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档案

2024-05-16

文本档案(精选6篇)

篇1:文本档案

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有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经翻修后因

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有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经翻修后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沧浪亭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

清同治十二年(1873)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只有苍老的古树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图文来源:口罩大叔 新浪博主

古木参天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下联则出于苏舜钦《过苏州》。据统计全园漏窗共一百零八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明道堂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北边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五百名贤祠 与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墙上嵌近六百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每五人合刻一石,加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多为吴人,亦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沧浪亭名字虽大气,楼宇景致却充满江南的婉约之感,想来在细雨霏霏的时候游览会很有感觉的。

篇2:文本档案

一、总部与门店档案管理的化分。

1、总部:负责总部所有人员及门店课长助理级以上人员的档案。

2、门店:本埠店负责门店员工的档案管理,外埠店负责全店人员的档案管理并及时向总部申报课级以上人员的变动信息。

二、档案管理流程

1、建档:员工一经录用,自报到之日起,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或人资课必须建立员工人事档案,入档资料包括求职登记表,面试、复试资料、个人身份证复印件、1寸彩色照片2张、毕业证复印件及员工见习反馈单等。·

2、人事档案的补充和完善制度: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是公司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员工能力、德才水平和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备查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人事档案的内容要随当事人的活动而不断变更和补充,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人事档案形成时间的连续性决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和这一基本制度即:补充和完善制度。

3、其不断完善的内容主要包括:

(1)员工的转正定级资料

(2)员工的培训资料

(3)考评资料

(4)体检资料

(5)员工在公司所受奖惩资料

(6)员工任命令

(7)调动资料

(8)员工离职交接资料

(9)发表过的文章

(10)参加的重大社会活动

(11)所受的社会奖励

(12)其他能反映员工个人情况的资料

4、完善的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将办理完毕的人事资料及进归档。

向员工所在部门索要资料。

向员工个人索要。

鉴定:

人事档案要定期进行鉴定,保证其资料的真实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鉴定。

• 检查核对资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对不属于人事档案的资料进行剔除,并随时补充更新人事档案资料。判断资料是否属于本人的资料,应区分同名异人和一人多名的现象,对不属于本人的资料进行剔除,并归入相应的人的人事档案中 保持人事档案资料的精炼。对不必要的资料进行剔除。

保管:档案的保管主要保证其两方面的安全:

5、保证档案实体的完整与安全。即档案不被丢失、遗弃,或被污损,同时对破损档案进行修复和制作副本。

6、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即档案信息不被泄密,公司负有为员工保守机密的责任。

7、借阅:

(1)借阅原则:一般查询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或人事课完成的,不做借阅处理,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人资课完成查询,必须带走时方可办理借阅。(参照如下借阅程序执行)

(2)借阅权限:

公司总裁可以借阅公司每位员工的档案。

本部门总监原则上只允许借阅本部门人员的人事档案。

各门店只有店长级以上人员才允许借阅本门店员工的人事档案。

各门店无权借阅公司总部人员的人事档案。

总部需借阅门店人员的人事档案时,须经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人事经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监签批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员工本人只允许借阅本人的人事档案。

部门总监如需借阅其他部门的人事档案时,须经员工所在部门总监同意、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监签批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程序:

借阅人事档案须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如实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由部门总监同意后,报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人事主管、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监签批。

由经办人凭《档案借阅申请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如实填写《档案借阅登记表》详细记载借阅日期、借阅事由、借阅档案名称、经办人、归还日期、归还人等。

部门借阅档案后,要按《档案借阅登记表》上注明的日期,归还档案。如不能按时归还档案,须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办理续借手续。标注续借天数、归还日期、经办人等。

档案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2天,应于次日归还。

三、档案的统计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及门店人资课定期对档案进行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 档案的收集和完善情况。

– 档案的利用情况。

– 现有档案的库存数量。

– 档案的增减情况。

四、档案的检索和编研:

篇3:浅析书面文本与口语文本

一、书面文本的特征

文本范例:我来这儿是为了告诉你们, 在未来中美两国建立深厚的外交关系是及其重要的。美国人民深深地敬佩中国人民。中国文化悠久, 源远流长, 无论是文化, 宗教, 哲学, 艺术甚至科学技术都值得世人长久膜拜。我们此刻始终记得在二战期间两国深厚的情谊, 如今我们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回顾中国空前的转变并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封闭落后的计划经济, 转变为了一种富有驱动力, 以市场为导向的驱动型, 开放性经济。20年来空前的增长, 赋予了中国人民无论是境内游还是境外游更大的自由权, 他们拥有了乡村选举权, 土地经营权, 自由选择职业权和平等受教育权。在过去10年, 人均GDP也早已翻了一番。大部分的中国人民过着他们20年前完全不敢奢望的幸福生活!

