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2024-04-29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通用9篇)

篇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8年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马哲中第四节认识论我们学习了实践和认识的定义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那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把握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实说到辩证关系无非就是一个决定另一个,另一个对这个具有反作用。实践和认识也是如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与实践。这里我们重点要分清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四点内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如毛泽东所言“要想知道梨子甜不甜亲口尝一尝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自己通过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而另外一部分较难的不好自己亲身实践的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书本,老师传授等各种途径。但是无论是书本也好还是老师的讲授也好,这些都能够追本溯源找到亲身实践的这个人。所以我们发现无论是直接经验也好还是间接经验也好其实都是从实践中获得,所以我们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例如“近山知鸟音,靠水识鱼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判断是不是来源的关键就是看是不是认识从实践中得来,也就是“有无”的问题。原先是没有认识的在实践中才获得了认识,这是体现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会催生出新的需要,会改进观测的设备,会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等,能够推动认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让认识更加深入更加高级更加全面。正如恩格斯的名言“人的智力水平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认识由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实践作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源能够把一直向前推进,推动认识发展。所以这里解决的是“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认识原先有只不过较为低级不深入不全面,因为实践产生了新的研究设备所以让人们认识事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从而推动了认识的进步。例如,“中国天眼”的研制成功,让人们可以更细致的探测研究宇宙,更好的观测脉冲星。这就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的认识要以回归到实践中为目的去认识,而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也就是要学会能够把理论转换成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例如我们研究了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定律,但是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我们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下,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有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并且对我们的社会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就是典型的理论指导实践。所以关键看有没有“回归”。体现了回归,那么就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四,时间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不是以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为准,也不是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关键是看能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广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不是真理一定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是由于实践的特征决定的。所以关键在“检验”体现了实践作为了检验标准在进行检验,那么必然选这一条原理。

以上,便是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四条原理,在考试的过程中很容易弄混淆,所以一定要牢牢把握他们的含义,从内涵着手进行辨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题目来练练手:

例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下例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粹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D。①近水才获得了鱼性的认识,近山才获得了年音的认识,体现了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②选项只是强调对理想执着追求,不停奋斗的精神,没有实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践,更没有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与题意不符。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典型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④⑤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故这题选择D。

篇2: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辨证关系探析

本文旨在探讨并分析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并就当前高校中英语教师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应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解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 者:张爱华 刘锋 作者单位: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湖北廊坊,065000刊 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4(6)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实践 辨证关系

篇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也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从而推动认识发展。 (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去指导实践。 (4)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能将主客观进行比较, 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另一方面,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 (真理、科学理论) 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则将实践引向歧途。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 既反对强调实践决定作用而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 也反对无视实践决定作用而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典例赏析】

题目: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 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三

据统计, 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 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 到2006年提高到21.36%。

问: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 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 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 (6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 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4分) 。

【趣例链接】

【碎花瓶理论】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 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息, 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将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 结果发现:10克至100克的最少, 1克至10克的稍多, 0.1克至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 即较大的碎片重量是次大的重量的16倍, 次大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 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 他开始利用这个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 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这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 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目的, 认识发展的动力, 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 认识对实践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认识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雅各布·博尔发现碎花瓶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恢复文物、陨石等的原貌, 指导考古学和天体研究, 这正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也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一方面, 碎花瓶理论来源于实践, 雅各布·博尔对花瓶碎片进行收集、分类、称重, 这是在获取感性认识;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其中规律, 这是在获取理性认识。另一方面, 他用碎花瓶理论指导恢复文物、陨石等原貌的工作, 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率。这既说明通过实践检验碎花瓶理论是正确的, 也说明雅各布·博尔把来自实践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指导实践, 以推进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热点提示】

热点:我国军民通过多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 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种精神必将鼓舞全国人民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从而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我国曾举办过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不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而且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 凝聚人心, 激发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 推动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 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连上新台阶。航天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无疑是伟大的实践, 而这种实践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等构成了航天精神。这笔宝贵的财富会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坚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篇4:辨证视角下数学教学关系的再认识

