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2024-04-25

“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通用8篇)

篇1:“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为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确定了我镇2007年经济工作的工作思路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这个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放搞活,务实创新,负重奋进,立足于巩固发展现有企业,高起点、高站位地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积极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采取积极措施在机制、管理、规模、投入、开发、效益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南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7年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6000万元,新上项目2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为完成这个目标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一、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使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项目建设氛围

在2007年七月份进行“思想再解放,谋求大发展”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宣传鼓励个体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我镇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使“纳税光荣,创业有功”的观念深入人心,把群众想富、盼富、加快发展的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全镇努力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深厚氛围。

2、通过撬动民间资本,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2007年我们要针对我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积极引导经济能人及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将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到经商、办企业中去,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鼓励现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稳妥的做好企业的扩建、改建和引资嫁接,在土地运作、协调、服务上给予支持,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将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一,充分利用我镇的区位优势,把握大北京战略、北京筹办奥运、北京部分企业外迁、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等机遇,积极挖掘各种关系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不失时机的向外宣传、推介我镇的招商政策、投资环境,展示我镇生态农业、天然气、地热等资源优势,争取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来我镇落户;第二,加强与镇内外经济能人和企业老板的联系,走以人招商、以商招商的路子扩大引资成果;第三,通过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对我镇的传统企业进行嫁接改造,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档次,由粗放经营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第四,通过网上发布项目、网上搜集信息等形式开展网上招商活动;第五,加强“软环境”治理实施亲商、扶商、富商、安商工程,使项目引的来,留得住,能发展,使我镇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搞好企业管理和企业服务,促进我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改进管理方法,促进企业上档升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既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使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在2007年将积极鼓励帮助企业更新思想观念,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国际大市场观念,迅速向国际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过渡,不断改进自己的营销策略,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做好产品的更新换代。针对我镇加工业占主导地位,有终端产品企业较少的问题,我们要鼓励、支持这些企业在不放弃现有加工业的同时,研制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培育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促进企业的上档升级,争取在短时间里在我镇形成一批高科技、外向型大户企业,带动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2、搞好协调服务,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2007年我们要继续强化经委的监督、协调、服务职能。首先对企业进行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教育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第二,通过为企业协调上级职能部门关系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第三通过支持帮助企业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通过为企业提高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方法,促进企业上档升级。

三、保证措施

1、明确责任,分解指标,加大考核监督。

为做到村村有担子、人人有压力,我们将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指标依据实际情况层层分解到各村街、各企业,并以村街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包村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把这些指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加考核比重。同时,对重大项目、纳税大户企业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经委要做好项目和现有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

2、加强干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举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等形式,加强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的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既有较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又有抓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业务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南孟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做好扶强、扶优工作。

为把经济建设这台戏做响做大,我们将村街、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重点企业、重点村街进行重点扶持。第一是对纳税50万元以上的村街和企业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加大服务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巩固壮大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二是对纳税30万元以上村街、企业实行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支持他们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打造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求得更大发展。第三对纳税10万元以下的村、企业,要求他们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寻找工作中的不足,鼓励他们通过招商引资,改进管理,拓宽市场扭转被动局面。

4、抓好“空白村”的经济启动工作

目前我镇还有一部分“空白村”无个体和私营经济,2007年我们将“空白村”的经济启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根据各个村的特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扬长避短,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通过撬动民间资本投资等形式,围绕特色产业上民营,促进全镇迅速扩大总量,壮大群体规模,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范文网

篇2:“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文号】黑政办发[1994]38号 【发布日期】1994-11-22 【生效日期】1994-11-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经委、工商局关于我省整顿

成品油市场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94年11月22日

黑政办发〔1994〕38号)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经委、工商局《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实施意见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场实施意见的报告

省政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4〕21号文件和国家经贸委、工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 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运〔1994〕332号)精神,在我省全面开展整顿成品油市场工作,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增补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并成立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增补省经委专职委员许兆君同志为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主管全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工作。成立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经委、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石油公司、消防局、物价局、财政厅、国税局、农机局抽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省经委。

该办公室在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精神,负责对全省具有成品油经营业务的批发机构、加油站和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顿和验收。

二、二、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工作步骤。

(一)各地、市、县应参照省的做法尽快成立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抽调懂技术、懂业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并于11月10日前将机构设置情况、人员名单、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报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哈尔滨市道里区红霞街100号,电话:4654917,邮编:150010,联系人:杨春章、刘守权)。

(二)做好对具有成品油经营业务的企业的清查列册工作。请各地将清查列册统计后的情况报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

(三)各级核查人员应由各级成品油整顿办公室的成员单位中懂技术、熟悉成品油市场情况,并能胜任工作的人员组成。核查人员在检查审核中,必须做到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检查、审核资格。

