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教中心培训心得

2024-05-12

南京特教中心培训心得(共4篇)

篇1:南京特教中心培训心得

慰问心得

今天,公司组织大家去慰问西安市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的小朋友。在去之前,我们被告知这些小朋友都是些先天性智力障碍和自闭症患者。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这类群体,所以,说实话我是带着很多的疑问和好奇的心情去的那里。

初到拉拉手教育中心见到孩子们时,我其实并没有觉得他们与正常孩子有什么太大差别。除了一部分明显看上去属于智力有问题外,大部分孩子看上去都很正常。我们先和孩子们进行了互动游戏,所有的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快乐。在他们的身上,一点也看不出对自己或是同伴自身缺陷的察觉,他们就像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样,开心的玩儿,开心的笑。而在他们每个人的身旁,都有一位牵着手的老师陪伴,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孩子的不同。天真、可爱的笑声背后,原来还有着让人怜惜和哀叹的另一面。

自闭症的孩子平时不愿与人沟通,他们独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在那里,他们有思考,有好奇,有快乐,可能也有悲伤。他们不懂得,或者说是不愿意与人交流。他们不在乎周围发生的一切和任何出现在身边的人。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情况又有所不同,他们反映较正常人迟钝,理解能力低下,所以,与他们交流起来同样费力。有些孩子,只是一味的大呼小叫,到处乱跑,完全没有我们常人认知当中的纪律可言。

对于这些孩子日常的教育,无疑是具有相当的挑战和难度。但是,在拉拉手教育中心,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身影存在。由于西安没有培养进行特殊教育老师的学院,所以,这里的老师大多是从外地特教学院毕业的。她们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对孩子们的爱心,离家千里前往异地工作,为的就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把爱心传递给这里每一个孩子。她们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拉拉手特教中心,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很用心的照顾和教导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分组互动的环节中,我们被安排在各个班级,同小朋友们一起吃蛋糕。整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让我感到吃惊。在分蛋糕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指令很规矩的坐在小桌前安静的等待。尽管每个人盯着蛋糕的眼神都快直了,但是在把蛋糕切好后,孩子们之间还是能互相礼让,让对方先吃。这样的举动真的让人体会到,这里老是平日该是付出了多大的辛劳啊。所有孩子吃完蛋糕后,在老师的指令下,都一个个把自己面前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然后,竟然还有男孩子把小板凳一个个磊在墙边,把小桌子整齐的摆放在一起。看到这些,我们大家都清楚地了解,这些特殊的孩子在经过特教学校老师的教导下,完全可以做到生活上的自理和自律。这也是这么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所存在的价值。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有残障和自闭症的孩子一共有几万人,而像这样的特教学校才不过十几家,能够接待的孩子不过千人。这样的一个数据,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该是我们企业和个人长期坚持的目标。随着我们企业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会越来越重。我们该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通过这次慰问拉拉手特教中心的活动,我总结了以下体会:

一、快乐

孩子其实都是快乐的。在整个慰问活动中,所有孩子不论自身情况如

何,自始至终都是在快乐中度过的。或许是因为年纪还小,他们根本体会不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他们不会也不懂互相做比较。我们往往用“折翼的天使”来形容这些孩子,可是现在我觉得,他们就是天使。“折翼”仅仅世人对他们的解读,而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是快乐的。

二、敬佩

敬佩是因为特教中心这里的老师。当老师的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走出社会后,能够取得非常辉煌的成绩。往往在说到某位小有名气的名人时会说上一句:那是我学生。或者又是:某某某是我教出来的。这样的老师要是与特教中心那些我见到的老师相比,实在是显得渺小。残障、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的是爱心,是体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特教中心的老师们就是这样一群年轻而又尽责的团队。她们教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她们帮助这样的孩子有能力照顾自己,有能力融入社会。她们解决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孩子们的问题,更是每一个家庭的问题。她们是值得敬佩的人。

