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2024-04-23

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精选9篇)

篇1: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对于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1

研究认为,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成本”,而发挥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成本管理”。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就必须对成本进行客观核算。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下,由于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导致大部分的物流成本隐藏于水面之下,从而使物流成本严重偏离了实际成本。尽管学者和业界尝试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如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促使企业挖掘节约成本的潜力,但是,所获得的物流成本信息仍然是用金额评价的物流活动的结果。如果不超越物流成本本身,即使再准确的物流成本核算也失去了意义。

作业成本会计系统是由美国学者罗宾·库珀(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S·Kaplan)于1984年创立的。作业成本法的精髓就是作业消耗,其基本原理是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作业总成本。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从诞生开始,就引起了西方管理界和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公开发表的各类学术成果不断增多。20世纪90年代,在英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杂志》、《哈佛商业评论》及《注册管理会计师杂志》等会计刊物发表的ABC论文数以百计。随后,由于一些公司在应用ABC后又因种种原因放弃使用,理论界对ABC的研究一度趋于冷静,也有人发表文章对ABC的正确性、适用性提出质疑。但是,随着ABC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行业应用,特别是ABC应用软件的开发,ABC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自1995年以来,我国便有不少学者和单位致力于ABC的引进与应用,如余绪缨教授、王平心教授、杨烈飙博士、邓为民博士以及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中国会计学会等。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平心教授在1997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适应先进制造系统的作业会计研究”和1999年承担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中研究了中国企业是否具有实行ABC的条件,中国企业能否应用ABC和怎样应用;王耕、王志庆等人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对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探讨;武汉理工大学的邓明然教授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做了试点研究,把ABC用于经营决策、成本控制、战略制定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会计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之上的。按照詹姆斯·A·布林逊在《作业会计》一书中的解释,所谓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则按作业产生的原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池中,然后按作业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将成本池中的制造费用向各种成本对象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根本区别表现在: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细化了分配标准,由传统的按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多种标准分配,对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的合理分配率。由于细化了分配标准,所以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二、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引起物流管理者感兴趣的原因是:同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只能展示物流成本的大小,这些成本数据在物流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尽管有不少企业已经把握了物流成本,却在如何灵活应用这些数据上遇到了难题。这说明,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成本数据在解决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上,在促进物流管理水平提高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制造企业,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企业却有很大优势:

(1)物流成本按功能可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和管理费用。这些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又以固定成本的形式出现,因此,物流企业没有直接的、可追溯成本作为合适的分配基础。

(2)物流企业实际上没有或只有很少材料成本——企业主要的短期变动成本,执行单项客户作业所需要的资源波动并不影响对这些资源的短期消耗。因此,如果物流企业按其短期变动成本做出关于服务客户的决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物流企业要比制造企业更加关注客户的成本和获利情况。物流服务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服务成本依赖于谁提供服务以及何时、何地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服务达到何种程度等。因此,以作业为基础,按客户计量成本和收入比按产品计量成本和收入能为公司提供更为相关,更有价值的信息。

(4)小批次、个性化服务特点鲜明。物流企业面对众多的客户,每个客户所要求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服务)品种多样、结构复杂、工艺多变、经常发生调整生产作业的情况下优点突出。

(5)物流过程的可分解性。物流过程虽然复杂,但都可以分解为单独的活动(作业),比如可以把仓储分解为装卸、搬运、验收、加工、补货等,这为物流企业实施作业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CostingManagement,简称A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近几年来,作业成本管理在一些先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成本信息对决策的相关性和作业管理思想的优势。表1是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中的应用情况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成本管理在国外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深入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决策的各个方面。其中,应用作业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目的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9%,其次是用于成本预算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5%,其他还有用于过程改进、营运评价、产品盈利性分析等目的的。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具有极大的作用:

(1)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较少的资源提供更具获利能力的产品组合。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对产品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尽量说服客户使用本企业已成熟的服务项目,减少因客户要求的特别服务而引起的配送计划改变带来的成本上升或努力提高服务价格弥补特种服务的维持费用。

(2)对各种方案进行成本分析,选择成本最低作业。在进行运输决策时,要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线路、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的预算,运输人员的配备和运输投保等多种方案进行分析选择,在完成同样作业的前提下,选择高效率、低成本的方案。

(3)尽量实现作业共享,减少批次作业成本。运输作业中可利用规模经济的特点,增加装运规模,包括接受运输订单的管理费用、定位运输工具装卸的时间、开票以及设备费用等与商品转移有关的固定费用。固定费用不随装运数量而变化,作业共享可减少每单位运输成本。

