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2024-04-29

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共8篇)

篇1: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10月11日,县委副书记朱晓静、副县长方树林在县农委、县建设局、县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独山乡裴集村、大英镇大英村、汊河镇黄牌村、汊河镇江青圩、三城乡姚庄村、半塔镇罗庄村、半塔镇红旗村、杨郢乡陡山村等地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朱晓静一行先后认真听取了各相关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基本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各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详细了解各示范点产业、项目、资金等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朱晓静强调,建设美好乡村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幸福新来安的实际行动。对下一步各示范点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朱晓静指出,一要突出规划先行。要统筹考虑原有村庄建设、规模、人口、水系、产业等特点,聘请专家高水平做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已有规划的,要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立即启动修编工作。二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示范点软硬件建设,推进广场、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突出文化韵味。三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设美好乡村,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最大的动力也是农民群众。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要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全力加快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

方树林对各示范点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刘红光)

贺东指出,全县村庄整治与危房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按照预定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村庄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美好乡村建设呈现出新面貌。贺东强调,各镇各部门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集中一段时间打好攻坚战,深入持续推进全县村庄整治和危房改造工作。

贺东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繁阳镇庄屋自然村、新港镇制马山自然村、孙村镇大屋自然村、峨山镇五房自然村、平铺镇九塘自然村等5个市级示范点整治改造工作,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和公共设施的后续管护工作。要完善软件设施,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着力营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要完善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设施、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让示范点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构建繁昌特色的新农村。要加快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治理脏乱差现象,并做到专人清理保洁常态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同时,统筹推进其它示范点建设,充分调动村民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积极性,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好,让广大群众满意。在实地察看了“美好乡村”建设现场,听取了姑孰镇和藏汉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刘则学书记对镇村两级“美好乡村”建

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领导重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刘则学强调,一要统筹谋划、统一规划。要结合实际,通盘考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精细规划,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二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针对不同地方的特点和实际,采取相应的举措,稳步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三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让群众真正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方式方法和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四要带头引领、打造品牌。要充分发挥基础条件好、群众热情高的优势,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创造特色品牌,走在全县前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他要求各结对帮扶单位要充分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出谋献策、做好服务。每个单位都要确定一名联络员,深入联系点,主动参与村民理事会各项工作,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方琪在听取了该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汇报和县直结对帮扶单位的意见建议,对该镇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该镇今后的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方琪指出,“美好乡村”建设要以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为目标,将“美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来抓,相关部门和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努力使“美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方琪要求,“美好乡村”建设一定要按照整体规划要求,遵循群众期望,结合专家意见,对村庄环境进行整合,制定符合长远发展的科学建设方案,并根据规划方案序时推进。同时,要加大宣传、发动群众,调动发挥好广大村民的创建积极性。并和帮扶单位主动对接、加强联系指导,共同帮助理清思路、推进工作,确保整个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篇2: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以来,XX市于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二个多月过去了,各县区在探索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11月15-20日,市财政局副局长管迎新带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组”有关人员,对XX区、XX区和XX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制定《XX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报省财政厅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提供参考。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潘集区的祁集陈郢村、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听取了县区、乡镇领导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就“美好乡村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自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后,各县区十分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但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工作进展不

一、相差较大。除潘集区祁集陈郢村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并整合部分资金,按设计要求全面开工建设外;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都没有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析

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这7个中心村大都实行旧村改造,涉及部分集中新建。旧村改造基本实行“穿衣戴帽”方式进行、集中新建实行拆除旧房重新划地新建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下面以一个中心村实行旧村改造为例,进行资金投入分析(假设村庄300户农房):

1、农房改造(穿衣戴帽)

目前我市大都实行皖北风格的建设方式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的改建。从调研看,每户农房从房顶到院墙进行改建需1.5万元左右,300户农房共需450万元左右。

2、道路硬化

美好乡村建设的道路的标准是达到户户通,方便村民出行。从调研看,我市第一批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道路基础都很好,主干道大都已是水泥路面。初步估计,每个中心村尚有10公里道路需要硬化。按35000平方米计算,10公里水泥路面需280万元左右(每平方米80元)。

