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教学设计

2024-05-17

《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教学设计

第1课 神通广大的因特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因特网,知道所有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网络地址。

2、了解上网的方式及应具备的条件。

3、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重点:

1、知道上网的方式(专线上网、拨号上网)及应具备的设备条件(1.计算机2.电话线(光纤)3.申请宽带上网等)。教学难点:

1、知道所有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网络地址。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师机 学生机)

小调查:谁家计算机上了网?采用了哪种上网方式?父母、亲戚朋友一般上网干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道路和道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家家户户的电话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电话网。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像“蜘蛛网”似的,并且覆盖全世界的网。你知道这个“网”是指什么网吗? 学习新课

一、初步了解因特网,知道所有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网络地址。

这个“网”是指因特网。把世界上许多电脑通过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因特网。因特网是从英文Internet翻译过来的,也叫国际互联网。全世界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都可以连接在它上面。如同一个“蜘蛛网”。不过,这个“蜘蛛网”覆盖全世界。今天,我们学习第1课 神通广大的因特网

学生观察P2 图1-1因特网示意图

提问:示意图将哪些国家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这些国家的哪些单位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了?这是整个国际互联网的全貌吗?

学生讨论,再汇报结果。

提问: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计算机,我们怎样找到想访问的计算机呢?

学生讨论:每个网上的计算机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

讲述:电话网络中的每一部电话都有自己的号码,我们只要知道该部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拨通它,与对方通话。与电话网一样,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也有自己的名字,只不过它的名字是叫网址,即网络地址。所有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网址,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网址是: “中国少年雏鹰网” 的网址是: 再单击“转到”按钮,就能建立与因特网的连接。学生输入网址,访问南昌市教育信息网。

讲述:就是南昌市教育信息网的网址。所有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网址。

讲解:什么是网址呢?我们可以把因特网看作是一个图书馆,而每一个网站则相当于是这个图书馆中的一本书,每个网站都包含许多个页面,每个页面相当于“图书”中的某一页,称为“网页”。你现在看见的页面,就是“网页”。每个网站都包含许多张网页,每张网页都可以提供文字、图片、动画、电影和音乐等信息。另外,进入该网站的第一个页面又称为“主页”,它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封面或目录。

任务:请大家找到《智慧谷》版块,参加小学组的活动。学生小组协作,寻找《智慧谷》入口,参加活动。

四、学习如何断开网络连接

谈话:学校采用专线上网,关闭IE浏览器就断开与网络的连接。

学生关闭IE浏览器,断开网络。巩固、应用

指名上台启动IE浏览器,进入南昌市教育信息网,进入“智慧谷”版块。布置作业

P10 练一练 2 3 板书设计:

第1课 神通广大的因特网

在三个地方可以找到IE浏览器图标,双击(或单击)就可以连接入因特网。

1、桌面

2、快速启动栏

3、开始→程序→

南昌市教育信息网 图书馆 图书 封面或目录

网址 网页 主页

教学反思:

《第1课 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是赣科技版四(下)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本课按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属于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本课的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因特网,掌握上网的方式用应具备的设备条件。

2、学会IE浏览器的使用,能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3、初步建立网址、网页和主页三个概念。

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学习因特网知识,勇于操作计算机登录南昌市教育信息网,参加《智慧谷》版块活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分析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几点:

1、开学机房整理工作到位,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工作顺畅,防止了课堂意外,保障了课堂教学。

2、正确选择了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网站——南昌市教育信息网,有效防止了不良信息和网站恶意程序对教学的干扰。

3、课前的《小调查》安排合理。谁家计算机上了网?采用了哪种上网方式?父母、亲戚朋友一般上网干什么?这些简单问题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为教学做了一个适度的铺垫。

4、建立网址、网页和主页三个概念时,用生动形象的学校图书馆进行类比教学。“网站”相当于“图书馆”;“网页”相当于“图书”;“主页”相当于“封面或目录”。

但也存在两点不足:

1、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同学,进入南昌市教育信息网后,有的被扑面而来的众多信息“吓”住了,不知如何进行操作;有的出现网络迷航现象,乱点击页面,打开很多网页,造成计算机响应迟缓,甚至死机。

2、参加《智慧谷》版块活动时,专挑FLASH总动员中的FLASH游戏玩,教师无法规范他们的行为,而且影响其它学生。

对策和打算:

1、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布置适度的探究任务,讲清注意事项。

2、建立二人学习小组。知识丰富、操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带一个后进生,共同进步,互相促进。

3、启动奖惩机制,规范引导学生的上网行为。纠正部分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上网就是玩游戏”,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认真完成学习目标。对学习认真、学习效果好的同学,适当给予FLASH游戏奖励,对学习不认真、不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批评教育,断开他的网络连接。

