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2024-04-26

与回顾与思考导学案(共6篇)

篇1:与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因式分解》导学案

2.分解因式

(1)-24x3 –12x2 +28x(2)m(a-3)+2(3-a)(3)4x-9y

回顾与思考

主备人: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灵活运用常见的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分解因式。

二、学习重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因式分解.三、学习难点:

运用因式分解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知识点1因式分解的概念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知识点2提公因式法

多项式ma+mb+mc中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我们把这个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ma+mb+mc=就是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另一个因式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例如:x2

– x = x(),8a2

b-4ab+2a = 2a()知识点3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a2-b2

=()().例如:4x2-9=()2-()2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2

其中,叫做完全平方式.例如:4x2-12xy+9y2=()2

(二)基础训练:

1.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1)(x+3)(x-3)=x2-9;();(2)x2+2x+2=(x+1)2+1;()(3)x2-x-12=(x+3)(x-4);();(4)x2+3xy+2y2=(x+2y)(x+y);()(5)1-

1x2=(1+1x)(1-1x);();(6)m2+1m+2=(m+12m);()(7)a3-b3=(a-b)(a2+ab+b2).()

(4)-x2-4y2+4xy

(5)9(a-b)2+6(a-b)+1(6)2x3

8x

3.如果2x2+mx-2可因式分解为(2x+1)(x-2),那么m的值是()A.-1B.1C.-3D.3

4.计算:7.6×199.8+4.3×199.8-1.9×199.85.计算:9992+999.

(三)课堂小测:

1.在下列四个式子中,从等号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5x2y3=-5xy(xy2)B、x2-4-3x=(x+2)(x-2)-3xC、ab2-2ab=ab(b-2)D、(x-3)(x+3)=x2-9

2.49a3bc3+14a2b2c2-21ab2c2在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A、7abc2B、7ab2c2C、7a2b2c2D、7a3bc3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a2+b2(B)-x2-y2(C)49x2y2-z2(D)16m4-25n2p2

4.分解因式:(1)-4x3+16x2-26x(2)a2(x-y)+b2(y-x)(3)9(mn)216(mn)2;

(4)m4

16n4

(5)-3ma3+6ma2-12ma(6)4a2b2(a2b2)

25、先分解因式,在求值:已知ab2,ab2,求12a3ba2b21

ab3的值

篇2:与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晨读课:(10分钟)

目  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日积月累”及自己收集到的名言,争取熟能成诵。2、组长检测背诵情况,并做等级评定。

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

自读自悟 :《回顾拓展五》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

资料准备:查找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名言的意思。

自主积累: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警句,并摘抄在预习本中。

自我感悟: 默读“日积月累”的名言,并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你有何启发?

【展示课导学】

学习目标(1分钟): 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积累鲁迅的名言,并能再次感受鲁迅的形象。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

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 随堂笔记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学习交流平台,

再识鲁迅先生

内容:阅读课本96页交流平台,再次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学法:1、可回顾本组单元,抓住课文中的语句来谈。

2、可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

3、可谈一谈读鲁迅作品的体会。(完成随堂笔记一)

学习日积月累,

积累鲁迅名言

内容:品读鲁迅先生文章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并进行积累。

学法:1、大声朗读“日积月累”三遍,读准读畅。

2、认真体会这些句子,并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旁批体会。

3、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鲁迅其他的警句,摘抄在随堂笔记二。

学习趣味语文,

走进鲁迅故事

内容:学习鲁迅巧对对联的故事,再次感受鲁迅的形象。

学法:1、默读趣味语文,了解故事。

2、思考:周樟寿的对联的妙处,以及自己对鲁迅的新认识。

3、将自己课后收集到的趣味对联摘抄在随堂笔记三处。(预时:16分钟) A 、两人小对子: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预时2分钟

B、五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

(预时5分钟)

C、十人共同体:

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预时8分钟) 展示单元一、

建议:回顾本单元课文及其他作品,再次走近鲁迅。

展示单元二、

建议: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内及自己诵读的名言警句。

2、用自己的语言带大家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意思

展示单元三、

建议:结合课文,说说鲁迅巧对对联的妙处及自己对鲁迅的新认识。

展示单元四、

建议: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将自己知道的故事津津有味地讲出来。

(预时:28分钟)

一、我对鲁迅的认识:

二、我收集到的名言警句:

三、我收集到的趣味对联:

等级评定:

篇3:中学历史导学案的使用现状与思考

关键词:中学导学案,使用现状,反思

一、导学案的概述

笔者探讨的是历史导学案的教学话题, 在此有必要先理清“导学案”这个概念。 关于导学案的概念, 一直没有明确, 有人认为导学案是教师制定的, 也有人认为导学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有人认为导学案就是学生用的“学案”, 也有人认为它是教师使用的“教案”。 笔者通过研究, 尝试给导学案下一个定义。

1.导学案概念

它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集体研讨制定的,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 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应该以学生为本, 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配合教师的科学评价, 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

(1) 布鲁纳的 “发现说”。 布鲁纳曾说,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的反映或反射, 而是包括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 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①。 按此理论,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2)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或开展讨论, 或进行交流,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引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纠正和补充错误和片面认识。