(4)消除多余作业环节,减少高成本和无效工序。在搬运装卸作业中必须很好地考虑运输和保管活动的连接和配合,运用信息技术对作业进行有效的调配、控制,尽量减少装卸搬

运的环节和次数,消灭重复、无意义、可有可无的作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时间浪费。装卸本身不会提高物品的价值,而且还会因破损、污损等原因降低价值,所以,不必要的搬运和装卸应尽量避免。

(5)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对于那些被划分得过细的,却又关系密切、属性基本相同的作业应予以合并,以便减少成本动因的数目,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实行成本,提高作业过程的总体效率。例如,可将“客户调查作业”、“合作洽谈作业”、“合同签订作业”都合并为客户开发作业。不同作业是否有必要进行合并应视拟合并的各项作业的复杂程度、相互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能否适应管理要求的具体情况而定。

(6)改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的改善是从作业层次上重新设计组织的各项工作,由于作业是组织的基本活动,所以重构作业,也即重构了组织,重构了物流。如果说设计和开发作业成本系统的过程能揭示物流的现状的话,那么改善作业流程便能使物流向更佳状况发展,使物流从“现在是什么样”走向“该怎么样”。

四、结论

作业成本法非常适合物流成本管理。它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物流企业提供合理的物流服务收费标准。由于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对成本进行分摊,因而,能够为企业的预算制定、财务报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全面支持企业的战略规划、客户管理、绩效管理。

在某种程度上,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前必须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成本结构和成本效益原则,对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当然,尽管有些企业还不具备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但可以充分借鉴先进的作业管理思想,这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改进成本核算信息是大有裨益的。

篇2: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物流企业;ERP系统成本管理

随着精益生产,零库存等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物流企业小订单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在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还没有通过降低自身的成本来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这些都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物流企业实施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业成本法能有效解决物流企业产品定价难的问题

产品的价格建立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企业就可以盈利,否则,就会亏损,物流企业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作业分析的观点合理制定出产品价格,有效解决产品定价难的问题。

2.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能有效的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资源、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客户成本的新型管理方法,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对物流的各项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并动态反映,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供有用信息。

(二)物流企业实施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1.物流活动的成本具有间接费用比例高的特点

物流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营运间接费用在营运成本中的比例很大,而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依据,正适合了物流企业营运间接费用包含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的特点。

2.物流过程具有可分解性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可见作业成本的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和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来分离、归纳、组合,然后形成各种产品成本。而物流企业其生产、服务过程虽然复杂,但都可以准确分解为单独的活动(作业)。

二、物流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成本管理依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进行作业分析,消除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调查,优化作业流程,最终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但我国企业目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尤其是在物流企业的运用分析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物流观念尚未转变是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重要的思想障碍

随着入世后的竞争激烈,现代的电子技术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业,也带来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但是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那种以为作业成本管理只有依靠高科技的制造企业才能发挥作用。从实质上来看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成本管理为基础,但是却超越成本管理本身的一种企业管理思维,是实现成本核算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尤其是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要使客户满意,首先要以员工满意才能达到持续改善之理想境界,消除一切不增值作业,从而优化企业物流的作业链——价值链,在作业管理下,企业物流管理的重点从过去强调对员工行为的控制转移到让员工知情,并授予他们自我解决问题和持续改善作业链—

—价值链,尤其导致企业物流管理从过去的命令——控制观念转向知情——改善观念。对此,传统的“以规章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难以胜任。

(二)我国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性能有待提高

1.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我国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不能与客户系统兼容 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因而信息化水平低下,从而影响我国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益。要使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成功实施,必须有良好的信息系统与之配套,作业成本核算软件的优劣会严重影响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实施,所以应开发与完善作业成本系统软件功能,简化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

2.作业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应用中缺乏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结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企业生产环境、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ERP系统的应用,为作业成本管理制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大多数物流企业却没有好好利用并有效进行融合,始终存在着作业成本法的信息采集和计算量大,数据来源不准确,数据输入不及时等,在采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有很大难度,尤其是更无法为作业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基于作业的准确数据。

(三)成本动因确认具有主观随意性

现行的财务制度下,成本动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没有明确的界定与规范,因此,企业对成本动因的确认具有相当大的主观随意性,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在作业成本观念下,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础,易于区分责任,减少成本的主观动因。同时ABC法还特别强调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和质量检测时间等非财务变量,因为它们与产品实际成本耗费也有极强的相关性。这些使得作业成本管理人员对成本动因有关信息不能连贯、可信地获得,而只是凭主观臆断对其进行归集和整理,这无疑降低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精确度。

