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四节

2024-05-05

体育教案四节(精选5篇)

篇1:体育教案四节

《第四节 鱼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3.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重点

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运动方式。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教法及学法指导

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教具学具准备

鱼的外部形态教学挂图或各种鱼外部形态的影像资料或图片以及水生动物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引入新课。了解多种多样的鱼。学生探究了解: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

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

四、认真观察课本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成果展示质疑深化]

一、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鱼的呼吸:鳃

二、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

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 拓展反思: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2、哪些特点对水中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鱼的外部特征,及通过探究实验得出鱼鳍的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但又要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逐渐让学生做事要先考虑周全,再去做的行为习惯。

篇2:体育教案四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认识北京古城的成长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过程与方法:

2、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的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教学难点:渗透人与环境和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抗战胜利70周年首都阅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次阅兵是在哪里举行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你心目中北京的符号有哪些?

二、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1、概况:北京面积: 人口:

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40°N 116°E 海陆位置:位于 西北,面临 海

相对位置:东临 市,其余三面被 省包围。

3、自然地理特点: 1)地形地势:

读图观察: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形单元? 2)主要河流:

读图观察:北京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它们的流向与地形有何联系? 3)气候:位于 温度带,干湿区

属 气候,特点

4、北京的职能:

5、北京拥有 年的建城史和 年的建都史。

6、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

7、北京的现代化都市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展示交流:

学生分组汇报,进行交流。

三、)合作探究: 1、35页1题 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35页2题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址在空间上怎样变化? 分析北京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四、)展示提升:

1、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2、如何保护这些名胜古迹?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3、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

三、全课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训练:

1、北京面向的海域是()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2、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

A、故宫 B、天坛 C、颐和园 D、秦始皇兵马俑

3、北京旧城排列为()

A、棋盘状 B、放射状 C、环状 D、不规则状

4、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筑是()

A、四合院 B、高脚屋 C、竹楼 D、蒙古包

5、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A、故宫 B、克里姆林宫 C、白金汉宫 D、白宫

6、北京的城市职能最好不能是()

A.钢铁工业中心B.旅游发展中 C.政治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7、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8、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篇3:体育教案四节

一、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基本情况

严格执行市教委《关于增加普通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渝教基[2009]24号)精神,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

一是统筹规划了三年分年度目标,积极推进30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建设;到2015年将达到81片。黔江区发改委、区教委与区财政局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30片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根据《重庆市健康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建设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的通知》(渝健发[2009]3号),黔江区2009年完成了8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的建设任务。2010年规划建设塑胶运动场12片。截至目前,全区正在施工8片,即将完工投用,正在设计或招标4片。

二是下发了调整课程计划通知,增加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黔江区教委根据重庆市教委《关于增加普通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渝教基[2009]24号)的文件精神,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及时调整课时计划,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坚持每天组织中小学生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一到二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黔江区教委还下发了《关于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简便灵活的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掌握1-2项伴随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

三是加大投入,配套安排了塑胶运动场建设资金。2009年,黔江区重点围绕推进8片塑胶运动场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390万元,按照400米运动场补助100万元、300米补助80万元、200米补助60万元的标准,共计安排市级财政补助540万元,我区投入850万元。2010年规划12片,预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

除了积极推行上述重点工作外,黔江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继续实施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市教委市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要求,黔江区中小学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将农村中小学纳入到市民健身工程,由体育局负责把村级和社区的部分体育设施设备安装到学校,由学校管理。继续按照《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把初中毕业生体育成绩以满分50分计入中考成绩;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学校过程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采用以会代训、专项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

二、当前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紧缺。

按照《黔江区“健康校园”实施方案》的要求,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和每个体育教师每周16节(最大课时量)进行计算,所需体育教师见下表。

(二)设施设备和器材不足。

目前,黔江区中小学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配备暂不能满足中小学上体育课的需要。尤其是城区的人民小学和人民中学等12个学校运动场生均占地面积尚未达标,60%以上村小需要配备一批基本体育器材。按照“健康重庆”决定的要求,到2012年中小学体育场馆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体育器材达标率要达到98%以上,全区中小学现有体育场馆及设施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三)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顾虑影响体育课程正常开展。

据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反映,由于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的担忧,使学校和体育老师不敢大胆开展体育教学。现在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但对孩子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对中小学开展体育课支持和理解不够,特别是对上体育课时中小学生因锻炼负伤,不论原因一概要求学校和体育老师承担全部责任,让许多老师不敢大胆组织开展体育训练。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体育始终未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推导下,学生课时总量大,计划课程安排满。在现行中小学总课时及各科目课程计划不变的情况下,造成了每周4节体育课没有执行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二是原有中小学校规模及体育场地配置与新的中小学体育要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现实需要。三是部分学校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防范知识、保护措施,对校方责任险的认识不够。

三、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建议

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没完全执行到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确保“健康重庆”、“健康校园”等目标任务的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规划和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建议将中小学体育工作列入“十二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并予以重点支持。

2、积极争取,加大投入。

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民心工程给以重点保障。一方面,建立以学校体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校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将中小学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每年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体育公益性事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努力挖掘学校潜力,缓解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压力。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所设施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将体育部门所属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固定场所。力争到2012年,50%的中小学有标准化运动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课外活动需要,让各中小学体育设施实现“旧貌换新颜”,全面夯实中小学体育事业发展基础。

3、采取措施,优化队伍。

加大体育教师编制配备工作,增加体育教师结构比例,努力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开展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建立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制度,巩固和提高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合理解决体育教师待遇,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到2012年,培训和培养市级体育骨干教师3名、区级体育骨干教师60名,市级健康教育骨干教师1名、区级健康教育骨干教师20名。

4、明确载体,重在落实。

把切实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传统化、科学化工作思路,坚持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文化与体育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开齐开足四节体育课程,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寄宿制学校坚持每天在校内出早操。二是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深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三是进一步完善各级体育竞赛制度,每年举办1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办好中小学生单项体育竞赛项目。广泛开展各种趣味性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要办好校运动会。

5、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篇4:《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2.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汉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征。前两个分布特征和第三个分布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散居,交错杂居”的特征需要辅以文字说明。在学习民族分布的基础上,应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组成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从而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十六个民族”正文介绍了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中国的民族分布”部分,配合教材安排的“中华民族分布”图,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为落实“课标”要求,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

篇5:第四节 巴西教案(中图版)

第七章

认识国家

第四节 巴 西

第一环节(幻灯1~2片):由巴西的国旗引入本课,让学生了解巴西国旗上各种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对巴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环节(幻灯3~4片):通过阅读拉丁美洲地图,了解巴西概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主要的地形区。

第三环节(幻灯5片):本节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四环节(幻灯6~12片、幻灯18~23片):亚马孙河和亚马孙平原

1.引导学生通过巴西地图分析亚马孙河的渊源概况。

2.通过比较世界几条大河的长度、径流量和流域面积,分析得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通过对气候类型图、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给亚马孙河带来的影响。

4.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再通过一些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从动物、植物、居民、平原等方面认识亚马孙热带雨林。

5.通过一些破坏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环节(幻灯13~15片、幻灯24~27片):

1.通过“巴西的工农业”图,分析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再用一些巴西矿产开采的景观图片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巴西的工农业”图和“巴西工农业结构的变化”图,认识巴西工农业发展现况,再通过一些景观图片,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第六环节(幻灯16片、幻灯28~41片):

课件说明

1.通过读“巴西人口密度”图,认识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状况。

上一篇:校企合作协议书的附件下一篇:买车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