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

2024-05-14

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共8篇)

篇1: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综〔2007〕12号 【发布日期】2007-04-03 【生效日期】2007-04-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转关于2007年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哈政综〔2007〕1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市建委制定的《关于2007年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方案》予以转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四月三日

关于2007年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方案

(市建委 二○○七年四月三日)

为确保2007年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

为了充分发挥市、区两个积极性,加快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进程,本着统筹组织、分区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市区结合,以区为主,部门配合,明晰责任,明确任务,督办检查,限时完成,保证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按时完成。?

二、组织运作模式 ?

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由市统一组织协调,由项目所在地区政府、群力新区开发办负责具体实施,征地拆迁费用一次包死,超支不补,节余归区,提前完成或保持稳定给予奖励。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

三、工作任务 ?

(一)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工程征地拆迁。以松花江为界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江南区域。北起江畔路,南至北新街,东自规划路,西至道外十九道街围合区域,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分三个阶段实施(具体时限见附表)。二是江北区域。自松花江北岸江堤与永胜路交汇处中心点向东西两侧各返40米,沿永胜路向北703米的合围区域,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自4月20日启动,5月30日完成。?

(二)三环路工程征地拆迁。一是哈阿立交桥区,三环路与哈阿路交汇处,立交体系围合区域,征用集体土地约9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于4月26日启动,5月26日完成。二是三环路,自群力堤至迎宾路区段,征用集体土地约134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三个阶段实施征地拆迁工作(具体时限见附表)。?

(三)何家沟综合整治工程征地拆迁。一是平房污水处理厂,位于同江公路与四环路和黑河路交汇处,征用集体土地约22.5万平方米,于4月15日启动,5月20日前完成。二是道里区段整治工程,位于道里区天河桥至京哈铁路线,东河沟右岸、西河沟左岸,征用集体土地约5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8.33万平方米,于4月25日启动,5月25日前完成。三是平房段污水截流工程约8公里,自平房区建安二道街起,至南四环路止,施工临时征用部分土地,于4月20日启动,5月20日前完成。?

(四)中华巴洛克整治腾迁工程。西起道外南二道街、东至南三道街,北自靖宇街,南到南勋街围合区域,该区域有院落25个,腾迁房屋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于5月1日启动,6月1日前完成。?

(五)城建重点工程关联区域开发项目征地拆迁。一是何家沟筹资项目,该项目位于道里区何家沟东、西河沟与京哈铁路围合区域,暂定名清河湾小区,占地面积约130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分二个阶段实施征地拆迁(具体时限见附表)。二是三环路等其他重点工程筹资项目由市城投公司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后组织实施。?

各项目具体征地拆迁范围以征地拆迁范围图为准,征地拆迁费用以市、区共同核定为准。?

四、工作责任?

(一)办理征地拆迁手续 ?

责任部门: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办理征地指标和审批手续,由市拆迁办负责办理国有土地房屋拆迁手续。?

服务部门:?

1.由各项目主体(市城投公司、市内河办)负责提出建设用地申请表。?

2.由市发改委负责提供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立项批复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3.由市建委负责提供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或其他设计批准文件。

4.由市规划局负责发放规划定位通知单、规划定位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征地拆迁范围图。?

5.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出是否压覆重要矿床证明或压覆重要矿床评估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6.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进行土地权属确认、地类认定,提出用地预审报告,用地规划审核意见,涉及耕地的出具补充验收合格证,发布预征地公告。?

7.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督促涉及林业、环保、铁路、水利、文物等部门提出意见;负责提供勘测定界图、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补充耕地位置图及用地位置图。?

8.由项目主体(市城投公司、市内河办)负责提供征地补偿资金到位证明。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江北段工程资金由松北区自筹,三环路群力段工程资金由群力新区开发办自筹。?

各项工作完成时限以附后的征地拆迁任务分解表中确定的时限为准。?

(二)前期准备工作 ?

1.现场定位放线工作。责任部门:市城市规划局。相关区政府(道里、道外、香坊、平房、松北区政府)和群力新区开发办配合。?

2.现场摸底调查工作。责任部门:相关区政府(道里、道外、香坊、平房、松北区政府)和群力新区开发办。市建设、国土、房产、规划、财政、审计、林业等部门和市拆迁办、重点工程办、城投公司等单位参加,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结构、种类、数量及现状进行踏查核实,丈量计算。?

3.制定征地拆迁政策、核定征地拆迁资金工作。责任部门:市建委。市国土、房产、规划、财政、审计、林业、法制、信访、监察等部门和市拆迁办、重点工程办、城投公司及道里、道外、香坊、平房、松北区政府、群力新区开发办等单位参加。?

4.签订征地拆迁包干协议。责任部门:项目主体(市城投公司、市内河办)。与相关区政府和群力新区开发办签订征地拆迁包干协议。?

5.签订征地拆迁责任状。责任部门:市国土资源局、拆迁办。与相关区政府、群力新区开发办签订责任状。?

(三)征地拆迁实施工作 ?

牵头部门:根据市政府决定,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拆迁;由市拆迁办牵头组织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

责任部门:?

1.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的征地拆迁工作,江南段由道外区政府负责;江北段由松北区政府负责,资金自筹。沟通联系单位:市重点工程办。?

2.三环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哈阿立交桥区域的征地拆迁工作由香坊区政府负责;三环路,群力新区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由群力新区开发办负责,资金自筹;自哈双北路至迎宾路(工程1―3标段)段的征地拆迁工作,由道里区政府负责。沟通联系单位:市重点工程办。?

3.何家沟综合整治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平房污水处理厂征地拆迁工作由香坊区政府负责;道里区段整治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由道里区政府负责;平房段污水截流工程临时征地工作由平房区政府负责。沟通联系单位:市内河办。?

4.中华巴洛克整治工程腾迁工作,由道外区政府负责。沟通联系单位:市轨道办。?

5.城建重点工程关联区域的征地拆迁工作,清河湾小区的征地拆迁工作由道里区政府负责。沟通联系单位:市城投公司。?

相关区政府、群力新区开发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的征地拆迁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限要求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交付净地,并负责处理群众上访和安全工作。?

保障服务部门:?

1.由市拆迁办负责办理拆迁进程涉及的裁决,市政府法制办予以指导。?

2.由市房产住宅局负责对房屋产权证的鉴别及拆迁后的产权灭籍工作;相关区政府负责区政府发放的相关审批件的鉴别工作。?

3.由各区政府、群力新区开发办负责处理征地拆迁中发生的上访问题,市信访办配合全力做好稳定工作。?

4.由市监察局负责征地拆迁工作中的廉政及查处违规发证等工作。?

5.由市公安局负责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治安事件及维护工作秩序,并做好预防工作。?

五、工作标准 ?

(一)征地拆迁标准 ?

1.严格按照规划部门下达的征地拆迁范围实施征地拆迁,不准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不准有未征土地和遗留房屋等建筑物。?

