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2024-04-12

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精选5篇)

篇1: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杉村中学     毛爱芳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也已七年,平时致力于探索行之有效又不失真与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由当初刚入行的懵懂渐渐明朗成对语文课堂的精心构建,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心中的理想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理想的课堂要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导语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拔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在趣的氛围中有所思有所得。

(一) 声像俱全,渐入佳境

利用音响、幻灯、电视、电影等设计的导语导入,集听、看、思于一体,效果可想而知。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音响里传出《让爱住我家》的优美旋律,屏幕上出现一幅幅一家人和睦相处的温馨画面,然后让学生谈谈歌曲与画面让人感动的原因。感人的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温馨的画面,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

(二)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是对人们期待、渴望心理的强化。悬念式导语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乞求等的心理,诱导他们对作品感兴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笔者在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是这样导入的:“都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那么到底西湖的雪景有多么奇妙,能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再如一教师在讲《羚羊木雕》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都有互赠礼物的经历吧,送礼时双方都很高兴,对吧。可有人送礼物却送出了伤心,这是为什么呢?是哪里错了呢?请大家共同来欣赏作家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

孔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激情朗诵,意兴盎然

激情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激情式导语的设计,就是要求上课初始,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激动中开始新的一课。一教师在教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当讲到曹操挥师北上,大破乌桓及袁绍残部,在凯旋班师的途中登临碣石山,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高声朗诵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传世慨叹。教师满怀激情地朗诵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位政治家与军事家那开阔的胸襟与宏伟的抱负。

要上好一堂课,有一组精心设计的导语做铺垫做牵引是必要的。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我们的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个”!

二、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思考点

思考点,是一堂课的灵魂的凝聚,是一堂课的张力所在,是对学生主体思维的激活,它不仅能唤醒学习主体的心智,而且能开启学习主体的脑筋,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考点的确立上,要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在讲解《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把全文的思考点定在品味、理解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迷上,于是以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出发点设计如下思考题:1、如何解释“痴”?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作者的“痴”?3、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寻找古代文人之“痴”。全文四个问题,也就是四个层面,不论是在探究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是评论亭中奇遇,甚至拓展延伸环节都是围绕这一“痴”字。强化了文章中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曾学习过的一个很好的课例《雨说》,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雨”说了什么?2、能不能把每节诗浓缩成一行,组成一首新诗?3、将课文与压缩版比较,看看哪些地方更能打动你?4、雨对你说了那么多,你想对雨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始终围绕着“雨”说这一教材要点和文章精彩之处,且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有层次感,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向纵深发展。

当然,思考点总体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好像篮球圈距地面高3米5,是十分科学的。高了,总是投不进,就会打击人的积极性;矮了,人人能扣篮,就没有成就感。

三、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目前,世界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鲜明的主题是“儿童参与”,然而儿童参与在中国的教育界却始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而充分地参与,新的课堂改革和素质教育就很难落实到位,也就很难推向深入。课堂不应是教师死板的讲堂,而应成为学生快乐的学堂。而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课堂上,教师要走下讲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放心、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引路人。

笔者在讲王鼎钧的《那树》一文时,先以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对老树悲惨命运的惋惜之中,接着教师就请学生为屏幕上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几幅图配字,并交流自己所配的字,然后再诵读全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再接下来就将学生的成果在幻灯上予以展示,最后又以“这棵树是如何触动作者心灵”这个问题为纲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深入探讨了文章的内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与点拔的作用,并适时地加以鼓励与表扬,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从而得出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应该说这堂课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练习题

为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我们除了研究课堂教学艺术之外,还要研究怎样发挥练习的作用,即如何精心设计练习,如何把练习放在最需要的,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练习的课堂似乎显得不够完美。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求知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所以练习应尽量新颖,有针对性(如一教师在讲《散步》一文时,就针对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浓浓的亲情设计了仿写练习;1、亲情是妈妈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是                           2、亲情是一股涓涓细流,给心灵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                 )

有质疑性、开放性(如在教授《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有这样一道练习:当“友人惭”,下车拉元方时,元方却“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失礼的表现?学生对此各抒己见,充分彰显了此题的开放性。)

五、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赞美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人人都渴望得到赞美。对于各方面都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渴望就更加的强烈。同学们幼小脆弱的心灵需要我们爱的浇灌才能茁壮地成长,真诚的赞美就是最好的甘露,赞美是肯定,是赏识,而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啊!