3.中学历史导学案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兴起了 “主体教育思想”, 其核心是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997年, 浙江金华一中首次提出了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案”, 并提出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学案法”。 江苏建湖中学在1999年提出“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 其步骤包括:准备—自学—讨论—点播—延伸。 随后又出现洋思、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一批教改名校。 它们采取的教学模式虽然名字不同, 其实质都是“先学后教”,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一言堂。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杜郎口中学, 过去她是一个濒临关门的农村薄弱校, 1998年在实行“导学案”教学前, 教师没有干劲, 学生不爱学习, 辍学现象严重。 实施“导学案”教学之后, 高中录取率为98.43%。 报考重点高中96人全部录取, 占毕业生总数的75%②。 从全国各地前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和取经的老师络绎不绝。 导学案教学迅速成为全国教育界竞相追捧的教育模式。

二、中学历史导学案的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 (CNKI) 上进行检索看, 导学案的相关文章很多, 但有关中学历史导学案教学的文章就比较少了, 2000—2015年的文章共有36篇。 绝大多数文章都对导学案持肯定的态度。 梳理一下观点, 比如认为导学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王亮在《借力导学案, 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中指出, 导学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张方也在其文章中关注到学生主动性的提升, “首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梳理知识, 还可以通过习题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 其次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再次可以通过一些往届高考真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③也有文章提到历史导学案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李志在文章中提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科学的教学流程、设计是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精选习题、适时检测是高效课堂的显微镜”④。 此外一些文章还注意到教师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生知识缺漏在哪里,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等等。

三、中学历史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虽然文章里对导学案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但针对导学案的质疑之声始终没有停止。 有观点认为, 导学案教学让学生来讲, 课堂貌似很活跃, 但学生知识和水平有限, 学生习得知识的效果并不好。也有观点认为, 导学案是另一种形式的习题集, 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与导学案“减负增效”的初衷背道而驰。 还有观点认为导学案不适合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 导学案使历史课失去历史的味道。

笔者注意到, 这几年导学案受到追捧, 有一种教育功利主义在作祟。 东庐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好像发现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捷径。 那么导学案教学真的适合所有学校吗? 导学案教学真的适合所有学科吗? 经过对上述三个教改成功的学校的了解, 我们就会注意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是农村校, 当年改革之初师资和生源都很差。 这三所学校为什么要通过集体备课实行统一的教学方案呢,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 弥补个人能力的短板。 这种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那些师资和生源条件好的学校, 恰恰相反, 我们希望每个老师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导学案对于理科效果似乎很好, 但对于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似乎不太好用。我注意到, 在检索文章时, 输入关键词 “导学案”, 文章上千篇, 但输入“历史导学案”, 仅仅三十余篇, 这从侧面说明历史导学案教学不是很普遍。 以厦门为例, 只有少数几个学校的历史课堂使用导学案。

因此, 我认为, 历史导学案可以用, 但绝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模式。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 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多用, 因为初中历史知识点很少, 很多课文只有一个知识点。 文章浅显易懂, 少有艰涩的概念, 学生比较好理解。 那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活动可以激活课堂, 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高中历史课堂则不适用, 高中学习是为了学业选拔, 为了参加高考, 面对那么多知识点, 单凭学生的能力是难以在短短一节课弄清楚的。 加之现在的高中历史课本, 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 很多学生的通史知识基础不牢固, 很难解决问题。 面对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量大、课时紧张的状况, 教师的“讲”至关重要。 这样讲并不是说高中不能用, 我个人认为, 复习课上使用导学案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20) .

[2]张良.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1) .

[3]贺云芝.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反思[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02) .

[4]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徐敏.高中历史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D].地点: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徐发福.初中历史课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6卷, 2012 (11) .

篇4:导学案的实践与思考

导学案的实施重点是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效的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甚至超出预期。因此,导学案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教学方案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围绕引导这个主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全面达到导学案教学的预期效果。

导学案是实施新课改的一种尝试,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导学案的编制更是一个不断总结与完善的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并使之逐渐趋于合理科学,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下面我将自己在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1.班情分析

对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的分析和了解,是编制导学案的非常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班情分析,重点了解学生年龄构成、家庭情况、个人爱好、自学能力、班级学习气氛以及活跃程度等等。在全面充分掌握这些基本信息后,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知道整个班级的自学能力如何,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新知识的形式等等,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导致编制的导学案脱离班级现状。

2.团队合作

导学案的编制需要教师独立完成,不能照搬照抄。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优秀导学案的学习,同时,更加要注重发挥年级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更加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更加掌握整个年级的学习动态,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沟通和改进各教师导学案。加强教学团队合作是提高导学案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3.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实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是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重点强调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把教师的授课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导学案编制过程是整个教学的策划过程,该过程直接关系到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导学案的编制应包括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自学、授课、教学效果验证和方案总结完善等四个部分。

学生自学阶段的方案编制重点在于要有明确的自学内容、重点和要求,同时,要让学生结合复习开展自学,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个阶段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自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对授课内容的梯度把控和对自习活动开展的丰富多样性,让学生学到知识点和思考知识重点,接触知识难点。教师要积极运用学习小班组、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让学生乐于开展自学活动。同时,对自学效果的验证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验证才能了解课堂授课的重点。

授课阶段的方案应根据学生自学效果,重在延续自学活动,只是把教师的参与程度进一步提升,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重在将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传授。当然,这个过程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小组自学效果展示、情景教学、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影像资料充分等等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应该在授课阶段的方案编制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时间的授课效果。