2.房屋拆除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跟进,做到场清料净,场地平整至自然地面。?

3.拆迁档案资料齐全、完整,交接手续完备,及时办理建设用地交接。?

(二)稳定工作标准 ?

1.随时了解掌握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严格控制发生群体越级上访,稳控措施落实到位。?

3.若出现大规模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区政府要派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劝返上访群众,处理解决问题,防止事态扩大。?

(三)服务保障标准?

1.各服务部门要将工作任务、时限落实到具体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审批工作按要求时限完成。?

2.实行审批代办制,各部门要指定专人作为部门代办人,对本部门内部各单位进行协调,实行全程代办,并深入现场及时指导。?

3.在遇到与常规工作要求不一致时,各部门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问题和困难消化在内部,不允许将问题和困难上交、外推,不得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延迟审批服务。?

六、奖惩办法?

有关奖惩办法由市建设、财政、人事部门另行制定,对项目实施主体和服务保障主体的考核。?

七、工作措施 ?

(一)建立目标责任激励机制。市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责任激励机制,将工作任务和审批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奖惩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评比,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开展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竞赛。在各相关区和群力新区之间,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竞赛,比进度、比稳定、比廉政、比安全,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予以通报表彰,坚决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

(三)落实专门班子和指定人员。各区要成立强有力的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专门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全力组织推进落实。牵头部门也要主要领导负责,指定专人现场指挥、协调。?

(四)建立联审监督机制。由市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征地拆迁全过程进行监管,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建立廉政机制,预防和查处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

二00七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年初党委政府成立了城建工作领导小组,除城建环保服务中心人员以外,另外增加了3名干部,充实到城建工作专班,并且,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年实际,科学制定了规划,明确了思路,量化了目标,细化了任务,按照稳步拓展新城区,积极改造旧城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要求和产业立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二、多方筹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乡镇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店镇党委政府历来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7年,**店镇通过多种渠道吸纳资金200多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较大的改变了**店镇城区的面貌。

1、加大街道硬化建设力度,改变街道脏、乱、差面貌。

今年上半年,**店镇党委政府加大了街道硬化工程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是硬化了东门街、步行街。步行街是**店镇最繁华的商贸中心——中原街与开武公路的连接线,于二00六年建成,全长430米,今年三月份,**店镇筹资60多万元,将步行街全部硬化。二是硬化了会馆街,会馆街是**店镇通往大悟县城的唯一通路,历年来,街道由于没有硬化,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街道居民意见很大,今年六月份,党委政府筹资50万元,将会馆街硬化。目前,此项工程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已完成三分之二的工程。预计8月份全部完工。

2、加大排水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近几年来,**店镇城区发展迅速,基本上是每两年发展一条新街,每年新增进城居民近1000人,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进城居民的生活排水问题是党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今年四月份,步行街下水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六月底正式完工,共投入资金18万元,修建下水道900米,同时,维修了中原街下水道1500米,清除於泥100多车,配齐破损、丢失的预制板200多块,如今,步行街、中原街的排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加大工交服务建设力度,扭转了城区车辆乱停乱靠的局面。

**店镇位处两省三县八乡镇的中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每天从**店镇发往上海、河南、武汉、大悟的班车达80多辆,再加上通往乡村的面的、三轮车共计200多台车。原来,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客运站,各种车辆乱七八糟的停靠在街道两侧,严重影响了城区车辆通行能力。二00七年六月,**店镇抓住了政策机遇,争取了一个建造五级客运站的建设项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6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能容纳180辆车的五级客运站,车站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专人管理,专人服务,目前,客运站已经全面启用,各类营运车辆全部进站停靠,街道上彻底恢复了宽阔、畅通的局面。

三、加强管理、创建卫生文明城镇。

1、加强领导,成立工作专班。

为确保城区卫生文明创建活动顺利进展,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彩玲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云、副科级助理郑绪稳任副组长,成员由张家奎、尹维浩、钱进、周向荣、陈卫刚、黄庭华、阳立春、颜定华、阳志才、万春生、刘元奇、甘树民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农业服务中心,实行值班签到制和督办通报制。郑绪稳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一是召开了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参加会议对象为**店镇城区范围内的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城区周边村支部书记、主任、企业法人、居委会书记、主任、城区范围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代表、全体个体工商户户主、街道居民户主、文明创建协管员、环卫工人。二是以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各单位、学校层层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及学生会进行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3、落实责任包保,强化责任。

一是部门齐抓共管,各单位层层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交警中队依法打击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切实解决了城区交通堵塞问题;工商分局协助解决了战占道经营的问题;农贸市场解决了市场内部管理和服务问题;派出所打击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违法行为;道班及时维修好城区路段破损路面,学区组织镇区范围内的师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4、解决好六个问题

(1)解决好垃圾乱倒问题,垃圾已经实行装袋归箱,日扫日清。

篇3:2007年我国仓储标准化工作

1 三项仓储标准的基本内容

《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仓储服务质量要求》、《通用仓库等级》三项国家标准均属首次制定, 针对中国仓储业的现状、行业需求以及发展趋势, 这三项标准分别对仓储从业人员的素质、仓储服务质量标准、仓储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是我国仓储业的重要基础标准, 这三项标准的实施, 对于提高我国仓储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引导与促进仓储业的现代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根据现代仓储管理的实际, 将原来“商品保管员”的称谓修改为国际上通行的“仓储管理员”, 并定义为“从事物品储存、保管的一线操作人员”;同时首次提出“仓储经理”的岗位称谓, 定义为“负责本企业或本库区物品储存的组织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在标准中, 分别从基本条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 对“仓储管理员”和“仓储经理”的职业资质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基本条件在学历与工作经历做出了不同规定;基本知识中, 对“仓储管理员”侧重的是对库存物品的相关知识与仓储作业流程, 对“仓储经理”要求除具有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外, 提出了应具备管理知识的具体要求;在基本技能中, “仓储管理员”的“基本技能”要求定位在仓储作业流程的操作能力上, “仓储经理”的“基本技能”则要求应该具备组织协调、制度建设、方案规划、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仓储服务质量要求》标准分别从仓储运作管理、运作服务、运作规范、运作环境、信息安全、运作质量等方面提出定性、定量的质量要求和考核指标。标准中在强调仓储服务应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强化运作质量管理同时, 从运作管理、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等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定性要求。标准根据仓储服务的特点, 并参考国际通用的一些指标, 在标准中提出了3大类共7项指标, 并明确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与最低标准要求:其中仓储服务的基本指标, 包括:出库差错率、责任货损率、账货相符率三项, 反映的是仓储 (物流) 企业在完成入库、出库、在库保管及其信息记录等最基本的仓储作业服务的要求, 是长期以来通行的对仓储服务考核的基本指标;仓储服务的现代指标, 包括:订单按时完成率、单据与信息传递准确率、数据与信息传输准时率三项, 反映的是仓储 (物流) 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增值服务理念;仓储服务的效果指标, 即:有效投诉率。