有过这样一个体验,当班上一个特不爱学习的学生在《落难的王子》的课堂上主动而准确地概括了寓意时,我真心地说了句:“说得太好了!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能行!”班上的同学立即不失时机地鼓起了掌。从那次之后,他的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虽然他的回答还不是每次都那么准确,他的语言也不是每次都那么简练,但至少他找回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他已不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不在焉地敷衍了。

六、理想的课堂要有浓浓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泰戈尔的《金色花》刻画了一幅唯美唯真的母子相依图,构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天伦之乐;张晓风的《行道树》刻化了默默无闻的最可爱的奉献者的伟大形像;朱自清的《春》中那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那热闹非凡的迎春图,无一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六、理想的课堂要有琅琅书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景的熏陶,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对学习者眼、耳、口、脑的多重锻炼,能更好地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审美体验,是形成阅读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书声琅琅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朗读中--徜徉在历史与现代的天地间,山重水复、花草掩荫,感动于文天祥慷慨就义的悲壮,视死如归的气概;感动于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扬;感动于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感动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感动着领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飞扬豪迈,感动着飞天神舟“九天揽月”的大国风范吧……!

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理想的课堂各有各的理解,理想的课堂可能是精心的准备,理想的课堂也可能是临时的生成,但有一点,理想的课堂不仅得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更应该是学有所得的课堂。不论怎样,都让我们为了寻到各式各样的“她”而各显神通吧!

篇2: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墨色天空,寥落的星辰。静夜

唯流水有声。倚栏顾盼,任夜风吹拂不灭的念。

寄语星月相伴无眠,漫天烟雨氤氲心间,难驱散。

穿过茫茫黑夜,有一种梦想,如曙光乍现,预示着黎明即将冲破黑暗;走过荆棘丛生的森林,有一种信念,如云霞挂在天边,指引你迷途知返;越过无边无际的沙漠,有一种执着,如绿洲倒映心田,润泽几近干涸的誓言。总有些时候,你身处繁华,却忘了今夕何夕,来路去路,一片茫然;总有些时候,你躲开汹涌的人潮,任往事拍打岁月的堤岸,想从中寻找一个可以预见的明天。青春的梦想,遗失在不知名的路段,回首,多少辛酸,心,如浸过海水的火焰,熄灭了激情,却平添苦涩惆怅,凭栏远眺,何处是自己的岸?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在人海捡拾珍贝,

我在阁楼雕琢诗篇,

你骄矜的目光掠过我的梦,

如诗的模样萦绕脑际,心田……

低下头去,你在自己的世界慢慢行走,一次次向梦想的堡垒,发起冲锋,一次次,你似乎听到了她的呼吸,你知道,目标更近了,于是,脚步也变得铿锵。抬头,你看见太阳在向你微笑,你以为,风雨过后,能见到彩虹了。然而嘲笑,讥讽,还有似乎善意的劝阻,各种复杂的表情,古怪嶙峋的石块,向你铺天盖地砸来,你躲避不及,遍体鳞伤。原来,你离群索居,和大伙儿已然走的太远,你所见到的微笑,都在梦里。多么可怕,前方的路,还那么遥远,而你只剩下一个人!你以为你找到了真理,可是困难又接踵而至,放弃,还是坚持?你开始惶惑。继续一个人在泥泞里挣扎,还是踩着别人的的脚印前行?你变得无所适从。

呐喊吗?呼救吗?你确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你有吗?“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痴迷,你尝过吗?把理想捧在手心,顶礼膜拜的虔诚,你坚持了吗?大智若愚,我行我素,你敢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迎风破浪”的魄力,你具备了吗?追名逐利,享受快乐,你羡慕了吗?卑微的生命,能够享受到的快乐,何其短暂,物质上的财富,总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只有精神上的财富,却可以源远流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你所经历的考验,比起圣哲先贤,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被理解,不被支持,那正是因为你在独辟新径,走着和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你能因此就妥协,退缩吗?你说,为了理想,你要坚持不懈,纵然是遍体鳞伤,生命尚在,又有何妨!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的路途,已然让人倍觉凄凉,