教学效果验证的方案应注重摈弃传统的书面测试的单一手段,应与一些小组活动等有机的结合。即使是采用书面测试的方式也应避免古板和单调,要从学生角度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又能全面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方案总结完善阶段的方案编制应避免主观意识。以往教师一般不大关注该阶段工作,更不用说是做方案编制,其实该阶段是提升整个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充分的听取不同梯度学生的意见,并结合自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深入分析和总结,因此,该阶段应该从学生、自身以及教研组等多个角度来编制非常完善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下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得到提升。

4.导学案的实施

导学案的实施是落实导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组织与管理。再好的导学案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结果一定是不完美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教师转换自己角色的过程,从过去的主演变成了导演和演员并举,而且要在方案不同的实施阶段进行主角和配角之间的转换。导学案的实施过程强调方案的实施控制和修正方案的及时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过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导学案的实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5.总结与改进

导学案和传统的教案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案全部集中在知识点的传授,而没有把整个教学活动纳入到教案中去,相对比较古板。而导学案则要求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培养、知识传授、教学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内容纳入其中。由于导学案涉及面广,而且可变因素多,甚至学生的年龄因素也在影响着方案的编制,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导学案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丰富案件的内容和形式。

篇5:对“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思考

引言:本学期以来,我校学习杜郎口模式,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我校的教师取消了教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学校对“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非常重视,从格式到环节都做了明确要求。本文主要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导学案”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校课堂的功效。

本学期我校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通过推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达标检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主动地去学习。此模式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导学案”正是打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载体。“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在这里我仅谈自己对“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对“导学案”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根据这个定义,“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导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导学案”的设计

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导学案”的使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②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2.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因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

1、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对导学案的要求,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五、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

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导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在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水平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不断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会日趋完善。希望“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在完善各个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在的东西,真正能够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校课堂的功效。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 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⑥强化一个“研”字。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数学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导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一、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导学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借助导学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自学、成就课堂

对导学案的使用,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主动的意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理念,它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对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对方法是主动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因此,学生要满腔热忱、信心百倍、认认真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用好导学案.课下自学的质量,是保证三步一课有效实施的关键。全体学生对导学案的态度是热情而不是敷衍,积极而不是消极,主动而不是被动,渴望而不是无奈或拒绝。必须自主阶段认真写,课上互动认真标注,课后修订认真改。课下全体学生要依据学案独立自主全面完成导学案。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但更多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使用时教师根据学情适当增删的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并按要求去自学。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

三、课上互学、高效利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

(一)校订学案,小组长带领全组首先校订学案,要逐内容进行;

(二)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于某同学的个别问题答疑解惑。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

(三)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

(四)如有集中的困惑问题,小组收集.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组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试不分配特定内容)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上集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注在学案上。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修改反思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课堂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是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新学案

课堂后十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解新学案。

四、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1.课堂学习使用过的学案,下课不能立即收交,为了进一步落实学习效果,课余时间学生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红笔修订导学案,晚自习上课前课代表带领小组长逐一检查学案修订情况,第一节晚自习前交给教师。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

2.新学案的自主学习也需要督促,在晚自习最后一节下课前十分钟小组长检查本小组新学案学习情况。

五、想学能学、会学学好

借助导学案,有效实施“三步一课循环教学”根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热切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不仅要想学习更要会学习,只有能学习才能学好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全面广泛的课堂参与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的学习时间、真实的学习过程、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必定使学习效率真正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开发、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一、利用“导学案”备课的根基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体会学生,疏通教材,从擒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灭沉环绕如何确定教学方针,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填补完美。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讲堂教学,课后教师正在“导学案”的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二、具体要求

导学案不合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构成部门。教师不能纯挚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当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删改,融进本人的创意。教师可正在导学案长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多样。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勒和填补填写的踪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如导学案不合适本人的教学要求,可正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本人需求的教案和学案,并粘贴正在后面。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按照“导学案”内容当真进行讲义预习。所有学生必需自行处置“导学案”中根本题部门,学出缺力的同窗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处置的问题当做好标识表记标帜,第二天与同窗交流或正在讲堂上向教员量信。

2、讲堂上注意做勤学习方法和纪律的笔记,以便此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正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拾掇,装订成复习材料。

四、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别的书面课外做业,当真指点学生利用“导学案”,正在上课前必需抽批部门“导学案”,以便体会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讲堂教学时要充实阐扬讲义的典型示范做用,勤恳做到以学生为从体:新知识罢休让学生自动思虑;沉点、难点让学生谈论;问题让学生思虑解答;纪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斥地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拔本人,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

(1)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帮);

(2)预习信问反馈、课文沉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3)师分题(如沉点词组或句型操练),分组合做(小构成员板演,小组长率领本组学生把本人分的题全数讲会,让全数组员节制);

(4)展现提拔(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问题,其它小组同窗提出信问及不脚);

(5)达标测评,拓展耽误。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

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五、其他利用要求

1、教师必需正在实施讲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员,教师按照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体会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取代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利用“导学案”时坚持自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自动按照“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渐培养自从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故弄玄虚。

3、讲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利用。讲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进行调控,勤恳做到学生本人能处置的问题判断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信点,引导学生总结纪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缺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点,确保学生有脚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讲堂教学情况构成“错题集”。

4、按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操练。

六、相关保障法子: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材配套的操练册等教辅材料,不得随便别的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行;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脚课程,并按标准课时放置学科教学时间。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从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虑后提问)的学习法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拾掇的学习风气。

3、合理放置学生座位。班从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按照学生本有知识根本,合理放置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做,火伴互帮。充实阐扬“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担任本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讲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的学习空气可否浓密;②看学生的参与面可否广,参与人次可否多;③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教员采纳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可否好;⑤看学生的学习效果;⑥看教师的讲堂效率。

1、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点、以素量教育要求为方针编写的,用于指点学生自从学习、自动参与、合做探究、优化成长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方针”的告竣为起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立异、自从成长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从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感情、立场价值不雅观的培养潜移化。正在充实卑沉学生从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阐扬教师的从导做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讲堂教学效害的最大化。

学案遵照学生的学习纪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沉心前移,充实表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成长和联系,次要按照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讲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耽误。正在先学后教的根本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连系。

2、学案产生的布景是什么?

