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

2024-05-05

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精选8篇)

篇1: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

离休干部政治待遇的有关政策及规定

受党中央早在1982年中发13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老干部离休以后,一定要很好的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应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

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中组发【1981】17号文件“关于安排和组织好离休、退休、退职党员组织生活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把安排和组织好离休退休退职党员的组织生活,列入重要议程。要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注意总结推广做得好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切实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关于老干部阅读文件规定。

1981年中组部和中央办公厅下发厅(密)发【1981】36号、组通字【1981】40“关于离退休干部阅读文件的通知”,要保证离退休干部能够与同级在职干部一样阅读文件,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就地安置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由原工作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他们阅读文件,并建立切实可行的阅读制度。

1、按照中央文件规定的阅读、发放范围,根据离退休干部人数,适当的增发中央文件,专供各级离退休干部阅读,需

要增发多少份文件,各单位可以报市委办公厅增发。

2、要让离退休干部和同级在职干部一样,阅读文件材料。发给在职干部的学习材料,应同样发给离退休干部。

3、各级党委组织要建立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文件制度,对行动有困难的可以用车辆接到单位来阅读,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可指定专人到家里和医院向他们传达重要文件精神。

4、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发给离退休干部的专用的文件、资料,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严防失密泄密。

三、关于老干部报刊征订工作

新党老字【1986】14号文件要求各级老干部门要在尊重老同志何种报刊意愿的前提下,为他们顶一种报刊,其费用从老干部公用经费中列支。

1、公用经费包括活动经费和特需经费共计900元,特许经费主要用于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支。(新人发【2002】40号、乌人字【2002】72号)

2、活动经费主要用于组织离休干部发挥作用,开展文体活动、订阅学习资料、节日慰问活动、健康疗养和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等开支。公用经费不得平均发给个人或挪作他用,当年结余可以跨使用。

四、《关于离退休干部上老年大学学费报销问题的通知》

新党老财基字【1992】19号文件的规定。

1、离退休干部在新疆老年大学及其分校学习,凡学习一个专业的,其学费由离退休干部原工作单位全部报销;凡学习两个专业的,第二个专业的学费,由离退休干部原单位报销50%,个人负担50%;从学习第三个专业起,学费全部由个人自理。

2、离退休干部上老年大学,因报销的学费,在其单位离退休干部活动费中列支。

五、关于老干部探亲和享受一次性探亲待遇的问题

根据劳人老【1982】10文件《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老干部离休后,除按国家规定享受探亲待遇外,本人还可按现行差旅费开支标准报销一次探视父母子女回原籍的往返车船费,住宿费和伙食费自理,陪同人员费用自理,另外只报直线,绕道费自理,时间不限。

一、离休干部健康疗养、参观和车辆配置的规定

1、根据劳人老【1983】17号文件规定,组织老干部健康疗养要从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期分批地进行。

2、关于参观工农业建设,可按照劳人老【1983】18号文件执行,这项活动以就近就地为主,原则上限于自治区境内。

3、离退休干部用车配车标准,新党办【1995】30号规定,厅级离退休干部4人配备一辆;其他离退休干部、职工,50人配备一辆;超过200人以上,视单位情况适当增加。

二、关于干部逝世后,丧事处理的具体规定

根据新党老字【1993】28号《关于自治区国家干部逝世后丧事处理的具体意见》

1、国家干部逝世后,要移风易俗,从简办丧事。遗体火化后,提倡不留骨灰,可按各地陵园、殡葬馆的规定办理,个人和单位不得另建骨灰存放点,更不得将骨灰入棺土葬。采用其他方式保留骨灰的,费用自付,少数民族干部逝世后,可按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办理丧事,遗体不实行火化。对于符合新政发【1982】305号文件规定,可以进市烈士陵园的少数民族干部,如本人生前有遗言,要求不如烈士陵园,而在公墓安葬的,可以尊重他们的生前遗愿。

2、国家干部逝世后,不成立治丧机构,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殡仪馆、公墓所在地举行小型简朴的送别活动,由家属和单位的有关领导参加。

