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2024-05-13

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精选8篇)

篇1: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关于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母绍明

本学期的十月份月假,班里一位学生带着自己所有的行李,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悄然离开了班级,直到开学的时候,学生没有到校,联系家长我才知道学生辍学不读了,这样的消息对于我这个班主任,科任教师,甚至于全班的学生都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询问孩子离开的理由,他很冷漠的说了一句:母老师,我孤独。一句冷淡的话,让我培感巨大的惭愧。

该生初一到班,来自碧口,从一年级起就失去了父爱,母亲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学生成绩很差,不善于言辞,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行。来到寄宿学校,面对这么多的弱点一下暴露出来,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感。初一的时候,我经常还利用周末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经常鼓励他学习,学生的状态和情绪还不错,但一年半下来,发生这样的状况,我对自己及科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作出了如下的反思,希望警钟长鸣,不在发生这样的教育悲剧。

1、学生的发展不是一锉而就地,对该生的教育和关怀没有持续跟进,给学生造成的教育落差很大,说得明确一点,教育还缺乏耐心和爱心。

2、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要求的多,交给的方式方法很少,没有俯下身来,给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手把手的帮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3、班主任没有帮助学生协调好同学关系,学生缺乏伙伴,感到孤独。

4、目前学校托管的大环境差,学生没有温暖感,而班主任也没有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导致学生感觉关在学校象监狱,缺乏温暖,心灵寂寞。

5、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还缺乏教育手段,没有真正的触及学生的灵魂,学生没有产生心理共鸣,对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不够深刻,缺乏教育的有效资源。

6、班主任的班级建设还不够到位,班级学习环境、人际环境营造的不够温馨,这类学生受关注度不够,没有归属感。

篇2: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本学期我担负了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新生报名时有三十五人,等到正式开学我发现少了八人,经过调查才知道这八个学生去城里的学校上学了。现在孩子少,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发展。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在素质教育方面,农村和城市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能让孩子受到好的素质教育,去城里的学校上学,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在城里买房子,有些家长为此欠了很多债务必。因此,在我们农村的学校,学生流失(转学情况)很严重。这种情况,很是值得我们深思。

摘要:教育现状/素质教育/杜绝流失方法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结构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困难重重。

(一)传授知识方面,农村学校主要依靠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实验设备,没有图书资料,更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学生应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没有实验只好死记硬背教材,学生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的内容只好靠老师告诉、自己硬记。为了牢固记住这些应该通过实验、课外阅读、信息技术手段

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在升学、考试中与城市学生竞争,教师、学生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背会这些知识。

(二)师资方面,农村和城市也有很大差距。现在的教师,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任教的,都是正规师范学院毕业,教育局统考选拔并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的。原则上说知识能力等方面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任教过程中,他们所处的环境使得他们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见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差距。农村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特别是相当多的农村学校都没有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或设备,从而造成这些学科或者不开,或者简单应付。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进修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也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端坐静听”仍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控制下的“注入式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反复读书、死记硬背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转学率居高不下。

(三)城乡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也不小。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很普遍,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生发展的好坏和学校有着密切联系,家长只管挣钱就好。他们既不参与学校管理,也不参与孩子的学习,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目前,他们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仍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成绩好说明学校教育得好,否则就是学校的教育不好,同时他们对学校也有了选择的余地,当家长们看到农村中小学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玩得时间长了,学习成绩不如以前扎实了,心里很着急。大多认为是学校的原因,所以转学也是必然的了。

二、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响应上级号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开全课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每周五天制,不布置书面作业等等。表面看来是为了学生好,但实际了并不适合农村学生的发展。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学生上学晚,放学早,自制能力差。回家以后很少有学生看看课外书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一下特长,又或者自学一下新知识,做到温故知新,大多都无事可做,要么骑着自行车在街上疯跑,要么在家里长时间地看电视。家长起早贪黑地忙地里的活,根本无瑕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使得孩子荒废了学业,成绩越来越差。

(二)根据上级要求,课程开设虽全,但因为没有专业教师任教,学生也不能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如说:音乐课学生只会唱歌不会认谱,美术课学生只是信手涂鸦,根本不会画画的真正手法,体育课能让学生去操场上放松一下心情却得不到好的体育锻炼。