学案是教育教学成长前进的产品,有诸多的布景要素,归纳综合起来次要有①政治布景:现阶段,科学成长不雅观指点下的扶植社会从义和谐社会的思惟核心是坚持以报答本,正在学校坚持以报答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果此,教学上落实以学生为本就必需卑沉学生的从体地位,让学生自动参与、自从成长。②社会布景:当今社会是竞让的时代,构成竞让的关键要素是立异,而学生立异能力的培养毫不是靠教师合座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果此,学生的学习过程理当是自动思维和积极切磋的过程。③素量教育布景:素量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成长。培养少数尖子不可,只沉知识不沉能力与学法不可,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正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素量。④新课改布景:传统的教育培养方针是单一的,新课改后的教育培养方针是“三维”的,这就需要教学过程必需把知识问题化,能力问题化,感情立场价值不雅观潜移化。⑤东平教育布景:学生多,小学教师老化,教学量量低,人民群寡对教育的期望高,要满脚人民群寡不竭增加的优秀教学需求,必需高速平衡成长;尽量减少资流出格是师资的不平衡,正在不添加学生课业承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的的高效优秀;正在现有资流前提下,不让一个学生落伍,尽量满脚每一个孩子成功的需要。处置上述问题必需进行讲堂教学更始,找到适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模式。“学案”不失为一剂良方。

3、学案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1)学案是正在新课程更始的布景下,针对素量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量量而提出的,是讲堂教学更始、提高讲堂教学量量和效害的有效载体。

(2)学案真正表现了学生的从体地位。学案导学,自始至末是学生自从学习的过程。学生正在拿到学案后,记忆起头了自动学习,这时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点教师,通过学案学生可以明白体会学习方针,节制学习的沉点,并盲目地进入预习形态,80%的学生能处置80%的根本知识,并沉新发觉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沉点、难点和信点,盲目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正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学案的书面指点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研究,或小组会商,或研讨或探究。学生盲目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正在教师指点下的自从学习与合做学习的过程,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生真成了学习的家丁。

(3)学案真正表现了教师的从导做用。落实学生的从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撤销教师的从导做用,不然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标、无序的、无目标、无方法、无方针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起头,教师就未进入了指点脚色,因为从学习方针简直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聪慧表现,讲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按照教学情况不竭的变化随时给与协帮和点拨,把持启发机笨推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拔。教师既不是傍若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傍不雅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4)学案真正实现了果材施教。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师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现,而是真正的同步学习同步指点。学外行头有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合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按照不合学生的不合学习情况或集体点拨或个体指点,教师的次要精神集中正在那些学习姑且有坚苦的学生身上,并按照他们的不合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按照本人的需要,或独立研究,或就教教员,就教同窗,按需索取,自正在的完成学习任务。学案虽然明白了学习要乞降具体的方法指点,但它毫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从地、自正在地设计和实施本人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按照教学情况印人、果事随机做好指点。

(5)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学案导学,将教学的沉心前移,工做做正在了课前,次要精神集中正在了课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不留课后做业,学生再也不用为课后做业和加班加点犯愁为难。学案是按照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方针设计,未涵盖了“三维方针”的根基要求,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学案既是学生讲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承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承担。

学案导学学生有备而学。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无标的目标、有目标、有策略、无方法、操做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从,完全参与其中,学生完全节制灭学习,效率天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照了人的认知纪律,由预习准备起头,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信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拔天然包含其中。传统的简单机械性学习完全被科学的学习机制所替代,少慢差费天然就成了多快好省。

(6)“教是为了不教”。学案导学的根基思绪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现·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合适科学的学习纪律和认知纪律的,天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根基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天然就能学会自从学习,学会本人提出问题,寻找处置问题的方法和路子,不只可以摸清学习的纪律,还可以有立异的方法和法子。

(7)学案有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集中学习精神。学案将学习的沉点前移,划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正在很大程度上满脚了学生的猎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信解困的愿望,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获得了充实的调动,自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时吸引灭学生,精神天然集中。因为学案中问题是固定呈现的(不像教员口头提问转眼即逝也不像电教的即时转换),既解除了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又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真正集中起精神去思虑、去探究,这不只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学生优秀品量的构成。

4、学案与教师的关系是如何的?

学案是每一位教师参与制制的集体聪慧的结晶,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理解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基于素量教育培养方针并连系学情确立新的具体培养方针的表现,是教师将先辈的教育思惟、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是教师将科学的方法、技巧利用于指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根基方案。果此,教师当积极的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惟、教育理念,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会和节制学情,阐扬本身的伶俐才笨,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与编与、修订和完美学案,真正把学案变成指点本人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的方案。同时,要充实理解把握和利用勤学案,充实阐扬其正在指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正在充实把持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刚强于学案,要充实阐扬客不雅观能动性,灵多变,兼容并蓄,不竭研究与立异,多方收集材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点学案的修订与完美,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美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教师正在编写、利用、修订与完美学案的过程中,本身获得锻炼,素量不竭提高,能力不竭加强。果此,学案也是推进教师成长的一个主要载体。

7、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辟的一类学习方案,次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协帮并推进他们自学。所处置的沉点问题是“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力图把学生放到从体地位、家丁地位上来。学案是师生共用、配合参与、优秀互动的载体。

教案:次要从教师本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传授的角度来考虑,沉正在处置“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利用的。

8、学案的根基要素及其功能是如何的?

