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2024-05-13

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通用14篇)

篇1: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我也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教师这一职业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职业了,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触的到,但是当自己真正的走上讲台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熟悉,并且还有好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我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中常常叮嘱或“命令”学生要干这干那,但往往得到的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学生屡屡违反校规校纪,成绩一落千丈的背后,老师得到的是学校领导的质疑,而学生得到的是老师变本加厉的指责和呵斥。那么在老师眉头紧锁之后,你是否深思其原由,自检其过失。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如果我们每天坚持按时上下班,迟到了也做检讨;认真备课,丰富教学内容;爱护公共卫生,主动打扫清洁;为人和善,亲切的与人打招呼;衣着朴素,生活节俭„„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多多少少会从中学会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热爱劳动、提高修养、艰苦奋斗„„学生的心灵将会从我们的日常行动中得到净化,因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

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有这样一句俗话“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做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严之有理,爱之有情,严之有方,爱之有法,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去爱学生。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正确地引导学生发展,努力进取;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认真授课,课后走进学生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教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那些打骂并侮辱学生的老师,自己为师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学生呢?

爱总会让人感动,当我们以更加百倍的勤奋和热情把自己奉献给我们热爱的教育,奉献给深圳这块热情的教育圣土时,我们将收获甚多!只要心中有爱,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亲爱的老师们,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不仅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而且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吧!

篇2: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吴老师,您好:

感谢您对我多年来的谆谆教诲!我从您那里学会了如何求知、如何做人。您渊博的知识,常常引领着我们遨游遐想的天际;您诙谐的话语,常常让我们萌生万千思绪。您平时那么忙,但对我们的学习毫不放松,更是让我们由衷地敬佩,您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不过,我也想向您提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希望您能采纳。

您常常对我们说,要笑对困难、笑对生活,那么您为什么不能笑对我们呢?从开学那一天起,您给我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相反,如果您经常放松脸部的肌肉,那将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到那时侯,我们用心来交谈,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您的学生:XXX

读罢这封沉甸甸的信,我感受到一份光荣和责任。教师在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何尝不在教学生做人呢?是的,我虽不是班主任,但我常常占用晨会课、周队会,给孩子们讲人生、讲理想。讲台上的我,说得那么轻松、真切,生活中的我却成了行动的矮子。面对职业的竞争、复杂的人际、琐事的纷扰,我想到了逃离。我无数次地对自己说:下辈子不再做教师,也不会让我的孩子选择教师的职业。如今,面对孩子们对教师职业的褒奖,特别在《放飞理想》的主题班队会上,那么多孩子想加入我们的队伍,我更是汗颜无比。

也曾千万次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变得那样规规矩矩,即使偶尔露出笑脸,他们也轻意不敢“放肆”。六一联欢会上,我出差在外,班主任卢老师与孩子们一起举办的活动不是很成功吗?这是我从学生日记中读到的,假如我在场,看上去是“与民同乐”,实质上自己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了孩子们的手脚,不能不说是我的悲哀!

篇3:让生活充满阳光

很多人发现糖尿病后, 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拖累家人, 生活毫无意义。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多了一项任务而已, 只要完成了任务, 和别人的生活一样精彩。

前自行车运动员菲尔·萨瑟兰在出生后7个月时经诊断患有1型糖尿病。当时他病情危急, 几乎夭折。在完成救治后, 医生告诉萨瑟兰的母亲说他可能活不到25岁。1994年, 13岁的萨瑟兰开始与自行车赛结缘, 他在自行车比赛与糖尿病控制的两个赛场上同时展开了一番较量。萨瑟兰意识到, 自己完全可以将自行车赛作为跳板, 鼓励其他病友对抗糖尿病, 勇敢追逐人生梦想。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糖明星。

我们的生活时刻充满着阳光。生活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 沐浴着缕缕阳光的洗礼。生活犹如青翠欲滴的小草, 享受着丝丝阳光的哺育。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坎坷, 每当那时, 朋友无比真诚的关心, 总会悄然钻入我们心田, 阳光般的关心感染着我们单一的生活。学习中, 我们会获得点点滴滴的成绩, 每当我们为之沾沾自喜时, 父母的提醒总会唤醒迷茫的自我, 阳光般的呵护提示着我们正确走向胜利的曙光。

