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

2024-04-25

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共8篇)

篇1: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

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2、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4、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5、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6、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十、其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二种抒情:

1、直接抒情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由于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时的语言往往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1)为抒发感情而选择某种形象(2)针对形象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1)借人物之口来抒情。(2)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连贯、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包括六种:①一般←到→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引用。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篇2: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

[考点破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运用的总体要求是:“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

2.对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是:简明扼要,通顺流畅,连贯自然。

3.对于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关键在对语言的运用和驾驭上,要学会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场合等进行得体的表达:在庄重场合,一般使用庄重典范的书面语,如在会议上的发言;在工作和学习场合,可以使用准确扼要的术语和行话;在日常场合,一般多用亲切、灵活的口语;在轻松的娱乐场合,则多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

在考试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在形式上可谓灵活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根据情境写话,根据范例仿写,根据材料概括,根据提示扩写。

[典例选讲]

(一)根据情境写话

要求能准确分析和判断出说话的目的,恰当地选择说话的方式,精要地组织说话的语言,仔细揣度所要表达的语气。比如:

例1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河南省中考题]

答题讲析:在公共场合,在集体活动中,需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不良影响时,要表达自己诚恳的歉意,不可油腔滑调,闪烁其辞,给人以不诚实感。例如此时,你可以说:“真对不起,我今天耽误大家了,都是我的错,我愿意多干活以作补偿。”“唉,都是我不好,本来记得好好的,为一点急事把自己给弄糊涂了,瞧我这记性。”有了这样的话,别人听了,怎么好意思再去责怪你呢。

除这种公共场合外,语言情境还包含说话时对象的身份年龄:对长辈要尊敬谦逊,对平辈要不卑不亢,对晚辈要充满爱护;针对事情的善恶:对坏人坏事要义正词严,对好人好事,要大力颂扬。对病人弱者,要表示同情和关切;对成功的人要送出你真诚的祝贺,对失败的人要表达你真诚的鼓励;对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你的提醒要委婉含蓄,对自己的缺点和失误,你的反省要深挚恳切等等。

此外,利用现代媒体要求考生写话是目前新的考查趋向,如:写短信息,发电子邮件等,这是大家要密切注意的。

(二)根据范例仿写

其主要是根据已有的提示,揣摩句式特点,然后进行语言创造。角度主要有:仿修辞手法,提炼关联句式,对对联,根据中心句写支撑句,根据支撑句写中心句等形式,比如:

例2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山西省20中考题]

答题讲析:对例句作简要分析,不难发现,整个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本体“语文”是一抽象事物,喻体是一具体事物,且其中后半句是在前半句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在意义上紧密联系。那么解题时,我们可以把语文比喻成各种美好的事物,然后再仿出人对这一事物的美好感受。例如,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清凉可口的泉水,清甜解渴;芳香浓郁的咖啡,温馨浪漫;新鲜味美的果汁,滋心润肺,这样自然更容易让人产生愉悦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例3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相同。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荆州市年中考题]

这种例句仿写题型,难度较大,它需要考生细心的观察,敏锐的感悟,耐心的揣摩,大胆的创造。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个句子都是在描述一种事物,且在运用的句式上又是相同的,即先点出事物,再描述事物;其中描述事物又是先直接描述再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弄清句式结构后,答题才有的放矢。例如我们可以说:“那洁白的粉笔灰,纷纷扬扬地在老师的周围落下,像天上飘零的朵朵智慧的花瓣。”

(三)根据材料概括

根据所出示的语言材料,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方式主要有:用寻找中心句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段结构的把握;用提炼主要信息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通过写一句话新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概括能力,例如:

例4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三十个书写格)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

解这一类题时,要抓核心字眼,抓梗概,例如这一题要抓住“融合”、“徽剧”、“演变”等三个关键词。什么与什么融合,什么在演变成什么,这样思考,我们就不难做出答案来:

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四)根据提示扩写

根据提示扩写:根据所出示的简短的文字,进行扩写,要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它要求靠想象和描写,把一些事物联缀成文,想象讲究合理、大胆,描写要求细腻生动。在形式上,应围绕着一个话题,统一于一个中心,此外还要言之有序,句与句之间要能体现一定的逻辑思维,即要做到连贯、通畅。

例5按要求扩展语句。

同学们谈论世界杯足球赛。(说清楚“谈论”的状态)[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中考题]

解题时,我们会自然想到,是多少个同学,在什么地方,他们谈论时的情态怎样。考虑周到了,然后做题,自然就不难了。例如我们可以说:“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拢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论着刚刚结束的足球赛。”此外,如“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等词语都可以恰当地表达出同学们谈论时的状态。

[能力提升]

1.如果听到下面的话,你能听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吗?

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花板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琴。”

2.补出下面一则小幽默中肖伯纳回敬富翁的话,要幽默讽刺,但不要辱骂。

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长得很瘦。有一次,他去参加宴会,一个肥得象猪似的富翁挖苦他说:“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你们那里正闹饥荒呢!”肖伯纳当即回敬了一句:

3.如果你到办公室交语文作业,而另一个班级的张老师要求你通知他班上的语文科代表把一个叫王芳的同学的作文本交上来,在路上,你碰到这个班上你熟悉的李平,你将怎样向他转述那位老师通知的事情,要求语言简洁。

4.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要得体,才会有好的效果。根据下面的内容,按照要求和说话人的身份分别写出应说的话。

青工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组织的业务学习,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康康复习功课、作家庭作业,否则康康考试会不及格。

①如果你是小王所在车间的主任,就这件事情,你对小王这样说:

②如果你是康康的班主任,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这样说:

5.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

6.下面是某校长在一次初三学生集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的辅导越来越勤了,同学生们的学习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作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作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精神不振,打瞌睡的多,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了。

①校长肯定的是:,否定的是:。

②校长讲话的目的是:

7.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8.根据下面的材料写说明。

复方川贝片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福星。该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也能起润肺作用,尤其有独特显著的平喘作用。除了患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外,其他的人可放心服用,使用时口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两片(2mg),该药经国家卫生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全国各大医院临床试验,证明绝对有效可靠。

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书

[功能与主治]:(不超过20字)

[用法与用量]:(不超过10字)

[注 意]: (不超过10 字)

9.在全国各地抵抗“非典”疾病期间,各地也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捐助活动,假设你们学校也募集到了3742.5元的现金,将把它寄给灾区人民,现在请你:

① 汇款金额大写:

② 在汇款单的附言上代表学校写下汇款的心愿:

10.当你临近毕业时候,有很多留恋的话想对同学和老师说,试给他们留下几句临别赠言,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

给老师:

给同学:

11.下面是通过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用自己的语言所描绘的父亲形象,请把没有写完整的填写出来。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 ”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12.阅读下面内容,再写一个支撑句,其句式要求与第一个支撑句相同.

事实告诉我们,古今留下了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

13.采用下列句子中“当×××说……我懂得了……”的句式,造一个类似的句子。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做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做为人的价值。

14.先提炼出句式,再造句。

如果说亚历山大三世桥是珠光宝气的盛装王后,则连接城岛和左岸拉丁区的小桥就是朴实无华的小家碧玉。

15.请用一句话向同学们转述这一条新闻。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了第二季度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基本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工商系统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数量惊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更是大幅攀升了五倍多。

据统计,4——6月份,全国工商系统共清理各类市场94875个,清理各类市场主体139.19万户,受理各类举报118916个,取缔各类窝点7797个,销毁违法物品总值5.80亿元,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8.74万件,总案值44.02亿元,罚没款5.56亿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案件397起,移送人员1589人。

16.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全球标准互联网用户调查和分析权威机构Aielsen/NetRatings,今天在上海发布的第一份互联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有566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家庭互联网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位,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德国和英国。

17.用不超过15字的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电讯。

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及海峡两岸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今天汇聚北京研讨二十一世纪心脏病防治问题。

“二十一世纪心脏病防治国际研讨会暨祝贺吴英恺院士九十华诞”的活动今起在北京举行。

18.将下面的短句扩展成一个30字左右的长句。要求包括时令、颜色、形状、质地等要素。

葡萄熟了。

19.将一列词语扩展成一段通顺流畅的话,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平平安安

篇3:讲评思想政治试卷的原则与环节

试卷讲评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但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 试卷讲评大多停留在表面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那么, 怎样讲评思想政治试卷呢?