一份完整的学案当包含以下根基要素:

(1)学习方针。包罗知识方针、能力方针和觉悟方针,能让学生懂适当节制哪些内容,节制到什么程度,加强学习的自动性和针对性。

(2)沉点难点。它能提醒同窗们要灭沉节制的问题,明白本课学习的标的目标,激励学生想方设法沉点冲破。

(3)知识结构。用收集的形式展现知识系统,便于宏不雅观、直不雅观的体会。

(4)学法提醒。引导学生面临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

(5)学习过程。包罗相关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现、启发点拨、做业等。是学案的主要构成部门,可以强化根本知识的落实,根基手艺的培养,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6)考题例析。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正在考试中的考查方式,以什么形式、题材、材料来设计问题,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7)热点聚焦。链接社会热点、核心问题,协帮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热点、热点与热点间的内正在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的能力和立异能力。

(8)巩固操练。是学案中的根基要素,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利用类、立异型、会商型等多类题目问题,穿插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做为讲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9)讲堂小结。有学生来总结所学次要内容和学习感应感染、心得、收成、体味或提出信问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填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建都包含以上要素,可以按照学科的具体实际恰当增删,不合课型的学案亦当有所不合。同时,正在一些要素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图科学有效,要按照学生的认识程度,思维情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学案就是一份引导学生试探求知的自学提纲,果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自动性、积极性、创制性,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9、学案编写的准绳是什么?

从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从体;

导学性:具有指点学生学习的做用;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正在学习中研究的内容;

条理性:看护不合条理学生的不合需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硕完美的“留白处”;

立异性:有害于培养学生的立异认识;

民从性:师生配合参与;

实践性:让学生正在做中学。

10、学案编写要表现哪些特点?

“学案”的编写当表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根本性——面向全体学生,立脚于课标和教材,让其生动跃自动地成长。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表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

③从体性:学生的学习是自动的。

④差同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不雅观念。

11、设计学案时当注意什么?

(1)使学生学习有路

学案中不只要有学习方针,也要有学习过程。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理当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

(2)使学生学习有劲

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动。只要不竭的成功,不竭激内心的潜力,才能不竭地充赔本人的力量。设置学案时要充实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正在学习中感应轻松,又能体味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加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决心和怯气。

(3)使学生学习有法

学会方法,走遍全国。学案不只要明白学什么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案要明白指示如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虑、如何会商等学习方法。

12、学案编写的准备工做有哪些?

第一,要全面体会学生,做到“五清”。

知识底清,认贴心理清,学习立场清,可接受程度清,情况影响清。只要这样,才有可能充实估量到学生与教材之间可能呈现的矛盾。

第二,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

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全体结构、次要线索、擒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构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狡计,把握住沉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连系;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合条理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果材施教”、“差同教育”;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数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加点、思维的激发点,以处置学生思维、试探的问题。

13、学案的学习方针当如何定位?

制定学习方针的目标是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方针不只要具体,要充实把持教材的单元(课组)方针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醒和课后的思虑和操练要求来确定,并且要沉点凸起,明白学习沉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沉就轻。方针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从体,要让学生读得大白,弄得清晰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14、学生提前体会学习方针和沉点难点有什么意义?

明白学习方针、沉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白任务,课后复习无标的目标,提高自从学习效率。教学的沉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沉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必然的思维启迪(如察看、对比、推理、归纳、会商等)。让学生本人动脑、脱手、动口处置问题,正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切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15、学案中的预习包罗哪些内容?

课前预习可以包罗:一是与本学习方针相关布景材料和思惟意义,学科问题的新发觉、新猜想、新论证等,如语文课例中关于做品、做者、写做的时代布景、做品的思惟意义、现正在学习的价值、次要知识和手艺的逻辑结构图等。二是供给根本知识和根基手艺训练的题例,通过预习前置,学生自学,推进学生完成必然的根本方针,为讲堂教学奠基健壮的根本。

16、学案中的“预习”设计有什么价值?

学案中的“预习”可以或许充实引导学生“先学”。这类先学不是那类漫无目标的学,学生要按照学案中的学习方针、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纳自学的方式自从学习教材并完成相当的讲堂操练。学生正在学案导学的引领下零丁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虑,考试考试用本人未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形态,会激发学生正在静思中按照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供给的考试考试器材,本人动脑脱手获取知识,发觉问题。

17、学案知识问题化设计有什么意义?