真理的核心,似乎已是触手可得,

你看见了峰回路转,看见了小溪清涧,

你看见了清风明月,看见了天高云淡,

再不必惆怅,再不必叹息,人生到此已圆满。

你不再在意他人的目光,敬仰抑或鄙视,你只知道,远离人群,你从不孤单,书是你的伴侣,小花小草,蓝天白云,都是你的朋友。宁静以致远,你看到了天外之天,更加高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内心丰盈,钟灵毓秀,了然生命的真谛,如一滴水,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何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在你的世界耕耘,他在他的天空璀璨,如星月之辉映。当理想的光芒,由内而外散发时,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寻找的路上,那棵最大的麦穗,曾与你擦肩,彼此的芬芳,注定了相见的缘,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志同道合者,自会一路同行!此刻,无论惑与不惑,满脸的安详,已遮不住智慧的光芒,这一生无悔,只因有所追求,这一生无怨,得失早已不用放在心间!

(本文原载于《文学月刊》第3期)

孙义坤

篇3: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题记

一、写在前面的话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学习了那么多文章,他们的语言世界依然那么贫乏?更让我想不通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本有了一种自然的心理抵触情绪,当我们为作者的一种经历感动得想要落泪时,当我们为作者的一种见解而拍案叫绝时,为何学生的眼里却依然透着麻木?

语文教学怎么啦?

从事多年的高三教学,我似乎也不知道什么是语文了。走进不少所谓优质课语文课堂,越来越发现我不会教语文了。我总是疑惑,语文课上,怎么老师和学生都不读课文了呢;语文课堂怎么那么缺少读书声呢;甚至课堂上老师讲的和学生谈的都不是所学的文章了呢;甚至一节课下来,老师的所谓单元目标,课堂目标据说是完成了,可为什么对本篇文章几乎缺少接触呢?据说是要拓展课外内容,据说是要发表和文章作者不同的观点,据说是要学会正确评价和批判。可是,连课文都没有读懂,怎么进行批判呢,怎么进行发散思维呢?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

在由《新读写》杂志等发起主办的“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与会的20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知名作家发出了如上感慨。他们在论坛结束时共同发布的“金山宣言”上这样评价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育的效率不高,社会对初、高中毕业生语文水平的不尽如人意反应强烈,而且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

就此我想再说说———

就说大家最熟悉的《荷塘月色》吧?我曾经不只一次问过刚听完有关本文优质课示范教学的的学生,其中一次对话如下:

我问:“还记得文章的一些句子吗?”

因为那三段直接描写“荷塘月色”的文字是要背诵的,所以学生回答:“记得几句。”

我又问:“这篇文章写的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回答说:“反正是很美的,至于感情嘛,老师说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我又问:“为什么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呢?”

学生回答:“情景交融啊,‘荷塘月色’的景物是素淡朦胧的,所以,作者的感情就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我又问:“那作者的第一句写的什么你还知道吗?”

学生想了想,说:“记不得了。”

我告诉他:“第一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接着问:“既然是作者‘颇不宁静’,那怎么能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呢?文章的最后,还有一句,是‘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既然如此“惦着江南”,又怎么能说作者的感情是淡淡的呢?还有,如果你是一个心情‘颇不宁静’的人,你怎么还会有心欣赏那么美好的景色呢,作者为什么能呢?”

他回答:“反正老师这样说的,再说我们老师是很有名的老师。”

我接着又问:“文章除了描写‘荷塘月色’的句子,前边还有三段,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联系呢?而且写了比较长的三段呢?”

他说:“老师没有说,不知道。”

我又问:“既然你不清楚,是不是作者写的废话呢?”