一、讲评试卷的原则

1. 研究试题, 选择讲评方法。

(1) 研究试题, 分析解题思路。教师在讲评试卷前一定要研究试题, 首先在限定的时间内认真做一遍试卷, 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进行比较, 客观地给自己评分。这样, 教师就以体验者的角色获得了答题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从而在讲评中做到有的放矢, 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

(2) 立足实际, 研究讲评方法。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 因此教师要在研究试题和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选用一种操作性强的试卷讲评方法。

2. 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学生在作答试卷时都经过了一番思考, 无论答案是否正确, 他们对题目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 获得了一些体验。因此, 教师要启发学生改正错题, 让学生实现认识的飞跃,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主动参与探讨错题, 获取知识, 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3. 采用灵活多变的试卷讲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正面入手, 从分析到综合;反面入手, 分析典型错误, 寻找最佳解法;以点带面, 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这些都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方法。

二、讲评试卷的具体环节

1. 成绩分析。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整体成绩, 以便把准脉搏, 对症下药。

2. 指导学生审题。

学生考试失分最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审题, 不会提取试题中的有效信息, 因而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必须加强对学生审题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是答好题的关键, 审题的过程是对材料进行归纳的过程, 当然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点。 (1) 审材料。学生必须辩证地对材料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具体来说, 第一步细读材料, 对材料分层次;第二步找准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概括每一层的中心思想, 把材料浓缩为一句话或几个简短的词组;第三步按归纳出来的中心思想找教材中的知识点。 (2) 审问题。即认真研读设问, 找准关键词, 把握试题的规定性。这里的关键词是指能直接刺激我们感官的信息, 能规定答题知识范围的内容, 它能让我们确定答题的依据。

3. 链接课本知识。

通过审题, 学生就知道了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 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教材知识, 具备一定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内容。

4. 错题展示。

学生知道了答什么内容后, 自己得分低的原因也就明白了。但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教师很有必要让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错题。展示错误毕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 教师要采用激励的语言和期待的眼神唤起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敢于当众剖析、反省自己, 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提高纠错能力。

5. 错题诊断。

在一部分学生呈现了自己的答题情况后,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调动其他学生, 让他们依据自己的标准给这些同学的答案评分,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标准, 并对这些同学的答案进行诊断, 错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错了, 怎样才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就能让其他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6. 及时呈现参考答案。

在错题展示、学生评分、错题诊断之后, 教师必须及时给学生呈现参考答案, 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答案和给别人的评价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 在比较中进行再认识和再归纳,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7. 错题整理。

篇4:特色鲜明的浙江高考政治试卷

自2009年浙江高考开始采用新课标自主命题以来已整整五年,搜集整理近五年来全国高考浙江政治卷的主观题设问我们不难清晰的发现,浙江试卷已以其特定的设问模式给人以深深的印记:本文主要从主观题设问的角度,整理浙江课改以来高考试题。截取设问中明显以“运用某某知识”为限定的设问,以试图探析其主观题命题思路从而为高考复习提供有益借鉴。

一、依据呈现:用事实说话

5年来浙江高考政治直接以:“运用某某知识”的设问汇总如下:

2009年:第40题第(2)问设问为: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10分);第41题第(3)问设问为: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10分)。

2010年:第40题第(2)问设问为: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10分);第41题第(2)问设问为: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14分)

2011年:41题第(2)问: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便于叙述以下描述省略设问其他方面)。

2012年:40题第(1)问: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41题第(2)问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第(3)问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

2013年:40第(2)问: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3)问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41题第(1)问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第(2)问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特色分析:焦点访谈

