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2024-05-16

我们仨杨绛读后感(通用6篇)

篇1: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我相信,那正是一位历经风霜、穿越云雨的老人,孤独惆怅的灵魂。梦之后的那些她的故事、她家的故事,娓娓道来,含蓄节制得几乎没有情绪的涟漪,然而闻者不禁动容,因为那深挚刻骨的亲情和难以言表的忧伤就在字里行间游荡,时不时撞入读者的胸膛,弥漫、回响。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读到这句时,我禁不住落泪。终于,我也到了这样一个年纪,真正过了不识愁滋味的年纪。终于,我也有了自己切肤的生活体会,不再只是读书后的多愁善感。

一辈子很短,名人百年也不过薄纸百页,即便再著名、再睿智也一样历经生活的磨砺,面对亲人的远去,还要寻找生命的归途。更何况我们?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掩卷,惆怅、悲伤……

篇2: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到血液里,不为时事所捆绑,不为金钱名利所勒索。对于文学的坚持,我在想,可能是初是兴趣爱好,后来成为离不开的.习惯,一做就是一辈子,又哪里说得清呢。

读杨老笔下的女儿,母亲的怜爱和心疼溢于言表,虽大都是琐碎小事,却看得出三个有趣的灵魂间相互依偎的乐趣,有些东西大概是真的有一脉相承,可能用词不够准确,只是这样感觉。很有趣,和现在我们所指的有趣还不一样,这个有趣不是指表面的有趣,而是骨子里的那种有趣。

附录部分无论文字,信件,画作的那些对于杨老来说实实在在的回忆,总能联想到一位老奶奶于灯下反复读反复看,偶尔对着纸张与他们对话,想念孩子和丈夫的画面,但绝不是以泪洗面的那种场景,因为她的豁达和通透。

篇3: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同样的问题摆在了钱钟书、杨绛一家面前。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一本回忆录, 其中记叙了自1935年至钱钟书先生去世, 发生在他们一家中的剧烈变动和家常琐事。这是平凡的一家, 三个人相守相助, 相聚相失, 只求能够安稳地度过每一天;这是不平凡的一家, 社会的动荡加诸于家庭之上, 一个家庭的起伏折射出了时代踉跄前行的步伐。

一.社会强压下的个人与时代困境

(一) 个人悲剧

什么是悲剧?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心中至爱的青花瓷圆滑细致, 在面前摔落, 随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声巨响, 心也随之碎成千万片。时间固然可以缝补心灵的伤口, 可是痛楚虽然消失, 却也必然留下疤痕。也许只是小小的一粒瓷片, 却时不时地硌你一下, 牵绊一生。这就是悲剧的魅力。《我们仨》中, 杨绛先生风轻云淡带过不堪往事。语气虽轻, 仍在我心头划过一道痕, 悠远绵长, 化为阵阵瘙痒。

杨绛先生在书中主要描述了一家三口的三部分生活。分别是夫妇二人留学欧洲的时光, 归国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波折。

描写1935年至1938年间的欧洲留学时光的篇章, 是全书最为明媚、最为温馨的部分。正值风华正茂的两人, 踏上异国的土地, 一起求学, 一起学着怎样生活。遇见过挫折, 慌了手脚;解决了困难, 内心有着小小骄傲。一颦一笑、一嗔一怒, 怕是连老天爷也会妒忌这样的甜蜜吧, 于是在他们的头顶撒下阴霾。

国内战事紧急, 两人不愿在国外做“二等公民”, 带着刚出生的女儿, 乘船归国。

两人的生活立即由盛夏跳入萧瑟的深秋。

钱杨二人的个人悲剧以及整个家庭的悲剧一一上演:夫妻分离、家计艰难、疾痛折磨……还好, 虽然外界环境险恶, 杨绛记忆中的一家仍保留着一些小快乐:钱瑗初见家人时的低吼被家人称作“打花舌头”, 圆圆头识字, 钱瑗与钱钟书归国后的第一次相见, 都如同一片死海中翻腾起的一个个晶莹水泡, 惹起了阵阵小涟漪, 似要打破一潭死水, 可这些水泡却短暂且很快破灭。可是, 正是这偶尔的小欢乐构筑了不仅是钱氏夫妇, 并且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生存的希望。