三、伟大

每一天清晨,孩子们都会被家长带到特教中心;每一天下午,家长又会准时出现带孩子们回家。每一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为的是什么?孩子再有缺陷也是自己的,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每一个正常的家庭为了孩子有时都会感到精力不济,而这些有着缺陷儿童的家庭——有着一个一辈子都需要人照顾孩子,他们要承受多么大的精神和物质压力啊。作为家长,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反而还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爱。在特教中心所有安排的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他们稍一有空就会来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时,看着他们愉快的笑脸,听着他们欢乐的笑声,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中传来的那份欣慰。社会上经常都能看到家长在医院抛弃病婴的报道,相比这样的家长,我在特教中心所看到的这些家长,无疑都是拥

有着莫大的爱心,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关心和爱,他们没有因为孩子有缺陷而放弃甚至抛弃他们。他们因爱而努力,因爱而坚持,即便付出再多,承担再多,也会把孩子当成生命中的唯一。每一个家长都清楚,自己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可是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我看到每一家长都在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学会自立。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是伟大的。

王 震2012.01.12

篇2:南京特教中心培训心得

潍幼特培字【2009】5号

关于举办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舞蹈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通知

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提高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师的师资水平,针对目前各学校舞蹈师资的专业单一,各初中小学舞蹈教师普遍缺乏现象,重点加强舞蹈教师基训、技巧、编舞技法等方面的培训。潍坊幼教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定于2009年10月31日-11月3日举办全市初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10月31日—11月3日,10月31日上午报到

地点:潍坊泰恒国际大酒店一楼大厅,和平路2669号巴黎假日大厦(和

平路与福寿街交汇处)

二、培训内容及日程安排:

三、参训人员及相关要求:

全市初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培训学时记入培训档案(列入2009年规定培训学时),颁发培训证书,市级必训人员需填写培训卷。

四、培训费用:

1、培训费:按照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山东省培训班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培训费每人每天60元。

根据潍教字【2004】62号文件规定:属于潍坊市级必训范围的人员免收培训费,由潍坊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局各承担50%。

2、材料费:材料费50元。

3、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90元/天)。

五、报名、报到:

各县市区统一报名,将参训人员的基本情况认真填入《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舞蹈骨干教师培训班报名登记表》(见附件),并于10月25日前发电子邮件至:wftjpx@126.com。电话:8187236(办)******联系人:刘子朋程凌霞

报到时需携带2寸照片一张、1寸照片1张。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到潍坊泰恒国际大酒店,和平路2669号巴黎假日大厦(和平路与福寿街交汇处)

潍坊幼教特教师资培训中心 2009年10月13日

附件:

篇3:特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沈阳市教委组织的特教培训学习。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

我虚心、诚恳地接受着培训,态度之端正、学习之专注,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校园。培训期间,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适时地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的气氛十分浓厚。

二、听报告,感受深

张宁生教授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呈现在我的面前。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数十年来的研究观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更让我深深感觉到特教研究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三、读书学习无止境

听张教授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的口才,叹服他的自信,叹服他的敏锐,叹服他的渊博。如此才气从何而来?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朝朝如此,暮暮如此,年年岁岁,日复一日,永不停息,永无止境。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他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也许穷我一生也未必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和教授,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他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我们来说,每位教师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作为一线的特教老师,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每个人又身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用心研究分析,对照自己的实际,为我所用。

为期两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我知道有一样东西悄悄地产生了,那就是我们的梦想!就让她从这里起飞吧,也许她飞得还不够平稳,可就像所有的翅膀一样,没有风雨的历练,怎会变得越来越强壮有力呢?

“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13年8月29日到9月7日,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我有幸参加了由在河南省郑州师范学院举办的“国培计划(2013)”——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使我能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去思看待特殊教育事业。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全国几大高校的专家们的讲座,以及来自兄弟学校的特教事业的领军人的精彩授课,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也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师德修养的提升,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培训这个窗口,我感受到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大家为特殊教育事业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感受到特教事业的累累硕果。巨大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不论是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亦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自己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通过培训,越来越感到自己学习的不足,更加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北师大的肖非教授精彩的讲解,让我对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特殊教育中还有那么多我不了解的东西,让我明白我的观念要及时更新了,要不我就要落伍了。肖教授对读书的阐述,强烈的撞击着我的心灵,想想自己,这几年我是一直看专业书籍,可是只是一些零七八碎的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以后一定要系统的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再如华东师大的于素红教授对个别化教育的讲解,让我对个训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我的思想中,个别化教育就是“吃偏食”,原来在国外这条路以经走这么远了,让我看到了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可是一个上午的学习只能让我对个别化教育有个初步的认识,希望国家以后多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周省红老带来的一个个精彩的康复课程案例,大到教育理论小到一个简单的教具出示,都是那么的精彩绝纶„„专家们的谆谆教诲,不胜枚举。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让我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听过了,就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么,我相信,我们永远不能真正成长起来。我要把学到的东西留下痕迹,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我的课堂上,让我的学习培训真正有所收获。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除了学到了有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知识,更有一个强烈的念头不断升腾,徘徊,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教学思维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不反思就不会有进步。我要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多写些教后感、教学随笔,学习体会以及经验总结论文等,让自己在不断的自我剖析和教学反思中逐步走向成熟,真正成长起来。

