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工作环境程序

2024-05-04

9工作环境程序(共6篇)

篇1:9工作环境程序

STJT/CX6.4-2006

工作环境程序目的为使施工现场达到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和供方参与施工的所有工程项目。术语和定义

a)标化工地:标准化工地,即依据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布置。

b)特种作业:指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c)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不查处不放过。

d)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也包括通道口)。

e)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等。职责

4.l 总经理指导各层次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国家有关工作环境法律,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制教育。

4.2安检部

a)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施工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临时建筑办公室、仓库、宿舍以及厨房和卫生间设备等,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b)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

c)负责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报告工作。

4.3 生产技术部

在投标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并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4.4 工程项目经理部

a)具体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b)接受上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检查与监督;

c)组织或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4.1 项目经理

负责对员工进行有关法规教育,落实项目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a)施工员

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直接责任,做好安全技术以及文明施工交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b)安全员

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有监督检查责任,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生产及标准化工地检查管理工作,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发现安全隐患以及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报告项目部经理处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可使用安全否决权。

43措施方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

5.1 项目开工前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

5.1.1 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做到“三定”(定人、定岗、定责任),明确职责。

5.1.2 生产技术部在推荐合格供方时,安检部负责审查其合法用工、安全文明施工作

业手续等。

5.1.3 总经理或其委托代理人正式与供方签订建筑施工(或劳务)合同后,并于7日

内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与供方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济责任合同,作为建筑施工(劳务)

合同的附件。

5.1.4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控制施工现场废气、废水、废物,以及噪音、振动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造成危害。

a)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现场,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

案,架设电线,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保证施工安全的夜间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报安检部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项目部组织落实。

b)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搭盖临时建筑(办公室、仓库、食堂、厕所);堆放材料;

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按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设置,不得侵占场内道路,阻碍交通。

c)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妥善处理泥浆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现场排水排

污,运送渣土、材料汽车的容积规定及轮胎清洁要求的施工方案,经安检部审批后,由

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d)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九条的规

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物资和人员,建立消防制度。

e)应在工程项目现场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对临街建筑其脚手架也应当设置防护

网。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f)须进行爆破作业的,应编制安全操作文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或同意,向公安

部门申请《爆破物品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

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对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的施工设备,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控制,不得随便扰民。

h)应按规定熔融沥青,以及禁止随意焚烧油毡、油漆等以免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并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i)工程项目部必须在显著位置设置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等以及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等标牌。

5.1.5 安检部应按《人力资源程序》对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进行一级安全文明施工教

育及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主要管理人员应佩带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5.1.6 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公司与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合同》及《年度建筑施工安

全生产、文明施工、劳务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5.2 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

5.2.1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

5.2.1.1 安检部负责对项目部进行季度检查,以及不定期月检。并对所属项目的旬

检查及月检查评分。

5.2.1.2 安全检查,执行建设部(JGJ 5-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公司编制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5.2.2 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的交底

施工员负责对施工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交底,安全要求必须分解

到分部、分项工程,并要求有文字交底记录。

5.2.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

5.2.3.1 安检部负责配合办公室并协调相关部门(劳动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对特

种作业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工作,对一般生产管理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应将

年度培训计划或临时培训计划及时交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

5.2.3.2 现场作业人员入场前由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按《人力资源程序》负责安全生

产文明施工教育,以及岗位安全教育。

5.2.4 施工设备现场使用验收

5.2.4.1 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安检部(或设备出租方),必要时,请政府相关部门对现

场大中型机械使用前安全装置,以及按规定期限内必须复检的机械的检查验收。

5.2.4.2 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对现场的小型机具设备、安全网架设、“四口”(楼梯

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及“五临边’安全围护设施进行验收。

5.2.4.3 安检部负责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脚手架验

收。

5.2.5 有关施工手续的办理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如临时占道、破道,以及环

保排污费的收取等工作。

5.3 工程项目竣工时的安全控制

5.3.1 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落实和检查机具、电气、临建拆除过程的各项安全防

护措施。

5.3.2 对现场的大中型机械(塔吊、施工电梯、整体提升机)的安装、保养、维修和

拆除,应按《基础设施程序》办理。

5.4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

发生伤亡(含重伤)以上事故,项目经理部必须在l小时内书面上报安检部,并保

护好现场,由安检部负责按规定上报并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报告。并按

“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5.5 记录

所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记录、报告、文件均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和《质

量记录控制程序》。引用/相关文件

6.1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2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3国环(1986)第00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4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5200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6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7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8198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6.9建设部2000辑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质量和安全部分)

6.10建设部(1993)13号《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6.11建设部(1998)164号《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

规定》

6.12建设部(2000)230号《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6.13建设部(2001)141号《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围墙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

项管理的紧急通知》

6.14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15JGJ 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16JGJ 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6.17JGJ 80—92《井字架(龙门架)安全技术规范》

6.18JGJ 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6.19STJT/GL-2006《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20STJT/GL-2006《公司与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合同》

6.21STJT/GL-2006《年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劳务管理、综

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6.22STJT/CX4.2.3-2006《文件控制程序》

6.23STJT/CX4.2.4-2006《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24STJT/CX6.2-2004《人力资源程序》

6.25STJT/CX7.4-1-2006《采购程序》

6.26STJT/CX7.4-2-2006《工程供方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提出单位:

本程序起草人:

本程序批准:

篇2:9工作环境程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障广大职工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使职工代表大会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要求开展工作。根据《企业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工会法》、《劳动法》,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 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是公司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公司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 公司党委对职代会实行思想政治领导,保证职代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指导其健康发展。

第四条 职工代表大会支持局长行使经营管理决策和统一指挥生产活动的职权,局长应当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保证职代会正确行使职权。

第五条 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公司职代会每届任期二年,职代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

第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章 职工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组织工作由公司工会会同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有关科室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将所承担的任务列入工作日程,定人定责的组织落实。

