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情结作文

2024-04-14

我的端午情结作文(精选14篇)

篇1:我的端午情结作文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最喜欢的还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听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把米团扔进江里,用这种方法来纪念屈原。

每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高手——姥姥。今天早上,我跟姥姥学习包粽子。姥姥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三片叶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姥姥在粽叶里放好糯米。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见姥姥两手握紧粽叶,用马蔺在粽子中间缠了两圈,结个活扣,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2个,第3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姥姥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大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啊!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 沈从文《边城》中的“端午情结”分析

★ 重阳情结作文

★ 圣诞情结

★ 故乡情结

★ 银杏树的情结作文

★ 异地情结作文700字

★ 老房子情结散文

★ 情结《儿童文学》散文

★ 我的什么情结作文初一

★ 关于端午的作文

篇2:我的端午情结作文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街道上、集市里,处处都是吆喝着的小贩和热热闹闹的人群,他们和飘着粽子香的城镇,构成了一道端午的风景线。

打小,我就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亲自下厨,为从远方赶回来的儿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远在重庆的舅舅一家和妈妈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赶回了外婆家。

几天前,外婆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馅、苇叶等,为的就是能够让难得一见的儿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数张苇叶被外婆一张张洗干净,用沸水煮软后,整齐地晾在一旁。而用来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亲自栽种的,按外婆的话说:“自家的糯米才够香,比起外面卖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个人就包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从不用别人插手。不一会儿,外婆的老屋里便弥漫着粽子馅料的诱人香味。

篇3:我的95598情结

在我当初接受95598投诉工单处理工作任务时, 意味着选择的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 每天的工作将是“口水战”。

当我第一次战战兢兢拿起电话给客户做回访的时候, 被客户的问题问住, 紧张地不知道如何表达时, 我领会到精通业务的重要性, 沟通的重要性。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 我慢慢胜任了这项看似简单, 却暗藏“风险”的工作。当我第一次帮助95598坐席处理一次棘手的工单获得成功时, 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让我知道做好服务工作仅仅靠良好的沟通能力还不够, 还要具备全面、扎实的业务知识功底。当我第一次获得客户对我的工作表达信任和赞赏时, 让我知道有时客户其实并不是要为难谁, 而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完美细致。

要想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必须要有承受委屈的心胸和解释的耐心, 唯有注入真情, 才能真正做好。有不少客户因为对电力政策的不理解而出言不逊, 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会耐心地帮他们打消怨气, 取得他们信任。随着客户维权意识的增强, 客户需要的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供电服务人员。没有不对的客户, 只有不好的服务。从每张工单处理过程中, 我都能悟出一个道理, 我们要经常查找服务中的薄弱环节, 要学会换位思考, 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 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 优化服务流程, 注重服务细节, 把握服务重点, 创新服务手段, 全面履行服务承诺。

篇4:龙舟,大写出一个端午情结

从广州出发,倒四班车,换了三种交通工具,到达了这座位于东莞北边的中堂。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工厂机械随处可见,若不是桥下的东江水将小镇包围,几乎让人忘了这里还是珠三角最大的龙舟出产地、“中国龙舟之乡”。直至今天,龙舟依然采用手工制作,只因其“轻、稳、快”的奥秘皆掌握在师傅手中。十多名工匠,遵循数十项礼仪,动用近四十套工具,经过百余道工序,一艘符合规范的龙舟才得以使用。

斗朗造船厂就藏在众多造纸厂之中,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霍灼兴龙舟厂”。此次前去拜访的正是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霍灼兴。“来吧,我随时都在厂里。”霍说。

船厂要沿着公路下桥,走过一段乡间小道,看到芭蕉林走到头便是了。一张长凳横在厂房前,上面摆满了各色颜料,霍灼兴正给龙头上色。这龙头仅有拳头大小,但也气势十足,张开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齿,没有点睛却不怒自威。“这还只是小龙头,你要见过真正的‘大龙头,那才神气。”

船厂不造船,造大龙头

要说“大龙头”,霍灼兴最有发言权。整个东江流域的龙舟,十有八九出自中堂镇,其中大多又经过霍师傅之手。细长的船身,高昂的龙头是“大龙头”的主要外在特征。百年前,一外地人来到中堂镇重金求舟,但要求次日交货,一时无人敢接。为了保住“龙舟之乡”的美誉,造船历史最为悠久的斗朗村出了个奇招:集全村之力造龙舟。当时还没有制造厂,各家造船也是家族内部合作,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从配料到上漆,争分夺秒,明确各部分工,一夜过去了,当外地人再来到中堂,一艘崭新的龙舟正静静躺在东江上。不久,这只龙舟一举夺冠,被誉为“过天星”,斗朗龙舟扬名四海。

眼前的这座龙舟厂布局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几间收纳工具的屋子、一间厨房和堆满了各式材料的厂房构成了中堂镇最大的龙舟厂。大小各异的木材被整齐摆放在厂房中,黄白的本色,笔直的纹理,一股天然的原木香气,是典型的上等杉木。“早年的龙舟都用坤甸木,这种木材很坚硬,即使是在水中长期浸泡也不会腐烂。”霍灼兴随手抬起一根木材,很轻松的样子,“杉木相比坤甸木轻了许多,更适合比赛,坤甸木要从国外进口,而杉木国内就有,价格更便宜,所以现在的买家都喜欢用杉木。”