短短的十天培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的收获。感谢“国培计划”这个平台,让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东部的特教先锋们的差距。希望国家以后多给我们创造这样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使我们不再因坐井观天而固步自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在我特教人一定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中国特教事业美好的明天。

“国培计划”2012——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学习心得体会 在乐山师院最后这三天的学习,更好地丰富了我的特教理论知识,其中指导作用最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王雁教授的《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转变》的讲座。

为了提高本人教育科研水平,完善本地区的特殊教育研究,本人最近对我州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完成了硕士论文《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办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据调查,2011年黔南州特殊学生在校生数1339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335人,占25%,随班就读1004人,占75%。普通小学随班就读864人,占86%,在初中随班就读140人,占14%。到初中后随班就读学生数大幅减少,高中没有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的学生虽然占到特殊学生的三分之二,但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学生难以得到特殊的支持,在课程内容、学习环境、评价方式上没有专门有针对性的设计,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仅仅是跟随普通学生在一个教室“随班就混”而已,学校无力为他们配备更多的资源。这充分说明在我州随班就读工作有很大的指导和研究空间。

聆听了王雁教授的讲座,以及查阅了许多专家关于“融合教育”的部分文献资料,结合我州实际,我认为,今后要在本州建立特教资源中心,发挥骨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协调者作用,利用学校的地区优势,指导本州的随班就读工作。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实现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与普通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无法到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可采取送教服务的形式,要在我州健全和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为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零拒绝”做出努力。

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会用到很多心理学知识,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总结提高,容易走弯路,当方法运用不当时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章永老师的《特殊儿童行为改变原理及运用》讲座从心理学的维度,让我们学到了儿童行为矫正的有效方法,为今后更好地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供了理论支持。张莉老师的《聋校课堂管理策略及有效性评价》的讲座也很精彩。张老师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特教经验的老师,她的讲座内容基于特校一线课堂,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生动丰富的实例和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法。尤为难得的是见到了张老师带来的学校老师为学生写的“成长日记”和个别学生的“补习记载”,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些看似平时教育和管理中的小事,只要有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学生的成长史,也是特教老师的成熟史。特殊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工程,只要有信心和恒心坚持,必然能见成效。

短短十天的培训一瞬即逝,然而这培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聋教育的理论和聋教育发展的趋势,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和校本研修的指导能力,将本次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本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相结合,结合发挥自己的“火种”作用,促进本地区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简介

很荣幸能参加由特教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一学期的培训心得,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精彩纷呈

我有幸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世界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

校长先总结了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学校的语言教育是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最好形式。但事实看来聋生语言的掌握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学校相对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聋生语言的培养目标要求过低,或陷入空谈;放松对高年级聋生的口语训练;书面语训练与生活脱节;教学方式更强调对语言知识的识记,不利于发展聋生独立迁移、类化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接下分析了聋校语文课堂的却失,一是要求模糊,缺失目标。二是单调枯燥,缺失情感。三是机械训练,缺失积累。最后推荐了五个给我们语文教学有启示的例子培训心得。