第八条 行政应负责的工作

(一)、起草局长工作报告、公司财务工作报告、公司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等以及须交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决策方案。局长工作报告及重大决策方案经公司党委讨论后,在职代会召开前15天发给职工代表讨论。经职工代表修改后,形成审议稿,再提交职代会审议。

(二)、与工会协商职代会的中心议题、议程、召开的时间及有关问题。

职代会仪题主要围绕电网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安全供电、电力基本建设、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来确定。

(三)、按大会议题的有关要求,做好各种应提交大会审议的文件材料的准备工作。

(四)、负责起草上届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

(五)、协助工会搞好大会筹备工作和职工代表培训工作。第九条工会应负责的工作

(一)、起草召开职代会的请示、报告、提交党委讨论、审定。

(二)、与行政协商一致后,起草召开职代会筹备工作方案(在职代会召开前一个月)、方案经党讨论同意后,起草召开职代会的通知。

关科室参加,布置各项筹备任务。

(四)、起草民主管理工作和上届职代会工作情况报告。

(五)、起草本届职代会提案征集办法的文件,对征集的提案,进行分类、初审、解答,处理和确定立案,并写出本届次职代会提案工作报告。

(六)、组织选举增补职工代表,督促职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作好职工代表资格的审查工作。

(七)、负责培训职工代表,教育职工代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正确行使的民主权利和履行义务。

(八)、收集整理各代表组对提交大会讨论的文件材料的修意见,并及时转达给行政。

(九)、提出大会财务预算,交局长审定。

(十)、进行会务工作分工,做好会务准备。

第三章 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十条 召开大会预备会议,预备会议须正式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人数出席方可有效。

会议由公司工会出席主持,其主要程序是:

(一)、汇报本届次职工会筹备工作情况。

(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代表资格审查报告或本届次职工代会代表替补、增补情况的说明,并提交大会确认。

的说明,由大会表决通过。

(四)、公司工会作上届次职代会闭会期间召开职代会代表组长,专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情况汇报,提请大会确认。

(五)、表决通过大会议程。

(六)、通过大会分组名单,大会办事机构和注意事项。

(七)、公司领导讲话。

大会预备会议后,大会主席团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正式会议期间的领导工作和组织工作,决定正式会议期间执行主席的安排和有关事项。

第十一条 正式会议 正式大会的主要程序是:

(一)、大会执行主席核实到会的正式代表人数,超过应到职工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时,可宣布开会。

(二)、开幕词。

(三)、行政工作报告。

(四)、行政财务工作报告。

(五)、提交大会讨论的议案的说明。

(六)、提案工作报告。

(七)、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情况报告。

(八)、其它报告。

(九)、大会表决通过有关报告和议案的决议。

(十一)、致闭幕词、宣布大会闭幕。

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作会议实行两会合一,两套代表可相互列席,两会合一时,职代会应记届次。

第四章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工作

第十二条 行政应负责的工作:

(一)、积极实施职代会作出的决议。在实施过程中,局长认为确需修改的,必须提请职代会联席会议或职代会复议。

(二)、及时召开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落实提案的答复和办理工作。

第十三条 工会应负责的工作

(一)、定期组织职工代表检查或巡视职代会决议、提案的落实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向下次职代会报告。

(二)、组织职代会专委会开展日常民主管理活动,主持召开职代会代表组长联席会。

(三)、收集职工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情况。

(四)、受理职工代表的申诉,维护职工代表的民主权利。

(五)、向党委和上级工会报告职代会工作情况。

第五章 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及实施程序

听取和讨论本局发展规划、计划职工培训计划、财务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 行使上条职权,执行下列程序:

(一)、行政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起草方案,并在职代会召开前十天将方案送交工会,由工会发至各代表组织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二)、由职工代表大会专委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方案中有关部分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由工会综合代表组和专委会的审议意见,形成书面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局长或行政有关科室。

(四)、行政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修改、补充、完善局长工作报告和各项方案。

(五)、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方案、在充分讨论,认真审议的基础上,职代会进行表决性通过,形成大会决议。

(六)、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方案有原则性不同意见,可向局长提出,必要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工会报告,但应执行方案。

第十六条 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包括通过局长提出的企业经济责任制方案、工资调整计划、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行使上条职权,执行下列程序:

在工会或职代会专委会的参与下,由行政职能部门拟定方案草案。

(二)、在职工会召开前十天将方案草案发给职工代表,由代表组长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征求意见。

(三)由工会主持召开职工代表和专门委员会负责人会议,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

(四)、局长或行政科室根据职工代表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并就方案内容及修改情况向职代会作说明。

(五)、职工代表组长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审议,大会主席团汇集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整理,由行政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

(六)、将修改后的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经职代会审议同意的方案由局长或行政公布实施。

第十八条 审议决定本公司提出的公益金使用方案。第十九条 行使上条职权时,执行下列程序。

(一)、工会在组织职代会专门小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行政提出改善职工生活福利的建议。

(二)、行政或局长根据工会建议,结合现有财力情况,经过综合平衡,提出改善职工生活福利的意见,并反馈给工会。

(三)、行政有关部门局长(或分管经理)意见和工会协商一致的意见,制定具体方案,研究和制定方案时,应有工会负责人和职代会专委会负责参加。

职工代表,征求意见,行政有关部门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吸收职代会专委会负责人参与完善方案。

(五)、将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决定,让职工代表充分讨论,在各方面意见基本达到一致时,再进行表决,表决按“同意”、“反对”、“弃权”的程序进行。全体职工代表半数通过后方可为同意。

(六)、职代会审议决定的事项,交由公司行政贯彻实施,并由行政有关部门向下一次职代会报告实施情况。

(七)、职代会审议决定的方案、局长或分管领导有原则性不同意见,可提请职工会复议,但应执行职工代会的决议。如须修改、变更或废除时,应重新提交职代会审议决议,行政不得擅自修改。

