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2024-04-14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精选5篇)

篇1: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18世纪末,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了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思潮——浪漫主义文学。

在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浪潮下,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也都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时代洪流下产生的浪漫主义此时无疑起到了稳定社会,启迪心智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作家都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都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幻想回到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下,利用自然的宁静来治疗工业文明带来的心灵创伤。在浪漫主义漫延欧洲大陆时,英国无疑成了浪漫主义文学最典型的代表,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其中,最具影响力要数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派”三大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湖畔派”诗人从起初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的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虽然,同为湖畔诗人,都以歌颂大自然为诗歌题材,但其风格却各有不同,其中最具有比较性的便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这对曾一起出版过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抒情歌谣集》的密友。

华兹华斯之所以选择以自然作为自己的诗歌题材,是有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哲学思想背景的。华兹华斯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这地方位于英格兰西北角的湖区内,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而闻名。奇秀的湖光山色深深的影响了华兹华斯对于自然形象的想象和喜爱。而随后在豪克斯海德的求学经历更进一步滋养了他在自然中嬉戏游荡之情。除此之外,他也亲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全程,曾在法国革命急流中生活了一年多,目睹了大革命的残酷、暴力,这些都是导致了他寄情于自然原因。同样,柯勒律治也有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幼时倍受父母喜爱的柯勒律治在七岁时由于亲人的逝去而使性情变得优郁、孤僻。在孤儿学读书期间 ,柯勒律治只有从大量的古典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此时他对哲学思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培养了他的思辨能力。法国革命的爆发激发了柯勒律治高涨的革命热情,他成为了激进青年团体的中心人物。而后他又仇视革命,也就选择把自己放任于自然之中。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一样的社会现实,殊途同归,使得两位本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选择了一样的精神寄托物——大自然,但各自在抒发情感时,却有很大不同。华兹华斯侧重情感的直呈,而柯勒律治则表现出理性的显现。

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强调的是客观世界对人的主观影响,主张寄情自然,揭示了人类天性与自然之美的关系,在这上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客观存在,诗人的目的就是把自然之美呈现出来,不需要刻意修饰与创造,理应原汁原味地反映自然之美。因此,我们看华兹华斯的诗时,明显感受到语言的清新、朴素、自然、凝练,诗风的秀丽淡雅、自然流畅。如在华兹华斯名诗《水仙》中这样写到“我独自像一片白云在游荡,/飘浮在幽谷山岩上,/蓦然间当我回首一看,/一片片水仙花金光璀璨;/绿荫树下,翠湖岸边,/迎风弄影起舞蹁跹”。诗人清新、自然、欢快的自然语言在这里正表达了他渴望寻找归宿以安慰受伤的灵魂的心情, 可谓对大自然的描写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英国诗人很多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然而向华兹华斯这样被赋予英国“桂冠诗人”称号,“大自然的歌手”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人,是很难有人能超越的。因为华兹华斯有一颗静观和吸收的心灵,他从自然中汲取欢乐、智慧与力量。领悟到自然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并将它通过诗歌传达给读者。华兹华斯的诗歌,不仅仅只是一幅幅反映英国北部的山川湖泊原汁原味的自然画卷,他眼中的“自然”,也是“人们的热情与自然的形式美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换句话说,这种自然是极具作家个人主观色彩的自然,不是单纯客观的自然景观。它既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又体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也正诗人独特之处的体现。

华兹华斯诗歌在对大自然的建构中,除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呈现外,还有主观情绪的融入,那就是自然状态生活下的普通人,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人性化的体现,华兹华斯将自然状态下的人与鸟语花香的自然相接合,从而构筑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画廊。那么,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人具体是指哪些人呢?对于华兹华斯来说,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童心的推崇无疑成了他首选的标准。诗人选择了表现与自然直接打交道的乡村生活作为自己的题材。这样一种题材的选择也使得诗人被冠上了“下等社会阶层社会生活的主要代表和代言人”。在华兹华斯看来,这些人的交际范围狭小而又没有变化,很少受到社会上虚荣心的影响,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他们的纯洁、朴素也正印证了自然宁静、优雅。华兹华斯以人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里,主人公一般多是儿童,儿童的天真、活泼、幻想、少不更事等等,在诗人看来童心的认识里没有死亡和随之而来的悲伤。如在诗歌《我们共七个》中,全诗同诗人与一个小女孩的对话构成,“可他们死啦,那两个死啦!/他们的灵魂在天国!/这些话说了也是白搭/小姑娘还是坚持回答/不,我们是七个!”,“七个”永远都是一个整体。尽管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哀情中,可是,小姑娘童心纯洁可爱的清新答案还是能让人为之心动。总之,华兹华斯的诗歌里充满了宁静、和谐和哲理。在他看来:大自然就是自己心灵与道德的护士、导航及侍卫;是心智纯洁与精神融通的源泉;是伟大的老师;是连接人类与上帝的云梯。

虽然,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同属湖畔诗派,并一起真正意义上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但在歌颂大自然时,角度却十分不一样,带给读者的审美情感也各有不同。

华兹华斯是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整个大自然之中,在自然美景中抒发情感,可见,此时的诗人完全被自然所左右,成了大自然下的被动者,而自然成了主动者,因此,这样的诗风更显得清新自然。而柯勒律治不同,他是把自己驾驭自然之上,自己成了大自然的主宰者,他用自己离奇的想象来塑造自然状态下的人、事、物,也就是用超自然的想象来歌颂超自然的美。因此,他的诗风就显得十分的诡异。