3、地厅级(含提高副厅级待遇的)和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的干部逝世后,可以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老干局名义送花圈,费用由治丧单位报销。关于送花圈的程序,93年12月由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仆告处理程度备忘录》规定:凡收到在我市曾任地市级以上的离退休

干部逝世的仆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合送一个花圈,由市委老干局办理。收到在我市曾任或现任各部门、各单位县职领导逝世后的仆告,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合送一个花圈,离退休的由市委老干局办理,现任的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办理。

4、逝世者的生平由所在单位负责撰写,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审定,家属和亲友可以向组织提供逝世者的有关情况,但不能干预。

5、根据中组部的指示精神,党员干部逝世后,凡家属提出遗体上覆盖党旗要求的,经所在单位党组织研究同意,可以覆盖党旗,但党旗不能随遗体火化,骨灰盒上可覆盖5号党旗(规格:长96厘米、宽64厘米)。

6、火化推行区的干部逝世后,骨灰盒原则上就地存放,老红军骨灰盒可存放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

7、地厅级和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逝世后,可在《新疆日报》发布消息。

8、关于刊登去世消息的程序问题,离休的地厅级和老红军先报市委老干局审核后报自治区老干局,并附本人简要生平和生前免冠照片两张

篇2: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

主要有九项:

一是阅文制度。坚持按规定组织老干部看文件,每月至少一次,并要设立“阅文室”。

二是政治学习制度。组织老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按照传达范围及时向老干部传达重要文件。

三是通报工作制度。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每年不得少于1—2次。

四是参加重要会议制度。召开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等重要会议,应有老干部代表参加,或邀请老干部代表列席会议。

五是走访慰问制度。重大节日和重要社会活动,主办单位应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对患病住院和有特殊情况的老干部,要及时慰问探视。

六是组织生活制度。要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定期过组织生活。老干部党支部交纳的党费,40%留给支部作为活动经费。

七是参观考察制度。有计划地就地就近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工农业建设项目。

八是联系老干部制度。建立在职领导与同级老干部的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沟通思想,密切联系。

篇3: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

这部分企业离休人员2001年以前, 其待遇是按照企业离休干部的计发办法计算的, 待遇普遍低于机关同职级离休干部的水平。2000年自治区党委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意见》, 2001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老干部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解决养老保险自治区统筹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低于行政机关同级离休干部离休费问题的通知》 (内劳社养字[2001]1号) , 从2001年1月1日起, 参加自治区统筹的企业离休干部依据机关工资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 统一按照机关离休干部的标准和项目进行了规范, 原离休费低于机关同职级离休干部离休费的, 差额部分予以补齐;各盟市也相应出台了有关政策, 统一按照机关离休干部的标准和项目进行了规范, 从而参加统筹的企业离休干部均享有了与机关同职级的待遇, 企业离休干部待遇低于机关同职级离休干部待遇的问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

但是, 近几年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的关怀, 国家和自治区曾多次出台政策, 对离休干部的待遇进行调整, 特别是从2008年3月开始, 先后4次调整了离休干部生活津贴, 2次调整了离休干部护理费, 1次调整了离休干部交通费, 全区平均每位离休干部调整待遇增加了2000元左右, 其中中央、自治区驻呼和浩特企业抗战时期厅局级离休干部平均增加3000元, 驻呼和浩特解放战争时期处级离休干部平均增加1900元, 驻呼和浩特解放战争时期科级离休干部平均增加1300元, 较2007年底离休费平均增加了近1倍。然而, 目前离休人员待遇调整存在着不同统筹层次、不同地区间、同一统筹层次不同地区间不平衡, 执行时间不统一, 操作困难大, 执行滞后等问题, 造成企业离休人员怨声载道, 上访频繁, 好事未办好。从一年多调整企业离休人员津贴情况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离休干部生活津贴调整后, 待遇平衡被打破, 个体差异较大

1、 参加自治区统筹的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与地方企业的同职级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差别较大, 如参加自治区统筹的驻呼和浩特地区中央、自治区直属企业的离休干部在第一次调整增加津贴时正厅级享受的标准是1207元, 正处级享受的标准是1004元, 正科级享受的标准是916元;包头市属地方企业同职级享受的标准分别是1853元、1502元和1333元, 分别相差646元、498元和417元;乌兰察布市属地方企业同职级享受的标准分别是780元、665元和565元, 与驻呼和浩特中央、直属企业同职级享受的标准分别相差427元、339元和351元。