1.上下文, 目的和接收者

孔博利特和卡特总结出了三种有影响力的因素:上下文, 目的和接收者 (读者/听者) 。所有的交流都有一定的上下文语境, 这种语境产生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种类。所有的交流都是有目的驱使的, 并且我们的目的会决定:我们是否想要采用书面文本或口语文本进行交流, 采用何种题材, 格式, 风格和语言进行交流。以上被选中的文本范例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职期间于1998年在北大公开发表的一篇演讲词。很显然, 这个文本适用于非常正式的场合, 并且没有丝毫口语化的东西。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情境为了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也反应了许多可能影响到它的设计, 风格, 框架, 结构, 语言的各种因素。这个演讲是公开的, 正式的, 它是为了一种特定目的:表面上是为了祝贺中国国庆, 而实质上含蓄地移植强化他国的价值观和信仰。是为了呈现给一些特定的读者 (参会者) 和一般性的读者 (那些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参会的人们) 。

2.模式

上文已经探讨了上下文语境, 目的和接收者, 接下来就该阐述具体特定语言的选择了。模式这个术语用于陈述语言用法。根据麦卡锡和卡特的争论, 模式一词指称“无论通过何传播媒介, 发话人所做的决定以至于它与口语或书面语相关联的特征都会包含在他传达的信息里。”因此,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 模式将会在以下三个广义范畴上进行论证:风格 (类型) , 词汇和语法。

连贯的语言会形成文本, 它属于一种文本类型, 文本的类型可分为:说明文, 记叙文, 议论文。尽管例文是一篇演讲词, 它却是要在公众面前, 通过理性陈述传递某种目的。因此这个文本就必须具备高度的流畅性, 以避免一些口语的特征, 如:口语化, 停顿, 犹豫, 错误不恰当的开头以及随意添加词。

为了更深入分析微观的教学大纲, 词汇和语法值得细细推敲。在日常口语交际中, 词汇大多简单明了, 使用更多的是动词而非名词, 更是高频率使用模糊语。整体而言, 口语文本倾向于更低的词汇密度, 使用更多语法词, 动词, 称之为“义动词 (虚义动词) ”。

除了词汇特征之外, 语法特征更能区别书面文本和口语文本。简而言之, 对口语文本而言, 语法更多使用简单句型, 缩写, 省略和正常语序。我们容易发现以上特征在给出的例文中却很少出现, 相反, 书面文本确是他们的充分体现。

二、口语文本的特征

口语文本相较书面文本局别明显, 众所周知, 口语文本和书面文本的语法结构, 类型, 目的, 风格等完全截然不同, 而口语文本有其自身更为独特的特征。它更多采用省略结构, 文本题材更是不同, 倾向于使用模糊语。

1.省略。我们不难发现, 书面文本十分正式, 完整, 更多用于公文写作, 文学作品和一些其他严肃正式的场合。书面文本的结构完整, 应该有完整的主语, 动词, 宾语。然而口语文本却十分随意, 因为只要发话人讲所要传递的意义传递给了听话者, 他的目的也就完成了。然而, 省略则被经常应用于口语文本中, 尤其当谈话双反都明白谈话的主题, 说话的涵义, 原因, 目的。因此, 省略是常被采用的口语文本特征。省略不仅包括句子内容的省略, 也包括助动词, 连词的省略。

2.结构。口语文本的结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书面文本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记叙文, 描写文, 议论文和说明文。每一种类型都尤其特点, 而口语文本则十分具有弹性, 它不受时间, 空间的约束, 只要听者能接受, 谈话主题就能立刻切换, 灵活性自然不在话下。而这却是书面文本所不能相比的。

3.模糊语。诸如以下一些表达:一些, 东西, 大约, 某些, 任何, 可能, 也许, 无论什么等等, 这些常被用于口语表达中的词汇, 都被称作模糊语。模糊语的使用也是一个区别口语和书面语的显著特征之一。

4.其他的一些特征。口语文本除以上一些明显的特征之外, 也有其他的一些特征, 如文本的篇幅通常会更小, 由于交谈的时间地点所限, 发话人不可能无限延长说话时间, 因此整体上而言, 篇幅更小, 并且更具人文性。口语属于交际语, 目的在于传达观点, 因此口语文本更具移情作用, 本文篇幅所限, 其他特征不做深入讨论。

尽管口语文本和书面文本二者在许多地方有其独特的特征。但二者究其根源仍无严格区分, 我们也不能武断, 绝对地将二者机械地割裂开。严格意义上说, 二者都是为了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 (视觉和听觉上的) 。而二者在语言形式和上下文用法上也有交叉。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它们二者结合使用才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有力, 更精彩。

参考文献

[1]Cornbleet, Scandra&Carter, Ronald (2001) The Language of Speech and Writing.London:Routedge.

[2]Carter, Ronald. (1997) .Investigating English Discourse:Language, Literacy, Literature.London:Routledge.