第二十条 职代会有权评议、监督局机关副科级以上的干部,重点是局级领导干部。

第二十一条 行使上条职权时,执行下列程序:

(一)、工会制定评议方案。征求组织人事部门意见并经局党委同意后,由职代会评干专委会组织实施。

(二)、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工作,教育干部相信群众、清除顾虑,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监督。教育职工和职工代表从关心爱护的目的出发,正确行使民主评议监督权。

(三)、干部述职。公司党委成员在职代会上述职,机关其他领导干部在科室或机关职工大会上述职,公司属二级单位党政领导在基层职代会上述职,没有建立职代会的,在职工大会上述职。基层职工

归纳后书面呈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科和工会。

(四)、民主评干专委会对职工代表评议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并写出评议意见。属机关中层干部的分别转达本人,属机关领导干部的在转达本人的同时,上报市电力工会。

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的领导评议在基层职代会或职工大会上进行,其评议材料分别上报工会及人力资源部,对所长或支部书记的评议意见报政工部。

(五)、根据民主评议结果,由评干专委会对中层干部提出奖惩,任免的建议。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人事部门。

第六章 职工代表

第二十二条 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公司机关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第二十三条 职工代表应由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代表组成。其中:先进模范职工、专业技术人员、集体企业代表、女职工、青年职工代表应占适当比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同职代会届期相同。可连选连任。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调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时代表资格自行停止,其缺额由选举单位换民主程序另行增补,作为职工代表的党政工负责人实行替补制。

选举、撤换、增补职工代表的程序:

(一)、选举职工代表的程序。

1、由工会制定选举职工代表方案,征求行政意见后,报公司党委审查。

2、职工代表的选举以局属各单位为选区负责组织实施,各单位的选举工作,在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基层工会具体负责,按民主程序选举职工代表。

3、由职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同工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

(二)、撤换职工代表的程序,1、原选举单位向工会提出撤换职工代表的报告。

2、工会审查同意后,通知原选举单位。

3、原选举单位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也可以召开联席会,对拟撤换职工代表资格进行讨论,过半数同意后,即可作出撤换职工代表的决定,被撤换的职工代表可以出席会议,允许申辩。

4、职工代表被撤换后的缺额,由原选举单位,按民主程序补选。

(三)、增补职工代表的程序:

1、增、补职工代表的选举单位向工会提出书面报告。

2、工会对增补选的申请进行研究、作出决定,通知增、补选单位。

3、增、补选单位、按选举程序进行选举、将选举结果报职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

4、工会审查同意后,填写代表登记表备案,并向下次职代会报告增、补选情况。

职工代表的权利

(一)、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表决权。

(二)、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有权参加对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质询。

(三)、因参加职工代表大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待遇。

对职工代表行使民主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不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第二十七条 职工代表的义务

(一)、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水平和参加管理的能力。

(二)、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利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做好本职工作。

第七章 职代会主席团、专门工作委员会、联席会的职责及实施

程序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公司领导干部。其各类人员所占比例,由公司和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商定。主席团成员必须是职工代表。

第二十九条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职责是:

(一)、主持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领导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

(二)、审议职代会议题和日程,研究大会需要通过和决定的事项以及大会决议(决定)的草案。

(三)、会议期间听取并综合各代表组对各项议题审议的意见和建议。

(四)、处理大会期间的其他事物。

第三十条 职工代表大会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专委会向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有关事项,其主要工作是:

(一)、审议职代会的有关议案。

(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职代会决议和职工提案的处理。

(三)、参加与委员会有关的会议和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四)、在职代会闭会期间,根据职代会的授权审定属本专委会分工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问题,向职代会报告予以确认。

第三十一条 职工代表检查、巡视工作程序

(一)、职工代表检查、巡视工作由局工会负责组织实施。

执行情况拟定检查巡视方案,报公司党委审定。

(三)、经公司党委同意后,工会拟定详细的检查方案,检查提纲。

(四)、检查前、由工会书面通知检查单位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以取得基层单位的支持、配合、协助。

(五)、工会组织参加检查巡视的职工代表、专门工作委员会成员和有关科室参与人员学习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以提高检查巡视的工作质量及参政议政水平。

(六)、检查巡视中,要认真听取基层单位对职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或检查内容的贯彻意见,发现问题督促被检查单位尽快提出整改计划或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

(七)、检查巡视结束后,应及时将检查巡视情况写出总结,向局党委汇报,向行政通报,并向下次职代会汇报。

第三十二条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临时研究解决的问题,由工会召集并主持,由公司行政领导,各职工代表组长和专门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参加的联席会议协商处理,联席会议决定的职代会职权范围的重大事项,要向下次职代会报告,以取得确认。

第三十三条 召开联席会的程序

(一)、联席会议协商处理的议题,由局长(或副局长)、工会、职工代表组或职代会专委会提出。

委会负责人。并由他们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

(三)、工会收集各代表组、专委会的意见后、交有关方面研究形成方案。

(四)、召开会议时,由提出议案的负责人介绍方案制定的依据,主要内容和目的、要求、然后进行认真讨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决议。

(五)、联席会议在讨论问题时,如出现意见分歧,可以休会、待各方面认识基本统一后,在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六)、协商处理问题的结果送交局长或分管副局长、由行政负责落实。

第八章 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处理程序

第三十四条 职工代表提出提案和批评、建议、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是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方式。公司各科室、基层单位对这些提案、建议、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落实。提案工作由职代会提案审查委员会负责办理,对职工代表大会和提案人负责。

第三十五条 提案工作程序为:提案征集、审理、立案,交办落实、检查反馈,提案评选。

(一)、提案征集工作的程序是:

提案征集通知在会前一个月进行,提案专委会根据职代会中心议题起草征集提案通知,通知中要注明提案征集的重点。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3、提案的征集由各代表根据职代会规定的期限进行征集,超过规定期限征集到的提案一律.转为建议,职工代表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职工代表组开会集中意见,向局职代会提出议案,也可以由职工代表个人向大会提出方案,但必须有三名以上职工代表联名提出。职工代表的建议可在局职工代会规定的期间内,也可以在职工会闭会期间随时征集。

4.填写提案登记表,登记表包括:提案内容(提出的问题、简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等)提案类别、附议案人姓名,一张登记表只写一个提案。

(二)、审理立案工作程序:

1、提案初审,对各代表征集的提案进行初审,确定提案是否具备立案的条件和能否立案。

2、针对不同类别的提案进行归纳整理,分类登记,转交公司有关科室,予以解答。

3、立案整理。在立案过程中掌握原则,对不符合提案格式的,案由不充分的,过去曾提出已明确答复的,违背有关政策、法规的、超出本企业职权范围的;没有实际价值的,已纳入计划解决的,经查不符合事实的等均不立案。

、对提案中属意见和建议的部分,由提案专委会整理归纳,打印反馈给职工代表。

(三)、提案交办落实工作程序

1、提案转交。在征得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同意后,可直接交有关部门办理,对内容重要的提案,可转交职代会主席团,经审定或如认为必要,也可由有关方面研究,转成议案提交职代会审议;按照决议程序形成大会会议。

2、制定整改意见,各有关职能科室,接到提案后,必须尽快研究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做到三定:定承办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

3、公司有关职能科室,在制定整改措施后,应抓紧提案落实工作。同时要积极支持,配合提案专委会的监督、检查。

4、因客观条件变化,立案的提案无法采纳实施时,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提案专委会可向联席会提出定期落实的建议。

(四)、检查反馈的工作程序

1、检查催办。对提案落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催办,对承办提案的部门遇到困难和问题。提案专委会和工会应会同局领导予以帮助解决。

2、提案反馈。提案办理结束后,公司职能科室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提案专委会,由专委会反馈给代表组或提案人。

3、对于不认真办理提案的人员或部门,提案专委会有权进行批评或通报。

为鼓励职工代表多提案,鼓励有关科室认真做好提案的办理落实工作。对评选出的优秀提案和优秀提案办理部门,给予适当奖励。

1、优秀提案

(1)、提案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2)、是属于企业的职权范围内能处理的问题。(3)、内容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实施价值;(4)、有方案、有建议、有改进措施;

(5)、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两个文明建设的加强,多种经营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2、办理提案办理部门

(1)、办理部门对所提案受理积极、办理及时,态度诚恳;(2)、提案办理既要坚持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又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3)、对提案的整改做了“三定”即:定承办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

(4)、对提案件件有落实,条条有回音,提案人满意,答复率100%;

(5)、答复内容对企业安全产稳定、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两个文明建设的加强,多种经营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3、优秀答复件

1)、答复提案能坚持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有能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使问题得到基本落实。

(2)、办理及时、态度诚恳,答复有理有据,落实措施有较强的操作性;

(3)、答复意见能使代表满意、领导满意;(4)、文字简练、语言流畅。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工作程序》适应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如与上级文件规定相矛盾,则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篇3:9工作环境程序

1 现场勘察

现场勘查是做好环评工作的第一步, 勘查的内容包括对建设主体和配套设施的勘查两个方面, 主要勘查其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看是否符合当前的建设要求。同时, 对于建设项目是否应该开展监测和检测的范围, 我国有明确的规定, 这都是环评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监测方案的编写及需注意的问题

2.1 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

一般的环评完成之后,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它是在项目完成后提供的环评报告书上进行编写的, 主要的内容包括当地的环保措施落实和实际完成的情况等, 当然也可以写检测的计划或是检测的结构等, 具体来说, 应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写作:

(1) 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为文章的开头, 一般是简单介绍项目的情况和检测的内容和任务, 其中建设项目的历史和工程的运行情况, 需要委托施工单位来写, 而检测的情况需要收集现场踏勘的时间。

(2) 验收监测的依据:环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依据, 正文的第二部分为依据的写作, 主要是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评析工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特别是和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和批复意见, 要落实到纸上, 同时各种自查和委托书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体现。

(3)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的概况是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当地的自然环境, 建筑项目的基本建设情况, 各种施工的材料和工艺方法, 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源, 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同时, 在环境报告书上要注明相关的建议和结论, 对于各级部门的批复意见等, 需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和监测内容:国家和地方对于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因此在评析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文件, 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进行。其中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各种有毒气体的排放, 噪声污染等, 分门别类的进行全面的记录, 检测的频率和因子, 监测点等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有可能的话需要上传照片确认。

(5) 环境管理检查:一般在建设初期, 很多项目都会进行生产试行, 在国家建设法规的范围内, 加强项目的环境方面的管理, 制定科学的制度, 对于环保的设施和验收的标准等合理的落实, 一旦发生危险和污染事故, 需要提出解决的方案, 并及时的进行固体垃圾的废物处理和回收情况, 恢复绿色植被, 保护环境的敏感性等, 要做到施工期间不扰民, 竣工机制健全等各个方面。

2.2 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1) 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及其批复和初步设计是否一致, 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列表对照说明。

(2) 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要选择正确。

(3) 验收监测因子和频次选择合理。

(4) 环境管理检查内容要反映项目特性, 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 确定调查重点。

(5) 签订合同关于合同经费问题。

对于合同问题, 应该根本相关的收费标准科学的制定合同的条例, 事无巨细的做好合同的细节部分, 确保经费能够有效的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 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减少环境污染。

3 现场监测及注意的问题

3.1 现场监测情况

监测职能科室项目负责人应明确怎么监测, 包括出发前定员、联系车辆、安排仪器与实验室准备, 把握现场监测情况及人员安排, 及时向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反映产生的可疑数据。