(四)没有兼顾成本效益原则,非增值作业居多

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支付成本大增,作业成本库的选择,可使成本--效益平衡。论文网因此,作业成本法最持久的好处是使管理者明确成本结构以及引起这些成本的各种作业活动,清晰的认识到整个生产流程以及资源的消耗情况,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物流企业复杂的作业链,对所有的作业进行逐一分析是不可能的,根据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作业链不是各种作业的简单汇集,而表现为作业之间的相互“链接体”,也就是说作业成本管理不仅是管理单个作业,更重要的是管理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的时候作业链上的作业可能均是增值作业,但并不代表组合起来形成流程后就会增加。

三、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物流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我国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观念上的改变。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自主性、开拓和创新精神,优化企业物流乃至整体的作业链——价值链,物流作业管理必须辅之以柔性管理,改变传统企业管理的权力结构,从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集权化管理转向横向的分权化民主管理,以作业链及其背后的“员工链”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确立全体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发言权即以人为本,以员工满意作为外部顾客满意的基础和条件,满足外部顾客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切不增值作业。因此,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企业内部新的权力机构有助于将柔性管理的原理落实到实处。从某个层面看,作业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作业管理以人为本推演和设计企业组织框架和运转机制,从而导致企业再造工程的兴起。

(二)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引进先进软件设施系统,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

1.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

首先,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要不断加强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要不断融合和合作,从而加强我国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益。

其次,物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个作业环节实施有效的跟踪,有效的控制作业和作业链——价值链的协调统一。

2.实现计算机软件与作业成本思想的整合,开发与完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设计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开发系统软件,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比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就是一套先进得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结构中就包含了全面成本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和目标就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下面就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的的优势谈谈其必要性。

(1)能够扩大ERP系统成本管理的范畴

作业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成本管理,ERP系统融入作业成本管理可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计划、预算、分析和控制,作业成本采用多分配标准计算间接费用,把企业的间接制造资源与生产物料资源一起纳入ERP系统计划、管理和控制范围。

(2)能够促进有效的成本控制

ERP系统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从设计阶段开始对供应链中耗费资源的作业进行归集、计算和分析,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增值作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3)便于企业更有效地推行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

ERP系统集成了整个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手工操作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从而使企业有效的推行作业成本管理,同时通过原始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每一作业的形成过程及资源耗费情况,从产品设计开始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和生产方式,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进行合理预算,兼顾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

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目的并非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其作用在于通过作业分析,确定作业成本动因更好的理解生产过程,使采取的管理措施更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者能够识别并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

1.合理确认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企业应该深入分析作业,合理选择成本动因,确认同质成本库,从而保证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相对正确;另一方面,按照一贯性原则,尽量保持成本动因和作业确认方法的前后各期的一致性。根据物流业务特点和ERP系统设计作业成本的优势,如果将作业成本法融入ERP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性能优化,对于丰富和完善作业成本法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兼顾重要性原则

根据重要性原则,管理人员要经常考虑一下作业是否增值,分析作业并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努力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应该不断对其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其确实增值。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我们可以粗略的分析和比较,完全可以确定哪些作业增值多,哪些作业增值少,哪些作业浪费情况严重,哪些作业效率支出高,而刻意追求数据的精确是得不偿失的,只有通过作业分析,使企业溯本求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企业产品增加价值的作业上,尽可能提高从客户收回的价值,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使浪费、损失减少到最少。在这一方面作业成本法却能能大大改善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部的竞争力,使我国的物流取得在竞争中不被淘汰,虽然其收益没有一个客观的计量依据,但是却与物流企业未来盈利的现值是可比的。因此。在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时候,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目前物流作业成本管理大多还是停留在成本核算方面,成本控制缺乏力度,这与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法支撑有一定关系,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方法在物流企业中应该得到重视,在成本信息的利用上,不仅要从物流作业成本分析上入手,更要从战略高度为物流企业系统的设计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晓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适用性研究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0

篇3: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情况

作业成本法成功的运用到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上,将最大限度的弥补传统企业物流管理方法的不足,细化了企业物流成本,明确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企业可以更加精确的了解业务的相关成本,能有效的确立战略措施,帮助企业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作业成本法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国外作业成本法是埃里克·科勒(Eric Kohier)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大量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最后美国的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卡普兰(Robert.Kaplan)教授通过总结和发展相关思想,作业成本法首次被系统的提到。作业成本法的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末,达到成熟阶段是21世纪以来,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越来越科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1984年余绪缨教授把《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引到中国,这本书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介绍。《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是199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成本法为何产生,以及具有的优势。大量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和探讨作业成本法,如今中国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越来越成熟。