篇4:走进文本 深入文本 超越文本

关键词:文本;阅读兴趣;阅读契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通过提问、讲解、分析、板书,让学生机械地记住阅读的结论,即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是接受并记忆“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兴趣、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就会被扼杀。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走入文本,自主发现,并能建构超越文本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能超越文本呢?教师又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让学生体验超越文本的快乐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创造超越文本的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

【案例】《狐狸和乌鸦》(苏教版二上第11课)

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乌鸦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当。”

生2: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嘛,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师(愣了一下):这是一只乐观向上的乌鸦,失去了东西不气馁,继续努力可以重新获得,你的眼光很独到。(那名男生兴高采烈地坐下。)可是狐狸不是靠劳动,而是靠欺骗得到肉的,它说的好话是真的吗?

生:狐狸说这些话,是骗乌鸦的,是为了得到那块肉。

师:既然说的是假话,乌鸦还会沾沾自喜吗?

生:不会。

……

二、渗透阅读思想,教给超越文本的方法

文本的超越,需要方法引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上超越什么?学生可以超越文本固有的主题,用心研读,和文本产生共鸣,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解读,进而达到超越文本的境界。而此时,教给学生个性解读文本、超越文本的方法就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案例】《祁黄羊》(苏教版四下第9课)

师:祁黄羊,就在他辞职的几天里,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觉非常惊讶,不只是悼公。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请选择“茶楼”“祁府”“王宫”其中的一个场景,来试试,会说些什么?

生:我们选择祁府,我是他的亲人。你真是的,不想为父亲报仇了吗?你这个不孝子,真是的!

生:我选择的也是祁府,我也是他的亲人,我会说,祁黄羊你这个人真是的,你选解狐,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以前杀你父亲的是他,万一他当了中军尉,来欺负你,你不是更惨了吗?你要为你的前途担忧啊。

生:假如我是百姓,我会说,祁黄羊真是个任人唯贤、处事公正的人,因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祁黄羊是狡诈的人。

师:哦,何以见得?

生:因为祁黄羊早就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做中军尉,但怕人说闲话,当他探知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大病缠身,已经卧床不起,于是他就先推举了解狐。当解狐不久去世,祁黄羊再保举自己的儿子便显得很自然,而且还让悼公觉得他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

为重。

师:你的见解很独特,也说明你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和你一样,有过相同的认识。不过,我查了资料,原来祁黄羊荐贤的故事并非如课文中所写。祁刚开始推荐解狐担任另一职位,解狐做得很好,“国人皆称善”,后来,祁黄羊再推荐祁午接替自己的中军尉一职,他也做得很好,为百姓所称颂,从而,祁黄羊荐贤成为千古美谈。而我们的课文却把这两个故事结合起来了。

三、把握阅读契机,提供超越文本的空间

虽然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课文本身是否存在可以超越的理解空间,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利用这种空间?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或拓展出一片超越的天空?此时,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几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微妙。

【案例】《最大的麥穗》(苏教版六下第16课)

生: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住现在,才能成就未来。

生:苏格拉底不是直接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体验,最后悟出人生的道理。

(几个学生在低声议论着什么。)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大家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各抒己见。(老师边说边把目光转向刚才小声议论的同学)

生:我们几个人有一点疑惑。

师:大胆讲!

生:苏格拉底是古人,他的教学方式很生动、很活泼,上课地点不局限于教室,这样做学生收获很大。可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老师上课却走不出教室呢?

师:听了你的发言,老师真的感到很惭愧,这或许就是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缘故吧?

生:还有……

师:请继续讲。

生:我们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也是有缺陷的。他让弟子们去摘取“最大的麦穗”,这个要求值得商量,我们认为,把这个要求改成“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自己最满意的麦穗”是不是更合

适些?

师:能不能说得更明白些?

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摘“最美丽”“最饱满”“最奇特”“最大”的麦穗。这样做的话,就可保证弟子们人人有收获,个个都能体验到采摘的快乐。

师:只有不迷信权威的人才能拥有如此的智慧!你们将来必定能够超越苏格拉底的成就!鼓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篇5: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

李安全

发表于《名作欣赏》鉴赏版2009年7月

是相信作家,还是相信文本?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本”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原文、版本等。新批评理论家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中用“文本”指称文学著作,意在把文学作品从作者个人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意蕴”则是指隐含于语言、意象和故事之中的“言外之意”。“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它使用的语言的真正意义往往要在‘言外之意’中寻找。这种‘言外之意’恰恰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可以将这种意义称为‘意蕴’。”(陈太胜《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1页)文本自身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世界,文本意蕴的隐含性、丰富性、含蓄性、模糊性决定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会发生新的感触,都可能领悟出新的意义。而且,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如果我们“接着说”下去,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对文本作出有效阐释,怎样才能充分地“发现”文本的丰厚意蕴。

