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作文

2024-05-08

人民英雄作文(精选8篇)

篇1:人民英雄作文

新年伊始,注定是不平凡的。当人们即将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于是,春节时少了欢声笑语,多的是病毒感染者数量的与日俱增。

病毒无情人有情。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抗疫英雄们。他们有与时间赛跑,同疫情决战的医护人员;有不惧病毒、加班加点的施工人员;有无私无畏、站在路口的值守人员;还有那顶风冒雨、一如既往的快递小哥......

其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那些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也是儿子,是女儿,他们也有儿子,有女儿。可他们却不畏生死,不计报酬,舍小家顾大家,这种精神无不令人佩服和感动。看到他们与家人分别的那一幕,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主动请缨,纷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背负使命前往武汉。病房里的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分昼夜地细心照顾着疫病患者。当他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和护目镜,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还有脸上发红发紫的压痕。正是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才使人民与病毒之间筑起了坚实的高墙,朝着胜利更近了一步。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逆行者,我想对他们说:“亲爱的叔叔阿姨们,您们辛苦了!”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更是这次抗击疫情的佼佼者。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坚持在疫情研究第一线,进行着忘我的工作,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发扬!

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在全力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便也多了一份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他们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英雄!

篇2:人民英雄作文

可是武汉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时期,如一声枪响打碎了初升的黎明,一则新闻明确报道:潜伏已久的新型冠状病毒忽然“袭击”武汉。我听后,一惊,担忧地想:往日强盛的祖国,也轮得到疾病的侵蚀?向街头走去,本应繁华热闹的城市少了一些喧嚣,多了一份悲凉。母亲告诉我,那是“恶魔”在缓缓降临······

不久后,我看到一则新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纷纷前往武汉前线,那边附近一切娱乐活动都予取消,商业倒闭了,市民也都大批大批地隔离起来,有吃住,有人顾,望着颓坠的武汉,心中不知是如何滋味,或许心酸,又或无奈。

换个角度想,不是还有人在奋不顾身地研究考察么?国家发动紧急号令,党中央,国务院,各领导同志踊跃报名参加抗击“肺炎”工作,周边的学生,医生,志愿者们,退休的老专家再三要求打这硬仗。他们身穿白色防护服,冲上前线做有关治疗与排查工作,从未听说过谁曾抱怨,谁会懈怠。每个人都奉献终身,付出所有,只为一地安宁,只为更多安心!

科技人员同时出击,他们夜以继日地为医护人员作保障工作,反复攻克难关,力求研究出新药剂,新疫苗,早日打破关隘。记者冲了上去,及时询问当时最新情况,尽心尽力安慰当地市民,为的是平息祖国慌乱的心情。

危难关头,亿万人民化作亿万星辰,化作一堵实墙,化成一座钢铁长城,阻碍着病毒侵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亲临无数昼夜,无论是打到滔滔无边的惊涛巨浪,还是小到细如缥缈的尘埃,只要有你们在,他都为之望而止步,永远是我们心中得到“白衣天使”,永远是我们的英雄,致敬!

篇3:陈志德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本刊将刊登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院60年以来, 6位总工的感人事迹, 重现他们与共和国建设的点滴。

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那一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并在当天下午由毛泽东主席率领全体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10月1日,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 既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 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 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

2014年8月31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 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 在天安门南约463米, 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 碑座分两层, 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 四面均有台阶, 下层座为海棠形, 东西宽50.44米, 南北长61.54米, 上层座呈方形, 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 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 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 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 总长4.68米, 雕刻着170多个人物, 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这座庄严宏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与陈志德——1955年5月成立的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前身) 首任处长, 有着不解之缘。

1949年9月, 为了纪念自1840年以来, 为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

首先是确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地点。在会上, 有的委员提议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 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最后, 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把纪念碑修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方案。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 在这里修建纪念碑, 也方便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前来瞻仰。

纪念碑奠基石

方案确定下来后, 1949年9月30日下6点, 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的纪念碑奠基典礼。

随后, 中央及地方共17个单位组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 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确定纪念碑的整体设计方案。

兴建委员会花了一年多时间, 面向全国征集意见, 收到140多套设计方案, 包括亭、台、堂、碑等各种样式。最后, 纪念碑修建方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碑身究竟是建成低矮分散型还是高大集中型上。大多数人认为, 纪念碑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 表现人民英雄的伟大功绩, 低矮分散的方案不可取。但怎样把纪念碑修建得巍峨雄伟, 让社会各界都满意, 成了摆在兴建委员会面前的一大难题。

1950年, 陈志德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毕业回国。陈志德1917年生于江苏常州, 因学习成绩优异, 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留学深造, 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回国后被安排到北京市建设局工作。他做的设计方案, 屡次有突出表现, 1951年国庆节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邀请到天安门广场, 看到了最后遴选出的3个木制纪念碑模型:一个是形状酷似3个门洞的城台, 上有高碑;一个是坡项形状的纪念碑;另外一个是群像雕塑形状的纪念碑。

陈志德看完后, 摇了摇头, 说:“这3座纪念碑模型, 虽然都还可以, 但是缺乏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的表达内涵!”