3、绿化美化

提高绿化标准是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前提,要充分利用水边、路旁和房前室后栽植各种景观树,提高村庄绿化率。从调研看,我市中心村建设,宜栽植香樟、女贞、海桐、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初步估计,每村约需种植各种景观树5000株,按平均价格每株40元计算,需资金20万元左右。

4、村庄亮化

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亮化普遍不高,美好乡村建设要在主次道路一侧安装路灯,每间隔30米需安装一柱路灯。初步估计,每村约需100柱路灯,按使用太阳能路灯每柱4000元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5、污水处理

村庄污水处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充分采取沟渠收集,就近排入污水管网和其他方式进行治理。从调研看,我市农村村庄大都使用砖石材料、矩形断面的排水渠,有加盖和不加盖二种。初步估计,每村大、小排水渠(加盖或不加盖)约需修筑1万米左右,按平均价格每米80元计算,需资金80万元左右。

6、垃圾处理

按15户建一个垃圾处理池和每村建一个垃圾收集站计算,中心村共需修筑垃圾处理池约20个、垃圾收集站1个。不考虑人工和清运车等,需资金3万元左右。

7、水冲式公厕

从调研看,目前很多乡镇、农村没有公厕,即使有也非常简陋,美好乡村建设按每个中心村建设5-10个水冲式公厕计算,需资金40万元左右。

8、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

按每个中心村建设1000平方米健身广场,200平方米文化站和图书室计算,需资金50万元左右。

9、村容整治

美好乡村建设,要对中心村村容村貌进行整治,重点清除路边、河塘边、村口和房前屋后的杂物、草垛、建筑垃圾等;同时对农户用房进行统一编号,并规范畜禽散养。中心村村容整治费用约需10万元。

10、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

村口标识是提升中心村形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可采取建门楼或其他显着标识;同时可选择固定地方,利用文化墙,美化乡村。初步估计,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约需30万元。

以上10项目建设内容,仅是美好乡村建设一些基础建设内容。初步统计,这10项目建设,约需资金1000多万元,且大都是公共设施支出。还有一些项目支出没有列入,如:公共医疗、公共交通、教育、农村饮水、便民超市、电力、电信、电视、网络等,同时农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三、目前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整合资金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地理位置不同,县区在整合资金方面的力度也不一样,就目前而言,哪些资金能用于中心村建设还不能确定。同时,在管理上有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乡村和村民经济实力的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建设、绿化种植,还是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都要投入资金,乡村级除了上级补助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投入,但有些乡村和村民投不起,有些乡村和村民舍不得投入。

3、县区均衡推进的问题

由于各村的基础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再加认识不同,列入今年整治的72个村的推进进度不

一、力度也不一,有些村力度很大,效果已很明显,有些村可能还没有动。

4、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有的中心村,散、小、乱的小企业遍布在村庄中,畜禽散养造成的污染,小商店、小饭店、小摊位带来乱堆、乱扔、乱倒,严重影响农村的环境状况。

四、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宽渠道,解决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难题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村级经济压力重,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各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要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各级财政和主管部门,要按照省财政厅《关于整合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指导目录》的通知要求,全面整合资金,全力支持中心村的建设;三是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四是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模式。

2、加强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村民能了解和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美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强化村民自治作用。

3、注重保持农村原生态风貌,发掘一村一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尊重自然之美,充分发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要注重发掘各村不同的生态、人文等特色,培育个性之美,实现“一村一品”,每个村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不是建设成千村一面。

4.注重保持建设成果,坚持长效保洁

美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即要按照规范设计标准完成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5、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

目前,农村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还是普遍存在,中心村里存在有污染的企业或家庭作坊,对乡村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加强污染治理,对处理不到位,不达标排放的养殖户、企业和家庭作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关、停”措施。

6、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旧村改造,势必要对农房进行“穿衣戴帽”。但由于过去的农房地基打的都不是太深,因此,在规划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篇3:浅析美好乡村的建设