一、深度阐释,读出“最深长的意义” 深度阐释,就是要反复阅读,以发掘那些隐含于文本之中的最深刻、最含蓄或者因其“显而易见”而常常被忽略的“最深长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文本常常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意蕴,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可以发现新的触发点,寻绎出新的意义,从而也使经典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发掘,日益得到填充和再创造。卡尔维诺说得更为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译林出版社 2006年8月第229页)“解诗就是依从作品的意象和语言一层层挨着剥开去,即遵从作品自身内部的逻辑性进行细读、思索和玩味。”(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页)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剥开”,一层一层地“剥开”,正面地剖析,反面地映照,适度地延伸,透过“文面”看到“文底”(汪曾祺语),等等,都是“剥开”的好的技巧。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显然是有揭露和批判沙皇专制统治的寓意,但是,我们现代人按照文本中所揭示的“人性”来看,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性”的缺陷,那就是“蜗牛人格”。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告诉我们,“人性”的深处总隐藏着一种恐惧,怯懦,维护现存秩序,惧怕前途未卜的变革„„当然,如果我们反过来理解,这里对人类所存在的“蜗牛人格”的揭露与批判不但证明了人类的精神病的生生不息,也反证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一种健全的良善人格精神;或者说,人类虽然渴望一种理想状态的完美人格,但是又常常难以成为现实。

众多的读者都认为,戴望舒《雨巷》中的那位结着丁香一般的怨愁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而这“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又让人联想到一种古典的美,凄迷幻诞的古典美,隐含着诗人对凄迷幻诞的古典美的向往;然而这如梦一般的擦肩而过、失而不得的情节中又蕴含着浓厚的失落感、幻灭感;人们憧憬着一种美好的幻想,却又在憧憬的幻影中迷失,所以惆怅,所以迷惘,所以忧伤。这样的阐释应该是颇有一点深度了。然而,有一位优秀的读者却是由此联想到了托·艾略特的《荒原》的开头几行: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渗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引起迟钝的 根牙。

并且从这里找到了《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和春雨的出处,于是得出结论:“诗歌通过抒情主人公对于姑娘的欲望,把《荒原》里的知性诗句化为可感觉可触摸的意境。‘残忍’一词,艾略特直接说出来,但《荒原》全是的题旨迄今未被透彻阐释。这个‘残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说的题旨。”(蓝棣之《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王丽主编《语文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第167页)

《等待戈多》是荒诞的,也是深刻的。这“戈多”总是让人联想到清明的明天,冬日的暖阳,暗夜后的黎明,美好的理想,灿烂的未来。然而这明天、暖阳、黎明、理想、未来又似乎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所以在“等待”中的“等待”却是一个未知数,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然而,人们却依旧在“等待”,似乎唯有这“戈多”才能解救人类,所以,这“戈多”又成了一种不可知的却总在操控着人类命运和未来的异己力量,或许这里所隐含的是“人”尤其是“现代人”心灵的空茫和对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控的困惑。“反过来”思考,则昭示人们应该相互救助,应该自助,这与罗曼·罗兰《〈名人传〉序》所言之“人啊,你当自助!”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

尤须注意的是,即使那些看起了非常简明的文本,其中也常常是蕴涵着非常丰厚的意义,只是读者常常因其“显而易见”而采用了简单的阅读方式,以致忽略了其中更为丰厚深长的意义。可见,在解读文本时,将简单文本复杂化则是深度阐释的一种策略。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可谓是尽人皆知的了。我们可以通过设想回到现场:有一天,应该是落花时节的暮春或者落木萧萧的深秋吧,或者是风烟苍茫,或者是高天寥廓。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登上了幽州台,“瞻前顾后”,缅怀历史,展望前程。然而他既看不到历史的踪迹,也看不到未来的征兆,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举杯相邀的朋友,没有一个在精神上契合的朋友。所以,“孤独”,如天一般大的孤独挤压着他,而且他内心的“孤独”也渐渐膨胀,所以愀然泪下,所以泪流满面。可以肯定,我们是能够真正地透过文字来感受诗人的巨大的“孤独”的。但是,我们常常会因为这首古诗太“简明”而停留在“孤独”的层面因而忽略其更深长的意义。如果有一天,我们胸怀壮志却饱尝艰辛,我们激情澎湃却屡受挫折。于是,我们独自凭栏,满目江山,荒城古道,一怀愁绪,却无处述说。于是,我们也许会想到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孤独,巨大的痛苦,巨大的悲哀,巨大的幻灭。不过,我更希望我们仅仅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来“设想”陈子昂的胸怀,如果可能。