除了描写上海和苏州沦陷时的生活, 杨绛同样讲述了十年浩劫这一段难以忘怀和不能不正视的历史。如今, 回忆这段历史的作品很多。季羡林先生就曾在《二月兰》中记载家人在这场政治浩劫中对自己的支持和关爱。可惜, 此时的钱氏夫妇却完全地离群失所, 失去了家人的依靠。

当然, 这一场浩劫带来的恶劣影响自不是这一篇短文所能说清道明的。首先是物质生活的恶劣:钱钟书患哮喘却难以得到医治, 险些丧命;一间小办公室承担了钱杨二人吃、喝、拉、撒、睡的全部职能。其次, 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践踏。对于下放、批斗, 杨绛有一段颇具自嘲意味的话:“‘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和‘年轻人’生活悬殊, ‘老先生’未免令人侧目 (钱钟书一家在“三年困难”期间得到较好待遇) 。我们自己尝过穷困的滋味, 看到绝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穷困, 而我们的生活这么优裕, 心上很不安, 很抱歉, 也很惭愧。每逢运动, ‘老先生’总成为‘年轻人’批判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 也是势所必然。”他们的人格和尊严渺小如芥子, 确已“低到尘埃中去了”。除以上两点, 书中还着重描写了“文革”十年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冷漠。人们对这对“牛鬼蛇神”避之不及。相识的故人为保自身不惜将钱杨二人拖下水。传承千年的蜂窝状的社会构造被支解得支离破碎, 代之以针尖向外的刺猬型个体, 不能互相取暖, 只能相互伤害。

(二) 时代悲剧

面对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 我不仅觉出了苦涩, 更寻到了内疚,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祚”。曾经, 我沉耽于命运悲剧之中, 我痛心罗密欧和茱丽叶最终的擦身而过;我怜惜侍萍, 四凤与周家命运的反复纠缠。如今, 我却被时代悲剧深深击中灵魂。时代的车轮沉沉碾过我的心房。命运悲剧引起的往往是我的一声叹息, 那是面对未知命运的一份无能为力和挫败的感觉。社会悲剧引起的是我胸腔的振动和挥动拳头的冲动, 个人的挣扎湮灭于时代的洪流中, 美好的未来葬送在完全可更改的社会制度之上。我怒吼, 为着这不公的世道, 为这艰难求生却不敢站起推翻一切的可悲又可恨的人们。

回首这段历史时, 我不禁疑惑, 我们真的度过了那一段疯狂的岁月吗?自辛亥革命起, 经过五四先贤们的大力呐喊, 逐渐深入人心的民主意识真的在一夜之间蒸发饴尽了吗?昨日还微笑问候的朋友真的可以在今日倒戈相向, 诋毁攻击?

理性被摧毁;担当国家开拓者的知识分子被打倒;思路清晰而有幸偏安一隅的人们, 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保持了沉默。激情澎湃并为社会无意识牵引的普通民众们绕着火堆跳出了古老的舞步, 祷祝着将“民主”“法制”“人权”扔于火堆中尽情燃烧, 最终它们化为了袅袅白烟, 飘向了无尽的苍穹。

于是, 世界安静了, 只剩下远处隐隐传来的整齐划一的口号声。思想?不需要了, 时代需要的是温顺的绵羊, 时代需要的是翻译毛选的钱钟书和只选择翻译抛弃了创作的杨绛;时代不需要《管锥编》和《干校六记》。

二.社会强压下的个人与知识分子群体选择

(一) 钱氏夫妇的反应

十年浩劫中太平湖上的轻轻一跃, 老舍唱响了传统士大夫的绝唱, 同时也将问题掷到众人面前:tobeornottobe?面对始料未及的变动, 人们仓促、慌乱。杨绛和钱钟书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沉默。

其实, 从二人早期的求学经历来看, 他们的选择并不算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钱氏夫妇均主修外国文学, 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西方的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 后期又得到发展, 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承认为人最基本的权利。轻易结束生命并不是西方思想所允许和提倡的。自奥古斯丁开始, 基督教是不允许自杀的, 这不仅是因为上帝所给的身体十分神圣, 不能够轻易毁弃;还因为犯罪的是意志而不是身体, 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身体受辱而惩罚自己。由此可看出, 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对于生命的价值与人格价值的看法是存在差异的。