浪漫主义是一种依附于想象的艺术。正如柯勒律治曾说过:“想象是具有塑造形象的精灵,想象于朦胧隐约之中显得和创造相类似,这种类似我虽不完全承认,然而,正是我们对于创造的全部设想。” 很明显,柯勒律治所说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想象被加工的创造过程,在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所需的想象,必须是大胆而且是奇异的。这在他的《忽必烈汉》这首片断诗中便得到了很明显的验证,这首诗表面上读起来会断断续续,似乎所表现的内容也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然而,片段并不等于残缺,相反这梦幻过程的“片”与“段”却让人更加注意到了其诗歌瑰奇的表现形式。读者也能从中感到他所刻画的这些缥缈神奇的幻觉比捉摸得住的东西更让人觉得真实和具有鉴赏价值。其实《忽必烈汗》是一首极富有音乐美、想象自由美且富有生命力的诗作。

柯勒律治是很强调理性意识的,在诗歌中个人情感的投入就可以看出。在《忽必烈汗》等诗中,柯勒律治的主观意识虽占据着诗歌的中心,但激情、梦幻、与想象相交融一泻千里,致使理性走向模糊,让我们觉得诗的理性色彩消失了,而感性色彩加浓了,这也正证明了柯律治的诗意境的奇特,诗风的诡异,导致了感性的想象战胜了理性的思考。

总之,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给人力量和愉悦,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华兹华斯强调的是客观世界对人的主观影响,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柯勒律治则强调主体自我的作用,推崇心灵内在的创造性活动,具有超自然的色彩。正是由于两位各具艺术魅力的自然诗人,共同谱写了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自然情结。

篇2: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在欧美文学史上,出现动物形象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是他们所传达的内容却并非一致,不同的时代,动物形象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为何会出现动物形象,为什么历经了几千年,动物题材的小说仍具有不可小视的魅力呢?我们将以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为例,追溯动物形象出现的始源,探求动物形象在欧洲的历史性演变过程,从古希腊神话、伊索寓言、中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方面加以研究,来浅析一下文学作品中动物形象的魅力所在。通过对不同文学时代背景下的动物形象的解析,我们以此为参考,来探寻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所阐释的特殊含义,及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在欧洲文学史中各具魅力的动物形象

以天赋的理性和人本主义精神著称的古希腊人,创造了迄今为止仍令世人感叹的希腊神话。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大多具有神的性质。比如,在阿卡狄亚的目卡翁山,当地人崇拜的宙斯,其形象是一位接受人祭的又有降雨功能的狼神,阿卡狄亚人崇拜的谷物女神德墨忒耳,其形象为马头女神,雅典娜的形象与蛇有关,赫拉是阿尔哥斯当地的母牛神,[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希腊神话尽管动物形象颇多,但他们都是神的变形,都具有神的性质。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往往客观的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蕴含的道理。《伊索寓言》中的《狼和小羊》采用绝妙的讽刺笔法,揭漏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2]《伊索寓言》中还有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讽刺人类缺点,像《蚯蚓和狐狸》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闪露着哲理性的光芒,这正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

到了中世纪,文学的代表则以《圣经》为主,《圣经》是西方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发行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在《圣经》中的动物形象大多通过圣经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例如在《羚羊与殃鸡》中,殃鸡的形象为万能的上帝。殃鸡有能力治病救人,也有能力致人于死地,就像圣经中的上帝一样,他能创世纪用泥土捏造出人类,也能用一场洪水淹没他所创造的万物众生。而殃鸡创造“殃鸡人”的场所“天塘”,同圣经中的“天堂”谐音,从而强化了殃鸡上帝的角色。[3]《圣经》中的动物形象具有指喻功能,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形象,映射人间生活。

而后的古典主义文学,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主张民族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贤明”君主的特征,古典主义文学作家对于国内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深恶痛绝,通过文学作品讽刺社会、揭露贵族丑恶罪行,便成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政治性最为明显的特征。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诗歌的意象表现得极其丰富,其中最常见的意象是“鸟雀”,浪漫主义诗人采用“鸟雀”意象,来展示人与自然心意相通的和谐。浪漫主义之所以多用鸟类为题材,是为了表现其对自由浪漫的向往。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动物小说,比如说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海狼》,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着重强调的是那种富有抗争的精神,适者生存的道理。现实主义文学以理性为出发点,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重生活的发现,重有形的物质世界,这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动物形象的主要功能与魅力所在。

现代主义文学相对而言,则是以人本主义和生命哲学为基础,因此,便要用直觉去把握。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的作品数不胜数,是在前几个文学流派的基础上的演变,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大多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尤金•奥尼尔《毛猿》,在强调自我意识之时,使客体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性,而主体无力控制客体、控制生活,是生活控制了人,主体由中心走向边缘,因此孤独与异化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但迷失的自我仍怀着不灭的希望苦苦地寻求。

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动物异化形象的背景分析

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由于受当时社会的种种的因素的影响,人们不能直抒己见,便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学作品抒发出来,动物便成为人们主要的工具。作家通过文学作品、通过动物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4]基于这样的背景,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具体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主要借助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三部作品为例,来浅析一下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的独有魅力,首先我们看一些美洲文坛。

在美洲文坛里,我们以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毛猿》为例,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和最重要代表,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现主义大师。他与莎士比亚、肖伯纳并称为英语戏剧界的三大剧作家,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剧作家,《毛猿》是奥尼尔的代表作,《毛猿》完成于1921年12月,当时的美国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但人类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明显的成为物质财富的牺牲品,沦为机器的奴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将人机器化、动物化、程序化,劳动者已经完全异化为动物,劳动者的精神已经完全被粉碎,劳动者的尊严也荡然无存。《毛猿》的主题就是探索人类的归属问题,主人公扬克是油轮的司炉工人,自认是超人,自信是这艘油轮的驱动力,但社会迫使他陷入困境,自信心不断受到打击,被绅士小姐们视为怪物,资本家的女儿米尔德里德,也把他看作毛猿,然后他就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归宿,他到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去,主张用暴力清除资本家的财产,产联的干部怕他搞无政府主义的恐怖手段,不敢吸收他入会,把他撵了出去。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不是他的归属所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动物园,看见大猩猩,认为大猩猩才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并像猩猩倾诉心中的不平,打开笼门放猩猩出来,而猩猩出来拥抱了他,但问题是猩猩的力气太大,竟然把扬克给夹死了。他最后说:“先生们、太太们,瞧瞧这个独一无二的地道的野毛猿吧。”[5]而猩猩对他的话茫然无知,把扬克扔进了笼子又关上了笼门,就这样,扬克最后在动物园的猩猩笼子里找到了自己归宿!

