补,暂不做面层,观察1 d,如对周围抹灰面无影响,再进行面层的施工。5.2 开裂处理

(1)对局部龟裂的部分,要用切割机切除后进行修补。

(2)对横、竖向长线裂纹用切割机切除2 cm的“V”字形,再进行打凿,切割、打凿完成后,先清扫干净,浇水湿润,再用高一级配比的带膨胀系数的水泥砂浆修补。6 结语

篇6: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对策

一、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11、荷载引起的裂缝

1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13、收缩引起的裂缝

14、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

3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36、冻胀引起的裂缝

37、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48、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二、普通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表面修复

42、局部修复法

43、水泥压力灌浆法

54、化学灌浆

55、减少结构内力

56、结构补强

57、改变结构方案,加强整体刚度

68、混凝土置换法

69、电化学防护法

610、仿生自愈合法

611、其它方法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71、干燥收缩

72、塑性收缩

83、自收缩

84、温度收缩

85、化学收缩

四、大体积混凝土有害、无害裂缝判别标准

五、无害裂缝处理方法

101、二次压面法

102、表面涂抹砂浆法

103、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法

104、表面凿槽嵌补法

115、表面贴条法

六、有害裂缝处理方法

121、水泥灌浆法

122、化学灌浆法

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其实,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

实际上,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本报告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探讨。

一、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1、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

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异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其原因往往是截面尺寸偏小。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

3、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缩水收缩(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自生收缩,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正的(即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也可以是负的(即膨胀,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炭化收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4、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

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

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要防止钢筋锈蚀,设计时应根据规范要求控制裂缝宽度、采用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当然保护层亦不能太厚,否则构件有效高度减小,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氧气侵入,同时严格控制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沿海地区或其它存在腐蚀性强的空气、地下水地区尤其应慎重。

6、冻胀引起的裂缝

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游离的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9%,因而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同时混凝土凝胶孔中的过冷水(结冰温度在-78度以下)在微观结构中迁移和重分布引起渗透压,使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并导致裂缝出现。尤其是混凝土初凝时受冻最严重,成龄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30%~50%。冬季施工时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后若不采取保温措施也可能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冻胀裂缝。

7、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8、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

二、普通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修复

常用的方法有压实抹平,涂抹环氧粘结剂,喷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压抹环氧胶泥,环氧树脂粘贴下班丝布,增加整体面层,钢锚栓缝合等。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局部修复法

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预应力法,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等。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水泥压力灌浆法

适用于缝补宽度≥0.5mm的稳定裂缝。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砼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4、化学灌浆

可灌入缝宽≥0.05mm的裂缝。

5、减少结构内力

常用的方法有卸荷或控制荷载,设置卸荷结构,增设支点或支撑。改简支梁为连续梁等。

6、结构补强

常用的方法有增加钢筋,加厚板,外包钢筋混凝土,外包钢,粘贴钢板,预应力补强体系等。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7、改变结构方案,加强整体刚度

例如:框架裂缝采用增设隔板深梁法处理。

8、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9、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10、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

11、其它方法

常用方法有拆除重做,改善结构使用条件,通过试验或分析论证不作处理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

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高强度的混凝土早期收缩较大,这是由于高强混凝土中以30%~60%矿物细掺合料替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水胶比0.25~0.40,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给高强混凝土带来许多优良特性,但其负面效应最突出的是混凝土收缩裂缝几率增多。高强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和自收缩。

混凝土初现裂纹的时间可以作为判断裂纹原因的参考:塑性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出现;温度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2到10d出现;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几天到几十天;干燥收缩裂纹出现在接近1年龄期内。

1、干燥收缩

当混凝土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时,就会产生干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孔隙率比普通混凝土低,故干缩率也低。

2、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硬化前的塑性阶段。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低,自由水分少,矿物细掺合料对水有更高的敏感性,高强混凝土基本不泌水,表面失水更快,所以高强混凝土塑性收缩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产生。

3、自收缩

密闭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称为自干燥。自干燥造成毛细孔中的水分不饱和而产生负压,因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高强混凝土由于水胶比低,早期强度较快的发展,会使自由水消耗快,致使孔体系中相对湿度低于80%,而高强混凝土结构较密实,外界水很难渗入补充,导致混凝土产生自收缩。

高强混凝土的总收缩中,干缩和自收缩几乎相等,水胶比越低,自收缩所占比例越大。与普通混凝土完全不同,普通混凝土以干缩为主,而高强混凝土以自收缩为主。

4、温度收缩

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水化热大,温升速率也较大,一般可达35~40℃,加上初始温度可使最高温度超过70~80℃。一般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0×10-6/℃,当温度下降20~25℃时造成的冷缩量为2~2.5×10-4,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1~1.5×10-4,因而冷缩常引起混凝土开裂。

5、化学收缩

水泥水化后,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则减小,形成许多毛细孔缝,高强混凝土水胶比小,外掺矿物细掺合料,水化程度受到制约,故高强混凝土的化学收缩量小于普通混凝土。

当混凝土发生收缩并受到外部或内部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并有可能引起开裂。对于高强混凝土虽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是弹性模量也高,在相同收缩变形下,会引起较高的拉应力,而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徐变能力低,应力松弛量较小,所以抗裂性能差。

四、大体积混凝土有害、无害裂缝判别标准

原则上与核安全有关的钢筋混凝土不允许出现裂缝,尤其是反应堆厂房底板、安全壳筒身及穹顶、汽轮机厂房蜗壳泵等重要部位严禁产生裂缝,其他部位应尽可能控制裂缝的产生。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裂缝,为了明确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如何判别其是否有害、无害?为此,福清核电各单位(业主、监理、工程公司、施工单位)经过认真研讨,确定了混凝土裂缝判别标准:

1、无害裂缝:

δf≤0.3mm深度h≤0.5H

δf≤0.2mm贯穿(自愈性)

1.0mm≥δf>0.3mmL≤0.1B2、有害裂缝(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Δf>0.3mm纵深裂缝、h>0.5H;

Δf>0.2mm贯穿全截面;裂缝影响使用功能(有渗透、透气、透射线等要求,且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Δf>0.3mm非贯穿,可能引起钢筋锈蚀裂缝;降低结构承载力的裂缝。

3、各符号的含义:

Δf——裂缝宽度L——裂缝长度

h——裂缝深度H——裂缝深度

B——沿裂缝长方向的结构宽度,如浇筑后的沉缩(塑性裂缝)

五、无害裂缝处理方法

1、二次压面法

对于新浇混凝土收缩裂缝,该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有塑态收缩、沉降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不深也不宽,处理方法如下:

1)如混凝土仍有塑性,可采取压抹一遍的方法,并加强养护。

2)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缝内渗入水泥浆,然后用铁抹子抹平压实。

2、表面涂抹砂浆法

处理时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凿成深15—20mm宽100—200mm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

先刷水泥净浆(业主批准适用的界面剂)一度,然后用1:1~2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10~20mm压光。有渗漏水时,应用水泥净浆(厚2mm)和1:2.5水泥砂浆(厚4-5mm可惨入1—3%于水泥重量的氯化铁防水剂)交替抹压4-5层,涂抹后3-4小时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

3、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法

涂抹前,将裂缝附近表面清洗干净(油污应用丙酮或二甲苯擦洗净)、干燥。较宽裂缝用环氧胶泥填塞,并将胶泥均匀地涂刮压裂缝表面,宽80-100mm。基层干燥有困难时可以用环氧煤焦油胶泥。需要粘贴环氧玻璃布时,先将玻璃布脱钠、干燥,视具体情况可作成一布二油(或二布三油,第二层布的周围应比下一层宽10~15mm)。

4、表面凿槽嵌补法

当裂缝稀少,但深度较深时,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V型或U型槽,槽内表面应修理平整,清洗干净,并保持槽内干燥。槽内嵌入刚性材料如水泥砂浆、环氧胶泥,或填灌柔性材料如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密封。密封材料嵌入前,先涂刷与嵌填材料混凝土性质的稀释涂料(表面可作砂浆保护层或不作保护层),具体做法见图1。

图1表面凿槽修补裂缝的处理方法

(a)一般裂缝处理

(b)渗水裂缝处理

(c)活动裂缝处理

(d)活动裂缝扩展后的情况:1—裂缝;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3—聚氧乙烯;4—1:2.5水泥砂浆或刚性防水五层做法;5—密封材料;6—隔离缓冲区;B—槽宽;δ—裂缝活动距离

注:对于施工缝表面的裂缝,处理时可在与其连接的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前,按表面凿槽嵌补法的要求在裂缝位置处凿V型或U型槽,该槽内不再填充其他填充物,由该连接施工段浇筑的结构混凝土填充,以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

5、表面贴条法

对于裂缝移动范围不限于一个平面并有防水要求不便凿槽修补的活裂缝,可将一条具有柔性的聚丁橡胶密封条置于裂缝上面,用聚丁橡胶粘结剂将周边粘结于混凝土上(见图2),使密封条中部能随裂缝活动而自由活动,长的裂缝可分段为粘结,分段为密封条的连接采用聚丁橡胶粘贴搭接,搭接处上下压搓应切成斜面搭接,长度100mm。

图2柔性密封带表面粘贴

1—裂缝2—油毡或塑料隔离层;3—聚丁橡胶密封条;4—粘结剂

六、有害裂缝处理方法

1、水泥灌浆法

钻孔:采用风钻钻孔,孔距1-1.5m除浅孔采用骑缝孔外一般占孔轴线与裂缝呈30—45·斜角(见图3),孔深应穿过裂缝面0.5m以上,当钻孔有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宜交叉或呈梅花形布置。

图3钻孔示意

1—裂缝,2—齐缝口,3—斜孔

冲洗:钻孔完毕后,应用水冲洗,按竖向排列自上而下逐孔进行。

密封:缝面冲洗净后,在裂缝表面用1:1~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

埋管:一般用ø19-38的钢管作灌浆管(钢管上端加工丝扣),安装前在钢管外壁用生胶带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中管壁周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或硫磺砂浆封堵,以防冒浆或灌浆管冲孔中脱出。

试压:用0.1-0.2MPa压力水作渗水试验,采取灌浆孔压水,排水孔排水的方法检查裂缝和管路畅通情况,然后关闭排气孔检查止浆堵漏效果,并湿润缝面,以利粘结。

灌浆:合格的经设计批准使用的填缝用注射性水泥,水泥净将水灰比为0.4,灌浆压力0.3—0.5MPa。在整条裂缝处理完毕后,孔内应充满净浆,并填入净砂用棒捣实。

2、化学灌浆法

钻孔:采用风钻钻孔,孔距1-1.5m除浅孔采用骑缝孔外一般占孔轴线与裂缝呈30—45·斜角(见图3),孔深应穿过裂缝面0.5m以上,当钻孔有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宜交叉或呈梅花形布置;

密封:缝面冲洗净后,在裂缝表面用1:1~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

埋管:一般用ø19-38的钢管作灌浆管(钢管上端加工丝扣),安装前在钢管外壁用生胶带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中管壁周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或硫磺砂浆封堵,以防冒浆或灌浆管冲孔中脱出。

试压:用0.2-0.3MPa压缩空气进行压力实验;

上一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下一篇:永葆党员先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