2、参加自治区统筹的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 尽管属同一单位, 同一统筹范围, 但由于离休时不在同一地区, 享受津贴的标准就有很大的差别, 特别是驻呼和浩特中央、直属企业与驻其他盟市相比就具有代表性, 如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呼市离休的正厅、正处、正科第一次调整生活津贴, 比下属企业包头市供电局相同职级的离休干部少646元、498元和417元, 比下属乌兰察布市供电局相同职级的离休干部多274元、170元和176元;从各盟市直属企业执行的情况看, 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只是增加或减少程度不同。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参加自治区统筹的驻包头军工企业 (一机、二机、二○二) 、包头铁路分局和煤炭、电力、金融、保险邮政、电信行业的二级企业, 这些企业的离休干部人数达一千多人, 居住相对比较集中, 反响比较强烈, 要求和当地离休干部享有同样的待遇, 占参加自治区统筹的中央、直属企业离休干部4063人的30%多;

3、不同的统筹范围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如上例乌兰察布市市直属地方企业的正厅级、正处级、正科级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与包头市市直属企业同职级的相比, 分别相差1073元、837元和768元, 包头市的正科级调整后的津贴1750元, 比乌兰察布市的正厅级调整后还要多970元。

4、 同一统筹范围内盟市级企业与旗县级企业同职级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也有差别, 参加旗县级统筹的离休干部达3326人, 占总人数的30%多, 严格地讲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要低于盟市级统筹的标准

二、全区执行离休干部生活津贴的时间不同

全区各统筹地区执行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的时间不一致, 差别也很大, 全区12个盟市从2007年1月1日执行的有7个, 从2007年7月1日执行的有4个, 从2007年5月1日执行的1个。

三、执行政策可操作性差, 不宜理解, 时间滞后, 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按照自治区调整企业离休干部津贴的有关政策, 参加自治区统筹的驻呼和浩特中央、直属企业离休人员按照自治区直属机关同职级离休人员规范后的标准执行;驻盟市的按驻呼和浩特直属机关同职级规范后的标准和所在盟市机关同职级规范后的标准各50%确定;驻旗县区的按驻盟市直属机关和旗县区规范后的标准各50%确定;参加盟市级统筹的离休人员, 驻盟市所在地的, 执行盟市同职级规范后的标准, 驻旗县的按盟市直属机关和所在旗县同职级规范后的标准各50%确定。

上述调整办法, 实际上是自治区有自治区的办法, 盟市有盟市的办法, 旗县有旗县的办法, 每一个办法和标准都不一样, 执行的时间都不一致, 盟市直属企业驻旗县的离休人员要等到旗县调整完成以后才能调整, 自治区驻盟市直属企业要等到各盟市所有离休干部调整完成以后才能调整, 这样往往驻呼和浩特的中央、直属企业要快于驻各盟市的, 各盟市直属的企业要快于驻旗县的, 时间有的竟差几个月, 另外数据传递也不顺畅, 自治区社保局要调整驻呼和浩特以外单位的离休人员生活津贴, 必须要了解各盟市、旗县的调整标准, 而发文的几个部门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提供完整的资料, 而自治区社保局要获取这些数据文字资料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同时, 获取的数据文字资料与离休人员实际增加的金额也相差很大, 解释工作也相当困难。

在2008年待遇调整津贴以前, 不论是否同一地区还是同一企业, 只要相同职级, 任职年限相近, 参加工作时间相同, 待遇都是一样, 现在待遇不论是同一地区还是同一企业, 尽管相同职级, 任职年限相近, 参加工作时间相同的待遇也有可能不一样, 有的差别近千元, 在补发调整的津贴时, 由于各地执行时间不一样, 补发的金额自然有差距, 有的相差几千元, 再加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企业离休干部有反应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四、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