(二)作业成本法引入企业物流成本的原因与意义

企业的利润与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本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收益情况和物资使用情况。鉴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很好的计算当今企业的物流成本,中国的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而言要高出很多,为了改变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的现状,我们需要探索出更好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可以更好的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足,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突出了作业成本法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足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计算,作业成本法的实践和理论为其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物流管理。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物流管理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物流管理运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作业成本法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企业物流管理应该引入该先进的计算方法。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中的信息不完整,物流成本没有被我国当前的会计制度设立单独的科目,物流成本没有确定的界定和统一的口径,许多成本项目中包含着物流成本的数据,从财务报表等相关的材料中,不能看到明确物流成本的实际情况。对于需要明确物流成本信息的企业,获取成本信息会比较困难。第二,分配不合理也是传统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传统的物流成本中的间接费用的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本结构比较简单,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低等情况。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传统成本分摊方法会造成相关方面的成本转移,不按实际情况,只按相同的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将造成产品成本的变形,然而公司相关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等都会受到上述失真信息的不利影响,使得企业的利润有所下降。第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计算出足够的物流度量。企业常常会有跨部门的物流活动及其费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把其归为一类,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细化。

(二)物流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物流作业成本法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足,可以更好的对物流成本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好适用于现在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与现在企业发展环境相适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企业中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企业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要求,生产的产品变得种类繁多,复杂的生产工艺,频繁的物流活动,使得物流费用计算更加复杂等,作业成本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第二,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的确保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对于在间接费用上,作业成本法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标准,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对费用的影响,提高成本的归属性。第三,物流成本管理更加需要作业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的物流成本管理,需要对作业成本进行管理,作业成本法可以把物流信息进行分类和归集。对物流信息进行了细化,利于企业管理者参考物流信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公司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和增加相应的作业效率,进而增加公司经济效益。

三、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对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了解,了解到我国虽然使用作业成本法的时间相对较晚于发达国家,但我国学者对作业成本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目前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企业发展,作业成本法凭借着本身的巨大优势,将带动我国企业的经济更好更稳发展。

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集成管理方法,包括作业会计和作业管理,其基础是作业成本计算。间接费用分配不公平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通常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作业成本法能有效避免上述失真的发生。本文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情况,作业成本法相较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说,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徐晓蕊.谈作业成本法下的物流成本优化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1):142-142.

[2]沈乡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公司物流成本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5(21):16-18.

篇4: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关键词] 作业成本 物流作业成本 物流系统 作业成本库

物流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因为用于管理决策的的两种主要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相关性,难以适应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而作业成本法在这方面正好符合需要。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作业成本系统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业成本法,二是作业管理。作业成本法能够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缺点,它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许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作业管理是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作业成本法源于一种新的企业观,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的最终产出,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成本法就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许多组织资源的使用并非用于构成产品的实物形态,而是用于为各种辅助作业活动提供一个宽泛合理的安排,以便能够为各类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作业成法的目的不是将共同成本分配到产品,而是对用于各种作业的资源进行计量和评价,这些作业业务主要是指辅助生产、交货及顾客服务。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成本计算对象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作业总成本。作业成本法首先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的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成本对象的成本。这样,作业成本法改进了传统成本分配方法采用单一成本分配基础的弱点,力图找到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或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由若干项作业构成的。物流作业是一个组织活动对物质资料实体的物理性移动,包括场所位置的转移和时间的占有的世纪操作过程。物流作业包括运输作业、储存作业、包装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通加工作业、信息处理等。这些作业构成物流整体作业,从而实现物流功能。

2.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

资源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它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一般来说,资源可以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厂房设备资源等。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企业各项资源被确认后,要为每类资源设立资源库,并将一定会计期间的资源耗费归集到各相应的资源库中。作业确认后,要为每一项作业设立一个作业成本库,然后以资源动因为标准将各项资源耗费分配至各作业成本库。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项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3.明确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被各种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由于物流服务过程中所需作业的数量很多,因此,从经济上看,为每一项作业确定一个成本动因是不可行的,反之,将许多作业综合起来,并用一个成本动因又会造成成本计算的误差。所以,物流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动因的确定即确定成本动因的数目和选择哪些成本动因需要特别注意。成本动因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四个原则:选定的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之间的相关性;计量成本动因的成本;成本动因采用所诱致的行为;上述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对于成本动因数量的确定。由于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系统所需要的最少的成本动因数目取决于其要达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及物流的复杂性。所以要达到的成本结果的准确程度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物流成本动因数量越多,所能达到的准确度越高。

