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平行的方法

2024-05-01

证明平行的方法(精选10篇)

篇1:证明平行的方法

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

线面平行重点难点剖析

线面平行关系的判断和证明是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研究重点之一,它包括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平行.本节复习包括首先要系统梳理有关判断、证明线面平行关系的各种依据,其中既包括有关定义、公理,还包括相应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理.梳理中不仅要明确有关判断、证明各有哪些依据,还要体会不同的依据在思维策略上给我们的指导.例如判断线面平行可有三种思维策略:

(1)从概念考虑,即依据线面平行的定义作思考,这就需要证明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证明方法通常选择反证法.(2)从降级角度考虑,即通过证明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其依据为: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证明方法通常是把平面外的这条直线经过平移,移到这个平面中去.(3)从升级角度考虑,即通过证明面面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其依据为: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证明方法是找出一个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并且使这条直线正好在所找的平面内.其中思维策略的选择不仅要注意建立这种意识,还要根据不同问题的不同条件,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在复习中应注意积累这种思考、选择的经验.2题目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ABEF为两个正方形,MN分别在其对角线BF和AC上,且FM=AN,求证:MN∥平面EBC.一、找“线线平行”思考1如图2,过M作MH∥EF交BE于H,则MHEF=BBMF.过N作NG∥AB交BC于G,则NGAB=CANC.由于四边形ABCD,ABEF为两个全等正方形,则BF=AC,EF=AB,又因为FM=AN,所以MH∥NG且MH=NG,故四边形MHGN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平面EBC.思考2如图3,连结AM并延长交BE于K,则CK在平面EBC内.由题意,知△AFM∽△BKM,则AMMK=BFMM,因为FM=AN,BF=AC,则FMBM=ANNC,所以在△ACK中,有AMMK=ANNC,则MN∥CK,所以MN∥平面EBC.注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直线平行,通常有两种方法可找:①构造平行四边形;②构造三角形,利用对应边成比例.二、找“面面平行”思考3如图4,过M作MH∥BE,交AB于H,连结NH,则BMBF=BBHA.由于四边形ABCD,ABEF为全等的的正方形,又因为FM=AN,则有BMBF=CCNA,所以在3

线面的我已经给你了

我来补充线线的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一个平面与另外两个平行平面相交,那么2条交线也平行

4.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则两条直线平行

篇2:证明平行的方法

2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

摘要:立体几何在高考解答题中每年是必考内容,线面平行的证明经常出现,很多同学总觉得证明方法很多很繁,在这里给大家用作辅助线的常用方法及空间坐标系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找平行线;找第三个点;作平行平面;建立空间坐标系

立体几何在高考解答题中每年是必考内容,必有一个证明题;证明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平行与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我们现在对线面平行这一方面作如下探讨:

在线面平行这节里有三个重要的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性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

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

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交线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是平行,那么在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

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

从前面两个定理不难发现:要证线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一定是平行于这个平面的),由性质定理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过这条直线作一个与平面相交的平面,那这个直线一定是与交线平行得。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的直线。那么关键是怎样作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且过直线的平面。下面给大家介绍

方法一:两平行线能确定一个平面,过已知直线的两个端点作两条平行线使它们

与已知平面相交,关键:找平行线,使得所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

(08浙江卷)如图,矩形ABCD和梯形BEF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CF,BCF=CEF=90,AD=3,EF=2。求证:AE//平面DCF.分析:过点E作EG//AD交FC于G,DG就是平面

与平面DCF的交线,那么只要证明AE//DG即可。

证明:过点E作EGCF交CF于G,连结DG,可得四边形BCGE为矩形,又ABCD为矩形,∥EG,从而四边形ADG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 故AE∥DG.

因为AE平面DCF,DG平面DCF,所以AE∥平面DCF.

方法二: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关键:找第三个点,使得所作平

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

(06北京卷)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AC,PA平面ABCD,且PAAB,点E是PD的中点.求证:PB//平面AEC.分析:由D、P、B三点的平面与已知平面AEC的交线最易找,第三个点选其它的点均不好找交线.证明:连接BD,与 AC 相交于 O,连接

∵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 BD 的中点又 E 是 PD 的中点∴EO∥PB.又 PB平面 AEC,EO平面 AEC,∴PB∥平面 AEC.方法三:两个平面是平行, 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关键:作

平行平面,使得过所证直线作与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08安徽卷)如图,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四边长为1的菱形,

ABC, OA底面ABCD, OA2,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

点,证明:直线MN‖平面OCD 分析:M为OA的中点,找OA(或AD)中点,再连线。

证明:取OB中点E,连接ME,NE

ME‖AB,AB‖CD,ME‖CD

又NE‖OC,平面MNE‖平面OCD MN‖平面OCD

方法四:(向量法)所证直线与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关键:建立空间坐标系

(或找空间一组基底)及平面的法向量。

(07全国Ⅱ•理)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棱SD⊥底面ABCD,E,F分别为AB,SC的中点.证明EF∥平面SAD;

分析:因为侧棱SD⊥底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很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相应的点的坐标。

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0,0),S(0,0,b),则B(a,a,0),C(0,a,0),设A(a,Eaa,0

,F0ab222,

EFba,0

2.