(四)各级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要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抓紧组织本地成品油经销企业搞好自查,在自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省下发的《黑龙江省成品油经营企业(站点)整顿申请书》(一式五份),报地、市、县整顿办各一份,抄报省整顿办和省石油公司各一份,并交纳整顿手续成本费(每户30元),同时将工商营业执照交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手续成本费由地、市整顿办负责收取,统一交到省整顿办,由省整顿办统一支配使用。地、市整顿办收到申请书后可安排验收。

具体验收办法,中直、省直成品油经销企业由省整顿办组织验收;地、市直以下企业由地、市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组织验收,县(市)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参加,按省整顿办制定的验收标准逐个企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的企业,由地、市整顿办及省主管厅局审核批准后报请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备案并颁发整顿合格证书。成品油经营企业在领取省整顿办颁发的合格证书后,方可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复查营业手续。

(五)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一般不超过3个月)要求,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

(六)从今年年末至1995年3月末为总结验收阶段,各级整顿办公室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报上一级整顿办公室备案。同时,省整顿办将组成若干检查组,深入各地对经营成品油的企业进行抽查验收。在抽查的过程中,如发现整顿后未达到国家标准的,或敷衍了事,骗取验收,继续进行不规范经营的,将按国家和省有关法规、规定交由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整顿后不合格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市,要限期重新进行整顿。

(七)省整顿办公室将根据全省整顿工作进展情况随时向国家和有关部门写出报告。

(八)全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工作结束后,将表彰在全省整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994年10月18日

篇3:英国政府调整教育资助计划

英国教育部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打算从这些计划中节省1.1亿英镑, 其中包括工党的“一对一阅读计划”。教育部发言人称, 这些计划将持续到2011年年底, 但是对这些计划的审查将先于综合支出审查。上届政府颁布的“每个孩子是阅读者” (Every Child a Reader) 、“每个孩子是作家” (Every Child a Writer) 以及“每个孩子的价值至上” (Every Child a Counter) 计划的资金在2010~2011学年结束后恐怕就不能再得到保障。

研究人员证明, 这些辅导计划非常有效, 并且对帮助那些弱势儿童缩小与优势同学之间的差距起到了很大作用。大选之前, 工党曾承诺通过继续实施这些计划, 对那些落后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

教育部一位发言人表示:“根据结盟协议 (coalition document) 所设定的优先顺序, 会对所有的计划进行审查。作为更广泛的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会在适当的时间对‘一对一辅导’作进一步规划。‘学生奖金’ (Pupil Premium) 会将额外的资源用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除了“一对一辅导”, 由于政府将文凭考试相关的资金削减了6, 000万英镑, 故新文凭资格证书的前景同样不明。该文凭考试将学术和实践相结合, 曾是工党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

篇4:“计划”落幕,政府何为

从“计划”到“规划”,虽仅一字之差,内蕴却极丰富。就词义而言,“计划”指工作或行动前预拟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指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转为“规划”,意味着社会经济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微观转向宏观,从指令型转向引导型,从主抓经济建设转向致力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顾“一五”到“七五”的历次五年计划,各类指标往往具体到产品和产量,从洗衣机、电冰箱到甘蔗、茶叶,政府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产销平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买方市场的出现,意味着95%以上的商品供求由市场决定,政府能够直接干预的领域已经大大缩水,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行业主管部门撤并、“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更使政府行政干预的载体——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日渐式微,此时还奢谈“计划”,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放眼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相辅相成,前者的作用领域是私人物品,后者的作用领域是公共产品。“十一五”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即借鉴了这一思路,政府将在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工作。所谓“规划”,一是规划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作用的领域,二是规划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事务。

从“计划”到“规划”,首当其冲的是“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完善。“计划”时代,财政部门的重要功能是“搞建设”,承担了大量的投资功能,而“规划”则要求财政部门将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上来。无需高深的理论推演,仅从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教育、医疗、养老、失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即可明白财政部门今后工作重点所在。

“计划”为“规划”取代,并非意味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相反政府的任务不是轻松了,而是更加艰巨了。“计划”时代,政府直接充当运动员,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而今政府的角色是裁判员,不但要对场上瞬息万变的复杂形势具备清醒的判断和敏捷的反应,而且还必须“戴着镣铐跳舞”,自己的执法活动只能在有关法律框架下进行。

“计划”时代,政府只需完成一系列数量指标就万事大吉了,而“规划”则要求政府关注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其中许多方面并不能以简单的数量指标表示,“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仅需要统筹兼顾即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还需包容整合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计划”作为概念虽然已经退场,但“计划”作为观念却很难迅速扭转,“GDP崇拜”、“逼民致富”、“政绩工程”,种种怪象背后均有“计划”情结作祟。欲彻底根除“计划”阴影,首先应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出发,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各级政府施政行为的根本依据。

篇5:“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7〕135号 【发布日期】2007-12-25 【生效日期】2007-1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全省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7〕135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统计局、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全省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加强全省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

(省统计局 省经委省 发展改革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8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07〕32号)精神,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的变动情况,及时监测“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程度,不断推进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6号)要求,结合当前我省统计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和提高全省能源统计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尽快完善能源统计组织体系建设