4.计算物流作业成本

即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个成本计算对象上。从上述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相较传统的成本法而言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更具优势。第一,作业成本法对物流间接成本的分配更为合理。作业成本法采用了多元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尤其强调非财务变量。因此,物流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相關性而且准确。第二,使作业成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成本对象。由于是以作业而非物品实体或物流过程和功能为成本计算对象,所以能够提供各项作业耗费的成本信息,便于管理人员进行作业管理。第三,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以往可能作为“一次性扣除”的营销、仓储、回收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与特定产品相关,都可以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的产品或其他的成本计算对象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

篇5:贸易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分析

[关键词]商业企业 经营管理 物流成本 财务核算

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

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未能意识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科学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影响,中间有许多原因,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树立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观念,没有看到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因为按照国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成本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被分散在许多费用项目成本之中。在商业企业和物资企业中,英国论文格式物流成本是和商流成本计在一起,被计入“商品流通费”或“物资流通费”项目中。在工业企业中,情况同样如此。采购原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是计算在原材料成本之中,而市内运杂费则计入“管理费用”之中,自行运输费和保管费被计入“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中,销售过程的物流费计入“销售费用”中;另外,与物流有关的利息、税金、租金和物资在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过程的损耗、物资储备过多的资金积压损失、物资供应不及时的停工待料损失等都分散于许多成本费用项目中。因此,从现行的账户记录和会计报表中,我们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看清物流耗费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认识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新途径。通过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能够全面地揭示物流活动的全部耗费,提高人们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改善物流管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

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因此,成本核算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总是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哪些成本发生了;这些成本在什么地方发生的;这些成本是为谁发生的。从而引出以下三方面的核算内容:成本种类核算、成本位置核算、成本承担者核算。

1.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企业发生了哪些成本?各是多少?总量是多少?在成本种类核算中,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有价值损耗的收集是核心工作。成本种类核算所需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的辅助核算部门。成本种类核算中成本种类和财务会计的账号是对应的,如成本核算部门要求增减或合并账号,财务会计部门应给予合作。

2.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位置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位置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各个成本内容发生了哪些成本?各是多少?成本位置核算是在成本种类核算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企业核算矩阵可将成本种类核算的结果分摊到相应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成本位置核算结果。通过成本位置核算,还可将不能直接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分摊到最终产品上去。企业中的每个成本位置都表明一个编号和所包含的成本种类,这样可以很容易的核算出成本位置上的成本。一般而言,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都可以看成是成本位置,部门领导要对其责任区内所发生的成本负责。

3.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承担者核算成本承担者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企业发生了哪些成本?为谁发生的?各是多少?成本承担者具有双重任务,一是要对每个效益单位的成本进行评价,二是对核算期内总生产成本进行评价。前者称为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后者称为企业经济效益核算。一个企业可能有物流服务多种作业,每种都有自己的单位成本,通过与市价的比较,可能判断盈亏。但并不能反映整个企业的盈亏状况,因此还要进行企业经济效益核算,以便掌握在这一核算期内,企业是盈利、保本还是亏损。

三、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过程 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成本位置核算和成本承担者核算在成本核算中构成了一个连续的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过程。成本种类核算是成本核算的第一步。它按成本种类,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对各个价值损耗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根据与成本承担者的关系,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此外,对不能计入成本的所有价值损耗必须通过财务会计进行界定,以避免对成本的错算。接下来是对成本位置核算。成本位置核算须经三步才能完成。首先,将间接成本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分配到其所发生的成本位置上去;然后将所有与成本承担者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位置(预备成本位置)成本分摊到最终位置上;最后,为最终成本位置计算核算率,借助核算率可将间接成本核算到成本承担者上。企业核算矩阵是成本位置核算的基础。这一矩阵包括了企业的全部成本位置。最后是成本承担者核算,包括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和企业经济效果核算。单位产品成本核算过程是核算每个效益单位的成本。它从成本种类核算中获得直接成本,从成本位置核算中核算率的形式获得间接成本,从而得出单位产品的完全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核算需借助于一定的核算图来完成。企业经济效果核算从成本种类核算中获得核算期间的成本总量并与这一核算期所获得的效益相对比,以计算企业经济效果。这里的效益是从财务会计中获取的,包括营业收入和物流业务量的变化。企业经济效益核算可采取阶梯式或账户式来进行。

四、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步骤

物流管理会计是以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作为管理对象,因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作为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物流活动的倾向性表现,具有: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物流活动的实态、能为不同的物流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评价尺度。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评价对象—物流活动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等。评价范围和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得出的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结果也各不相同。

以下为计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基本步骤。1.明确物流范围物流范围作为成本的计算领域,是指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的长短。通常所说的物流范围一般包括原材料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即从工厂到仓库的物流,从仓库到顾客的物流这样一个广泛的领域。明确物流范围是进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前提,因为物流领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停止,作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大小影响是不同的。