一、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数学新课程改革所涉及到的原则中,主体性原则是重点,数学教学必须确保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表现在数学教学的不同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于见缝插针处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完一个数学概念后,请学生进行当堂复述;讲授完经典例题后,擦掉解答过程,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上台再次板演等,对于符合教师期待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不能较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他们反思的机会,以此养成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良好习惯。诚然,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呈现、教学评价的运用等都少不了教师的倾力所为。当然,我们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并非强化教师的课堂权威,而是倡导师生平等理念下,教师能够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用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尤其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单一课堂教授模式,要通过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设置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从繁琐的数学计算、千篇一律的数学论证中解放出来,从而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刺激物,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椭圆内容教学之初,为了使学生对椭圆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从宏观角度谈及地球以及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从微观层面细述诸如圆的直观图,甚至是圆萝卜切片等,这种形象、直观的阐述方式容易刺激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不仅为教师突出椭圆定义这一教学重点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教师教学椭圆标准方程、为学生掌握椭圆方程的化简提供重要支撑。

二、数学教学中能力提升与基础夯实的关系

数学教学中不乏有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难题的攻克层面,片面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难题的解答技巧就自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果真如此?其实不然。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只有在掌握住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之后才能发挥想象,接受更大的学习挑战,也容易悟出教师所认为的其它数学教学重、难点知识,从而游刃有余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否则难以达成教师心目中的学习目标。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的诸多思想方法,包括转化思想法、类比归纳法、数形结合法等都是教师在平时教学基础知识中不断渗透的,没有任何基础知识支撑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数学学习的“空中楼阁”。例如,数学命题学习主要涉及到对数学公理、公式、定理和法则的学习,其复杂程度是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学生要准确掌握命题的结构,以及明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离不开数学概念这一基础知识的支撑。因此,教师脱离数学概念这一基本内容的教学,一味提升数学命题知识的教学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当然,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妥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弊端,尤其要防止教学中一味诱发学生套用所学公式、定理进行习题强化训练情形的发生,因为巩固所学知识、夯实学习基础忌讳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这样做,学生的思维只能在一个较低水平重复运行,难以有所突破,最终试图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诚然,学生数学学习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和定理,而应该在认识定理、公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和表现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达到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效果。

三、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与情意发展的关系

数学教学所承担的学生能力培养任务非常明确,诸如运算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逻辑思维力的培养等等,学生上述能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更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只有凸显应用意识才能彰显数学魅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让学生知晓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会提出、分析和解决与生产、生活有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学知识的理解。当然,达成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仅凭学生捕捉生活中存在着的丰富的数学信息,尝试用数学眼光提出问题;仅凭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无法简单与学生单一数学学习过程划等号,我们只有同时重视学生情意过程的发展才能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得扎实、学得快乐,不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教师还要通过各种举措重视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内容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本知识学习热情,笔者首先讲授了被誉为德国数学奇才高斯的故事:“读小学时,高斯就表现了非凡的数学天赋,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学生计算一道算术题1+2+3……+100等于多少时,几乎在老师读完题目的同时高斯就给出了答案5050,再看班级中的其它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挨个相加呢,那么,数学奇才高斯究竟用了怎样的方法如此快速的给出了答案呢;这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又有怎样的启发呢?在今天学完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后我们将会有所收获。”无疑,学生听到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传奇故事,更会对本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善于运用辨证的观点审视数学教学关系,使数学教学中各组成因素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篇5: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知识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篇6: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促进知识型教育成功实现了智能型教育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教师备课质量和效率这一角度上讲,首先它让教师在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整理方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了,并且也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其次,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仅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而且对教学内容作出大幅度的调整,对于教师备课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从教学形态的角度讲,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抽象的范畴和概念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并让知识的动态分析成功取代了知识的静态理解,使得感性认识从表面不断深入到内部更深层的结构中去,进而让学生不仅领悟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实现了内在规律的把握,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启迪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课堂的角度来讲,它使得教师能够从机械化的讲课和备课中解放出来,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问题解决以及教学设计这两个方面,不仅让人与计算机实现互动,而且让师生之间得到很好的双向互动,给整个教学课堂都带来活力与生机。再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信息的组织方面也十分现代化,从而让教育信息的传输、转换、储存、选择以及采集都得到很好的优化效果,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学习的思维和交流方式。