1.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引导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战略, 是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的发展战略。一方面, 政府对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的战略、规划、技术、人力等给予科学的指导以及正面舆论导向, 并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 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财政也将提供相应的财力支持。通过政府行政引导, 可以迅速掀起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潮、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然而,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发展, 导致积弱积贫, 发展严重滞后, 城乡发展失衡等。因此, 在美好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引导和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形成共建合力, 因地制宜, 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 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 使农民真正受益。政府投入必须发挥先导, 主导作用, 必须将有限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向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特色产业、公益事业等事关发展全局方面, 切不可全国一刀切、上下一个模式。目前, 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欠缺和滞后, 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整体面貌改变的“瓶颈”, 也是城乡差距进一步增大的重要原因, 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 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保护好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是各级政府工作重点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也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 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的重要举措。在美好乡村建设中, 要坚持将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尊重群众的愿望,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发挥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将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大力实施兴业富民工程,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壮大村域经济, 实现农村发展群众增收, 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成效和带来的实惠。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国家的扶持与农民的辛勤劳动结合起来。只要把农民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把政府作为与农民意愿统一起来, 使农民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才能把政府与农民两个积极性有机融合起来, 美好乡村建设将会事半功倍。

2.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美好乡村, 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 农民富裕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能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增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在美好乡村建设中, 要坚持将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尊重群众的愿望,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发挥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将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大力实施兴业富民工程,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壮大村域经济, 实现农村发展群众增收, 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成效和带来的实惠美好乡村建设是从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居工程、富民工程、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是造福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农村的农民与城市居民越来越同等的享受到差不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坚持将美好乡村建设必须与当地生态农业、农特加工、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培育密切结合, 与乡风民俗、历史文化有机融合, 确保每个中心村建设各具特色、充满活力。

3. 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建设美好乡村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在我国现代化布局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工业化、城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只有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农村土地流转、产业化发展提供条件, 才能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然而, 在城镇化这个问题上还要避免两种片面观点。一是有人把我国“三农”问题归罪于城镇化, 认为是城市占用了农村的发展资金和农民的廉价土地, 是城市剥夺农村和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从而主张放慢城镇化步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城市化才是现代化, 搞美好乡村建设违背了现代化规律, 主张只要把城市建设好, 把农民转移到城市就行了, 不一定要搞新农村建设。这两种观点都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存在着片面性。建设美好乡村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力量, 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农村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就失去了支撑。如果农业生产不稳, 农民收入不高, 农村环境恶化, 不仅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腿”, 而且会严重制约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 可以加快城乡联系,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

4. 必须合理开发与保护资源并举

篇4:建设美好乡村 打造生态洲城

由于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原因,我村居住较集中,人口密集,村庄内主巷道狭窄,两侧断墙残壁,路面破损。一到夏天,臭气熏天,两侧的露天粪坑、垃圾、草堆、乱搭乱建,随处可见,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水面水花生、漂浮物也经常到处都是,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自2011年11月份开展村庄环境工作以来,我村抢抓契机,以为民办实事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六整治、六提升”目标,按照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逐步到位”的原则要求,在溱潼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着力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经过前期一段时期的工作,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为我村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奠定了基础。

精心组织 强化领导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形势,我村成立了以村支书为组长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和方案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实施小组:

(1)宣传教育组。由村支部副书记任组长的五名同志组成。具体负责动员,发放公开信1500份,做到环境整治家喻户晓,使全村村民人人要达到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中去的要求,通过会议、广播、专栏等多种途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达到积极行动并带领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使广大村民认识到村庄环境整治是一件为民办的大好事,是全体村民大家的事,从而形成党员干部、全体村民齐动手,人人都是村庄环境整治责任人的良好局面。也只有全民参与,才能顺利达到整治的要求,为全面达到整治效果扫除了思想障碍。

(2)环境整治组。由村委会副主任任组长的五名同志组成。具体负责村庄路道及周边绿化的管护、道路和田间乱堆乱放的清理、村庄内公共厕所的整改、水面漂浮物的打捞、露天粪坑的取缔等方案的具体落实。

(3)矛盾协调组。由村治安民调主任任组长的七名党员干部组成。具体负责环境整治过程中涉及对象矛盾的处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让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立足自我 明确要求