陈志德的意见受到了兴建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兴建委员会经过最终讨论、修改, 终于敲定了和后来我们看到的纪念碑相似的碑身设计方案。

接下来, 兴建委员会成立了施工组, 陈志德调任组长。1952年8月, 修建人民英雄纪念工程正式启动。

崂山开采碑心石

陈志德仔细研究完图纸, 两条浓密的眉毛, 不由得皱到了一起。

按照设计方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 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 这就意味着这块巨大的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吨以上。到哪里去开采如此巨大的石块?陈志德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

陈志德来到北京图书馆, 经过十几天时间翻阅资料, 掌握了全国各大山脉的岩石情况。他把采石地点确定在了崂山。山东青岛的崂山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该山最西端的山峰叫浮山, 浮山共有9座山峰, 被文人骚客称为“浮山九点”, 是游人到崂山必看的一处风景名胜。

陈志德领着几名助手, 连夜坐火车直奔青岛。经过实地勘察, 最终确定的浮山石头质地均匀、耐风化, 从这里开采的石料完全可以做纪念碑的碑心石。采石地点被圈定在浮山大金项。

为了完整开采出一块300吨的石材胚料, 十几名技术工人从南京、上海等地赶到浮山。技术工人们也没有开采如此巨大石料的经验, 提出的几个开采方案都被陈志德否定了。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陈志德着急上火, 左边嘴角起了一溜泡。

几名从当地雇来的石工见陈志德着急, 悄悄把他拉到一边说:“崂山脚下有个村子叫清石峪, 村子里住着一位叫李开山的老石工, 被人称为石神。您还是把他请来想想办法吧!”

李开山的石匠托是祖传的, 他爷爷当石匠时, 曾帮国民党政府在崂山采过几次大石。当年凿山采石时, 李开山虽然是个孩子, 可他爷爷采石的过程, 他都记忆犹新。首先选择一大块平整的山岩, 然后在上面画出所采的石料大小, 沿着采切线, 用一排排的钢楔子同步钉进岩体, 随着钢凿子的一点点进入, 所采巨石就和岩体彻底分离了。

陈志德把李开山请到采石现场, 李开山一听陈志德的要求, 倒吸了一口凉气, 300吨重的巨石, 根本就不是几排钢楔子能搞定的。李开山决定用放闷炮的方法, 炸出这块巨石胚材。

李开山选定了一处平整的石壁, 在上面用黑炭笔画出一块长15米、宽3米的待采石胚, 沿着长方形石材的四条边缘线, 凿了40多个炮眼。

李开山亲自往炮眼里添装炸药, 炸药分量得控制精准, 多了可能炸坏石胚, 少了又无法使石胚与岩壁分离。炸药添装完毕, 随着“轰轰轰”一阵沉闷的爆炸声, 那块巨石的两个边缘被炸出了裂隙, 另外两边却没有裂开的痕迹。陈志德焦急地问李开山:“怎么办?”

“放闷炮的方法只能用一次, 再用恐怕就要损伤石料了!”李开山说, “石料的另外两个边虽然没被炸出裂隙, 可是经过炮震, 再用钢楔子钉进去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 石工们齐上阵, 将100把钢楔子砸进石料未开裂的两边。石工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石料还是没有从岩体分离出来的意思。

陈志德急得连连擦汗, 李开山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盯着面前的石料, 大声对石工们叫道:“沿着石料的边缘再开两道石槽, 然后把千斤顶放进石槽, 施加顶力, 我就不信不能把石料从岩体上剥离出来!”

又忙碌了半天, 两道石槽终于开凿出来了。在石槽内放置8个承重200吨的千斤顶, 随着不断施加顶力, 只听到“咔嚓咔嚓”几声, 巨大的碑心石胚体终于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了。

巨石“进京”

碑心石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后, 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陈志德面前:怎么把这块巨石运到火车站?

浮山距离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 沿涂大部分是连绵丘陵。如果从采石场临时修一条重轨铁路直达车站, 造价可太大。李开山最后给出了一个运输办法:滚杠。

滚杠首先要在路面上铺设枕木, 接着在枕木上摆一排圆木, 再把巨石放到圆木上, 只要在石料后面施加推力, 大石料就会慢慢挪动了。

陈志德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经过集体讨论, 最后决定为了保险起见, 不用圆木, 改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从鞍山调来的钢管被放在枕木上做滚木, 巨石放到钢管初坯上。石料前面系着钢丝绳, 钢丝绳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 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

青岛市政府为支援纪念碑的修建工作, 从全市七八家国营工程队中抽调精干力量, 组成突击队, 担任沿途清障、加固桥梁等工作。从浮山到青岛火车站, 30公里路程, 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青岛铁路部门为了把石料安全运抵北京, 特地从东北小丰满水电站调来全国唯一一节能够承载90吨重量的车皮。可是石料的自重还是远远超过了车皮的载重。陈志德指挥石匠, 在车站站台上现场对石料进行减重, 最终把它装上了火车。

1953年10月13日, 北京西直门火车站鞭炮齐鸣, 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 缓缓驶进车站。

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后, 施工队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 立即对其进行成形前的精加工。碑心石经过雕琢, “瘦身”到了60吨, 纪念碑碑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也基本完成, 施工组突然接到兴建委员会的通知, 要将整个碑面调转180°。按照中国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的传统, 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初的设计图纸中是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面朝向正南方。但后来发现很多重大活动都集中在天安门与纪念碑之间的广场上, 为了方便群众瞻仰, 碑身正面朝北才更具实用价值。碑面调转180°, 纪念碑就刚好与天安门“面对面”了, 建议一经提出, 立刻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同意。

陈志德指挥的施工组急忙对碑心石做了南北对调的准备。所幸的是, 纪念碑的结构是南北对称, 碑心石即使换了方向, 施工进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纪念碑修建速度的加快, 又一个难题出现了:怎么才能安全地把60吨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 再平稳地安装到混凝土碑身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兴建委员会再次面向社会广泛征求吊装意见。北京市的一个老木匠出了个主意, 用古代寺庙吊挂大钟的办法, 先在广场上堆起20多米高的一个倾斜土坡, 将碑心石沿着斜坡, 一点一点地拉到纪念碑主体上再进行安装。