这里的木材每根都超过10米,横跨半个厂房。“这些都是我亲自挑的木料,龙骨要这种一端一眼望过去都是直的。”龙骨贯穿整个龙舟,因此也被称为龙舟的“脊椎”,即使同为杉木,由于水分、密度等差异,不同树上裁下的木材都要被区别对待。这最重要的选材工序看似简单,几十年来却从未有人能代替霍灼兴,所有的龙舟师傅都知道,一旦龙骨没选好,轻则龙舟速度慢,重则使人翻船丧命,因此只有霍灼兴这样对工序样样精通的才能拥有这一决定权。

霍灼兴和他近年来研制的“小龙头”。

选好龙骨后就要正式开始制作龙舟了,这时候会有一个开工仪式。霍灼兴要把选中的龙骨运到船厂外供人参观品评,而他则要和参与制作的龙舟师傅们一起戒斋沐浴、上香祈福。等到开工那天,买家若对龙骨表示满意,便会点燃香烛启动仪式,霍灼兴会在厂房梁上贴上“百无禁忌,开工大吉大利”的红纸,为龙骨挂红并行祭拜之礼。

开工仪式完成后,龙舟就开始正式制作了,接骨、起底、起水直到最后一步上漆,近二十道主要工序,却要花费十个龙舟师傅近一个月的时间。“就说扫桐油,先要打磨船身,从头到尾要用砂纸磨两次,上一次清漆,等漆晾干了再磨一次,一共要打磨四次刷三次漆,全部靠人工,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上完漆后,霍灼兴会在船头印上“斗朗灼兴造”的字样,就等买家来接龙舟。

接龙舟也有一套仪式,而且比开工仪式更为隆重。以前的买家往往是以村子为单位,挑上良辰吉日,村里派出最有威望的男人,带着几十个村民,备上烧肉、烧酒、公鸡、苹果等祭品来到船厂,由领头人献祭,祈求一帆风顺、国泰民安。接着就是点睛,取公鸡鸡冠血滴于“大龙头”龙眼之上,领头人一声令下,鞭炮齐鸣,龙舟被众人抬起至水中,早已在岸边等待的龙舟运动员开始试水,将龙舟沿着龙舟厂划上一圈,以示尊敬。礼成后,领头人再和村民一同将龙舟沿着东江接回村里。

龙舟上,刻着师傅名

虽然名声大噪,但斗朗龙舟的神秘色彩从未淡去,其具体的制作工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完全依靠手把手教的家族传承在世代延续。霍灼兴正是这样一个龙舟家族的手艺传承人。

龙舟多选用杉木制成,木质轻,价格便宜。

“过天星”之后,斗朗各家实力得以体现,虽各有所长但总体水平较为平均。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霍氏祖先大胆创新改造了当时已经相当成熟的龙舟制造工艺,霍氏龙舟的速度极大提升,在“扒龙舟”活动中屡屡夺冠。至于究竟做了哪些变动,霍家只透露给接班人,其他师傅不能过问而无从知晓,因此霍家对下一代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既是徒弟又是子侄,保证了霍氏龙舟的制作水准。就这样,霍氏家族站稳了脚跟,甚至一度垄断当地龙舟制造业。

到了霍灼兴父亲霍松森这一代,家族里人才辈出,年幼的霍灼兴也时常看着父辈在木材上敲敲打打,烧香祭祖,下水接船。那时村里“扒龙舟(俗称赛龙舟)”,家家户户都会去看,哪支龙舟队拿了第一就会被人们的热烈追捧。不仅划龙舟的人受欢迎,做龙舟的人也会得到赞美,“龙舟的边上都会刻有造船师傅的名字,哪家做的得了第一,一看就全知道,特别有面子。”

直至有一天,霍灼兴发现父辈不再制作“大龙头”了,镇上也有好几年不见“扒龙舟”了。

制作龙舟需要十多名工匠,动用近40套工具制作,光是工序就有百余道。

上世纪60年代末,是整个龙舟制造业发展的低谷,许多龙舟师傅都不得不转行维持生计。父亲霍松森不愿就此放弃,只能做一些运输用的小木船出售勉强糊口。虽然行业不景气,但霍灼兴对龙舟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还在读中学的他每逢节假日就拎着斧头和凿子,跟着父亲去村里的船厂帮手,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龙舟师傅。

这一天又到来了,1979年,“扒龙舟”逐渐在珠三角开始复兴,一些曾经优秀的龙舟师傅开始重操旧业做起了“大龙头”。这一年,霍灼兴高中毕业,顺利进入村里的船厂后,开始系统地学习龙舟制作。他的第一任师傅自然是父亲霍松森,后来师从族里的龙舟师傅霍文仔、霍全坤等。几位师傅虽然都属于霍氏家族,但都有一技之长,霍灼兴也因此得益成了一名“全才”,对龙舟的制作程序无不了解,又能将其融会贯通,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在几代龙舟师傅中都是少有的。

在当时,村里的船厂做得最多的不是龙舟,而是小木船。中堂镇是典型的珠三角水乡,河涌纵横,水域宽广,人们出行和货物往来都要靠小木船走水道才能流通,这样的习俗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随后的短短三四年,镇里通了公路,河面上也建起了大桥,就连船厂旁都有小车经过,小木船的订单锐减,厂里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周边建起了新的工厂正在招工,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工人一批批地走,最后竟只剩下了十来个人随时等着解散。他们有的是不甘丢下手艺的龙舟师傅,有的是呆在船厂多年的资深工人,其中就有霍灼兴。

制作中的“大龙头”。 

每年端午,都要扒龙舟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扒龙舟,制作龙舟这类技术活总要有人去做才行。”看准了这一点,1984年,23岁的霍灼兴顶着倾家荡产的压力承揽下了村里的船厂,改名“霍灼兴龙舟厂”。凭着精湛的手艺和家族的威望,村里十余名待业的龙舟师傅被他揽入麾下,专门进行龙舟制作。到了90年代,小木船几乎销声匿迹,龙舟却被重新挖掘,甚至有人专门从广州、香港寻来登门求舟,只为在“扒龙舟”上拔得头筹。“那是船厂发展得最好的一段时期。”攒够了钱,霍灼兴搬离了村里船厂的旧址,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新龙舟厂。