《通用仓库等级》标准从仓库设施条件、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不同等级的仓库提出划分条件:仓库设施条件从仓库的面积与类型、机械化作业水平、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提出不同等级通用仓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业人员素质中除对管理层提出要求外,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是持证上岗;服务功能要求三星级以上仓库, 应具备二十四小时服务的能力, 四星级以上仓库, 应能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管理水平除要求四星级以上仓库要通过ISO9000认证、拥有报警系统和立体库喷淋灭火系统外, 从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制度执行、作业现场四个方面提出了统一要求。

2 三项仓储标准的宣传贯彻

《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等三项仓储国家标准的发布, 受到业内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认为这三项国家标准对于仓储企业的改善仓库硬件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 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做好这三项标准的宣传贯彻, 中国仓储协会针对三项标准的不同要求与特点,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贯彻工作。

(1) 分别组建了“通用仓库等级评定”、“仓储服务质量达标评鉴”、“仓储从业人员培训与认证”三个专家委员会和日常办事机构, 制定开展活动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仓储协会官方网站:www.caws.org.cn) 。

(2) 在2007年11月中国仓储协会的会员大会上, 除了对标准进行介绍外, 会议通过了《关于协会会员企业率先推行仓储业国家标准的决议》, 要求协会中的企业会员要率先做好宣传贯彻工作, 首先应该组织本企业的管理团队与一线操作人员认真学习标准的内容, 掌握标准的核心条款与界定指标;其次应该对照国家标准寻找本企业的差距, 增补与完善各种软硬件与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参加“通用仓库等级评定”与“仓储服务质量达标评鉴”, 组织本企业一线员工积极参加“仓储管理员”与“仓储经理”的培训认证。

(3) 在上海、广州、重庆等地进行试点的基础上, 中国仓储协会先后在郑州、北京、石家庄召开了《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仓储国家标准的宣贯会,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仓储相关协会建立了联系, 并签订了开展标准实施工作的协议, 共同开展《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仓储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及“通用仓库等级评定”与“仓储服务质量达标评鉴”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公平、自愿的原则, 经过试点及各地区评定机构的积极工作, 已评鉴并公布的“仓储服务质量达标”企业9家, 正在公示的有4家, 组织现场评审的1家;已评定并公布的星级仓库15个 (其中三星级2个, 四星级9个, 五星级4个) , 正在公示的有14个 (其中三星级2个, 五星级6个) , 正在进行评定的有4个。

(4) 根据《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国家标准, 中国仓储协会正在分别组织编写“仓储管理员”与“仓储经理”培训教材, 并结合国家对职业资质认证的统一清理, 另行组织相关培训与认证工作。

3 仓储相关标准情况

于2007年5月实施的修订后《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6) , 由2001年版的145条增加到249条, 在结构上增加了物流信息与国际物流部分;于2008年3月实施的《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T 2934-2007) , 将1996年版的四种规格, 修订为1200×1000mm和1100×1100mm两种规格, 该标准的修订, 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通用平托盘规格的统一, 有利仓储与物流作业效率的提高。

同时, 针对一些企业新建的仓库及库区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行业的需要, 交流、引导并最终规范现代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 充分发挥仓库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仓储协会组织部分新建仓库较多的仓储企业, 起草了《现代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 该《参数》作为协会推荐性的标准, 从满足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对仓储业务要求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在新建或建造仓库、库区时, 在选址、库区规划、仓库参数、相关设施等方面, 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基本要求与参数等, 供新建仓库区、旧库区改造的业主与规划设计机构参照执行。根据仓储企业的要求, 中国仓储协会已计划将《参数》申报为国家标准。

4 2008年仓储标准化工作的展望

4.1 标准化推动仓储业服务规范化与设施现代化

随着《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仓储服务质量要求》、《通用仓库等级》等国家标准的逐步贯彻实施, 不仅为仓储 (物流) 企业提高仓库的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提供了目标, 将有利推动仓储业的立体化、机械化与信息化;而且提出了仓储服务的基本要求, 为仓储 (物流) 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明确了努力方向, 将大大推动我国仓储业管理、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的提高, 加快仓储现代化的进程。

4.2 仓储业及相关物流标准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为推动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物流作业、托盘、第三方物流服务、物流管理四个分技术委员会, 四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物流 (仓储) 标准化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必将加快我国仓储 (物流) 标准的建设速度。

4.3 仓储标准建设将由通用性向专业性标准发展

篇4: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

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面向市区两级政府采购中心共计100余人参加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刘慧院长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林初宝副组长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并分别作了题为“关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问题”、“政府采购国际制度及最新发展动态”和“关于目前政府采购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

三位专家围绕我国面临向WTO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对目前国际国内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政府采购内涵的重新界定等关系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同时就如何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等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各级组织架构的重新定位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同参会人员现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培训期间大家参观了一些知名品牌家具厂的生产车间,对有关政府采购办公家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此次培训选择了当前政府采购的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定位比较准确,培训特点鲜明,参加培训的人员了解到许多政府采购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学到很多政府采购行业的新知识,对进一步做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很有帮助。

特别是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做好政府采购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对在今后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集中采购工作的政策功能作用,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刊记者 郑立捷)

北京市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召开

为加强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由西城区政府采购中心承办的北京市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于11月8日至9日在京台饭店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采购中心的许大卫主任和18个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国务院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副组长林初宝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及今后需要关注的事项进行了讨论,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及评审制度、如何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如何提高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效率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对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经验进行交流,树立政府采购中心服务型阳光采购形象。

北京市国资委副巡视员兼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许大卫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对《在新时期如何做好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政府采购采购中心要不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独特的业务;采购中心应当往管理职能方向发展;如公务用车的机遇,“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立和协议供货。各中心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统一思想,统筹兼顾,和谐采购。林初宝同志针对我国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展望我国政府采购今后的发展方向。

篇5:乡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乡人民政府乡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去的一年,全乡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1234”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事业的高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329万元,[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元,比上年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4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财政总收入292万元,实际比上年增长22。