陈志德经过周密计算发现, 仅有60厘米厚的碑心石, 倾斜到一定程度, 如果禁不住自身重量, 可能会从中折断。兴建委员会只得放弃了这个方案。

这时, 首钢方面打来电话, 说他们那里有两台德国进口的桅杆式起重机, 可以支援碑心石的吊装工作。可是两台起重机总共只有30吨, 无法完成60吨碑心石的吊装任务。

经过多位国内专家的周密论证, 给施工组提供了一个安装方案, 利用滑轮原理, 将纪念碑的混凝土碑身作为起重支柱吊装碑心石。吊装的同时, 在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 以调整石料吊装过程中的摇摆及平正。

纪念碑修建成功

陈志德得到第3套吊装方案后, 为保险起见, 先叫施工组用相同石料, 建造了一个小型碑心石和碑体。经过多次磨合实验, 确保方案万无一失后, 才开始正式吊装。

正式吊装那天, 茅以升、刘开渠、梁思成、林徽因、范文澜、郑振铎等100多位各界专家、领导一大早就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8点半, 陈志德吹响口中的哨子, 下达吊装命令, 纪念碑混凝土的碑顶传来滑轮组的“吱吱”转动声, 碑心石被钢丝绳缓缓吊起, 现场观看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陈志德手拿红旗, 在吊装现场指挥。随着碑心石被一点点吊起, 天安门广场上竟刮起了西北风, 陈志德急忙命令旁边那两架高吊杆操作手注意风向, 一定要稳稳地控制住已经吊起的碑心石, 绝对不能让它在空中摇摆不定。经过小心翼翼的操作, 直到下午两点左右, 碑心石才准确就位。稳稳地立在纪念碑正北面的碑心石巢内。

几挂早就准备好的爆竹被点燃, 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 震耳欲聋的锣鼓随即响起。陈志德激动得“唰”地流下了眼泪。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 把这8个大字刻到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项任务落到了琉璃厂“萃文阁”店主、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魏长青肩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字写在信纸上, 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 首先要放大20倍, 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总参谋部测绘局1205工厂的周永兴等人用幻灯机投影仪将字放大, 然后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 周永兴等人终于完成了题词放大的任务。

魏长青在往花岗石上雕刻这8个大字时也遇到了困难:碑心石又硬又脆, 不受刀凿, 一刻就火星乱冒。为了赶进度, 陈志德和魏长青经过研究, 决定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 再把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 形成“阴文”轮廓, 再利用高压水枪, 通过喷射矿砂的方法, 在碑心石上“刻”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然后以紫铜为胎, 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 做成金字镶嵌进去, 保证文字300年不变色。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后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做了工程总决算, 纪念碑的建造总计花费约40.5万元。

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 纪念碑碑身上的红色大幕被揭开, 雄伟壮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正式落成。数万人涌向天安门城楼欢呼, 广场上放飞了无数和平鸽。

后记

陈志德曾于1994年为纪念参与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了4000余字的长文《丰碑长存天地间》, 详细忆述了纪念碑的建造过程, 对自己只字未提, 更让年轻一辈敬佩不已。

篇4:不忘英雄 清明游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天安门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矗立着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虽然无数次路过天安门广场,却从没在意过广场中央的这座纪念碑,刚好利用清明节这个契机,好好的感悟一下纪念碑的意义,了解一下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初春的北京,微风习习中夹杂着丝丝暖意,路边的迎春花早早地举起了黄色的花骨朵热烈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去天安门广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了,从天安门东站下,往西走不远便能看见天安门广场中央那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走近纪念碑,能看到纪念碑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整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下层座为海棠形,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着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然而为什么要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纪念碑建造之初

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殷双喜编写的《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一书中,作者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象征,它该是什么样子呢?一座塔还是一座亭子?”当时的设计者梁思成认为,它应当“像一座中国到处都能找到的石头纪念碑”,这个建议最终被设计小组接受。于是1949年9月30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做出决议,要在首都北京兴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1840年以来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最初关于纪念碑的建造地点曾有过多种意见,委员们讨论时曾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也有人主张建在八宝山,最终是由周恩来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周恩来认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天安门广场将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1949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与全体政协委员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址奠基典礼,毛泽东在典礼上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纪念碑成为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打造的第一座历史性建筑。

这篇雕刻在碑石背面耳熟能详的碑文,是由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周恩来亲笔书写的。那时,周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碑文写好后,雕刻碑文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篆刻师陈志敬就是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刻碑文的人。1949年9月23日,有几位政协的同志到他家,要求在9月30日前把154字的碑文刻好。接到任务后,陈志敬开始准备碑的石料。按照常规的方法找石料,肯定来不及,只能在家里的旧碑中找了一块合适的,但必须先把旧碑上的碑文磨平磨光。9月30日上午,陈志敬雇了一辆人力车把雕刻有碑文的奠基石碑送到天安门广场,因为担心车来回颠簸会把石碑弄坏,所以特地拿一床被子垫着。

坐南朝北的纪念碑

随着奠基典礼的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向全国各地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当时征集到140多件方案。周恩来在审定设计方案时曾提出,为了将来能让更多人非常醒目地从长安街看到纪念碑的正面,建议将传统的纪念碑坐北朝南的形式改变为坐南朝北。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家梁思成。1953年后,委员会的工作就是对既定方案的颜色、高矮等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边设计边施工,直到1957年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在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于1955年6月9日亲自为纪念碑的碑石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题词。