(1)获得村干部支持。按照村庄环境整治的各项要求,我村通过召开村两委会,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签订环境整治责任状,成立环境整治实施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赢得领导的支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是项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面广量大,矛盾错综复杂,在遇到重大困难和矛盾时,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决心,通过依靠和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去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矛盾。针对突出矛盾和困难,要及时汇报情况,赢得上级领导的支持,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争得上级财力的支持。针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资金投入大的情况,我村为加大资金筹措的力度,村领导小组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在取得多方支持的同时,借助市里帮扶及相关单位,筹措资金,使各项工程有了可靠的保障。具体做到了“三个一点”。

一是“民集一点”:就是引导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采取村民共整、共治、共建、共享措施,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实施受益村民共同集资建设。同时对在外能人、有钱老板回归的机会,让他们多多支持家乡建设。

二是“村筹一点”:村里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民主议事制度,压缩其他支出,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建设费用的投入。

三是“上争一点”:通过争取上级的补助,从而解决一些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困难,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常态化。

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重点围绕建、整、拆、包、清、栽六个字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建”:建幼儿园东侧与老实验小学西侧停车场2处;建化库池1处;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车停车棚各1座;建2组泵房1座;建洲城新区污水池1座。

“整”:对村东西、南北两侧河道2000米护堤进行整治;整治村庄内水冲式厕所3座;整修村庄内破损路面1.8公里,并做好排水设施;整修路灯56盏。

“拆”:拆村内主干道两侧违章建筑26处;拆除涉及路道拓宽户18户;拆除泰东河两侧猪场4座、房屋2座。

“包”:包村庄内主干道清洁工2名;包村庄内公厕清洁工1名;包村庄内垃圾清理工2名;包村庄垃圾运输工1名;包村庄内主河道水面清理工14名。

“清”:清理村庄内主干道两侧露天粪坑89个、乱堆乱放草堆265个;清理村部东西、南北两侧河道淤泥3200米;疏浚泰东河周边河道8条;冲填沟塘土方9.3万多方。

“栽”:四洲路路两侧新建绿化带16180平方米,种植苗木20021棵;在村部西闸重新规划绿化带,种植红叶石兰、大叶黄芽、独杆女贞等;在沈马路两侧补栽绿化树木2568棵。

目前,洲城村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要求,与市、镇两级党委的要求,与先进示范村相比,以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将按照“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六整治,六提升”的目标,继续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扩大整治的范围,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落实好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庄环境面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村庄特色更加鲜明,让此项民心工程惠及全体村民。

篇5:美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县一直把美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整治后再反弹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构建起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才能保证美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常运转,成果得以巩固并长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xx县以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大力引入农村环卫市场运作机制,一揽子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维护管理难、运营投入难、标准规范难等问题,实现了乡村环境保洁常态化、专业化。2013年9月份以来,我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8个、农村垃圾池195座,增配垃圾运输车20余辆、农村保洁员201人,每日清扫保洁面积135万平米,清理垃圾80多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三有六无”,明确目标。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到“三有”,即:各乡镇“有一支专业化的环卫保洁队伍”、“有一整套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设备”、“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工作机制”;实现“六无”,即:各美好乡村示范

点做到“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垃圾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杂草垃圾”。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组(自然村)保洁、村(社区)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无害处理。

二、“市场运作”,全面推进。对乡镇集镇街道、20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重要县道沿线范围内生活垃圾清扫、保洁、运输进行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以445.9万元的中标价格确定合肥美洁公司、滁州阳天保洁公司分片承包全县135万平米区域的保洁任务,由保洁公司将农村垃圾收集后,直接送往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集中3个月时间,对全县镇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集镇街道店面、单位、村庄农户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健全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做到运行高效,管护到位。

三、“三措并举”,确保成效。制度规范上,成立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指挥部,负责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制定《关于加强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意见》和《全县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整治内容、目标、标准、时间。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好经验、好典型,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成效不大的乡镇,予以公开曝

