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教案 机器人

2024-04-28

手工教案 机器人(共10篇)

篇1:手工教案 机器人

手工教案 机器人(剪纸)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对称的剪纸方法,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性情。

2.通过剪纸,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对剪纸艺术有初步的了解。重难点:

通过学习简单对称的剪纸方法,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

材料:“机器人”活动图片,胶水 工具:剪刀,刻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包头剪纸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种剪纸艺术。它吸收了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别样的塞上风情。今天我们来剪一幅“机器人”作品,学习一下对称剪纸的基本手法。

二、活动过程:

1.将“机器人”活动图片按虚线对折,剪下。2.画上一只眼睛、半张嘴和身上的花纹,并剪掉。3.摊开“机器人”,用各色彩纸装饰,看谁做的漂亮。4.欣赏包头剪纸作品。作业:自己用一张纸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小结:通过学习简单对称的剪纸方法,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对剪纸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篇2:手工教案 机器人

74 Some people like doing work by hand. Others prefer using machines. Which do you prefer?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Here’s the problem. I’m sloppy. That’s why I like to use machines to do my work rather than do things by hand. Machines can be creative, precise, and efficien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you can only be creative if you do things by hand. However, it takes creativity to set the machine up. Once it’s set up, it can repeat the same task over and over and over perfectly. If you want to write ten letters, you can set up your word processor to do it, press a button, and ten letters will be printed. It would take me forever by hand, and I would make a lot of mistakes. By hand, each letter would be different. By machine, each one is perfect.

Machines are very precise. They don’t get tired and cut the wrong way. They don’t get distracted and drop some mustard on the paper. As I said, I’m sloppy, but like neatness. That’s why I prefer to use machines.

Machines are also more efficient. I’m too tired to pick up the phone and see who is calling me. My answering machine isn’t tired. It’s always on duty. It doesn’t get tired, upset, or moody.

I can depend on my machines, but I can’t always depend on my hand to be creative, precise, or efficient.

篇3:手工教案 机器人

AI-RCJ虚拟足球机器人做为一种好的游戏工具、好的教育载体、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通过我们不断的实践研究, 发现它有着独特的魅力, 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 学生可以从虚拟实践中获得创新思维, 在思维创新中涵养综合素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AI-RCJ虚拟足球机器人 (如图1) 是AI-CODE游戏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一个以虚拟足球机器人为控制对象进行程序设计和比赛竞技的教育系统, 它综合运用了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可以运用机器人快车, 通过流程图式的图形化编程方式编写程序, 赋予足球机器人进攻和防守的能力后, 再在虚拟平台AIRobot上进行对弈赛。

整个智能足球机器人教学体系包括五部分, 其中, 《初识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动起来》是基础类, 《进攻机器人》、《守门员》、《我的球队》三个模块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三个模块中渗透给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平面坐标、体会不同质量的物体碰撞带来的不同效果和状态。

《单向进攻机器人》是《进攻机器人》模块中的一课。在《进攻机器人》的模块教学中, 我们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设计成《单向进攻》和《双向进攻》 (如图2) , 入门由浅入深, 将课堂教学成梯度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 可以将教学难点分散, 学生能够理解也容易实现,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习了《初识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动起来》两个教学模块, 对AI-RCJ智能足球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化编程环境有所了解, 对足球机器人充满好奇, 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条件循环”和“将球踢入某点”图标。

(2) 理解球场坐标, 能简单计算球门点坐标。

(3) 会编写单方进攻足球机器人程序。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分析机器人的动作, 大胆运用图标指令, 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并大胆尝试, 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3. 情感态度

愿意和小组同学交流思想,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通过比赛竞技, 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球场坐标, 会编写单方进攻足球机器人程序。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机器人的动作, 大胆运用图标指令, 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并大胆尝试, 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尝试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整合教师的启发教学和学生探究法的优势, 并加入多媒体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五、教学环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2000/XP, 计算机需要安装AI-ARJ虚拟足球机器人软件。

六、教学反思

《单向进攻机器人》点燃了学生研究足球机器人的热情, 许多学生在课后都将AI-RCJ软件拷回家中使用, 还利用课余时间研究, 兴趣浓厚。现在许多学生都喜欢网络游戏, 作为教师怎么抓住这一契机转移学生的兴趣点, 引领学生, 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的发展, 笔者认为这种竞技类游戏软件无疑是一种好的途径。

随着学习的深入及难度的增大, 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从游戏的表象真正走进理性的思考, 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将专业术语转换成生活化语言

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 将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转换成生活化的语言。如:将程序设计中的变量, 比喻成“小匣子”, 循环, 介绍说为“反复做”。这些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接受, 并且容易理解它们的作用。课堂上将生活化的语言和专业术语有机结合, 学生好理解, 并较快地接受了专业化名称。

(二) 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梯度, 入门要由浅入深

在整个智能足球机器人教学体系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 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 每节课设计的内容应呈现梯度, 入门课由浅入深。

如:本节课的《单向进攻机器人》就是《进攻机器人》模块的第一个梯度, 将机器人简化为单方进攻, 将球踢入球门的位置简化成具体的坐标点。这样学生只需要使用三个指令、设计一个参数, 就可以实现一个进攻机器人的设计。等学生能够理解这样的设计思路后, 再进入第二个梯度, 将单项进攻改成双向进攻。这样的课堂设计, 循序渐进, 学生能够理解也容易实现, 看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能够进球, 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在欣喜的同时有了持续学习研究的动力。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三) 小组合作, 重在学生去探究发现, 重发展性评价