他语塞。

交代一下,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读了一遍课文,解决了生字词后,就集中讲了中间三段,从修辞手法到写景特点大大地分析了一通,然后就是让学生讨论这三段的写景和修辞手法。当我把问学生的几个问题与他交流时,他说:“哪能顾那么多,这叫大胆取舍,一课一得。”我默然,因为我是个没有他那么大名气的老师,面对“权威”,我只能“默然”。

这位语文老师的示范课朱熹也描述过:曾见有人说《诗》,问他《关雎篇》,于其训诂、名物全未晓,便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时下不少语文老师把结论硬塞给学生不就是如此么。)某因道:“公而今说《诗》,只消这八字,更添‘思无邪’三字,共成十一字,便是一部《毛诗》了,其他三百篇,皆成渣滓矣!”(学“荷塘月色”只知道“情景交融”和“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不正与此相同么。)

很明显,学生没有读懂文章,老师也没有读懂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思有路,遵路斯识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读不懂作者的思维之路,更不懂得品读文章进入作者的境界,又怎么能亲呢?

可是,语文教学中只有老师和学生达到与文章“亲”,与作者“亲”,才可能陶醉在文章中,也才能不遗漏真正的“语文知识”,才可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字词句;而且,才能真正与作者精神同往来,才能得到美感享受,得到情感和思想的启迪。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所谓的权威,一定要喋喋不休地分开什么“人文”与“工具”,非要说重视人文性是对的,但是不能忽略工具性、知识性。我想,达到与作品“亲”,应该是人文性吧,想想看,人文性都实现了,怎么还能忽视字词句,忽视工具性呢?如果忽视整篇文章的字词句,能够得到深刻的精神启迪吗?哪个真正做到“亲”的人,会只亲一个人的局部,而不亲这个人的整体呢,整体都被占有了,哪里还会舍弃部分呢?这不是最浅显的道理吗?一味强调工具性,就认为是为了学生能得高分,就认为是为学生负责,真是岂有此理啊。对课文支离破碎的讲解,正是所谓语文工具性的流毒。

没有心灵碰撞的语文课堂,还叫语文课吗?

如果老师和学生在研读《荷塘月色》时,不能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和领悟“颇不宁静”的背后隐藏的当时由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而带来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看不到出路的种种愁苦,以及在暂时宁静中欣赏荷塘月色而产生的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对古代江南采莲旧俗中纯朴自然的爱和自由浪漫情怀的深深怀念,又怎么与作者精神同往来呢?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立好人的“精神的底子”呢?

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要打好两个底子,即“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何谓“精神的底子”?我想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说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就是最好的诠释。夯实“精神的底子”就是为了“立人”,就是为了“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根本所在。其实这话一说大家就明白,但关键是不知怎样防止和救治学生的“精神缺钙”,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一座“精神灯塔”。

我于是想到了“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对当今的学生来说缺失得太严重了。首先请看许多学生在文本阅读后的一些“真心话”: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学生看到的不是他拳拳的爱国心,却总觉他投江“不值”;愚公矢志移山,他们却说“蠢”;面对富春江奇丽多姿的山水,他们说“无所谓”;对于于勒的悲苦境遇,他们说“活该”;对于毛泽东同志教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们说“行不通。自我批评就是自我揭露,谁干?”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最可爱的人”;学习《求知如采金》,他们更赞同“采金胜于求知”……

透过这些“真心话”,我们的确看到了学生的“真心”,那就是极端可怕的自私,道德良心的泯灭,审美情趣的低级,盲目的愤世嫉俗,拜金思想的泛滥。学生原本纯净的心灵受到了太多世俗的污染,他们的精神层面已出现“空洞”。

近些年来,人文精神已经成为知识界特别是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在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的21世纪,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这门最基础的学科,当然应该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于其中,语文,应该让人的生命回归。

二、我所认为的“人文精神”

对人文精神,很多人知之甚少,甚至存在重大误解。比如,有的老师以为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思想情感,语文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课文里面的主题思想;更有甚者从每一篇文章中直接抽出所谓的伟大思想硬塞给学生,认为这便是人文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不是每篇课文都体现了人文思想的,人文思想更不仅仅是什么主题思想。那么到底何为人文精神呢?