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阳光中我们创建着阳光。

篇4: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一、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想对中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对学生当前心理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通过我对学生的接触和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口头禅都以描述自己的心情为主,并且负面情绪大大超过了正面情绪。“烦、闷、累”是口头禅的主调。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在口头禅中得以表现,口头禅也成为宣泄压力的一个窗口。“加把劲、累死了、写作业、好好学习、我好忙、真困”是很多学生挂在嘴边的话。归结起来,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孤僻和抑郁心理状态;(2)对抗和逃避心理状态;(3)焦虑、恐惧心理状态;(4)嫉妒心理状态。由此,我们可见学生的心理一斑,其心理的阴暗面还是令人担忧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由于对自身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有诸多的不适应,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而不能自制,因此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从众心理较重,容易出现盲目从众现象;好奇心较强,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学习、善模仿,而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这些特点往往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出现道德失范乃至违法犯罪。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好的针对性,在实践中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二、转变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基本权利和心理价值取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提出过“有教无类”的主张。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所教学生在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等差别,都要毫不例外地让所有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表现在教师是否关心每个学生受到合适的教育,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学生的学业以及其他行为是否得到公正的评价。

三、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要贯彻“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对教育内容的学习、理解、分析中,要帮助学生接近心育目标,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如,我在课堂上就经常特别地鼓励那些“差生”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答错了,我也从不简单地说一个“错”字,而是很委婉地说,“你回答的不太全面”或“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答法或做法”,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另外,我有时在课堂上还适当露拙,以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受教育者,就不可能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性格形成产生作用,这种作用是在或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进行的。这就叫潜移默化。

四、因材施教,对问题学生要加倍关爱和教育

面对“半大人”,初中教师所面对的问题可能更大于小学甚至高中。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成年人面对来自工作、家庭等的压力。其实,孩子们同样面对着压力,他们以未成年人的目光看待缤纷世界,会有更大于成年人的疑虑和恐惑,需要我们给予解答,因而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加倍关爱和教育。

总而言之,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为学生面对的不是孤立的学校、教师、家庭,而是整个花花世界。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而对这些信息的甄别、筛选与取舍是需要知识和阅历的,而这正是他们的软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学生心灵的净化师和守护神,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创造出绿色环保的精神世界。

篇5: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跨过了而立之年的忙碌,走出了不惑岁月的沉思,现已届知天命年龄的.我,人生旅途的悲喜起落,如过眼烟云,随风而去,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作 者:陈国珍  作者单位: 刊 名:湖北档案 英文刊名:HUBEI ARCHIVES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让生活充满阳光

题记

每当人们一提到阳光一词,无一不联想到幸福的生活,完美的回忆,难忘的时光,这些完美的字眼把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乐观,就是说这个人很阳光、很乐观。给人一种直面挫折不畏不惧的感觉。让人觉得你很好接触,你很幽默,跟你在一齐会有无限的乐趣。看吧,说这乐观,又提到了阳光。所以说,乐观与阳光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在乐观中充满阳光。

自信,就是说谁谁谁很高兴,阳光自信。比如说:你考试得了满分,你写的作文在什么周刊上发表了把这些好事说出去,你会很自信、自豪,但更多的是脸上充满笑容,充满阳光,所有自信是阳光的最好体现。对生活充满自信。自信、乐观、进取,这些完美的字眼,都是对于阳光的最好的体现。这些完美的字眼中,都充满了阳光。

篇7:让生活充满阳光

不一会儿,一个急刹车,我俩都差点摔倒了。胡佳欣可能是抓得不牢,头还在侧边的拉杆上还碰了个包。看他那要哭的样貌,我赶紧安慰她。这时,一个叔叔拉着一位阿姨从我们邻近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亲切地说:“你们两个小男孩在这儿来坐吧!不然一会儿又会摔倒的。”我俩不好意思。便说:“叔叔,还是你们坐吧!我们没事的。”“来坐吧!我们立刻就下车了。”于是,我们谢过叔叔和阿姨,便坐下了。此时,灿烂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车厢,让人感到暖洋洋的。

车到了一个站,给我们让座的叔叔和阿姨朝我俩笑了笑,下车去了。我赶紧向他们挥手告别。这时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许多皱纹的老爷爷。他望望车内,见没有空座位,便准备靠扶手站着。我想“我们摔一下到无所谓,、但老爷爷摔一下可不行!”于是刚站起来给老爷爷让座,只见一位大哥哥站了起来,走上前去,扶着老爷爷走向了自我的座位。只听老爷爷不住地说:“多谢你,多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大哥哥说:“大伯,您坐。不用谢。这是我们年轻人应当做的的。”

