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 教案示例

2024-04-07

越巫 教案示例(精选5篇)

篇1:越巫 教案示例

自读要求

1.能自主解决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难懂字的释义。

2.能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用精彩的语言描述越巫遇“鬼”时的表现。

3.能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其社会意义。

4.能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侧重点

1.深入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2.体会文章语言的简洁、生动、传神。

(解说:本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情节简单易懂,因而知识点上的难点并不多。重点在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本文,认识到本文矛头所指并不只是骗财害人的巫师,而是直指迷信思想本身;认识到巫师不过是迷信活动的执行者与牺牲品,本文实为醒世惊俗的警钟。如此深刻而重大的主题,只不过寓寄在二百多字的小短文中,足见作者文字语言功底之深,因而研究并品味本文语言的风格特点便咸了自读本文的另一侧重点。)

自读程序

1.下发有关方孝孺的资料,包括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主张等方面内容。学生自读时,教师可适当加以解说。

2.学生自读课文,提示学生读准以下字音。

诡:guǐ 禳:ráng 馔:zhuòn 赀:zī 诿:wěi 愠:yùn

瞯:jiàn 岑:cén 栗:lì 慑:shè 亟:jí

3.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词。

(1)病幸已:侥幸。

(2)死则诿以他故:以,用;故,原因。

(3)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栖,居留;木,树。

(4)骇颇定:稍微,略微。

(5)不能角:名词用作动词,吹响号角。

4.用流畅的语言翻译文中的三个句子。

(1)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2)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

(3)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5.简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6.用精彩的语言描述越巫三次遭砂袭击时的情景。

7.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最后一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本文在当时与当今各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3)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及特点。

(解说:该程序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既注意了知识点方面的稳扎稳打,又注意了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兼顾了学生思维由表及里认识问题的过程。)

篇2:越巫 教案示例

1、借助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2、理解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进行讽刺的写法。

3、通过文中越巫的可鄙而又可怜的表演及其不幸的结局,教育学生要尊重、学习科学、反对迷信,不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见教学目的2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由《还珠格格》中萨满法师导入)巫师巫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有信徒。即便在科学文化较发达的今天,巫术在社会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生活在明代的方孝孺在他的《逊志斋集》中就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二、疏通课文

1、简介作者。

见p157。补充(1357___1402)明朝。P159“灭十族”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禳(ráng)之馔(zhuàn)酒食赀(zī)

愠(yùn)其诞心大骇(hài)栗(lì)

亟(jí) 诡(guǐ) 诿(wěi)

瞯(jiàn) 栖(qī) 岑(cén) 慑(shè)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指出其中读音、断句有误之处。

4、学生对照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划出不理解之处,力求疏通文章大意。

5、请学生翻译全文,注意以下词句。

А、第一段:巫:p157①诡:p157②禳p158②

病幸已:病侥幸好了。馔p158③

赀p158④诿p158⑤故:原因。妄p158⑥恒:常常。

第二段:愠:讨厌。诞:荒诞。涧:p158⑦栖:鸟停留在树上,这里指藏身。去:距离。骇:p158⑦岑岑:p158⑩

手栗气慑:p158⑾

第三段:惟;只。亟:p158⑿寝:睡觉。

В、一词多义。

鸣角振铃(名词,一种用动物的角制成的吹奏乐器。)

角且角且走(动词,吹角。)

又旋而角(动词,吹角。)

三、思考问题。

越巫三次遇砂石而三次的反应各不相同,试找出描写其反应的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越巫的行为神态的。

四、布置作业。

带拼音抄写生字词三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描述人物行为神态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分析课文。

1、请学生概括每段段意。

第一段:越巫骗人。

第二段:越巫遇“鬼”的.丑状。

第三段:越巫胆裂而死。

2、课文写越巫怎样驱鬼治病的?

明确: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

3、课文写越巫怎样骗人的?

明确: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

4、第2段写越巫三次遇砂石而三次的反应各不相同,试找出描写其反应的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越巫的行为神态的?