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像扬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人类的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并拒绝正视现实,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下,人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态心理,人心充满了各种可怕的冲动和不可预知的下意识,在这个人类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控制自己的时代里,反而越发的不能控制自己了。[6]扬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当他生活在自己的幻觉中的时候,总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强者,是世界的主人,而且这种幻觉也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得他在平时都显得生机勃勃,并滋生出一种盲目而偏执的自信,这也就是扬克孤独的根源之所在,面对米尔德里德的惊呼,扬克的自信心受到了挑战,他开始寻找答案,但是他又始终不愿意接受现实提供的答案,仍然坚信我就是力量,我就是一切,直到最后,他虽然想退回到动物的层面上,将自己认同为猩猩的同类,也仍然想落得一个好汉的结局。自信地要与猩猩握手,结果颈断骨折,然而即使在这一刻,扬克的自信心仍然没有完全丧失,而是告诫自己,“死也要在战斗中死去”,这种偏执的自信,使得他一步步走向死亡。奥尼尔说:“扬克不能前进,于是只有后退,这就是他与大猩猩握手的意义,不过他同样不能后退以求得归宿,因为猩猩杀死了他。”扬克的孤独不仅在于没有亲人挚友,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心的灵魂的孤独,是完全丧失了信仰和信心、没有归宿的那种孤独。扬克是生活在困境中不知所措的现代人的代表,他不合时宜,没有目标也没有归属,就如同一个在陌生的土地上的匆匆过客。在奥尼尔看来,现代人的这种悲剧不可避免,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社会主义也无法解决,剩下的就只有死亡!这种困惑,这种迷惘,这种不可避免的偏执自信,但又得不到周围环境认同的、这种没有归属感的、最后死于自己寻找的知音的悲哀,正在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毛猿》就是一部由于人在社会中被异化,以“寻找自我”为主题的剧作,使人们体会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精神归属的人们痛苦而扭曲的心灵,无可奈何的扬克,只好自我异化为毛猿,借动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无奈。扬克象征着不断进取的人类精神,他是全剧的核心人物。邮轮、警狱、动物园的铁笼都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象征,扬克辗转奋斗于其中。他由自信到迷惘,由迷惘到抗争直至绝望与死亡。他的抗争先是在邮轮,继而在监狱,最后死于关猩猩的铁笼。全剧借这一基本情节隐喻了人类为摆脱苦难,寻找自身位置与价值,探索人生归属的过程,象征性地表现了现代人难以摆脱异己力量的悲剧命运。

接下来我们看看欧洲文坛。

在欧洲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二战后的欧洲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都受到了卡夫卡的启发。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然而,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小说由此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格里高尔失业在家,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只能爬来爬去,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7]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他死后,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此时,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将主人公转化成动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动物。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异化,《变形记》之所以在欧洲现代主义文学史上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第一次深刻的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作者卡夫卡之所以将人在一夜之间异化成动物,是因为他深刻的剖析了人类的死穴,紧紧的抓住了社会现象的本质。20世纪以来,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日趋白热化,然后正是在这种狭隘的空间里,过细的社会分工,高轻度、高重复的工作,又使许多劳动者的精神畸形乃至崩溃。由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构成的“物”逐渐操纵了“人”,把“人”变成了“物”的奴隶,使“人”也最终变成了“物”,或者说使人最终异化成物性。从生理上看,人变成甲虫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社会里,人的原始概念早已被工业化的机器轰鸣声淹没。人们生疏了对自由的追求、对他人的呵护、对生命的反省、对精神信仰的执着,一旦失去了谋生的技能、资本和机会,就无异于一只甲虫。作者卡夫卡通过小说把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用象征手法升华为生活的哲理,把这种常见的现象典型化,鞭辟入里的揭露了个体人被物化了人性后的可悲。没有永恒的人性,只有永恒的利益。《变形记》的变形即是一种间离性的陌生化技巧,作者想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一旦割断这种关系,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可谓一针见血。从社会学角度看,《变形记》揭示的是异化的社会现实,人变成甲虫自然是异化,但更可怕的更深层的异化是由此发生的家庭关系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关系的畸变。

在欧洲文坛,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又一代表人物是罗马的尤金·尤涅斯库,他的小说《犀牛》写的是一个人变兽的怪诞过程。《犀牛》的剧情发生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城,在一座小城里,人们过着平庸无聊的生活,突然一头犀牛闯入,它不但搅乱了这里的一切,而且竟引起了一场变异的灾难:全城的居民一个个陆续都变成了犀牛,并趋之若鹜,以变为美,成为个人意志无法阻挡的大潮。只有平凡的校对员贝兰吉持着不肯变,要求他的女友苔丝和他一起繁衍后代,以“拯救人类”。但苔丝搞不清究竟是“变”有理还是“不变”有理,究竟是“犀牛”该被拯救,还是自己该被拯救,因而最终离他而去。孤独的贝兰吉陷入了极大地困惑,他开始感到“自己很丑”而“犀牛很美”,开始为自己未能和大家一起变异而后悔不已。他最后发出的“决不投降”的誓言,只不过是自觉无法变异后的无奈。这出戏,既以极端的夸张渲染了“恶”的膨胀、“恶”的无孔不入,又尖锐地指出了“唯一值得重视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存在的犀牛”,[8]形象地揭示出这种群体盲目的从众心理的可怕与可悲。