几十年来,船厂见证了龙舟的凋零和复兴。

“今年接走了几只?”听到这句话,霍灼兴的目光黯淡了下来。

“没有。今年还没有开过工。”往年龙舟厂一般在年前就开始陆陆续续接到订单,农历二月就开始动工。似乎是怕我不理解情况,霍灼兴解释,“以前为图好彩头,基本上年年都是用新的船,但现在为了省钱,连龙舟赛都是三年才办一次,就更不要说订新船了。”

 “小龙头”规模小但工序一点没少,在霍灼兴看来,它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着龙舟文化。

失落归失落,没有龙舟订单的日子,日子还是要继续。近年来,霍灼兴把注意力从“大龙头”转到了“小龙头”上来,那个没上完色的小龙头就是他近期的作品之一。龙舟厂有一间房,专门陈列着“小龙头”的成品,这些袖珍龙舟与“大龙头”的制作工艺完全一致,划桨、尾舵、龙船鼓、龙旗一应俱全。让霍灼兴意外的是,由于小巧精致适合摆放,不少收藏爱好者十分乐意为“小龙头”买单。

 “小龙头”规模小但工序一点没少,在霍灼兴看来,它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着龙舟文化。

篇5:端午情结作文

我喜欢过端午,我也喜欢五月,不是五月有香甜的糯米,也不是有迎人的香包,更不是可以和家人吃顿温情的端午饭……

在我记忆里,端午是十八年前我和母亲度过的最后一个节日,五月也是驻留了母子深情的日子。不知道何时,端午在我的记忆中逝去,找不到半点节日的气氛,每每节日,带给我的没有一丝快乐,唯一存在的就是思念,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十八年……我不知道这样的思念和温情的节日何时能走进我的生活,太多的时候想着自己走过的路,经历的爱情,总是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一个人在繁忙中入眠,醒来再入睡,好象所以的节日,温情团聚与我无关,我生活中仅存的还是1992年的端午,或许我的节日都被锁定在了1992年五月……

曾经美好的承诺我以为可以结束思念的困惑,可以让我走进正常人的生活,可以温情的度过每一个节日,今天看来,似乎太遥远太遥远了……

篇6:秭归人的端午情结作文800字

在秭归,特别是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方圆数十里的三闾乡,历来都不乏读书人。每逢端午佳节,他们从七里峡内外结伴而来,以诗会友,谈诗论道。这学风萌芽于唐宋,风靡于明清,逐步形成一个自发的民间文艺团体——骚坛。《归州志》赞扬此乡“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的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蔚为风气。”秭归现存明清骚坛的遗诗100多首。

一方诗的沃土,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秭归人。

1982年初夏,由乐平里的农民诗人谭光沛,杜青山倡导,以屈原诞生地的农民为主体,成立了秭归县三闾骚坛诗社,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多家新闻媒体以《屈原故里第一个农民诗社——骚坛》和《泥巴杆子诗社》为题进行宣传报道,骚坛成为屈原故里的一颗明星,招牌式的文化品牌。骚坛走过了27个春秋,凝聚秭归民间诗人,每年举行端午诗会,社员发展到60多人。进行了三届领导班子选举。首任社长谭光沛虽然作古,年轻的继任者毅然擎起骚坛的大旗。从骚坛走出了谭光沛、杜青山、徐正端、李盛良、刘光愚、梅大敏、宋发武、杨先瑜、郑乃千等一批擅长旧体诗词的乡土诗人,出版了《盛世新声》、《旧律新咏》、《峡江春潮》、《野叟吟草》、《御冰书屋诗词卷》、《屈原颂歌》、《骚坛社员诗词选》、《屈原故里骚坛诗》等专集和合起集10多部,手抄辑存诗词数千首。国内报刊、出版物多次选发他们的作品,获各种中华诗词大赛奖项多次,成为秭归继承屈子遗风,弘扬屈原文化的一大亮点。

秭归人过端午,过得有滋有味。包粽子、挂菖蒲、悬白艾的风俗走进千家万户。划龙船、看龙船是秭归最大的群众性集会,前呼后拥,热血沸腾。1982年,7条龙舟闹屈沱,有中外朋友1000多人,县内观众6万多人,创历史最高记录。

秭归人的端午大餐新颖别致。鸡鸭鱼肉自不必说,桌上少不了粽子、盐鸭蛋、大蒜炒苋菜和雄黄酒,还有那号称“长命菜”的马齿苋,大人小孩都得尝一尝,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回想。

秭归境内的香溪流域和童庄溪流域,聚居着两个颇有人望的.家族。他们怎样过端午,是个鲜为人知的轶闻。

据秭归县人口与户籍普查资料,秭归有5000人以上的大姓22个,占全县218个姓氏的10%;有大姓人口25.0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2%。其中:熊姓人口7003人,占全县人口的1.8%,大姓人口的2.8%,居第13位;屈姓人口5143人,占全县人口的1.3%,大姓人口的2.1%,居第22位。三峡移民之后,熊、屈二姓仍有12000多人安居在故土。有以熊、屈二姓冠名的地名31个,大小村落72处。

大姓人口都建有宗祠。如占全县人口10%的王姓,竟建有5个宗祠。熊、屈二姓在秭归建有3个宗祠。熊氏宗祠原址在香溪东岸的万古寺,江北屈氏宗祠在紧挨熊氏宗祠的黄阳畔,江南屈氏宗祠在童庄溪畔的屈家岭。