(三)由于上级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使得学生在家不怕父母,在校不怕老师,在家父母管不了,只有交给老师管教,但老师的苦口婆心却感化不了学生的心。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老师们都感觉黔驴技穷,到了需要外援的地步了。

三、杜绝学生外流的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家校密切配合,共同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二)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再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课题、新要求。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教师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自信地站在学生面前,和学生共同感受素质教育的美好。

篇3:对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反思

一、现有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相当多的学生及老师在行为上存在着“理论重于实践”的偏差, 并没有达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辅相成。在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普遍存在着一些被动参与和切身体验度不高等问题, 表现在对学校举办的各类教学活动上的不积极参与及消极处之上。

(一) 对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学科和课堂为中心, 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教学, 其过多地关注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主体只专注于专业中学科知识的培养。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生, 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上大学的意义及方向, 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考, 在学习状态上表现的迷茫, 没有追求和目标, 这使得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得尤为困难, 往往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有些学生参与理论教学的过程, 只是简单寻求自然知识的增加、成绩的高低, 有限的认识实习等专业实践活动仅限于到场参与, 认为是没有意思。平日里对于一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籍或是材料, 基本是不予理睬, 以为是浪费了时间。还有学生抱怨是老师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 教授课程的水平不高等。各种行为具体表现为:逃课旷课, 上课睡觉, 对于要学过的知识或学过的知识不及时预习、复习, 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导致考试作弊、成绩不及格的现象频发。因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是碎片化的, 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是浅显的。

针对这类现象,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我们调查了解到, 在一些高考发挥失常、求知欲不强烈的学生中, 有些人甚至认为, 高考结束后自己的人生目标便已达成, 使得他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彻底。与此同时, 在新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 他们缺乏自我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的学习能力等, 使得他们受到了困扰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业生涯发展。

(二) 对实践活动过程的问题分析

调查发现, 社会实践层面的学生有效参与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有些学生只是简单地、盲目地参与专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没有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自身需求,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这只是换取学分的一个途径形式, 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有助于自己建立专业与社会之间的价值联系, 因而对参与的活动缺乏应有的主动和热情而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

特别是社会性实践活动, 由于极大部分是高校各级的社团活动, 真正做到具有专业性指导、面向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 学生参与不仅人少面窄, 而且获得的切身体验少之又少。即使有开展, 但由于学校层面很少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学生自身真正的发展诉求, 大部分活动“重形式, 轻内容”, 进而脱离了主体应有的发展方向。同时, 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缺乏创新, 比如, 活动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听讲座、暑期实践等等, 这种片面的、缺乏创新性的活动, 使得大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而获得的切身体验的可能进一步降低。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更加突出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 如何将课程理论与专业性、社会性的实践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 不仅是高校在提供教育资源时需要思索的问题, 更是学生基于自身生涯发展所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的开展, 不单单只是要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同时也应是站在学生主体的诉求上, 使得教育过程的教学活动开展能够行之有效地真正地发挥学科知识、专业素养的价值所在。就学生方面而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的发展有着显著地影响。

二、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内涵与价值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所谓“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行关系, 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 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其思想包括二层意思:“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 知决定行”。目前, 国内很多高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不力寻其中的关系和思想内涵, 从而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内涵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专业是指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社会可利用资源, 分类分层进行高深知识、专门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 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即:专业反映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并是对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知识体系探索开拓的一个平台, 使其能够在进入社会时可以依托专业、专业素养及需求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专业也是高等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引领社会以及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转变“强理论探究、弱实践应用”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并改变专业学科建设的模式。一方面体现在专业性课程和实践活动设置上, 是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构建“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平台基础+专业课” (必修、选修) 课程设置框架, 加大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 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使得人才可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强化学生知识应用、知识转化和技能操作等实践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方向意识。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诸多课程的开展中, 根据专业计划进行细致合理的分类划分。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教学, 是在传统意义上教授学生进行更加广阔的认识视野的扩展, 同时为未来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逐渐成熟, 眼界更加开阔, 在经历了诸多具体的专业和社会实践之后, 要能够完全树立起自己的目标追求。当然, 这个目标追求要切合自身实际, 也要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它不同于以往小时候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是要在树立目标后, 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去严格规范要求自身的行为方式, 找出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 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 要在结合学校提供的专业教育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 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以自己设定目标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在此背景下, 便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涯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终生发展历程中, 根据心智成熟变化、社会角色义务的转换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既是一个个体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 也是个体进行自我设计创造的过程”的内在意义。