“婚姻就好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锺书《围城》中“点睛”的句子,所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都可能过目不忘而且体验至深。《围城》的象征源自文本中人物对话中所援引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婚姻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初读《围城》,可能觉得这就是一部爱情婚姻小说。可是,如果我们反复阅读,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的意蕴其实是多层次的,用小说中人物方鸿渐的话说:“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是乃点题之笔。“围城”这个比喻表现了“人生万事”中的“围城”困境:孜孜的求索与对所求索而得的所谓成功随之而来的厌烦,拼搏的艰难与收获或失败后的索然寡味,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幸福与磨难、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等种种的矛盾的交织与转换所造成的惊喜与失落、幸福与伤痛„„这一切就构成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还可以“围城”困境适度延宕开去,获得一些重要的人生启示: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结果有可能是虚荒幻诞的,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可能无所追求,尤其是在精神上;人生追求的真正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是在于追求本身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及其体验;只有深味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才不会感觉到人生的空幻与悲苦,尤其是当我们在某一天发现我们所有的精神索求最终似乎都毫无“意义”的时候,我们反省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才会感到自适和欣慰,而不是潸然泪下或迷惑孤寂。不过,但愿我们所有的人生都是饱满而富足的,愉悦而宁静的。

二、现代阐释,发掘文本的现代意义

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境和现场来理解作品,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必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古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今天”读李煜这首《虞美人》,可能确实难以进入词人作为亡国之君那凄哀、悲凉、孤绝的内心世界,确实难以体味词人沦为阶下囚之后的“今非昔比”的惭怍与忏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所蕴含的“愁”之浓重,深邃,绵长。我们自然会在心产生“同情”,然后会感叹世事的变幻莫测,人生的艰难苦恨。除了这些,我们还可能会从文本中“超越”出来,领悟出一点“现代”的“教训”:或者是发生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或者是发现人们总是在真正完全地失去之后才觉得珍惜的人生哲理,或者是对“文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不平则鸣”之类的论断有了更深刻的了悟„„这些启示就是“当代读者”“用现代眼光审视”所获得的“现代意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开头的文段。解读本文,不但要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要通过想象去体味那热闹而自由的情景,还要联系当时的文化风尚去体会蕴涵于其中的人生情感和人生观念,同时也要运用现代的观念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判。依照文章的注释,“禊”是一种祭祀,“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仪式”。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王羲之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记述和描绘“祭祀”活动,而是集中笔墨描述“群贤”“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热闹而且悠闲的场景。这里的“幽情”当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对诗意人生的感受与体悟。这其中固然有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包含了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共同的人生情怀,那就是人类对作为自身存在环境或人格精神象征的自然万物的体察,对人生荣辱的忘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或许,这也正是当代人尤其是那些困窘寂寞的当代人所特别需要坚守的一点精神,一点情趣。

“逍遥”包含了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为而无不为等多重含义,相对应的也是行为到心里、从感情到精神、从日常生活到理性世界等多个层次的丰厚内涵。庄子的《逍遥游》所表现的“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则是超越物欲、超越感性甚至超越生命的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绝对的“无所待”的极至。《逍遥游》所包含的人生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与统一,追求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宁静。我们今天读《逍遥游》不是要一味地继承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种包含了强烈的个性的哲学命意。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分析,甄别。我们应该懂得,庄子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家,庄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要平等,要和谐相处;庄子的“自由”中所包含的身处逆境和困境中要旷达,要通达,要超脱。这不完全是逃避,不完全是放弃,更不完全消极。这是一种舍弃眼前以着眼未来、舍弃“小知”以追求“大知”、舍弃“有限”以追求“无限”的“圣贤”风范和智慧选择。

不久前周方银先生出了一本新书,叫《解码<西游记>》,被称为“是一部立足于现代视野,对《西游记》进行全新阐释的力作”,“周方银《解码<西游记>》是作者把当代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投射到传统经典上的结果,是一本属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书”,“周著最大的优点是赋予《西游记》以现代眼光。周读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剥离出一个西游世界,使人感到耳目一新”,“用现代眼光关注这部流传了四百多年的经典,确实令人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比如,作者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美猴王出世”这一精彩细节中“发现”,“石猴称王,是一个协议的达成和履行的过程”,“通过石猴与众猴之间的这个社会契约,花果山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中产生了政府,建立了初步的政权”;作者从现代经济学的视野出发,“分析了猪八戒在取经队伍内的行为,认为八戒要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排挤孙悟空,取代孙悟空的位置,来提高从取经行动中获得的收益;另一条路径是,在第一条路径行不通的情况下,降低付出的成本,即搭孙悟空的便车,最好搭便车一直搭到西天。具体的做法是,少付出劳动,少承担责任。而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正是这么做的”。(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不过,细细琢磨,我们可能会体悟到,这周方银所使用的眼光虽然是现代的,但毕竟是“社会学”“经济学”的,而不是文学的,不是审美的,虽然是发掘了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价值”,但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它的文学价值。就像易中天用历史学的眼光来解读《三国演义》一样,尽管是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但不仅与“历史的本相”可能相抵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三国演义》的审美价值。所以,就像孙绍振的《另眼看曹操》(《名作欣赏》2009年第1、2、3期)一样,我们阅读文学经典,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但是,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这一只眼睛来审视文学经典,对传统经典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至于那种纯粹地将文学经典作为论证种种文化观念的“证据”的所谓的文化解读策略固然是新颖的,但也是我们尤其应当审慎使用的。