针对学生之间的差距我们采用小组相互合作的方式教学, 通过相互带动弥补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学中, 应注重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提倡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关注孩子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以过程评价为主。

总之, 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机程序的几个概念和编程思想, 还学会了一种分析-推理-实践的科学的方法, 获得合作探究的体验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技术性和工具性学科, 只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找到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 信息技术教学就会向更高层次, 向培养学生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

摘要:机器人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机器人教学, 该文以教案的形式向我们阐释了关于机器人教学的一般方法、步骤。

篇4:手工教案 机器人

梁思奇刚毕业的时候,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待业。

2009年11月的一个周末,梁思奇去参加

家杂志社主办的创意市集。在那儿,她着实大开眼界——琳琅满目、富有创意的手工制品,既精致又可爱,让人叹为观止;材料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旧布头、再生纸、树枝、树叶……许多闲置的物什都派上了用场。经过一番精心地搭配、重组,很多过时的东西又焕发出新的生命。

梁思奇在创意市集上大有收获。她买到不少新鲜稀奇的玩意儿,其中一辆5厘米大小的摩托车让她爱不释手。这辆摩托车很小,但做工非常精致。最妙的是,它是用废弃的塑料打火机拆下来的部件做出来的。梁思奇越看越喜欢……

有一天,梁思奇的电脑主板烧掉了。换下来的主板,能派上什么用场吗?盯着那个没用的电路板,梁思奇有点郁闷:虽说这玩意儿已经坏了,可是当初是花几百元买回来的,就这么丢进垃圾箱,确实不甘心。看着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她灵机一动:人家可以用废旧打火机部件做成好看的摩托车,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拆上面这些小元件组成好玩的东西呢?

为了能更好地摆弄这些玩意儿,梁思奇上网找到不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之后开始手做。她花大半天的时间,才把那些精细的元件拆下来,然后又花了1个周末的时间,终于把那些复杂的小元件组装成了一个小人——戴着漂亮皇冠的“小王子”。

梁思奇把“小王子”串在了项链上。

时尚新颖受热捧

在家待业久了,梁思奇也觉得没意思,寻思着找点事做。恰巧一个将要出国的朋友准备转手其饰品店,她便把店面盘了下来。原本这家店只有45平方米,但梁思奇通过重新装修,把整个店面隔成了两层:下面

层是专卖柜台,上面一层变成了制作区。

很多客人进店溜达一圈,最后的目光都落在看店的梁思奇身上:“小姐,你戴的项链好漂亮。你们店里有出售吗?”出平梁思奇的意料,挂在她脖子上的这个“小王子”竟然这么引人注目。她戴着这条项链去逛街,好几个素不相识的女孩都好奇地打探它的来路。她告诉她们其实是自己利用废料手工打造的,但她们都不相信。

看到这么多人对自己的项链感兴趣,梁思奇灵机一动:既然那么多人都喜欢这个手工小人,自己为什么不打造一批富有个性的产品出售呢?废旧电子元件、电路板成本不高,只要有耐心和创造力,把它们改造成“小人”并不难。

梁思奇把家里没用的那些电路板、电子元件都拆出来,组装了十来个小巧可爱的机器人:“猫脸王子”的脸圆圆的,看起来像那只可爱的加菲猫;“飞翔王子”有一对小巧的翅膀……为了使手工机器人更加可爱,她还把各种颜色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镶嵌到机器人的身上。这些可爱的机器人可以做成钥匙圈、手机链或吊坠等。

这些用电子元件做成的手工机器人因为零部件都很小,而且不怕摔、防水、防晒、不退色,加上造型别致可爱,特别讨人喜欢,比那些水晶、金和银等材质的饰品更富有个性。

梁思奇在店铺的最显眼的位置,为这些小巧的机器人准备了一个华丽的橱窗,并用了最好的灯光和摆设。这样能保证进店的客人第一眼就看到这些可爱的机器人。

果然,那一排“小王子”成了店内的主角,赢得顾客们啧啧称赞。梁思奇则不动声色地向他们介绍:“这些小东西都是主创人员利用电容(电脑里的零部件)与各种五金配件手工制成。由于是手工且有限于材料的数量、型号等因素,绝对不可能找到一模样的!”

凭借新颖的题材和完美的呈现,这些小机器人吸引了众多时髦女孩的目光。按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梁思奇给这些手工机器人定价150~300元。虽然售价不低,但这些独一无二的小玩意儿的销路很好。

让顾客亲手打造自己的机器人

周末是梁思奇最忙碌的时候,除了要接待上门的客人,她还得抽出时间制造手工机器人。制作机器人要经过五六十道工序,比较繁琐,一个人需要耗时1天才能完成一个机器人。梁思奇经过创新,已经可以让机器人的某些部位自由转动。