(二) 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价值

大学对学生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所决定的。大学里所有政策、管理、资源配置等都应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这些需要学校、学生、政府这三个有机体的共同协作, 从而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 能够更加清楚地结合自身需求及社会需求, 能够更好地担当应有的责任, 则需要不断地武装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将“所学、所知、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才可以很好地实现“受教育, 长才干, 做贡献”这几个字所包含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价值。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 在开展专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 要强调实践对主体的信息反馈与身心影响, 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应用于或指导于) 结合到具体的认识与生活的实践中去,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认识与实践活动,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校平台要将“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对于大学生而言, 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对于他们的价值体系有着良好的影响力;对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乃至自身的发展, 都将功在当前, 利在未来。因为在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实践的过程中, 将课程论放置到实践中去检验, 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及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只有形成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 将之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并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及需求, 就能够更好地做一个社会人, 更大程度上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对于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关系, 以笔者自身为例, 从暑期进行的一些社会活动中获知, 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在生产中的并没有多少, 主要在于能否有总结生产工作中的经验, 掌握好实际操作应用中的关键技巧及处事态度,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综合运用, 并发挥知识体系的作用。同时, 在实际的实践中, 社会人的工作及处事态度决定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获得社会价值的认可度的高低, 因而可以看出, 在大学期间培养出来的治学态度将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在未来获得的社会认可程度的高低。

三、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途径

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源于对客观世界深入理解的渴望。他们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需要通过主动参与教育活动获得切身体验来完成。离开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 则所获得的知识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因此, 高校中的教育主体双方都应努力共同实践“知行合一”理念, 不断满足以大学生发展诉求为基础的, 以他们生涯发展为前提的教育模式。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表现, 我们认为:

(一) 认识主体性的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一件大事件的完成, 或是用成功、成效来表述, 终究离不开每一步的积累。调查研究表明, 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急于求成、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的情况, 有的也只是关心关注于专业性的课程或是自然学科知识, 往往忽略了在人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文社科类知识。这些都是需要平日里不断的进行积累。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学习态度对扎实的、稳固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治学过程中, 没有所谓的一蹴而就, 只有踏实的潜心研究, 以严谨细致的态度, 结合科学的学习方法, 比如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及时巩固复习, 以及自己的扩展研究性学习, 形成“多看、多想、多问、多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习成果的评价便也就可以水到渠成。

明确主体性的学习目标。理解学科专业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知识的, 以及该领域已经产生了哪些知识。同时, 必须理解课程或活动中具有的理论性或实践性.理解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以及带来的启示;理解实践性的课程或活动, 学会做某些事情。以我校为例, 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是要依托于“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平台基础+专业课” (必修、选修) 课程设置框架, 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 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来达成。其中课程目标和我们的学习目标应能够体现出“厚基础, 宽口径, 重应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特征。并不是说单一的哪一方面的发力, 要能够像光束一般, 由无数光源体的共同发光才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以期在提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同时, 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 认识主体性的学习规律

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规律, 总结每节课、每门课以及各个课程之间的相关性, 在基于自身的价值观的基础上, 找出其中的知识的关联性以形成适合自身的认知结构,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 将其作为自我行为方式的指导。只有通过在认知过程中的转变所获得的价值意义的吸收及进步, 才是真正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才能够带动自我学业及至今后的生涯发展。

反思学习过程。反思, 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是对过去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思考, 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己的认知策略, 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 反思性学习是基于过去学习对于未来学习活动的指导借鉴, 并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 带有鲜明的批判性, 是强化形成应用性、专业性人才的一个手段策略。反思性学习的过程, 是从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更加有效、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