通过以上依据呈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浙江高考政治试卷在设问模式上以强烈信号传递着:重主干知识的同时把握要点内容,设问范围、知识切入点等于细微处见实力,知识范围限定更加明确,同时这种设问频率大幅提升,從原来的基本上两道题到2012年的3道题,尤其是2013年的四大设问均以此模式进行,分别考察必修四大模块的内容,且分值较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即便在2011年只有一个但是在当年的40题第(1)问中明确了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第(2)问运用“辩证否定的实质”的知识。如此具有针对性的设问在其他省市是不多见的。

从设问的数量上及内容上看浙江高考政治卷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由单一知识的限定到单元内部的逻辑剖析进而达到模块内部知识的整合,再到模块间的跨越,最后又回到单一知识的过程:如从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到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再到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还有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最后又回到单一知识的设问上,似乎有千帆过境,万木争春,曲折回荡,流连忘返之感觉,让人一言难尽。

在笔者看来浙江试卷的如此设问模式必将得到大力弘扬,这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客观公正的考察了学科知识,在有利于高考的公平竞争的同时更富梯度和区分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命题行为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强,同时从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选材背景等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立意深远以求情感升华,考察知识到位旨在能力提升的命题范式并不是简单的命题模式套用,而是彰显学科情怀。如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卷主观题在选材中把生态文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梦想中国有机结合,设问用辩证的哲学思维(对立统一的观点)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与综合国力)然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彰显政治学科精神,大器天成、浑然一体,回味无穷。

三、价值引导:中国好声音

浙江高考政治如浙江卫视一样传来了美妙的声音,这种声音少有因设问范围的定位引发广泛争议,给一线教师基本指明了教学的“边界”。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改革路径让人们看到了“迈小步、不止步”的革新思维,“用知识、考知识”的能力要求。选材和教材只是一种载体,用“材”才是真正的目的。针对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这种命题特色,在复习备考中,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个个方面。

1.精心织网,潜心打渔

在过去的试题命制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运用《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认识的反复性等类似于这种模式作为范围限定,而且限定相对宽泛,而浙江卷则不然。针对浙江政治试卷的这个设问特点,要想从容应对高考试题,精心织网,潜心打渔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网看做是教学大纲和考纲,那么这里的“渔”就是教材知识和考点。要处理好网与渔的关系,就必须做到疏而不漏。至于如何织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我看来,模块内部知识整合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或缺,务必做到在模块内部把微观知识点形成知识板块。如图1所示,以“宏观调控”为中心形成网状知识,同样我们可以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价格、消费、企业、就业等等为中心,深入挖掘教材与考纲中可能成为命题兴奋点的知识要点;至于模块知识之间:我们也必须找到内在的联系:如能将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与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能将经济生活的经济全球化与政治生活的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生活的文化多样性等有机结合(如图2所示);把政治生活中的群众路线与生活与哲学的群众观点等知识有机结合,全面把握命题可能出现的交叉点,构建一个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网络,做到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必能融会贯通、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2.看云识天,埋头赶路

目前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问题不得分,会做的问题得低分,拿到参考答案学生一看就懂,老师一讲就会,但是高考时同学们往往跳进了美丽的陷阱,一做就错,似乎高考给他开了一个玩笑。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知识不到位,基本规范、学科思维品质不到位,学生不能做到理据有效对应、事理交融、论证得力。

纵观浙江高考政治试卷,大有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答”不同之特点,题型基本一致,设问形式十分相似,甚至把重点、难点作为常考考点,如2010年第40题第(2)问与今年40题的第(3)问均考察了 “对立统一”的观点,但答案略有出入,如何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看云识天,埋头赶路,要知道高考考了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正确的处理解题套路与思路的关系。高考是命题者与一线教师及广大考生之间博弈的一个过程,任何一方都不能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但命题立意肯定是“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材料选取肯定是折射“时代精神、彰显学科特色”的,答案设置也必然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所有考核必将围绕高考政治的四大能力展开,这无疑要求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以“政治人”应有的民生情怀理性看待社会问题,从而回归教材,能对教材重点内容准确完整识记、简洁流畅复述并与具体情境有机对接,进行论证描述,既要牢牢把握答题套路,更要彰显解题思维,在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深度的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命题模式套路的宽度与跨度,有所同必有所不同,同中求异,异种求同,从而达到异曲同工。