随着订单增多,梁思奇开始忙不过来。为什么不让客人们自己动手做属于自己的宝贝呢?梁思奇干脆向顾客开放手工作业区。

梁思奇的业绩蒸蒸日上。她把制作小机器人的每一个步骤都拍成图片,做成时尚的宣传册,免费发送。顾客依葫芦画瓢,发挥自己的巧思,就可以动手做机器人了。

顾客亲手制作手工机器人,能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在手工机器人身上融入独一无二的创意及情谊,尤其受到小情侣们的欢迎。随着不断地创新、开发,梁思奇的店里现在除了“王子”,还增加“公主”。很多巧手的男孩,都乐意动手为自己心仪的女孩做个戴着皇冠的手工机器人“公主”。

看似没用的电子元件,除了用来拼接王子和公主“机器人”,还可以组装成任意造型,比如是小猫、小狗、小牛或小羊等动物形象,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生活日用品。

现在,不仅学生喜欢到梁思奇的店里购物或DIY,不少上班族也成了“手工机器人”的忠实簇拥者。很多看似毫无价值的小东西,经过一番创意,又焕发了新的生命。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梁思奇的事业实现了三级跳。

链接:开一家有趣的“手工机器人”店

1成本不高。原材料不需要太多成本,收集废旧的电脑主板和电路板等,将有用的元件收集、整理;花5000元左右整理店面;2000元左右用于宣传:

2创意最关键。建议多逛逛创意市集之类的集会,多学习、观察新鲜的事物。经过一番脑力激荡,自然能产生更多的创意妙想。只要你愿意动手,有巧思,就能DIY出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了。

3经营策略。这一类创意产品可以摆在店内销售,同时可以放在淘宝店铺内销售。只要东西够精致,就不怕没人欣赏。

篇5:《做手工》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大方地跟同学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2、讲话声音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3、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教学重点:

1、讲话声音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2、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巧巧手》。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的开头吗?红果果和绿泡泡在节目中要教大家干什么?

《巧巧手》节目,红果果和绿泡泡教大家做手工。

导入新课:做手工可以锻炼大脑,让我们富有创造性,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心灵手巧。你喜欢做手工吗?都做过什么?今天让我们展示一些漂亮的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吧。

二、佳作欣赏

出示手工作品图片,说说这些作品。

它是什么作品?用什么制作的?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三、作品展示

1、请你给大家展示作品。提示:要认真想好了再讲!出示展示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讲,先想好内容再讲,你的作品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作品?

(2)要注意讲解手工作品完成的步骤,富有条理。

/ 2

(3)注意听别的同学讲解,中间不能插话。

2、小组自由交流。评选优秀选手。

四、班级交流

1、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述自己组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提出要求:

(1)声音洪亮,讲解明白。(2)吐字清楚,讲普通话。(3)回答提问细致有礼貌。(4)步骤清晰,富有条理。

2、做文明听众。

(1)不懂可以提问,但必须等同学说完。(2)提问题时要把话讲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3)记住关键步骤,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去做一做试试。

3、最佳作品和最佳讲解可以获得奖励哦!给予小红花或者其他奖励。老师在班级圈内提出表扬。

五、课堂总结

会做手工的同学是心灵手巧的,我们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去美化生活,把废弃的物品变废为宝,让它们重新绽放光彩。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的同学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讲述了出来,也获得了劳动的快乐,分享了自己的精彩,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6:教案手工搓圆

1、喜欢泥工。

2、学会搓圆的技巧。

二、 活动准备

橡皮泥、桌布,泥工板,鱼丸实物或图片,手工范例。

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吃过鱼丸吗?”(启发幼儿自由回答)

2、师:“还记得鱼丸是什么样的吗?(圆圆的,小小的,白色的) (提问2~3个幼儿)

师:“宝贝们回答的真好,咱们今天就要来当能干的小厨师,一起来搓鱼丸。”

(二) 出示手工范例:鱼丸,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1、师:“这是老师做的鱼丸,你们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橡皮泥)

2、师:“是的,你们一会也要用橡皮泥来做鱼丸,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鱼丸和我们平常吃的鱼丸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的鱼丸是彩色的,平常吃的鱼丸是白色的)(引导幼儿与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提问1~2名幼儿)

师小结:是的,鱼丸的颜色不一样了,今天咱们除了做鱼丸,还要给鱼丸穿上新衣服。

(三) 示范搓鱼丸的动作

1、讲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或托盘上,取出一小块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撮一撮,再捏一捏,(将制作方法编成一句顺口溜,方便幼儿记忆,如“撮一撮,再捏一捏,捏出一个小鱼丸”,你们瞧,一个小小的圆圆的鱼丸就做好了。

2、现在你们伸出小手跟老师做这个揉的动作。

师(做闻鱼丸状):“哇,真好吃,请宝贝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搓鱼丸吧。” (引导幼儿边念顺口溜边徒手学习搓鱼丸)

(四)组织幼儿分组动手搓汤圆,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在指导时提醒幼儿边念顺口溜边搓鱼丸)

篇7:大班手工花瓶教案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蛋壳拼贴在花瓶上。

2、引导幼儿学习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细心操作的习惯,保持作品整洁。

准备:

1、花瓶实物2~3个。

2、操作卡片《花瓶》、压平后,蛋衣连在一起的蛋壳、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浆糊、干抹布等。

过程:

1、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做设计师,每人设计一个花瓶并用蛋壳来制作设计好的花瓶。