将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是学案导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学习的节制器和鞭策器。它不只正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灭节制学生学习过程的做用,更起灭鞭策学生学习积极进行自从学习的做用。学案中,知识问题化设计的量量,直接决定灭学生学习的量量,也决定灭学案导学的成败。

具体到学生的学习中有以下意义:

(1)使学生学习的标的目标、目标明白。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试探、去向置,学生的学习动不再盲目,而是成了一类有方针、无标的目标的动。

(2)使自从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学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必然要设法子去向置,或看书、或考试考试、或查询拜访等,学生正在设法子处置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天然就履历了自从探究动。不只问题能获得必然程度的处置,并且正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从探究学习能力。

(3)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注意力品量。学生学习有了方针和标的目标,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实现方针的动中,并可以或许及时解除其他干扰。这样,不只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且,长此以往,更会培养学生优秀的注意力品量。

(4)有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正在处置的一系列问题中,不再是被动的去施行任务,而是要去自动的思虑、当真的思虑、详尽的思虑、勤恳的思虑,正在学生自动思虑处置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虑的积极性会逐渐加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害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量。

(5)小组合做交流成为需要。学生正在自学中,必然会逢到一些难以处置的问题,必然想与其他同窗进行试探与交流小组合做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类盲目行为,避免了小组合做学习的形式从义。

(6)能培养学生优秀的看书习惯。学案中的问题都是环绕讲义上的新知识设计的,学生正在处置问题中会起首认识到,要处置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可,看书不思虑不可。这样,就有害的培养了学生带灭问题看书和看书后进行思虑的优秀习惯。

18、编制学案学法指点要考虑哪些要素?

学法指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学习方法的指

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门,也是能力结构的主要构成部门。注沉学法指点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果此,正在学案中,学法指点贯穿始末,如学案中的学习方针设计、信问

问题提醒、解题思绪、方法、技巧等指点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

条了了的学法线。随灭知识收集的构成,学法指点也构成科学完

整的体系,为学生阐扬本人的伶俐才笨供给和创制必要的前提。学案中的学法指点次要包罗知识识记和手艺训

练的方法指点、问题的处置策略指点。要明白告诉学生从哪些角

度进行察看、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虑、会商等,学习方法指点要充实连系学习方针,要举出必然的学习题例,通

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节制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9、学案中的操练当如何设计?

操练的设计当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方针及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正在操练问题设计时,当注意多设信,正在无信——有信——无信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节制知识,加强学习能力。操练题可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侧沉于根本知识根基手艺,侧沉于巩固强化讲堂知识信息的识记、理解与利用,属根本题,难度系数较低。选做题侧沉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利用,难度、灵度较大,是对学出缺力同窗的培优,侧沉于培养学生知难而退的研究精神。对不合年级的学生操练的侧沉点当有所不合。低年级的学生当侧沉根本知识的节制,而高年级学生当把侧沉点放正在能力的培养上。操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操练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供给直接的反馈,一边对操练中呈现的问题当及时发觉,给夺斧正,做出准确的评价。

20、如何设计学案?

如何设计好“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根本。果此,“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核心”、“两有”和“三性”。“一个核心”指以学生的“学”为核心,推进学生自从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实体会学生认知水安然平静未有的知识根本,充实考虑学案如何导学生学,如何做到果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按照,要做到方针明白,沉点凸起,难点分手,方法适当,头头是道。“三性”指设计的学案必需具有必然的试探性、科学性和从导性,试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可以或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材料、考试考试操做、合做交流等学习动,可以或许真正处置的问题。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合适学生的认知纪律,有必然的条理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处置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可,看书不看详细也不可,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可,光看书不思虑不可,思虑不深不透也不可;又要合适学科性量和教学方针的要求。从导性指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凸起学生的从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正在教师从导下的有效学习,出格是注沉对学习坚苦学生的指点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决心。

21、学案编写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学案编写教案化

教案的灭眼点正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核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灭眼点则正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核心,强调的是“学”。编写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动,他不是教案的翻版,他需要教师从协帮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概况到本量,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纪律,有条理放置学习内容。他还要求教师有立异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刚强于标准,要有害于协帮学生冲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害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害于学生发觉问题。但事实上,我们良多教员正在编写学案的时候往往逢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就变成了所谓的“学案”。试想,这样的学案,怎能脱节“传授化”的影子,怎能正在讲堂上表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思惟?

误区二;学案编写做业化

从性量上看,学案是协帮学生完成学习方针的手段,而习题或考卷则是检测学生学习程度与能力的手段。从内容上看,习题只是学案的一个构成部门,有些教师认为“导学学案”不外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正在设计“学案”时没有颠末当真研究,只是吧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以致机械照搬讲义内容,连编排挨次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若是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制成学生去抄讲义,死记软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谜底,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谜底的过程,根柢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所以学案毫不是纯挚的别的一份额外的家庭做业,要防行把学案搞成又一本“操练册”,从而加沉学生的承担。

误区三:学案编写的共性化

学案编写当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和,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激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决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所以,我们正在预设学案时必需基于全体学生,既要为全体学生的成长与提高而预设,又要能让全体中的每一位正在通过他们的合做探究后有所提高。我们理当按照“三个方针”分层而设,使班级中的每一类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三维方针”的前提下驰显出属于他本人的个性,决不能采纳“一刀切”

误区四:学案编写的“好高骛近”

学案的编写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准绳,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方针不能过高。有的教员正在编写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方针离开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持久这样下去,必将使学生的学习乐趣降低,教学量量得不到保证,所以编写学案必需按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安然平静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把握条理。

22、学[转载]导学案设计案是如何通干预干与题导学落实三维方针的?

学案设计的沉点正在“问题导学”上,它包罗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点。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形式把三维方针贯穿起来。一是知识线。按照学生的认知纪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合条理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绪扶引。二是学法线。正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点学生如何读,如何思,如何操做,从而做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三是德育线。正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表现学习内容的感情价值、世界不雅观、方法讲价值,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准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连续串彼此跟尾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构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23、学案正在教材的开辟方面有哪些价值?