此外, 要达到满意的学习成果, 首先必须要制定可实施的策略来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以我校13级工业工程专业为例, 通过大一学年中产生的成绩优异者, 选拔其作为学习小组组长, 以期“以一组织, 团结合作”的方式来形成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在这里, 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兴趣与价值观, 自由地讨论某一思想观点, 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选择共同的文化体育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各种发展需求。与上一学年相比, 班级学习氛围、积极性、学习效果有了显著地提高。从此例可以看出, 基于实践制定的可实施的策略, 还要加上学生的共同参与、积极性的思考反思, 才会有效的发挥制定的学习方案策略的最大效益。

(三) 认识主体性的双边互动

高等教育不仅仅只是依靠单方面主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还要能够利用多方面主体平台之间的协同、合作、交流来提升学生生涯发展过程的价值意义。因而, 必须充分认识并确立师生或学生间和谐共赢、各以对方为本的相互理解的思维方式。因为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主体性的互动过程, 他们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担当不同的角色, 各自发挥作用的双边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 是以他们彼此间的信任为特征, 以他们的双边沟通为基础, 依托专业培养方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来驱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建立。

在这样双边沟通中, 师生或学生各自对各类课程、各方的需求、培养目标做出他们自己的理解, 同时, 能够接纳、分析别人的理解。当然, 教师或经验方应负起对对方的引导、激励和挑战等责任。这种理解体现在师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不断地进行各自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理念的探讨, 使教师能够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主体诉求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 学生通过和教师的沟通交流, 帮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获取包括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一些经验。而对处于同样主体地位的学生之间的交流, 则显得更加的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 也更加容易去帮助、引导彼此之间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客观上来说, 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理解都是一种自己的主观意愿甚至于偏见, 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完整地纳入自己的视野, 我们每个人只能够从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经验中获得一点自己的理解。设若教师或学生个体之间能够相互信任, 并在彼此之间传递、交融自己的理解, 则这个世界便存在着双方之间的相互引导、激励和挑战等责任。事实上, 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使得学生主体诉求得以很好的诠释和实现, 另一方面也更加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 每种学习都和其他各种学习互相联系, 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同时强化获得其他种类学习的可能性。而这也正是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祝伟.知行合一[J/OL].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3-10.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73277/5067148.htm

[2]柴福洪.论职业、专业与高职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2) .

[3]胡亚娥.关于大学生生涯发展和生涯辅导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01) .

[4]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01) .

[5]张巧念.基于学业发展的大学生学职业柔性对接的实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01) .

篇4: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关键词:高考考生流失高职教育

0引言

2009年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考考生流失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和社会各方人士的激烈讨论。但毕竟放弃高考的学生中,除了小部分是因为要出国留学深造而主动放弃外,其余的学生成绩都不是特别优秀,甚至有的即使参加高考也达不到大学录取线,放弃高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剩下的那大部分则是在专科线徘徊的人群,尤其是考上高职的可能性较大,为什么这部分人宁愿放弃高考也不愿意通过高考升学来就读高职呢?这值得我们目前的高职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1对高职教育认知不足或观念偏差是导致高考考生流失的主观原因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中,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就是高职。然而,时至今日,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被社会理解。虽然最近10年左右我国高职教育突飞猛进,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势头,办学理念日益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流。然而,我们生活在理性的社会,却并没能摆脱世俗的左右:对名牌大学的崇尚是由来已久的偏见。

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尤其农村很多地方,高职教育仍然不被人们普遍接受,总认为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或者说高职院校根本不是大学,就算是也只能是末流层次的大学,打心眼里瞧不起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连个专科大学都不如,招生录取分数低,学费比较高昂,光花钱又找不到工作,读了也白读,反而增加经济负担”。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乏一些家长送子女上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施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简单来说就是蓝领人才。很多人就误认为高职生毕业了就是去干农民工干的工作,与农民工就没有区别,高职教育就是培养了农民工,或者是懂技术的农民工而已。在目前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人们对报考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农村家长宁愿子女放弃参加高考的机会,也不报考高职院校。

2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不高,尤其个别高职院校违规办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高考考生流失的客观原因

而由于办学理念不成熟,个别高职院校鱼目混珠,甚至频出违规现象,造成高职院校社会美誉度不高,从而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源。

首先是招生的问题,个别高职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就笼络高中老师或者高职在校学生宣传并介绍高中生报考,只要学生被录取到其介绍的高职院校且报名学习,介绍人就会获得相当的报酬,这多少有点买卖生源的商业嫌疑,客观上损毁了高职教育的整体形象。