2、引导幼儿观察实物花瓶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花瓶:这几种花瓶的式样各有什么特点?幼儿议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花瓶样式很多,有颈子长、肚子大的,有上下粗、中间细的,有瓶口大、颈子细、肚子略大的。

3、引导幼儿学习蛋壳花瓶的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并讲解:先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花瓶式样,画出轮廓线,再用浆糊把蛋壳满满地贴在轮廓内,也可稍微超出轮廓线。然后用颜料涂在蛋壳上,让颜色渗入裂纹中,再用干抹布轻轻抹去多余颜料。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图画纸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花瓶轮廓后(注意保持轮廓线的平滑),贴在有蛋壳的`图画纸上,使两只花瓶轮廓重合,再在花瓶上面添画上花,一只插满鲜花的花瓶就做成了。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做花瓶,要先设计好花瓶式样,再贴蛋壳,最后添画。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蛋壳要贴满,花瓶轮廓线要剪平滑,图画纸相贴时注意花瓶的位置。

5、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找出谁设计的花瓶式样最新颖,谁制作的花瓶最精美。

延伸:

篇8:手工教案 机器人

关键词:手工业,手工,工艺,手工精神

一、手工业的历史及当前作用

在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手工业曾作为主流的经济生活方式之一, 代表了国家的文明, 各个朝代都塑造了经典的手工业品。如远古的蚕丝及彩陶、黑白陶, 商周的青铜器和烧制瓷器, 春秋战国的鎏金镶嵌工艺, 西汉开创的丝绸之路, 宋代的青花瓷, 明代苏杭的丝织业和妆花锻织工艺, 以及清朝的珐琅彩等, 不断为中华物质及文化宝库添光溢彩。

从历史上看, 手工业脱胎于农业, 为农业社会的农民家庭创造了大量的剩余收入。农闲时候, 农民尤其是家中的妇女, 充分利用农业的原材料, 因地取材, 例如将玉米包叶织成蒲垫, 高粱秆子编成帽子, 将豆籽、棉籽榨油, 弥补了单纯从事农业种植的收入不足, 使其能够养家糊口和改善生活。按近代前欧洲的习俗大多数家庭的家产只分给一个儿子, 其他没有土地的儿子要娶妻生子, 只能依靠从事手工业成家立业。在我国, 大部分农村家庭都经营手工副业, 民国时期, 某些地方, 如宝坻、高阳、潍县等的手工业收入超过农业收入甚至达数倍[1]。20世纪30至40年代, 手工业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70-80%[2]。在特殊的环境下, 手工业能够帮助从业者渡过难关。近代到美国的华人遭到美国排华法案的公正对待, 华人在其他行业不能发展, 就从事白人不做的餐饮业和洗衣业, 这两大行业基本以手工为主, 藉此在异国他乡生存和发展, 可以说餐饮业和洗衣业是当时很多美籍华人的生存之本。

当代社会, 手工业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手工制作的产品通常器型小, 制作速度慢、周期长, 尺寸不标准, 但能体现制作者的个性, 特别是, 其贴近生活, 贴近人本身, 符合人性及人的需求。比如, “以机磨玉蜀黍粉, 则不如土磨之佳, 故玉蜀黍粉之研磨, 乃为磨房所独占。”[3]即使是小的劳动环节和步骤, 亲手采摘植物材料与机器采摘的感觉就不同, 手工缝制的衬衫、领带衣服更为贴身, 手工打磨的家具与机器做的效果也不一样。机器加工的产品过于整齐划一, 规模宏大, 缺乏亲切感, 没有人的灵性;消费者在使用机器产品时, 总会感觉有所不适。在一些地区, 某些行业的生产环节, 重新恢复采用手工制作, 往往使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能够弥补机器生产带来的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 手工业和机器行业的工作领域基本是相同的。手工业的范围涉及面广, 但凡人们生活所需的物件, 理论上都可以通过人的双手完成。在生活领域, 手工劳动和机器加工作用的对象是一致的, 没有必要将手工和机器作用的对象分开。一般而言, 手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也就不是生活和人身所必需的。产业发展的顺序肯定是建立在机器模仿手工劳动的基础上, 而不是相反。虽然机器将手工早先开拓的领域进行了进一步拓展, 但还有一些手工能做的灵巧的活, 机器目前不能完全做到。所以, 将哪些领域专门的划分为手工产业, 把其和机器工业区别开来没有多大意义。

二、手工业的技术改良

手工业包括诸如木作、雕琢、烧造、冶炼、铸造、纺织、印染、缝纫、刺绣、编结、髹饰、装潢、造纸、制革、酿造、榨取、炮制、烹饪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4]。这些技艺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 经过了若干年“优胜劣汰”的竞争选择。目前在市场上存在的手工业包括两类, 一类是普通的作为企业盈利性质的一般性行业, 一类是专门针对高端行业的手工艺。