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三化”进程明显加快

乡党委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三化”进程、拉动乡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在水电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形成了“以项目牵动区域经济、以项目调优产业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良好局面。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形成了楠竹、水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即在6个山区村建立楠竹基地,全乡新种楠竹800亩,实行低改1500亩。在山延公路沿线的11个村建立优质水果基地和订单蔬菜基地,全年新种植优质水果2300亩,全乡小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采取了“基地 公司 农户”模式,引入深汝果菜公司长期驻扎我乡设点收购,全乡发展订单蔬菜3700亩。传统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朝天椒种植面积2000亩,产值达400多万元,杂交玉米面积4700亩。二是落实减负政策,确保产粮面积。大力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减免了农业税,严格执行了“两补”政策,共发放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金276878.58元,保证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面积的落实。三是加大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全年共投入水利设施建设资金123.6万元,完成水利工程97处,清淤10公里,硬化8.1公里,改善了6300亩稻田的灌溉条件。向上争取立项10万元,对大丫头水库进行了除险保安,确保了郭家、下杨村稻田的灌溉,为今后的农业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要求、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建设”的方针,实施乡政府搬迁,自来水新供水站建设,乡中心校扩建等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大亮点。去年元月份山延公路砂改砼工程峻工通车,结束了延寿无水泥公路的历史。完善了新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并搬迁开市,新市场占地6000多平方米,水泥厂棚、人行道、运输道、商住楼等规划科学,设施齐全,不仅现在满足了群众赶集的需要,而且适应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需要,为延寿成为汝城西南部商贸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了市场管理,市场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一是水电产业迅猛发展。充分开发辖区内水电资源,加速小水电产业发展,全乡已建和在建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达3800KW。二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环境,做到了让“利”招商、以“诚”稳商、以“法”护商,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赢得利。引进韶关老板投资800万元新建留观电站已动工,引进辉业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万元对将军电站进行扩容改造。三是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我乡把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政策上予以扶持,从外围方面抓好协调服务,真正营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流环境。全年新增民营企业和个体户24家,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工业增加值624万元,比上年增加30,乡镇企业实现利税71万元,比上年增长22。

二、以“创优争先”为目标,“三票”工作上新台阶

计生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围绕“保类争先”工作目标,紧扣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优质服务的各项指标,确保了“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落实抓的计生工作责任制。实行了党政领导联系后进村制度,坚持每月专题研究计生工作2次以上。二是投入到位。全年用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达15.6万元,配齐了计生服务站医疗器械,加强了计生办软件和硬件建设,计生服务站在“创甲”验收中顺

利达标。三是措施到位。建立健全了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考核细则,实行每月督查,按季考核,奖罚兑现,奖优罚劣,极大调动了乡村干部抓计生工作的积极性;推行优质服务,发放了“纯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优惠证”,并减免学杂费1万余元;实行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为21位奖励扶助对象一次性发放奖励扶助金12600元;加大了计生宣传力度,使计生政策进一步深入

人心;加大了打击“两非”力度,开展了计生集中执法行动,极大震慑了违法生育对象,确保了计生工作的良好效果,顺利通过了省、市、县检查验收。

社会政局持续稳定。一是在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上有新高度。实行人员安排、经费保障、工作部署、推荐重用优先。从严落实了责任,将综治工作列入乡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在夯实基础、创新特色上有新举措。我们以开展“平安延寿”创建为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乡、村、组三级综治网络健全、人员落实、职责明确。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创新了“学生联家长”安全管理模式,成立家长委员会,签订学生安全“家校协议”,形成了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安全管理的格局。三是在严打整治、维护稳定上有新成效。建立了严防地下六合彩反弹的长效机制,组建了打六“一办三队”,开展了摸排和巡逻打击工作。抓实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矿山秩序集中整治,关闭了非法开采矿点。开展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了学校内保工作,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抓好了暂住人口及出租房屋集中整治,消除了安全隐患。在维稳效果方面,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从未因项目建设动用过警力。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全年仅发生盗窃案1起,治安案件4起,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确保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去年4月份,小垣茶山脚钨矿与东寿村尹家组发生祖坟纠纷,该纠纷涉及已搬迁到广东的尹姓群众,乡主要领导亲自奔波广东廊田、九峰等地做调解工作,经过20多天的不懈努力,茶山脚钨矿和尹家组达成一致处理意见,避免了流血冲突的发生。

乡级财力不断增强。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增效”的思路,不断加强财税管理,优化财源结构。一是培植财源,壮大实力。坚持“培育支柱产业,建立骨干企业”的思路,加强财源项目建设,全乡现有财源项目10个,实现税收43.9万元。大力发展水电产业,新建装机容量为1200KW的留观电站已动工兴建;乡集体筹资建设、装机容量为800KW的郭家桥一、二级电站已投产发电,与辉业机电合股开发、乡占40股份的坪坑大坞电站已正式营运,加上增容改造后的中洞电站,乡集体小水电装机已达1608KW,从根本上增强我乡的经济实力。二是强化征收,规范管理。一方面加强集体企业管理,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采用财政所代管乡电站收入的办法,保证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另一方面开展税源普查,加强对重点税源、零星税种和个体税收的征管,遏制了税收跑、冒、漏、滴。三是开源节流,确保运转。坚持量入为出,勤俭办事的原则,切实加强了收支管理。精减人员,厉行节约,共分流乡干部17人,为乡财政节省支出14万元。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采购、车辆、电话等管理措施,严控非生产开支,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不仅确保了乡村干部工资的发放,确保了正常支出,还挤出资金用于学校、交通等公益事业建设及偿还各种老欠款40万元。去年在既未向外借钱,又没有集资的情况下,提前2个月完成了全年财税任务,其中完成地税16.6万元,财政任务14.43万元,其他上交任务15万元。

三、以“和谐发展”为主题,社会事业齐头迸进

我乡在突出中心工作的同时,注意了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趋势。

积极兴办好事实事。为民办实事是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了涉及我乡的6件实事全额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①培训技术骨干287人次。②通村公路建设顺利完成。九如通村公路全长3公里,建设工期短、资金缺口大,乡村两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该公路已于去年11月底竣工。加上前年底完成的官亨至松西、官亨至中坪通村公路,全乡已完成通村公路建设3条17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③加大了扶贫帮困力度,争取列入农村低保户826人,低保户每年可领取低保救济金180-660元。帮助2户五保无房户新建住房,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④完成沼气池建设149口,是全县建沼气池最多的乡,同时“猪-沼-果”、“猪-沼-菜”模式的推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群众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⑤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向上争取危改资金82万元,为乡中心校新建面积413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为乡中学新建面积1294平方米的综合楼,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⑥争取教育优惠政策,有1137人(中心校626人,中校511人)享受“两免两补”政策,占在校学生55,减免金额204742元,为全县之最。

扶贫开发硕果累累。乡党委、政府抓住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乡17个行政村中有2个定为省级扶贫村,3个市级扶贫村,9个县级扶贫村,1个乡级扶贫村。一年来,在建整扶贫单位及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效果显著。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01万元,维修村组公路15条,新开通组级公路12条,整修渠道43条17千米,新建村部办公楼2栋380平方米,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处,解决了坪坑、寿水、官亨村2200多人的饮水,在东寿等8个村建立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进行农户用电网络改造2处,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在扶贫队的扶持和引导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建整扶贫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8,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村集体收入平均增加达1000元以上。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党员电教、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科技示范村等科技推广网络,采取办培训班、播放电教片、发放科技资料、聘请专家授课、现场示范等形式,大力推广优质稻、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质瓜果和蔬菜种植技术等科技成果。切实加强乡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培训。