三、“任意阐释”,发掘文本的丰厚意蕴

“后现代”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发展”到极至,用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中的话说,作品一经问世,作者实际已经“死亡”,作品的阐释权完全在接受者——读者、听众和观众手中。进而提出“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则,以为作品本身根本没有客观的本质意义,根本不存在这种“作品意义”和“作者本意”的客观对应关系,所以,批评家竭力从作品来探讨作家的创作本意、观念和作品的“真实意义”自然也是极为荒谬的。“现代意义上的作品及批评,不必以‘作者’为中心,作品被作者完成后便自动进入另一个与读者对话之世界,作者不再能占有作品,作品可以在读者手中做任意解释,这种意义上的作者为‘writer’。现代意义的批评者在解读作品时不必回到作者,文本自身构成一个世界,而且其意义可由读者填充,在此过程中,文本意义便始终在延异之中。”(朱洪举《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固然,这里的“任意阐释”肯定是任读者之“意”,就是要读者根据自己阅读的真实体验来解释文本。“任意阐释”的根本意义就是要鼓励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趣味,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文本,赋予文本更为丰富的意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传说有一个聪明的厨师仅用两只鸡蛋和一片青菜叶为原料,就以杜甫这首《绝句》为“菜名”做了四道菜:第一道是两个炖蛋黄,几根青色的菜丝;第二道是把煮熟的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队形,下面铺了一张大大的青菜叶子;第三道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是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四片蛋壳。或许我们会觉得这机智的厨师是读诗的“菜鸟”,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因为他是用厨师的眼光在解读这首诗,而且得到了形象化的阐释。依次推演开去,如果是一个画家呢,那肯定为这首诗的“黄”“白”“青(翠)”“蓝(青)”的颜色和层次鲜明、主体突出的构图而感动,甚至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或四幅迷人的风景画来。如果是旅游家呢,则可能会却探寻杜甫的游踪,按照他的“观察点”来领略这春季的美景。如果是历史学家呢,则可能对“千秋雪”和“东吴船”发生兴趣,结合历史的记载来探究历史的本相。这些都是解读文本的策略,但是目光不同,意蕴也不同了。其实,最重要的解读,还是要把诗当作“诗”来读,“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语)。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晴明的日子里,诗人是在临水的屋子或亭子或画舫里吧,(因为下面就是“门”和“窗”啊,)他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风景”。首先看到的是,水柳掩映,柳堤春晓,两只黄鹂在柳影里飞来飞去,跳跃着,鸣叫着,追逐着,嬉戏着。(本来应该不是只有两只黄鹂的吧,或许诗人只是选择了两只;或者是恰恰就是两只,反衬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然后把目光往上调,看到的是一行白鹭直上云霄,鉴照出高天的空廓与辽远;(“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虽然写的是秋天,但明净爽朗的境界与杜甫的《绝句》则是相通的。)能够看得这样高远,其实也鉴照出诗人心境的开阔。然后再极目远眺,看到了西岭的皑皑白雪,(我们姑且可以用远眺“玉龙雪山”来解释这一画面,)看到了万里之外的旌旗画舫(姑且算是“画舫”吧),这更显出诗人心境的阔大。更为幽眇的是诗人杜甫竟然无端地“确认”那西岭的雪是“千秋雪”,万里之外的船就是“东吴船”,这样的突发奇想竟然把“无限江山”与“悠悠岁月”连接起来了,(或者说就是辛弃疾的“千古江山”吧,)一种历史的苍凉和人生的悲慨融合起来了,在看似“简明”的“自然图画”中包含了深邃的历史沉思和人生悲苦。当然,这里的幽眇也不仅仅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所能概括得了的。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这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文本存在于读者的阅读之中,“任何解释者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对文本作出别样的解读”,“读者每一次遭遇文本,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不同的兴奋点,从而对文本做出别样的解读”。(南帆等《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44~46页)可见,所谓“任意阐释”,最需要的是撇开作者,撇开所谓的时代背景分析,撇开更多的艺术技巧的纯粹分析,“仅仅面对文本”,把目光集中在文本本身,从文本的结构和内蕴出发,力求从不同角度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兴奋点”,从而获得不同的“意义”,这正是“任意阐释”所采取的最常见的策略。这里,最关键的则是角度的选择或变换,兴奋点的捕捉和解剖。比如,我们在“遭遇”鲁迅的《药》时,如果我们从“华”“夏”两家的悲剧来生发,就可以发现其中所隐藏着的对于“华夏”民族的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忧患;如果将小说中的那些众多的人物来作分类,则可能会发现革命者的孤独,群众的愚昧,反对派的强大与凶残,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实;如果我们从小说的明线和暗线的交叉推进和相互关联的角度来分析,就可能会发现“革命者”虽然奉献了鲜血和生命却无法救治病弱愚昧的国民以及中华民族;如果我们从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来看,就可能发现“驼背”、“红鼻子”、“红眼睛”这一类的特征都是中国民众“病了”的象征,而“革命者”夏瑜本来是具有健康体魄和先进思想的,却被认为是“疯了”“简直是疯了”,这反讽与隐喻中蕴含着沉痛与孤愤。最近,又有读者从“身体的隐喻”的角度获得“兴奋点”,发现小说中的“痨病”、“疯了”、“土馒头”等“词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认为“小说的主旨并不在于解释病患者个人如何患病及患病之疾苦,而是着力描绘为其个人疾病寻求疗救之‘药’的故事,并力图从中挖掘出中国民众的精神愚昧以及对革命者的麻木和冷漠”,“中国传统文化之病的治疗之药不能来自于其自身内部,只能来自外部。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自我修复”。(任葆华《身体的隐喻》《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当然,我们也要明确地意识到,如果把“任意阐释”理解没有任何边界,不受任何限制,阐释者把作品阐释出什么“意义”,诠释如何“过度”都是完全自由的,那也是极为荒谬的。我们必须明白,读者的“任意阐释”必然是要受到文本的限定的,“任意”并非天马行空,并非随意杜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延宕生发,心心相契,有中生有。