光,激发各乡镇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资金保障上,县财政每年安排240万元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对乡镇实行以奖代补,重点用于建设环卫设施和环境整治。同时整合文明创建、道路养护、清洁工程等项目资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乡镇财政负责各自保洁费用和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经费支出。管理考核上,制定《xx县农村环境综合管理考核细则(暂行)》、《环卫市场化规范运作工作考核表》,将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农村环境综合管理责任状,每周对乡镇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进行暗访;每月进行督查排序,并将暗访、督查排序情况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公布;年终进行综合评比兑现奖惩。乡镇根据管理考核细则对保洁公司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管,同时与保洁公司分别签订合同,将资金拨付与保洁效果直接挂钩。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有些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认为“垃圾风一吹就跑了,污水太阳一晒就干了”,不愿“花冤枉钱”;有些村民认为环境卫生整治是政府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存在“政府要我整治,政府就会出钱”的思想;有些村民舍得花钱盖别墅却不愿交每月保洁费,特别是在拆迁、改路、改厕、改圈、建垃圾池时,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往往以各种理由加以抵触,或要

求巨额赔偿。

(二)规划滞后

目前全县有的村还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抢建、乱建、偷建行为大量存在,建设用房没有按规划也“无规划可依”,导致“村容整洁”难以落到实处。此外,村民建新不拆旧的现象普遍存在,新房建在自家地块上,错落不齐,缺乏统一规划,新旧宅基地没有依法臵换,浪费了土地资源,环境卫生整治比较困难。

(三)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突出难题。在我县,大部分的行政村没有集体收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需各级政府和村投入一定的配套资金,很多村难以落实,即使有投入也是负债整治。据了解,一个行政村单做测量和规划就得3—6万元,开展改路、改水、改圈、改厕、垃圾处理等基础性工作,每个村至少需要30万元以上,大部分村难以承受,环境卫生整治、日常保洁、后续管理因缺乏资金支撑而难以长期坚持。

(四)制度落实不严

由于农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影响,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基本是处于自生自灭的无组织状态,虽然乡镇也给农户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保洁队伍,但是缺乏长效的运

篇6: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2012年9月)

按照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要求,市政协人资环委成立调研组,在张忠孝副主席的带领下,近期对我市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开局良好

今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后,各县(市)区积极行动,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的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制订规划,全面启动。据统计,目前已初步编制了94个镇(乡)总体规划,完成了1049个行政村、2262个村庄布点规划。建设了865个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打造了17个示范镇和171个示范村,涌现出全椒县河东新村,来安县小李庄、林桥村和天长市铜北村等一批样板村。

截止目前,全市建立标准化镇卫生院94个、文化综合站97个,村卫生服务室1094个、农家书屋1106个。推动土地流转超百万亩,扶持2000多个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建设了舜耕生态农业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基地和200多家“农家乐”旅游点。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干部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很高,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广大农民也在美好乡村的建设中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现有成果还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需求。当前乡镇、村支柱产业贫乏、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事业滞后等问题仍是制约美好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我市美好乡村建设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粗糙且衔接不够。由于我市近期编制的一些支持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缺少深入调研的基础,地方特色不够明显,而且与前期各县区出台的《乡镇村庄布点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永久性居民点详细规划》缺少衔接和统筹。如目前我市农村现存的3万多个居民点,在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中应该保留多少,减少多少,哪些可以作为永久性居住点,哪些可以作为过渡点和废弃点均没有提及。在村庄整治建设中也存在一套设计方案多地使用的情况,没有突出 “一村一景”与“一村一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够协调。还有不少地方虽然建了新房但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现状。许多新建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没有“山水相连、绿树掩映小院”的农家气息。

(二)缺少产业支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产业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光靠财政投入不可能建成美好乡村。而我市目前除个别镇村有较为特色产业外,绝大多数乡村没有支柱产业。不少乡村还有历史债务。再加上一些乡村区位缺少优势,土地、山林资源不能很好利用,短期内改变面貌十分困难。

(三)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跟不上。我市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但普遍存在路面窄、路况差、覆盖不全的问题。农村卫生状况堪忧,尤其是垃圾的处理,目前许多大的乡镇都没有垃圾转运站,一些河道、池塘变成了垃圾池。农民饮水及污水处理的问题也日趋突出。

(四)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不力。我市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前期的无序开发,使得一些古村落、古建筑没能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消失,为数不多的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频临失传。一些森林人家、农家乐和部分养殖业项目布局不合理,开发不规范,已引发对山林原生态景观的破坏,危及饮用水上游水系生态环境。同时一些新建的集中居民点,文化、体育设施不配套,美好乡村因缺少文化元素而显得不够美好。