文教事业全面发展。加大了教育工作投入,乡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19.6万元,将1400平方米的原墟场无偿提供给中心校用于校园扩建,为中心校砌上了400多米的围墙,为中学、中心校安装防盗窗,配置课桌、床铺。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撤并了郭家、东寿和留富村3所小学,全乡已撤并村小达11所,优化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去年我乡中学一中保送生达15人。积极抓好文化工作,维修了李涛将军陈列室,建好了乡图书馆,积极发掘瑶族特色文化。去年7月份,举办了一次省、市、乡、村推选出优秀节目、2000多人观看的高质量的文艺晚会,丰富了群众文化。

禽流感防治卓有成效。成立了工作机构,切实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了资金投入,投入防疫费11000元;加强防禽流感知识普及,印发宣传资料3500份;扎实开展了禽畜疫苗注射,确保全部防疫到位。

此外,纪检、宣传、统战、人武、第三产业、办公室、信访、档案、林业、工会、卫生、老干、青年、经管、统计等工作,均按照上级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评估中又一次获得三等奖,也因此连续两年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领导班子”,还有计生、财税、为民办实事等9个单项获表彰。我们的主要体会有:思路就是出路,科学的定位谋划了美好前景;团结就是力量,齐心的攻关构建了和谐延寿;干部就是榜样,过硬的作风凝聚了党心民心;发展就是“硬道理”,项目的开发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乡人大的有效监督、得益于乡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延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和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综治隐患仍然存在,特别是延寿河污染问题时有反弹;二是财政历史负债较多,财源税源少,财政形势仍然严峻。三是群众增收缓慢,人民生活依然贫困,观念陈旧,扶贫任务仍然艰巨。四是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政府工作打算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四四”工作思路:围绕四个目标(即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督查进位);突出四个重点(突出招商引资、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和财税工作四重点);培育四大产业(培育水电产业、楠竹、订单蔬菜产业、矿产开采加工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实施四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科教兴乡工程、通畅通达工程)。

主要工作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5,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利用外资增长25,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施上述目标,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的第三个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今后“三农”工作的方向,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村“三大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争取和增加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建设以农田水利改造、水库除险保安、乡村道路、农村灌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桑坪、九如、松西、郭家通村公路、下杨桥通畅工程,山眉、城江、铜城的信息畅通工程,大丫头、松山、中洞水库的除险保安工程,以沼气为主的改水、改厕的生态工程,完成县乡广电联网扫尾工程。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投工投劳,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农业产业建设。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我乡要认真组织搞好留富村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工业化是我乡工作的弱项,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乡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支撑经济,以项目凝聚人心。今年突出抓好乡集体电站的管理增效,留观电站工程扫尾,延寿分矿的开采、加工等工作。特别要抓好投资2000万元的留富精选厂建设,力促该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抓住“整村推进”扶贫机遇,结合上级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好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做大“深汝”果菜市场,巩固发展山区村楠竹基地,洞区村小水果基地、订单蔬菜基地,搞好桑坪村红薯加工、官坑村尖辣椒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沼气池建设,促进“猪-沼-果”、“猪-沼-菜”模式推广。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强化贫困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能,带动贫困群众尽快脱贫。

加快城镇化进程。要抓紧做好乡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乡总体规划修编,提高规划覆盖率和科学性。要通过郭家通村水泥路建设,汽车站建设工程,不断抓好城镇的扩容提质。要切实加强农贸市场摊位、卫生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改造自来水等公益设施。努力把延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西南部商贸中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今年,我乡将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把讲究信用和兑现承诺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点工程来抓,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公信力。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了包揽工程、敲诈勒索和阻工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注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提高计划生育水平。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完善技术服务、信息网络,突出孕前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一证通、农村独生子女和纯二女户结扎养老保险,推进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深入开展整治“两非”和经常性集中执法活动,依法查处计生违法案件,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实现“保类争先”的目标。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平安延寿”这个主题,认真落实综治责任,强化组织、经费和舆论保障,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加强治安防范能力,严厉打击“地下六合彩”及各类刑事犯罪,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和处置自然灾害、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能力。

继续办好8件实事。围绕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群众普遍性的现实问题,继续办好8件实事,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建成桑坪等4个村11.2公里水泥公路;争取新建沼气池240口;完成农村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建卫生院;改建敬老院,集中入住五保对象30人;解决山眉、城江、铜城3个行政村未通电话问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发放及符合省定扶助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符合条件离职村主干的调查摸底及补贴发放。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两补”政策,加大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整顿规范幼儿教育市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科技示范推广、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培训,加强农业产业化综合配套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以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为契机,壮大文化产业,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化市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加强乡卫生院改造建设,抓好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征兵工作,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抓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防疫、减负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乡人民政府肩负着全乡人民的重托和加快发展的重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亲民、爱民、务实、求实、廉洁高效政府。

一、为民执政。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推进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依法行政。创建学习型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及时办理各种提案,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舆论监督,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行政违法行为。

三、改进作风。大兴调查之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密切政群关系。严肃政令,确保政令畅通,着力解决办事拖拉、敷衍塞责,行政不作为等不良现象,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四、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把践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用良好的廉政形象取信于民。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制度。严厉整治不正之风,严肃纪律和责任。

各位代表,崇高的使命感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全乡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拼搏,为实现富乡富民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6: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按照“以点带面,抓住重点,全面推进市容环境提档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堵疏结合,精细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推进市容秩序不断改善。

一、抓好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不断优化市容秩序 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深入开展城市出入口、违法建设、背街小巷、城中村、户外广告、夜市烧烤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攻克了一批城市管理难点,市容环境秩序持续优化。

(一)扎实开展示范道路和城市出入口专项整治。按照市定14条示范路、达标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7条主干道共27条道路进行整治。目前,已经对民主北路、大庆路、解放北路、复兴北路、中山北路等重点地段重点问题进行了整治,出动车辆350辆次,执法人员890人次,共清理店外经营569家,取缔占道摊点709个,暂扣各类作业工具979件,道路环境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同时,集中清理与定人定岗相结合,积极落实长效管理。积极开展城市出入口道路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高城市道路美化水平和品味档次,中山北路 1

延长段(二环北路——三环北路)整治效果显著,在市市容局考核中目前成绩为全市第2名。

(二)合力推进城中村整治。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管理,加大城中村治理力度,解决市容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鼓楼区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 “十佳”、“五差”城中村评比。充分调动各街道办事处、村委会进行城中村整治的积极性,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推进城中村整治。今年以来,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中,共清理各种垃圾2000吨、拆除违章建筑960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10028处、清理乱堆乱放170处、整治乱开店铺216家,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其中,万寨社区对村内主干道、巷道综合改造,把下水道明沟改成暗沟, 加宽道路,填土增绿,投入23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实施立体式绿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景观路,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率均达98%,万寨社区的综合整治成为全市的亮点。