何谓“人文”?古人以为“人文”即文明教化,《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西方学者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价值是具有首要意义的,因而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古今中外对“人文”的诠释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教化与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就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指出:“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由此看来,人文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盛衰变迁,始终绵延不绝,是世界文化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其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忠诚,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有“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的坚贞爱情,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道,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等等,都已成为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今天,古老的人文精神又注入现代化的新鲜血液,如开拓创新、勇于拼搏、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等,使古老的人文精神更加光大,更加丰厚。这就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人文精神”理念的确立

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今天之所以遭到人们普遍诟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能不把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想加以认真对待。

河北“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曾对部分高中生的阅读与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忧虑: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出于学习需要,并认为他们现在读的书(教科书)是学习用书,没有时间读经典名著,偶尔看看励志书、通俗杂志等;100%的学生尊崇郭敬明、韩寒的作品,对凝聚着太多历史感使命感的经典名著本能地反感。当今高中生阅读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弱。一些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养,常常从阅读作文的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够强,缺乏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位从事多年德育工作的教师指出: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内涵,就是一个残缺的人。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责任不完全在学生,当前的教育方式也有不完善之处。美国二战后一代青年由于缺乏精神支撑而苦闷彷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被称之为“迷惘的一代”。对于当今的中国学生,如果不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是否也会成为“迷惘的一代”?目前学生犯罪、自杀、心理疾患等问题的增多,表明这个提问绝不是杞人忧天。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升。

痛定思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师之己任,在教学中努力实践,让教育走出僵化,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个性飞扬的天空。

四、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依赖于语文。语文教学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与认识,从中体验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散发出来的深厚的文化意味,换言之,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张扬人文精神。

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表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注和个性发展的重视,这当然也是人文精神在语文大纲中的体现。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中学语文教育呢?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就是指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中学语文在工具性知识性外亟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中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底子,奠基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学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一个个精神大师在和我们的学生对话,就是他们精神的引路人;那一篇篇富于青春气息的作文,就是学生睁开的一双双眼睛,就是他们向精神家园迈出的脚步;那课堂上的唇枪舌剑,妙语如珠,是学生心灵中汩汩而出的丁冬泉水。用课文中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受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精神会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因此,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一个心灵的家园。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青春期本身包含“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生命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钱理群,《我的教师梦》),即钱理群先生说的“青春精神”———“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而这些,恰恰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而又是为传统文化所忽视的。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及课外辅助材料,让中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熏陶是非常必要的。

五、创设富于人文精神的“家园”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个性、塑造个性、展现个性的过程。

(一)植根于生活的沃壤。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刘国正先生也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我们要树立学生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这本无字书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无比丰厚的资源,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一定要囿于一本教科书呢?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处处能学语文。如生活交际中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像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在影视中学习人物表演与语言的艺术,了解服饰与历史的关系,了解社会万象,关注生活热点,拓宽知识视野;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言的鲜活与另类;注目街头巷尾的广告,记下语言绝妙的,纠正语言有病的;在各类活动中,不放过“表现”语文才能的机会,讨论时直陈己见,演讲时学一次名家,运动会、晚会上做一回主持人;帮人家起个店名,拟几条标语,起草一份活动方案,写个小发明的说明书,等等。可以说,老师和学生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将别有洞天。