就第一类而言, 要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目前主要是要对其进行技术变革, 尽可能借助机器的动力。自古以来手工业就在不断发展, 如古代凿井区盐卤的工具从环形刀刃的“圜刃”改为直刃, 即现在所称的“钻头”, 李约瑟博士就此认为现代勘探石油的钻深技术, 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如, 四川一带人们利用从钻孔中冒出的天然气来蒸发从盐井中抽出的盐水。近代以来, 面对西方工业的竞争, 传统手工业能够很快应时变革。如棉织业由传统的投梭机改为拉梭式织布机, 再改为铁轮织布机和雅伦式手拉提花机, 实现了从手织到脚踏, 不但织布幅宽加长, 而且织布质地坚匀, 光泽细致。丝织业的生产工具则引进了法国发明的手拉提花丝织机, 后又采用了电力织机[5]。传统农民面对新型的机器, 其积极运用和引进吸收的速度和能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现代依然如此, 如郫县豆瓣酱制作厂, 在其旧厂拆除搬入新厂后进行了技术改造, 原来的人工一年365天每天需定时翻缸的部分工作流程改为使用机器搅拌。

依此, 传统的手工部门, 如食品制作、棉麻丝毛纱编织、缝纫成衣、陶瓷金银工等都可以适当引入机器, 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原料入仓制作的各个环节, 采用更快的动力。精密的瑞士钟表也不是完全的手工制品, 大部分工序还是采用机器完成, 在一定意义上, 是机器生产倒逼着手工业进步的。当然, 在关键环节和最后成型阶段, 还是要人工大力介入的, 这样才能调出好酒好醋, 生产出好的手工面茶、手工衣帽鞋袜, 绘出精美的陶瓷等, 此类产品只有加入人工手艺, 才能做得更出色, 符合人的内在需要。

现代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组织管理模式, 也可以适当运用于手工制作中。民国时期, 人们已然发现, 漆器制作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如能专门创设一个温度和湿度恒定的室内环境, 就能够常年不间断制作。对于一些需要时间的成品制作, 如酱油咸菜火腿, 如果仅仅依靠天然条件, 将原料露天酿晒, 不但时间周期长, 而且卫生得不到保障, 同时难以控制自然发酵, 如果能自制酵母菌, 人为地保温杀菌, 就可以缩短制作流程, 降低成本。手工业基本是作坊式的, 若能仿照工业的系统化流程, 不将一件完整制品的各个制作步骤分割开来 (如陶瓷中的烧窑、做、画桌、匣砖、包装) ,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 尽量在同一个工作场所, 统一时间集体制造, 至少在主要的制作环节中碰头汇聚, 相互督促, 吸收工厂的一些组织优势, 定能推动其发展。再如, 可通过平等主体的合作组织 (公司制或由政府组织) 获得原材料, 或直接面向市场, 不是由过去的处于中间人的“包买商”统一发放收集转售, 这样更能提高效益等等, 从中探索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业发展路径。

就第二类而言, 可能是手工方式最具发展前景的地方。手工制作趋于高端化, 与文化产业结合, 应是它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些具有很强个体性和艺术性的手工, 如刺绣、泥塑、壁画、金工、雕刻、编织、布贴、木作、玻璃工艺、修理等, 本身包含了很多文化创意的元素, 将之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未尝不可。工艺和纯艺术略有不同, 工艺保持了手工的自然性和实践性两种成分, 通过手工将其“做”出来, 使某一文化创意显得栩栩如生、清晰深刻, 自然力和审美的愉悦同时具备, 区分于只是通过文字音像等符号“表达”的艺术。艺术通过“手”来展现, 形式同样多样丰富, 各具差异和特色, 工艺美术不仅拓展了手工业, 而且为整个文化产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走艺术化道路, 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可能是手工业未来最好的发展途径。

工艺美术结合现代信息科技, 如动漫、音响、数字化模拟等,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这方面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学科和课程, 招收了学生。这类手工不宜采用机器动力, 它并不需要成批制作。在组织形式上, 对于这种偏重于艺术的创作, 采用传统的突显自由、个体化的作坊、工作室的组织形式或许更为合适。

三、手工业的拓展

手工业的手工精神需要在现代社会大力发扬。现代人太“懒”了, 以至于“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极可能导致人的肌肉萎缩, 四肢不畅。“眼高手低”的现象不局限于某些人群, 长此以往, 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手工业要发展, 需要其走入到广阔的社会中, 让更多的人来熟悉它, 做好手工的推广工作。手工不只是手工业才有, 可以让手工爱好者选择式地做一些最粗浅的手工艺活, 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城市手工休闲作坊, 然后从中收取费用。这只是手工推广的一小部分, 手工可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销售中加入手工。有些组合的产品, 不一定非要以成型的产品出售, 可以考虑让消费者自行组装, 既节约成本, 又锻炼手工能力, 有名的宜家家具就是这样销售的。由购买者选择自行在家组装, 组装过程相对简单, 组装好的家具能够给人们带来成就感和可控制感。

再如手工与家务。家务活基本上都是手工活, 算得上是繁重的周而复始的日常活动。细碎的家务活动, 是很多机器所不能及的, 家务生活涉及各种程序, 有些是机器操作, 但不可能每一活动都设计出机器, 由机器完全替代, 例如扫地机器人, 对于不平坦地方、偏僻角落的垃圾还是不能完全清除。家务是目前被忽视的另一块与“工作”等量齐观的领域, 如能将手工有效植入这个领域, 手工能发挥别样的作用, 在家中做工艺, 发展家庭工艺, 出售供家庭工艺的备用商品和技术, 是手工业的一个任务。