明确:第1次:“巫以为真鬼也……行不知足所在。”先写动作,后写神态。第2次:“又旋而角,……走愈急。”描写动作。第3次:“手栗气慑”,“不能角,……甚哀”。先写害怕的神态,后写动作。同样写害怕,描写程度一次次加重

5、越巫胆裂而死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骗人者必害己。

6、你认为此文讽刺的仅仅是巫师吗?

明确:讽刺社会上各式各样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骗子们。他们不仅害人,而且必将害己。

7、像越巫这样骗人又害己的事情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谈谈你的看法。

三、小结

本文讲述了越巫假称能驱鬼治病,到处向人夸耀,骗人并取人钱财。而当别人装神弄鬼吓唬他时,他却被吓得“号求救于人甚哀”,最后胆裂而死的故事,说明了骗人者必害己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

附;主体版书

一、自诡————————自夸:善治鬼,莫抗我。

且角且走,心大骇。|

二、{角不成音,走愈急。对|比

角坠,铃坠,大叫以行。|

篇3:越巫 教案示例

天下无双

一、尝试过关

1、了解作者。

方孝孺,字-----,又字-----,----朝人。其书斋名为“------”,后又改为“------”,世称“------”。本文选自《 》。

2、给下列字词注音。

禳 馔 赀 栗 亟

3、根据拼音写汉字。

(1)越巫自(gui)------善驱鬼物。

(2)死则(wei)-----以他故。

(3)首(cen cen)-----加重。

二、齐肩并进

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越巫自诡善驱鬼。

(2)病幸已。

(3)馔酒食,持其赀去。

(4)恒夸人。

(5) 其夜归。

(6)亟扶我寝。

(7) 持其赀去

相去各里所

(8) 鸣角振铃.

手栗气慑,不能角

2、翻译下列句子。

(1)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舞,禳之。

(2)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3)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

(4)号求救于人甚哀。

三、技能展示

1、试概括每段的内容。

2、越巫三次遇砂石而三次的反应各不相同,度找出描写其反应的.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越巫的行为神态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得出什么样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1)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2)于前,不可类(3)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4)之也。

【注释】 (1)鬼魅:鬼怪。(2)罄:显现,显露。(3)类:相似,类似。(4)易:动词,认为容易。

1、为什么说画“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用原文回答)

2、翻译句子。

夫犬马人所知也。

3、这则寓言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

篇4:《越巫》教学设计

双鸭山市第三十七中学路晓坤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标教学理念

(二)中要求:语文课应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广地影 响,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设计过程中,淡化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只求了解文章,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突破难句,重点放在内容,写法的赏析上,并重点落实德育功能的挖掘——拒绝迷信,崇尚科学。

二、教材内容的重组与加工:

1、课文内容:本文写了越巫驱鬼骗财却被“鬼”惊吓,胆裂而死的故事。意在揭露社会上有些人,没有真才实学而招摇撞骗,自欺欺人,其结果必是害人害己的本质。(越,指古越国,巫指降神驱鬼、替人祈祷治病为职业的人。)

2、授课顺序:本文为一篇短小浅显的文言文,所以按照读-译-析-感的顺序进行教学;在拓展延伸时,增添对宗教信仰及迷信的区别内容,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3、教学目标:了解文中词的活用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中刻画人物性格,进行讽刺的写法,并分析理解在短小生动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4、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5、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的确立: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生动细致层层深入的描写

1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单元学习重点。)

(2)教学难点的确立:领会文章的主旨及寓意。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3)处理办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并复述及合作交流突破教学重点;以故事情节为教学切入点,精设问题,巧妙引导,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7、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教师在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后,着重对关系到本文中心的理解的重点语句进行提示点拔。

8、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闭眼,假想:黑夜,空旷的荒野,你孤身一人,处处黑色怪

影。你会如何?(怕)怕什么?(鬼)那么有没有鬼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鬼文化,有较多的迷信思想,但也有勇敢的无神论者,如唐代的王充。14世纪的方孝孺,也曾揭露巫术之妄。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越巫》一文吧。

