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产月活动总结

2024-05-03

安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

篇1:安生产月活动总结

G356原S323线宁石亭至赖坊公路改建工程

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项目部安排,结合生产实际,项目部紧紧围绕以“平安公路”创建活动为主题,扎实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为下一步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为确保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使活动收到最大实效,公司高度重视,5月26日,项目部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会上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片区、工区、质检组、施工组、安全组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协调“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全过程,制定出活动内容、方案和活动时间表,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月”活动。同时项目部领导对2014年“安全生产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要求质检组、施工组、安全组、各片区、工区负责人,参与项目部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月”活动,努力提高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以保证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广泛宣传,注重实效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工作,项目部于5月份就积极搜集、整理各项安全月活动资料,并及时下发各片区和工区进行宣传、学习,同时,将“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和相关宣传标语,制成7条宣传横幅,于5月30日分别悬挂于项目部和各工区的醒目位置,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拉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序幕。项目部于6月3日组织员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的讲话》、《总书记关于青岛11.22爆燃特别重大事故的讲话》,和观看了《生命的红线》、《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14)版》。充分利用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公路安全知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推动所有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5月底由项目部“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工区施工路段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查找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进一步提高了项目部全体员工安全素质。项目部对全线已排查5处安全隐患,已整改5处,并对各工区增设安全设施35处,安全警示牌46块。

四、组织事故演练,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为加强今年防汛保安全工作,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有选择性组织开展了防汛应急工程抢险抢修预案培训、实地演练活动。提高职工的事故救援与处置能力,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得到了公司领导和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各片区、各工区单位围绕以“平安公路”创建活动为主题,认真开展了各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增强了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与处置能力,强化了各片区、各工区基层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为项目部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G356原S323线宁石亭至赖坊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部

2014年6月28日

篇2:安生产月活动总结

简报

2013年6月是全国统一开展的第十二个“安全生产

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桶井乡黎明小学以“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认识、提升安全能力、维护安全稳定”为主题,于2013年6月8日举行了全体师生参加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

1、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通过黑板报、午间间播音、教职工例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意义,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明确责任,明确任务,保证学校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2、多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各班组织开展了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帮助师生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提高避险排危、自救自护能力;启动仪式上,由学校安全负责人安煜率领全体学生进行了“校园安全承诺宣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们努力让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

我们组织开展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安全知识宣传”、“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安全知识答题”等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桶井乡黎明小学

篇3:彬县旱地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总结

1 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

1.1 增产增效显著

2009—2010年度在水口镇和底店乡13个村3 679户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 486.7 hm2, 在水口镇张家堡村和底店乡晁家塬村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35.7 hm2。组织专家复测验收, 万亩示范片穗数为433.5万~585.0万穗/hm2。穗粒数28.5~35.0粒, 千粒重39.5~42.5 g, 产量5 626.5 kg/hm2;百亩核心攻关田穗数526.5万穗/hm2, 穗粒数32.3粒, 千粒重41.3 g, 产量5 970 kg/hm2。经实产核查, 万亩示范片产量达到5 299.5 kg/hm2, 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1 147.5 kg/hm2, 增值2 341.5元/hm2, 共增产170.6 t, 增值34.8万元;百亩核心攻关田产量5 847 kg/hm2, 比示范乡镇小麦单产增加1 353kg/hm2, 共增产48.3 t, 产值增加9.8万元, 其中底店乡晁家塬村刘民柱种植的0.27 hm2西农928, 单产达7 713 kg/hm2, 创全县小麦历史单产最高水平。

1.2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起到了2个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示范带动作用使小麦种植面积达7 133 hm2, 平均产量4 939.5 kg/hm2, 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787.5 kg/hm2, 增值1 606.5元/hm2, 总增产5 617.5 t, 总增值1 145.97万元。二是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示范区农户掌握了该项技术, 重点技术入户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以上, 激发周围群众学科学、用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