篇5:《人民的名义》走进高考政治试卷

“厉害了,我的‘人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才三分之一,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反腐画面,正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天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某副市长贪腐金额高达6.44亿,而该省最贫困的9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才只有6.07亿元„„ 腐败分子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腐败事件,正如编剧周梅森所言,“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同样,从不回避热点的高考命题,也有可能体现“反腐”这一当今中国的重大社会主题。

“反腐”主题如果出现在高考政治中,会怎么考呢?

【热点透视】

与《政治生活》的结合点: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才三分之一,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正是体现了反腐倡廉为民心所向,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国家依法打击腐败分子,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又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触目惊心的反腐画面,正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各级官员腐败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腐倡廉有利于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腐败斗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之举。7.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8.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与《文化生活》的结合点:

1.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民的名义》热播势必会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2.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双向互动的特点。《人民的名义》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传播,为反腐与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关练习】

1.《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①国务院取消下放618项行政审批事项 ②某省民政厅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③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④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议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国务院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体现建设廉洁政治,市发改委推行开放式决策,体现廉洁政治,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清正廉洁,对权力进行制约,开展廉政寄语活动与题意要求不符,公民提出规范网络反腐建议,与制度无关,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2.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些官员无视党纪国法,肆意践踏法律,也反映了要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下列属于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A.某地政府在网站上开设网络举报监督专区 B.国家审计署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等的监督 C.某地人大代表就当地环境治理状况进行检查

D.中纪委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 参考答案:B 3.近年来,我国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检举腐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样背景下,“老虎”和“苍蝇”纷纷被绳之以法。这表明:

①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②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既要健全法制又要发扬民主 ④拓宽监督渠道就能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4.铁腕反腐、涤荡“四风”,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赢得民心的一大政绩。这已成为国内外各界的共识。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反腐”逐渐成为重要议题。这些都显示了党中央决心狠抓党内廉政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法制反腐工作认识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③说明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民执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5.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参考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说,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②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③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腐倡廉有利于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依据以上材料如何评价文化对人的影响?

篇6:初一年级上学期的政治期中试卷

1、正确认识自己,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2、我们到学校里学习,既是享受权利,也是履行义务。

3、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集体越大,力量就越大。

4、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5、一道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愿意跟我们结交的人,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朋友。

二、单项选择题。(选项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对应地填在表中。每题2分,共46分)

6、俗话说:“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B.“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是一回事

C.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D.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会使人受益终生

7、同学们进入初中后,会发现本班内有许多同学和自己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比如,来自同一所小学,有着相似的兴趣和爱好等等。正是这些共同之处有助于我们( )。

A.实现人生的理想B.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识,共同进步,和谐相处

C.成为生活的强者D.形成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8、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不断完善自我,应该( )。

A.从自己的身上找出更多优点B.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优点

C.保持和发扬自身的优点D.照搬别人的优点

9、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蓝领专家孔祥瑞曾说:“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这启发我们( )。

①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③文凭越高则知识越多 ④终身学习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要学会自主学习B.学习要注重积累

C.读万卷书,行千里路D.学习要循序渐进

11、认真观察右边的图画,可以得出的正确观点是( )。

A.承担责任可以获得社会尊重

B.承担责任必然可获得经济利益

C.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D.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12、“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虽累,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要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B.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C.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

D.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就越幸福

13、“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B、集体的力量就个人的力量的简单相加

C、只有加强集体的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D、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14、“好说已长便是短,自知已短便是长。”“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加自命不凡。”这引起放共同告诫我们()。

A、自我评价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B、人不可有傲气,也不可有傲骨

C、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D、不客观评价自己就会产生自负心理

15、金秋九月,带着几分好奇和梦想,我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课程……这一切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这里的“新起点”主要是()。