其次是师资不足,教学与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曾经有报道上称,某高职院校涉嫌虚假办学,该校向省教育厅、教育部上报的71人教师名单中,经电话核实后51人并不存在,就算存在的20人教师多数超过65岁,甚至还有的达到76岁高龄。风烛残年的老学究就算达到“双师型”的要求,恐怕对教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样明目张胆的欺骗行为,很多家长、学生都感到愤慨。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师资配备不健全的学校去学习,也没有一个有志青年想去这样的学校虚度光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大师也!高职之高,非高楼之高,高人也。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施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既有文化知识又拥有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且办学要实行工学结合的模式。但现实中高职院校的师资本身就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工学结合,要求所学知识技能是要能满足当前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内工作的要求,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做好,教学质量跟不上、学生所学无用,或者说所学的知识技能严重老化。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大学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且必须结合社会实际走工学结合之路,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能所为。

最后是就业的问题。让人欣慰的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正逐年上升,甚至比普通本科大学生还吃香,但这里也存在问题。就业的质量不高,存在学校与用人单位暗箱操作的可能,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增加就业率,就与发达地区的工厂企业联系,待实习期结束就以各种理由解雇毕业生,学校对就业的做法极不负责。

3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是导致高考考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在高校没有学到或者学不到真本领。以培养职业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是带有很强的培训性质的学历教育,要把解决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对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师资来源等方面都要依据社会、结合市场来进行,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目前有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与实际需要脱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因为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因为某些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教学过程也没有真正实行校企合作,学生与企业接触较少,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高职院校只强调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缺乏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在校素质拓展不充分,成绩虽好但为人处世差、心理素质不能很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由于高职教育在这些方面没有做好,学生没有学到真本领,而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和相关工作经验,恰恰高职毕业生在这两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所以在就业方面竞争力不足。

农民工待遇较高,吸引了不谙世事但又憧憬美好未来的高中生,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和怀着对“满地是黄金”的向往,一部分高中生放弃了高考。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有了较大提高,待遇有了明显改善,工作环境也有了保障(国家政策的保护),然而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的工资与农民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相反高职毕业生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于是一部分高中生放弃继续学习,而选择了走向社会。

4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是导致高考考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让人们开始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读书无用论抬头,对上大学感到前途渺茫。大学生就业神话的破灭,让不少人开始怀疑高考、大学在新时期就业的含金量,高考面临公众信任危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到了应该改革的时刻了。一些高职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或者自己本身就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就大事渲染在学校学的知识在社会工作中根本就用不上。众所周知,质疑“知识改变命运”而产生读书无用论是荒谬的,事实胜于雄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有知识“神七”能上天吗,天堑能变通途吗?不是知识无用,是自己不会运用知识,甚至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学会知识又拿什么来运用呢?一部分高中生及其家长盲目听信了读书无用的谬论,而选择了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高职院校学费和杂费较高,很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是导致高考考生流失的经济原因

目前的高职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大概在6000元左右,加上每月500左右的生活费,一个高职大学生每一年大约花费要上万元。上高职大学的费用对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讲压力过大,即使通过助学贷款来缓解学费的压力,但负债的心理压力一般贫困家庭难以接受。有的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作怪,家长认为女孩子能上个高中就不错了,还上什么大学,尤其是还有弟弟在读书的家庭,如果大女儿选择继续上大学,儿子就得辍学,因此只有忍痛割爱,让女儿放弃高考。

高职的贫困生问题,虽然国家有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但高职学院还是应该进一步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和更广泛筹集社会资助资金,进一步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后顾之忧。

显而易见,虽然高考考生的流失其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与目前的高职教育问题也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继续加大高职教育的社会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提高知名度,从观念上引导大家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本身必须按照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美誉度,从实际办学效果上引导大家选择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2).