(二)张扬学生的独立个性。

在信息快速流动的今天,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获取知识,其广度与深度往往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主体意识。如在学习完《边城》之后,我让学生写一篇后续,大多学生在续文中将翠翠塑造成一个独立坚强,敢于追寻爱情、幸福的女性。无疑这体现了现代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而老师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各种思想行为呢?当学生主体意识已经觉醒,老师在加以肯定的同时,应予以指导、培养,对于一些有失偏颇的看法应予以纠正。事实上由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把孩子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来对待,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因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告诉我们,人本与文本合一才称之为“人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屈原的忠君爱国,庄子的特立独行,李白的蔑视权贵,陶渊明的平和冲淡,鲁迅的深刻犀利,汪曾祺的幽默达观……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营养。那么在教学中,教材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将不是生命与符号的相遇,更不是生命与逻辑的相遇,而是通过文字,通过课堂,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如在教读《我与地坛》时,我没有过多讲解,而是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学生读出了作者命运的悲苦及他对生命的热爱,读出了母爱的深沉而不外露,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读出了作者痛彻心肺的悼念。我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各自母亲的心情故事,这种深沉却又往往被忽视的情感打动了许多学生的心,有位学生流着泪说:“……它给我的震撼太大了,我从未想母亲会这么伟大,母爱这样深沉而毫不张扬……过去我厌烦母亲,嫌她约束我,嫌她没水准,嫌她唠叨……我很愧疚,我要向她道歉,为我过去对她的无礼、对她的顶撞及伤害道歉,妈妈原谅我。”当我们被文本感动时,我们就受到了熏染。又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她在春天失去丈夫,又在春天失去儿子,她两次出现在鲁镇上都是在初冬时分。在她的人生季节里,似乎只有萧瑟的秋冬,而没有明媚的春天。”———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当读到祥林嫂痛失儿子,痴痴呆呆地重复“我真傻……我单知道……”那一段时,起初不少学生仅停留在嘲笑的层面上,嘲笑她的唠叨,我便启发说:“鲁迅先生在文中安排这一段和初中时我们所学的《孔乙己》一样,是为了提示那些看客们甚或我们自己是如何对待一个不幸的人的。小说中的看客们面对祥林嫂的不幸是嘲讽、挖苦甚至厌恶,这是一种可怕的冷漠,正是这种冷漠,构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之一。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呢?我们无法感受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不能对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对每一种痛苦的关注,其实便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关注。”学生深受震撼,用新的一种眼光去看祥林嫂这个人物。课后的交流中,很多学生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从鲁迅的文章中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动,他们说,真是很有重新认识大师的必要。

人文信息的交流,师生与课文的情感的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声琅琅中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发挥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迷失方向。

(四)拓展视野,领受久远滋润。

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仅仅将视线局限于教室,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紧,几乎没有阅读的时间,语文老师可以开设第二课堂,利用讲座、阅览、看经典片,课前鉴赏参观本地文化遗迹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文品位。教学《兰亭集序》,讲解课文前,结合文学常识的介绍,我特地给学生放了一段出自“探索与发现”的有关王羲之与《兰亭序》的电视片断。尽管只有短短的20分钟,可学生看得十分认真,充满好奇,对王羲之的生平、创作意图、创作背景,古代一些常识,以及人物情感思想了解了许多。在之后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王羲之在序中的情感变化及人生感叹有了很好的理解。对于生活经历单一的学生来说,原本难以理解的人生观、生死观,在此却变得明白释然了许多。之后,一位学生的作文《古亭的和谐之韵》更是对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融入了她的自我思考与主体意识。这些活动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补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写在后面的话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是语文教学值得好好研究、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方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而且必须以人文精神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贯穿教学活动,牢固树立鲁迅先生的“立人”哲学,培养有尊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当代新人。学生应该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来感知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灵魂去安排自己的人生。总之,我们应当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张扬人文精神,让学生的生命闪耀着属于他们的亮色,“以精神培育精神”,“让高贵和高贵相遇”———让人的生命真正回归。

摘要:近些年来, 人文精神已经成为知识界特别是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 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 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在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的21世纪,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 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 这门最基础的学科, 当然应该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于其中, 语文, 应该让人的生命回归。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命回归,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明广义.我与学生一起进行的精神跋涉[J].高中语文教学, 2008, (12) .

[2]梁威.扬起自信的风帆体验成功的快乐[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3]陈燕玉.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8) .

[4]桑志军.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J].湖南教育 (教育综合) , 2006, (23) .

[5]卢美芬.高校人文教育载体探索[J].浙江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02) .

篇4: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很小的时候,一次旅途中,列车驶过辽阔的绿色田野,田野里长满了金色的麦子,仿佛是绿色绸缎上缀满的黄金,农民们正忙着收割这“黄金”。这幅“绿”与“金”交织的画面,成了我记忆中最幸福的片段。

我热爱这片沃土,热爱这丰收时的金色美景,我甚至幻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朴实的农民,零距离地亲近这片土地,通过努力劳作收获更多的“绿色黄金”。但随着一点点长大,我明白自己不可能去当一个农民,这里不仅仅需要辛勤的耕作,更需要全面的支持,尤其是金融的支持。于是,我对黑土地的热爱与人生的规划有了现实的结合点——农业金融。