因为y轴垂直与平面SAD,故可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

=(0,1,0)

则:EFnba,0

2

(0,1,0)

=0 因此EFn

篇3:平行垂直问题的空间向量证明方法

一、平行类问题

1. 直线平行于直线

可证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例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 M、N分别是AB、C1D1的中点, 求证MN∥EF.

证明:如图1, 分别以DA、DC、DD1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正方体棱长为则0) , F (0, 2, 1) .由此有

2. 直线平行于平面

对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

(1) 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

(2) 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可用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

(3) 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垂直.

例2如图2, 三个正方形ABCD、ADEF、CDEG, P在DF上, Q在AC上, 且DP=DF, CQ=CA, 求证PQ∥面CDEG.

证明:以DA、DC、DE为x轴、y轴、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各正方形边长为1, 则P

方法1:显然= (1, 0, 0) 是平面CDEG的一个法向量.而在平面CDEG外, 所以PQ∥面CDEF.

方法2:在平面CDEF内取两个不共线的向量DC= (0, 1, 0) , = (0, 0, 1) .

因此, PQ∥面CDEF.

方法3:取DE中点M (0, 0, ) , 知

则在平面CDEG内, 在平面CDEG外, 所以PQ∥面CDEG.

点评:本例用到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2用的是待定系数法;方法3中取DE中点M是关键, 这需要一定的观察探索能力.

3. 平面平行于平面

(1) 可证一个平面内有两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 可证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例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M、N、P、Q是相应各棱的中点, 求证面ACNM∥面BPQ.

证明:建立如图3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2, 则A (2, 0, 0) , C (0, 2, 0) , M (1, 0, 2) , B (2, 2, 0) , P (2, 1, 2) , Q (1, 2, 2) .则有

方法2:设平面ACNM的法向量是n= (x, y, z) , 则由n⊥

取z=1, 则n= (2, 2, 1) .

同样可求得平面BPQ的一个法向量是m= (1, 1, ) .

由n=2m, 知n∥m,

所以面ACNM∥面BPQ.

二、垂直类问题

1. 线与线垂直

可证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

例4已知正三棱锥P—ABC, 求证AB⊥PC.

由正三棱锥知PA=PC=PB,

所以AB⊥PC.

评注:本例是利用基向量法进行运算.本例也可以用坐标向量法进行运算, 但建系、设坐标都较麻烦.因此, 应会根据题目的情况, 选择恰当的向量方法进行求解.

2. 线与面垂直

(1) 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垂直.

(2) 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例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底边长是, 高是1, M是AB中点, 求证AB1⊥面MCA1.

证明:如图4, 取AB中点M,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xyz, 知

所以B1A⊥面MCA1.

3. 面与面垂直

(1) 可证某平面内的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2) 可证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例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M是CC1的中点, 求证面A1BD⊥面MBD.

证明:如图5, 建立坐标系D—xyz.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

取x=1, 得n= (1, -1, -1) .

又设平面MBD的法向量为m= (p, q, r) , 则

取q=1, 得m= (-1, 1, -2) .

知n⊥m, 所以面A1BD⊥面MBD.

评注:本例也可以取BD中点O, 证明是平面MBD的法向量.

篇4:“三法”证明线面平行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篇5:证明平行的方法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定义法: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2.两条平行线中有一条垂直第三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第三直线。即:若a‖b,a⊥c,则b⊥c。

3.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4.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二)三角形

5.证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①三角形的两内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②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6.三线合一法: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7.三角形相似法:证一个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相似。8.三角形全等法:证一个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四边形

9.矩形的两邻边互相垂直。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四)圆

1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13.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五)图形变换法

1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之间的连线。15.同一法或反证法(不要求掌握)

证明直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3.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4.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三角形

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6.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三)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8.梯形的两底边平行。

9.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四)同一法或反证法(不要求掌握)

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一)三角形

1.等角对等边:两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明等腰或等边三角形。2.证明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

4.线段中垂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5.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6.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二)特殊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8.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9.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三)圆

10.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12.圆的旋转不变性: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弦或两条弧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