3.2 现场监测时需注意的问题

(1) 现场采样期间应经常查看工况是否正常。另外, 在写报告时需要的资料在现场要及时收集, 包括工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环保处理设施设计参数及运转参数、环保处理设施清单、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资料、文件档案齐全检查等内容。 (2) 有关敏感点监测时要讲策略, 不要因为测试引起新的纠纷,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 监测职能科室现场发现问题, 可以直接补测;监测结果出来后发现问题, 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应分清是本站责任还是企业责任后安排补测, 如是企业责任, 应收取一定监测费。

4 报告中编写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验收监测报告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环保验收工作的需要进行编制。前言、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意见及其批复的要求和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的部分的编写应在监测方案的基础上, 加入需要补充的内容。除此之外, 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期间工况分析:主要交代在监测期间该厂的生产是否正常运行, 生产负荷有否达到竣工验收监测要求。

(2) 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验收监测结果, 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废气量、年排放量等以及无组织排放监测值, 厂区周围环境特别是敏感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值等。根据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对各种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3) 环境管理检查: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检查内容, 逐条进行说明。

(4) 编写监测报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及其批复是否一致, 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说明;b.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及其应用要合理;c.验收监测结果的评价准确;d.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e.环境管理检查结果详细、公正;f.发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要提出建议。

5 报告报出

报告完成后应及时制作报告的多媒体演示讲稿, 并准备好验收相关材料。建设项目验收后要及时建档, 然后移交科室档案管理员。

结语:总而言之, 随着环境管理条例的颁布, 我国对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 加大环境保护的深化管理, 是当今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环评工作进行过程中, 要时刻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反对企业施工污染, 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在控制污染的同时, 合理的进行项目建设, 确保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11:75-8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11:75-80.

篇4:9工作环境程序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程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建设项目及生产工业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冒出,他们的出现在带给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都知道,我国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进步,共同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被提到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提案上,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各种环保部分、环保制度也相继完善。各个行业领域都必须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程序是工程主体与环保设施完美融合的有力保障,是环保工序中最后一道环节。合理建设环保设置可以有效的空盒子生产工业的排污量,避免多度污染环境的现象出现。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主要包括: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处理中心点的放置措施;重点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生产工业的排污量;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回收或销毁的处理,消除潜在污染源。

1、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概述

我国目前的建设施工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以及施工技术设备有直接的俄关系。针对不同工业的排放污染物的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也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有的是侧重于生态恢复方面,有的侧重于绿化方面,有的对解决边坡防护有着明显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都对生态环境有着改善的作用。对环境保护的举措不能只由专门的环保部门进行防治,相关的建设项目在建设中以及生产中都要对自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区域性的处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就是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控制、改善等情况的检测,从而保障每个生产机构都能合理的排放污染物。而验收监测执行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不同的是,一个是具体的行动,一个则是行动参照的标准。毕竟我国的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各种防治举措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在具体的环保行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必须对环境管理不断的改良,加强,不断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加进完善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的实现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而有效的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实现环境保护。

2、验收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

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建设项目的由于其特性的不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方案自然也各具特色。验收监测工作程序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分类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同方面影响,制定出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这个报告的编写有助于监测单位更好的理解实际的环境现状,更快的找出污染源,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撰写环境影响报告是验收监测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撰写的依据主要靠收集而来的各种技术资料、现场表现、监测数据等。值得注意的是,所填写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包含所有的工程,只是针对可以产生一定污染物,对环境有着破坏作用的建设项目进行登记。

具体的验收监测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2.1概述:只要是对防治的缘由、根据、实际的现状、大致的防治方向等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使相关人员便于理解报告的中心结构。

2.2接下来就是正文了,首先是建设工程的各项指标数据,包括,工程生产特点、生产排放污染物数量、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和程序。

2.3污染物的处理标准:一般建设工程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所填写的内容都大致相同,包含了国家各方面的环境质量标准。

2.4主要的验收内容:检测工程是对哪一个生态层面进行污染的,对具体的污染方向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全面细致的指出监测因子的状态、分布情况。

2.5具体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6检测的标准以及环保管理的手段。验收监测人员一定要本着公正、负责的态度,对检查情况进行如实的反应,一旦发现有的建设项目在环保问题上存在处理不当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指出来,并提出合理、专业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来进行检测。

3、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3.1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实时的对现场情况进行环境数据的采样工作,这时候就要注意,采样工作是否会对工况产生影响,工况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3.2虽然环境监测验收是国家规定必须完成的,但是在有些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常常会触及相关机构的敏感点,如果态度过于强硬,很容易造成监测部门与被检测单位的不和谐,影响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温和的策略。

3.3在监测过程中,发下异常并不是一定要进行上报后才能够解决,监测可是也可以马上进行合理意见的提出。

3.4在编写报告时,要注意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进行解决措施的提出时,要分析关键的内容,所指出的不合理现象,也要从工程对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处理措施的工序方面、敏感目标的保护方面、绿化情况、国家规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有关环境管理部门规定或核定的总量等可能对生态结构造成破坏的方面入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随意指点。

4、结语

总之,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技术,需要不斷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但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有利于“三同时”制度执行,有利于控制污染,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新建项目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康登科,王福忠,张洪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2]蔡泽斌.集控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篇5:环境监察工作程序

一、污染源监察工作程序

(一)计划管理

(1)按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分列辖区内重点、一般污染源名录。

(2)按规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二)现场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地理位置、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源治理情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办理相关环保手续。

(1)正常

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

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三)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四)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企业档案。

(2)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监察大队。

(3)年终总结全年监督检查情况。

二、污染防治设施监察工作程序

(一)分类归档

(1)监察大队负责上级机关验收的污染防治设施有关档案资料按辖区移交各监察中队。

(2)监察大队、中队负责对辖区内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验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分列名录、登记编号。并逐家按台(套)建立设施档案。档案中应载明企业的基本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名称、型号,设计处理能力,实际处理能力,处理率和处理效果,处理费用,验收(改造)日期等。