能源统计是全面客观反映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的重要手段,是直接服务于节能降耗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全省能源管理和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节能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提出,能源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统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对于我们这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地方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能源统计工作。切实加强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健全各级能源统计机构,充实专业人员,完善组织体系,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水平,使能源统计工作尽快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不断提升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健全能源统计制度,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监测、考核指标体系

能源统计是一项涉及全社会能源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多领域、多环节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统计调查制度,制定合理规范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是做好能源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省统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我省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的特点和结构,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分类、全面客观、便于实施的原则,按照国家的统计标准和核算要求,分别设计适用于统计系统、行业部门、调查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形成综合性的能源统计制度,并按不同的频率进行统计调查,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能源统计网络和能源统计数据库。

能源统计调查采取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手段,对列入全省重点监控的“双百家”节能企业,实行网上直报、超级汇总制度,并逐步扩大到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在国家制定的节能降耗“三体系”方案基础上,结合我省情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各个产业、产业内部各行业以及社会用能的统计方法和调查指标,尽快展开全面调查和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不断研究、探索和改进统计核算方法,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能源统计调查结果由省统计局、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按照我省能耗公报制度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布,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向社会公布能耗数据。

三、认真做好能源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

各级、各部门、各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要结合能源统计及监测资料,加强能源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利用能源统计及相关数据,加大对全省能源生产、消费变动情况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重点用能行业和“双百”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发展趋势的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加强对全省节能重点工程的进展及节能成效的监测和分析研究,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全省能源消耗与生产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科学可靠的能源信息咨询服务,为全省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提供决策依据。

四、加强制度建设,密切合作,大力强化能源统计基础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要努力做好节能降耗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指导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对目前还没有设立能源统计专门机构的市、县要督促其加快进程,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尽快设立,并配备相应的专职统计人员,保证工作条件,以确保能源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能源统计所需经费按时到位。

各级经委、发展改革委要支持、督促工业和其他行业做好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在机构的设立、人员及工作设备的配备和业务经费的落实上提出要求,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提升能源统计的执行力。

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全社会能源统计的组织指导工作,做好部门、行业、企业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各部门、行业、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管理部门,特别是煤炭、电力、交通运管、石油等能源重点部门要充实本部门、本系统的能源统计力量,在统计机构中设置专门的能源统计内设机构,配备专职的能源统计人员,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和业务制度,建立、健全台账制度,以保证部门能源统计渠道的畅通和资料的翔实。

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企业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能源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用能单位要严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国家标准配备能源消费计量器具,以确保能源消费量的计量准确和能源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要配备专职的能源统计人员,建立相应的原始记录制度和台账制度,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省重点监测的“双百家”企业,要设立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并保证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在完成本企业常规能源统计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能源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提出节能意见和建议。省重点监测的用能单位同时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规定,每年向节能管理工作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能源消费情况、节能措施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等内容。

五、开展统计巡查和执法监督,确保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能源统计的数据质量作为能源统计的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按照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要求的指标含义、范围口径、调查方法、报告期限进行统计,并及时进行汇总、加工,整理出基本的能源统计数据。根据《山西省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晋政办发〔2007〕48号)中规定的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进行监控,并对主要能源统计指标利用相关指标评估法、动态趋势评估法、比例系数评估法进行评估,从而对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做出基本判断,对能源发展趋势做出总体把握。

统计部门和节能执法监察部门要积极开展统计巡查和节能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使企业相关人员在熟悉业务工作的同时,了解统计法律规范,知晓守法的义务和违法的责任,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确保能源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各领域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能源统计中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个别人授意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严重违法行为,努力提高依法统计水平。

篇6:“镇政府经委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7〕42号 【发布日期】2007-05-18 【生效日期】2007-05-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7〕4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经委制订的《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

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

(省经委2007年5月)

根据《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7〕490号)和全国“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经对全省火电企业调查摸底,结合山西实际,现提出“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电力装机构成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2745.13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442.15万千瓦。其中:水电79万千瓦,火电2666.13万千瓦。在全省2666.13万千瓦火电机组中, 50-60万千瓦的机组容量为620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23.25%;30-35万千瓦的机组容量为910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34.13%;10-20万千瓦的机组容量为522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19.59%;10万千瓦及以下的机组容量614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23.03%。

(二)小火电机组基本情况

全省1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共计570台,总装机容量为614万千瓦,拥有职工近35000人。其中:燃用原煤机组146台机组,容量320万千瓦;燃用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的机组155台,容量为224万千瓦;燃烧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余热利用机组269台,容量70万千瓦。已认定为综合利用机组337台,容量137.1万千瓦,涉及133家企业;已认定的热电联产机组83台,容量116.8万千瓦,涉及28家企业。