(三)稳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以治理背街小巷脏、乱、差为重点,深入推进小街巷环境卫生整治。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努力改善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状况。一是排查摸底、制定整治方案。年初对全区的小街巷进行了摸底调查,编制了背街小巷统计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小街巷市场化实施方案。二是检查评比、加大整治力度。对92条小街巷进行全面整治,共清理垃圾10汽车约100余吨,清理卫生死角38

处,清理乱堆乱放及杂物156处,清除野广告730余处。同时加大考核评比力度,由区执法局安排专人检查,针对小街巷存在的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对各办事处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四)着力攻克市容难点。在抓好06年已攻克难点问题长效管理的同时,对今年上半年市定的5个市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取缔。同时,自加压力,认真排查自定3个整治难点,积极开展整治。在难点整治中,对所有难点问题登记造册,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疏堵结合整治马路市场成效明显,按照疏导一批、清理一批的办法,对二七宿舍门前早点摊点群进行了限时疏导,对堤北路熟食摊点群划线疏导、对堤北市场北门涨市进行了异地疏导、对大庆路马路市场、下淀路煤机技校、复兴北路八里村路口、大马路大坝头马路市场进行了取缔。建成苏北农贸市场,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祥和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问题,并对祥和路进行综合整治,共清理拆除违章亭棚58间,计5000多平方米,栽植柳树200余株,力争把祥和路打造成景观路。

(五)认真开展农贸市场整治。积极整治市场环境卫生,全面落实卫生保洁员和经营业户摊位“三包”责任制,确保市场内达到“四无”,即无脏水、无垃圾、无四害、无异味。抓好市场标准化监管,首选下淀农贸市场作为试点,促进市场提档升级。农贸市场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效果

针对以往城市管理中经常出现的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城市管理怪圈,结合全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通过疏堵结合,人性化管理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管理措施。

(一)以人为本,和谐执法。注重引导执法人员换位思考,强力推进和谐城管理念教育,要求队员学会尊重违章对象,善于同违章对象交流,把工作深化、细化,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推行文明执法、和谐执法,顺利取缔了存在多年的迎宾路文化市场、中山北路同仁居门前机动车占道停放、铜沛路东首的机动车占道停放以及二环北路犬类市场等市容难题。

(二)疏堵结合,长效管理。在以往的整治中出现反复回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部门只是片面的进行强制取缔,没有考虑到民生问题。通过换位思考,执法人员在破解市容难题过程中,把疏堵结合作为解决困难群众谋生就业与城市有效管理的平衡点,有效化解了整治阻力。通过疏堵结合清理祥和西路占道经营,将业户疏导到新建的苏北农贸市场,彻底取缔了祥和马路市场。对整治后的马路市场,区执法局组织全区各执法中队协助加强长效管理,安排执法人员定人定岗,严防回潮,确保了整治效果。

(三)定人定岗,落实“双责”。通过定人、定岗、定职责、定奖惩的“四定”管理措施,责任到人、严格奖惩。要求定岗人员定住一个点,守好一条线,管好一大片,以此

扭转部分执法队员懒、散、闲的不良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调动各方面参与城管的积极性。定岗执法人员改变工作作风,主动和业户交朋友,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解决违章问题。区执法局组织召开了辖区内沿街产权单位协调会,要求这些单位配合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加强对经营业户的约束。同时引导成立了沿街单位经营业主协会,通过经营业主自治,达到共同推进市容秩序管理的目的。

篇7:2007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稳健起步,实现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年

我区成立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

苦创业,开拓进取,淮上新区开局良好,起步稳健,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明确发展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新区成立后,围绕我区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事关我区发展全局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区情、区貌大调研,不断深入推进“新任务、新观念、新机制”大讨论,根据我区区位特点,确立了“蚌埠市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建设工业强区、商贸大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和谐的新型城区”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加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工作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一河五个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功能分区”规划和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等专项规划,基本完成了“一主两翼”、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农村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还制定了工业、商业、农业以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25个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全区各项建设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

——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居弱图强,奋力拼搏,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迅速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6.1亿元增加到12.25亿元(由区划时到2006年,下同),增加6.15亿元,增长100.8%,年均增长26.2%。规模以上企业由18家增加到40家,新增22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由2家增加到10家,新增8家。财政收入由4500万元增加到10431万元,增加5931万元,增长131.8%;年均增加1977万元,年均增长32.3%。纳税超100万元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14家,新增8家;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4家。财政“保运转”“保工资”的目标圆满实现。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生产建设性支出逐步加大,累计支出4018万元。

——“三农”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及时足额发放涉农补贴,坚决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产增加值由1.51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增长56.9,年均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93元增加到3240元,增长29.9%,年均增长9.1%。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8.6万吨、9.2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龙头”企业发展到28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4家。蔬菜、养殖、良种繁育、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七大基地面积已覆盖全区一半耕地。引导组建产业协会12个。养殖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建成养殖小区8个,新增家禽养殖能力200万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土石方200多万方,实施了小蚌埠新排涝站建设及穿淮河北大堤自排涵闸枢纽工程、北淝河小蚌埠防洪堤加固及七号引排涵闸拆除重建等治淮应急工程,完成吴小街新河沟、梅桥新三号沟等大中骨干沟渠清淤疏浚,新建八大集等泵站2座,维修改造湖滩、曹老集等泵站14座。完成了王小沟、大岗等2个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和八大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曹老集3.5万亩国家大型小麦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乡村道路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曹梅路建成通车,全区环线贯通。朱海、张陈、东赵等14条油(水泥)路竣工,夏蚌、金山湖等3条道路在建。完工里程70.47公里,完成投资1492万元,46个行政村实现通油(水泥)路。梅桥、曹老集开通公交,极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

——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第二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坚持把发展加工制造业、建筑安装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着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二产增加值由3.82亿元增加到8.05亿元,增长110.7%,年均增长28.2%。新区成立后,抢抓机遇,迅速解决工业园区规划、土地报批、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使工业园区迅速成为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到2006年底,工业园区累计协议引进资金25亿多元,实际到位资金9.8亿元;引进项目67个,竣工投产项目30个,在建项目23个;安加生物、创业纺织、瑞泰汽配、星源环保等企业具备超亿元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纺织、生物等六大产业。去年初通过国家审查,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安徽蚌埠工业园。2006年实现产值5.9亿元,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9.2个百分点。骨干企业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制定并落实扶持企业上台阶政策,投入扶持资金1702万元。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由9.9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增长71.8%。安瑞科、经纬轮辋钢、意义环

保、液力机械等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在60%以上。五建公司晋升为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4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

——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坚持以市场为龙头,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全区商贸流通业活力和潜力日益显现。三产增加值由1.14亿元增加到1.83亿元,增长60.5%,年均增长17.1%。商贸物流园区引进项目4个,协议引进资金10亿元。在建项目2个,完成投资1.2亿元。总投资4.6亿元的通成国贸广场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路桥日用品批发市场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国著名家居企业红星美凯龙签约加盟。