1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四)其他

14.等量代换:若a=b,b=c,则a=c。

15.等式性质:若a=b,则a-c=b-c;若,则a=b。

16..等量的一半相等。

17.计算长度:证明两线段相等。

18.面积相等法: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若底(高)相等,则高(底)相等。

19.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20.图形变换法

(1)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平移、轴反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3)位似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22.同一法或反证法(不要求掌握)

acbc证明两角相等的常用方法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3.证角平分线: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二)三角形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6.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7.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8.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与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特殊四边形

9.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10.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四)圆

11.同圆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心角相等。

1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13.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14.补充:圆的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五)15.计算角度,证明两角相等。

16.等量代换:若a=b,b=c,则a=c。17.等式性质。

18.等量的一半相等。

19.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20.若,则a=b.21.若a+c=b+c,则a=b.22.图形变换法

(1)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平移、轴反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3)位似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23.同一法或反证法(不要求掌握)acbc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6.直角三角形中30度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7.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8.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比例的性质。9.利用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3.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4.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篇6:证明平行的方法

1.已知直线a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下列结论成立的是(C)

A.若a∥n,则a∥αB.若a·n=0,则a⊥α

C.若a∥n,则a⊥αD.若a·n=0,则a∥α

解析:由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定义可知应选C.对于选项D,直线a⊂平面α也满足a·n=0.2.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其法向量分别为n1,n2,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n1∥n2,则α∥β;②若n1∥n2,则α⊥β;

③若n1·n2=0,则α⊥β;④若n1·n2=0,则α∥β.其中正确的是(A)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 3.(原创)已知A(3,-2,1),B(4,-5,3),则与向量AB

标是(C)

1A.(3,1,1)B.(-1,-3,2)

13C.(-2,2,-1)D.(2,-3,- 2)

→=(1,-3,2)=-2(-131),解析:AB22

13→所以与向量AB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2,2,-1),故选C.4.设l1的方向向量为a=(1,2,-2),l2的方向向量为b=(-2,3,m),若l1⊥l2,则m等于 2.5.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若α∥β,则k= 4.解析:因为α∥β,所以(-2,-4,k)=λ(1,2,- 2),所以-2=λ,k=-2λ,所以k=4.→=(1,5,-2),BC→=(3,1,z).若AB→⊥BC→,BP→=(x-1,y,-3),6.已知AB

4015且BP⊥平面ABC,则实数x= 7,y= -7,z= 4.→·→=x-1+5y+6=0解析:由已知BPAB

→·→=3x-1+y-3z=0BPBC

4015解得x=7,y=-7z=4.→·→=3+5-2z=0ABBC,7.(原创)若a=(2,1,-3),b=(-1,5,3),则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58.解析:因为a·b=(2,1,-3)·(-1,5,3)=0,所以a⊥b,又|a|=22,|b|29,所以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b|=22×29=258.8.如图,平面PAC⊥平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O分别为PA,PB,AC的中点,AC=16,PA=PC=10.设G是OC的中点,证明:FG∥平面BOE

.证明:如图,连接OP,因为PA=PC,AB=BC,所以PO⊥AC,BO⊥AC,又平面PAC⊥平面ABC,所以可以以点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OC,O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0,0,0),A(0,-8,0),B(8,0,0),C(0,8,0),P(0,0,6),E(0,-4,3),F(4, 0,3).由题意,得G(0,4,0).

→=(8,0,0),OE→=(0,-4,3),因为OB

设平面BOE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n·OB=0x=0则,即,→=0-4y+3z=0OEn·

取y=3,则z=4,所以n=(0,3,4).

→=(-4,4,-3),得n·→=0.由FGFG

又直线FG不在平面BOE内,所以FG∥平面BOE

.9.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PA⊥底面ABCD,且PA

=AD=2,E,F,H分别是线段PA,PD,AB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EFH;

(2)求证:PD⊥平面AHF

.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所以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H(1,0,0).

→=(2,0,-2),EH→=(1,0,-1),(1)因为PB

→=2EH→,所以PB

因为PB⊄平面EFH,且EH⊂平面EFH,所以PB∥平面EFH.→=(0,2,-2),AH→=(1,0,0),AF→=(0,1,1),(2)因为PD

→·→=0×0+2×1+(-2)×1=0,所以PDAF

→·→=0×1+2×0+(-2)×0=0,PDAH

篇7:证明平行的方法

——证明平行与垂直

编者:刘智娟审核:陈彩余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一部分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l上的向量e(e≠0)以及与e共线的向量叫做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那么称向量n垂直于平面α,记作n⊥α.此时,我们把向量n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 v1∥v

2(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1和v2,则l∥α或l⊂α⇔存在两个实数x,y,使=xv1+yv2

(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α或l⊂α⇔⊥.(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u1 ∥u2.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v2=0.(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v1⊥v2⇔v1·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为,则l⊥α⇔∥

u2=0.(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u1⊥u2⇔u1·

三、基础训练

1.两条不重合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1,0,-1),v2=(-2,0,2),则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2.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______________.

b=(2,0,4),c=(-4,3.已知=(-2,-3,1),-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c,b∥c;②∥b,⊥c; ③∥,⊥;④以上都不对.