二、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以优化提升电力产业结构,实现“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5%为目标。根据《通知》精神和我省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落实责任、积极稳妥“的原则,以“上大压小”为主要方式,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建设大型高效、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机组,促进我省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发电企业市场准入和小火电企业市场退出补偿机制,在实现全省“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目标的同时,要保障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实现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的山西省“十一五”期间关停26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把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与山西实际相结合,把经济、市场和行政手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山西电源结构,实施节能减排。

2.坚持以“上大“促“压小”。鼓励各地和有关企业实行“上大压小“,通过关停小机组,集中建设大机组;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或收购小火电机组,并将其关停后实施“上大压小”建设大型电源项目;鼓励被关停小火电机组按照关停规模参与投资“上大“电源项目建设;鼓励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关停小机组并集中建设大机组。

3.坚持“关小”与热电联产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结合。在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县级以上中型城市,结合“关小“工作,优先安排建设大中型热电联产机组;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鼓励建设背压型热电机组或生物质能热电机组,将运行未满15年,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关停机组改造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生物质能发电或热电联产机组;要对热电联产机组加强监管,实施在线监测,开展认定和定期复核工作。

4.坚持一手抓关停,一手抓稳定。关停机组所涉及的人员原则上应在本企业内部安置,企业已停产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好经济补偿、社会保险等相关问题。关停小火电机组资产变现和土地转让所得应优先用于安置职工。“上大压小”项目和当地新建、扩建电源项目要优先招用关停机组分流人员。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研究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理好小火电机组关停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电力供应,维护社会稳定。

三、主要任务

我省“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要按进行分解,编制关停计划,落实到各市政府和有关发电企业。对已纳入关停计划的机组,均要按期关停,不得易地建设。积极推进“上大压小”工作,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的节能环保机组替代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保障电力供应。

(一)关停小火电机组

1.关停的范围:

(1)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

(2)运行满20年、单机10万千瓦级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3)按照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4)供电标准煤耗高出2005年全省平均水平(387克/千瓦时)10%或全国平均水平(370克/千瓦时)15%的各类燃煤机组;

(5)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各类机组;

(6)已核准的大机组承诺“上大压小”的小火电机组;

(7)在役的综合利用和热电联产机组,经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复核,属限期整改但逾期不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机组;

(8)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予关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关停的机组。

(9)未取得国家合法批准手续,且不具备补办手续资格的违规建设机组。

以上关停范围包含企业自备电厂机组和趸售电网机组。

2.关停进度安排

全省“十一五“期间关停的小火电机组总容量为267万千瓦(主要关停机组和进度安排表附后)。其中,2007年关停66万千瓦,2008年关停53.6万千瓦,2009年关停52.2万千瓦,2010年关停95.2万千瓦。

(二)实施“上大压小”,集中建设大机组

1.替代原则

企业以“上大压小“方式申请建设大中型火电项目,建设单机30万千瓦机组,相应替代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24万千瓦以上;建设单机60万千瓦机组,相应替代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42万千瓦以上;建设单机100万千瓦机组,相应替代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60万千瓦以上。按照以上替代原则,相应落实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的“上大”电源项目,可直接上报申请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建设单机20万千瓦以上的热电联产项目,替代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达到自身容量50%,并按所替代关停机组和关停拆除的供热锅炉蒸发量计算可减少当地燃煤总量的,可直接上报申请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建设。“上大压小“建设的大中型火电项目,扩建项目可建设单台机组,新建项目原则上按两台机组以上考虑。实施“上大压小”的新建机组原则上应在所替代的关停机组拆除后实施建设。

2.建设安排

按照“上大压小”的原则,“十一五”关闭26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后四年淘汰落后置换上大机组容量为350万千瓦。2007年项目是:永济热电厂2×30万千瓦供热机组,侯马电厂2×20万千瓦供热机组,娘子关电厂2×60万千瓦机组,霍州电厂2×60万千瓦机组。

四、政策措施

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一是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据初步测算,“十一五”关停的小火电机组涉及安置人员约1.4万人,其中国有企业职工约1.1万人,其他企业职工约3000人。二是贫困地区财政补贴问题。部分小火电企业地处贫困县,这些企业的利税属当地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机组被关停后,当地财政、税收需予以平衡。三是债务问题。投资建设小火电机组的资金,多数靠银行贷款,也有部分小火电机组的建设或改造资金是靠职工集资。小火电机组被关停后,可能形成银行、企业、个人债务问题。四是供热机组的替代热源问题。对工业连续供热的机组,有的尚无替代热源;对城市供热机组,非供热期长时间停运,设备维护管理困难大,影响居民供热。五是保障供电问题。拟关停的机组有的地处电网末端,有的是企业的自备机组,有的属煤矿自供区的电源。如果机组关停后,会影响电网末端地区的正常供电、自备机组企业下游产业的发展和煤矿的安全生产用电等。关停小火电机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一)“上大”与“压小”紧密挂钩