第一位老师举三反一,“语文的学习首先必须‘举三’才行,然后才能‘反一’”。“举三”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这是学习语言的前提。“反一”就是学生自己的读写能力。没有举三,难有反一。这是学习语言、形成言语能力的根本规律。听障学生的语言学习,我们就更应该确立“举三反一”的理念:不仅在“举一”上指导到位,更应该在“反三”上大有作为:将语文教材当作例子精读精悟,并以教材为港湾,将学生引入到课外阅读的浩瀚大海中去,教给学生在那里搏击风浪的本领,见识知识天地的美丽开阔,领略精神天地的无限风光,以达到举三反

一、自求博取的目的。雅各布•布洛诺夫斯基在《科学与人的价值》中说的那样:一个孩子读书就如同化工厂从海水里提取镁,几十亿加仑的海水在这个大化工厂进出着、被处理着。从每一加仑海水里并不能提炼到多少镁,但是从数量庞大的海水里,情形就不一样了„„

第二位遵 循 规 律,他认为现在的教材基本上是有一篇篇白话文组成,教一篇白话文,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文中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没有必要在内容上挖过来挖过去。这样一来,大块的时间就可以节省下来,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聋生虽有听力障碍,但他们还是遵循着一般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聋校语文教学的第一块“大石块”应该是——语言信息的大量而高效地输入。第二块“大石块”应该是——在储备一定量的语言信息后引导孩子步入阶梯式的阅读教程,可以尝试从“儿歌、童谣、绘本赏读”起步,然后慢慢进入美文美诗、寓言小品、蒙学故事的阅读、理解和积累阶段;第三块“石块”应该是——大量短小精悍的优秀儿童或少年文学作品。课内,以教材文本为例子,吸纳并积累语言信息;课外,以海量阅读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沉潜往复,在读写熏陶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位是老师,厚积薄发,其

一、“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其

二、“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老师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其

三、“语文教学,教师能做的和最该做的,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位。”,梳理与小结:•举 千 反 一的聋校语文教学•遵 循 规 律的聋校语文教学

•厚 积 薄 发的聋校语文教学•融 会 贯 通的聋校语文教学•价 值 引 领的聋校语文教学

二、教学研讨,共同成长

篇4:南京特教中心培训心得

吕小红

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金秋十月,在芳气馥郁的桂花香中,我有幸来到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宁城---南京,参与特教方面的培训。刚一踏上古城,沁人心脾的浅浅淡淡的桂花香就扑鼻而来。在大街小巷都被这桂花香渗透包围着的芳香中,聆听专家名师的精彩讲授,也参观了几所不同的特教学校。每所学校风格迥异,但是不管空间是大是小,除了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这一共同点之外,其中几个小的细节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一个侧面为古城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做事的极致认真而折服:

细节一:楼梯拐角处的温情

秦淮区东街光华小学在楼梯下的小空间里铺设有草坪式的地毡,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上面放着一些四四方方的小布墩;墙上嵌着几何形状的小木格子,上面放着不同类型的一些书,这是供陪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休息的地方。在旁边是供师生饮水的处所,是三十多度或四十多度的温开水,这样,可以保证避免即使小孩小,在打水时不小心洒了也不会被烫着。小小的棉布墩,而不是冷冷硬硬的没有温度小凳子,少了生涩、距离;多了份温暖、关心。而秦淮区特殊教育学校,则在楼梯往上的拐角处的空间,把它布置成了银行大厅柜台、邮政储蓄办理业务的模式及他们学校所在的地铁站位置......真正的把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细节二:一笑一挪间的感动

在南京聋人学校,参观完校园环境后,带领参观的老师带大家前往大厅听报告。出了楼梯,一保洁员正在擦栏杆,拐角处的小推车上有一个大的清洁水桶及其他的清洁工具,带队老师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把装清洁工具的小推车往旁边挪了挪,便于其他老师通行;秦淮区东街光华小学的洗手间,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忙碌的校长满面笑容的和她打招呼:“今天人多,辛苦了”......一挪一笑间,那份渗透在骨子里的教养瞬间光彩绽放......细节三:传统文化的点滴渗透

看到南京聋人学校教室外面墙上的“八礼四仪”,我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了解后,才得知这是江苏省于2014年在全省在全国首家推行对学生进行的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的教育。这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见了我们这些陌生的老师,那些学生大大方方的很有礼貌地主动问好;学校洁净无尘,没有一点的纸屑......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熏陶的结果。

上一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感下一篇:党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