篇7:我的故乡情结作文

倚坐在窗前,享受这肃肃的风声。时时有黄叶飘落,也许今夜过后,小径便铺满了黄花。

昏暗的月光懒懒地躺在地上,没有故乡月光的清澈晶莹。转眼,离乡又多日了。静静的宿舍中,孤身一人,勾起了我的故乡情结。

也曾在故乡的晴夜中漫步。皓月当空,蝉蛙互鸣,微风缕缕,花香弥漫,一种清新,一种自在,吸引着我,让我不敢将故乡遗忘。

故乡的车站依旧喧嚣,却饱含着真情。那里有爸爸的背影,有妈妈的眼泪,更有我的多次徘徊留下的脚印。想起当日离别,第一次看见爸爸落泪,第一次感觉离家是种罪。当我们互相挥手,直到眼泪迷蒙了茫茫前程时,才感受到乡那里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今又望见远处的灯塔,不知是谁的眼泪在飞……

也许离开故乡之后,才懂得什么是乡情。如今离乡半年之久,只听得见一回乡音。

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亲密。当落寞的心随黄叶飘飞,当无奈的脚步在枯黄的草地上徘徊,突然,盼望已久的乡音,将你心灵的空间无限扩大,扩展到飘雨的江南,扩展到那如水的春天。

似乎家乡的梦的甜的,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是可爱的,值得回味。

曾走过那片枫叶林,那里记录下无暇与纯真;曾划过那叶孤独舟,那里记录下清淡与自然;曾采过那些紫罗兰,那里记录下浪漫与可爱……珍藏故乡的一草一木,似乎成了我的僻好,遥望故乡的缕缕炊烟,似乎成了我的一种寄托,思念的寄托。

多希望拥抱一下那朴实的双亲,多希望再次感受邻里的欢声笑语,多么希望啊……

篇8:我的动画情结作文

在我连走路都走不稳的时候,我的姐姐就会从商店里买来一堆的光盘。暑假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吃过午饭后在凉爽的空调房里看动画,虽然日语一句也听不懂,字幕在还没读完一半时就没了,但我却能很认真的看着,像是自己看得懂一般。

于是,我到现在了还喜欢看动画,我内心告诉我,这是我喜爱的。之前读小学时,我就看了很多的动画作品,我妈跟我说:“你要是把看动画片的时间用来学习,那你的成绩就会很好了。”但我想,那时动画就是我一个解不开的的情结了吧。

记得之前有段时间,我的数学一直没有进步,这是我在学习中最在意的一门。因此那段时间我内心一直有些迷茫,不知如何把数学成绩提上来。同时为自己感到急躁,无论是努力还是认真,都没有想要的效果,还带着些许失落。这时,我的内心却告诉我:不要着急,静下来看看动画吧。于是我照做了,我望着屏幕,听着令人平静的音乐,逐渐沉浸在其中了。看到动画中的主角在为自己的失败而忧郁时,我竟悄悄地把自己代入其中了,看着他在努力,在拼搏,在奋斗时,我内心竟也受到了触动,希望燃烧起来,燃起了熊熊的斗志,明白如何成功了:既然努力做不到,那么更努力不就可以了嘛。内心的疑惑也一扫而空,成长的捷径只有一条——更努力。心不再迷失。这部动漫到现在还没完结,但是我已经知道它的结局了——一个努力有目标有梦想的人,有什么理由可以不成功呢?

动画不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奋斗,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有的带给我积极向上的力量,有的令我沉入其中的剧情,感受人物内心,为之流泪……

篇9:我的苦菜情结作文

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地里的各种野菜几乎能一一报出名来,象蒲公英、沙蓬、灰菜、车前子,油勺勺、落菱、处柳柳等等,但对我情有独钟的还是苦菜。

苦菜为菊科植物苦苣菜,1—2年生草本植物,浙江地方名四季菜,东北称野芹。属败酱科植物又名败酱,有黄花、白花两种。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根作败酱气。李时珍说:“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黄花者味较苦,均入药,功效相似。苦菜性味寒、苦、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苦菜的营养价值也不错,每百克嫩叶含水分91克,蛋白质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20.18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等。

老一辈的人们常说,苦菜是救命菜,年景不好时,家家户户的主食就是苦菜,一开春人们就到地里挖苦菜,那时地里还没有多少绿色,人们凭着经验,看上年枯了的苦菜头,小心的用铲子挖出白生生的根芽,那种欢喜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任凭春风怎样的吹刷,他们知道这白生生的嫩芽就是希望啊;夏秋季节,每家吃苦菜就不愁了,能劳动的全出动,出去挖苦菜,总算能吃个饱肚子了,他们把吃不了的苦菜洗干净,洒上盐,淹起来,或者晾成干菜(阴干),等冬天泡醒了吃。人们认准了苦菜,都说苦菜有营养,养人,象灰菜、车前草等虽然能吃但不养人(那时的人们是不会象现在的人们对营养认识的深),正是这不值钱又有营养的苦菜让多少人度过了那年那景。