——开发建设稳步实施,城区面貌明显变化。坚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稳步推进新型城区建设。区行政办公中心建设以及区疾控中心、计生指导站等六家单位办公楼建设全面竣工,区政府、人武部、法院、检察院等机关顺利搬迁。五建淮上投资发展大厦暨金地苑商住小区以及区地税分局办公大楼、路德宾馆相继开工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投资6312万元。长征北路、大庆北路、双墩路(工业园区段、商贸园区段)等11条道路竣工,丰安路、双墩路中段等4条道路在建,连接我区与老城区的109、119、125等3条城市公交线路开通,市客运北站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供水管道铺设13000米。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竣工。35千伏变电站和10千伏双回路动力线工程正在建设。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三通一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进入商贸物流园区和行政办公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依法有序推进。完成土地征用5364亩,拆迁安置居民920户,发放土地征用拆迁补偿金14638万元。规划农民新村6处66万平方米,桂花园农民新村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460户拆迁居民入住。山香、桃花园、槐花园等3个农民新村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坚持把项目、招商、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切入点,紧紧扭住不放。招商引资引进项目80个,协议引资3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融资工作成效明显。搭建了蚌埠市河北发展有限公司、淮融公司、淮上创业公司等3个融资平台,同徽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得到加强,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BT、BOT等方式,融资2.43亿元,投入开发建设。世界银行、日元贷款已获批准。项目工作有力推进。编制项目240个,争取国家水利、农业开发、交通、教育危房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项目108个,争取资金2.04亿元。全区共组织实施一产、二产、三产、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项目180个,竣工项目91个,在建项目8个,累计投资20.2亿元。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和谐淮上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发展成果。加大教育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972万元,新建教学楼12栋,改造危房20329平方米,13740平方米D类危房全部消除。中小学由63所合并为42所。民办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较快,美佛儿国际学校开工建设,建立市二十四中等4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不断发展文体事业。双墩遗址被确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双墩汉墓挖掘已启动。切实加强卫生工作。乡镇卫生院改造逐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正式确定,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进。低保覆盖面由1.4%提高到10.9%,人均月补差标准由43.2元提高到10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471.7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失地农民1533户2141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助工作得到加强。累计发放救灾救助款物289.7万元,27470户次63182人次得到救助。推荐就业力度逐步加大。新增就业4692人,其中失地农民1741人。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水平逐年提高。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等机制初步建立,基础工作和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提高4.02个百分点、性别比下降9.9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平安淮上”创建工作。“四五”普法顺利完成,依法治区工作有序推进。专项整治有效开展,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信访稳定工作逐步加强,山香、金山湖等群体性事件得到依法妥善处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调处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环保、审计、统计、民兵预备役、残联、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发展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行政效能有较大提高。政府工作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先后制定并得到有效坚持。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聘用制、教育管理体制和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等项改革稳步实施,区机关服务中心、西苑宾馆等5个事业、企业单位改制顺利完成。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公共采购、政府投资公开招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等制度严格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回顾三年历程,我们倍感艰辛与自豪。过去的三年,是全区人民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三年,是居弱图强、奋力崛起的三年。在短短三年内,我们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实现翻一番,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教育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等工作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淮上新区成立三年来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已经在全区乃至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已成为投资的热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经过全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正列举”企业生产经营者和在淮上投资创业者的辛勤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在淮上投资的建设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淮上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更应该看到新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经济总量还不大,工业的主导产业还未形成,牵动性大的投资项目还不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财政实力还不够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压力持续增大。抓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办法和努力、抓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到位等等。我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奋力崛起,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今后五年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我区实现“奋力崛起,创造辉煌”的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委省政府实施促进“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跨、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我区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这些都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两桥”收费问题的即将解决,我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将迅速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经过三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区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加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只要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就一定能战胜前进中的任何困难,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蚌埠城市副中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谋划和扩大投资,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工业强区、商贸大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和谐的新型城区建设,力争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19.1。建成区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次主要经济指标安排远远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自我加压,二是去年实际经济指标大大超过原来的计划。因此,对今后五年的计划进行了调整。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力争总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积极探索,力争融资规模有较大突破。加强项目储备,狠抓项目实施,确保完成投资40亿元。

加速发展工业,打造工业强区。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吸纳劳务就业的重要渠道,力争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5家以上,超10亿元工业企业1家。

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商贸大区。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培育专业批发市场,积极运作安徽联合商品交易所项目,加快蔬菜批发市场、通成国贸、路桥市场、农机大市场的建设,努力把商贸园区建设成为辐射皖北的区域性市场群。积极引导连锁超市、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运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生态养殖园,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洪排灌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加强村镇整治,农村面貌有较大改变。加强技能培训,倡导文明新风,农民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增强。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建设新型城区。加强道路建设,形成解放北路、朝阳北路、大庆北路和滨河路、淮上大道、双墩路、龙华路、蚌埠市北环线等“三纵五横”的路网框架。逐步完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力争完成200万平方米商业、住宅开发和60万平方米农民新村建设,城市规划区居民基本集中安置。重点抓好沿淮河北大堤等重点区域、路段的环境整治,实施亮化、美化,提升新区形象。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淮上。加大教育投入,完成教育布局调整,促进教育优质化,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整体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立健全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得到基本保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人口性别比问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置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社会日益和谐。

三、乘势而为,着力开创新局面的2007年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意义重大。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同比增长2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6.0;

第二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同比增长27.9;

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20.2。

财政总收入12500万元,同比增长19.8。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00万元(所得税按25%),同比增长17.8。

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11.1。

招商引资8亿元,同比增长11.1。

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同比增长8.0。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做好工业园区扩区工作。抓好全民创业园、再就业园和昊方产业园建设。新增开工建设项目30个以上,新增竣工投产企业25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外移和我市工业退市进园的机遇,围绕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纺织、生物等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尽快形成支柱主导产业。加强与上海的合作,推进上海品牌基地建设。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修订完善规模以上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规模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家。增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财政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家用机床、办公用品、环保设备、新型建材、纺织等行业或产品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牢固树立集约、节约用地意识,着力提高园区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采取严格措施,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加强环境保护,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

(二)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推进公司化经营,增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力。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运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生态养殖园。新建养殖小区8个,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好裔湾-王小沟蔬菜、华圩大青豆、胡口制种、曹老集蔬菜、吴小街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培育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淮北大堤加固、北淝河洼地防洪除涝和国家小麦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型泵站改造项目,完成农村1万人安全饮水项目。积极编制申报吴小街排灌站迁建扩建、王小沟排涝站建设等项目。完成小蚌埠-汤加湖、金山湖、吕巷等10条道路建设,开工建设杨楼、李湖、卢小庙、九台等19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积极推进客运网络规划建设。加强村庄整治。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加强村容村貌整治,选择1-2个试点村进行村庄综合改造。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参与村庄改造和村内公共设施建设。稳步实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水利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和兽医管理体制等项改革,努力构建农村工作新机制。