多媒体演示:作者简介、及范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组活动:基础大比拼

〘小组合作理解文章,探讨并整合问题。〙

提出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尝试自己翻译文章。

(1)划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

(2)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将小组交流后认为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时提出。

〖教师可视课堂情况提出问题作为小组竞赛挑战题,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意图:为学习新课扫除障碍

2、通过大学的合作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内容,那么哪个小组能勇敢地站起来为大家概括一下,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明确:本文写了越巫驱鬼骗财却被“鬼”惊吓,胆裂而死的故事。

(三)畅游故事海〖整体感知〗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改述文章。

提示: 改述中可以有适当的想象部分。

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点评学生改述的优劣。给予奖励。

(四)深入研读

1、阅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越巫三次遇砂石袭击时不同反应的语句,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思考这样描写有怎样的讽刺作用。

明确:第一次遭袭击时的动作:“即旋其角,且角且走”。神态:“大骇”第二次遭袭击时的动作:“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神态:无第三次遭袭击时的动作:“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

“号求救于人甚哀”。神态:“手栗气慑”。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了越巫惧怕、恐慌的心理,三次袭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越巫的恐惧心理由轻到重一层深一层地展示出来。一个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的鬼怪克星,如今却被装神弄鬼的人吓得魂飞魄散,极辛辣地讽刺了越巫自欺欺人,愚昧荒唐的嘴脸。

2、找出文章中体现巫师自欺欺人的句子。

明确:越巫自诡善驱鬼物;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3.思考:越巫为什么会死去?越巫的这一结局说明了什么? 透过现象看本质:故事本身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越巫是因为其内心对鬼的极度恐惧而吓死的。越巫的这一结局启示人们,一切自欺欺人,愚昧迷信的人必然会落得不幸的结局,从而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科学,摆脱愚昧

(五)登上智慧岛挑战法官

1、越巫死了,悠悠岁月流逝,数千年后的今天,越巫的子孙将此案递交法庭,要求严惩“真凶”,但越巫之死,到底是谁的错呢?如果你也在法庭之上,你有什么看法?

(1)先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寻找线索,找出并确定“真凶”;

(2)在小组内交换意见并加以整合,准备发言,发言时要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性评价,或请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评价]

一场跨越千年的案子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同

学们,从这个案件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过渡]

(六)拓展迁移以诱达思[梳理巩固总结]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录制的《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录像片。了解 “ 法轮功 ”、“ 邪教组织 ” 残害人类的滔天罪行。、请同学们就 “ 法轮功 ”、“ 邪教组织 ” 残害人类的罪恶本质展开讨论。、学了《越巫》,看了影片,我们该怎样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点评: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 “ 法轮功 ”、“ 邪教组织 ” 残害人类的罪恶本质进行揭露和批判,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怎么样做及做什么样的人,起到教育与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七)小结