一方面,从信息呈现方式的角度来讲,现代教育技术能让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方式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在知识的建构和重组方面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并参与整个信息处理的相关决策当中。通过新型教育的及时运用,不仅促进学生联想思维的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有助于发现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的实现。此外,探究自主学习在各种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在智能发展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的掌握过程中获得极其宝贵的情感体验。

促进人才的双向培养人才双向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从而加大学生学习速度的提高幅度。在教学矛盾的解决方面,相关教师则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对其作出相应的协调,从而借助多媒体这个中心来完成教学的组织、设计以及评价等过程。此外,在教师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往往不一样,因此,教师也可以据此来对不同种类的电教媒体作出选择。在电教媒体的选择方面要注重其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从而使得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此外,关于教学媒体的利用方面,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和视听资料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资源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而学生个人方面,在学习进度和内容方面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进度和需要来进行,从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多媒体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所存在的自卑感、紧张感和压迫感得到解除,并对自己的学习能作出轻松自如的安排。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在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涉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其涵盖的范围会很广,不仅包括了人生观和道德观,也包括了信息观等,而这些在学生信息素质的形成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量的增长速度的加快,信息在给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计算机网络犯罪、网络虚拟游戏以及计算机病毒等,尤其是网络上所出现的不良词汇和不良信息更是日益浸染着学生的心灵。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把道德素质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利用专题课以及相关的课程活动来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信息素养的树立创造良好的环境。

2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联系

现代教育技术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手段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模式,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是以教师为重的单向式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因此,要真正获得教学教育的结果,则必须对应试教育误区进行突破,主要用以学生和实验为中心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不仅能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的平台,使得学生探究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而随着新兴教学模式的提出,也必须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实际的素质教育需求相符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能有效发挥出来,并通过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来培养学生知识认知的全面性,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实现,如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以及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等。

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够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教育的新型模式主要是借助数字化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现代教育的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虚拟以及实体化,从而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信息教学模式教学的中心在于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创造精神以及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学生由被动的角色地位转为主动的角色地位,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对问题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由主动地位转为指导和辅助的地位。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广泛拓展了教学的范围,同时也拓宽了整个教学空间,使得知识传递的方向更加具有多维性,不仅为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而且使得学习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此外,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会更加重视,而现代教育由于其所含的教学资源极其的丰富多样化,因此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具有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平衡,而且对于学生发展需求和创造力方面也很好地实现了平衡,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拓宽技术的应用范围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必须经过很长的过渡期,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很少掌握新媒体技术,大多把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放在辅助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意义还没能充分认识到。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对这部分教师加强培训,让其把教学经验的优势与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编排出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应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拓展,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或者视频的播放更加突出其层次性和重点难点,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和多维化,从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知识的衍生,并把实际的生活内容连接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索的欲望,使得全新教育理念得以树立起来。

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学校的硬件设备方面也在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很多学校的课室都已经开始配备多媒体平台.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应该浪费这一资源,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对多媒体平台的使用水平,使得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以集中,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对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进行推动。学生素质发展不仅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而且其发展的程也是十分漫长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安排、计划和学习情况对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作出选择,并进行远大目标的设立,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和激励自我,最终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4结束语

篇7: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见多识广,不错的,古代圣贤多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得以累积丰富的人生阅历,拥有广博的文化积累,培养出坚定不移、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以及缜密、严谨的思维能力。