鉴于企业离休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和目前待遇调整存在的问题, 建议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 将离休干部统一纳入到老干部局统一进行管理, 驻呼和浩特的中央、直属企业离休干部统一纳入到自治区老干部局管理, 驻各盟市的随同各盟市机关、直属企业的离休干部统一纳入到所在盟市老干部局统一管理, 旗县的离休干部也统一到盟市老干部局进行管理。

2.建立科学调整机制。

针对目前同一地区、同一企业、相同职务, 不同统筹范围, 不同待遇标准的问题, 按照不分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 不分是自治区统筹还是旗县统筹, 不分是否在同一地区, 建立按照职务或级别, 统一标准, 统一调整时间的离休人员待遇调整机制。

3、加强调查研究。

鉴于企业离休干部目前的调整办法, 标准不统一, 可操作性差, 执行发放时间不统一, 离休干部反映比较大等特点,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整离休干部待遇时, 应尽可能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 多征求基层的意见, 多征求有关部门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意见。

离休干部作为特殊的群体, 确保他们老有所养, 安度晚年, 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我们不但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 更要在经济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不仅要确保他们按时足额领到离休金, 还要让他们领的顺心, 花的开心。

摘要:近年来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的关怀, 国家和自治区曾多次出台政策, 对离休干部的待遇进行调整, 然而, 目前离休人员待遇调整存在着不同统筹层次、不同地区间、同一统筹层次不同地区间不平衡, 执行时间不统一, 操作困难大, 执行滞后等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离休干部待遇,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1]内劳社养字【2001】第1号, 关于解决养老保险自治区统筹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低于行政机关同级离休干部离休费问题的通知[S].

[2]内财综【2008】826号,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老干部局关于规范调整自治区直属机关离退休人员补贴占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比例的通知[S].

[3]内劳社字【2008】5号, 关于企业离休人员参照机关离休人员规范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S].

[4]内纪发【2008】1号,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组织部监察厅财政厅人事厅审计厅关于应发《规范驻呼和浩特市市区外自治区直属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S].

篇4:我省离休干部医疗待遇有关规定

一、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

1 离休干部凡是在《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范围内用药应当实报实销。使用《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应由离休干部自行负担。在使用自费药品时医护人员应征得离休干部本人或家属同意。

2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跨省(区、市)易地安置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赣组字[2011]1号)精神,跨省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看病用药使用当地《离休干一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或《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经省公费医疗或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后,其医药费报销实行随到随报。对跨省(区、市)安置的离休干部,医保经办机构根据需要可从离休干部本人个人账户限额内提供不低于5000元的医药费备用金(最高不超过本人个人账户金额),用于离休干部看病报销周转。参加公费医疗和自办医疗单位的离休干部医药费备用金,参照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确定的标准,由各单位自行负责落实。

二、离休干部特殊情况用药

为了更好地从生活上关心照顾离休干部,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卫生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医疗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赣老发[2005]3号),文件规定:离休干部使用《公费医疗药品目录》和《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外的药品中,对抢救危重病人确需的药品,经审核后予以报销;对确因病情需要使用目录外的药品,应经管理部门事先批准才能报销。

三、提高离休干部医疗待遇

1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4号)精神,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2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费报销标准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5号)精神,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处级及以下的离休干部,按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

3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09]58号)精神,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司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4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4号)精神,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5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4号)精神,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6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09]58号)精神,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县处级及以下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司局级医疗待遇。

责编 水海

篇5: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097 更新时间:2007-8-4

一、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

1、什么是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两个待遇“?

答: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两个待遇是指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文件依据:国发[1984]171号)

2、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包括哪些内容?

答:军队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主要包括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一些重大节日和庆祝纪念活动,党员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逝世后骨灰可覆盖军旗,授予离休干部《离休干部荣誉证》、功勋荣誉章,安排离退休干部担任一定的荣誉职务等。(文件依据厅(秘)发[1981])76号、组通字[81]40号,[76]政办字第4号,[1979]政办字第34号、[1982]政干字第481号)

3、哪些军队离退休干部可以安排担任荣誉职务?