4、争取安装一套计算机房教学管理监控系统,及时纠正、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篇2:《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一、课程纲要依据: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多媒体作品的要求:通过演示文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能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能展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

本教案的设计依据《课标》中的这些要求,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让学生感知多媒体作品优点的同时,尝试设计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并能借助多媒体作品设计表达自己要阐述的主题。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常见的因特网应用”,“如何用好因特网”和“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因特网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前几节课的内容相比,本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平时与因特网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并且对因特网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对于因特网的其他应用技能了解的不多,本课旨在让学生对因特网的应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好因特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2)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增强利用网络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网络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4)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利用好因特网。难点: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采取谈话法,教师演示法。

(二)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室系统。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学习指导语】相信同学们对网络一定不陌生,现如今,因特网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中的视频《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指导语】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因特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习指导语】看来同学们对因特网都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因特网的一些应用常识。

板书课题:因特网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视频来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我知道同学们都是网络小高手,你们利用因特网做过些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看来大多数同学们平时对因特网的应用还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其实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用途。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展示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我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游戏,聊天,看视频,还可以在因特网上学习、读书,了解新闻时事、购物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因特网的应用,让他们知道除了娱乐功能外,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2.如何用好因特网。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可真不少,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因特网的这些功能呢?请同学们阅读这样一个故事。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曲别针换别墅》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故事。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要想利用好因特网,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意识,把因特网当作生活和学习的工具。比如,在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时,先到网上搜索一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的。既然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整天沉溺于其中呢?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展示沉溺于网络的危害。

【学习指导语】通过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汇报。【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播放课件。

【学习指导语】网瘾不仅影响了青少年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与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日趋密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控制好上网时间,找到需要的信息后,及时下网,从网络的虚拟空间走出来,平时注意多和朋友相处交流,以避免形成网络上瘾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因特网,建立网络信息意识,通过实例提醒学生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要沉溺于网络。

3.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海洋,蕴藏了很多的信息,但是我们在网上获取的信息都是有益的吗?小学生作为亿万网民中的一员,应该如何面对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汇报。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今后应如何处理网上的各种信息。

【学习指导语】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里面鱼龙混杂,有好人也有坏人,有蜂蜜也有毒药,我们要记住不沾染、不贪利,要和正直诚实的人交朋友,多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避免网络不良事物的侵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以及课件中播放的案例,使学生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实践与创新。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中的“实践与创新”,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谈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予以补充。【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刚刚学过的新知,形成技能。

(四)归纳与总结

【学习指导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谈收获。【教师活动】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五)拓展与延伸。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活动】学生齐读

【学习指导语】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因特网,正确的识别网络信息,让因特网真正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识别网络信息的意识和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的态度。板书设计:

因特网的应用 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2.合理利用因特网资源

3.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视频以及图片形式的案例来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始终保持的积极参与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结合案例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因特网,增强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3)在学生了解因特网应用常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2.教学亮点:

(1)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树立正确识别网络信息的意识和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的态度。3.待改进地方:

(1)由于时间的原因,个别环节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对某些问题理解的不过透彻,因此,个别知识点落实的不到位。

篇3:《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二、教材分析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节是教科版第二章《信息获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支持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学习工作技能之一。本节通过体验网络信息查找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平时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机会很少,操作技能比较薄弱,对一个网站信息的简单浏览和初步使用搜索引擎还不是很熟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设置的搜索任务不能太复杂,而且是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任务。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2) 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取因特网上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3) 掌握搜索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利用网络资源为生活和学习服务的能力和习惯。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高效地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宽视野地筛选信息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重点

1. 搜索引擎的分类。

2. 搜索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难点

搜索技巧。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实践法等。

八、教学时间

1课时。

九、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

十、教学过程

十一、教学反思

篇4:《走近因特网》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黑龙江省新编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单元名称为《走进网络世界》,整体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了解网络和因特网的概念以及相关术语,体会网络在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全面认识因特网的主要功能并加以理解,能够应用网络的信息服务、信息传输及共享资源等功能为学习和生活服务。掌握查找信息、下载保存、E-mail、博客、即时通信、论坛等常见的网络操作,能够利用因特网进行交流,自我探索和实践,了解因特网的新兴应用。了解计算机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和特点,初步掌握保障计算机安全的途径和方法。用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去评价各种网络行为,理解“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的意义,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上网行为规范。

本节课的實施,应注意课节之间的衔接和承上启下,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理解每节课栏目设置的意义,合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成长,联系实际,探索合理、有效、积极的学生评价体系。

二、学生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考虑到学生家庭的电脑装备条件以及学生本身水平的差异,大部分学生也曾经多多少少接触过因特网,因此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及其描述性定义;掌握因特网中域名与IP地址的组成,了解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关系和常见域名;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了解因特网为接入用户提供的服务。

2.技能目标

会使用课件自学,会浏览网页。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网络、维护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法规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