这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毛泽东共写了3幅,他还捎口信说,要多请专家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选取一些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现在纪念碑上的8个大字,就是征求专家意见后,从3幅字中选取8个字重新编排而成的。

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形设计主要参照了中国的唐代石碑与清代石碑,但碑顶的设计在当时是最为困难、争论最多的一个部分。最终选取的碑顶方案是由梁思成制定下来的。他在结合了多处古建筑外形的基础上,设计形成了纪念碑的雏形,并在碑顶上破天荒地加了个“小屋顶”的装饰,这个极具特色的“小屋顶”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新建筑物之上。

此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花圈纹饰也十分重要,不仅是纪念碑建筑装饰的组成,也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崇高敬意,浮雕花圈表示对英雄的永久纪念。林徽因与梁思成是纪念碑上花圈纹饰的主要参与设计者。他们采用百花和卷草作为碑座装饰纹样的主题,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用不同的方式以求变化,以取得建筑物本身各部分所要求的装饰效果。

凝结艺术家心血的浮雕

纪念碑碑体设计确定后,下部装饰的浮雕创作也随之开展。1953年成立了纪念碑美术创作组,著名作家、时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有两位,一位是雕刻家刘开渠,另一位是画家彦涵。刘开渠负责雕刻方面的组织工作,彦涵负责画稿设计的组织与协调。”

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包括来自河北曲阳和苏州的石工,他们的祖辈都从事石匠工作,这些人的功劳不能忘记。

这批石工有28位,他们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5月1日。艺术家们的心血都凝聚在纪念碑下层四面镶嵌着的8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上了。

因为是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就这样,一座为了纪念他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了全中国最显眼的天安门广场中央,他们的精神也深深地被中华儿女们铭记在心中。

Tips

交通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1号线或公交1路、99路、52路、等天安门广场东下。

自驾路线:长安街天安门正对面。

篇5:人民英雄作文

报告团由28名成员组成,涵盖了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物资生产保障人员等各个群体,既有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又有杜斌、陈尔真、吴浩、蔡哲清、李琦、陈静、张西京、江晓静、李德青、薛荣、白峰、燕占飞、程远州、董倩、尹典、吴科龙、叶九思、陈海建、桂小妹、甘如意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还有周宁、张宏、刘中砥、叶海兰等“时代楷模——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代表,很多是“80后”“90后”青年人,他们绝大多数疫情期间工作战斗在湖北武汉主战场、抗疫第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和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趋势,精准把握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习惯,报告会整合报、台、网、端、微、屏资源,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形态,开拓“多屏”传播平台,请每位报告团成员以亲历者视角讲述抗击疫情波澜壮阔历程、艰苦卓绝斗争、感人肺腑事迹。突出即时性、针对性、互动性,注重移动化、分众化、社交化,由中央广电总台制作播出专题电视节目,安排多个短视频平台深度参与,进行全媒体传播,推出电视专题片、网络长视频、精彩短视频、平面宣传海报、H5等系列融媒体产品,使主旋律有更高频率,正能量有更大流量。

参加现场录制的各界代表认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抗疫英雄和时代楷模代表等登上舞台,用故事讲述搭配背景视频、音效伴奏、场景再现等形式,真情阐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说明了人民是决定事业成败的根本力量,充分昭示了中国精神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大家表示,要全方位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 篇章。

报告会电视专题节目于9日晚8时在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中国文明网、时代楷模发布厅全媒体视频平台、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平台等同步播出。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国文明网、中央广电总台总编室和各网络平台共同制作的报告团成员讲述视频,将于近日在“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央视频等平台陆续刊播,系列短视频作品将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上线,各地省级卫视、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类公共平台将开展联动传播。

篇6:人民英雄作文

受疫情影响,闲在家中,终于过上了“在家坐着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刚开始还觉得这样的生活美滋滋的,毕竟,人的本性中都有贪玩这一说,忙碌久了,骨子里就越发贪恋那闲暇时光。可现在宅在家中已经两个多月了,真心不喜欢现在的日子,无所事事,找不到生活的状态,仿佛生活被按了暂停键。知乎曾经有个问题:“毁掉一个人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有一个高赞回答:“让他一直闲着”,深以为然。以前在中学时代,总是幻想可以不去上学,在家里上网课,老师在线直播,现在真正实践起来,发现这种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在家里上网课,根本就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中国人从中学时代就一直在被驯化,要在老师监督,同学激励的前提下,才有学习的干劲。在家学习,本身就有着无穷的诱惑,且不说这仿佛烫手山芋一样的手机,充满着无限魔力的游戏,对于大多数的我们,可能窗外停驻的一只鸟儿,屋檐下新长出的花骨朵,都比屏幕上那枯燥无味的学术知识更有吸引力。老师们辛苦备课,秉持着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熬成了主播”,可学生却没有成为忠实的听众。“一方付出,另一方回报”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当然,这其中不乏埋头苦读者,无论是方舱医院里的读书哥,或是徒步4公里到悬崖下上课的杨秀花,抑或是河南南阳上演现代网络版“凿壁偷光”的“蹭网哥”,他们用实际举动告诉我们“比你优秀的还比你努力”“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巴菲特曾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当疫情过去,谁成了裸泳者,谁又成了游泳界的佼佼者,一看便知。

金庸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法像医生一样救死扶伤,奋斗在疫情第一线。我们们能做的,就是利用这个过渡期冷静期,进行自我增值,好好地经营自己,提升自己。这么长的假期,对于无心人,可能就是熬夜脱发国服最强王者,减肥失败大中华区形象大使,“再说吧”终身成就奖……,而对于有心人,就是早睡早起代言人,自制面包凉皮品鉴师,身材管理小天才……。胡歌曾说:“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基本都是同一层次的人,按照水平相同即归零,大家其实都是一张白卷,只不过有人拿起了画笔,细细钻研,小心落笔,绘就五彩斑斓的答卷,而有人盲目下笔,随波逐流,最后交了一张草稿纸。董卿曾说:“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千万不要让闲暇时光埋葬了你的未来,如果你还是在过着“吃了睡,睡了玩,玩了吃”的生活,那你真该努力了,去拥抱阳光,积极改变,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啊!