A、我们自身成长的新起点B、新同学C、新老师D、新环境

16、李欢因为一次上课在下面讲话,被老师批评教育。对此,李欢应该()。

A、上该老师的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不再讲话

B、憎恨该老师,从此不再搭理他

C、跟该老师说理,指责他小题大做,过于敏感

D、虚心接受老师教育,积极与老师沟通、交往

17、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下面对朋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能送钱送物给他人,不计较钱财的人

B、能够为对方两肋插刀,讲义气的“哥们”

C、能正确看待对方缺点,善意指出并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人

D、能够经常在一起玩乐的人

18、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说,交响乐团要有“团队音”,各自的乐音要顾及整体,不能成为干扰别人的噪音。对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A.在集体中不能突出自己

B.在集体中我们应该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C.在集体中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D.在集体中只能有一个想法,大家必须完全一致

19、班集体由几十个同学组成,要融入新的班集体,首先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是我们融入到新班集体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要( )。

①做到真诚、热情、主动,这是优化同学关系所必需的: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懂得尊重人的人才可能受人尊重;③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学会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必要而有益的竞争;④我行我素,不管他人的感受,充分表现自己的性格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学习和受教育()。

①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②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开启智慧、健全心智;③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④是终生的,对个人、对国家都极为重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搞好学习,很重要的一条是()。

A、要知道学习的重要性B、要善于发现和享受学习的乐趣

C、要热爱学习D、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22、“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A、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B、帮助自己也就是帮助别人

C、真诚帮助别人是为了别人的回报D、帮助别人不能获得任何回报

23、社会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是社会造就了我们。离开社会,我们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

①为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②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③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报效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4、“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这句话中“生命的质量”指的是()。

A、生活条件优越B、生活的艰辛与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的快乐和忧愁

25、“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向世界创造价值。”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我们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②只有通过社会化,才会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能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说明,我们进行社会化要()。

A、与他从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B、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C、社会上的什么事情都要参与D、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团结就是力量②集体的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③每一个集体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纪律④要取得成功,一个集体必须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8、面对日益浩瀚的学海和不断加高的书山,我们应该()

①集中精力,认真听讲②学思结合,把握重点③勤于动手,做好笔记④掌握课程,因科制宜

篇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交换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

3、垄断价格

4、资本积聚

5、虚拟资本

6、劳动力的价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划分有什么区别?

2、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篇8: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

一、坚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根据考试说明讲评试题, 可以增强教学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考试说明不仅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而且规定了试题的结构、难度系数和考试的方法等。因此, 教师如果忽视考试说明, 则将导致教师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而教, 在这种形势下, 师生都只能被动地与题海作斗争。考试说明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凸显综合能力的考查, 政治科高考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特别注重考查知识的时空感、学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要求部分明确提出: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述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不同层次及对知识点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领会考试说明的实质, 始终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的把握, 突出主干知识, 突出重点难点, 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每年新增的考点和有重大变动的考点, 教师在讲评时都要特别注重, 因为这些考点往往在高考中都有所体现。如2013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中新增的考点:哲学与时代精神, 在当年的高考中就体现了。

二、课前做充分有效的准备

充分而有效地备课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讲授新课要备课, 但试卷讲评课更需认真备课。笔者认为, 讲评课的备课应侧重以下几点。

(一) 备数据资料

为了使讲评更有针对性, 教师应该对整份试卷做好全面分析, 对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如各题的对错人数、错误的类型、错误的性质及错误的原因都要一一做好记 录, 并且对以上数据做好分析统计工作。把好这一关, 实质上就把握了试卷讲评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就对哪些题应该讲, 哪些题可以不讲, 哪些题应该详细讲解, 哪些题可以一带而过有了明确认识。由此, 抓住重点与难点, 有的放矢, 强化复习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 美国游客汤姆在中国某涉外商店看中了一只标价为2000美元的玉镯。经过讨价还价, 汤姆实际支付1400美元买下这只玉镯。在此次交易行为中, 美元执行了 ()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了解到, 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因此, 此题的重点就只需讲清A和C的差别即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