四、教学重点

了解因特网、域名和IP地址;因特网为接入用户提供的服务与应用。

五、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因特网的定义;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导言

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架起了连接世界的桥梁。我们从本节课启程,踏上信息高速公路,走进因特网的世界。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因特网的网络协议和基本服务;理解什么是域名和IP地址。

2.讨论

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网络带给我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它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读文,了解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因特网的一些基础知识(三分钟),然后教师根据事先发到学生机的PPT课件指导学生调阅,再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些知识是否增进了一些了解,教师再集中进行一下演示和讲解。着重在因特网、IP地址、域名、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等概念的内涵和现实生活例子来让学生了解其知识。教师可演示一些直观的应用,比如在讲解域名利用PING命令来PING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网址,来直观感受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再介绍一些常见的域名缩写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增加进一步的理解。这个步骤还可穿插“博弈舞台”进行训练,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将数字型的域名转换为字符型的IP地址?除了本课所介绍的域名缩写,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或组织的域名缩写?同学间交流一下。

4.课堂延伸阅读

指导学生分组阅读讨论“资源视窗”,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同学间探讨。也可以登录课本中的网易学院因特网教程等网站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将事先准备的因特网相关知识、历史介绍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或放在学生机中供学生观看。

5.写下收获

在“成长基石”文件夹的“学习表单.doc”文件内,写下学生在这节课里的收获。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针对学生水平差异大这一特征,把学生分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分组的时候对于各个学生的水平应该有一定的了解,避免把同等弱水平的学生分成

一组。

篇5:《神通广大的因特网》教学设计

2011-03-23 13:46:55| 分类: 教学与反思 | 标签:教学设计 |举报|字号 订阅

教材分析:

《遨游因特网》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打开网页链接等操作。目的是借助专题网站,让学生认识浏览器,初步了解Internet的作用和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上网的基本操作;难点是:检索信息的方法。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教学任务驱动、主题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

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小任务:登陆学校网站找找校园内的一些新闻,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查看信息。激发学生的欲望,促使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灵活运用的目的。以查找“学校网站有哪些版块、内容”为任务明线,技巧与方法培养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师:我们学校是一所名校,有着许多的荣誉,你知道学校取得了那些荣誉?教师:我们可以怎样了解我们的学校?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的?

学生答:听大人说的,看到的……

教师:社会上的人怎么样来了解我们的学校? 学生答:还可以到网上看……

教师:是啊,我们了解一个地方或者一种事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当今社会中“上网”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方法。……

【这样能更好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并自主地要学,进而乐学。】

(二)师生合作,感受新知

合作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当学习者与他人协作时,他们会学得更好,往往能正确地解决更多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往往可以分为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和师生合作。……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网上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学校。

【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要具有“情境性”,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而任务的提出应该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提出,以上环节从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美,激起他们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欲望,学生完全会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索和学习。】

教师:在上网之前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是IE浏览器,(媒体出示图标)它是我们常用的上网工具,记清楚它的样子。

教师:我们在电脑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尝试一下如何启动它呢?

老师在学生的介绍下进行操作,同时给学生讲解“浏览器图标”“浏览器窗口”“地址栏”等知识点。

小结:启动浏览器的方法很多,你可以自由选择。

教师介绍:因特网好像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浏览器是出租车,乘上出租车,你只要说一下你要去的地址,就会到达目的地。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网址,网址就在地址栏中输入。同时让学生了解网址通常有它固定的格式,说明“http”表示超文本协议,“”,观察网站设立的版块。注意工具栏中的按钮作用。

【课堂教学应该提倡开放性、自主实践性、独立与合作性,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应该更为自主地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确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可以看书自学,可以小组协作,也可以请教老师。而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指导者或主持人的角色。这样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五)总结提炼,拓展应用

教师组织学生浏览专题网站,进行交流。交流内容、操作技法,进一步巩固网上浏览的基本技能。教师:网络带给我们许多方便之处,我们要牢牢的掌握上网的方法,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同时网上也有一些不良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我们还是要加以防范,提高警觉,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教师推荐一些儿童网站和综合性的网站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向学生介绍雏鹰网、红泥巴网等优秀儿童网站。使学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上这些网成为习惯,把学生吸引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篇6:开放因特网对教学的影响

网络在教学中将打破学校院墙的限制,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利用网络教学的交互性与协作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但是,在网络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1.网上学习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网络环境的特点等因素,要在课程中设计各种针对提高学生能动性的环节。否则很难让一个学生可以像在课堂里一样端端正正地在电脑前坐上45分钟。

2.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同时,注重教学软件的开发,在充分利用网上教育信息的同时,不断丰富更新教育资源。

3.教与学是双方面的活动,除了网络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要了解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殊性外,还要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学习的方法。

上一篇:800字以上的中秋节高二作文下一篇:在电信公司实习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