2.确定物流功能范围物流功能范围是指在物流诸种功能中,把哪些功能作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物流功能可分为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情报信息流通、物流管理等7种活动。作为会计计算项目,又可划分为运输开支、保管费开支等委托费和本企业物流活动中支付的内部物流费;内部物流费进而又可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加工费、管理费和特许费。

3.确定计算科目的范围计算科目的范围是指在计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时,把计算科目中的哪些项列入计算对象的问题。在计算科目中,既有运费开支、保管费开支等企业外部开支,也有人工费、折旧费、修理费、燃料费等企业内部开支。这些开支项目把哪些列入成本计算科目,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企业在计算某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时,既可以实行部分科目计算,英国论文格式也可以全部(总额)成本计算。另外,还可按费用发生的地点计算外部费用和内部费用,其中内部费用存在一个费用分解问题,即把物流费用从其他费用中分解出来。所以说,这三个方面的范围选择,决定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企业在计算物流费用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上述三个方面趋于一致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实计算物流费用。参考文献: [1]何明珂著:《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

[2]刘明辉著:《物流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 [3]丁立言著:《物流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6: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采用传统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1.1相关概念论述

1.2采用传统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第二章采用传统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 问题1(待定)

2.2 问题2(待定)

2.3 …(待定)

第三章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对比分析

3.1相关概念论述

3.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分析比较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4.1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4.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一般核算程序

4.3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 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5.1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不足

篇7: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准确的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则能为物流企业提供较为准确的成本信息,本文通过实例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

作 者:任怡 石玉峰 REN Yi SHI Yu-feng  作者单位:任怡,REN Yi(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成都,610071)

石玉峰,SHI Yu-feng(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都,610031)

刊 名: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F50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作业成本法   应用  

篇8: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一、成本动因分析

线路中心资源及成本动因分析见表1。此外,总成本中还有一些因维持正常运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如水电采暖费等也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至各作业的成本费用中,此处结合客观情况确定这个比例为20%。

二、作业成本标准的确定

其一,作业成本性态分析。线路中心各作业的成本性态分析见表2。

各项作业固定成本还包括维持正常运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按比例分配的数额。

其二,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分析。这项分析可合理确定线路中心的作业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以便于确定作业成本标准,线路中心作业增值分析见表3。

其三,成本标准的确定。为确定作业成本标准,先分析线路中心2008年6月份的成本费用预算明细表,见表4。

单位:元

以预算成本费用支出为基础,确定该中心2008年6月份的作业成本(总成本用Y表示,变动成本用A表示,固定成本用B表示)标准:

增值作业成本标准=变动成本标准+固定成本标准

其中:变动成本标准=标准作业价格×标准作业数量=单位成本动因消耗的资源费用×标准作业量

货物仓储作业:B=2000+6000+60000+500=68500.00元A=0元Y=68500.00元

货物入线:B=2000+12000+2000=16000.00元A=0.83元/公里×24000公里=19920.00元Y=35920.00元

货物装车:B=2000+6000+600=8600.00元A=(140+6.5+70+0.33)×400+3元/吨×60×400=158732.00元Y=167332.00元

非增值作业是不能增加客户或企业价值的作业,与其相关的一切耗费本质上均是无效的,因此应该尽量使这部分费用最小化,即:

非增值作业成本标准=0

同时,为了与2008年5月实际成本数据进行比较,在此对货物验收作业、货物入库作业、货物出库作业成本进行预算,如下:

货物验收作业:B=2000+2800+200=5000.00元A=0元Y=5000.00元

货物入库作业:B=2000元A=3元/吨×24000吨=72000元Y=74000.00元

货物出库作业:B=2000元A=3元/吨×24000吨=72000元Y=74000.00元

三、实际作业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

表5是线路作业中心2008年5月实际成本费用支出明细:

其一,实际作业成本计算。以货物入线作业为例,实际作业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确认资源费用。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如前所述,货物入线作业涉及的资源费用包括车辆折旧及维修、司机工资成本、燃料费。

(2)确认成本动因及成本动因系数。

成本动因的选择要仔细分析每项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这里运输里程就是货物入线作业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系数=货物入线作业变动成本÷成本动因量=(燃料费+维修费)÷运输里程=(23625+800)÷30000=0.81元/公里

(3)货物入线作业成本核算。

B=1500+12000+2000=15500.00元A=0.81元/公里×30000公里=24300.00元Y=39800.00元

按照上述方法,得出其他作业成本,如下:

货物验收作业:B=1500+2800+200=4500.00元A=0元Y=4500.00元

货物入库作业:B=1500.00元A=3元/吨×24600吨=73800元Y=75300.00元

货物出库作业:B=1500元A=3元/吨×24600吨=73800元Y=75300.00元

货物仓储作业:B=1500+6000+60000+500=68000.00元A=O元Y=68000.00元

货物装车:B=1500+6000+600=8100.00元A=(140.5+6.55+70+0.34)×410+3元/吨×60×410=163134.90元Y=171234.90元

其二,作业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对于2008年5月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分析,见表6。

一是非增值作业成本差异分析。(1)货物验收作业。作为非增值作业的验收作业其作业成本标准在本月应为零,但是实际显示在本月其成本为4500元,这说明本月公司在验收这一非增值作业上仍然存在成本费用支出。但是与预算的5000元成本相比,成本费用确实有所下降。由于验收固定成本主要指验收人员的工资及管理费用按照比例分配的数额,而本月验收人员的工资并没有改变,据此估计固定成本的减少是由于员工节约成本致使管理费用下降所致,但是固定成本部分仍然带给企业无效成本4500元。(2)货物入出库作业。货物入库和出库作业的作业成本标准在本月应为零,但实际显示在本月的成本为75300元,其中固定成本73800元,变动成本1500元;预算总成本为74000元,其中固定成本72000元,变动成本2000元。固定成本差异分析:货物入出库作业的固定成本是管理费用按比例的分配额,通过6月份实际与预算成本费用支出对比分析,本月固定成本费用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员工节约成本使得管理费用降低所导致的,但是固定成本部分仍然带给企业无效成本1500元。变动成本差异分析:货物入出库作业的变动成本主要是装卸人员工资成本,通过6月份实际与预算成本费用支出对比分析,本月变动成本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装卸货物量的增加所引起的。货物量的增加量为24600T-24000T=600T,变动成本差异=600T×3元/T=1800元。这表明由于本期采用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员工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客户增加,货物发送量提高,使得成本增加1800元。

单位:元

二是增值作业成本差异分析。(1)货物仓储作业。货物仓储作业没有变动成本,其固定成本主要是仓库管理人员工资成本、仓库租金成本及管理费用按照比例分配的数额。而本月验收人员的工资并没有改变,仓库租金成本也没有发生变化,据此估计固定成本的减少是由于员工节约成本使管理费用下降。(2)货物入线。本月预算中运输里程预计为24000公里,单位变动本为0.83元/公里,运输作业预算总成本为35920元,其中含固定成本16000元,变动成本19920元。本月实际成本运输里程为30000公里,单位变动为0.81元/公里,故总成本为39800元,含固定成本15500元,变动成本24300元。固定成本差异分析:运输作业的固定成本主要由管理费用按比例分配额、车辆折旧费、司机工资构成,通过6月份实际与预算成本费用支出对比分析,发现除了管理费用的减少之外,其他成本支出并未有所变化,因此本月固定成本费用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员工节约成本使得管理费用降低所导致的。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变动作业成本差异可以归纳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变动作业成本耗费差异=(实际作业价格-标准作业价格)×实际作业量=(0.81-0.83)×30000=-600元。这表明由于本月实际运输过程中燃油耗费、车辆耗费等成本减少,而使成本费用减少,减少额为640元。变动作业成本数量差异=标准作业价格×(实际作业量一标准作业量)=0.83×(30000-24000)=4980元。这表明由于本期采用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员工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客户增加,从而运输量增加,而运输里程的增加,使得成本增加4980元,这是值得提倡的有效成本增加。(3)货物装车。装车作业的作业成本为171234.9元,固定成本8100元,变动成本163134.9元;预算总成本为167332元,固定成本8600元,变动成本158732元。固定成本差异分析:货物装车作业的固定成本主要是仓库管理人员工资成本及管理费用按比例的分配额,通过6月份实际与预算成本费用支出对比分析,仓库管理人员工资成本没有发生变化,本月固定成本费用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员工节约成本使管理费用降低所导致的。变动成本差异分析:货物入出库作业的变动成本主要是辅助材料费用、装卸人员工资成本,通过6月份实际与预算成本费用支出对比分析,本月变动成本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辅助材料费用、装卸货物量的增加所引起的。辅助材料费用差异分析见表7。装卸人员工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货物的增加量为24600-24000=600T,变动成本差异=600T×3元/T=1800元。这表明由于本期采用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员工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客户增加,货物发送量提高,使得变动成本增加4402.9元,这是值得提倡的有效成本增加。

四、铁路物流企业成本降低措施

其一,提高验收作业成本的利用率。验收作业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但是企业不能完全将其消除,因为验收作业是货物质量的保障,可以防止运输纠纷发生。因此在成本控制中企业要提高验收作业成本的利用率,降低成本的耗费,增加单次验收数量,减少验收批次。