我选择了东北农业大学学习金融专业。毕业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投身到热爱的事业当中,然而初入社会的无所适从及形形色色的工作单位让我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遇见了“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她葱绿浓郁、青翠欲滴、生机勃勃、令人向往。在中国异彩纷呈的金融长廊里,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金融零售市场的新生力量。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新生的邮储银行以最方便的手续为农民撑起致富的大棚,以最快捷的速度为中小微企业奏响机器的轰鸣,以最安全的方式加速资金的流通。她的员工走进田园村庄,把支农乐曲奏响;走进社区工厂,让便民路桥通畅。她的员工胸中珍藏梦想,用行动书写风流篇章,惊涛里前进,激流中远航,拓展中创新,竞争中更强。

就是她,我所寻觅的就是她,邮储银行才应是我的归宿!

经过一番努力,我通过招聘如愿加入了邮储银行,回到家乡肇东,成了肇东市支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入行后,我满怀热情投入到我所钟爱的金融工作中,虽然工作十分忙碌,但我却从未感到倦怠。因为我热爱金融,我所付出的一点一滴,都能变成这绿色田野里的“黄金”。能够为邮储事业而无言付出,能够为金融事业而无悔奋斗,是我的责任和人生价值所在,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

更让我欣慰的是,在这个集体里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我们有着一样的情怀,那就是热爱金融事业,热爱黑土地。不论工作多么艰苦繁重,我们都能欣然接受并从中获得成就与满足。一天又一天地服务客户,虽然疲惫不堪,却从没人叫苦;每一次默默地加班加点,也没有一个人叫累;当因工作需要,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时,也都没有一句怨言……这样做,全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说不尽的邮储之爱,道不完的金融之情。

我常常问自己,要怎样做才无愧于邮储对我的栽培,无愧于领导对我的厚爱,更能适应我行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其实,答案就在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同事身上。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过自己的青春,他们曾在这片沃土上挥洒过自己的汗水,他们曾为邮储银行的振兴全心全意、奋力拼搏,他们曾为我们的成长悉心指导、无怨无悔!他们也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

在支行,忙碌的工作占用了我们过多的个人时间,我们因而失去了很多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机会。同样,因为忙碌,我们可能当不了一个合格的女儿、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我们从不后悔。有一位同事因为工作太忙,后来被相恋多年的恋人抛弃。在安慰她时,她说:“如果时光倒流,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也依然会选择为邮储银行奉献,这一点我无怨无悔!”说这话时,她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是的,这无怨无悔,朴素而真挚的语言,正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愿意与邮储共成长!

回首走过的时光,那些工作的每个瞬间,犹如海里的浪花、山间的绿树、夜空的星斗,化作一种力量,点燃我平凡的人生,催促我不断奋勇前行,与邮储共成长!

篇5: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传统作业管理方式评析

1.U盘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学生作品拷贝在U盘上,作为学生的物理存储笔记,在作业收集、修改、评价、反馈等过程中予以保存的一种作业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携带方便、易于使用的优点。同时,也存在查看速度慢、易损坏,甚至教师要冒着自己的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把学生的作业一份一份复制下来等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常用。

2.共享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所有学生的作业存放到一个共享目录内。从表面上看,这种方法似乎解决了U盘法存在的问题,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学生可以随意查看、更改和删除其他同学的作业,造成大量如抄袭作业、恶意删除或修改其他同学作业的问题发生。

3.电子邮件法

电子邮件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远程提交作业,但问题也很多,如较大的文件不能上交、邮件传输速度慢、经常丢失邮件、教师查看不方便等,如果学生以附件形式上交就更麻烦了。

4.Serve-U和虚拟磁盘映射Net Drive法

Serve-U是目前各学校中作业收交的主要方法与工具之一,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深受信息技术教师的青睐。

Serve-U账户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实现FTP账户的批量管理功能,特别适合为班级中每位学生建立FTP账户。Serve-U操作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定义账户前缀、起始账户、结束账户、初始密码、用户目录等就可以为大批学生快速建立FTP作业账户。