当然, 这样的选择与钱钟书个人的性格也有部分的联系。书中曾说过, 钱钟书对于父亲的要求一向是不大违逆的。虽然对清华的的师长心怀歉意, 在父亲要自己去蓝田任职的召唤下, 钱钟书还是毅然决然地上路了。而从后来钱钟书毫无反抗地完成工作的表现来看, 他的性格中的确藏有顺从, 甚至是怯懦的影子。

(二) 知识分子群体的选择

正如钱钟书所言, “在这次运动里, 如同在历次运动里, 少不了有三类人。”有“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 有“一般群众”, “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 没看清‘假案’、‘错案’, 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 (就象我本人) 惭愧自已是懦怯鬼, 觉得这里面有冤屈, 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 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 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 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 去大判‘葫芦案’。”

在文革中, 为了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民众的意识, 多少文人走上轻生之路。

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的邓拓自缢身亡;傅雷夫妇、翦伯赞夫妇双双自裁;作家叶以群、罗广斌跳楼自杀;诗人、散文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在离云南大学不远的莲花池畔投湖自尽;周瘦鹃不堪迫害跳井自杀……这不仅是一串长长的名单, 更是文化史上的血泪。

当年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密谋, 还是流离的战火都没能将他们逼入绝境, 而今日在比坐牢还难受的日子里, 在面对一伙被“革命”“反革命”的热潮口号冲昏了头脑, 甚至其中许多就是自己的学生的年轻人面前, 他们觉出了深深的绝望。

“士可杀, 不可辱”,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虽然这些古训从不曾被挂在嘴边, 可是在面对生死绝境之时, 这些话澎湃在心中、鼓荡在耳边。“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他们宁肯站着死, 而不肯跪着生。不相信是非会颠倒、真理会泯灭, 对于这片融合了深深情意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他们用死发出无声的呐喊, 那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士大夫们不屈的浩然正气、人格尊严。

三.困境与选择的当代启示

正是在前者“死节”举动的对比下, 钱氏夫妇在改造中顺从的表现受到网络上不少激进分子的痛斥, 他们甚至讽刺钱钟书译释毛诗是谄媚的举动。似乎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他就应该以死来保全自己的名节。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位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他为了成就一人的忠名, 赔上了几十上百条鲜活的人命, 值也不值?司马迁为给历史一个交代, 忍辱负重, 身受宫刑, 值也不值?芸芸众生为保全自身利益而保持沉默, 结果往往愈受欺压, 值也不值?没有标准答案。个人追求不一, 个人价值观迥异, 个人的判断选择当然也会不一样。

中国一向的传统思想是主权至上。可能, 正是这一思想引出了人们对于钱杨二人选择的批评。但是, 我们不能只顾虑国家, 而遗忘了人本身。人本身是有弱点的, 当公权力过于强势, 人性中的胆怯、懦弱无法克服时, 有人选择了屈服。当顾及到自己的亲人、周围其他人的利益时, 有人选择了忍辱负重。要求某人完全抛弃自身的利益去英勇就义, 是不明智,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能想象的最好情境就是个人面对公权力时, 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平衡, 在不用他人的利益兑换一时私利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个人在面对公权力时的抉择艰难而痛苦, 最好的期望是国家不要再将人民置于杨绛先生曾处的困窘境界。时至今日, 虽然政治本位的思想渐渐消淡, “上纲上线”的话语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笑话, 但历史却只不过变换了形式重新上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国进民退, 为利、逐利、争利, 金钱用一双看不见的手建构了多少人间喜剧、悲剧、丑剧、荒诞剧。无论是动车事件的追责阻力还是近几年来地方性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 时时提醒着我们公权力与普通民众基本人权的冲突仍旧存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你同我均需上下而求索。

摘要:杨绛先生以社会波澜为经, 以家庭生活为纬, 在《我们仨》一书中回忆梳理了民国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在对建国后的各项整风、运动以及文革的叙述中,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政治对整个社会的强压, 也可以看到受士大夫情怀和西方自由人道思想影响下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机器时的去留选择。