手工业借助机器动力, 机器生产中也可以有手工, 而且在机器工业中有必要宣传手工活动是必不可少。所有机器行业, 都不能完全信赖机器, 应设置相应的手工操作, 以防止发生机器失灵的情况, 要呼吁使此成为一种制度规则。汽车、飞机的操作, 宜训练驾驶员的手工技能, 出现突发情况后能够作出应急处理。在一些空难的飞机事故中, 有些飞行员灵活机动地进行人工干预、处理, 减少了人员伤亡, 有些操作者在面对机器故障时往往束手无措, 本可以避免的惨剧却发生了, 这和平时的人工训练匮乏有关。现在汽车驾驶训练弱化了这一环节, 多是采用自动功能驾驶汽车, 在设计上应设想各种情况发生时如何使用人工干预的处理方式, 不能过于依赖机器工具。让管理部门和全社会认识到, 没有配套齐全的手工辅助作业系统的, 任何机器生产部门不宜贸然开工。在钢铁冶炼等部门, 人工也可发挥作用。由于机器按照固定的程序作业, 在预定的时间达到某一标准, 但外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每一阶段中都可能出现各种状况, 需要人工细心观察, 进行调控, 确定用料的加减、温度的高低等。这些部门都有机器调控师, 这样能将人工的灵活性融入到机器作业中。对于机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的监控, 以及最后阶段的综合, 人工在其中都起到了主导作用, 用以减少机器的程序化和生硬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 手工的价值不断提升。简单的亲笔书写、会面, 亲手做一些小东西, 比起电脑打字、打电话和发电子邮件、去商店购买礼品更有意义。亲自编织制作的更高级的作品, 如用锦缎编织成椅垫、琴台、台锦、手夹、皮包、枕被、门帘、床沿、桌围, 用丝绸做衣服, 用金银加工装饰成的杯盘碗盏匣盒, 青铜器制作的佛像塔香炉等, 尽管不如机器产品规则, 但显然更具价值, 手工制品不缺乏市场需要。手工业不满足只作工艺品, 工艺附载在其他生活产品中, 将手工依托在品牌产品中, 通过这种游击式的“分化”、“分解”, 能为手工的新生提供强大的依靠。一些大的国际衣鞋品牌采用纯手工制作方式, 将新的时尚装饰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结合起来,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因其稀缺和珍贵, 价格相应升高。

四、手工的精神及哲学

进而言之, 手工可以演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中的人动脑动嘴的多, 这是一个动脑多说话多以符号表述多而动手少的时代。每日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 即便是专业的人员, 如果不能及时跟踪本专业的方向, 都可能遭到落后淘汰。在现代通讯技术的支持下, 表述方式更是变得多样, 从纸质到电子版, 文字、声音、图像, 任由选择。不仅如此, 这些表述可以瞬间实现, 能即刻为世人所共知, 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这一条件。以动脑为主的行业集中在第三产业, 包括教育、行政、传媒、信息等机构, 这些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脱离了动手作业方式, 专职于构想和表达。

毫无疑问, 构想和表达的世界远丰富于现实的世界。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思考、思想及符号被湮没了, 它们并没有转变为实际的物质形态, 也就是通常所说没有转变为“现实”。迪士尼描述了很多的动画故事, 在没有迪士尼乐园之前, 这些故事也只能存在于图画或视频中。实现思想和符号需要外在的条件, 依赖外在的工具, 由于条件的限制, 思想和符号的绝大部分仍没有转化出来。人们有超前的大脑, 发达的语言, 但是, 各种动手能力正越来越滞后于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仅就现实的实现工具而论, 机器现在大行其道。机器由人制造出来, 却常常脱离人的掌控, 蔓衍危及到人类自身, 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的崇高感使人有渺小自卑之感。并且, 人们越来越依赖机器, 主观能动性日渐消蚀, 缺乏反思的动力。相比机器, 手工能够自由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附加在产品物件中, 人控制物, 而不是与之相反, 由物件控制人。费孝通先生将此称为手艺精神。“手艺精神中, 人是主, 工具是客, 主客之间形同伙伴关系, 手艺工匠酷爱他的工具, 可以通过工具发挥他的手艺, 表现他的人格。而机器产品好像和人无关, 脱离了人的掌控, 而且因其大型和严峻为人所仰视和不洽。”[6]为了保留和发挥这种手工精神, 现代社会人人都不妨成为一个手工者。人们应多多动手, 实现自己的构想, 即使只是一个小物件, 也能够从中感受到自己作为本体的完整的现实, 而不是唯理想的实现, 能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自然力属性。

手工来自于“动手动脚”的“筋骨之劳”、“野蛮体魄”, 但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动手动脚”只是单一维度的或简单的肢体行为, 没有多少目的感和整体感, 而手工不一样, 它是多种维度的综合, 有成型的方向感, 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等待, 是相对更高级的“动”的活动。简之, “手工”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活动四肢, 唯有手工, 才能体会到人的整体的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存在感。

手工和思考表达不是完全对立的, 手工本身融进了思考和表达。手工不能只是专门动手, 要做出一件像样的作品, 手工业者需要思考和构想, 这是心手合一的行业, 所以工匠们需要学习文化, 手工中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质, 一般而言, 手工劳动者都是心灵手巧的人。当然, 在现代的专门化的社会中, 每一手工往往只是专注于本行业, 所涉及范围狭窄, 而且手工本身就比较简单, 从事手工劳动的人的脑力功能并不需要特别发达。如果工匠们要脱离匠气, 成为工艺大师, 就需要扩大其认知及经验领域, 培养思维和想象力。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 就是手工业的高端化, 是手工和思想符号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五、结语