在为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名人中,那些博闻强识,见识非凡的,总是比一般人先知天下事。他们喜欢四处游历,广交朋友,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得见,阅读与游学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知己知彼,快速而精准的取得大量的信息,方能洞察先机。因此我们才会关心信息的获取是否通畅与及时,这正是国际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好处。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人们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强了人们思想的主体性、平等性、开放性、选择性;但与此同时,它也产生和放大了人们思想的随意性、盲从性等。前者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后者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它会阻碍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对待互联网的双重效应,我们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整体方面看,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基于资源共享,信息通讯的目的,顺便创造了互联网。于是网络便成为了一个信息陈列与运输的平台。人类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积累提升产生智慧。随着人类文明对世界的认识的增长,计算机这种快速的信息储存工具应运而生。它也不是没有其它的要求就顺理成章的出现,还是通过漫长的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才建立与健全与计算机的产生有关的技术体系。比如,构造计算机所必需的电学,数字逻辑学等学科基础;对制造计算机硬件所需的特殊材料的认识;设计计算机的外部结构要用到专业的物理学等等。计算机的出现,使互联网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创造互联网的过程中,人类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互联网上加载了自己的产物。互联网是现今最广泛,最自由和难以管理的信息传播工具。它的快速,便捷,丰富与复杂导致它的两面性对立明显。人的思想的产物有好的方面也有糟粕,当它肆无忌惮的传播时,势必不仅将好的一面散播开来,还要影响到一类人的心理健康。另一种损害是由于它的复杂性,致使人痴迷于它所构造的无限的虚拟空间,上网成瘾,无法自拔。造成对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此时,互联网反客为主,无论积极或是不积极,通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因此促进网络的发展,发挥它的传播积极健康内容的作用,摒弃其危害社会的一面。

正确的认识并改造互联网,纠正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观点来对待。在评判互联网的利与弊来进行管理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臆断和某一个阶层的见解作为总的行动指南及指导方针。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企图一步到位和以某个群体的意志来掌控整体的思想动态只会招来广泛的不满。对待那些偏激的,有失公正的言论及思想,要能从整个社会环境上进行反思,提高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度,不让网民有怨言,做到敢说话,会说话,说真话,自觉的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样才能起到温和疏导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封锁和打压。就像防洪水那样,让人民缄口不言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人们解放了几千年来被束缚住的思想,开始独立思考,产生个性化的见解。因此,思想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表现在网络上便是各种各样的争论。网络的透明,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保障必须落实下来,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互联网的言论自由,人人有言而敢发,有怨而敢申。言由其衷,言有其主,网络才能得以净化。在现今,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与挑战。

从个人方面来讲,我们对待互联网的发展,认定的将要在互联网上获得的价值,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或者任由人本性中惰性发展遭到它的毒害。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以实现个人价值,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

人们经常会因为一点点暂时的诱惑而忘掉自己的初衷。现今的互联网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的空间。在接触互联网之时,首先至少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腐朽、堕落思想习惯的免疫力。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把握好自己的目标。知道了在互联网上对于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或者是明白什么是长远永恒的,自己真正需要的,规避那些暂时的,虚幻的。通过不断的反省,认识,以达到掌握在互联网中行进探索的正确方向。观测一个人的成长,对人生努力方向和本心的坚守,要依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往往对理想坚持的越持久,其所能取得的成就也越大。凭借把握目标的精准,在互联网上,那些坚定的人会对与自己的进步没有关系的信息视而不见,从而很好的把握住时间。

另外,苛刻的要求一个人无时不刻的为最主要的理想而探索是一种不人道的想法。在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自然还发现了,人的努力也应该像弹簧那样,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只是不要随着惰性的牵引走向不能自拔的深渊,做到把握好度与量。

大学生是社会的有生力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应当修习的目标。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篇8: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一) 承认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和制约性

大学生作为理性的群体, 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对个人理想进行选择, 他们的选择不是盲目的, 具有很明显的合理性。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大学生的利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其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这方面的利益被忽略或否定, 会令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失衡甚至遭到破坏, 最终阻碍社会理想的顺利实现。当然, 一味地从个人愿望出发, 同社会理想背道而驰的极端个人主义滋生, 必定为社会发展规律所摈弃。因此, 个人应向社会靠拢, 不断地服从和适应社会, 避免个人理想背离当下社会, 谋求为社会创造真正有益的价值, 使个人理想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 看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