学案把静态的教材进步履态的开辟利用。它把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纪律进行情景化、生化、问题化设计和加工,出格注沉把教材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学生能处置的问题,并提前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正在处置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正在学习新课前,不只对要学习的内容、沉点和难点等一目了然,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充实的思惟准备。使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资流,充实阐扬了教材做为学生次要学习材料的做用。

24、学案编写的开放性表现正在哪些方面?

学案编写的开放性表现正在:①编写的从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聪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细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类合力。②“导学学案”的设计要表现多类能力的分析训练。包罗动眼察看、动耳倾听、动脑思虑、脱手操做、动笔书写,它凸起的是实践能力。③“导学学案”的开放性还表现正在把自正在成长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提高,个性和特长获得充实成长,学生得以自正在和谐的、生动跃的成长。

25、一节优秀的学案理当起到这些做用:①激起动机,激发想象;②紧扣课标,宽阔眼界;③注沉学法,培养能力;④面向全体,条理多样;⑤结构合理,操做容易。

26、有了学案,教师还需要备课吗?

学案虽然是集体的聪慧,可是,学案的利用却是一个个性化的动,教师必需对学案进行立异设计与灵利用。真正利用时,因为不合班级班风、学情和教学进度不尽不异,科任教师本身的教学手艺和讲堂调控能力也不尽不异,有些学案可通用,有些则当各尽所长,区别看待,出格是对学习成就差同较大的班级更当利用不合的学案。所以,教师不可局限于未设计好的学案,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而是要正在当真研究教材和当真研究本班学生学情的根本上,当真研究学案,体会学案的设计狡计,连系本班学生实际,对学案进行加工改良,进一步完美学案,并制定出本班利用该学案的具体法子,让学案愈加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

27、如何连系学案开展教师集体备课?

正在学案利用的试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做:

⑴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核心讲话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出格是连系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利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做好讲话准备。

⑵会商阶段(核心环节):

正在划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起首由核心讲话人从讲学案。次要环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狡计。②学案的利用方法。③操做过程中有可能呈现的问题和坚苦。④如何按照本校或本班实际,对学案进行增删。

⑶完美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会商动,教员们再连系本班的特点和情况,阐扬各自的客不雅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删改、填补、更正、完美,构成适合本班的具有本人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

28、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从性、探究性、合做性学习为载体,以教师的指点或教育为从导,师生配合合做完成教学方针的一类教学方式。这类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只要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并且有害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充实表现教师的从导做用和学生的从体地位,使从导做用和从体做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29、实施学案导学有什么意义?

多年来,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讲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送是单一的、一元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讲堂教学中,正在讲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听、记,是消沉的、被动的顺当者。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唯有当学生能自正在参与立异,自从实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身心刚刚处于最佳形态,思维方能被激。果此以学生为从体,就要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认识的从体,让学生成为思维动的从体。①“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会商、试探,使他们亲身参与讲堂教学,真准确立学生正在讲堂上的从体地位,给学生供给学习的前提和机缘,唤起学生的从体认识,阐扬学生的客不雅观能动性。②“学案导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做性强,并真正有害于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这类教学模式一悔改去教师纯挚讲,学生被动听的“合座灌”教学模式,充实表现了教师的从导做用和学生的从体地位,并和谐统一,阐扬最大效害。正在这类模式中,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学案,当真阅读教材,体会教材内容,然后,按照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本人的概念或见地,师生配合研究学习。这类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脚了学生思维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脚学生自我认识的成长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评价的表现有十分积极的做用。而教师则不只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6:与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引子: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成绩下降之快超出预期。同五年级的四次大型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及格率下降10%左右,优生率下降15%左右,平均分下降近2分。扣除知识难度、试题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成绩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结合导学案教学中的种种不适,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反思。下面谈谈自己两个多月来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一、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

(一)关于导学案:

1、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教学的设计图。我们的教学要依托导学案,但不能“依赖”导学案。导学案是编写者以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编制的,它不可能适合全市每一所学校,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在使用导学案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增补等二次生成,力求达到最佳。既忌“一字不漏”地照搬,又忌完全“弃之不用”,另起炉灶。

2、导学案教学,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交流合作。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五大模块,即自主前置探究、导入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与多维展示、高效点评与答疑总结、当堂自测与反馈。

(二)关于教师:

1、导学案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自己经历了从开始的迷茫、恐慌,到现在的从容、镇定的漫长过程。毫无疑问,煎熬、困惑一直伴随左右。尽管有过两次短暂的培训学习,但终究只是学习了一些形式,课究竟怎么上,自己开始也没有底,只能自己摸索,并在摸索中提高,经历了从“形似”再到“神似”的过程。

2、导学案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强度,但习惯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习惯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突然面对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他人既定,课堂生成的主动权“旁落”学生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消弱的“三难”局面,难以适应之情溢于言表。

3、面对暂新的教学模式,自己只能去探索、去思考、去解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重新研读两次培训的课例,加强与同科教师的交流,认真进行进行反思。积极转变观念,寻求教学思路既定与生成主动权旁落的最佳结合点,重拾教学的“主导权”,力求将二者紧密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达成教学目标上下功夫。

(三)关于学生:

1、学生对导学案显示了更强的适应性,从初始时的“无比好奇”到“习以为常”,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这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可塑性强。

2、学生的学习热情超出预期。导学案的使用,使沉闷的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学困生,导学案教学,使得他们从一个旁观者,转身成了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时不时的代表小组展示,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自信心。