篇5:班主任对于学生反思的教育故事

交上来的反思,我进行修改,然后如实地写到鉴定里。关于等级,我班选择了八个维度进行测评,包括班级量化积分、语、数、外、理、化、生、体育,结果定了8位同学B等,一位同学C等。其余有某个维度不合格的,必须写下保证书,找老师签字,经老师同意后才能升级为A,否则就按老师评定的等级执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给孩子们一个知过改过的机会,找老师签字的过程,就是接受老师批评教育的过程;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强化老师的权威,任何一位老师都有一票否决权,学生便不敢造次。

李佳桐同学有一个维度需要升级,按班级量化积分他要被评为B。他拿来保证书,找我签字。我仔细读了读他的保证书,见“因种种原因,我的量化积分不够”便问他:“哪些原因?”

李佳桐解释道:“有一次收数学作业,我没在座位上,科代表没找到我的数学作业,就上报给赵家琛。数学老师还把名单公布到微信群里。上课时老师查问,我很吃惊怎么有我的名字。一找,数学作业果然在桌斗里。”

我听了以后,把他的话重复一遍,并注明话外音:“有一次收数学作业,我没在座位上,科代表没找到我的数学作业(数学科代表不认真),还上报给赵家琛(赵家琛也不核实,严重渎职)。数学老师把名单公布到微信群里(数学老师也不负责,草率处理)。上课时老师查问,我很吃惊怎么有我的名字。一找,数学作业果然在桌斗里。(我李佳桐是多么的完美)”李佳桐几乎笑喷了。

我再问还有什么原因?

李佳桐继续说道:“某次打扫卫生,我很认真地扫完地,然后离开了。李嘉阳同学没看到我扫地,就扣了分。”

我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并加上话处音:“李嘉阳同学有眼无珠,草菅人命。我李佳桐非常无辜。”李佳桐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我满目含笑继续询问,还有什么原因?

李佳桐答:“运动会我参加仪仗队,没给我加分。我找过您,您说跟班干部商量一下。结果是没有下文。”

我仍然添加了话外音:“班主任昏聩无能,班干部都是一群浑蛋!”

李佳桐连忙辩解说:“误会,误会,您误会了!”

我告诫他说:“假设你说的都是事实,但你这种说话方式,全都是找别人的不是,怎么可能让人信服?”

李佳桐向我请教:“那应该怎样说?”

我给他说了个示例:“有一次收数学作业,我没在座位上,导致科代表漏收。我知道后没有及时拿作业到科代表和数学老师哪儿消名字,所以最终扣了分!”

他若有所悟。我让他模仿我的说话方式陈述第二、三个事实。他这次终于说到点上了:“我打扫卫生后没有请组长李嘉阳检查就走了,导致扣分。”“运动会我参加了仪仗队,但集体项目没有加分。”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孩子是无理争三分,得理不饶人。李佳桐陈述的前两个事实,我相信里面一定美饰了不少,比如数学作业他到底写没写,他打扫卫生的质量到底如何等,都颇为值得怀疑;但他们一定会把自己说成是清白的,无辜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

我教孩子们如此说话,并不是培养学生的奴性,而是教孩子们反思自己。“静坐常思已过,闲谈勿论人非”,这是我电脑屏保上写的一句话,也是我奉行多年的行为准则。而现代社会,奉行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人们好以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遇到任何大凡小事,第一反应大多是去深究别人的过错,并纠缠不已,从而掩饰自己的过错。在生活中,我也经常碰到这类情况,我不是说不过他们,而是不屑于与这种人论辩——与这种人论辩,无异于与猪在泥地里打滚,降低了我的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

我把李佳桐的话写在卡片上,投影给全班同学看,并配上话外音一一分析。全班同学一片嘘声,李佳桐同学羞红了脸,连连说:“我就这样说的,您没听懂!”

我立即补出话外音:“姓金的真是耳聋眼花,智力低下!既听不清,也听不懂。”

全班哈哈大笑!

(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写完此篇后,我发给李佳桐家长审阅。家长写了一个长长的回复:

拜读了金老师撰写的反思篇,我也深深反思了我对李佳桐的言传身教。正如金老师所言,现实生活中习惯推卸责任,不思己过者不乏其人。我对孩子的教育也往往是批评他的种种不是,而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会通过家长的强势姿态予以掩盖。近期正好我在给单位做校园招聘,结构化面试环节我请每个学生用三个词语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一共三个词语)。观察发现没有一个学生是可以迅速做出回答,绝大多数学生三个词语全是描述优点的,对缺点自动忽略。情商高的学生会用非常中性的词语描述自己的缺点,可见日常的反思是多么的缺乏。李佳桐是一个善于狡辩、强词夺理的孩子,麻烦金老师就本次案例给他一次深刻的教育,希望他可以学会自省自律,帮助他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正直向上的青年。谢谢金老师!