电力行业“上大压小”的关键在于“压小”,但压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工作,因此必须实行“上大”与“压小”紧密挂钩,坚持先压小后上大,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按规定比例置换,以“上大”促“压小”。要严格实行电源项目建设联审会签制度。今后,凡涉及淘汰落后、能力置换的电源项目,无论是省内核准还是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均由省经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会签,最后由两部门联合行文。凡不涉及能力置换的电源项目,无论是省内核准还是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均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委会签,最后由两部门联合行文。涉及电源项目的核准等工作,省经委和省发展改革委都不得自行单独行文,也不得单独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省人民政府上报,同时两部门对下行文也要照此办理。

企业上报申请核准的“上大压小“电源项目必须在上报项目申请报告的同时,附上配套关停的小火电机组项目业主、地级市政府、省关停小火电领导组办公室、省电网公司等有关方面共同签署的关停协议,并就关停机组涉及的人员安置、资产债务处理等善后事宜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达成一致意见。对没有完成关停任务的市和企业,暂停申报核准“上大”电源项目;如果“上大“电源项目已经建成的,停止收购其上网电量。跨省进行“上大压小”的,关停小机组的容量应留在山西省境内。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电力工业产业政策和“上大压小”发展规划开展电源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电力项目核准制度,坚决制止违规和无序建设电站的行为。对违反国家电力项目核准规定、越权核准小火电项目建设的部门领导及当事人要追究责任,撤回项目核准文件。

(二)进一步优化调度方式,实行差别电量计划

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依据发电机组的能耗、水耗、环保等指标排序,优先调度高效清洁机组和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并逐年减少未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发电量。从2007年二季度开始改下达发电量调控目标为季度发电量调控目标,根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适时调控,进一步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一是按单机容量确定发电机组的基准利用小时数,每相差一个级别单机容量对应的发电基准利用小时数相差50小时。二是以上一个季度全省平均供电煤耗和分机组的供电煤耗为基础,实行奖优罚劣,对低于全省平均供电煤耗5%的机组奖励该机组基准利用小时数1%的发电小时数,对低于全省平均供电煤耗10%的机组奖励该机组基准利用小时数2%的发电小时数;对高于全省平均供电煤耗10%的机组扣减该机组基准利用小时数5%的发电小时数,对高于全省平均供电煤耗15%的机组扣减该机组基准利用小时数10%的发电小时数,对高于全省平均供电煤耗20%以上的机组扣减该机组基准利用小时数15%的发电小时数。三是在基准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脱硫机组增加50小时,空冷机组增加100小时。四是在电力市场供不应求时,以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季度发电目标小时数为下线,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低后高的原则,增加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在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时,优先对小火电机组进行调峰,以10万千瓦以下机组季度发电目标小时数为上线,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高后低的原则,减少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

(三)加强发电调度监督管理

要加强对电力调度情况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地方小火电机组的调度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地方小电源机组调度、管理、结算、考核制度,更好地对地方小火电机组进行节能调度管理。积极推进发电机组统一调度工作,大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火电企业,其调度都要逐步纳入省级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统一管理。

(四)加强对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的监管

对在役的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由省经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逐一复核,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关停。对符合国家规定的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要实行在线监控,进行定期核查,强化监管。2008年底前要对全省热电联产机组、2009年底前要对综合利用机组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电力调度机构严格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进行调度,非供热期供电煤耗高出上我省火电机组平均水平10%或全国火电机组平均水平15%的热电联产机组,在非供热期应停止运行或限制发电。

(五)改进并加强对趸售电网、企业自备电厂的管理

切实落实对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征收国家规定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可再生能源附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按规定收取的备用容量费政策,研究加强自备电厂管理的有效办法,促进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自备电厂或趸售电网的机组按期关停后,电网企业要按规定对趸售电网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关停自备电厂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电价优惠。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关停自备电厂的企业或原趸售电网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电网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收取合理的过网费。具体办法由省物价局牵头会同省经委、省电力公司制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六)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和取消补贴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管理,尽快将我省所有燃煤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降低到不高于全省标杆上网电价,并不得实行价外补贴;价格低于全省标杆上网电价的小火电,仍执行现行电价。

(七)强化关停机组核查与监督管理

省关停领导组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列入关停计划的机组进行定期督查,既要对各市的关停工作实施监控,又要对限期关停机组的关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列入关停计划的机组,原则上不再要求建设脱硫设施,但企业要优选燃料、强化管理,确保机组在关停前的运行能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省关停领导组下达关停通知后,一个月内将其解网并撤销其电力业务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停止供水。以“上大压小“名义建设的电源项目(供热机组除外)必须在配套关停小火电机组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全部撤销后才能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对应关停而拒不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应责令其立即关停,电网企业停止收购其电量,并暂停该企业新建电力项目的资格,直至完成关停任务;对弄虚作假逃避关停后易地建设的机组,一经查实,除责令其立即关停并予以拆除外,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退出补偿和保障机制