三、对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立足长远,统筹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料显示: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60年,台湾用了40年,韩国用了30年。我市农村量大面广,美好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建设中要科学规划,合理调配,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一要坚持规划引领。首先要对现有规划进一步完善,使美好乡村规划与“十二五”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其它规划有机衔接,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要突出规划的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在操作中要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切实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规划不施工。二要以分类推进为原则。首先要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将村庄空间整合与行政撤并相结合,确定中心村、一般村的数量与功能定位。形成城边乡村向城市靠拢,镇边乡村向集镇靠拢,偏远乡村向中心村靠拢的格局。三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就目前我市农村的现状来看,美好乡村建设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培育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吸附能力带动面上的整体推进。现在各县都有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示范村,但总体数量偏少,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靠近公路主干道或城镇附近的乡村,加以指导,扩大试点范围。

(二)要以发展产业为支撑。

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能为美好乡村建设积累资金,又能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现有示范村形成的历史无不证明这一点。一要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我市有丰富的基本农田和山林、水面,又是长三角的腹地,这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产业的独特优势,因此要借美好乡村建设之东风,引领农民根据乡村的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乡村经济。二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将逐步减少,这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运作,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外来资金,将资源变为资产。这样既能解决农民向社区集中的问题,又能解决农业要素向规模化集中的问题。三要整合利用好各级财政的涉农资金,将美好乡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干一件事成一件事。

(三)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美好乡村建设首先要做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交通便捷。因此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从道路交通、垃圾处理以及居民饮用水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多年来,我们对城市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过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先急后缓,先解决突出问题,再逐步解决其它问题。当前农村的垃圾收集、转运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应予优先考虑。

(四)文化建设要同行。

美好乡村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一要注意保护原有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古文物,尽可能多的保存民俗和地域风情,加大对传统技艺的开发和利用。二要因地制宜,突出建设特色。如丘陵岗地的乡村在建筑风格上应有别于圩区水乡的建筑风格。要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镇多景”,各具特点,绝不能千村一面。三要在乡镇和新的集中居住区增建文化体育设施,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和精神文明提供硬件支撑。同时要适时调整卫生、教育的布局,方便农民就医和子女上学。

(五)环境保护要重视。

现在的“农家乐”遍地开花,缺少规划的约束。有的建在饮用水源地附近,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有的为追求幽静效果,不惜毁林建房。建议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对“农家乐”进行规划管理,不可乱建。此外,对于规模养殖业也应事先进行严格的环评,慎重选址,避免污染水源和周边环境。滁州西部的丘陵山区是滁城的生态屏障,是沙河水库与黄栗树水库的源头,应当坚持保护性开发。没有青山绿水,美好乡村就名不符实。

(六)人才队伍要跟上。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才队伍的状况决定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篇7:美好乡村建设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感想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

作为皖北平原的农业大市,宿州市农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村庄规模大,分布密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省里规划的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片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市应当高起点、高站位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一、吃透政策,深化认识

个别同志认为,美好乡村建设与以前的新农村建设是一回事,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步骤开展工作就行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种认识是对政策的片面误解。从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9月10日做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省里对美好乡村建设不仅在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从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细致的安排,可操作性很强;在保障措施方面,不仅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改为美好乡村建设资金,而且从每年2.6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并逐年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在组织

领导方面,省里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我们要看到,省里已经将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高度,而且对我省农村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因此,我们必须读懂吃透省里的政策精神,进一步深化建设美好乡村的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我市应当依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两区”建设,紧紧抓住实施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政策机遇,不等不靠,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地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首先,应当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提升兴业富民能力;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数量不减少,明确建新拆旧制度,规范农民建设用地使用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土地资源规模效益的发挥和乡村工业发展的带动,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在对各行政村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批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分等级分批次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治理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基础设施好、社会服务完善、乡风文