答:对资历较深、贡献较大、有一定影响的离休退休干部,可由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安排他们担任荣誉职务。(文件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1号)

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荣誉章有哪几种?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荣誉章分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红星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四种。(文件依据:中央军委《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

5、哪此军队离休干部可以被授予功勋荣誉章?

答:(1)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军队离休干部和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军队离休干部。

(2)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大校以下军衔或者未被授予军衔的军队离休干部;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但是1965年5月22日以后爱降职、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军队离休干部和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但是1965年5月22日以后受降职、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军队离休干部。

(3)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的是:1937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期间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休干部。(文件依据:中央军委《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

二、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

1、军队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有哪些具体项目?

答:军队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具体项目包括:离休费、副食品价格补贴、生活补贴、粮油补贴、教龄护龄补贴、地区生活补贴、交通费、探亲路费、荣誉金、防暑降温费、保留福利补贴、少数民族补贴、政府特殊津贴、残废金(伤残保健金)、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公勤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电话补贴费、水电补贴费、军粮差价补贴、冬季取暖补贴费、军人职业补贴费、服装费、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

2、什么是离休干部的离休费?

答: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是指本人在职时计发的最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3、军队对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作了多少次调整?

答:民政部门从接收安置军队离休干部起到2002年止,按照军地有关文件对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作了17次调整提高。

4、生活补贴的标准和发放范围是什么?

答:生活补贴的标准和发放范围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人每年增发2个月基本离休费;1937年7月7日至1943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人每年增发1个半月基本离休费;1942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人每年增发1个月基本离休费。(文件依据:国发[1982]62号)

5、教龄护龄津贴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教龄护龄津贴标准是:,从事本职工作满五年不满10年的,每人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人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10元。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改革的军队干部,离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其教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费基数;离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文件论据:中央军委[1985]8号,[1996]政联字第9号)

6、地区生活津贴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自2000年1月1日起,按各地区标准执行。(文件依据:[2001]政干字第479号)

7、交通费的标准是多少?

答:交通费标准是:A:离休干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来已发的15元);B:退休干部每人每月90元。发放交通费后,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个人用车自理。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文件依据:[2004]政干字第164号)

8、离休干部探亲路费的报销标准是什么,从何执行?

答: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志愿兵),与父母(含配偶为独立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时间由每四年改为每两年一次,往返车船费按照现行规定报销。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文件依据:[2004]政干字第24号)

9、荣誉金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荣誉金的标准是:荣获一、二级红星匣荣誉章的离休干部每人每月30元;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的离休干部每人每月25元;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的离休干部每人每月20元。自1988年7月1日起执行。(文件依据:[1988]政老字3号、[1988]财标字04号)

10、防暑降温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执行?

答: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的了暑降温费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20元、10元统一调整为60元。(说明:江西省执行每年六个月,即4~9月)。(文件依据:[2005]政干字第357号)

11、保留福利补助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执行?

答:保留福利补助标准每人每月60元,自1993年10月起执行。(说明:含书报费18元)。(文件依据:[94]财社字第19号)

12、保留伙食补贴标准是多少,从何执行?

答:保留伙食补贴标准每人每月50元,自1993年10月起执行。(文件依据:[94]财社字第19号)

13、伤残保健金的标准是多少?

答: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14、生活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答:生活补贴的标准是:正军每人每月205元、副军195元、正师185元、副师175元、正团165元、副团155元、正营以下150元。从1996年10月起执行。(文件依据:[1998]政干字第468号)

15、住房补贴的标准是从少,从何执行?

答:住房补贴的标准是:正军职(含相当职务等级的专业技术和文职离退休干部,下同)120元,副军职105元,正师职65元,副师职58元,正团职50元,副团职45元,营职以下40元;六级退休士官45元,五级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后复员无工作的女同志35元;领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离退休干部遗属35元。从2004年5月1日起执行。(文件依据:[2004]政干字第497号)

16、公勤费、护理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公勤费的标准是:(1)按规定享受全费标准的,由每人每月400元调整为800元;半费标准的,由每人每月200元调整为400元;全费四分之一标准的,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200元。(2)护理费的标准是:按公勤费的全费标准执行,每人每月800元。(3)公勤费和护理费只可享受一种。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文件依据:[2004]政干字第498号)

17、住院伙食补助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执行?