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引发了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各种文化蜂拥而来, 各种理念、思想、文化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变革, 使大学生不断思索和调整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外界影响等因素的消长, 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其理想存在很明显的“可塑性”, 因而增大了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引导到对社会具有更高价值层次的可行性。时代的变革牵动着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变革, 随之而变的还有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个人理想在内容、方向上都会体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 应自觉调整个人理想方向, 完善个人理想内容, 保证其稳定地沿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大方向前进。

(三) 处理好大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联系十分紧密。社会理想是一种根本性的、长远的利益, 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同诉求, 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大学生的个体利益。然而, 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并不是劳动, 分配制度不够公平, 另外考虑到个人着眼的“小我”和社会理想着眼的“大我”之间显而易见的差距, 会给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建立和实现带来矛盾。这种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 社会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可以对此加以缓和、调节。社会理想永远是首位的, 个人理想应放在次要位置。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产生差别和矛盾时, 毫不犹豫将个人利益放在次于社会利益的地位, 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选择。

二、正确处理大学生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一) 寻找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结合点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 首先要从长远考虑, 确定好奋斗目标。在实际生活中, 总有一些大学生的理想目标选择陷入盲目。有的被经济门槛绊住手脚, 限制了才智的发挥;有的头脑一热, 凭一时好恶堵上前途;有的片面追求社会热门, 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专长等。这些考虑不周、目光短浅的行为, 都对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个人理想起到了阻碍作用。大学生应自觉树立高层次的理想, 综合考虑社会需要、个人专长、兴趣志愿、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 从狭隘盲目的自我中解脱出来, 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尽早融入社会, 不断升华个人理想,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二)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升华理想境界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理想形成和升华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并不断积累知识,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近年来,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家庭状况愈加普遍, 社会实践越来越成为锻炼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走进基层, 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思想境界, 利用所学为社会、人民做贡献, 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例如, 大学生可以多参观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深刻感受改革开放带给这个国家蓬勃的生命力;或瞻仰伟人遗迹, 让伟人高尚的思想境界洗涤自己的灵魂;或到革命圣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情怀;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援助活动, 不断升华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理想信念。

(三) 服从社会分工, 首先满足社会理想需要

在人生旅途中, 个人理想的伸展力和社会分工的指导力共同发挥作用, 其形成的“不对口夹角”是许多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用人计划科学性欠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现实需要以及个人爱好志向的变化等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在我国, 所有有利于社会需要的个人理想都是值得提倡的, 理应受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显然社会需要是凌驾于个人需要之上的。因此, 大学生的职责就是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选择好职业方向, 缩小个人志愿与社会分工的差距, 将精力投放在本职岗位上, 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一切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前提, 兢兢业业, 立志成才。

三、结语

大学生在处理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中, 既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又要仰望星空、着眼未来;既要有仰望的方向, 又要有实际的目标。大学生要真正做到每前进一步、每进步一点, 都对远大理想有所贡献, 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价值, 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4.10.15.

[2]朱学义等编著.新世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讲话[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3]檀传宝著.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篇9:阅读与写作关系辨证

关键词 阅读;写作;语文教学

一、阅读对写作的正面迁移

1.升华思想,丰富情感,汲取人类文化之精华

阅读能提高写作者的思想修养。文章或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往往决定于它的思想深度,这与写作者的思想修养有密切关系。思想修养涉及到信仰、觉悟、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方法等。文章或作品融注着作者的思想,表达了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写作者在阅读过程中走进作者的思想天地,与作者一起思考,受作者思想的熏陶,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迪,学习到作者的思想方法。长期经历这种思想的洗礼、磨砺,读者的思想会逐渐深刻起来,学会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树立起良好的写作品格,努力写出有价值、有深度的作品。