建立账户后,教师把Net Drive网络磁盘映射集成到系统中,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只需要输入账户名密码,就可以登录Net Drive,操作方法与使用本地磁盘一样。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写入与读取数据,从此收交作业不再麻烦,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了保障。[2]

5.文件服务器和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的权限分配法

使用文件服务器和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的权限分配法进行学生作业管理,就是在服务器上安装Server版本的操作系统,利用Windows Server的用户管理功能,在服务器上建立学生账户,并对文件夹进行权限的设置和分配。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机房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教师只要单独为一台计算机安装Windows2003 Server,并将其作为主域控制器(也可以直接在教师机上安装为Windows 2003 Server),就可以使用此方法来管理学生的作业。

这种方法要求机房必须架设局域网,如果学生机安装的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那么可以将学生机添加到域进行管理;如果学生机安装的是Windows XP Home Edition操作系统,则可以使用工作组进行管理。二者在文件管理上无太大差别。

当学生作为受限用户登录学生机中的Windows XP系统时,只是对服务器上自己的文件夹有足够的操作权限,而对其他学生的文件夹只有“列出文件夹目录”的权限(继承了为硬盘分区所设置的权限)。当学生试图打开其他学生文件夹中的文件时,系统就会显示出错信息。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学生作业的管理,可以不必局限于某一节课的时间。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持续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正,而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更加灵活和方便。

电子档案袋作业管理范式的构建

利用“电子档案袋”管理系统,教师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作业的有效管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加强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电子档案袋本来是一种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主要功能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把学生具有某种特定说服力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文献汇集到一起,提供给评价者。不过教师可以利用其固有的管理系统功能进行信息技术的作业管理,这既能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对学生学习管理的效率。

电子档案袋作业管理的实施过程如下:

(1)访问电子学习档案袋网站。

(2)创建教师。系统管理员设置好教师的账户、密码,以及教师所教的班级,教师就可以管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电子档案袋了。

(3)创建班级。在“系统设置”中修改学校的名称,开启注册、申请批准、允许教师和学生登录。学生从浏览器中进入电子档案袋,点击“注册”按钮注册。为了方便管理,学生必须实名注册。教师点击“系统管理”栏目中的“学生管理”,选择班级,通过“状态”项设置是否允许学生登录,对学生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核。

(4)教师的使用。教师进入系统后,先要选择自己的班级,再创建学生账户。教师不仅可以创建任务、讨论,还可以创建共享资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供学生浏览或下载。教师使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班级电子学习档案袋”浏览、评价学生发表的文章(作品),并给他们打分、写评语(如下图)。

(5)学生的使用。学生在发表文章(作品)时必须先建立分类,系统已创建“我的资料”“我的感受”和“我的作品”三个分类栏目,学生还可以视情况创建自己的特色分类栏目。

学生创建好分类后,可以点击“发表文章”发表文章(作品)。发表时,可以选择一个类别(如我的作品),确定标题、方式、是否允许他人回复,并将发布方式设置为“定稿”,这样同班同学才可以浏览。如果以“草稿”方式发布,则作品不公开发表。发表文章(作品)以后,学生可以浏览自己的作业内容、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

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班级电子学习档案袋”浏览和评价同班的其他同学的文章(作品),并打分,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6)评价与交流。利用班级电子学习档案袋浏览并评价学生作品,不仅可以用成绩评价学生的作品,还可以通过评语指出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和不足,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电子学习档案袋作为学生发表文章(作品)、展示作品、交流作品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提高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效率,使其能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对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很大的帮助。[3]

结语

布置作业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吸收、借鉴传统作业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创建适合教学特点与学生需要的作业管理范式,这无疑是落实信息技术新课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有益尝试。

摘要:信息技术作业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作业管理,不仅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动态、过程管理的重要桥梁。如何创新信息技术作业管理范式,提高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学科正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论证传统作业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电子档案袋这一作业评价与管理工具,构建了电子档案袋这一新型作业管理范式,以期促进信息技术作业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管理,范式

参考文献

[1]谢琪,刘向永.信息技术教学法[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7.

[2]高耀明,李萍.教师行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上一篇:我摔了一跤作文下一篇:妇女节的由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