答:自2003年1月起,按照总后勤部[2002]后需字第109号文件规定,执行二类灶加三类补助,咸去个人应交伙食费标准,即为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文件依据:[2003]政干字第49号)

18、电话补助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电话补助费的标准是:老红军每人每月13元,其它离休干部10元。自1997年1月起执行。(文件依据:[1997]政干字第469号)

19、水电补贴的标准是多少,从何进执行?

答:水补贴标准是:师职每人每月8吨、团职以下5吨;电补贴标准是:正军每人每月16度、副军14度、师职10度、团职8度、营职以下6度。从1997年1月起水电价格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执行。(文件依据:[1996]政联字第9号)20、冬季取暖补贴标准如何执行?

答:冬季取暖补贴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取暖地区范围,参照取暖地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取暖费的标准。(目前执行的是每人每月120元/年,不分级别年龄。具体文件待查)

21、军人职业津贴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军人职业津贴的标准是:正军每人每月380元、副军360元、正师340元、副师320元、正团300元、副团280元、正营260元、副营240元、正连220元、副连200元、排职180元。从1999年1月起执行。(文件依据:[1999]政干字第149号)

22、军粮差价补贴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军粮差价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粮食定量550克植物油50克、黄豆80克,从2000年1月1日起每年补贴标准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文件依据:[2000]政干发字第489号)(具体文件待查)

23、服装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服装费的标准是每人每月为:热区43元,亚热区和温区44元,寒区50元,高寒区54元,自2000年10月1日起执行。

24、离休干部医疗费的中央标准财政拨款标准是多少?

答:离休干部医疗费的中央财政拨款标准是每人每年1000元,自2000年1月起执行。(文件依据:财社字[2000]31号)

25、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生活补助费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从2007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含退休志愿兵)发放生活补助。具体标准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每人每年500元,退休士官每人每年250元。生活补助在“元旦”、“春节”、“五一”、“八一”、“十一”五大节随离休退休费发放。(文件依据:政干[2006]559号)

26、离休干部特需费的标准是多少,如何管理使用?

答:离休干部的特需费标准:每人每年504元,经费由管理单位掌握使用,主要用于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支。(文件依据:政干[2002]556号)(具体文件待查)

27、离休干部牺牲、病故后有哪几项经费可以继续发给遗属?标准是多少?

答:离休干部牺牲、病故后基本的离休费、地区津贴、公勤费、交通费、荣誉金五项可以继续发给遗属。标准是以上五项为基数的6个月工资(文件依据:[94]财社字第19号附件4)。

28、离退休干部丧葬费的计发基数包含那几项经费?

答:

1、离休干部二项: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

2、退休干部一项:退休费。

29、离休干部牺牲病故后离休费、地区津贴、公勤费、交通费、荣誉金何地不再发给遗属?

答:离休干部的这五项经费从离休干部牺牲、病故后的第一个月发入6个月,到第7个月停发。(文件依据:[94]财社字第19号附件4)。30、离休干部随军遗属定期生活补助标准是多少?从何时执行?

答:

1、离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孀的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是:离休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级别)以下的每人每有600元,师职700元,军职800元。

2、离休干部遗霜有固定工资收入,其收入总额低于上述标准的,补足差额部分。(文件依据:政干[2006]23号)。

31、离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的条件是什么?

答:因战因公伤残和瘫痪、双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以及年满70周岁的离休干部可以享受护理费。护理费由省级管理部门审批。(文件依据:[1996]政联字第9号)。

32、对年满70周岁离休干部享受的护理费如何发放?

答:对在1995年6月30日前年满70的离休干部,从1995年7月1日起执行,以后年满70周岁的离休干部,从年满70周岁之月起执行。

三、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

1、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有哪些具体项目?

答: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具体项目包括:退休费、副食品价格补贴、生活补贴、粮油调价偿、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保留福利补助、保留伙食补贴、少数民族补贴、防暑降温费、政府特殊津贴、残废金(伤残保健金)、生活补助、住房补贴、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电话补助费、探亲路费、水电补贴、生活补助费、冬季取暖补贴、军人职业津贴、军粮差价补贴。

2、军队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后,执行什么生活待遇标准?

