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卑微的心面对经典美文

2024-04-11

以卑微的心面对经典美文(通用3篇)

篇1:以卑微的心面对经典美文

电视正在现场转播一场模特大赛,开始没有什么特别,到后来却出现了小小的戏剧化情节紧紧吸引了我。那是20个模特在参赛,当第一轮比赛之后,主持人说我们评一个最差模特,所谓最差就是她的综合气质、着装、台步、仪态都是最差的。

我觉得这是件很尴尬的事情,以前大赛总是评前3名,或者最上镜奖或最有人气奖、最适合做广告模特奖,但从来没有一次大赛会评最差模特,这对于所有台上的模特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10分钟后,最差模特评选出来,当场公布,我为那个女孩子难过,她是14号。

主持人说请14号往前走一步。

她走了出来,如果是我,也许我会哭,但她是面带微笑走出来的。

我真替她捏一把汗。

主持人和评委你一句我一句说她表现得如何的差,说她着装搭配得怎么不合理。她静静地听着,点着头。别人说对了,她会说我知道了,下次一定会注意。

真难为了她,就那么卑微地微笑着听着。

而其他的模特,有的居然笑起来,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少了一个对手,她们的竞争会轻松一些,机会也会大些。这是个对当事人来说很难堪的局面,而这个女孩子坦然面对着最差,以微笑来接受评委们的意见和批评。

接着是第二轮、第三轮的比赛。

我以为她会自暴自弃,反正就是最差的了。可她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到最后,你能想到比赛的结果吗?她是那次模特大赛的冠军,她笑到了最后!

事后,有人问她:怎么能顶住那么大的压力来对待评委们的责难。她笑着说因为我始终有一颗卑微的心,成功了不会骄傲,失败了会继续努力。

其实后来她才知道,评选最差是评委们设的一个陷阱,他们要看看心中最好的模特的心理素质,如果她过不去这一关,那么这个冠军就会易手他人。

正是那颗心让她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多么难得啊,得意时不狂傲,失意时不绝望,用一颗卑微的心对待生活,努力地向前奔,能做到这一步,就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篇2:以阅读者的姿态面对经典

英国诗人济慈在《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一诗中描述他在读荷马史诗时的感受:“于是我觉得像是变成了天文学家/一颗新的星星闯入了他的视野/或像是变成了强壮的科特斯, 他用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注视着太平洋……”荷马史诗的光芒穿过千年的时间隧道, 强烈地照亮济慈的眼睛, 照彻他的心灵,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对于高中生来说, 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且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起点, 可以丰富人生经验, 影响个性形成, 提升人格, 是贴近生命融入血脉的精神享受。

新课程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 重视经典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的独特作用, 强调经典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当下高中语文课上反映出来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经典的状况不容乐观, 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成为一名阅读者

教学中“对话”理念的引入, 使得师生角色定位变得明晰, 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主体性关系, 这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难以把握这种角色定位。表现在面对文本时, 往往忽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尤其是经典作品, 前人的解读往往附为文本繁芜的资料, 这种资料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成为横亘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重重障碍。教师一头扎入其中时, 总是忘记最朴素的一条:面对经典, 学生首先是也必须是一名阅读者, 一名独立的主动的阅读者。

1. 要让学生阅读原著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文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主要表现为两类情况。

其一:只把经典当例子。语文学习中把文本降为例子的做法, 很值得讨论和反思。当然, 文本中蕴含语文知识, 包括语言知识、文章读写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等, 但语文的知识不同于数理化知识, 它并非纯知识, 并非先有知识再有文本, 而是先有文本再有知识。知识大多从文本中梳理出来, 经过归纳, 形成规律, 再用来解读文本, 则起一种辅助作用。越是经典的作品, 其中蕴含的知识越是富于规律、越是被人们乐于反复咀嚼, 确实能够成为典型的例子。但只作为例子就舍本求末了。当下很多教师面对经典, 总是津津乐道于作品中可以成为例子的点点滴滴, 把文本仅仅看作载“道”的工具, 简单化地处理文本, 就会“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必然导致学生阅读经典也是抽取式的, 忽视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比如, 有一位老师教《荷塘月色》, 花整整一节课讲比喻、讲通感, 介绍明喻暗喻借喻的特点, 分析通感跟比喻的区别, 详细比较分析课文中几乎所有比喻的本体、喻体、相似点, 分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并很认真地搜集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运用通感的说法。整节课, 学生没有阅读, 更谈不上整体阅读, 作品只剩下几个例子被抽取。面对《荷塘月色》讲通感和比喻, 当然是可以的, 也是必须的, 但其作用仍在于品味语言、在于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作品、体悟作者的情感。这种脱离文本的讲解, 是对文本及作者的不尊重, 也是对学生阅读主体的不尊重。