(八)课后练笔

《我谈越巫》

《越巫之死我之见》

《从“越巫”现象看开去》

《从少年的恶作剧谈起》

选择你所感兴趣的角度,也可自选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300字。

附:板书设计

越巫

篇5:越巫文言文翻译

越巫文言文翻译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集》

〔明〕方孝孺

越巫文言文注释

1.诡:欺诈,说假话

2.赀:钱财

3.瞷:窥视

4.角:一种动物的角制成的吹奏乐器

5.妄:荒诞,荒谬

6.幸:侥幸

7.恒:常常,经常

8.号:大声哭喊

9.稍:稍微

越巫文言文翻译

越地有个巫师谎称自己善于驱除鬼怪,有人生病就设立法坛,吹号角,摇铜铃,蹦跳腾跃,大声呼叫,好像跳胡旋舞那样来作法驱鬼。病人侥幸有了好转,吃喝一番,拿了人家的财物离去;如果病死,就用别的理由来推托,总归不让人相信自己法术的虚妄。他经常向人自夸说:“我善于惩处鬼怪,鬼怪不敢与我对抗。”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恼怒他的荒诞,探听好他夜里回家,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相距各一里左右,等候巫师经过树下,便用砂子石块投击他。巫师以为真的是鬼,马上拿出身边的号角,边吹边跑,心里十分害怕,脑袋胀痛的越来越重,走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踏在什么地方。稍为往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树上的砂石又像刚才那样乱掷下来,他再拿出号角来吹,却慌得吹不出声音,于是就更急忙地往前跑。又到了前边,还是像刚才一样,他害怕得两手发抖、呼吸屏塞,再也拿不住号角,号角掉了他就摇动铜铃,一会儿连铜铃也掉了,只好大声喊叫着赶路。一路上听到脚步声和树叶摇动、山谷回响的声音,他都以为是鬼,高声向人呼喊求救,音调十分悲伤。半夜里到家,大哭着敲门,他的妻子问他原因,他已恐惧得舌头僵缩,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床说:“快扶我躺下!我碰到了鬼,要死了!”他妻子扶他上床,终于胆吓破而死,皮肤像蓝草一般颜色。那巫师直到死也不知道用砂石掷他的是人而不是鬼。

越巫寓意

文章通过越巫装神弄鬼,自欺欺人,最后自受其祸的故事。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各式各样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越巫们,他们不仅害人,而且也必将害己。

越巫简介

方孝孺的《越巫》讲述了越巫假称能驱鬼治病,到处向人夸耀,骗人并取人钱财。而当别人装神弄鬼吓唬他时,他却被吓得“号求救于人甚哀”,最后胆裂而死的故事,说明了骗人者必害己的道理。作者方孝孺通过越巫这一典型形象,告诫人们如果不正视自身错误,认识其危害,那么后果将是严重的。方孝孺文章《越巫》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此文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课本(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中。

越巫背景

逊志斋集

《越巫》是方孝孺早年游历吴(今江苏南部)越(今浙江北部)时,依据客人的谈话而写成的一篇类似寓言的短文。它说的是“好诞者死于诞”,此人至死都没能觉悟到自己死的真正原因。

越巫解析

开篇,作者便用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了越巫诡诈的形象。人有病时,他设立坛场,并于坛场上鸣角振铃,跳踯叫呼,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碰巧遇到病人好转,他便贪功邀赏,饱食酒饭,携资财而去。病若没好,病人死了,他便推说其他原因,总归他不会承认自己的法术是骗人的把戏。甚而时常夸口:“我驱鬼最有办法,鬼都不敢和我作对”。第一段,寥寥数语,却传神地刻画出了越巫于坛场作法,贪食攫财,吹牛惑众的丑态。

接下来文章写越巫遇“鬼”的恐惧情状,直至胆裂而死的过程。到了紧要关头,他用自己平日骗人的那套把戏去抵御“鬼”的袭击,非但无法奏效,反而显得滑稽,直至角坠铃落,仓皇而逃,最后命赴九泉。作者巧妙地选用了巫师作法时使用的两样道具“角”和“铃”,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由欺人到自欺的丑态表演。“鬼”初现时,他尚能“旋其角,且角且走”,“鬼”再现时,他已“角不能成音”,“鬼”又现时,则“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了。这精彩的侧面描写配合简短的正面描写(“心大骇”“首岑岑”“行不知足所在”“手栗气慑”“唯大叫以行”“号,求救于人甚哀”“大哭叩门”“舌缩不能言”“肤色如蓝”),凸显了越巫可悲可怜可笑可叹的鲜活形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越巫 教案示例】相关文章:

“埃及” 教案示例-教学教案04-28

教案示例范文05-16

惯性教案示例04-28

教案示例[轮轴]05-04

观潮 教案示例06-03

电离平衡教案示例04-12

谈骨气教案示例04-13

药教案示例二04-27

单摆的教案示例05-01

太阳能教案示例04-08

上一篇:阳光体育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海口房屋征收部门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