篇6:国企离休干部管理规定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党办-3A-01-010

国企离休干部管理规定

根据中央和省、市1982年以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组织机构

1.1 公司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公司总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任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组员:党委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门、后勤部门、劳资部门、保卫部门、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1.2 党委办公室负责老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1.3 建立离休干部党支部,负责离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管理职责

2.1 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

2.1.1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老干部的方针政策,维护老干部的合法权益。2.1.2 研究、决定公司老干部的重要问题。2.1.3 审批党委工作部提出的老干部工作计划。2.2 党委办公室

2.2.1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落实老干部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制订具体执行方案。

2.2.2 负责安排老干部的组织生活、政治学习、文件传达、参加重要

共 3 页

第 1 页

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党办-3A-01-010 会议及其他活动。2.2.3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2.2.4 组织走访老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2.5 落实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和体检工作。2.2.6 按规定编制并合理使用老干部活动经费。2.3 离休干部党支部

2.3.1 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和党委的工作安排,组织离休干部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和参观活动。

2.3.2 了解老干部的思想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

3.1 离休干部根据离休后享受的职级,按同级在职干部规定的范围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和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对因病不能参加会议的离休干部,重要文件或精神要派人上门送阅或传达。3.2 发给在职干部的学习资料,同样发给离休干部。3.3 离休干部要编入学习小组,定期组织政治学习。3.4 离休干部党员要编入党支部,定期过组织生活。

3.5 重大节日和重要政治活动,邀请离休干部或他们的代表参加,并安排适当的席位就座。

3.6 公司领导定期参加老干部会议,通报公司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

共 3 页

第 2 页

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党办-3A-01-010 和要求。

3.7 适当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了解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家乡的巨大变化。外出参观要周密组织,热情服务,确保安全。

3.8 重大节日、高温期间、生病住院,要召开茶话会或走访慰问,为他们排忧解难。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

4.1 根据上级规定,及时办理增加离休金的手续。4.2 上级规定由公司发放的各种费用,及时领取发放。4.3 根据离休后的职级,按规定落实老干部的住房待遇。

4.4 做好老干部开会学习和参观活动期间的医疗保健工作,按时组织老干部参加健康体检。

4.5 根据上级规定和公司老干部会议决定,离休干部看病和参加会议,乘公共汽车有困难的,乘出租车,费用凭发票给予报销。4.6 离休干部除享受上级规定的各项离休待遇外,享受在职同级干部的各项非生产(工作)性福利待遇和退休职工的各项待遇。

制订部门:党委工作处(党委办)

审核:杨伟良

管理处审定:宣建清

共 3 页

篇7:离休干部待遇新规定

【发布日期】1992-05-30 【生效日期】1992-05-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关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休养所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

(一九九二年五月三十日广东省民政厅)

第一条 第一条 根据民政部颁发的《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以下简称军休所)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管理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安度晚年。

第三条 第三条 军休所是民政部门领导下的事业单位,承担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军休所的领导,民政局要简政放权,贯彻“专编专用,专款专用,专车专用,专物专用”的原则,确保军休所具有人、财、物使用管理权和开展生产经营自主权,发挥军休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搞活军休所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民政部门和军休所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军休所机构、人员配备,要按广东省编制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事局、广东省劳动局、广东省民政厅〔85〕粤安办字第24号《关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军休所工作人员配备要选配政治思想好、年轻力壮,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尊老敬贤,热心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的人员担任。军休所干部的配备、调动,要报上级军休办备案。

第五条 第五条 军休所实行所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参与民主管理的体制。各级人事、民政部门一定要选调事业心强、民主作风好,年富力强,廉洁奉公,有较强工作能力,热心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的人员担任所长。所长的职责是:实施所内行政业务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领导全所工作人员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对重大问题要实行民主决策。

第六条 第六条 军休所要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军休所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保证办所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七条 第七条 军休所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管委会成员应在推荐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委员可连选连任,管委会可以根据老干部的人数多少,由三至五人组成,设主任、副主任一至二人。管委会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党组织和所领导搞好军休所建设,反映老干部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维护老干部的合法权益,搞好内外关系。