(3)目标管理。每月对每台(套)污染防治设施的检查不少于2次。

(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检查企业生产情况,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设施运行记录、监测记录和设施管理人员岗位执行情况,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情况;设施停运或拆除设施需暂时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改建、扩建的,排污口需改变原设位置或增减的,是否办理相关环保手续,设施停运或拆除期间,采取的达标排放相应措施执行情况。

(1)正常

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

视情处理:a、超标排放:征收超标排污费,材料上报建议限期治理、限产限排停产治理,同时执行《环境监察行政处罚程序》。b、设施运行不正常,擅自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擅自增加和改变污染物排放口或未按规定设立规范化的污染物排放口及计量、监控装置的,执行《环境监察行政处罚程序》。

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三)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四)审批管理

设施需暂时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改建、扩建的,排污口需改变原设置位置或增减的,必须向环境监察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环境监察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立刻或限时办理。

(五)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设施档案。

(2)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环境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相关部门。

(3)年终总结全年监督检查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率、处理率和达标率。

三、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程序

(一)建立档案

(1)登记辖区内审批的建设项目单位。

(2)对有“三同时”的建设项目逐项建立档案。

(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听取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并现场检查核实有关情况。对有“三同时”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未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检查污染防治设施主体工程是否同时施工;试生产期间的,检查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运行效果如何;已投入正常生产使用的,检查是否有验收手续,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没有办理相关环保手续的,属于异常。

(1)正常

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

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三)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四)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档案。

(2)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环境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相关部门。

(3)个别严重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四、限期治理项目监察工作程序

(一)建立档案

根据政府的有关通知和决定,建立辖区内限期治理项目、停产治理项目和关停项目名录,并逐项建立档案。

(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限期治理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治理进展情况、是否治理到位、是否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是否停产治理;停产治理项目是否停产到位,有无未经同意擅自生产现象;关停项目是否关停到位,相关生产设备是否拆除到位,有无擅自生产现象。

(1)正常

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

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三)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结果的落实情况。

(四)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档案。

(2)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监察大队和机关相应股(室)。

(3)个别严重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五、行政处罚基本程序

(一)立案调查

1、立案登记:信访股对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举报的环境污染事件及上级领导交办、转办的环境违法案件初步核定后,填写《立案登记表》登记立案。经主管领导批示后交有关部门处理。

2、调查取证:对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出示有效证件,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说明来意。执法人员现场制作《现场勘察(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并由被检查单位的陪同检查人员阅核后签名,如陪同人员不签名,可由第三方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可采取照相、摄像、录音、监测采样及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的方法进行取证。

(二)提出处理建议并上报

1、撰写调查终结报告:调查人员调查终结后,撰写《调查终结报告》,报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处理意见:

(1)违法行为轻微的,可以不予行政罚款,由承办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限期改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并对其督促、落实整改情况。

(2)违法行为较重、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行为整改不到位的或两次以上重复违法的,给予行政罚款和其它处罚。

(3)没有违法行为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4)违法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逐级上报,移送司法机关。

2、下达《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告知通知书》。对需做出行政处罚的单位,书面告知其将要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3、听取陈述和申辩:法制股下达《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告知通知书》,指定专人负责听取陈述、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并制作申诉笔录,有法制股组织举行听证。

(三)处罚、执行

1、作出处罚决定:属于污染防治设施、不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的、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违法案件,由法制股下达《环境违法行政处罚决定书》。

2、送达:法制股在做出《环境违法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个有效工作日内,负责送达。

3、督察落实:各部门负责《环境违法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落实工作,按时检查被处罚单位的整改执行情况,及时催交罚款。

4、强制执行:对超过起诉和复议期限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结案归档

处罚履行完毕,由调查人员将行政处罚案件资料一案一卷,立卷归档。

六、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

(一)现场污染控制

1、环境监察机构接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后,应进行登记,经初步审查,对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害后果的,并属于环保部门管辖的,应立即向本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组成事故调查组及时赶赴现场;对不属于环保部门管辖的,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2、事故调查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已发生污染的,立即采取减轻和消除污染的措施,防止污染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尚未发生污染但有污染可能的,立即采取防止措施,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3、必要时通报或疏散周围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群众,避免人员伤亡。

(二)现场调查和报告

1、调查组需实地勘查并记录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现场状况,记录污染破坏范围、周围环境状况等。

2、调查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证据应包括: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记录等。

3、按照《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48小时内,将有关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上报。

4、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在速报的基础上上报有关确切的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三)依法处理

1、审查小组对调查材料、调查处理、调查意见、处罚建议进行书面审理,讨论、研究、决定事故处理意见。

2、审查小组依据调查分析结果合理确定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给受害单位和个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处罚意见和具体赔偿金额,报局相关部门。

3、依法追究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进行行政处罚。

(四)结案归档

将全部材料及时整理,装订成卷,按一事一卷要求,填写《查处环境污染事故终结报告书》,存档备查。

七、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处理程序

(一)登记审查

1、环境监察人员接到环境污染纠纷调查申请时,应先认真登记备案。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后根据管辖权和时效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立案受理。

(二)立案受理

1、环境监察机构应在自接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7日内做出立案受理决定。

2、对符合立案受理条件的,正式立案受理,并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将受理通知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要求其提出答辨;不答辩的,不影响调查。

3、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其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调查取证和鉴定

环境监察机构要依法客观、公正、全面的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调查核实污染事实,请相关专业部门做出鉴定。

(四)审理

1、对调查取得的证据、信息及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理顺案情辨明是非,分清责任。

2、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愿意接受调解,召开当事人参加的协调会,做好会议纪要,制发《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协议书》,盖章后送双方当事人。