其二,提高入出库的效率。入库作业要求将货物由卸货点搬运至仓库内;出库作业要求将货物由仓库搬运至运输车辆上。它们是衔接物流各环节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成本控制关键点在于减少装卸时间及减少搬运人员成本支出等。

其三,合理利用仓库。仓储作业要求管理好储存物资,等待发运。控制点在于仓库的有效利用和缩短储存时间等。控制方式主要有强化仓储各种费用的核算和管理,同时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合理规划仓库的数量和布局,降低总成本。

其四,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货物入线作业可以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其五,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的各个部门,实施全面作业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参考文献

[1]贺琼、杜敏:《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2]王光远:《作业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研究》1995年第7期。

[3]余绪缨:《以ABM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当代财经》1994年第4期。

篇9: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摘要:应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应用作业成本法对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分析与控制。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核算;分析与控制;物流成本管理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企业直接成本与间接制造费用的比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的比例大幅上升,致使传统成本法核算的成本信息越来越不真实和准确。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开始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制造费用,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物流成本。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很多环节都属于物流活动。可以说,离开了物流活动,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无法正常完成。由此可见物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应用我国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核算出的物流成本却仅仅包括企业对外支付的仓储、运输等物流费用,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则被计入了制造、销售、财务、管理等其他生产经营费用中,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犹如冰山的一角,很多物流费用隐藏在冰山的下部,使企业难以掌握真实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为当前企业开发的第三利润源,充分说明企业开始意识到物流可以带来的巨大效益及其重要性,这就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正确合理的核算,并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将各项物流作业消耗的物流成本分别核算出来,从而帮助企业找出不合理的物流环节,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寻求成本降低的合理途径。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1)确认物流作业

物流活动主要由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构成,不同的企业涉及到的物流环节也都有所不同。比如生产企业主要涉及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作业,流通企业则主要涉及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物流作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找出并确认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哪些物流作业。

(2)确定各项物流作业消耗的资源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的第二步就是要对各项物流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并确定各项物流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比如,运输作业消耗的资源主要有人工费、燃料费、轮胎费、折旧费、维修费等,仓储作业消耗的资源主要有人工费、租赁费、材料费、保险费、燃料动力费等。

(3)确定资源动因

确定好各项物流作业消耗的资源后,还要确定各种资源耗费产生的资源动因及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动因量。比如,人工费的资源动因为人工工时,运输作业消耗的人工工时即为运输作业的人工资源动因量;电力费的资源动因为用电度数,仓储作业消耗的用电度数即为仓储作业的电力资源动因量。

(4)计算资源动因分配率

在确定了资源动因及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动因量后,还要计算资源动因分配率。资源动因分配率等于资源耗费总额除以资源动因总量。比如,人工费的资源动因分配率就等于人工费总额除以人工工时总数;电力费的资源动因分配率就等于电费总额除以总的用电度数。其他资源动因分配率的计算采用同样的方法。

(5)分配并归集各项物流作业的成本

利用上一步计算出的资源动因分配率,并按照各项物流作业消耗的资源动因量,把企业内、外部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分配给各项物流作业,然后把各项物流作业分配到的物流费用归集起来,形成一个物流作业成本库。比如,仓储作业分配的人工费即为人工费的资源动因分配率乘以仓储作业消耗的人工工时数,分配的电力费即为电力费的资源动因分配率乘以仓储作业消耗的用电度数,其他仓储资源耗费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将仓储作业分配到的各种资源消耗费用归集起来,就是企业发生的仓储作业成本。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其他物流作业的成本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先按照资源动因分配率和动因量分配各种资源耗费,再对各种资源耗费进行归集。

以上五个步骤就是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的过程。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能使隐藏在企业其他生产经营费用中的物流费用浮出水面,而且可以把我国企业内、外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细分到各项物流作业,作为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的依据。按照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物流成本,能明确地体现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到了哪几项物流作业、各项物流作业分别消耗了哪些资源、各种资源消耗了多少、耗费是否合理,从而找出消耗不合理的环节,进而针对不合理的物流作业耗费进行分析,找出其不合理消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合理的物流环节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

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意义

目前,作业成本法多被应用于核算企业的间接制造费用,核算出的制造费用比传统成本法更加真实和准确。对于物流成本,同样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将企业发生的物流费用更加合理地分配给各项物流作业,使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更加清晰化、明确化和具体化,从而帮助企业找出物流成本偏高的环节,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控制,最终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决策,真正发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亚凤:科学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法[J].价格与市场,2000年04期.

[2]申风平 黄玉华 刘玉莹: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05期.

上一篇:四叶草作文450字下一篇:游野生动物园三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