2.培养文体形式感,学习语言的运用

通过阅读,写作者可以培养文体形式感,明确文体的特征,敏感地把握到不同文体形式各自的优越性与局限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气质、才能、经历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还可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写作作为一种精神劳动,其最终成果是写出文章,即书面语言文字的表达。语言文字作为写作的媒介,写作者是必定要掌握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懂得语言文字,通过阅读,人们才认识到世界是我们用语言去命名、解释的世界。有时我们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描述这个世界,并不在于我们没有认识、缺乏感受,而在于我们没有掌握相应的词汇去描述它,我们的词汇太少了。

二、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有限的

阅读对写作尽管有许多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是有限的,通过阅读并不能了解到写作的全部奥秘。阅读看到的文章,是静态的写作成品,而写作实践是动态过程,写作主体如何感知、构思、组织、表达、修改,其中经历了多少的反复与曲折,仅通过阅读是难以知道的。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缺憾。写作,是写作主体向自己的写作目标(文章)逐渐趋近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历经许多困难。“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纳德松语)阅读不能亲身体会到写作的语言痛苦,即把自己的所想化为文字的痛苦。没有经历这些痛苦,也就不能获得驾御语言的能力。

可见,阅读和写作还存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对写作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所吸收的并没有包含写作能力所需要的全部要义。写作除了需要相关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借助于非智力因素,毫无疑问,阅读并不能提供给读者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阅读对写作的确有一些帮助,但它只是写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味寄希望于“读了就会写”、“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也会提高”是靠不住的。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是‘行’的事情,不是‘知’的事情。要动脚,才会走;要举手,才会取;要执笔,才会写作。”因此,语文教学要做的就是消除这段距离。

三、阅读与写作呈双向互动关系

阅读所吸收来的,毕竟比较模糊、零散。“发表是吸收的利器。”(胡适)通过写,可以使之系统化、有序化,从而使认识更加的明晰,加深了对读物的理解,并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写作得越多,阅读的机会也越多。

事实上,写能包含读。要进行写作,自然就得读书。但读不能包含写,阅读行为中基本不包含写作行为。阅读更多的是被动的吸收,进行的是再造性想象;写作是主动的表现,进行的是创造性想象。两者是不同的行为。读虽然可引发写作动机,但写作行为并不能由读来完成。读就是读,读不能代替写。诚如一些论者所言:就阅读行为而言,并不必然地包容写作行为。固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作作笔记或写写书评,但只读不写也未尝不可。在一般情况下,单纯的阅读鉴赏活动或消遣活动,就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写作行为就不同了,写作行为过程必然包含着阅读行为。写作行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写作,写作,后写作。“前写作”,指写作主體的心智、技能的修养和写作意念的孕育;“写作”,指萌生写作动机与作品的构思、行文、定稿;“后写作”指作品的阅读反馈与作者的反思。这三个阶段都包含着阅读。“前写作”,主体的准备状态的优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养,学养有赖于阅读;语感、文体感的形成也有赖于阅读;不少文章写作的意念也源于阅读。“写作”,即文本的创造行为,在写的过程中,不但要“自读”(边写边读、边读边写、边读边改),而且还要“他读”(从读者的角度来“预读”“审读”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在“后写作”阶段,作品问世后,必须被阅读。未经读者阅读过的作品还只能算是“半成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此外,作为作者,还得“阅读”读者的反馈,反思作品的成败得失,把经验与教训融合进自己原有的写作认知背景。至此,才可以说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写作活动。由此可见,写作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阅读,写作包含着阅读,写作对阅读具有包容性。结构主义也认为,阅读是一种“破码”行为,写作是一种“编码”行为。能破码的并不一定会编码,但能编码的肯定会破码。“编码”能力(写作能力)强的,“破码”能力(阅读能力)也肯定不弱。写作能力弱的,阅读能力也肯定不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会阅读的人未必会写作、而会写作的人必然会阅读的原因所在。阅读与写作的这种内在机制上的差异应是构成读写观念与教学规范的基础。

四、结论

上一篇:陪在我们身边的人作文800字下一篇:描写大自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