篇8: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近年来, 我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让生活的阳光照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走近生活来源, 感受数学原本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问题情境的提出, 使学生有学习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知识时,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 老师邀了两个好朋友星期天要到镇江金山去游玩, 准备买点饮料带去 (同时出示一些饮料的价钱) , 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都跃跃欲试, 有的说, 买3瓶矿泉水, 花去2×3=6 (元) ;有的说, 买6瓶“红牛”, 花去5×6=30 (元) ;有的说, 矿泉水和“红牛”各买3瓶, 花去2×3+5×3=21 (元) ;有学生补充也可以这样算: (2+5) ×3=21 (元) ;还有的说, 除了买些饮料吃的也得买点, 比如面包之类的, 矿泉水、“红牛”和面包各买三份花去2×3+5×3+1×3=24 (元) , 或 (2+5+1) ×3=24 (元) .看, 学生已经在自觉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然后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现象, 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二、生活应用训练, 感受成功数学

生活应用题训练, 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去理解数量关系, 理解了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 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如教学“圆柱体积”和“比例”时我就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开来:一个牙膏公司的产品在各方运作下品牌效应越来越好, 但老板说谁能提一个建议, 他就奖励10万元.你能得到10万元吗?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 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样, 一支牙膏可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毫米, 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样, 这一支牙膏能用多少次?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想法?通过计算原本可以用36次的牙膏现在只能用25次, 一支牙膏少用了9次, 十支、一百支、一千支呢?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数学实践活动, 体验数学生活

学科实践活动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展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实践活动.例如:一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基础, 开展了名为“七彩世界”的剪贴画活动.学生利用最简单、最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 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 通过拼拼、剪剪、贴贴、涂涂的方式, 创造出许多充满童趣的剪贴画.二年级学生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了人民币的换算后, 办了一个模拟超市,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 像模像样的做起了顾客、店员和店长.三年级学生已不在满足于停留在数学课本之上, 他们更想了解一些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课外知识.于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找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故事, 办起了一个故事会, 最后又整理汇编成了小报.四年级学生安排了智力竞赛活动, 内容有数学游戏、数学谜语、趣味数学、巧算二十四点、国际数棋、速算等, 学生们进行智力大比拼, 赛一赛谁的头脑最聪明.五年级学生更是把美食与数学放在了一起, 让学生先是通过品尝中外各种美食佳肴, 然后完成调查问卷, 再根据某一方面制作统计图表, 并做一系列的说明, 展开研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收获很大, 在讲讲玩玩中学生学到了许多, 既丰富了知识, 又学到了本领, 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 育人之道, 何其高深, 高深在它要培育一颗颗灵动的、富有创造的心灵;育人之道, 又何其简单, 只要遵循规律, 巧用方法, 许多看似困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生活数学的阳光照耀下, 要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 享受创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篇9: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摘 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道路上总少不了有荆棘、有险路。近年来,常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得“某些学生因为不堪考试的压力而自杀”等消息。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正是这些孩子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当今社会,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百依百顺的“蜜罐子”中。有关心理医学专家指出,在过分溺爱之下成长的孩子,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社会适应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怕苦怕累,事事求助于父母,稍不顺心便会出现大哭大闹、撕衣毁物等骄横行为;他们如同一朵朵娇嫩的小花,受不得一点点委屈与挫败,缺乏生活的磨炼,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可见,对今天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炼,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必不可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耐挫教育;淡化挫折;磨炼意志

什么是挫折?它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道路。”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充满着竞争。我们的教育对象要成为21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不仅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受挫折的能力。他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真空,最终要进入纷争复杂的社会。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战胜挫折。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夫子的这一句名言之所以能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和磨炼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所以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关键。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在未来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经受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但耐挫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而成的,如何培养呢?作为班主任,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们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抗挫折、耐挫折的能力。

一、正视挫折,利用榜样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折伤飞翼;骏马驰骋大地,难免失蹄折骨;大海中没有礁石就激荡不起多彩的浪花;蓝天上没有云彩就衬托不出绚丽;要得到快乐,你就必须承受挫折;要得到成长,你就必须面对困难。大多数小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和课后等适宜的场合,适当在班级每个孩子的心里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虽然令人不快,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应使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如果能适时向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

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讲一些名人成功的坎坷经历,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不易,女排运动员训练的艰辛,千手观音邰丽华的坚强,张海迪大姐姐对命运的挑战,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他们的成功之因皆归结于愈挫愈勇,百折不挠。

总之,当孩子能自觉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时,这些故事一定能在孩子的心中激起涟漪,我深信榜样的力量。相信他们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些困难,在艰难困苦中寻找快乐,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二、谈话疏导,提高认知,淡化挫折