对于这个问题, 叶圣陶说得好:“不要抽出而讲之。”面对经典作品, 讲什么, 当然可以智者仁者各有所见, 这不是问题。但, 无论讲什么, 都要放到作品里面去, 都要顾及作品的整体, 都要保护学生的阅读权利, 不能为了语文教师的某个既定教学目标, 让经典沦为实现目标的道具。

其二:抛开文本, 缘木求鱼。有的教师干脆让文本处于休眠状态, 求助于外。有人上《雷雨》, 就让学生看电影, 对原著却草草浏览;有人上《再别康桥》, 就让学生欣赏MTV, 然后点评学唱;有人上《论语》, 干脆以于丹的“百家讲坛”录像代替;有人上《长亭送别》就让学生一演了之;有人上《琵琶行》, 就让学生听名家朗诵然后一背了之等等。影视、漫画、游戏、MTV、表演, 这些只能是教学的辅助物, 而不能代替经典原著的阅读。尼采说, 读书是散步在别人的知识和灵魂中。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学的成就, 它以较为完美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它的教育和审美等作用超越时代和国界, 它用丰富的、形象的情感方式感染读者, 弘扬人性的真善美, 用自己独有的特质全面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完善人的个性品质, 滋养人的思想情感, 提高人的品位修养, 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这是经典成为经典的理由, 也是经典必须坚持阅读原著的理由。

2. 不要代替学生阅读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 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往往不尽如人意, 学生仍是少有机会自主阅读的。最常见的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简化, 学生尚未充分感知文本, 教师过早、过快地介入分析、讲解, 匆匆给出结论。对于一些文情并茂、意蕴丰厚的课文, 理应有一番诵读、涵泳工夫, 但不少教师常是急于把学生从境中强拉出来, 问这问那, 讲这讲那, 由此造成学生与作品始终隔膜。比如上《雨霖铃》, 学生初初读了两遍, 就让回答:感情基调, 上下片内容侧重点, 主要写作方法, 作者的感情, 作品深层情感, 名句分析。连珠炮一样, 学生根本连沉浸进去感受的工夫都没有, 便赶场一样奔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上屡见不鲜。教师一心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 搞了许多活动设计, 环节紧扣, 问题相缀, 时间不能差之以分, 答案也不能偏离丝毫, 最后却遭遇学生启而不发的尴尬。这些问答也罢, 活动也好, 看上去是师生互动, 实际上不过是教师变相地灌输答案———借助预先设置好的一个个问题, 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 统一学生的思想。表面上看, 它做到了让学生阅读原著, 保证了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 (读两遍) , 内容上指向原著 (所有的问题应该说都指向于对原著的理解) , 但遗憾的是它是用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 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束缚学生的思维, 抑制学生的个性, 导致阅读过程的呆板无趣, 造成学生对语文课的不感兴趣, 最可怕的是最终会导致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冷漠。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 每个个体带着各自真实生活的体验, 正经历着他人不可替代的生活实践。时间的隔离使得他们理解一些经典作品有着一定得困难, 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这时需要教师能够提供帮助和引领,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用教师的问题代替学生问题, 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经典阅读之旅可以看作是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 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抵触、碰撞、肤浅、错误, 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是, 正因为那些错误、幼稚、肤浅的理解以及对这些理解的逐步厘清, 学生才渐渐寻觅到自己的那块生命园地。这个过程无人可以替代。

二.教师首先是一名阅读者

面对经典, 以教师的职业身份去读跟以普通阅读者的身份去读, 是两码事。前者是非常态的阅读, 是特殊的阅读, 没有一位语文老师会是这种职业要求的阅读的缺席者。但是, 除此以外, 语文教师需不需要以一名普通阅读者的身份来面对经典?就是说, 面对经典, 语文老师如果只有教师的阅读方式, 没有普通阅读者的视角, 那么经典作品的教学就没有办法做到生动、真切、自然。孙绍振教授谈到经典阅读时曾经说过“现在的文学教育都太呆气了”, 借用一下, 我觉得语文教师阅读经典时, 牢牢地被束缚在教师这个身份的局限中, 也是太“呆气”。我想, 语文老师首先要做一名阅读者, 一名普通的没有任何图谋的阅读者。