我国一些现代工业体系影响还没能抵达的地方, 如偏远山区, 纯正的手工业还保持着, 这些手工业不但是当地人的生活所资的来源之一, 而且保留了手工的最初特色, 这是新时期原始手工的标本, 属于非物质文化的遗产。这些手工业之所以传承很少,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古代为了保持专利饭碗, 避免恶性竞争, 手工业有些秘而不宣的技艺在里面。“凭君绣得鸳鸯看, 不把金针渡与人”。这些手工技艺有的传男不传女, 有的传娶过来的媳妇不传嫁出去的女儿, 收徒也有时间限制, 几年一次乃至几十年一次, 行帮和姓氏都作为排斥和垄断的工具。此外, 手工业依靠的是常年积累的经验, 方熟能生巧, 那些细微巧妙之处,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些原初的每种手工都应该保留, 让年轻人对它们感兴趣。现在有些手工艺品种濒临灭绝, 后继乏人, 甚为可惜, 应想办法全部传承下来。这些手工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其作为手工所能达到的某种高度, 保存它们可以避免后人走弯路。这些手工产品体现了当地的环境和人的思想性情, 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风, 是纯粹的“地方性知识”和乡土文化。

总而言之, 手工艺术院校、民间手艺人及工艺大师、爱好手工的新一代学生及都市男女构成了现代手工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对于手工业需要特别关注, 应对此进行资助奖励, 鼓励人们通过开展览会、建立手工业区、建立行业协会和学院、作坊、工作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式, 促进手工业同业间的交流。依托工业品各级各类市场, 如旅游、收藏拍卖、娱乐、手工创意坊, 依附各相关企业, 使手工业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契机。此外, 手工业中的手工应作为一种哲学和精神存在, 渗透进各行业和领域中, 逐渐内化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手工能够使人感受到仅凭双手对一些原始的材料发生作用时所能达到的高度, 结构、美感、目的、道德、秩序、灵动、重量等都从中呈现, 这也许是人体验到自身价值的最直接的媒介和活动, 可以以此克服泛滥的纯思考和表达带来的脱离现实感, 以及对于大量机器及其产品使用所产生的无力控制感。

注释

1[1]周飞舟.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60-61页

2[2]1933年手工业在工业增值中比重接近75%。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 上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54页。另有学者统计, 辛亥革命前后, 全国20749家工厂中手工工厂占98.25%, 直到1954年, 工厂手工业的家数仍占全国工业总数的79.1%, 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8.6%。参见彭泽益.近代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场手工业.近代史研究, 1984 (01)

3[3]彭南生.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 (02)

4[4]吕品田.重振中华手工.装饰, 2007 (08)

5[5]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231-234页, 312-318页

篇9:机器时代的手工王国

泥人李——肖像“工程师”

被称为“东方神手”的“泥人李”(李柏林)的工作室,恐怕早已被媒体踏破门槛,记者到的时候,他正沉浸于一樽泥像的鼻梁修整当中,神情专注。

“每个人都有将自己的形象定格于历史的权利,为什么只有伟人才能塑雕像?”李柏林瞄准了一种电脑复制不了美院也不擅长的艺术形式——雕塑人物肖像。为此,他还专门学了一年多的泥巴,以便于后期配泥。

“艺术要打动人心,并让人过目不忘”,李柏林在观察人物的时候,会分析他们内在的特点,并洞察他们的灵魂,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神韵。从街边艺术到走向国际,李柏林只需要一袋泥和一柄竹签,因为那直抵人心的艺术心灵是没有舞台限制的。

爱玩泥巴的小孩很多,李柏林只是其中一个,但在几十年的创作之后,还能像他那样持有单纯之心并保有无限激情的,又有几个?

景泰蓝——辞旧迎新

景泰蓝,又名珐琅,其制造历史可追溯至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主推蓝色而得此名。然而,现代景泰蓝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为轻易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品甚至于耐用品。

景泰蓝别名“铜胎掐丝珐琅”,可明显看出其制作工序:给铜胎上画,依图案掐丝,而后,用小铲填充各色釉料;只是现代制法中去掉了传统的“窑变”工序,规避了窑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色难题。

如今的景泰蓝运用领域较为广泛:居家装饰、酒店大堂的背景墙、庙宇的佛像乃至于各个领域的地板砖,都已有了成熟的技术支持。

瓶内画——“反观”的艺术

如果把绘画、雕塑说成是“正向临摹”的艺术,那么瓶内画无疑就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描绘过程。瓶内画源于明末清初进口于西方的鼻烟瓶,那时候,国人们对这小小的舶来品进行艺术再加工,到后来形成一门融汇了中西文化的民间艺术。

从1999年开始,刘楠就开始学习瓶内画工艺,一开始,由于平衡不好作者与观者的角度,创作相当艰难,“最先是画风景等静物,还比较好把握角度;至于后来画人物肖像,则苦练了好久,那时候画了近一个月的毛主席才显出那么点儿神似”。