抗疫节目《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观后感作文心得范文五篇

篇7:人民英雄作文

“什么嘛,她不是……”

“别说了,小心……”

李芳表情木讷地走进校门,班上消息灵通的同学已经将这则重磅新闻传给了每个人,瞬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我跟你们说啊,昨天中午……”

李芳的妈妈是一位警察,在前几天中午巡逻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小偷,李芳妈妈立刻上去阻拦,说这时迟那时快……

“啪”的一声枪响,鲜血在地上蔓延,李芳妈妈双眼圆睁,似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来人啊,小偷打死警察了!”

“好吵,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这是在哪……”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芳都对妈妈的去世没有感觉,家里什么都没少,只是多了一张“人民英雄”的奖状。李芳时常想:“妈妈只是开了一个玩笑吧?这一定不是真的吧?”

思绪回到现实,面对喧闹的教室,李芳觉得一片灰暗。她不知道的是在她来之前,老师叮嘱大家:“李芳来的时候谁都不要提这件事,大家一起分散她的注意力,好吗?”

在一片参差不齐的应答声中,李芳走进了教室。

“李芳,你知道吗?我昨天……”

“李芳,考完试,你到我家来玩吧!”

李芳仿佛看到了救星一样,一股暖流在心中缓缓流淌,灰暗的天空也瞬间变得光明。她笑着说:“谢谢,谢谢大家。”

篇8:人民英雄纪念碑

学校操场的中间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旗杆,旗杆后的白色墙壁上写着校训,前面的小平台是学校领导发言和学生罚站的地方。中间有一尊全国各地都有的一个女孩一本书和一只鸟的雕塑。

“读书有个鸟用”。这是建军每次路过那尊雕塑时必然要说的话。

学校的后门有一个很陡很高的青石泡成的斜坡,那原本是一个泄洪坡,两边就是有斜度相对比较小的水坝,坝上有一条蜿蜒入海的渠道,还有一座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石头平台的缝隙间都长满了杂草,有一阵风吹过,两边大坝的斜坡上的狗尾巴草像波浪一样起伏着。纪念碑的另一边是个三面环山的水库以及水库边的一片草地。

以前学校里的男生们有什么仇恨,都会在这里以单挑的形式来解决。有早熟的男女生也会躲在这里的某一个小山坡某一片小树林某一座坟墓前谈情说爱,当然,在这中学,这样的事还是很少见的,我甚至都没亲眼目睹,只是听亚米鸭说起过有一次他假装成老师在晚上的时候拿着一只手电筒吓得一对恋人跑丢了一只鞋子,被他抛到水库里去了。

我,亚米鸭还有建军经常比赛谁能骑到这坡上来。我和亚米鸭都骑上来过,建军虽然没能骑上来,但是他却做出过震惊全校的举动,高二刚开学不久,他骑着自行车直接从这坡上冲下去,连人带车撞在乱石碓上,整个人被抛出去栽进坡下的那个死水潭里,自行车都摔弯了,但是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仅仅摔断了两根肋骨。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那次张海红站在那坡上开玩笑地对他说除非他敢骑着自行车从这里冲下去她才会考虑做他的女朋友。

当时建军二话不说抬过车头就往下冲,张海红想阻止他已经来不及了。我现在站在这个坡上还能听到整个山坡上都回响着她惊恐的尖叫,这个坡也叫做死人坡,当年修建这个坡的时候就死了不少人。后来有一辆载木头的拖拉机突然刹车失灵;中下到那水潭里去,车上的两个人当场死亡,那时候我们正念初二,在那水潭旁边的大操场上上体育课,亲眼目睹了那次死亡。后来更有人说,半夜的时候都能听到那水潭里有人在哭。我们三个人曾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去探过果然听到了那种像上人在哭的声音,一阵阵阴风吹得我们头皮发麻,全身的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而我更是看到了坡上随风漂浮着的鬼火,吓得掉头就跑,我的举动吓得建军和亚米鸭跟着我一起疯狂奔跑起来。我们三个都穿着拖鞋,跑起来趴趴作响,好像后面有人在紧紧追赶一样,谁也不敢回头看一眼。我们从来没有跑那么快过,谁也顾不上谁,最后都跑散掉了,我一口气跑回自己家里才发现自己的拖鞋都跑丢了。

后来学校的地理老师出来辟谣,说那是风吹过那斜坡时发出的声音,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再也没有什么人敢深更半夜跑到那边去了。

不过,建军其实在刚冲下去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了,耳边呼啸的风声让他产生了幻觉,下方的绿幽幽的水潭像是张开的大嘴在等候着他,他在那段时间里深刻感觉到了死亡的压力,一切都已经是他无法控制的了,那种恐惧感让他差点呕吐出来。他自己也记不起来当时是不是过于害怕所以忘记去抓刹车了,可也恰恰是这种害怕救了他的命,当时要是他突然刹车的话,他会直接翻滚下去撞在那塘边的乱石堆上。