黑塞说, 如果不懂得敬重知识, 不懂得敬重思想, 不懂得爱, 只图功利, 只是因为要作为一项任务, 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 毫无作用的。一个语文教师需要热爱阅读, 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 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感受和体会, 有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教辅资料上的内容不能代替教师自身的阅读理解,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真切独特的感受。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在非工作的自由的阅读氛围中直面经典, 学会自己感受和品味, 而不是一拿到文本就急急忙忙去搜索专家的解释。坚持独立的自由的阅读, 是语文课拥有魅力的途径。那些成功的课例中, 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成功的对话后面, 都是语文教师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在作强有力的支撑。梁实秋描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亲历其间的情感激荡自不必说, 还说“听过这讲演的人,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这实在是语文老师企慕的最高境界。孙绍振老师讲《故都的秋》, 随意而坐, 笑眯眯, 细细讲, 至动情处, 如孩童般晃悠着两条腿, 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会心微笑默叹, 再看看他的《名作细读》, 你便明白课堂上那极富感染力的一幕缘何而来。可以说, 成功的语文课后面, 站着的必定是一个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语文老师, 这个语文老师绝不仅仅只在备课需要时阅读。吴非老师曾经很动情地说语文老师“只要肯读书, 什么都好办”, 很对。

篇3:以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新生活

我家里一共5口人,婆婆、我和丈夫及两个孩子。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我在家里务农、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我也很知足。可是,在2008年10月,我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左肋骨边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小硬块,压着也不疼,当时正赶上收秋粮、种小麦,非常忙,也就没有在意。但到后来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力气,端一盆水都有些困难。到了11月底,精神更加不如以前,头发大把地掉,莫名其妙的瘦了很多,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009年2月,全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我们镇上开展,我参加了县妇联和县妇幼保健院组织的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活动,县妇联和县妇幼保健院及镇上的干部,给我们发放了有关宫颈癌和乳腺癌知识的宣传彩页、宣传品。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医生,医生说红外线乳腺扫描仪没带来,让我第二天到县妇幼保健院做检查。第二天一早到县妇幼保健院,医生为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告诉我极有可能患的是乳房纤维瘤,但不排除患癌的可能,县上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不完善,建议我尽快到西京医院再进行确诊和治疗。我和丈夫安顿好家里的事务,匆匆到西京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左乳乳腺癌,需要马上做手术。虽然之前也有怀疑,但听到医生确切地告诉我病情时,我觉得天都要塌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样的事实。县妇联和县妇幼保健院的领导打电话询问我的检查情况,了解实情以后,他们安慰我,让我放下思想包袱,積极配合治疗。

我在西京医院及时做了乳腺切除手术,清除了癌症病灶,并进行了化疗和放射治疗,及时控制了病情,使癌细胞没有再扩散。出院后,我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目前身体的各项指标基本稳定。

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靠丈夫在外打工,我治病花了11万多元,使家里本来就很不宽裕的经济更加紧张。但是,从我患病、治疗到康复,各级政府、妇联组织和县妇幼保健院等,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新农合给我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县妇联的同志及时和我联系,让我填报了全国“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项目申请,并推荐我参加本次培训班。我衷心地感谢党、政府和妇联组织开展的“两癌”筛查活动,为我们广大姐妹们带来了福音。

我能有幸参加省委组织部与省妇联联合举办的这次全省农村“两癌”贫困妇女创业技能和康复能力培训班,感到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对我在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在精神上的鼓舞,是省委组织部和省妇联为我们广大患病妇女办的一件实事、好事,它的举办,将会为我们患病的姐妹们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我将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和其他患病的姐妹们一起,勇敢面对新生活。通过本次培训学到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加珍爱生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供稿:甘肃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责编 芳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以卑微的心面对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感恩的心面对生活06-30

带着感恩的心面对人生11-11

敬重卑微作文04-20

卑微的爱05-10

勇于面对缺欠美文05-30

高贵与卑微-高一05-25

《敬重卑微》读书笔记05-26

敬重卑微优秀日记04-27

敬重卑微初中作文05-02

淡然面对生活哲理美文05-24

上一篇:温暖的家托班教案下一篇:文学社指导教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