3、学生的表达能力、表现欲望令我刮目相看。使用导学案教学前,学生表现机会少,使用导学案后,由于有“课前三分钟”学生主持环节,有“交流展示”环节,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表现越来越精彩,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作业抄袭现象日益严重。过去,班上抄袭作业的基本没有,而现在每个小组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一个小组六位学生的作业都差不多一样。二是课堂上相互观望。由于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采取小组展示方式,由于评价机制的影响,时间长了,交流、展示的机会往往留给了小组中学习好的几个,其他学生也不愿主动参与了。

(四)关于小组建设与评价:

导学案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小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就分组问题,和班主任一起商量,反复权衡,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尽量均衡,以便于评价。同时挑选、培养小老师、小组长,指导小组取组名、组号,制定组规。

对于小组评价,感受最深的是注意公平、激励,力求科学。尽量给每个小组创造均等的交流、展示的机会,忌过多的关注某个小组、某个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可采取简单问题“大号”答,较难问题推荐答;常规见解一颗星,独特见解两颗星的办法鼓励学生质疑、创新,标新立异。

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困惑:

(一)关于小组座位问题: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学习,那么分组不可避免。但学生的座位如何编排,一直困扰着我们。开始是六人一组围坐法,因为考虑到学生的用眼卫生问题,一周后取消。而后采取竖排法,学生面对面,侧对黑板。同样因为看黑板不方便,影响学生健康及学生易走神问题,两周后舍弃。最后采用横排式,跟常规坐法差不多,不过三人一横排,平时面对黑板,小组交流讨论时,单排学生转身而坐。三种坐法,各有利弊,但不知采用何种方式更加科学。

(二)关于小组评价问题: 既然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那必将进行评价,但如何评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全市举行的两次导学案研讨课来看,有教师评价、记录的,也有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由学生记录的,更有只简单评价而不做记录的。几种评价方式也是各有利弊,教师不可能全程记录,让学生记录更是弊大于利。不评价吧,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再者,由于多采取不完全记录法,对于评价结果,学生颇有微词。究竟如何进行评价,有待探讨。

(三)关于教师主导作用问题:

导学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前置性学习,重视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在自主探究环节往往要花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程。教学中常常出现尴尬局面,是教师强行中止学生的探究、交流,还是让学生继续下去?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还是继续发挥学生“体”的作用?不“导”吧,教学任务完不成,不“体”吧,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真是两难。

(四)关于因材施教问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每一位教师都熟知的道理。但现在就有一个困惑,我们学校地处城郊,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基本没有自学习惯。而导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前置性学习环节。试想一下,那些学困生,即便是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还有那些课前不自学,上课时不习惯看书的学生,基本上也是一头雾水,你让他讨论,他讨论什么呢?原来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学习,现在教师主导地位消弱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能发挥,造成一节课下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学优生,又使学困生有所进步,一直是我们寻找的目标。

(五)关于多媒体手段运用问题:

过去的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习惯,从情境创设到探究体验,到巩固拓展,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如今,由于有导学案前置性学习环节,使得创设情景似乎已无必要。在自主探究与展示交流环节,由于强调当堂生成,多媒体课件预设显得画蛇添足。而在当堂检测环节,由于导学案人手一份,再用电子白板显示出来,显得有些多此一举。我感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导学案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弱,不知道怎样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六)关于“书”“案”结合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花费了编者大量的精力,许多课时的导学案都有学法提示,对重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相当好。但不可否认,少数课时的导学案是学生没法接受的。在使用导学案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在自主探究环节,探究的要求在导学案上,但要解决它,需要阅读教科书。学生要将导学案和教科书同时打开,一手指着导学案,一手指着教科书,眼睛要不停在二者之间移动,眼睛很容易疲劳,学习效率自然降低。如果教师要将这些用课件展示出来,由于没有电子稿,教师要录入到课件中,工作量又太大。这些怎么解决,值得思考。

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1、从理论上说,导学案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摈弃了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课改,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既然是改革,那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大的不说,具体到导学案的编制、教师的培训、教学的视导、教学的研讨、教学的评价都需要及时跟上,但现在这些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教师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对如何实施导学案教学也是一头雾水,只是没办法才硬着头皮上。由于缺乏指导,担心成绩下滑(要全市排队哟),现在就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的是导学案,上的是老一套,有的教师只在讲公开课时用导学案教学,也有教师是“用导学案上一遍,再用课件上一遍”(教师原话)。这既浪费了物力、财力,更浪费了人力。

2、从实际来看,既然是改革,当然就有风险。改革肯定会走弯路,怎么办?一是我们的培训要跟上,要让教师从观念上认同,认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知道为什么改;从方法上掌握,掌握基本的教学流程,知道怎么改。要让教师“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二是我们的评价要跟上,要给课改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要让教师“心中有底”,允许教师教学质量的合理“下滑”,否则,谁敢改?谁敢真改?三是我们的教师要着眼于长远,既然是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自我成长的事情,就要认真参与。要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定能找出问题所在,并一一攻克。

3、相对于我们这类的学校来说,所面临的困难是最大的。因为生源质量较差,我们的课改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个月不行就半年,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只要我们坚持并去思考它、解决它,胜利的曙光就会离我们不远。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我们应将传统教学与导学案教学有机结合,在“导学案”中的“导”字上下功夫,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做到适时、及时、恰当。教学前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等要素,进行合理预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补救和强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厂牌工衣发放管理程序下一篇:庆国庆文艺晚会主持词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