如今,除了诸如领袖人物这一系列作品外,刘楠还专门在黄鹤楼内设有工作室,给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游客画肖像,颇受大家的喜爱。

水晶工艺——光影之魅

晶莹剔透、造型生动,用特定的颜色代表特殊的含义——成就了这一纳光影于体内的水晶之魅。

陈均钻研水晶制作工艺已有十年时间,已能熟稔掌握制作工艺的精髓:将水晶玻璃棒用小型喷枪或灯炬加热,经高温熔化后,以拉、扭曲、线绕等技巧,连续组合起来,一樽被你赋予特定形态的水晶工艺品就这样活灵活现于你面前了。

水晶工艺品因其选材而高贵雅致,性轻寒,不仅有实用价值和装饰作用,还可以用来聚财镇宅。目前,陈均已制作出大量不同题材的作品,并参加了大型展会,深受各界好评。

拼布工艺——“补丁”也时尚

看着拼布艺品,想必你脑中最先浮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的“百纳被”——又有谁会料到,远古时代用于防冷御寒的“补丁”技艺如今却变成一种古典唯美主义时尚。

拼布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北方,但作为审美工艺并被产业化却最先发生在美国和日本。通过拼缝各种各样的布片,随意结合各种刺绣、编织、钩编、剪纸等手工艺,并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如玉如意、皮影戏等),可做成提包、靠垫、挂毯、玩偶,可谓“生活艺术品”之集成。

作为拼布工艺爱好者,王银认为拼布不仅能发挥创意获得成就感,还能在安静创作的过程中丰富精神生活。

皮雕画——质感“欧卡”

皮雕画,又名欧卡画。“欧卡”音译自意大利语OCAR,是一种再生皮革,皮雕画就是通过精湛的纯手工或激光雕刻工艺,在高级欧卡材料上进行绘画创作,形成生动逼真而又质感强烈的艺术作品。

与普通画作相比,皮雕画色彩更为亮丽,经过立体装裱后能产生特有的浮雕效果,且有着其他材料不具的细腻质感,显得高贵而典雅。

篇10:海绵纸手工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多了解一些关于海绵纸的知识,认识海绵纸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多动脑、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二、内容简介

1、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海绵纸方法;

2、学习制作美丽的花;

3、动手美化教室。

三、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海绵纸 彩笔、小剪刀、双面胶

《美丽的花朵》

活动目标:

1、了解花朵的制作方法。

2、体验海绵纸的快乐。活动准备:

用海绵纸剪成的若干朵花儿。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海绵纸兴趣

(课件

1、展示海绵纸)

师问: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纸?(海绵纸)(课件

2、展示同学们在用海绵纸做手工)师问:他们在干什么?(用海绵纸做手工)(课件

3、展示海绵纸制作的花)

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海绵纸花朵)

师:请一个来同学来选一朵小花,说说它是什么样的?(是花瓣一丛一丛堆起来的。)

小结:这些漂亮的小花都是用彩色的海绵纸做出来的。同学们想不想试着做一做。好,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学做海绵纸手工作品。

二、教师示范并讲解做法

老师说:想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师边示范边讲解)

老师做着说:

1、先在一块大一点的红色海绵纸上画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放在一边备用。

2、再在一块小一点的粉红色海绵纸上画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放在一边备用。

3、然后取一块边角料剪出花蕊,放在一边备用。

4、取出双面胶,撕下一小段贴在粉红色花瓣的背面,撕下胶面纸,把它贴在红色的花瓣上。

5、再取出双面胶,撕下一小段贴在花蕊的背面,撕下胶面纸,把它贴在粉红色的花瓣上。

同学们看看,一朵海绵纸做的花朵就做好了。

三、学生学做海绵纸小花。

老师给每个同学发海绵纸、彩笔、小剪刀和双面胶。

老师指导学生学做海绵纸小花

1、先在一块大一点的红色海绵纸上画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放在一边备用。

2、再在一块小一点的粉红色海绵纸上画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放在一边备用。

3、然后取一块边角料剪出花蕊,放在一边备用。

4、取出双面胶,撕下一小段贴在粉红色花瓣的背面,撕下胶面纸,把它贴在红色的花瓣上。

5、再取出双面胶,撕下一小段贴在花蕊的背面,撕下胶面纸,把它贴在粉红色的花瓣上。

好了,大家把自己做的花拿出来展示吧。(评价一下谁做得好,表扬一下。)

五、动手布置:(老师说):现在我们把做好海绵纸作品布置到墙上吧。

老师提示:要想把话贴在墙上,还要在画的背面贴上双面胶。撕下胶面纸,再把它贴在墙上。这样墙壁就漂亮多了。

老师说:让我们把做好的各种作品贴到教室的墙上吧。

(老师指导学生将做好的各种海绵纸作品,动手布置到学习园地栏的两边。)

(贴好后,表扬一下同学们做得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手工教案 机器人】相关文章:

大班手工教案07-31

手工兴趣教案04-10

黏土手工教案04-22

粘土手工教案04-23

大班手工教案04-30

幼儿手工小班教案05-22

手工编花篮教案04-08

手工教案1范文05-18

手工花教案范文05-21

做手工教案范文05-22

上一篇:很安慰朋友的话有哪些下一篇:苍凉的伤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