大难不死,建军反而变得胆小了,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再三。

2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大河,河上有一座大桥,桥头有一棵大树。桥下有九个大小不一的桥洞,桥的两头有四只石狮子,护栏则是平直狭窄的石板,离河面最高的时候有十几米,我和建军有时候会在这两边的护栏上赛跑——他们根本跑不过亚米鸭,他甚至可以直接从这上面跳入河里。

亚米鸭的家就在河对面的岸边,后门一打开下几个台阶就能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了,他从小就是在河里泡大的。

我和建军也都会游泳,但是他们和其他的孩子那样都不敢像亚米鸭那样直接从桥上跳下去,因为附近村里的老人都说在那桥的下面有三口深不见底的井,是通向海底龙宫的人口。每个井里都有一只已经成精的老乌龟把守在那里它们最喜欢吃小孩了。

亚米鸭向他们证实了这一个说法,他说他曾经游进到那井里面去探险,差点就被一只老乌龟给一口吞掉(那乌龟的嘴巴张开有水缸那么大,一吸气就形成了一个大旋涡),还好他游得快。所以桥底下那片水域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基本成了禁区,只有亚米鸭敢一个人在那边玩耍。这也是他能成为他们铁三角的最大原因之一。

每天放学回家,亚米鸭都会撑着一只小竹排在河里赶鸭子,他挥动着手中的长竹竿嘴里发出“鸭噜,鸭噜鸭噜鸭噜……”的声音把那些鸭子都赶回围在河岸边的鸭棚里去。亚米鸭有一件蓝白条的海魂衫,他特别喜欢那件衣服,每次穿着它站在竹排上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最英勇的海军。再也没有比穿着海魂衫撑着竹排在干净的河面来回游荡的亚米鸭更阳光更快乐的少年了。

夏天的时候亚米鸭也会载上我和建军沿着河岸慢慢滑行——他撑船,我望风,人高马大的建军偷摘岸边垂向河面的荔枝,那时候河边那一大片的荔枝林都已经被人承包了,看荔枝林的是一个有着怪脾气的老头子,哪个孩子偷荔枝要是被他抓到了,他就会把那人绑在树干上等他的家人来领。但是他却对这三个人没办法,一是他根本就抓不到我们。二是他连我们偷荔枝的罪证都没有,那是我想出的一个好主意,就是把偷来的荔枝装在一个竹篮子里,然后把竹篮子绑在竹排的反面。这样,荔枝经过河水的浸泡之后火气全没了,吃起来又格外清甜。

当然,我们的做法还是跟建军的大哥建国没得比,建国有一次趁那老头睡午觉的时候拿了一根绳子直接把他绑在床板上,然后就和几个哥们坐在他面前的那棵荔枝树上吃了一下午的荔枝,并用那荔枝皮和核丢那老头子,那老头子骂到声音都哑了,据说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没能活过那个夏天。

建国就是亚米鸭的偶像,亚米鸭最初和建军要好,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关于亚米鸭还有一些很奇怪的传说,比如他是在发洪水的时候被放在一个木盆里漂过来的。当然关于这个传说我并不信,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被大人说是从茅坑里拣回来的,至于为什么是茅坑,就不知道了。

3

我们两个人坐在竹排上,朝骑着自行车从桥上经过的张海红吹口哨,结果被亚米鸭一杆子全打到河里去了。张海红是亚米鸭的姐姐,也是学校里的名人,她是唯一敢下到河里或者到湖里去游泳的女生。

张海红就站在桥上,俯着身子和我们这两个被亚米鸭的竹竿打得四处窜的小流氓对骂,骂着骂着她也就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了,成了一个地道的女小流氓。杨梅杨桃荔枝龙眼西瓜甘蓝枇杷草莓地瓜芋头甘蔗她没少偷过,山鸡野兔鲫鱼泥鳅天牛知了麻雀田鸡河蟹蛇她没少抓过,替青蛙挂吊瓶给老鼠屁眼塞黄豆的损事她也没少干过。

不过在我的眼里,这些并不影响她的美丽。

当她站在桥上,俯着身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我的情窦就开了,当然,也包括建军的。

那时候的阳光多明媚灿烂,那时候的蓝天多蓝白云多白啊。张海红的头发是乌黑乌黑的。

我们四个人经常一起把双臂靠在护栏上俯下身去看那些

桥洞,阳光从桥洞的另一边照过来,在那些光线里轻扬飞舞的尘埃如同一枚枚遗落在那里的青春岁月爱恋年华。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在桥洞里过,那时候我们有无数的梦想。静谧欢乐的梦和时光就像是河水一样悄然流逝。

亚米鸭之所以想认识建国,是他希望有一天能让人好好揍自己爸爸一顿,他懂事开始就对自己的爸爸恨到骨髓里去了。据说亚米鸭的祖上其实是很富有的,虽然后来被改革了,但也偷偷藏留下不小的基业,不过他的爸爸是个酒鬼赌棍,好吃懒做,家业全被他败光了,后来还卖了那祖厝。他每喝必醉逢赌必输,喝醉输完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他的妈妈,打完妈妈再打张海红,最后再打他,其实是妈妈和张海红在护着他,因为打完她们他就没什么力气了。亚米鸭甚至和我们说,哪一天他爸爸喝醉在桥边睡着了他就把他推到河里去喂那老乌龟。亚米鸭恨透了他的爸爸,但是他们偏偏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而他和张海红却一点都不像,她是附近几个村子有名的小美女,又特别勤劳乖巧,很招人喜欢。亚米鸭和他姐姐的感情非常深厚,可以说,他对他姐姐的感情早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姐弟间的感情,对他来说,姐姐就是他所拥有的一切,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除了我和建军外,他甚至不能接受她和别的男性有什么来往,在这一点上他自私固执蛮横,甚至到了有点畸形的地步。他因此经常跟张海红吵架,然后又抱在一起痛哭。那时候我们都还不太懂感情的事,总以为是他爸爸太坏,所以他们姐弟间因为需要互相保护和安慰所以会特别亲近,连亚米鸭自己也是这么认为,一切都是他阿爸的错。