《犀牛》给我们展现了人变兽的恐怖图景,对变异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表现,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人变成了兽,全城的人在一天之内几乎全变成了犀牛,从表面上看,这是极其荒诞的。然而,透过这荒诞的外形,我们看到的却又是极端的真实。《犀牛》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异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发现,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区别于其它时期动物形象的根源在于,他深刻的揭示了人们内心的孤独感与陌生感,紧紧抓住社会现象的本质,透视资本主义社会利益至上的现实,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的孤独、彷徨;它还阐释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异化,处于黑暗现实中痛苦生存的人类,对资本主义失去信心又无力更改,人们处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于是人们便将对社会的不满跃然纸上,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此外,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区别于其它时期动物形象的又一因素在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自身具体形象感知外部世界。他们拥有对社会、对客体认识的绝对自信,认为社会是可以和能够被认识和预见的。文学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历史进程,也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种外显的写作状态使社会现实及人物事件变得透明化、易于把握。现实主义典型的创作方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客体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而易于把握。现代主义的题旨则由社会层面进入哲学层面,开始由有形而下的物质世界找寻转向有形向上的精神世界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具有三种模仿方式: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子去模仿,按照人们心目中的想象的样子去模仿。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便如第三种,是闭上眼睛看到了影子中的世界,它是按照生活的理想化原则去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它意在传达超越生活本身的、作者主观感受世界中的现实。[9]超越现实主义对于客体规定性的把握,反而更真实地切近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本身状态,因而具有更强烈的内在关照性。现代主义文学虽不苛求故事情节的明晰、人物环境的具体典型、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性,但求哲理的丰富和寓意的深邃。他们的作品以似是而非的状态,平淡中透露奇特,拙朴中显露深沉,对于社会人生的把握更深入、更接近真实。

学界一般认为,异化是人类社会,尤其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所谓“异化”就是事物离开或丧失了自己的本质,走向其反面;从人类方面说,人被“异化”了就是人丧失了人的本性或天性,人因此由人变成了非人。[10]动物的异化多数是由环境造成的,而且动物的异化是极其缓慢的过程;动物的异化有时也是“进化”。人的异化其根源主要是来自社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异化者由于受到某种社会因素的刺激,而显示出与他人或常人的严重的相异之处;这时,他们便表现出异化倾向。在现代主义作家笔下,这种“异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异化。个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本来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异化了的人表现出全面反对社会的倾向;他们往往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以局外人、流亡者的身份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攻击。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显得渺小无力,个性丧失,这是社会对人的异化。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人类社会的基本形式在深层意义上都是与人相对立的力量的象征,它们像一个强大而又无形的魔掌,掌握着个人的命运,并以不容辩驳的野蛮而强大的力量挫伤人的意志,扭曲人的人格,扼杀人的生机,最后把人逼上绝路,造成人的彻底毁灭。

作为一个人,面对社会强大的异己力量,他们都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人的自我,而异化为一个非人。《变形记》以甲虫突变的视觉形象让我们震撼于社会异化力量的强大。这股社会异化力量的具体组成成分,或者说根源在哪里,小说并没有明确指出,但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格里高尔之所以接受这份累人的差事,拼命工作并忍受老板的侮辱,是因为父亲破了产,他要满足妹妹上音乐学院的愿望并让全家重新过上幸福生活。由此可见,劳动、责任、法律、自由、权利、尊严、义务、欲望、生存及其它诸多莫名的外物,一方面像结实的绳索结成的网,死死地捆住了格里高尔,使他不能动弹,艰于呼吸,失去人的自由权利和自然状态,喘息着走向死亡;另一方面,这些外物又像一根无形的皮鞭,驱赶着格里高

[11]尔进行着超极限、无休止的劳动。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拼命挣扎反抗,也是徒劳的,而这正是卡夫卡要为我们指明的人的生活状态,格里高尔正是在这张网中,正是在这根皮鞭的驱赶逼迫下,可怜而悲惨地异化成了甲虫,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被异化了的人往往表现出极端冷漠、残酷、自我中心等倾向。他们认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人与人之间根本不能理解或沟通,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来考虑问题,“他人就是自己的地狱”(萨特)。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哲学认为,人是受欲望驱使的,生命的本能是利己的,这就从人性的本质上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的关系,卡夫卡认识并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丧失同原有的行为准则后,完全根据与他人的利害关系来调整自己行为的现象,展现出一幅幅人与人之间冷漠甚至充满敌意的可怕画面。

在人异化的社会里,人与人的任何关系都不可能不发生异化。人们丧失了利益的一致性,唯利是图,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了,在这种非人关系的控制和支配下,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本来的友善互助关系,轻则疏远冷漠、互不理解,重则视为仇敌,人与人相对时只感到陌生、孤独和不信任。人与人的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家庭中,父子关系即是典型的例子,现代家庭的主要标志是父权。强悍、甚至蛮横的父亲是卡夫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典型形象。父权是卡夫卡的人物来到世上后所面对的一个异己力量,父亲的绝对权威与儿子的惟命是从形成力量的对比。父子关系如此,夫妇关系也同父子关系一样毫无平等可言。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母亲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在任何情况下都极力维护丈夫的权威。她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唯唯诺诺,唯夫是从,在家庭中处于丈夫附庸的地位。夫妻关系在卡夫卡所描写的婚姻中几乎可以说是清一色的夫尊妻卑。为了维护男权主义,妇女长期以来被迫处于愚昧和压制状态,种种有形和无形的束缚,使妇女固有的人性和力量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她们常常被异化为男人的附庸,捧挤出社会之外。[12]此外,《变形记》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问冷酷无情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这里的自然既包括大自然,也包括物质世界。浪漫主义诗人是热情歌颂大自然的,他们视自然为人类的同胞,而现代主义作家则对自然和物质界持敌视态度。现代主义作家多数认为人类与物质世界是对立的。人造了机器,机器却会毁灭人类;人造了武器,武器却给人类带来灾难。