明的示范村。目前我市桃园镇光明村、夹沟镇夏刘寨村等中心村在土地流转和村庄建设方面均已初具规模,应当鼓励人口、资金、生产要素、社会服务业向此类中心村有序流动,形成资源集聚整合态势。同时,对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要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大力推广。及时组织各村进行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好的做法,坚持以点带线推面,达到点、线、面协同推进、整体联动的效果,充分发挥中心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再次,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乱扔乱堆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和土壤质量带来巨大危害。农村道路和河道树木砍伐严重,绿色长廊已遭到严重破坏。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对农村生活和生产中所造成污染进行有力的治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态涵养功能。

最后,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全面实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健全村民自治为突破口,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依法保障村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在校大学生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乡镇综合文

化站、农家书屋、村文体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的使用率,引导村民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健全机制,狠抓落实

良好的工作机制对于推动工作,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要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机制,对口支持、共同建设美好乡村。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选派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责任分配到人。同时,严格奖惩兑现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对在美好乡村建设总成绩突出的同志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拖拉懒散,涉农违法违纪的同志予以严肃查处。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乡村,发挥农民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干部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协作,扎实奋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市美好乡村和“两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朱仙庄镇党政办寿春雷

篇8: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

美好乡村建设是我国精心部署的一项战略任务,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对于一个“工业主导、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科学发展”的小县城而言, 必须科学谋划, 精心实施, 有序推进, 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效。

如何让美好乡村建设更美好?怎样才能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坚持规划是龙头, 加强整体规划通盘考虑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没规划不建设, 不设计不实施。大量实践已经证明, 好的规划就是生产力, 是龙头。要进一步深化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坚持规划龙头作用不动摇。规划必须体现与时俱进, 确立鲜明的导向和有效的策略。规划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从规划源头抓好城市服务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要进一步把握城乡规划的工作规律。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多层面完善优化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 下好全域发展“一盘棋”。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全面考量城市发展基础性要素, 充分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科学设定主体功能区, 注重空间“留白”, 保护好不可复制的资源。要把握好系统与分项的关系, 坚持“多规合一”, 发挥出最大综合效益。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既重视保护独有的传统与特色, 又体现落实引领城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因素。

二、逐步增强资金投入, 加强涉农资金专项管理

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按照“管理方式不变、投放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 县级小城市要制定《涉农项目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专项用于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三是筹集社会资本投入。要撬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把这些用于中心道路建设。

三、实施多渠道联系帮扶, 加大督导和指导力度

县政府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联系制度, 明确每个中心村建设的帮扶领导和县直牵头帮扶单位、参与帮扶单位、责任人。加大对重点中心村的帮扶力度。同时, 加强对示范村的指导服务, 加快建设进度, 建立了县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各指导组分别联系帮扶示范村的联系帮扶制度, 经常调查研究、现场指导、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实行定期汇报。

四、突出“三线三边”整治, 加大农村环境管理

开展“三线三边”集中整治月活动, 动员组织中心村广大干群广泛清除路边、庭院堆放的杂物柴草、粪堆垃圾, 绿化环境, 展现农村田园风貌。加大示范村全面开展村内弱电线路乱搭乱建整治、沟渠塘清淤疏浚、垃圾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群众住房外墙立面粉刷、房顶改造、门窗刷漆, 以及以“三字经、仁义礼智信、尊老爱幼、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建设, 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五、注重宣传发动, 加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在县政府网站建立美好乡村建设宣传专题;在广播电视台开通专题宣传栏目, 利用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工作动态, 积极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建设和管理, 着力营造美好乡村建设氛围。制作美好乡村大型立体标牌, 工作动态全部及时上传政府网站, 广播电视台多角度报道美好乡村建设。县政府要先后组织人员赴外地学习考察美好乡村建设, 借鉴先进经验, 拓宽视野, 增强建设美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

六、加强周调度、月调度, 让美好乡村更美好

对照制定的各项考核办法和上级一要求, 特别对重点示范村, 实施阶段任务分解, 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 限定完成时间。县美好办公室、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对重点示范村建设进行一次全面督查, 掌握进度, 下发督查通报, 督促建设。召开观摩调度会, 督促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各个指导组及县直部门负责人协调调度会, 加大协调调度频率, 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进度, 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力争让美好乡村更美好。

七、有群众观点, 走群众路线

上一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下一篇:团歌大赛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