四、“断章取义”,从微观分析中获得深意 “断章取义”首见于《孝经·孔传》,“断章取义,上下相成”(据《四库全书》182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被鳞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的言语:“赋《诗》断章,予取所求焉。”按照词典上的解释,“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断章取义”则是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文本中最关键的词句、段落或“细节”,然后结合全文来剖析和阐发关键的词句或细节的“意义”,最终的目的在于透析文本,阐发意蕴。这“断章取义”其实就是在顾及全篇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微观分析才是硬功夫,其特点是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穷尽的。”(孙绍振《〈文本细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脚韵,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陈仲义《现代诗歌读解策略》《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这里讨论的是读解现代诗的技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种“微观分析”技巧来解读一般的文学作品,尽管可能会非常耗费时间,但是一定会获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融通的阐释。比如,周汝昌解读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就是抓住“花市光相射”中“相射”二字逐层剥开的。“要赏此词,须知词人用笔,全在一个‘复’字,看他处处用笔,笔笔‘相射’。这词的精神命脉,在全篇的第一韵,‘花市光相射’句,已经点出,已经写透”;“上是月,下是灯,灯月交辉是一层‘相射’。亿万花灯,此映彼照,交互生光,是第二层‘相射’”;“万人空巷、倾城出游、举国欢腾的看灯人”则是“更要紧的‘相射’”。(周汝昌《千秋一寸心》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29—33页)其实,这与新批评所倡导的语义分析法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其要义就是抓住关键词句,从细节解读突破,结合文本结构,从微观分析发现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更为深刻更为隐秘的意义。

所以,我们读《紫藤萝瀑布》可以从“那是关于手足情和生死谜”的闪烁其辞中领悟到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沉思;读《边城》可以从文本中对采摘虎耳草的梦和幻觉的反复描述中揣摩出“虎耳草”中所蕴含着的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读《祝福》时,如果留心文本中祥林嫂反复讲述的“狼吃阿毛”的故事,可能会发现这则故事似乎正是一个现代寓言,隐喻着一种异己的力量和宿命的观念;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如果我们将其中对于“风雪”的描写贯通起来,可以感觉到这“自然”之中似乎包含着一种无形的“超人”的异己力量在关键的时刻操控着弱小的“人”的命运,虽然隐含了宿命的观念,但也昭示着在“自然力”面前,“人”总是显得弱小而困窘。

读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自然不会忽略下面这一段文字: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藏在文中最真挚的“怀乡病”,分明地体味到字里行间游子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特别是流落他乡和远离故国的游子更是感触甚深,心有戚戚。

“面对一首朦胧迷茫、消融了具体事件或缘由的抒情诗,我们不必过多地去追索背景、原型、本事之类。本事之类一旦失去真确,会完全误导了解析方向,而弄得南辕北辙。这里,最可靠的做法,是在诗文中寻找最关键的语言材料和材料间透露出来的有关信息”,“注重文本呈露,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是诗解读的首要路向”。(夏春豪《难解诗的解读途径》《名作欣赏》2005第8期)其实,即使我们所面对的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应当努力“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曹文轩的《根鸟》所写的故事是较为简单的,也是富有诗意的。一个叫根鸟的孩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其中有成群的白色的鹰,还有一个叫做紫烟的姑娘。于是,根鸟就独身去寻找那个梦境。他经历了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荒漠,山林,村落,峡谷,小镇„„他遇到了很多的人,板金,黄毛,长脚,独眼老人,秋蔓,金枝„„最后,根鸟终于找到了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根鸟所遭遇的一串串的故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其中有仁爱,有正义,有命运,有爱情,有阴谋,有伪善,有欺诈„„这一个“故事”昭示着人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我们要经历苦难,要忍受折磨,要坚定信心,要经受种种的诱惑,要勇于与邪恶作斗争。或者,我们还可以读出“寻找”的主题,人生就是寻找,寻找梦,寻找理想,寻找美好的人生以及人生的价值。作为一般的读者,都能够读出这样的“意义”。其实,虽然这是一部“儿童小说”,其中也蕴含着更大的主题。如果我们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从文本中的隐秘处去发掘,就可以分明地感觉到。就在小说的第二章“青塔”里板金的一段话就是一个重大主旨的隐秘之所。