→→4.已知AB=(2,2,1),AC=(4,5,3),则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为____________.

5.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v1=(2,-3,5),v2=(-3,1,-4),则α、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探究案

探究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问题

1、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求证:PB∥平面EFG.探究二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问题

2、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D.探究三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

问题

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1,E为CD的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

4、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为侧棱SD上的点.(1)求证:AC⊥SD.(2)若SD⊥平面PAC,则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我的收获

篇8: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几种证明方法

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中,有一条在平面内,另一条是平面外的直线.

【例1】如图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点E、F,且B1E=C1F,求证:EF∥平面AB-CD.

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所证平面内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来作平行线.

证明:如图2,过E、F分别作EM⊥AB,FN⊥BC,垂足分别为M、N,连结MN.因为B1E=C1F,所以AE=BF.所以四边形EM-N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有EF∥MN,又EF平面ABCD,MN平面ABCD,所以EF∥平面ABCD.

二、相似三角形法

构造具有一个公共顶点,且过该顶点的两边分别共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平行线中,有一条是平面内的直线,另一条是平面外的直线.

【例2】如图3,已知有公共边AB的两个全等的矩形ABCD和ABEF不同在一个平面内,P、Q分别是对角线AE、BD上的点,且AP=DQ,求证:PQ∥平面CBE.

分析:由图形可知,直线PQ在平面CBE外,因此要证明PQ∥平面CBE,只须在平面CBE内找一条直线,使得PQ平行于这条直线.选择点A作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公共顶点,且过该顶点的两边分别共线,构造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利用两相似三角形另一组对边平行来作平行线.

证明:如图4,连结AQ交BC于G,连结EG,因为AD∥BG,所以,则.又AP=DQ,AE=BD,则BQ=PE,所以,所以,所以PQ∥EG.又PQ平面CBE,EG平面CBE,所以PQ∥平面CBE.

三、面面平行法

过所证的直线作一个平面,使这个平面与所证平面平行.

【例3】如图5,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B的中点,AC⊥BC,AC=BC=BB1.求证:BC1∥平面A1CD.

分析:可考虑过BC1作一个平面,使这个平面与平面A1CD平行,再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来证明本题.

证明:取A1B1的中点G,连结DG、BG、C1G,如图6,由DB∥A1G,且DB=A1G,得四边形DA1GB是平行四边形,则DA1∥BG.又BG平面A1CD,DA1平面A1CD,所以BG∥平面A1CD.由DG∥CC1,DG=CC1,则四边形DGC1C为平行四边形,则DC∥GC1,又C1G平面A1CD,DC平面A1CD,所以C1G∥平面A1CD.又BG与C1G交于点G,所以平面BGC1∥平面A1CD.又BC1平面BC1G,所以BC1∥平面A1CD.

四、空间向量法

此法主要介绍给使用B版教材的同学,下面以例3为例说明.

分析: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图7),设法求出向量BC1和平面A1CD的法向量的坐标,若向量BC1与法向量垂直,则直线BC1与平面A1CD垂直.

篇9:证明平行的方法

一、选择题

1.若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2,4,-4),b=(-6,9,6),则().

A.l1∥l2B.l1⊥l

2C.l1与l2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

2.直线l1,l2相互垂直,则下列向量可能是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是()

A.s1=(1,1,2),s2=(2,-1,0)

B.s1=(0,1,-1),s2=(2,0,0)

C.s1=(1,1,1),s2=(2,2,-2)

D.s1=(1,-1,1),s2=(-2,2,-2)

35153.已知a=1,-,b=-3,λ,-满足a∥b,则λ等于(). 222

2992A.B.C.-D.- 322

34.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能使l∥α的是().