等我出生时,人们的生活已经开始好转了,吃苦菜已不是每家每户了,但是人们每逢春天还是要去挖苦菜,一者为了乐趣,一者是对苦菜的那种说不出的情结。记得那时我7岁,早春的早晚还很冷,那时的风好象很大,约几个或一群小伙伴拎着小箩筐,拿个小铲,出发了,一般哪里的.苦菜多、芽嫩我们都知道,越是地虚的地方苦菜的芽越长越嫩越白,所以我们出去挖苦菜不用费多大劲。每年的这个时候蒲公英也开始出芽了,蒲公英的芽白粗嫩,大人们说这两样野菜下火。孩子们挖回了苦菜,大人们做完家务后把孩子们挖回的野菜捡了,洗干净,用开水焯了,一种吃法是用杂门油调起来吃,一个字“香”,现在想起来真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另一种是削几颗土豆,跟苦菜拌一块放点猪油当然猪肉更好吃包子或饸子,那时,我把挖早春的苦菜吃早春的苦菜当作一件非常向往非常高兴的事,有点象盼过年的感觉。

等到天渐渐的暖和,苦菜一天天长大,人们就把苦菜挖回来喂猪,这也成了最能体现我少年时代给家里做的大事了,每当下午放学约几个小伙伴出去挖苦菜,回来母亲把苦菜煮了再放点麸皮,有余粮时放点面喂猪,或者干脆生着喂,一整个夏天吃了苦菜的猪长的油光油光的,那喜悦写在大人们的脸上。杀头大猪家家户户冬天有肉吃来年有油吃,人们觉得农家日子过的美滋滋的。那时人们没有冰箱冰柜,想把肉储到来年夏天吃是不容易的。

自打我到城里上了学,挖苦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只有暑假回去有空就出去挖点苦菜回来,让母亲给做包子、饸子,吃起来还是那么香,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工作十多年了,结婚后自己有了孩子,“五一”放假带孩子回家,趁天气好出地里挖苦菜,教女儿认识苦菜,回来煮了,调着吃,女儿说苦,不吃,我说苦菜有营养,下火,女儿却说:还是吃水果下火。哎,真是一代人是一代人的看法,一代人是一代人的活法,这个年代的人怎么会理解我们乃至上代人的心情呢。

篇10:我的新华情结作文

记得当时沈阳最大的新华书店坐落在太原街,是市一级的书店,再有就是区一级书店。沈阳区新华书店在中街附近,也就是现在的荟华楼对面;皇姑区新华书店在北行南边,位于长江街与岐山路交汇处的东北角;大东区新华书店在小津桥路北,大东区政府西侧;铁西区新华书店在兴华街上,与和平影剧院毗邻;和平区不愧为沈阳的文化区,除了太原街新华书店外,区内还有马路湾新华书店、北市新华书店,在西塔东边还有一家朝鲜族书店。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些书店都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渴望文化、渴望知识的足迹,我的上千册书藉都是在这些地方购买的。

我当时不论是买书还是杂志,都会在扉页上写下“购于XX新华书店或报刊门市部”字样,并记下年月日。上周在家整理书藉刊物,看着那扉页上的字迹,往事如烟,涌上心头,一幕一幕,如在眼前……

我买的第一本书是《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用当时的话讲是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威风。当收音机里播放卫星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时,年少的我和父母一样沉浸在自豪的喜悦中。当时我在沈河区团结路第二小学读四年级,那天放学后我去三角地附近的百货商店买作文本,偶然看见了那本《人造地球卫星》小册子,我让服务员拿给我,我翻了翻,非常想买,一看定价两角五分钱,我兜里就两角钱,即使不买作文本也不够,只好作罢。晚上和母亲要钱说想买本书,母亲听说是买课外书就没给我钱,我很失望,闷闷不乐。父亲看在眼里,没有说什么,趁母亲去井院投洗衣服的空隙,父亲问我买什么书,我如实说了,父亲未加思索就从兜里掏出三角钱给了我。次日,我去百货商店买书,书竟卖完了。我只好赶到离家最近的北市场新华书店,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书,从这本书里我了解了地球,知道了什么是卫星,对太阳系也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燃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

上中学后,我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在北市新华书店陆续买了《宇宙的秘密》等自然科学读物。当时再版发行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总共有十六七册。想拥有这套丛书成了我的梦想,但全买下来得六七块钱,父母肯定是舍不得的。那时学校遵照毛主席“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精神,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务农劳动。1974年暑假,学校让我们来到小北关街附近的红旗开关厂劳动,厂里每天给我们补助6角钱,这使我们的劳动热情格外高涨,一个月的辛勤劳动,我挣了18块钱。用现在的时髦话讲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用这笔钱给父母买了两盒牡丹牌香烟,剩余的17块钱全部买了书。我首先想买的是买《十万个为什么》,我冒着酷热来到北市书店,但没有整套的,只好有哪册买哪册了。我又赶到太原街书店,拾遗补缺又配上了几册,但还是不全,为了配成套,我中午饭也没吃,饿着肚子一咬牙,花一角钱乘环路电车来到了中街书店,也许是我的执著感动了上天,缺的那几册这里竟全有,真让我喜出望外,当即开票付款,服务员帮我把书捆扎起来,我就乐得屁颠屁颠地回家了。这套书的阅读,拓展了我的眼界,也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我没事就给同学出问题,最后还是我自问自答,让同学对我刮目相看,有人还给我起个绰号“万事通”。这年在我加入共青团的审查会上,班主任王老师对我的评价是“爱读书,知识面宽。”

1978年春,我来到沈阳市第一住宅建筑公司,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同我一起入厂的青工学会了吸烟,还经常和老师傅们出去喝酒,但我有点不随乡入俗,显得有点另类,即不吸烟,也不喝酒,而是把钱省下来买书。班组里有位1974年入厂的青工叫潘英华,还有一位下乡返城的知青李月来,我们仨儿都爱读书、爱文学,成了工段里的文学青年。工余和午休时,我们就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遇到雨休或下班后,我们就结伴来到附近的书店转转,往往都不会空手而归。尤其是发了薪水后,咱仨儿每人都会买三四本书,我的那些中外文学名著大都是这个时期买的。当时再版的中外文学名著都是畅销书,常常供不应求。1979年夏天,我们来到亚洲电影院对面的朱剪炉工地施工,为了第一时间买到新出版的书,咱仨儿几乎天天去中街新华书店,一来二去竟和卖文学类书藉的胖大姐成了朋友,后来胖大姐不但向我们通报最近要有什么新书上架的信息,还把对我们想买的书留下来,有了这个“后门”,我们买书就方便多了。我的《复活》、《红与黑》、《高老头》、《巴黎圣母院》都是在胖大姐的关照下购得的。现在想起来对胖大姐还心怀感激之情。那些年工地在哪里,工地附近的新华书店就会留下我们的足迹。高尔基说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阶梯上留下了我们向上攀登的足迹,我们无怨无悔,有趣有乐!