亚米鸭跟着建国混了一段时间,不过很快,他就不再和建国联系了,因为他发现建国之所以会让他跟在身边,是对张海红有意图,他后来还让建军去警告建国,要是真敢对张海红怎么样,他一定会找他拼命。其实建国也并不是怕他,在建国的眼里,他们都只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是还没等建国对张海红做出什么过分的事的时候,张海红就出事了。

这些是后话。

4

我和建军也都喜欢张海红。在这一点上,亚米鸭却像是格外糊涂。在他看来,因为这两个人都是自己的死党,所以和姐姐要好也是应该的。

英雄纪念碑附近是我们四个的天堂。

每当夕阳照红了天空,静谧的山丘和波光淋漓的湖面上像是被撒上了金粉。旷野中回荡着低沉的风吟,坝上的野菊花和狗尾巴草微微起伏,有鸟的影子在草丛间飞掠而过投入树林。遍地都是酸甜带刺的野草莓。他们四个人在那里互相追逐,一起把笑声遗落在那些草丛间。

我一直记得那发玩捉迷藏的时候,我和张海红伏身趴在那最大一片的狗尾巴草里,屏住呼吸,观察着正在四处寻觅他们的建军。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地靠近一个女孩的身体,可以感受到彼此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听到彼此的心跳呼吸彼此的呼吸。我们身上最细小的绒毛悄悄接触如同含羞草般急速避开。阳光明媚,我希望彼此的身体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化成狗尾巴草一起在风中摇曳,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沐浴清晨甘露,一起在那璀璨静谧的星空下抵头而眠。我只愿和她成为这茫茫旷野里芜杂草木间靠得最近的两株狗尾巴草。

建军拨开草丛,他的脚步正在慢慢向我们靠近每一步都踩在我的心头,踩碎了我所有的美好想像,那一刻我多想拉着她的手一起奔跑逃离到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去,可是我却丝毫不能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建军站在我们的面前,露出胜利者的微笑。

轮到我去寻找他们的时候,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风吹过草丛,所有的草木都低下了头,他们并不藏身在任何地方,他们早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触目所及。唯余莽莽。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一个人躲在桥洞里或者纪念碑下对着水库发呆。想到我和她躲在那个大桥的桥洞里说了一整夜的话,她靠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河水和月光缓缓地在我们身下流淌着。想到当年第一次看到张海红的时候她就坐在那水上漂浮着的木屋前把脚放在水里轻轻地晃动搅乱了湖里的月光,想到我和她一起在水库里游泳,然后一起躺在草地上眯着眼睛看着天空,看着蓝天白云都在慢慢地旋转,我把狗尾巴草咬在嘴里等她睡着了,偷偷转头去看她随着呼吸很有节奏地起伏的胸脯,我想用狗尾巴草悄悄去拂挠她的脸时候,她却突然笑了,也不睁开眼睛,像是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我和她一起呆在湖中那座随波漂流的小房子外的木板上,把脚泡在水里,背靠着房子的外墙,她轻轻地哼着歌,我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整个世界好安宁……

可是,自从建军从坡上冲下去之后,我就对自己对海红的感情产生了怀疑。建军和亚米鸭,他们都比我更爱她。

更何况,我欠他们每人一条命。

我有两次差点淹死,一次就是在那个湖里,张海红在湖中间的小木屋上等,我和建军比赛看谁先游到那小木屋那里,那天可能太拼命了,我游得特别快,可是在快接近的时候,我却突然抽筋了,是建军和张海红一起把我救上来的,后来建军还责怪我,说他们去救我的时候,我却拼命拽着他们两个一起往下沉,那一次三个人差点都没命了。后来,张海红就再也没有下到那湖里去了。

一次是在那座大桥的护栏上和建军比赛,看谁先跑到桥的对面去,那时候是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张海红和亚米鸭都已经决定不再念书了。我一直以为她会成为建军的女朋友,可是也始终没有。那也是亚米鸭最后一次和我们一起下水玩(此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亚米鸭下过河了)。跑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停了下来,然后直直地往河里倒去,“啪”的一声,整个人迎面砸进河里,我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当场就失去了意识,只觉得自己在向深不可测的井底沉去,我看到了幽蓝的光,那是老乌龟的眼睛……后来是亚米鸭把我捞了起来。

5

亚米鸭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念书了,并不是他的书念得不好,他比我和建军都要好很多,他中考的成绩足可以我们那高中的重点班,可是他爸爸不让他再读下去了,他早等着亚米鸭也能给家里多赚点钱好给他买酒赌钱,张海红也去了饲料厂去打工了。他们爸爸本来想送亚米鸭去参军好直接拿那一万块钱,亚米鸭自己也想去,可是他个子太矮了,又不懂得找关系,所以参军的事就那样黄了。后来他就去一家汽车摩托车修理行当学徒,他那时候还经常开他们店里的摩托车过来找我们玩,他把自己的身体练得特别强壮,总是随身都带着一把扳手,我和建军都担心他会做出什么傻事来,他总嚷着要干掉他爸爸。不过,他爸爸倒是个很聪明的人,当他明白亚米鸭再也不是那个能任自己打骂的小孩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家人面前装可怜,每次亚米鸭要打他的时候,妈妈和张海红反过来保护他爸爸。其实我和建军都觉得那样挺好的,他已经成了一家之主,虽然还赚不到什么钱,但是妈妈姐姐起码再也不用天天挨打了。可是偏偏在大家都觉得一切都正在变好的时候,却发生了谁也料想不到的事。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张海红在他们那饲料厂的老板的威逼利诱下和他好上了(有人说其实是被下了迷药),那老板也是他们村的支部书记,背景很硬。