关键词:杨绛,《我们仨》,知识分子,国家机器

参考文献

赵淮青,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炎黄春秋》, 2000年第2期。

路筠, 《近十年 (1997—2006) 杨绛散文研究综述》, 柳州师专学报, 第22卷第4期, 2007年12月。

林少雄, 《论杨绛<我们仨>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第24卷第2期, 2011年3月。

篇4: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关键词:家风 文化传承 修身齐家

《我们仨》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的生活回忆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对梦境的描写,隐喻对失去家人的隐忧,作为进入第二部分的引子。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以一个长梦的方式,描写了三人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住院,她一人奔走于两处,照顾他们。最终,她还是失去了他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自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至1997年、1998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六十多年的时光,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普通、平常却又爱意充盈。严格、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一家三口为人、治学、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强好学、忠恕为人的好传统弥足珍贵。

一.平静如水道人生聚散

本书的结构,匠心独运,慧心独具。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主要描写了女儿和丈夫因病先后故去前一年多相聚的日子。作者没有将这段锥心泣血的历程以纪实的方式进行描写,而是讲述了一个“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相聚相失的梦境。梦中,她只身一人,白日踽踽在古驿道上,去探望孤舟中的丈夫;夜晚,回到客栈,让自己变成另一个梦,到女儿身边,默默地依偎和抚摸着病中的女儿;白日,再走过古驿道,来到丈夫身边,告诉他关于女儿的一切。“我疑疑惑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了一年多。”梦境与现实虚实相交,虽没有直接描写这一年多承受的疲惫、痛苦和煎熬,却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更让人感受到她面对亲人病、故的孤独、无助,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身永别伴侣的痛彻心扉。

第三部分,着墨最多。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她与丈夫、女儿穿越大半个世纪,相知相守,相聚相离,相扶相失的点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艰辛,都是美好的回忆。透过文字,仿佛看到初秋的阳光照在他们的发梢,温暖又安宁。1997年早春,女儿去世。1998年岁末,丈夫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本书的文字朴实干净,一如这一家三人。然而,朴实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直透人的心底。含蓄节制的文字,弥漫着对丈夫和女儿牵心挂肚的痛惜和不舍。挥之不去的忧伤,读来令人动容,不经意间,泪水就会充盈眼眶。听说女儿在病中依然惦着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看到女儿病情一天天加重,勉力忍受着病痛和治疗的千般折磨,“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女儿去了,“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每跳一跳,就牵着肚肠一起痛”。最终,丈夫也去了。“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唯一的骨肉,一生的伴侣,相继先她而去,其中的悲凉与苦痛,无以体会。书中没有撕心裂肺的诉说,没有悲痛欲绝的呼喊,只是用一种淡淡的、安静的笔触,缓缓地讲述着,如同一条静静的河流,淌过广袤无垠的草地。字字句句,浸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回忆和思念。

二.自强好学看家风传承

在江浙一带,钱氏是望族。自吴越王钱谬以来,钱氏家族就有族谱。历朝历代,钱氏家族精英辈出,子孙鼎盛。钱基博、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其琛、钱永健、钱文忠等,皆是钱家的杰出人物。钱氏家族的兴盛不衰,《钱氏家训》起着重要作用。《钱氏家训》涵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伟长曾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说过:“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钟书先生一生清贫自守,埋首学问,终成大家,也是家风传承所致。他的父亲钱基博描述其祖父钱福烔“恬退淡荣利”,他评价自己“生平无营求,淡嗜欲而勤于职事”。他告诫钱钟书,立身正大、待人忠恕比名声大地位高更加重要。他要钱钟书多读书,少说话,不虚夸,并为钱钟书取字“默存”。《我们仨》这本书中,钱氏家训对一家三人的的影响无处不在,传承随处可见。

1.勤俭为本,忠厚传家

对于家庭,书中这样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女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父母慈爱、女儿孝顺、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跃然眼前。书中所附照片,家中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其他陈设及三人平常穿着服饰都简朴无华。钱钟书和杨绛相互为对方理发,一个用电推子,一个用剪刀,“勤俭为本”的持家理念点滴可见。“忠厚传家”的家训则是不断在艰苦磨难的生活中信守和践行的。

钱钟书对待在“反右”中受伤害的人和迫害他人的人,是非分明,态度鲜明,从未失缺自己的本心。1958年,萧乾、吴兴华被错划为“右派”,都有意回避亲友,以免连累别人,但钱锺书见面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还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与他们驻足交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好像一点也不担心这一幕会成为日后挨整的材料。