(三)加快商贸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好通成国贸广场、路桥日用品市场一期项目建设,力争今年8月竣工投入运营。开工建设通成国贸广场、路桥日用品市场、蔬菜批发市场等项目二期工程。积极运作安徽联合交易所、农机大市场等项目,培育新型建材、汽配贸易、农资、花卉苗木等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金融、通讯等网点建设。

(四)建设与管理并重,稳步推进新型城区建设

完善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全区分区规划以及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等区域道路规划、排水规划。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大庆北路北段、滨河路、果园西路、物流路等7条道路。加强环境整治,拓宽改造淮上大道、解放北路、朝阳北路。完成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建设和商贸物流园区35千伏变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消防站。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完成五建淮上投资发展大厦暨金地苑小区一期工程,动工兴建丽景天成商住小区。开工建设桂花园二期、桃花园二期、槐花园二期、荷花园一期、梨花园一期等5个农民新村。实施亮化美化改造。探索建立与新区开发建设体制相适应的城市街道社区管理和环卫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居民的水平。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采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城区环卫问题。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五)加强财源建设,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政非税收入改革,加强基金管理。完善区乡财政体制和财政收入目标考核办法,调动乡镇和税收机关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困难群众、工业发展倾斜,扩大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投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控制招待费、燃修费、考察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培植壮大财源。全面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实施,着力做好扩大投资工作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确保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8亿元。转变招商方式,实现由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的转变,引导外商投资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纺织、生物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融资。密切与交通银行、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积极落实世界银行和日元贷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开发建设。加强项目的调度与考核,着力抓好项目落实,抓住国家加大对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的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力争全年实施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0亿元。

(七)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今年着力做好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三件大事,一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三是积极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继续抓好教育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布局调整任务,加大教育的投入。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做好双墩汉墓挖掘、双墩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改制,加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高度重视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力度。严格实施城市居民和失地转城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和帮困工作。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施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关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作。切实加强统计、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和国防动员等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进政府工作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

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标考核工作,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根本标准,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业绩来考核人。

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遇到问题绕道走不负责任的行为。善于把国家政策同我区实际结合起来,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奋力崛起。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高度关注民生,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第一信号,多做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继续保持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以良好的政风引领社会风气,凝聚人心和力量,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我区的发展前景光明而美好,我区的发展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新的风貌、新的姿态,开创我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构建和谐淮上的新篇章!

篇8: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

3.15期间形成宣传咨询服务高潮

3月初自治区农机局下发了组织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咨询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农机局在3.15期间以“维护农民权益、创建和谐农机”为主题进行投诉咨询服务和提高农民维权意识的宣传活动。各地州、县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咨询服务工作进入了农民的家庭。全疆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维护农民权益、创建和谐农机”的宣传高潮。3月13日,由自治区农机局、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联合主办的新疆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乌鲁木齐华南市场举行。自治区有关领导和这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这次活动,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会上,通报了2006年农机产品投诉情况、2006年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情况、选型试验情况、有效的农机推广许可证产品情况等。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在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过程中的维权意识,扩大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的社会影响,宣传了优质品牌农机产品,打击了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净化了农机市场,保护了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机化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地州投诉监督工作成绩显著

2007年各地州投诉监督工作开展的正常有序,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从全疆11个地州的投诉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出,各地的工作做的各有特点,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农机化化发展的需要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各地的经验看,领导重视、工作人员敬业是做好投诉监督工作的保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围绕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将农机投诉工作与农机市场管理、维修市场管理、农机质量调查工作相结合是做好农机投诉监督工作的突破口。其中阿克苏受理投诉54件,投诉最多。塔城受理投诉37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最高。各地州共处理投诉案323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3.386万元

上下联动,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我区从2002年开始了农机投诉监督体系的建设,现已有72个投诉监督站。2007年我们就把投诉监督体系的运转做为重点,力求做到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尺度,使问题解决在当地2006年底我站举办了全疆农机投诉业务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宣贯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了工作程序,统一了工作表格,仔细学习了农机三包规定,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统一了认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与各地州加强联系,多沟通,从2007年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投诉监督体系正在发挥着重大作用,很多投诉都可以在当地解决,各地投诉监督站也及时与我站联系、勾通,在很多投诉协调中我们起的是支持、指导、协调的作用。塔城的29位用户,乌苏的10位用户以及哈密、伊犁等地的集体性投诉都在我站与当地站的配合下在当地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基本上都是通过两地同时调解,我站与企业达成基本>>>共识形成意见后由当地在此基础上细化与农户签订协议,后期的执行也由当地负责监督。这种方式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消除了许多不和谐因素。

农机投诉与上目录和许可证管理结合

在推广鉴定、登记认可、上目录产品审查时,坚持把无集中性投诉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对每种产品,每种型号都进行用户调查,当发现有集中性投诉时,立即与生产厂联系,指出问题,责成改正并协助企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督促企业整改,并在整改后及时回访用户,直到用户满意。力争通过质量监督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通过受理投诉,发现问题,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提高质量。

2007年全疆投诉案例的特点

1、投诉的机型种类多。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犁、耙、铺膜播种机、柴油机、玉米收获机、打瓜机、旋耕机、打捆机、粮食清选机、农用挂车等11种农机具。

2、拖拉机的投诉居高不下。在我站受理的169个投诉案例中拖拉机有125个占78%。比2006年的73%又有上升。

3、从单一的制造质量问题向服务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转化。且维修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明显上升。

4、国外机具的投诉有下降的趋势。这两年国内农机化发展迅速,国外机具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5、补贴机具投诉量增多。在169个投诉案例中有43个是补贴机具,占投诉总量的25%。这主要是因为补贴机具的数量和范围逐年增大,补帖机具在市场的占有率增大。

6、集体投诉增多。比如大中功率拖拉机、玉米收获机等。

从投诉的内容来看,今年投诉的几个焦点问题是:

1、新机具、新机型进入新疆市场的适用性问题;

2、经销商的维修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问题;

3、新产品、新机具的可靠性问题;

从投诉情况看农民现在关心的几个问题是:

1、易损件的确定及其使用寿命问题。很多企业说明书中规定大量配件为易损件不予三包,且易损件太易损,耐磨件不耐磨。

2、由产品质量而造成的间接损失的赔付问题。由于产品质量耽误了农时或影响了正常工作,由此造成的损失的赔付没有依据。

3、过三包期产品的维修服务质量。产品一旦过了三包期,配件的供应、配件的价格、维修服务质量都没有保证。

从2007年投诉调解工作中看,农民和企业最头痛的问题是:

不成熟的产品或没有进行过地区适应性试验的产品,在出现质量问题后,虽然企业的售后服务非常及时,但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缺陷,质量问题一直无法根除,给农民和企业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上一篇: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下一篇:旅游学概论试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