家长说“李佳桐是一个善于狡辩、强词夺理的孩子”言重了。避重就轻,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不过是当代社会的功利思潮把它放大化了。这种思维方式,难免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孩子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为自己辩解(用他们的话说是解释),而不是真诚地反思。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成人给孩子以引领。从现实生活来看,讲理是一种能力,认错却是一种品德。很多时候,理是讲不清的,甚至也没有必要讲清,比如流行的话有“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事后喋喋不休地纠缠孰对孰错一点都不利于解决问题,因为双方把注意力和情绪都集中到讲理上了,反倒是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相信孩子们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也会渐渐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

篇6: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一、案例描述: 我班去年转来一名男生,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从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学习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低下,行为习惯较差。

2、家庭环境:该父亲常年在外,几乎不回家;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3、学校里所处的环境:他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不好,品德不好和行为不良,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他,他对老师有

敌对情绪。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不拘小节,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缺少老师的关爱,缺少与 同学积极的沟通。 、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散、成绩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敌视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育措施及策略

1、以诚相待,换得信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难以接近的,班主任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都是去接受批评的。我放下架子,真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话,谈话的地点也改为教室,甚至室外边走边聊。开始他们对我很冷淡,问一句答一句的,存在很大的戒心。但我不气馁并注意了谈话的方式,把原来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改为“我建议你怎样怎样”等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谈话的内容也有原来的关于学习和专业知识等比较严肃的话题转换为兴趣爱好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谈话的次数多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老师的真诚,与老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愿意和老师说说心理话了。当我知道他有唱歌的爱好后,组织全班开展了一次歌唱比赛,在比赛场上,他很活跃,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谈兴趣爱好、人生理想等。活动过后,他在周记本上说愿和老师做知心的朋友!经过两年的不断鼓励,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文娱积极分子,人也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2、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3、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同时,针对他的事情在全班同学中召开了一次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让父母满意的主题班会,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生活强者,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4、用鼓励唤发自信。 老师通过与他们交流,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问题学生”的养成并非一两天的事情,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是长期

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在注意方法的同时,能够付出更多 和长期的耐心,爱心和关心,只有这样,“问题学生”才能慢慢走上正轨,我们学校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提高。

四、教育效果及反思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

篇7: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

一、写出案例。

杨卓妍同学学习不太好,在上课时总是坐在座位上没精打采地听课,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做又不敢问别人。下课的时候,不敢与别人一起玩,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被一些同学嘲笑,有时甚至被个别同学欺负。有一次,一位学习好的学生莫俊辉不小心把她的作业本碰着了掉在地上,她不敢出声指责反而被莫俊辉同学拳打脚踢,其他的同学不但不劝架,反而在那里观看、发笑。上课了,这位女生也不敢向老师报告,只是伏在桌子上痛哭。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反映出本班学生杨卓妍孤独、怕羞,莫俊辉自私、冷漠、叛逆,缺乏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积极向上的不良心理等等。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指导。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

根据上面这个案例,要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首先教师必须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融洽的新型平等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吸引作用,可以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可以使学生乐意和老师接近,愿意和老师交流思想,为学生搭建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把教师当作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就会开怀畅谈,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自己的心事。在了解杨卓妍的情况后,我有意接近他,与她交朋友,在生活上帮助她,在学习上经常教她完成作业,每次都鼓励她“你能行的”。在单元测验中有意提高她的分数,她尝到了成功的希望,认为老师是个可靠的朋友,消除了心中的顾虑。