1956年,钱瑗到山西武乡城关公社四清。不久,文革开始。山西城关公社学校的一群革命小将到北京串联,找到钱瑗老师,讨论如何揪斗校长。钱瑗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说明校长是好人,不该揪斗。革命小将们对钱老师很信服,就没向校长闹革命。十年之后,这位校长特地到北京,向钱瑗道谢,谢她解救了他这场灾祸。

文革期间,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挨批斗,剃阴阳头,但他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与杨绛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令旁人羡慕。后来,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女儿阿瑗则属于“革命群众”。她每每回家看望父母,须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为母亲缝衣裳,带给父亲爱吃的夹心糖。她告诉父母,开始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贴补家用。如此的孝道,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2.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钱锺书秉承家门遗风,他的一生,除了读书研究,对名利视若浮尘,淡泊自守。他有洞悉政治本质的远见,更有对家国民族的拳拳之心,对独立人格的坚守自持。

在法国留学期间,得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已占领家乡,“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奖学金还能延期一年,我们都急要回国了”,辗转托人买了船票,于一九三八年八月间,坐三等舱回国。抗战胜利后,一位朋友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钟书立即辞谢了。因为“那是胡萝卜”。压根儿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他们不喜高唱爱国调,只在内心默默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1982年6月间,社科院人事变动。文学院换了所长,钱钟书被聘为文学所顾问,他力辞得免。那天晚上,他特别高兴,说:“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胡乔木同志要求钱钟书做社科院副院长,当时没有辞掉。一年后,他就向胡乔木同志提出辞职,说是“尸位素餐,于心不安”。至于所有学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聘请他担任的任何职务,他也一概拒绝。改革开放后,海外高校研究所请他讲学,电视台采约,都婉然拒绝。有人不解,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钱钟书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还会迷信这东西嘛?”有人仰慕钱钟书的才华,想要与他见一面,他笑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钱钟书翻译毛选时,有一次指出原文有一个错误。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孙猴儿是变作小虫,给铁扇公主吞入肚里的;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于是胡乔木同志调了全国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查看。钱钟书没有错。格物致知和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从中可窥见一斑。

3.兴学育才,言传身教

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瑗,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钟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我们仨》里写道,“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杨绛称钱瑗为她“平生惟一杰作”。钱瑗生前是北师大英语系教授、博导,第一个在我国高校开辟英语‘文体学这门新课程。杨绛评价女儿说:“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治学不倦,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之下,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始终物我两忘,潜心学问,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书中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女儿。在《我们仨》这本书中,钱瑗着墨不多,但孝顺懂事、真诚向善、治学严谨、才情盎然的形象如在眼前。她和父母一样,不慕名利,一心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学生的毕业论文,常常改了又改,责令重做。这种百分之二百的工作强度,终至积劳成疾。在病中,钱瑗说:“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5年,钱钟书先生病重,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好读书”,并坚持不用他们个人名字命名。“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在于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寒门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期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

三.修身齐家伴道德进步

《我们仨》中的家,是一个平常的家。生活的磨难丝毫不能折损他们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个家的背后是家人的相互扶持,是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纯洁的家风令人向往。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准则,影响着后辈成长。《颜氏家训》、《放翁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以及《傅雷家书》等,从家庭小伦理的层面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中国许多普通人家,虽然没有成文家训,但也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家教文化。

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荒芜贫瘠,家庭伦理文化的缺失,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前几天,媒体报道,在武汉一家幼教机构,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因为另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小心用玩具将他女儿眼角打破了点皮,居然当着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师、家长的面,打了两岁孩子三个耳光。看到这个消息的震惊,不能言表。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民怎么了?这种行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底线和对法律的基本敬畏,是可怕的。且不说这种伤害对两岁孩子造成的心里伤害和心理阴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复,他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言传身教方式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生长?这虽然只是一个极端个例,但折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家庭伦理和德行修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人民日报曾撰文说一些贫者正由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习近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这是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提出,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城市,在发达地区,许多人知识充足、物质富裕、资源丰富,灵魂却是贫穷的,急需进行精神上的“精准扶贫”,补上如何做人的基本课程。我们绝不能让精神贫穷也由暂时贫穷走向跨代贫穷,因为精神上贫穷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2004年7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论《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他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说过:“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怎样传承中华文化,怎样推进文化进步,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进道德文化建设,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要从贴近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日常人伦着手,从家风家教着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培养伦理道德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家风也是德行素养、立身创业的精神滋养。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为廉洁为政为官提供精神支撑,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做出行动表率。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家风正,则社风正、民风正。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好的个体,更能建成强大的国家。