所谓淡化挫折,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缓解挫折的冲击力与压力。当小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淡化挫折的能力往往比较弱,反应比较简单消极,对挫折往往表现出焦虑、攻击、退缩、退让、固执等,他们基本说不出调控挫折体验的方法,不能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出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在谈话中慢慢去淡化挫折,树立信心。

1.与学生单独谈话

告诉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但是并非事事都能成功,任何人都免不了失败。有时候,失败是成功的好老师。老师不会因为你一次的失败就对你另眼相看。在老师心目中只要你们努力了,那就是好样的,老师都会喜欢。

2.教會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

合理的宣泄方法有:遇到挫折、困难和不平之事时,可以找父母、老师、朋友倾诉,听取他们的劝慰;或者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闷。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要合理,不能消极地对待。

3.与家长谈话

当孩子遇到挫折影响其心理时,及时和家长联系,分析原因,进一步阐明这种心理与行为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另外,也要让家长明白,让孩子从小遭受一些小小的挫折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做家长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对待挫折。

三、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训练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

日本有些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通过野外远足、马拉松比赛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炼;在美国的中学生中,有句这样的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里多富有,孩子12岁以后,就会帮家里剪草、送报、当小保姆以赚些零用钱。现在我国有些大城市里的学校开始重视让孩子磨炼意志,组织孩子到偏远山区或者乡下人家里住一段时间,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和

农村的孩子共同劳动学习;也有的家长报名让孩子参加户外野营活动,睡帐篷、攀岩、自己动手做饭……

对于我们这些小学校来说,有些大活动的举行条件似乎不够。

根据挫折的成因,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学科活动中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且通过努力又能解答的练习题;在体育活动中开展一些比赛,如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队活动中开展“佩戴红领巾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中“自讨苦吃”,从而使他们努力战胜挫折,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抓住日常生活小细节,磨炼意志

出生在2000年后的孩子,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与“襁褓式”的教育与爱护,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没有机会离开大人的保护独自“闯荡江湖”。

教育离不开生活,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老师,更应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对他们进行教育。首先请学生问问自己:你平时贪睡贪吃吗?你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吗?你过度迷恋电视、电脑吗?你做过家务吗?提醒学生,千万别做“低能儿”!做饭、洗衣物、刷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浇花等,只要自己能干的,都尽量去干。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要求孩子每天能自己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回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当有孩子上学迟到时,让他们学会接受老师的有益批评,克服困难,以后按时上学;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组织班级里的学生晨跑,在刺骨的寒风中,慢慢承受住外界恶劣环境的磨炼。

五、在情境中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学生心理韧性强不强,对他们能否承受挫折,甚至将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我通常还会在班级中创设一些情境,主要是围绕自然环境挫折、社会环境挫折、个人需要挫折,设计“如果你的妈妈住院了”“假如别人错怪了你”“假如你家发生了火灾”“如果你的腿受伤了”等情况,让学生讨论,促使学生增进适应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时关注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的反应。

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学会自我教育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对于中队中的孩子们来说,让他们学会看课外书,无疑是一条进行自我教育的极好途径。我特意在班里举行了“好书推荐会”的主题班会,邀请个别只注重成绩而忽略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来参加,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是第一步。活动很成功,很多家长在主题班会后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请老师推荐一些书目。在班里,我还按计划开始了“读书会”活动,从读《爱的教育》开始。因为这本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接近,而且书中无处不在的爱一定能深深感染学生。

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举一动,成绩的一起一落,总是牵动着老师的心。可是,对于这些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往往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不住挫折的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这些心结,也许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不加疏导,孩子心理上的坎不能过去的话,对他们人格的发展势必造成不能弥补的损失。

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将来步入社会的他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我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跟上。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享受,创设挫折情境,刻意培养耐挫能力。挫折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堂必不可缺的课。希望通过我们这些辅导员,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困难时,都能快乐、轻松地面对。

参考文献:

[1]苏惠兰.浅谈小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4).

[2]朱立宏.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及调适[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9).

[3]王耘,葉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刘晓明.小学生心理咨询与测评[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高亚兵.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篇10:让生活充满阳光

别气馁,从头再来!

当月考成绩出来时,同学们都大吃一惊。原先的我们什么科目都遥遥领先,可是这次的成绩全都排在了最终。

教室里是如此的安静,同学们的表情全都显得那么气馁。这时,教室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大家都明白是班主任。当班主任走到讲台上时,同学们的头低的更低了,我们做好了被教师骂的心理准备。似乎这空气以凝结,教师突然发了话:“同学们,这次我们班考得很糟糕,从第一名掉到了最终一名。不管是你们还是从我,心里都很不好受。可是在最终有一句话我要对你们说:别气

馁,从头再来!教师我相信你们的实力!”