A.a=(1,0,0),n=(-2,0,0)

B.a=(1,3,5),n=(1,0,1)

C.a=(0,2,1),n=(-1,0,-1)

D.a=(1,-1,3),n=(0,3,1)

5.若平面α,β平行,则下面可以是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A.n1=(1,2,3),n2=(-3,2,1)

B.n1=(1,2,2),n2=(-2,2,1)

C.n1=(1,1,1),n2=(-2,2,1)

D.n1=(1,1,1),n2=(-2,-2,-2)

6.已知a=(2,-1,3),b=(-1,4,-2),c=(7,5,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62636065A.B.C.D.7777

7.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A(2,-1,2),α的一个法向量为n=(3,1,2),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1,-1,1)3B.1,3,2



C.1,-3,2

二、填空题



D.-1,3,-

2

8.两不重合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1,0,-1),v2=(-2,0,2),则

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9.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0,1,-1),如果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是s=________.→

=0的_______.

12.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a=(x,4,1),b=(-2,y,-1),c=(3,-2,z),a∥b,b⊥c,求:

11.已知AB=(2,2,1),AC=(4,5,3),则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是________.

10.已知点A,B,C∈平面α,点P∉α,则AP·AB=0,且AP·AC=0是AP·BC

a,b,c.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

MN∥平面A1BD.证明 法一 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

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1

则M0,1,N,1,1,D(0,0,0),A1(1,0,1),B(1,1,0),22→

1

1于是MN=,0,2

2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是n=(x,y,z). x+z=0,则n·DA1=0,且n·DB=0,得

x+y=0.→

取x=1,得y=-1,z=-1.∴n=(1,-1,-1). →

11

又MN·n=,0,·(1,-1,-1)=0,22→

∴MN⊥n,又MN⊄平面A1BD,∴MN∥平面A1BD.15.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且AE=FC1=

1.(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2)若点G在BC上,BG=M在BB1上,GM⊥BF,垂足为H,求证:EM⊥面

BCC1B1.→→

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BE=(3,0,1),BF=(0,3,2),BD1=(3,3,3).

→→

→→→→

所以BD1=BE+BF,故BD1、BE、BF共面. 又它们有公共点B,所以E、B、F、D1四点共面.(2)如图,设M(0,0,z),→

→→

2

则GM=0,-,z,而BF=(0,3,2),3

→→

由题设得GM·BF=-×3+z·2=0,得z=1.→

因为M(0,0,1),E(3,0,1),所以ME=(3,0,0). →

又BB1=(0,0,3),BC=(0,3,0),→→→→

所以ME·BB1=0,ME·BC=0,从而ME⊥BB1,ME⊥BC.又BB1∩BC=B,故ME⊥平面BCC1B1.1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求证:(1)AM∥平面BDE;(2)AM⊥平面BDF.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C∩BD=N,连接NE.则点N、E的坐标分别为 22

,0、(0,0,1).

22→22∴NE=-,-1.22

2

2又点A、M的坐标分别是2,2,0)、,1

22

22∴AM=-,-1.22

→→

∴NE=AM且NE与AM不共线.∴NE∥AM.又∵NE⊂平面BDE,AM⊄平面BDE,∴AM∥平面BDE.22

(2)由(1)知AM=-,-1,22

∵D2,0,0),F(2,2,1),∴DF=(0,2,1)→→

篇10: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一).检查作业

(二).平行四边形

①定义

②性质

③判定定理

二,教学内容

1、课本给的判定定理之外的证明方法:(证明方法详情PPT)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

中 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1BC.

2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11DF,所以DE∥BC且DE=BC. 22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三角形三边中位线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

例2 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E、F、G、H

分别是 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AC(图(2)),△DAG中,∵AH=HD,CG=GD,1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21同理EF∥AC,EF=AC. 2∴HG∥AC,HG=

∴HG∥EF,且HG=E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相关证明PPT)

三,教学练习

1.A、B、C、D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2.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如果只给出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六个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

(1)如果再加上条件“AD∥B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AB=C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DAB=∠DC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再加上“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5)如果再加上条件“AO=CO”,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6)如果再加上条件“∠DBA=∠CA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3个B.4个C.5个D.6个

图1图

23.如图1,AB∥CD∥EF,BC∥AD,AC为∠BAD的平分线,图中与∠AOE相等(不含∠AOE)的角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

_______.5.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是.

6.如图,D、E是△ABC的边AB和AC中点,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CF.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连结AN、DN、BM、CM,且AN、BM交于点P,CM、DN交于点Q.四边形MGNP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四,教学总结

1、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可以证明的方法: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得出的结论:①中位线定理

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五,布置作业

1、能够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角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

2、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AB∥CD

C.AB∥CD,AD∥BCD.AB=CD,AD=BC3、如图,DE∥BC,AE=EC,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AF、FC、CD,则图中四边形ADCF是______.4、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其中AE=C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上一篇:2024年全年终端促销方案(按不同节庆)下一篇: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