3、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调解处理终止。

(五)结案归档

1、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和监察部门备留一份调解协议书存查,并写出纠纷处理过程的结案报告。

2、双方调解不成的,在告知双方当事人可采取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之后,写出结案报告。

3、将全部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八、现场处罚工作程序

(一)及时取证

环境执法人员对在环境监察中发生或发现的符合现场处罚条件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取证,制作《现场检查询问笔录》、《现场勘察记录》。

(二)陈述

(1)环境监察人员说明违法单位或个人的违法事实及证据;

(2)环境监察人员说明对违法单位的处罚理由及法律依据。

(三)现场处罚

(1)环境监察人员填写《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一式二联。

(2)《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第一联交被处罚单位或个人签收,第二联由环境监察机构存档。

(四)报告情况

将《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第二联、证据材料及《现场检查询问笔录》、《现场勘察记录》呈报主管领导审阅。

(五)强制执行

对超过起诉和复议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六)结案归档

填写《查处案件终结报告书》,按一案一卷归档。

九、排污申报工作程序

(一)正常申报

1、监察大、中队于每年的12月15日前负责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分发给辖区内各排污单位,并负责对排污单位所填写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进行初审。初审内容包括:填写内容是否完整、填写格式是否正确、数据是否基本符合实际、所附材料是否齐全。

2、各中队需于元月15日前将辖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填报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一式三份,连同所有排污单位的通讯录(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报送监察大队申报股。

3、监察大队申报股负责对各所初审后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凡审核不合格的,由监察大队申报股直接退回中队重新申报登记,监察大队申报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直接对排污单位进行核定;核定合格的,监察大队申报股将审核同意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存档(1份),并退回中队(2份)纳入正常管理。

4、监察大队申报股于每季度末10日内,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依据《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和该排污单位本季度的实际排污情况进行核定,下发《季度排污量核定通知书》,由各中队负责在7日内送达排污单位

5、排污单位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首先由各中队做好解释工作,需到现场进行核实的,各中队应将排污单位的复核申请连同有关资料于2日内报送监察大队申报股,由监察大队申报股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重新核实。6日内由监察大队申报股做出复核决定,各中队负责在2日内将《()季度排污量复核通知书》送达排污单位。

6、对不按规定时限和内容进行排污申报的排污单位,各中队可依法对其做出处罚建议,或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排污单位限期补报。

(二)变更申报

1、排污单位因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口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所报内容作变更、调整的,应在变更前15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填报《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报告并提交《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

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和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总局10号令)办理排污申报手续。

在建制镇以上范围内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前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填报《建设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

2、各中队应在接到排污单位填报的《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7日内,将初审后的意见及有关变更资料报送监察大队申报股。

3、监察大队申报股按照有关规定对《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进行审核,并在7日内完成排污申报变更工作。

4、排污申报变更工作按正常申报工作程序进行。

十、排污费征收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程序

(一)建立辖区内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档案。

(二)按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建立未缴纳和未足额缴纳排污费单位名录。

(三)检查。现场检查未缴纳和未足额缴纳排污费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下达《限期缴纳排污费通知书》,填写送达回执。

(四)对逾期未执行《限期缴纳排污费通知书》要求的单位,现场制作询问笔录和勘察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五)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档案。

(2)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排污收费情况汇总上报主管领导。

十一、排污量核定工作程序

根据国家、省关于排污费征收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了顺利开展排污量核定工作,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排污量实行按季申报、按季审核的原则。

(二)各监察中队应于每季初的五日前,将初审过的本辖区内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季报表》连同有关资料送交大队排污申报股。

(三)排污申报股应于每季初的十日前,完成本季缴纳排污费单位的排污量核定工作,并将制作好的《排污量核定通知书》移交各监察中队。

(四)各监察中队在接到《排污量核定通知书》后,需直接送达排污单位的,应在三日内将《排污量核定通知书》送达排污单位;对需以挂号信的方式邮寄《排污量核定通知书》的排污单位,由监察中队二日内以大宗挂号信的方式发出。送达回执及大宗挂号信登记本及时移交征管股。

(五)征管股应将各监察中队转来的送达回执以及大宗挂号信登记本按季归档,以备调阅。

(六)排污单位在接到《排污量核定通知书》七日内对排污量提出复核的,负责排污申报的监察中队需在三日内提出复核初审意见,连同有关材料报排污申报股。排污申报股应在接到监察大队初审意见后七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并下发《排污量复核决定通知书》。《排污量复核决定通知书》的运行程序,参照《排污量核定通知书》的运行程序执行。

(七)排污申报股应在每季初的十五日前将《排污量核定通知书》转交征管股,《排污量复核决定通知书》在下发的同时转交征管股。

(八)排污申报股应根据各监察大队初审的情况,对申报不准确、不平衡问题进行重点审核,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在各监察大队区域内进行现场抽查。

(九)排污申报股及时将排污申报材料及抽检情况汇总、归档。

十二、征收排污费工作程序

为规范排污费征收工作程序,进一步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确保排污费依法、全面、足额征收到位,根据国家、省关于排污费征收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排污费的征收实行按行政区域申报开征,按季征收的原则。

二、每季征收排污单位的污染因子及排污费金额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三、监察大(中)队、根据局长办公会议的意见及《排污量核定通知书》的送达情况,于每季初三十日前制作《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同时将收费金额在局宣传橱窗或环境监察网上公示。

四、监察大(中)队应于三日内,将需直接送达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缴纳通知单》送达排污单位;对需以挂号信的方式邮寄《排污费缴纳通知单》的排污单位,监察大(中)队应于两日内发出。直接送达和邮寄送达的“回证”应于两日内转交征管股。

五、征管股应将各大队转来的送达回证按季归档,以备调阅。并将每一份送达回证的签收时间及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管理。