四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异化。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人在他人与社会压抑下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现代主义作家怀疑自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物质的丰富,人在物质世界面前越来越显得渺小,所以,丧失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成了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13]《变形记》通过描写格里高尔的人格分裂来表现人的自我异化。格里高尔讨厌这折磨人的职业,他讨厌傲慢的老板,但为了养家糊口,保住这个职位,不敢对老板说一句不满的话,甚至在他变形后,秘书主任找他上班时,他还极力讨好他。异化劳动和生活的重压造成了格里高尔人格的分裂、人性的扭曲、人的自我异化,造成了与自己本质的疏远和自身统一性的瓦解等。在失去了个性、自由和独立自主性之后,他像木偶或机器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在自我否定中感到人格上的凌辱和摧残。由于看不到出路,他时时感到苦闷、孤独、彷徨、焦虑、绝望,格里高尔后来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正是这种人格分裂的结果,使他变形后终于完成了灵与肉的彻底分裂。透过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化世界,我们从反面窥到了实现另一个世界的必要性,也使我们从这种非人的状态中激起对人性彻底解放和充分展开的强烈愿望。

对异化主题的表现,并不是现代主义或荒诞派戏剧最突出的贡献。他们最大贡献在于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将这一主题极端地表现出来。同样表现社会问题,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们强调的是用真实的方式,自然主义作家则是把文学真实推到了自然科学的真实的程度。当我们解读尤涅斯库的作品时常常会问:人为什么会变成动物?人为什么会变成犀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变成了犀牛?为什么是一下子全变成了犀牛而不是按自然界的进化原则缓慢地“演变”?

人再变,都不会变成兽;人再异化,也不至于变成犀牛。但在尤涅斯库看来,只能通过这种巨变,才能把人性的变异生动地图解出来。

变形必然会给人以荒诞的感觉,然而透过这种荒诞我们却又能窥见可怕的真实。安德斯在谈到卡夫卡的创作时认为,像卡夫卡那种对现实作极端变形处理的手法,似乎违背了真实,但是他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对真实的更精确的感知,并认为,“这样的实验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到现实的深处”。[14]马克思也在他的著作里谈到过异化问题,但那是哲学家在用思辨的语言讨论异化,而文学必须采用形象语言。既然我们说异化就是人性的位移,就是人丧失了他作为人的某种属性,而成了非人;那么,作家们在作品中把人变成兽或者虫便是很自然的一种处理方式。

此外,尤涅斯库在《犀牛》中不仅极其生动地表现了异化问题,同时还提出一个更发人深省的问题,那就是当所有的人都异化了的时候,没有异化的人是不是一个异者?当所有的人都还是人的时候,当一些人变成了犀牛,大多数人还是人的时候,变成犀牛是不自然的,是异化;可是,当几乎所有的人都沦为犀牛,究竟是做人显得自然呢,还是做兽显得更自然呢。《犀牛》中的人物狄达尔说:“还有什么比一头犀牛更为自然呢。”这似乎表明,当所有的人都异化了的时候,拒绝异化本身也是异化。

总之,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人的群体关系化,个人从家长化的专制及等级制中摆脱出来,却付出了放弃群体联系这个代价。人们的相互关系失去道德义务感和情感特征,从而变成单一的经济利益来维持,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基于利益关系。这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他人成为自己地狱的社会。面对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们不仅怀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而且萌生了反抗情绪,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产生动摇,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以理性原则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对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体系产生了怀疑。人们在人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看到了人的不完美,人的本性并不是总是趣善,同时也是趋恶的。人们从文化哲理的层次上看,给人带来苦难的现实环境本身也是人自己造成的;人本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原因正在于人本身。[15]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的心灵悲观主义情绪和危机意识也由此产生。因此,一种更深重的恐惧、焦虑、痛苦甚至绝望的悲观主义情绪,吞没了西方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是必然的。

结语 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给人们提供了关于动物、关于人与动物关系方面的许多思考。这种动物形象有两个显要特征:一是动物不在本体的意义上被审视,作家的思考并不聚焦于动物自身,作者主要也不是关注动物与人的真实关系;二是动物的形态特征为典型的兽形人格,形象虽仍以动物的外形外观出现,但物种的内在规定性被根本冲破;作家塑造它们时,不受事物客观形态的束缚,夸张、拟人等手法的运用无所拘限。[16]作者通过描写动物的一举一动,表面上看来是描写动物的遭遇,实则是通过动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及对社会的不满,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文学普遍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他们强调以反思的方法来寻找主体价值,找回迷失中的自我,他们用更独特的目光向人的前途张望。因此孤独与异化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但迷失的自我仍怀着不灭的希望苦苦地寻求。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优秀的动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为探索人的心灵、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动物小说的魅力是永存的!

注释:

[1]魏庆征译.世界古代神话[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8.[2]伊索.伊索寓言[M].北京:世纪图书出版社.2009:142.[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殃鸡[M].韦清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2.[4]陈焜.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1:178.[5]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6.[6]熊沐清.孤独、绝望的现代人——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M].四川:四川外语出版社.1995:73.[7]孙坤荣.卡夫卡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84.[8]尤金﹒尤奈斯库(萧曼译).犀牛[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69.[9]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2.[10]黄晋凯.变异的悲喜剧[J].外国文学评论.2005(3):16.[11]袁嘉.读卡夫卡变形记——对人的生存的深邃透视[J].外国文学评论.2008(2):49.[12]叶廷芳.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色[J].文艺研究.1982(1):71.[13]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89.[14]索绍武.亦幻亦真好精彩——卡夫卡的变形记的艺术特色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0(3):37.[15]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75.[16]朱宝荣.20世纪欧美小说动物形象新变[J].文学评论.2003(2):95.参考文献:

篇3:浅析欧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早在几千年前, 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文学的雏形。公元前3千年, 苏美尔和阿卡德两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就创造了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楔形文字。巴比伦文学也是靠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我国商代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沉埋地下数千年, 19世纪末开始在殷墟出土。完整的甲骨卜辞包括誓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 体现了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全过程。甲骨卜辞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记叙文。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 东西方文学在漫长的人类史发展中逐渐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西方文学大师频出, 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这些文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瑰宝。在文化因素的作用影响下, 读者在众多经典流传的欧美著作中不难发现主人公身上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色彩。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承载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根基, 并赋予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2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道的思想开始萌芽、发展并走向兴盛。“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 (人道精神) 引申来的。在古代罗马, 思想家西塞罗那认为人道是指能够促使人类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理想状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壮大, 他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宣扬反封建、反教会专制的思想。人道主义演变为对人个性的推崇。时至今日, 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人道是捍卫资产阶级巩固与发展的利器, 但其思想内涵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得不再那么狭隘与局限。在当今欧美社会, 人道主义精神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社会成员间彼此关怀, 用法律的手段除恶扬善, 提倡公民道德的自我完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欧美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道主义清晰的发展轨迹, 也即欧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 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的发展脉络

3.1 17世纪前的人道主义

希腊神话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指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它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 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经过长期口头相传形成基本规模, 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等著作中记录下来, 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 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古希腊神话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宏伟的叙事而闻名, 很多神和领袖被刻画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而这些英雄身上有着深深的“人”的烙印。比如为了促使普罗米修斯说出“秘密”, 宙斯用尽方法折磨其精神和肉体, 如人类一般对于秘密充满好奇, 不惜一切代价对秘密一探究竟。这里宙斯并没有被刻画成万能的神, 而是和人类一样会因为秘密而烦恼。这便是最早期人道在欧美文学中的体现。到了中世纪, 整个欧洲大陆被教会意志统治。在推崇神性压制人性的暗无天日的时代, 骑士文学犹如一道闪电照亮夜空。在骑士抒情诗里作者赋予了骑士们追求爱情、享受生活、乐于冒险的特征, 体现了欧美文学宣扬人性、追求自由的倾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这种倾向更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曾经高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也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 谁还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世界?这就是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这种对人和人自我意识的赞美和讴歌是人们经历了中世纪封杀人性、毁灭人性后的绝地反击, 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3.2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爆发, 它是保守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之间的一次巨大的冲撞。法语中, “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 迄今为止, 人们处于黑暗之中, 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 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启蒙文学应运而生。以卢梭的《新爱洛依丝》为例, 小说主人公朱莉和她的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真心相爱, 却为了顺应父命嫁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成为贤妻良母的朱莉把自己与圣普乐的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 得到沃尔玛的理解甚至邀请圣普乐回来团聚以表真诚的友谊。后来朱莉因跳入湖中救自己跌落水中的孩子而一病不起。她在临终前将丈夫和儿子托付给圣普乐并要求圣普乐同他俩最好的朋友, 即她的表妹克莱尔结婚。卢梭在他的作品中将朱莉、圣普乐和沃尔玛都描写成心灵纯洁、行为高尚、忠于婚姻、信守承诺的人,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的道德, 与违背人性的旧道德相反, 它源自自然人性, 具有反封建意义。这无疑是对人道主义的一次崭新诠释, 使人道主义在追求人性和自由的基础上延伸出人人平等和道德束缚的观念。

3.3 资本主义时期的人道主义

19世纪, 欧洲和美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 这是人道主义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以积极浪漫主义为先导, 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潮的欧美19世纪文学, 是典型的人道主义文学, 最充分地体现了文艺领域内人道主义思潮各个方面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秩序建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文艺领域内的人道主义思潮仍方兴未艾。当时欧美文坛上群星灿烂, 彰显人道表现人性更成为文学突出的主题。在这一时期, 文坛大家频出, 佳作不断, 诞生了美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奴隶文学。废奴文学是美国废奴运动的产物。它以解放废奴为主题, 描写黑人奴隶的非人生活, 揭露南方奴隶主的残暴行为, 批判蓄奴制的野蛮性和反动性, 为黑奴解放运动大声疾呼。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 作者斯托夫人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而变得逆来顺受的黑奴汤姆, 也塑造了不甘心命运交由奴隶主主宰的黑奴伊莉莎和乔治, 揭示出奴隶主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质是对黑人奴隶的精神控制和肉体摧残, 真正的人道是还以黑人思想、理性、感情和不朽的灵魂, 让不同肤色的人得以不分贵贱地平等相处。由此可以看到, 在资本主义时期, 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已由单纯的追求个人自由和精神独立上升为种族的平等化和制度的人性化。

3.4 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

进入20世纪, 人类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人与人之间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然而经历了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等空前巨大的灾难后, 作为个体的人会感到社会竞争加剧, 生活的稳定性减弱, 自身存在感降低, 危机感随之而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以反传统、超越现实为特征的现代文学应运而生。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 主人公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从而备受家人冷落。小说形象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中各种紧张关系对人挤压使人异化变形所造成的结果, 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也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暴露无遗。小说刻画出病态的人物形象, 强调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独立个体心灵的渴求, 在异化变形中呼唤失去的爱与美好, 彰显着人道主义对当代社会每一个独立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4 结语

欧美文学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延伸出新的人道主义内涵, 但都不失关注人性关怀人性的主旨。文学作品永远以刻画人展现人为本, 而人道则永远是文学中关乎人性的最闪光的部分。通过欧美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断演化,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 这对于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是有益的。

摘要:自古以来, 文学都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怀的工具和载体。欧美文学自诞生至今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人道主义。在西方文学家对人道主义的渲染下,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被保留并流传至今, 使得欧美文学厚重的人本主义色彩熠熠生辉。本文着重梳理了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 对其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欧美文学,人道主义,启蒙思想,人本主义

参考文献

[1]梁军华.美国黑人文学的成长和发展[J].理论界, 2006 (7) .

[2]屠玉蓉.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赏析及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J].海外英语, 2011 (15) .

[3]王冰青.阐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4]宋纯花.西方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J].飞天, 2010 (2) .