篇11:我的武侠情结作文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读武侠小说的,我只知道这几天手里一直拿着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不放,可谓是手不释卷。读书之余,对于武侠可谓是感慨良多,总感觉武侠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之内的享受,更大的感受来自于武侠小说之外的特殊缘分。

就武侠小说本身而言,故事的情节中往往充满着无数次的机缘巧合,是缘分将武侠小说中人物的诸多命运串联到了一起。其实不仅仅是武侠故事之中暗含缘分,于武侠小说之外仍存在一种缘分。如果没有那份难得的书缘的话,是很难领略其中的乐趣的。当然我所说的书缘,是指与纸质书籍之间的缘分,换成电子书的话,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论想要看哪一本书,都不会成为难事。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只需轻轻一点,我们想要看的内容便会在几秒钟之内呈现在眼前。然而,这种快速的获得却很难让我为之动情,沉浸其中。换句话说,我对这种方式获得的阅读体验很难获得心理上认同,更不要提爱不释手了。即使真的喜欢,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爱不释眼罢了。

然而,相比而言纸质书就不一样了。当我淘到一本书的.时,就会感觉它不仅仅带给我了一份厚重感,而且收获了一种浓浓的缘分。那种幸福的感觉如同“海内逢知己,他乡遇故知。”一般。现在我手里《射雕英雄传》,就是一个例子。

早在半年前我就想找一本金庸大师的书来读了,只可惜图书馆里只有古龙没有金庸,没能借到,不免有些遗憾。再后来,去了北京,访了众多大小书店,也没能找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想这大概是与电子读物异军突起,纸质图书的销量减少有关吧。也可能是武侠小说没人读了,自然也就不再出版了。不管原因怎样,寻了小半年,仍旧没有买到。然而,这份缘分终究还是出现了,更没想到的是它出现的竟然那么的巧,那么的近。

我没有想到遇见那本书的地点竟然是儿时逛过的一家书店,一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乡里的书店。这家书店很小,装修的也很破,可是当我第一脚踏进去的时候,它就给我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温暖。随意走了走,翻了翻已经落了尘土的书籍,忽然间就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十年前我十岁,大概是上小学四年级吧,那一年我参加了县里面的抽考。所谓的抽考就是只允许一部分学生参加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竞赛考试,当然这是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参与的。在我的记忆中,每次的抽考我都会被选中,被选中那种心情绝对不亚于高考中榜,全家都会感觉跟过年似的高兴。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真的好伟大,没有想到小时候竟然是如此的爱好考试。

记得那次考试结束之后,非常的高兴,忘了是什么原因了,可能是觉得考的比较好吧。因为是抽考,所以就没有在本校考,而是到了县里面的一个小学。我小时候非常的胆怯,看见陌生人都不敢说话,更不要提一个人去闲逛了。但是,我却清楚的记得那天考试结束后我去了那所小学附近的一家书店。当然不是一个人去的,是一大帮小学生组团去的。我们大多都是穷孩子,都没有钱。其实那天算是有钱的了,只可惜唯一老妈奖励的两毛钱也被我买成辣条了。那时候的辣条是可以一根根卖的,我买了两根。走着吃着,于是就进了那家书店。

那家书店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名字了,大概是叫什么光明书社吧。那时候,我感觉那家书店的招牌特别的气派,给人一种望而却步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还是进去了。我忘记了当时买书老板的摸样了,只是感觉那家书店非常的大,书特别的多。我那时候好像不太喜欢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更不清楚众多出名作家的名字。所以,我的心思大多放在了一些辅导书上面了,一开始问问价格,然后问问是不是正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一个个揣着自己的小布兜就出去了。我不知道我是否看到过我现在手里面的这几本武侠小说,好像看到了,又好像没有看到,只觉得记忆特别的模糊。好像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进过那家书店。

十年之后,再次走进那家书店,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却感觉它变小了。时光飞逝,物是人也是,只不过是我的内心变强大了而已。十年之后,我已经从一名胆怯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思想基本成熟的大学生了。

十年之后,我是抱着一个强烈的目的走进这家阔别十年的书店的,没有想到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想要找的那本武侠小说。看到它第一眼我就感觉好像从哪里见过,好像还是十年前的那些书,难道它们等待了我十年吗?我挑了四本的《射雕英雄传》,弹去了尘土,准备去结账。那老板看到我拿的四本书有些吃惊,我以为她不卖,于是就问了问她卖还是不卖?她说卖。我心里很高兴,于是就问她多少钱?她看了看,说给15块钱吧。我真的是高兴坏了,没有想到是如此的便宜。她说这都是十几年前租的给学生的书,现在都有手机了,也就没人看了,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会看金庸。她还说他们以前那时候是多么多么的喜欢金庸古龙。我又问她读不读还珠楼主的书,她说看啊,怎么不看啊?《蜀山剑侠传》多有名啊。