(二)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面这个案例中,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游戏活动是以“游戏”为中介,使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游戏折射出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游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群性,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培养他们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改变班上同学的不良心理,我将心理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我利用班上的活动课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我有意挑选一些像杨卓妍、莫俊辉这样性格孤僻、不合群、自私的同学组合成第一组,另一组是由班长自己挑选合得来的同学作为第二组,队员相等,能力相当。结果在第一次比赛中,第二组的同学不用吹灰之力就轻易取得胜利。这时我抓住机会,暂停比赛,让各小组检查胜利和失败的原因,调整战术,再比赛。第二小组组长说:“我们小组的组员个个身强力壮,精神饱满,在我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用力,最后取得胜利。”而第一小组组长在检查失败的原因时说:“按人的能力,我们小组应该赢,但在比赛中,有些同学平时都不接触、不来往,一时组合起来,大家很陌生,不一致出力,缺乏一种凝聚力,缺少合作精神。”于是,我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使大家认识到:顽强的意志、共同合作、团结一致是战胜困难的主要条件。我又组织第二轮比赛,由于第一组的同学调整心理,同心协力,所以这次比赛取得了胜利,他们高兴地笑了。第三轮比赛又紧张有序地进行,几分钟过去了,大家都不分上下,红绳在中间移动,但时间到了,裁判员只好宣布“这次拔河比赛一比一打和”。这时,第二组的同学也向第一组的同学祝贺,两组的同学互相拥抱,互相勉励,一片热闹的场面。

同学们带着激情回到教室,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小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要使一个班集体充满生机、取得胜利,首先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只要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健康心理,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而杨卓妍同学也在这次活动

中放开心怀,大胆展现自己的风采,与同学友好相处,融入到大家庭中。其他同学也不再排斥她,开始慢慢接受她。

四、辅导效果与反思。

通过以上活动,杨卓妍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许多。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经常与他们一起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同学们还能常常看见她那灿烂的微笑。

篇8: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素质教育引起了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相关人员的重视。有关素质教育一词不是我国创设的,它是在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S·拉塞克等人编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而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二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1.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的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加大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加大了法学专业学生的竞争挑战。法学专业的学生要适应这样国际性的、全方位的竞争环境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综合思维能力、综合理论驾驭能力等综合素质。

2.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变革的挑战

传统的法学教育偏重于概念规则的灌输、法律条文的诠释等等,长期以来以法学专业教育为特征,越来越具法律职业化倾向。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所对应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等,这些行业除了对业务能力有所要求外,应更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诚如耶鲁大学设定的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生活。”法学教育也应当把自己的培养目标设定为“首先是培养人,其次才是法律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3. 日益健全的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挑战

从2002年起我国实行统一司法资格考试,从此开始了我国的司法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这就对我国的法学本科人才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随后国家又打破了以往惯例允许应届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司法资格考试,这使得我们的法学教育不可忽视现实,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二、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众所周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即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并注重形成其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我们可以总结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专业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而后者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1. 加强法学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

法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就是要学会认知法律,不仅要知道法律究竟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法律究竟为什么。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法学学生应学习系统的法学知识,包括法学理论基础课、法学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等内容。

2. 加强法学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21世纪,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21世纪国际现代化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全面推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

3. 加强法学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这是对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解。

三、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1. 教学观念的改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智慧,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智慧,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中,应当在知识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观念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素养、法律精神和规则观念。

2. 教师素质的提高

对承担和可以承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进行规范,并将任务落实到人头。凡没有或者短缺教师的,通过外聘或者补充教师的途径予以解决,补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的工作实行滚动推进。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同其他教师在课时津贴、科研经费、购房资格等方面应该一视同仁,保持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骨干教师的相对稳定。继续举办教师外语水平常年提高班、教师计算机知识普及班,提高包括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青年教师到实际部门锻炼的制度,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安排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青年教师在职或定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到外校或境外学校进修。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育方法上要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践,如联系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机构及其领导人依法行使权力(Power)的状况、社会组织依法管理的情况、公民个人依法行使权利(Right)和履行义务的状况以及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等等,把典型个案分析同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分类阐述结合起来,适当运用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研究性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教育形式上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活动包括法律咨询、法庭旁听、法学讲座、法学知识竞赛、法学征文比赛、法律文书写作竞赛、板报宣传、开通校报法律信箱,设立校园广播电台“说法”节目、开通校园网法律素质教育子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这样能大大促进和有效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峻,王根顺.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1997(2)

[2]郭成伟.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6-57

上一篇:2024年合肥庐江县卫生系统招聘121名工作人员公告下一篇:卷烟零售市场分类管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