篇4:论欧美文学中的回归自然思想

【关键词】欧美文学 回归自然 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9-02

欧美文学主要经历过希腊神话时期、中世纪文学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等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于自然的态度有的遵循有的违反,有的回归,有的歌颂,也有的反映自然,都离不开自然也都不尽相同。

一、希腊神话时期的遵循自然思想

希腊神话是欧美文学的起源,欧美文学受到其许多思想和做法的引导和影响。在希腊神话中,存在多种形态的“神”,对“神”倾注了强烈的情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好奇。但是古希腊时期,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还比较浅显,许多自然现象还没有被人们认识,所以人们便不断地幻想、沉思,企图以自身的经验来找出大自然的规律,并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于是便形成了神话。人们有着生命,而且生老病死仿佛都在冥冥之中被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这种神秘的力量便是“神”,但是尽管“神”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也必然有着其来处,于是希腊神话中便有了混沌生了地神该亚,之后衍生出了黑暗、光明、白天、黑夜、天空、海洋、冥界等;后来苍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之神该亚结合,主宰整个世界,并诞下六男六女(即十二泰坦巨神),自此世间万物各归其主、各行其责,大自然的一片秩序基本形成。在这样的构想中,不论世界有多大、多复杂,总会有“神”在统治着,绝不会陷入混乱。当然,有“神”也就必定有“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神”可以长生不老,可以随意变形,具有超强的本领。总体看来,希腊神话中处处都显示出对世界万物的探索欲望,极力想找出每个现象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充分反映出了古希腊人的遵循自然、展现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违反自然思想

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至14世纪),欧美文学完全被宗教神学占据,与自然规律相去甚远,甚至有所违背。基督教是占据欧洲的最主要的且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产物,基督教对上帝的崇拜引导人们对上帝绝对服从,成为麻痹民众的统治手段,基督教给人们灌输一种人生来就有罪的思想,人生在世主要就是为了要赎罪,才能死后灵魂进入天堂,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意识”。基督教文化虽然也包含着对理性和道德的追求,但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下,强迫人们实行禁欲并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人的天性受到严酷的压制、封杀,科学文化更是成了神学的阶下囚。中世纪的主流文学便是教会文学,一味地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和服从,导致了中世纪时期对神权的盲目推崇,是违法人性和自然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超越自然思想

文艺复兴是在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遍及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引导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潮,旨在彻底改变长期被宗教蒙昧的思想统治,文艺复兴思潮的形成意味着整个欧洲进入了伟大的变革时期。由于中世纪时期的黑暗,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了矫枉过正之嫌,如在《十日谈》里,高尚的爱情与低俗的情欲之间无甚差别,莎士比亚发现了这一切,并在后期的创作中写下了一幕幕由野心、私欲组成的悲剧,这种表现是发人深省的。所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与理性的平衡,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精神的双向选择,是希腊文化与基督文化相融合的典范。

四、启蒙时期的回归自然思想

启蒙时期的欧美文学将思想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实现了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和谐。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有一场伟大的思潮——启蒙运动兴起了。启蒙运动是为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扫清封建阶级阻碍的重大运动,意义重大。启蒙文学是与启蒙运动密切结合的,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相比都显得独特而卓绝,他有着鲜明的倾向,饱含哲理,以理性崇拜为旗帜,涌现了一大批真正追求自然的作家和思想家。如卢梭,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独立、自由的人生境界,其作品中国充满了对不自然的人为、专制、邪恶的憎恨和对自然的美好的呼唤,对那个时期的欧美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归自然思想逐步成为启蒙文学时期的主流思想。

五、浪漫主义时期的歌颂自然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在18世纪末期开始兴起,到19世纪初期达到兴盛,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主潮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对立,歌颂自然。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当以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为代表,他们曾经渴望社会不断的变革以求进步,对法国的大革命曾经表现出强烈的赞颂和欢迎,但是由于法国内的雅各宾党对于革命的抵制,而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对专政的雅各宾党有所顾忌,便转为抵制革命了,但是其对于英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不甚满意,所以就变得消极避世了。在这种复杂情绪的支配之下,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到了昆布兰湖区,创作出了很多对歌颂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作品,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其中,如华兹华斯的诗又无疑是这第一批成果里的上品,其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流畅,在众多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一片向往之情。

六、现实主义时期的反映自然思想

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物质观念不断增强,金钱日渐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金钱成为生活的真谛。在这种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且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产大环境之中,人性中的阴暗面逐步显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功利化并逐步恶化。在这样冷酷的现实之中,写实主义与批评主义自然成为极具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家、文学家们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巴尔扎克是该时期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学家,创作了反映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间喜剧》。在这部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时期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产阶级的罪恶的兴盛史,还非常深刻地描绘出来人性被金钱同化的历史悲剧。同时,在《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中,则处处流露出作家对于日渐被金钱腐蚀的灵魂和被资产阶级毁灭的人性的深深叹息。现实主义反映的自然,给了人们深深地感悟人性的思考和契机。

七、现代主义时期的神话自然思想

20世纪之后的世界,与19世纪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物质文明取得飞速发展,并且世界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等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信仰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传统生活及习俗也逐渐被放弃,生活节奏加快,情绪焦虑,现代主义文学便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这种文学与传统的文学存在着诸多异变,对自然的表述已经超越了作品字面上的意义,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方式,以丑为美,进行反向描写。这个时期的作品中,病态、猥琐、梦境、歇斯底里等情绪充斥在作品的每个角落,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作品。卡夫卡是奥地利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表现主义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主要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熟悉和了解,就能从中窥探到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总况。卡夫卡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无法自主的、捉摸不定的处境,加之其在文学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形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多是与环境和权力对抗的挣扎,表现的是敏感的心灵对社会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极具深度意义。《变形记》主要描述了一个公司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他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突然有一天清晨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便是对“异化”现象的经典式揭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的一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它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现代社会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窘迫,原本崇尚自由的人们却没有一点自由,最终完全丧失了自我。总体来看,现代主义作家集中表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危机意识和悲剧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神话了的自然。

参考文献:

[1]温沁.“回归自然”和浪漫主义——从卢梭到华兹华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刘淳尹.浅析“回归自然”思潮对西方音乐创作的影响[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S1)