买了之后,不知道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觉得内心十分的平静。也许,这就是遇见缘分时最真切的感受吧。

其实,回到书中,缘分也就被扩大了。不管怎么说,武侠小说的情节是纯属虚构的,一切的故事发展是由作者一人建构的。于是,自然而然就运用了缘分二字。丘处机遇见郭杨二人是缘分,包惜弱救起完颜洪烈也是缘分,等等等等。不管怎样,这一切总将会以缘为始,因缘而终。

读武侠小说,一旦真正达到一种境界时,我们会忘记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其实,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最陌生的人也是自己。虽然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可我们却不可能时时看到自己的脸,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最熟悉的陌生吧。

总之,武侠只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态罢了,虽不能给读者带去万贯家财,可是却能够给人带去一种精神的上启迪,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与安慰。

篇12:我的打工情结作文

河边,夜晚的景色朦胧得很美,我带着份倦意向河边走去,顺着河提走下河的沙滩,河边的沙堆很细碎,很柔美。

回头一看,宋美娴来了,同广西那高个妹子走在一起。她们去观赏夜晚河边的景色?我不由多回头看了几下,打量着宋美娴令我心动摇的身影。

我站在河边,风儿习习地吹来,宋美娴和广西那高个子妹子看到我在河边的身影,拐个弯,朝河提的另一面走去。平时不知怎的,宋美娴一看到我就生气,发火。

河水汹涌,我感到一丝倦意,再也无力站在河岸,河面的风太大,我的身子骨有点受不了。几年来在外打工漂流的生涯中,每天上班时间达十二三小时,月休仅一天,在流水线上挣扎身体确实也垮了。

回到宿舍,在床上躺一会儿,看看书,宋美娴她们回来了。我在看书时听到从走道里传来他俩的嬉笑脚步声,还有从门缝里映现宋美娴偷窥的身影。

夜晚七点工厂加班的时间到了,因身体不适,我已请假休息了一个下午,不可能晚上又不去加班?说不定会挨批扣工钱?我心有点倦意,朝工厂门口走去。

服装厂门口围着一大群人,宋美娴也在,她手中拿着一束鲜红的花儿,不知他是怎么把花儿弄来的?好像我从没有发现河边长着鲜花,特别是那种红红的花,红透人的心一样,那颜色啊炽热得像一团火!大伙儿看到我的到来闪开一条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我身上,又看看宋美娴,再看看我?宋美娴手中拿着一束鲜花的花儿别有一番风韵,很美。那高个广西妹子手中也拿了一点,但没有宋美娴手中的那束花儿多,我多想宋美娴将那束花儿送给我,热烈的奉送到我面前来。让我闻闻花儿的香味。宋美娴看到我,低着头,绞弄着她手中的花儿,我无话找话说,故意刺刺她:“哗!你把花儿握在手里?那不是死了!”我想要她大胆的把花儿送给我,心中涌起一股怨恨奚落她。宋美娴有点难过了,我直感到她拿花儿的手不知是握住还是松开的好。

上班了,走进车间,我搜索宋美娴的身影,打量着她手中的花儿。那花儿没有了?我预感到什么事情发生,心有点不祥的感觉,走到厂门口,呀!那束鲜红的`花儿可伶的飘零在厂门口地面上,像几只河水打翻的船。我心一紧知道自己做错了件事,伤害了宋美娴乐滋滋的心。感到自己太笨,没有去赞美她的鲜花。后悔自己太粗鲁,没有主动同她说几句好话。

篇13:我的校园情结作文

“这就是三初?好大啊!”“听说有三个校区?有空一定去转转!”……耳边传来各种叽叽喳喳声。跨区入学的我在这里没有什么熟人可交流,默默地转身,向教室走去。之后,便是同小学入学一样的情景,只不过多了一个军训。

正是这军训,开始将我们融入第三初级中学,将36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联系在了一起。记得在军训场地,“呃……”我突然捂着肚子蹲下来,胃不知怎么地疼了。旁边一个瘦小的女生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没事吧?”我笑笑,对她的关心表示感激。于是,我成了“逃避”军训的第一人,不过也因此结识了第一个小伙伴。

转眼一年过去,我们从新生小毛孩儿竟也变成了学长学姐。“大家要努力了啊!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啊!”耳边总是传来班主任不断的鞭策之声。这年秋天,我第一次发现校园里有不少果树,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引诱着我们的食欲。“嘿,你还没去过北部校区吧?那儿可漂亮多了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真想去啊!”我心里想着,也耐不住憋了一年的好奇心,便跟着她去了。“真的啊,好漂亮!”“看那棵石榴树,哦,还有银杏,那是什么?看,是紫叶李!”这次换我感叹了。我们像两只兴奋的小鸟飞进静谧美好的丛林,一下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突然,我们停下了脚步,紧张地发现校长正在侧边的走廊上打电话,我们扭头就跑,一直跑回中部校区,然后站在操场上哈哈大笑起来,完全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

现在我们已经初三,对这个校园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我知道春天时那棵最高大的.树上会开满一串串紫色的花,花香飘满整个校园,经受住寒冬的杉树冒出星星点点绿绒绒的幼叶,有鸟儿站在枝丫上远眺;我知道夏天时树叶茂密,微风吹起会有绿波荡漾,小池里鲤鱼冒上水面,嗅着莲的清香;我知道秋天时木瓜、柿子、石榴会引来一群嘴馋的孩子,猫儿们攀上树干,跳过围墙来到校园,观看同学们在运动会上活跃的表现,不时还有悠扬的二胡声传来;我知道冬天时被大雪覆盖的操场上,会有老师们用脚踏出来的美丽图案,变换着花样,寒冷阻止不了同学们的热情,风中有篮球落地的声音。