(一)实行电量指标交易

列入我省“十一五”小火电关停规划并按期关停的机组可享受最多不超过3年的发电量指标,并通过转让给大机组代发获得一定经济补偿。转让发电量指标原则上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代发机组应在30万千瓦以上。发电量指标及享受期限随关停延后的时间而逐年递减。具体的全省发电量计划指标交易办法由省经委牵头制定,并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

(二)实行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

对按期关停的机组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偿转让其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具体办法由省环保局制定,并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关停机组的炭减排可参照国际上通用的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有偿转让,由新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购买。省经委会同省财政厅、省环保局按照世行项目办的要求协助办理。

六、关停善后事宜处理(一)妥善安置关停机组人员

安置关停机组人员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关停部分机组的企业,要立足于本企业或本集团内部消化。二是关停全部机组的企业,属自备电厂的,其职工的安置由企业内部消化;属公用电厂的职工,可通过其他企业吸纳、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渠道实现再就业;属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由集团公司内部消化。三是“以大代小”新建扩建或改造的电源项目,录用关停机组职工数量,作为项目核准的必备条件之一。参照晋政办发〔2006〕33号文件中《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关于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中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由省劳动保障厅牵头制定关停企业人员安置和完善职工保险的办法,并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关停企业人员安置和完善职工保险,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实行省、市、县分级管理。关停小火电机组企业必须按照省关停领导组的规定制订本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内容包括关停机组涉及的人员状况、劳动关系处理、职工安置办法、再就业措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内容。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并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

(二)资产和债务处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期应实施关停的机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停止对其发放贷款。机组关停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就地报废,不得转供电或解列运行,不得易地建设。关停机组的设备必须由有资格回收解体废旧金属的单位统一收购,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要对回收废旧金属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核,并现场监督报废。关停小火电机组各种资产和债务的处理,参照晋政办发〔2006〕33号文件中《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直各部门所属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省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关停企业的隶属关系,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的资产和债务处理办法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三)土地开发利用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关停机组的土地资源。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中涉及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改变土地用途的,省国土资源厅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参照晋政办发〔2006〕33号文件中《关于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处置的意见》、《山西省省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关停机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因电厂关停带来的变电站和供电线路改造等征地问题,结合关停电厂现有土地处置一并考虑。

(四)加强电网建设,保障正常电力供应

电网企业要根据省关停计划,将关停机组供电区域的电网建设纳入省网统一规划,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扩大供电范围,尤其要加强电网末端、煤矿自供区、自备机组和趸售电网的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并制订科学的供电预案,保证小火电机组关停后的电力供应。关停机组涉及的输配线路、变电站等资产,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有偿移交所在地的电网企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推进电厂送出工程建设,保证“上大压小”建设的新建机组及其他发电机组按计划并网发电。

七、强化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

制订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通知》精神和电力产业发展政策,宣传关停小火电的政策措施和目标要求,提高全社会及企业对于关停小火电机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推动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宣传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地区和企业,适时召开全省关停小火电工作表彰会议,对关停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列入关停计划的机组,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要建立关停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公布监督和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并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和奖励。

八、组织实施

(一)成立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组织机构

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停小火电机组领导组(以下简称省关停领导组),由靳善忠副省长任组长,成员单位有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纪检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国资委、太原电监办、省电力公司、省国际电力集团公司等部门。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经委(见附件2)。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市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省人民政府与各市人民政府及发电集团公司签订关停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明确“十一五“期间各市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总量和主要关停项目。各关停企业按国家要求与相关部门签订关停拆除小火电机组协议。

(二)逐级分解任务,明确部门职责

各市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负总责,制订行政区域内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上报“上大压小”电源项目;组织、指导关停小火电机组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处理和土地使用权转让以及用途变更等工作;配合电网企业做好电网建设有关工作。各关停企业的法人代表是关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开展关停工作,按期实施关停并做好关停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

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省经委牵头负责提出全省涉及能力置换的电源项目,请省发展改革委会签,由两部门联合行文上报国家申请(或对下行文进行)核准;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对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进行审核,并适时建立监测系统;实施节能优化调度和关停机组电量补偿。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协助关停小火电工作,解决关停小火电机组需配套的电网建设问题。

省纪检委负责关停工作的监督检查。

省财政厅负责提出关停机组的财政补偿和转移支付方案,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省劳动保障厅负责提出关停机组人员安置、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总体方案,并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对省属企业关停机组的职工安置方案进行审核,指导各市关停机组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提出关停机组土地出让置换,盘活土地资产方案,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省环保局负责提出环保未达标企业关停意见和关停机组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方案,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省工商局负责吊销关停机组的工商营业执照。

省物价局负责落实关停机组的电价政策;会同省经委提出自备机组、趸售电网的机组关停后,向发电企业购电收取过网费的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省国资委负责关停机组国有资产的重组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太原电监办负责关停工作的监督实施,撤销关停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