记不清从哪一代开始,我的家族得了一种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地不再做梦„„

无梦的黑夜,是极其令人恐怖的。黑夜长长,人要么睁着双眼睡不着,在那里熬着等天亮,要么就死一般地睡去,一切好像进入了无边的地狱,醒来时,觉得这一夜黑沉沉的,空洞洞的,孤独极了,荒凉极了,那感觉真是比死过一场还让人恐怖。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庭中,曾有两个人因为终于无法忍受这绝对沉寂的黑夜,而自尽了。„„我们这个家族的男人,都害怕十八岁的到来,就像害怕走向悬崖、走向刑场一样。„„我们这个家族的人,衰老得比任何人都快„„

篇6:文本档案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蕙质兰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团队来陈述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首先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次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去体悟文本,你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读懂、读准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了多次解读,收获颇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下面我将围绕“内容结构、作者情感、写作技巧、备教策略”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

一、内容解读 1.关于主旨: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心理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也有人认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用极具传统意味的意象“荷塘”和“月色”状写自己的心灵,诉说印象,哀伤与希望、超脱与执著,“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无疑成了作者的生命场。《荷塘月色》承载的情感信息是很复杂的,对其所抒发的情感历来是见仁见智。但我们认为主题的多义性,既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又恰好是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章主旨的良好契机。2.关于结构:

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写了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写了作者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的心路历程,一明一暗形成独特的双线圆形结构,不失为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典范文章。在教学中,我们也可巧妙的利用理清结构来把握作者情感,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3.关于意象

《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除却文题中的“荷塘”“月色”,还有“蝉声”“蛙声”“江南采莲”盛况等等。古色古香、典雅华丽。幽静、神秘、优美。作者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笔墨,便点染出月下荷塘奇异之花,邀足了月色,造就一种既明丽又静谧的梦幻般美的情调与境界。神秘迷惘,这是至美,这是绝美,如果仿写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绪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就是:等你,在月色荷塘下。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荷花如图画,一池的月色如绝响。无限的月色荷塘,以月光统领荷塘,以荷塘印证月光,寄寓深情,千种风流,万种婉转,情景交融,令人扼腕咏叹玩味无穷。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去抓住文中意象,充分调动想象和生活积累去感悟散文含蓄而隽永的情感内容,从而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二、关于语言

对于《荷塘月色》,我们对它的内在的技巧和精神比之主题更感兴趣。是什么样的语言技巧使之具有美的神秘境界呢?它是如何为普通的荷塘月色罩上了一层迷人的面纱,造就一种神秘的气氛,又是如何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真切动人的画面,使其如诗如画并渗进作者情绪的呢?

1.《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满塘月色婆娑,荷花、荷叶、流水、月色共生共语。这种比喻,不是科学家毫厘不爽的细致观察,而只是作家敏感诗心的表现,像情人的眼睛一样敏锐,像母亲的直觉一般可靠而正确。于是“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像珍珠、像星星,流水脉脉含情,“灯光”是“渴睡人的眼”,月光朗照是“酣眠”,隔着一层淡淡的月光是“小睡”。这灵巧的隐喻表现了作者用尽自己的情感力量,迫使“月下荷塘”与自己分担审美和情感。这种融情于景的技巧,在中国一切优秀的诗歌中都极为普遍。

2.《荷塘月色》极具炼字之美,语言的刻意精工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特别是对动词的推敲极具匠心。这一幅淡墨水彩一个“泻”字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一个“浮”字写出了月光的缥缈轻柔,一个“画”字写出了月光的如诗如画、美丽绝伦。

3.《荷塘月色》中大量的叠词是语言的另一亮色。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了三十几处叠词,增添了文章的音乐美、节奏感,尤以文章的第四、第五段居多,平添了几多华彩。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等,其中以形容词叠词居多,也有数量词叠词。音节响亮,音韵和谐,字正腔圆,历历在耳,不绝如缕。

这是一座极具审美价值的富矿,语言的富矿,学生不能入宝山而空归。所以我们认为诵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读,二读,再读语言之美可以得到彰显,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语感得到培养。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把笔下之景写点如此之美?通过语言的品味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受到一点启迪——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使命和功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本档案】相关文章:

巡查档案示范文本05-06

场控文本及警告文本08-04

文本知识05-08

结合文本05-08

文本思路05-10

文本解析05-15

公开文本05-22

走进文本05-25

文本层次05-27

文本06-02

上一篇:毕业生办理改派和取消暂缓流程下一篇:食品公司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