篇14:我的端午情结作文

关键词:端午;审美意境;审美意象;创作审美心理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端午”成为这篇小说发展的一条主要时间线索。其文与“端午事件”有关的篇幅占到全文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沈从文为何钟爱于选择“端午”来构建全篇?由此,本人试图解剖作者的“端午情结”。

一、宏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境的创造

倾向于民俗化的文艺作品在创造审美意境时经常依托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俗环境,从而彰显浓郁的地方情调,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端午节”是《边城》作者精心营造的审美意境。小说前两回主要在营造气氛,为全文铺垫基调。小说第三回开始正式写到端午节,端午气息由此一直蔓延到小说的第十七回。

文中故事发生在湘西边陲茶峒一个苗汉杂居的地方。书中提到,端午是这个地方一年中最热闹、最有意义的日子之一,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将参与进来,这为故事主人公的相遇做好了准备。端午节不是苗族或汉族所独有的节日,而是属于整个民族的节日,苗汉两族的大融合更加丰富了这里的节日元素。端午节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与轴线自然而贴近生活,故事的发展水到渠成。

文中主人公翠翠和傩送在第一个端午节里互相倾心,“爱情”萌动。端午时节里最适合“走马路”,满山碧翠,情歌飘荡。作者这样的安排营造出了梦幻与唯美的氛围。“在苗族区域,爱情及婚姻仍延续着原始的自由形态。男女间的结识与相爱,多以对歌方式进行,任何未婚男子都有权向自己钟情的未婚女子,表达爱慕之情。”翠翠的父母通过对歌相爱而私定终生,翠翠的血液里流淌着这浪漫的情愫,她自然会钟情于走马路的二老,而非走车路的大老。

《边城》中的端午节不但为故事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浪漫的时空环境,而且是人物进入故事情节的关键之所在。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深入展开,人物命运的起伏变化,整个悲剧情调的高扬,都与端午这一民俗事象的描摹融为有机的整体。

二、微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象的安排

审美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审美象征物,作家往往会精心选择一些与意境创造相关的风物,以此来传递和表现他们的主观情思,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沈从文将端午节作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情境,其全文的构思和意象的选择都与此相匹配。我们从文中可以找到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符号,如:龙舟、鸭子、虎耳草、蒿艾、粽子等等,它们都具有着特殊的意韵,并对剧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龙舟

龙舟是湘西边地独特文化的载体,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期间当地居民十分关注的盛大活动。在湘西地段,龙舟竞渡的最终胜利者不但享有英雄的美誉,而且往往能俘获少女们的芳心。文中写到傩送和天保都精通水性,皆是当地泅水划船的好选手,但文中只对傩送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表现进行了正面描写,而天保几次都因办货而错过。龙舟竞渡是傩送的强项,这样的安排可以突出男主人公的身心和性格特征,这是其他民俗节日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鸭子

民歌中,动物属于民间情爱意象的一类,《边城》中的鸭子同样具有这种意义。沈从文在文中写到,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二老捉到鸭子后,别人就说:“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本领。”此处便透露出追赶鸭子的游戏包蕴着男女追逐欢会的模式和意念。在文中,傩送与翠翠的初次相遇发生在第一个端午节里傩送捉鸭子的场景。翠翠在岸边等爷爷,发现“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此处的鸭子让两人有了交集。第二个端午节,天保捉鸭子回家,正好遇到守渡船的爷爷,船总顺顺要天保将鸭子送给翠翠,翠翠在回家的路上说了一句:“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话外音是不是“真正稀罕的没有得到”呢?端午节捉鸭子这一风俗是湘西地区独有的,鸭子是人们对情爱的向往,在苗汉大聚居的湘西,人民追求着质朴的情感。

(三)虎耳草

虎耳草在端午时节里长得尤其硕大。当地俗称“走马路”的求婚方式就是示爱者站在高崖上为心爱的人唱三年六个月的歌,唱到对方心动为止。美妙的歌声是傩送传达给翠翠的情意,翠翠接受到傩送传递的.爱的信息以后直接梦到虎耳草,虎耳草成为翠翠对傩送爱的回应的象征物。虎耳草在文中出现五次,有四次都出现在翠翠的梦里,只有一次出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节日外出的翠翠,一大清早便出去掘竹鞭笋了,当翠翠回来时,“把竹篮子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一次因翠翠去采虎耳草而错过了与傩送相见的机会,这一次的错过直接导致了两人的分离。文中虎耳草意象以其丰富的内涵引导着情节深入新的层面,成为情节发展不可替代的因子。

三、作者端午情结的创作审美心理

沈从文在湘西水乡世界里长大,他“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那绵延千里的沅水流域及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吊脚楼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民风民俗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其环境下生长的每个个体,往往会“成为某种精神的、心理的积淀和思维定势,有意无意支配着他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

例如,“水”的孕育使得沈从文在乡土题材的作品中经常营造出一个水的世界。《边城》故事开篇就迫不及待地写到缓缓流淌的溪水,有渡船,有龙舟,有水鸭,还有淅淅沥沥的雨水等。傩送的出场是从水里冒出来,傩送和翠翠有了第一次交集;天保、翠翠父母的死都与水有关;边城整个故事发生在多雨水的端午时节。文中三次写到端午,除了第一次翠翠和傩送相见的端午,后两次端午都有雨水伴随。俗信端午节下雨预示着不吉;反之则吉。神秘化和宿命观在沈老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此处,端午雨的安排为天保不祥的结局与整个故事以悲剧结尾埋下伏笔。

上一篇:搭建车棚请示下一篇: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