六、对收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七日内不缴纳排污费的单位,由征管股核对后下达《排污费限期缴纳通知单》,责令其限期缴纳,限期缴纳时间为七天,监察大(中)队负责在两日内送达《排污费限期缴纳通知单》,并将送达回证两日内转交征管股存档。

七、对收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七日内提出减、缓、免的缴纳排污费单位,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3]38号)文件办理。

八、对已经下达《排污费限期缴纳通知单》,责令其限期缴纳,但逾期仍拒不缴纳排污费的排污单位,应由监察大(中)队负责对排污单位进行排污费处罚调查取证,并将相关材料整理齐全后报稽查股,由稽查股对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后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同时报请政府对该企业进行停产、停业整顿。

九、对因排污费处罚调查取证材料不全而无法进入处罚程序的排污单位,在起诉期内未提出诉讼且拒绝缴纳排污费的,监察大(中)队在排污单位起诉期满后十日内,直接提出强制执行的排污单位名单以及相关材料一并报征管股,征管股负责整理有关材料转交稽查股,稽查股负责核算滞纳金,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十、如果排污单位因破产、倒闭、更换法人等情况未缴纳排污费的,由监察大(中)队负责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取证,认真填写《破产、倒闭、更换法人排污单位登记表》,并将经过调查整理好的材料及时转交排污申报核定股。监察大(中)队对调查的真实性负责,排污申报核定股负责核定,并将核定情况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十一、排污申报核定股根据局长办公会的意见,将符合事实的《破产、倒闭、更换法人排污单位登记表》,加盖核定章后转交征管股,征管股根据局长办公会议的意见办理。

十二、稽查股应将已立案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单位及时录入排污费征收软件电脑,以备查询;征管股应及时与财政对帐,认真核对排污费缴库数额,按局要求将缴费情况通过网络反馈监察大(中)队,并按照有关要求完成账目归档工作。

十三、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具体落实市环保局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现场工作职能,根据巩环[2005] 25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1、生物化学或爆炸等恐怖袭击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

2、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事件;

3、危险化学用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使用过程中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4、工业企业突发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

为配合做好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处置工作,提高全市环境监察系统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环境监察大队设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郜舒适

副组长:刘学周成员:董敬轩

席应辉

周志远

贺火德

王铁军

钟卫华

徐黎明

赵爱华

曹红玲

刘宏涛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学周任主任,办公室设在环境监察稽查股。

主要职责:在市环保局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现场处置工作;参与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现场调查,及时向上级环境监察部门报告环境突发事故的处置情况;完成上级环境监察部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应急任务。

(三)应急处置预案

1、接到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报告后,12369环保热线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事故的原因、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并将评估的情况及时上报;

2、由大队办公室、环境监察稽查股、12369热线受理股和事故发生地的环境监察中队组成突发性污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具体承担事故处置工作;

3、在市环保局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技术部门迅速确定污染源性质、污染物的类别、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影响的范围;

4、协同其他部门积极参与污染源的技术处置工作,将事故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小;

5、对参加事故现场处置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现场指导,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处置程序

1、信息接受。

确保12369热线受理电话24小时畅通,值班人员全天在岗;环境监察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所有成员的通讯工具必须保持开机状态,以便随时联络。

2、工作程序

1、值班室值班人员及时要认真记录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并及时报告带班领导。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状况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3、应急调查处理组及时做好赶赴现场的准备工作。

4、突发污染事故处置程序中所有指令均应以书面形式由领导小组和组长签发后下达,紧急事态可先下达指令后补办书面指示。

篇6:9工作环境程序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根据《中共@@县委关于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五联系五提升”活动的通知》(丰委发[2012]36号)文件要求,对我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形成以下报告。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片,由@@和徐楼两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共有11村民小组,总人口3129人。近年来,@@村始终把加强村级基层建设和农村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使全村两委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群众民生、计划生育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村被确定为试点村。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和实事工程,@@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打造人居新环境,建设优美新村镇,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当前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村容村貌不容乐观。由于历史等原因,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现象,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绿化、美化不到位。借用自然绿化,没有体现农村生态特色。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生产、生活垃圾现象,影响了整治效果。

二是综合整治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主干道虽然已硬化,但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备,存在垃圾、污水乱倒乱泼现象,垃圾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工作经费短缺,保洁人员工资无法落实,影响了村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宣传教育亟待加强,群众环卫意识需要提高。有的村干部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态度,工作敷衍塞责,搞形式,走过程,缺乏主动性;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随意将建筑垃圾堆弃河道、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普遍存在,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三、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 一是加快村庄规划。重视村庄规划工作,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程。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当地农民群众发展养殖、堆放柴草及农机具等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做到高标准又实用。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关键所在,应完善分级负担资金筹措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持续长效运行。一是镇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市、县政府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支持补助。二是镇政府每年在编制财政预算时专门切出一块资金作为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三是自筹资金,引导村里能人及在外做生意的大户积极为家乡建设做奉献,多方筹措环卫经费,保障工作运转。四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每间店铺、每家企业每月交纳的环境卫生保洁费标准,向村民每人每月征收一元垃圾处理费,使群众自觉参与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同时规范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收支公开。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即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的运作机制。农户要负责自家垃圾收集后早七点晚五点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房,村环卫人员每天7点到9点对放在各家门口的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拉到镇垃圾中转站。各村负责将垃圾房内的垃圾及时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再由镇中转站负责把垃圾运往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建立长效的保洁制度。村保洁员负责对村庄、道路、河道清扫保洁,保持道路、河道、村公共场所保洁常态化;村主要道路做到两侧可视范围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露天粪缸;河道要定期疏浚,做到江河溪沟无漂浮物,达到底清、面洁、岸净。三是建立长效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考核制度,村每周一次自查,镇每月一次检查,严格考核,并开展评选表彰集体、家庭、个人先进活动。

上一篇:冬-作文下一篇:缝隙越小越夹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