1.3 总结出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初步总结出彬县进一步提高旱作小麦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包括统一机深翻、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适期适墒适量播种、统一病虫草综合防治、统一适时机收等方面内容, 形成了旱地小麦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为今后整体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1.4 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彬县旱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需要, 进行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小麦3414肥效试验和对比校正试验、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小麦海岛素拌种对比试验、小麦条播模式对比试验、小麦宽幅条播示范、小麦宽幅条播播量行距试验、玉米秸秆还田旋播小麦试验、小麦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冬小麦叶面喷施抗旱防冻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等12项,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2 推广小麦高产创建经验

(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是高产创建的保证。彬县县政府牵头、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有助于高产创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督导及落实。各部门分工合理, 责任明确, 相互协调。在物资准备、技术培训指导、定点调查、试验示范和技术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及时解决示范户在创建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 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多方协作配合, 优化服务, 是高产创建的推动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是一项农业生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投入和产出等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成果, 必须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实现多方协作, 合力推动, 走行政推动、技术带动、政策拉动、利益驱动的发展路子, 建立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物质投放为辅助的技物综合型示范推广模式, 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优化服务, 提高示范质量, 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3) 注重宣传, 依靠群众, 是加快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的重要基础。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 只有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 才能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效率。只有将宣传培训工作始终贯彻到高产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示范区群众的科技素质, 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力量, 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1,2]。

(4) 主攻单产, 增加总产, 靠示范带动全县小麦增产, 是高产创建的目标。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进一步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点面结合稳步增产, 扩大示范区域, 体现以点带面, 以一带十的辐射效果, 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 立足实情, 研究探索新模式, 良种良法相配套, 是高产创建的基础。彬县地处黄土塬梁沟壑区, 塬、坡、川并存, 小麦是种植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由于受传统农业因素和当地经济现状的影响, 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尚有许多困难。因此, 必须探索新模式, 良种良法相配套, 走创新的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路子, 既是一次生产实践的重大尝试, 也是把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推向新阶段的有益探索。

(6) 集成技术, 加强指导, 强化技术服务, 是高产创建的核心。组织专家和技术力量, 综合考虑县域实际情况、种植品种、技术措施、增产增收目标, 进一步探索技术集成转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因地制宜, 加强技术指导, 强化服务手段, 配套推广技术, 提高技术集成应用率。

(7) 破解难题, 进行技术创新, 是高产创建的突破口。面对干旱少雨, 农民盲目施肥等问题, 大力推广轮作倒茬调水、休闲期深松蓄水、秸秆覆盖保水、培肥地力蓄水调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提高自然降水和土壤利用率, 才能实现高产创建技术创新, 全面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8) 政策优惠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是高产创建的保障。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必须紧抓当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机遇, 将高产创建活动与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机补贴等项目相结合, 统筹运作、整体推进、优势互补, 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旱作农业技术的全面整合应用, 进一步加大物化投入补充, 建立种植大户带动模式, 把科技大户、农村技术能人等作为重点对象和典型予以扶持, 才能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大幅度推进奠定基础[3,4]。

3 小麦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1) 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弱、文化素质低的劳动者, 粗放种植现象依然存在, 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不力。

(2) 农技、种子、农机匹配度不高, 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不完善, 集约生产程度低, 不利于集成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测土配肥、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3) 种粮效益偏低, 农民投入意识不强。旱作农业基础脆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4 建议

(1) 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提升到政府引导行为, 由各级政府共同组织抓建, 实现增产增效,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大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力度, 扩大示范范围, 力争3~5年全面整体推进。

(2) 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多办精品示范点, 集中力量和技术进行协作攻关, 多方位探讨创建方式和技术。同时, 还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培训, 为农技人员“充电、加油”, 全面提升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能力。

(3)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渠道、运用不同方法, 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取得的成效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 扩大影响, 提高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 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和科技示范相结合的累加效益, 实行统一部署, 项目统一整合、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草害统一防治, 将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建立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社, 摸索较为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 全面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促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虎彦芳, 谢荣芳.小麦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 2010 (10) :9.

[2]田国华, 李聪慧.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9 (9) :17.

[3]吴俊锋, 李威.旱地小麦高产品种大区对比试验总结[J].河南农业, 2010 (6) :40.

上一篇:《适应高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下一篇: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