省电力公司、省国际电力集团公司根据关停计划提出关停后当地电网建设方案,报省关停领导组审核后,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保障全省供电需求;配合搞好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监测系统建设;负责对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解网和停止收购电量工作。

(三)关停方案实施的时间要求

省关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开展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落实责任,于2007年6月30日前制定出具体的操作细化办法,经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关停领导组审核。

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尽快制订本地区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具体实施方案,于2007年6月30日前报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要在每年12月20日前,将本各市小火电机组关停情况和下一关停计划报省关停领导组办公室。由省领导组办公室汇总后报省关停领导组。

附件:1.山西省“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基本情况统计表(2007年)(略)2.山西省人民政府关停小火电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2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停小火电机组领导组

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靳善忠副省长

副组长:段建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洪发科省经委主任

令政策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李廷勇太原电监办主任

成员:李永平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陈官虎省经委副主任

贾毓杰省纪检委常委

石常明省财政厅副厅长

康继峰省劳动保障厅副巡视员

牛来有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李宝文省国资委副主任

王景龙省环保局副巡视员

赵勇省工商局副巡视员

张存登省物价局副局长

曹福成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常小刚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经委。

办公室主任:洪发科(兼)

常务副主任:陈官虎(兼);

篇7:“镇政府城建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首先,我们要转变部门工作作风,立足服务是根本。要求每一名城建办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熟悉掌握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去,形成优先服务,其次管理,最后再执法的新气象。对该镇区域内的建筑市场做到无建设局执法队的干涉,将所报建审批程序消化在镇城建办,使其在最短时日内、最低条件下办理完毕,从而更好的为各厂矿企业服务,以服务于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建设的发展。

二、2007年工作重点

1、段益津路两侧拆迁工程是我镇乃至全市的一项重点工程。因此,我们城建部门更要将它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今年计划采取分段逐片进行拆迁的方法,争取在年内圆满完成拆迁任务。

3、着重做好106国道的亮化、美化工作,把106国道*段路灯南北各延伸500米,进一步提高*整体形象。

篇8: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

政府科技计划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 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辖范围内开展科学技术研发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在中央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或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下, 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有关的科学研究活动。政府科技计划是政府执行其科技政策的基本工具, 是体现政府意志、弥补市场不足、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科技计划的实施, 能解决某一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是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主管的、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为宗旨, 体现着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措施, 是地方政府对科技工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期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 2006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1009.7亿元, 比2005年增加25.0%, 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678.8亿元, 比2005年增加28.8%,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目标认识不足, 对地方科技计划的作用过程描述还不够清晰, 因此正确评价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当前对于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 对于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都是对其他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方法的借鉴和挪用, 没有专门针对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评价方法。地方政府科技计划有具有自身的特性和目标, 因此简单的借鉴和挪用不适合对于地方科技计划的评价, 不能体现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特点, 因此需要在比较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基础上, 针对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特点, 制定适合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方法。

2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与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差别

当前我国科技计划体系按照科技计划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按照地域范围来分, 可以分为国家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按照计划制定的机构划分可以分为政府科技计划和企业自身的科研计划。

当前我国地方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方法往往借鉴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评价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地方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形式, 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 因此在以往的对地方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过程中也采用与评价国家科技计划同样的方法, 其结果也基本雷同。但国家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在目的、战略目标、项目大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对地方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不够明确, 也不够准确; (2) 国外的科技计划评价工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但是由于国外科技计划体系在目标和重点上与我国地方科技计划上的不同, 因此照搬其评价方法也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地方科技计划的作用和影响; (3)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的重要主体,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衡量企业经济绩效的过程中, 企业大都从财务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微观, 也不适用于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绩效。

因此要在分析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目标和特点的前提下, 通过对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比较和认识, 吸取其他科技计划评价方法的优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2.1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和国家科技计划的差别

2.1.1 科技计划项目战略目标上的差异。

国家科技计划是处于国家层面上的科技计划, 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从国防到基础研究的所有内容, 所面对的都是国家层面上的重大共性问题, 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地方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是促进特定区域内经济和科技发展, 战略层面不高, 偏重于中短期、现实性问题。

2.2.2 科技计划项目大小上的差异。

国家科技计划往往是长远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大型科技计划, 偏重于科技活动的上游, 集中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因此国家项目多为大项目且每个项目中间存在很多个专题, 同时经历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研发成果较为宏观, 项目完成后会对全国范围内技术水平起到提升作用, 发明一个新产品甚至开创一个新行业。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 往往集中在科技活动的下游, 集中于应用研究、具体技术研究活动, 往往比规模较小、投入较少、研发周期不长, 研发结果明确、清晰、具体、易衡量。

2.2 科技支撑计划和其他计划的差别

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 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 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 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突破瓶颈制约, 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的结果必然会对某个企业、产业甚至全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结果会促进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并产生相应的附带影响。