(二) 备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与其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 不如把获取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因此, 在政治讲评课中应该贯彻这一思想,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训练, 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培养贯穿于讲评课的始终。一份完整的政治试卷一般有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种题型, 具体而言, 教师在讲评古诗文、名言警句型选择题时,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此题不仅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矛盾的有关概念, 而且要求学生恰当理解古诗文的意义,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实现利用知识迁移,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讲评材料题时, 应侧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教师备课时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及讲评的方法结合起来, 既要考虑通过某题的讲评培养学生哪种能力, 又要思考这一题及这一类题型该采用哪种方法讲评, 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 还是先让学生辩论、探究后予以归纳讲评。

三、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学规律和原则

(一) 坚持讲评与知识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对所学知识全部涉及, 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 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 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 讲评内容要反映政治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 住房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住房”。直接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是 ()

A.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B.家庭的收入水平

C.家庭的生活习惯

D.家庭所供养的人口多少

这道题考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不少同学选了A, 把根本因素当成了直接因素, 说明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讲评时把试题和书上的知识结构、考点结合, 引导学生回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根本因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直接因素是家庭的收入水平, 还受物价水平和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影响。再深入拓展:购房消费按家庭消费的内容分别属于什么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别属于什么消费? 学生在做一道题时, 能巩固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

(二) 坚持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三政治讲评课中, 很多教师往往反映, 学生对讲评课兴趣不大, 甚至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满堂灌”。因此, 在高三政治讲评课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学习, 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使复习讲评课一改只公布答案、照本宣科, 而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状, 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例如:“人肉搜索”的出现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 可在很短时间内将答案和真相公之于众。但大家对参与方式和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①请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分析, 我们在网络上应如何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价值冲突?

②有人认为, 网络是虚拟世界, 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 请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笔者在讲评这题时, 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启发学生, 如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 价值观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当你与他人、你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什么话都可以说”体现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权利与自由有何关系? 并且让学生展开讨论, 由此得出问题的结论, 教师只需作简要的小结归纳即可。

(三) 坚持讲评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讲评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政治试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因此在讲评课上, 教师不能就题论题, 孤立地逐题讲解, 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通过典型题目, 透过题目的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发散式讲解, 还要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和方法, 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设计变式练习, 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给学生练的机会, 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发散思维。一般可从一题多解、一材多联、一题多变等方面进行。

例如在讲解必修二有关政府职能的相关练习时, 学生在答题中常犯的错误是将体现类题和原因类题及建议类题混作一谈。因此, 我在讲评中, 用同一则材料, 分别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并引导他们区别不同, 总结答题的规律与方法。这样讲评, 学生才能有效避免“一讲就懂, 一做就错”的情况出现, 融会贯通, 达到做一题, 学一法, 会一类的目的, 同时, 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辐射思维能力。

四、课后注意多鼓励学生

考试除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功能外, 还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 直接影响教师讲评情绪, 或喜形于色, 或大发雷霆,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进步, 教师应心态平和, 善于利用考试的激励功能,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成绩优秀、进步明显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成绩不理 想的学生, 老师不要一味责怪:“这道题都做过多少遍了, 怎么还会错。”而是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 同时挖掘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闪光点, 让他们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考试后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 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应引起注意并有所体现。

总之, 上好讲评课, 既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做充分而有效的备课, 又要在上课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后还应注意多鼓励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讲评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韩燕.领会考试说明, 增强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中学教学参考, 2012/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政治经济学的试卷介绍】相关文章:

政治经济学自考介绍06-09

政治试卷讲评05-29

高一理科政治试卷05-23

月考政治试卷05-24

试卷七下政治范文05-31

政治试卷七下范文06-05

高三政治试卷最新07-01

高三政治期末试卷07-01

高三政治试卷答案07-01

高一政治试卷文科07-02

上一篇:尚丽霞说教育演讲稿下一篇:浅浅谈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