当时张海红其实是想能多赚点钱让亚米鸭回学校继续念书,可是离开学校后的亚米鸭自己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念下去了,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有赚钱才能真正让妈妈和姐姐活得好一点。

张海红和那饲料厂老板的事是那老板的司机在修理厂修车的时候和修理工开玩笑说漏嘴的,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亚米鸭就是她的亲弟弟,开始的时候亚米鸭根本不信,但他多少留了心,后来他真发现了张海红和那老板的关系不一般,于是他开始偷偷跟踪他们,终于有一次,他在一家宾馆里把他们抓奸在床,他当时就想杀了那个老板,可是被张海红死死抱住了,那老板吓得光着身子就跑出宾馆了,这事一下就闹得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那老板的老婆的娘家人甚至都闹到亚米鸭家里来了,张海红承受不了压力,最后就在桥头那棵大树上吊死了。那天我和建军都去了,亚米鸭抱着张海红的尸体说什么也不肯放手,直到最后他突然晕倒了人们才把他们分开。而我和建军一直站在一起,没有谁多向张海红的尸体靠近一步。从那以后,亚米鸭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张海红,人一下就全变了,跟谁也不说话,比他爸爸还酗酒,每个人看到他都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他也没什么机会能接近到那个饲料厂的老板,有一次他带了几把刀来找我和建军,说要一起冲到那老板家里去杀他。我们没答应。

后来,他就不理我们了。

6

我们三个人再站在一起,是一年多后的事情了。

市里在他们学校旁边的那个天然形成的大操场上举行了一次万人宣判大会,宣判完后就直接把那些死刑犯押到这里来枪毙了。

那次总共枪毙了九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建军的哥哥建国,被枪毙的第二天他才满二十一岁。

建国犯有谋杀罪,他杀了那个饲料厂的老板。后来有人说,他之所以会杀那个老板是为了给张海红报仇。因为他一直都爱着她,警察在他房间里搜出很多他和张海红之间的信。原来张海红当时之所以会和建军走得近一点,完全是因为建国。

那时候我有一种很阴暗的心理,觉得张海红利用了我们,我也很想知道,建军知道张海红和他走得那么近其实是因为建国后有什么念头。但是我始终没问。我也不敢问,因为现在只有我和亚米鸭是他最亲近的人了。

建国被枪毙的时候,我和亚米鸭一直陪在建军的身边,因为除了哥哥外他再也没有其他的家人。他们的爸爸在建国刚念初中的时候就被捕入狱了,他们的妈妈跟人出去打工再也没有回来过。从此他们兄弟两个相依为命,建国在妈妈走后就辍学了,为了供弟弟读书,身无所长的他逐渐变成一个闻名一时的混混。

我和亚米鸭一左一右地站在建军的身边。其他人因为知道建军的哥哥就是今天要枪毙的第一要犯都躲得远远的。因此在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押着建国站在解放大卡车上开过的时候,建国一眼就看到了我们,他一直看着我们。和其他早已两腿发软尿了裤子的犯人不同,建国一直站得很直,眼睛睁得很大,嘴角还微微翘着。因此当别的犯人被押过的时候,很多人都大声斥骂他们,而他被押过的时候,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甚至都不敢去看他的眼睛。

我看到建国的眼神扫过我们三个的时候,微微笑了一下。

只是这一笑却让我的腿都软了,脸色也变得苍白,好像是我的脑后有一把枪,我听到了开枪的声音,只能等着那悲伤的子弹慢慢地射向我,我却根本无法躲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做噩梦梦见建国在对自己笑着,到最后又梦见张海红在对我笑着。连建军和亚米鸭都在对我笑着。我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是真正爱着张海红的。

后来我问过亚米鸭,建国是不是对我们笑了,亚米鸭很确定地说没有他说他所看到的是,那时候建国看到建军其实是流下了一滴眼泪,不过他很快就抬起了头。亚米鸭说,要是姐姐还活着,他一定会让姐姐嫁给建国。

我们三个一起站在英雄纪念碑那里亲眼看到了建国被枪毙的过程。

那些死刑犯都被蒙上了眼睛跪在湖边那块不长草的地方,在他们的面前都挖了一个坑。执行死刑的武装警察站在他们背后不远处,对着他们的后脑勺开了一枪他们就都倒在了各自面前的坑里。然后按照他们身体的形状和姿势用白石灰撒出一个人形,再把尸体抬走,最后用挖出来的沙土把那个石灰勾出人形埋掉。

那些枪声吓得在湖面上嬉戏的白鹭鸟都飞走了,其中有一只还被流弹打中掉在湖里,白色的羽毛下鲜红的血慢慢地溶在了澄清的湖水里。

7

每年冬至后一天,我都会去张海红的基前,放下一束野菊花。坐在她的墓前可以看到另一座山丘,建国的基就在那里。

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采不到野菊花。那些山丘也一座一座都被炸平了。

只剩下一片正在干涸的湖泊再也浮不起一座木头房子不能倒映出一只白鹭鸟的影子。

一座长年失修的长满野草的英雄纪念碑。

上一篇:读《西窗法雨》有感下一篇:最佳的牛年春节经典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