而其他计划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其中基础研究计划所针对的是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领域, 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特点, 其研究成果不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因此很难用特定的指标来衡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是为全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条件的, 他所提供的是科技公共产品, 其绩效也较难衡量;政策引导类计划是为了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 其绩效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 受到政策影响较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 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 这也就注定再这个计划中技术创新是重于经济效益的, 同时由于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往往具有难度高、创新性强的特点, 因此技术创新风险性大, 因此经济效益的预期不确定, 因此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 经济绩效考核并非处于首位。

2.3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和企业科技计划的差别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 越来越重视科技投入。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总支出达到3003亿元, 其中企业支出为2135亿元, 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支出567亿元, 高等学校支出277亿元, 由此可见政府科技投入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企业科技计划具有以下特点: (1) 有明确的目的性, 其科技计划所针对的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 针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技术革新, 做到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更看重短期利益 (3) 针对应用技术、研发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创新活动。

与企业科技计划相比, 政府科技计划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注重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公共产品。因此在对政府科技计划评价过程中, 一方面要评价科技计划项目对于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要考虑其对全社会的影响。

2.4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和国外科技计划的差别

国际上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年度科技计划, 而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科技计划以重大科技专项的形式出现。其专项行动的目标和我国的科技计划形式也基本类似, 包括高技术计划、基础研究计划、推广计划、产学研合作计划、中小企业创新扶持计划等。

国外的科技计划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 高目标:以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为最高指针。如美国的ATP计划、欧盟的伽利略计划等。

(2) 前瞻性:代表科技发展趋势, 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曾领先制定了重大的科技计划。这些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科技计划投入的重点。

(3) 军民两用的色彩越来越浓:科技计划的起源本身就来自于军用计划, 在二战后引入到民用领域。冷战结束后, 科技计划的重点从单纯的军用转到军民两用。

(4) 影响深远:国外科技计划目标都是国际领先技术, 研究成果会对全世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科技影响。以上特点使得国外科技计划项目制定和执行的时间长、风险大、影响深远、绩效高, 因此对于经济绩效的评价应以长期研究为主, 同时国外科技计划项目还对科技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对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国外科技计划项目相比, 我国地方科技计划目标不高、同资金投入量也相对较少、研发周期短、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3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影响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形成新的产业机会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银路, 2004) 。

3.1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微观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微观实体, 必须有其产生、存在的载体, 企业作为一个实体恰好是科学技术产生、发生作用的地方,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小单元, 是连接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的纽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增加收益类直接经济效益, 其中包括:①新开发产品 (技术) 的经济效益②完全新开发产品 (技术) 的经济效益③产品 (技术) 升级换代引起销售量 (技术服务工作量) 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④产品 (技术服务) 高质量等级率 (优质率或合格率) 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益; (2) 节约资金类直接经济效益①降低生产成本所节约资金②降低了生产中同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消耗所节约资金③降低不同种材料、燃料、工具等物资消耗所节约资金。 (刘亚旭, 2007)

3.2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中观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梅特卡夫 (J.C.Metcalfe) 将扩散于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联系在一起, 他明确阐述:“我将扩散于经济结构变化一视同仁, 在创新扩散的任何研究中, 我们关心的是, 新技术形式于经济相结合而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科技在许多水平上考察于扩散有关的结构变化:从整个产业的宏观发展, 到扩散新机器或新消费品使厂商和个人行为发生的微观变化。”科技计划的经济绩效短期内只是对研发企业自身产生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经历短时期的技术领先之后, 会产生相应的技术外溢效果。技术外溢的出现使得行业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随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宏观影响

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微观层面上而言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较长期的范围内单个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的形式带动整个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所有行业都是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 尤其是处于产业链条中上游的行业, 其技术创新活动会极大的影响整个产业链条, 而处于产业链条末端的行业会受到上游所有行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4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建议

基于以上对地方科技计划目标、特点和作用过程的分析, 对于地方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1)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应以经济绩效为主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目的就是推动本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目的就在于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目的可以用经济发展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同时在地方科技计划体系中, 攻关计划所占的比重较大, 评价科技攻关计划的主要指标就是经济绩效, 因此对于地方科技计划的经济绩效评价应以经济绩效评价为主。

(2)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应注重微观、中观、宏观相结合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一个最小单元,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企业作为行业的一部分, 必然会影响其所在行业, 而行业又会影响全社会所有行业的发展, 因此对于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不应局限于微观层次, 而应考虑其对于行业和全社会的影响。

(3) 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在考虑单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其示范作用和外溢效果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调节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 执行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往往是区域或者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企业, 其在区域和行业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必然会对其他企业或者行业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 要完整的衡量科技计划的经济绩效就要考虑到科技计划项目执行企业对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外溢效果。

摘要:在分析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目标和作用过程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我国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与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差别, 对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提出建议, 以期为地方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方,科技计划,评价

参考文献

[1]银路.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刘亚旭, 等.科技成果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07 (3) :45-46.

[3]贾小峰, 等.新时期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6) :28-29.

上一篇:车调联控作业下一篇:高仓健一生只爱一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