第八条 第八条 军休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全所人员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革命传统和组织纪律的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要保持革命晚节,尊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相互理解,团结协作。

第九条 第九条 军休所要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廉政措施,勤俭办所。军休所的各项经费,除按上级政策规定应发给个人的部分外,其余均属公用经费,应由军休所统一掌握使用,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挪用和挤占。要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认真检查监督。军休所对大项目的经费开支,在坚持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所长审批制度。要自觉接受同级民政财务、审计部门和上级军休办的检查监督。

第十条 第十条 军休所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政策公开,经济公开,管理公开”。所长要定期向民政部门和军休办汇报请示工作,定期向工休人员通报全所工作情况。要积极开展以所为家的活动,发挥全休工休人员当家作主的精神,群策群力建设好军休所。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应与地方同职级离休退休干部享受同等的政治待遇。军队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原则上应保持军队管理的离休干部的标准,要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以及民政部、财政部对军队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方面所作的有关规定执行。军队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除退休生活费及国家规定的补贴外,地方政府规定自行增加发给党政机关退休干部的各种地方性补贴,军队退休干部原则上按照安置地的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直接管理的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编造预算列支。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军休所要做好集体性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阅文件、听报告、过民主生活,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晚年的文化生活;组织好重大节日的慰问联欢活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老干部的积极性。开展评选文明所、文明楼、文明家庭,评选优秀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先进工作人员的活动,并大力宣传表彰好人好事。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军休所要积极协助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应按当地同级干部的条件享受公费医疗,由卫生部门或当地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办理公费医疗事宜。军队离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退休干部的医疗费超支,由当地地方财政解决。有条件的军休所要设立医务室,要建立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个人的医疗健康档案。对患急病重病的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军休所要大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服务型或生产型、开发型的生产经营项目。要严格依法经营。生产经营要独立核算,收益公开,分配比例按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加强对分散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政治、生活待遇,定期上门家访,重大节日要登门慰问,征求意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加强军休所车辆使用管理工作。军休所的车辆主要用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集体活动和服务管理工作,要健全用车管理制度。加强驾驶人员教育,实行奖惩制度,确保行车安全。工休人员私事及有关单位用车,应按规定收费。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做好军休所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毒工作,建立建全保卫制度,加强防范意识教育,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军休所院内的安全。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因事离所外出时间在两天以上或到外地时,应报告所领导。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军休所的房产、土地、公共设施、道路、围墙、树木等均属于国家财产。军休所对所内的固定财产,要指定专人负责,实施管理,分类造册登记,建立资料档案,妥善保存,定期检查。严禁私人侵占、挪用和私自转让公共财产。对损坏、拆毁住房及公共设施者,要照坐赔偿,情节严重者,要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篇8:我省抗战离休干部有关政策待遇

一、提高医疗待遇

1.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4号)。

2.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处级及以下的离休干部,按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费报销标准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5号)。

3.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正司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09]58号)。

4.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4号)。

5.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为副厅局级的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54号)。

6.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县处级及以下离休干部,提高享受副司局级医疗待遇《中共江西省委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提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09]58号)。

二、提高生活补贴标准

1.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生活补贴由原每人每年增发两个月的基本离休费,提高到每人每年增发三个月的基本离休费。

2.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生活补贴由原每人每年增发一个半月的基本离休费,提高到每人每年增发二个半月的基本离休费。

3.1943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生活补贴南原每人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基本离休费,提高到每人每年增发二个月的基本离休费。

4.执行时间:从2011年1月起执行《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提高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的通知>的通知》(赣组字[2011]66号)。

三、提高护理费标准

1.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护理费由原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

2.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部护理费南原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元。

3.执行时间:2014年1月起执行《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赣老发[2014]1号)。

附:1.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从2011年起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基本离休费作为生活补贴(赣组字[20l 1]66号)。

2.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从2014年1月起护理费标准提高为每人每月600元(赣老发[2014]1号)。

上一篇:医院变电所安全制度下一篇:社会实践报告——新农村建设(萧山戴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