[3]许欢欢.背叛·迷惘·激情·迷失——20世纪欧美文学中的“一代”[J].世界文化.2009(02)

[4]王锴.希腊神话与西方传统伦理精神[J].绥化学院学报. 2009(01)

[5]郑言.不同的回归——华兹华斯与斯奈德自然观比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5)

[6]赵升平.论欧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7]贡华南.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J].天津社会科学.2007(04)

[8]李民.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赏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04(01)

[9]黄玮琍,韦贤斌.回归自然——精神家园的终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作者简介:

篇5: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大自然

一、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1、深度批判社会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 是从欧洲20世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的文学尤其独有的特点, 那就是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各种手段以及对人物和事件的安排, 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并且对社会中的战争和统治阶层的残暴感到悲伤和无奈, 他们在束手无策的时候, 用笔尖来进行深度刻画, 对社会分析鞭辟入里。

在欧美现代主义作品中, 作者通常都要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掺杂进去, 无论从故事情节或者是人物特点中, 都有作者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影子, 并且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角色对社会进行表达。在欧美的现代主义很多作品中, 对于社会的批判无疑是希望社会能够对底层有所重视, 而这种严重的期待心情和对社会暴乱的愤怒情绪, 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异化现象严重

在对欧美很多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很多情节或者故事结构让翻译工作者为难, 因为在对作品中某些人物内心以及所遇到的事情的梗概, 如果使用最普通的逐字翻译法根本解释不通, 同时还能够造成通篇逻辑混乱。而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其实就是对作品中的“异化”现象不了解导致的。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诞生于混乱的社会背景当中, 当时社会战争频繁, 人们生活非常困苦, 然而当这层阶级的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往往会产生另一面的精神映射, 那种不属于自己的力量总会干扰人们本身的发展。随着社会工业化脚步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文明和文化对自己的束缚, 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成为了人们的精神牢笼, 金钱和利益占据主导价值观的社会中, 人们经常迷失自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生疏平淡, 精神极度匮乏, 这就造成了文学中异化现象的出现。而翻译工作者如果不对当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现状不是非常了解, 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翻译结果不通顺, 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白翻译过来的是什么。

二、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抒情手法

1、利用心理描写阐述人物情感变化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 就是对人物心理状况的描写, 人物心理状况的描写在现代注意文学中非常突出, 并且对心灵的探索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对心理描写的方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物情感变化是不可轻易琢磨的, 所以如何对情感进行刻画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而对于心理的描写, 正是对情感刻画的一种有效方式。作者对于物的刻画在现代注意文学中已经脱离了最普通的意义, 对于物的刻画通常都是内心精神世界对外在的反映, 借助物的特点和其与人的关系, 能够完全表达出人内心情感的状态, 这是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学界的一个贡献, 同时也是对情感刻画描写手段的里程碑式的创新。借助物外在的表现, 利用明喻或者隐喻来进行情感表达, 成为了20世纪欧美文学中描写心理变化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2、运用象征手段表达自我内心情感

象征手段, 在欧美所有的文学表达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内心情感的表达,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经常通过利用象征手段来描写内心变化, 同时还能够借助神话模式来对人物内心进行刻画, 使得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披露从表象进入实质, 用最明显、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描写了人物内心。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逐渐加深, 对精神层面的探索也日趋深入, 在对作品进行翻译的同时, 还需要对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看法翻译过来, 抒情手法是一种描写情绪的主要手段, 不论是从心理直接入手还是借助物来进行象征, 作品始终都是要达到目的, 如果对主要表达自我内心情感的作品进行翻译, 那么就要对心理学有所研究, 甚至还要进行深入, 在翻译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心理名词, 或者是地方语言。

三、结合史实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1、深度解析历史发展探索文学轨迹

翻译工作者对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翻译, 首先要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通过历史的发展,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 就能够推导出这种类型文学所反映的事实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对社会进行批判, 强调对统治阶级的口诛笔伐和对社会的不公, 这种作品非常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在战乱年代里, 人们往往在精神上都非常的空虚, 这种无力感和绝望感时刻攫住人们的心灵。对这种作品的翻译, 其目的要重现作品中的那种绝望感和紧张感, 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乱了无所依靠的无助之感, 这样的翻译作品才算是合格。要对读者负责任, 就需要重现原作品的精髓, 特别是作品中带有作者本人情绪的故事情节和段落, 这是整个作品的落点所在, 也是作者倾力关注的地方。对这个地方进行正确的翻译, 才能够对作品设置基本调, 让人们在阅读翻译作品的时候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当时的环境。

2、注意写物作品中对精神层面的映射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 对于物的刻画和描写是创作手法中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借助物的外在表现来反映自己内心的状态, 是现代主义作品中抒情手法之一, 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受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热烈欢迎。物的外在表现往往都会具有特殊代表性, 这种代表性通常都是需要与主体人物内心的状态相符, 这样才能够借助物的力量。翻译工作者在对这类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 要注意是否需要对文章进行通读, 然后再进行真确的上下文联络, 确定作品中对物的描写究竟有几处需要特殊翻译。因为这种写作手法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方法, 所以很多翻译工作者都非常熟悉, 不过对于英文和读者来说。作者精神层面的段落弥足珍贵, 人们通过作者设计的情节, 充分感受作者的意图。这是对作品的一种重视。

四、结语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往往都是将其逐字进行翻译, 不过这种翻译方法已经被证明不能够重现作品中作者的本意。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充分重视人类内心的活动, 通过各种方法, 辨认作者对物的刻画和描写的目的, 然后才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翻译工作, 在进行翻译的同时, 还需要注意汉语语言结构特点, 充分结合汉语抒情方式进行翻译, 将其与英文作品进行对照, 之后采取一定的套用, 就能够使翻译过来的作品拥有原作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英]杰弗森, 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2][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陕西师大出版社, 1986.

上一篇:第四次课程作业说明与下一篇:引桥工程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