篇5: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杨绛先生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

篇6: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

《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的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2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

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3

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4

前两天看了杨绛的《我们仨》。若干年前曾看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有这个兴致。后来读了《傅雷家书》,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刚好看见这本书,就囫囵吞枣地把书读完了。

记得傅雷曾在家书中跟傅聪谈起翻译,提到杨绛和杨必姐妹二人的文笔和文风,当时曾想有机会一定要找来他们三人的译本好好读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

这本《我们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杨绛对家人的思念和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忧伤却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摘录: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三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5

杨绛先生著书《我们仨》,我再一次细细品味了一遍,而这次阅读完,我决定把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并将在未来的时光中持之以恒写读后感,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读书不断进步。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提笔写书,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书中讲述了杨绛先生重温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岁月,那些单纯朴素又盛满温情的亲情故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独特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用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7月伉俪二人赴英国牛津求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国后直到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难忘经历。

如果让我写“我们仨”,我也会像钱瑗一样,尽管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是会细细回忆我和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点滴生活。我会写父亲是多么疼爱我,从小到大对我不打不骂,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我会写母亲是怎么教育我,做一个善良、诚实、勇敢、勤劳、平和的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也没有永远,当一家三口相聚相守时,要时常想到人生道路尽头总会相散,珍惜与家人的团聚,努力让生活变得甜润快乐,就如杨绛先生一家三口伉俪情深子女孝顺,深爱“我们仨”。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主要是对“我们仨”的回忆。这本书的开头写了钱锺书和钱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杨绛开始对“我们仨”那个家的重温和回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专心写作业,突然听到老爸“啊”的一声惨叫,来不及多想我就冲了过去。原来,正在给老爸拔白头发的老妈,忽然发现有一只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脑门上,于是就条件反射地一巴掌挥了过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怜的老爸被打出了“脑震荡”。于是我们全家开始了灭蚊行动,一番努力过后,终于歼灭了飞蚊大军。我们数了一下,竟然有十多只!这时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妈面前说:“这些蚊子给你熬汤吧。”老爸原来是想捉弄一下老妈的,谁知道老妈幽幽地说:“你要知道,我熬出来的汤可都是给你们二位喝的哦。”吓的老爸立马躲进了书房,把我和老妈笑歪了。

《我们仨》里,作者提到他们一家三口给对方起了很多名字,随便叫。其实我们家也是。我那个“无敌老妈”也给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说我吧:儿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兴的时候叫“亲爱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声叫我“臭小子”!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别称最多的人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绘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画面,而如今,这个“我们仨”已经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伤。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7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8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著名作家杨绛写的《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了。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了,女儿的爸爸也没有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了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了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了小学,大家都明事理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了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失去了!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9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xx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

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关于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躁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暑期。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上,无论是他们的照片、诗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挚和感动,细细地翻过一页页,心中似乎已被填满了。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1

一间陋室,一堆书书籍,一份真情,一辈子,他们三个人相知相守。——题记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段绵远久长的回忆,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杨绛一个人思他们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杨绛的《我们仨》,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他们仨从开始的陌路人,到钱钟书和杨绛的相识相知,再到小生命钱媛的诞生与成长一个家庭,两代学子间的依偎与温暖,苦难与别离,爱与忧,都化作他们毕生至爱的方块字,落到了纸面上。

钟书、杨绛、圆圆组成了他们家里的“吉祥三宝”,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爱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仨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脚架,创造出各自的成绩。他们仨的爱都在“石子,这是爱的表达朴实却又值得回忆。感情真挚与否,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世间彩云易散琉璃脆”钱老生病了,好物不坚牢,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拉了人生边缘。古道驿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成一段万里长梦。家在哪里?在曾经的梦里。真是人生如梦!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间依赖血缘的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

上一篇: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下一篇:规划项目建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