从那以后,同学们都拿出了自我平时一倍的努力。教师看到这个情景后,笑了,笑得很开心。我们坚信,我们这次的期中考必须会夺回我们原先的位置。

我们是最棒的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要开始了。操场上的气氛很火,同学们都在为这次的运动会做充分的准备。在运动会中,还有一个项目,那就是入场式。上一届中,我们班就在那里输了,我们决定,这第一名非拿不可。

最终,比赛开始了。当我们走到主席台边时,我们用那洪亮的声音喊着那口号,那声音波撼泰山。那步伐也是如此的整齐。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个个都拿出那平时最好的成绩。喜讯一个又一个的传来。

结束了。教师高兴的对着我们说:“我们班真的很不错,开场式第一名,运动会总成绩也第一名。”

此时教室里充满了欢呼声。我们永远是最棒的!

篇11:让生活充满阳光

千百年来,梦想一向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看:奥运赛场上,奥运健儿不断拼搏奋斗,充满活力,为祖国争光,这难道不是梦想的力量吗张海迪高位截瘫,可凭自我坚强的意志,不息的活力与斗志,倔强地反抗命运,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受到人们的尊敬。周恩来,从小便树立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梦想,然后经过不懈奋斗,为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获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能够说,我以上所举的三个事例都能够说明梦想对一个人的人生的影响及其重大意义。

可是,光有梦想,光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行了吗答案当然不是。在我们生命中,梦想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梦想也只可是是转瞬即逝的彩虹。正如恰前面所提到的。奥运健儿如果没有对运动的一种喜爱与活力,如果经受可是长期的艰苦训练,那他何来本领与机会,在赛场上实现自我的梦想,证明自我的价值张海迪如果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活力,那也不会有对今日的成就。周如果没有那“为重挥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及之后对爱国事业和对拯救中华、振兴中华的一种活力与付出,那么更不会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所以,梦想是人生巨大的活力,一个具有崇高梦想的人,他的行为也是充满活力的。梦想会使人坚持年轻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能让不幸者绝处逢生,能是平凡着变得伟大。作为中学生,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将更有其成长、励志。

篇12: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这句话可能是对的。

昨天的语文课上,当我讲到“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亮的光点”时,一名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我身上有闪光点吗?”我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心里感到一颤,循声而去,哦,原来是广阔同学。这时他的眼神充满期盼,脸上露出疑惑,望着他一脸的纯真,我马上说:“广阔同学,你身上怎么会没有闪光之处呢?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当我表扬他拥有诚信时,不少学生马上举手反对,纷纷指责他言而无信,还列举了许多事实。但我依然为他据理力争:一次放学,我请广阔留下补作文,但临到放学时,突然有家长找我谈事情,广阔找了我好几次都没找着,于是写了张留言条说明情况,并说是第二天一早到校马上交上。第二天一早,我刚踏进办公室,他就来交本子了。可见,他是个有诚信的孩子。尽管他做过不诚信的事,但只要诚心改过,依然值得大家的信赖。同学们被我的话打动了,没有再反驳,这时的广阔低下了头,似乎在反思,为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惭愧。

下课回到办公室,我也在反思:广阔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分数经常在及格边缘,有时一不小心会滑向不及格,我知道他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他的心理是自卑的。由此想到:一个总是低着头、弯着腰走路的孩子,他的骨骼必然会变得弯曲;同样,一个自卑的孩子,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他的心灵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孩子,需要昂起头来走路,需要昂起头来做人,我感到这是多么重要!课后,我找他谈话,要让他学会面对现实、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欣喜地发现广阔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尽管他所答的问题很浅显,很简单;尽管他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里不屑一顾,但他能站起来,能主动发言了,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拥有阳光了,虽然只是斑斑点点的阳光,但我相信,从今以后广阔不再是低头弯腰的孩子一定是个抬头挺胸,坚强而快乐的孩子。

篇13:让课堂充满阳光的味道

一、让自己的课堂有广度

所谓的广度, 就是课堂不能局限于一篇课文本身, 而是以这篇教材为依托, 辐射开去, 把学生带到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中去, 而不只是原地踏步, 照本宣科。要想做到有广度, 我觉得自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博览群书, 凝聚滴水穿石的力量

我觉得真正的喜欢, 应该是教师内在的文化底蕴。我曾读过一些教育家的著作,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强调一点, 教师必须善于读书, 不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钱梦龙、李镇西等等, 无一例外地反复告诫教师要读书。大家也都在学校例会上听过魏书生教师作的报告, 根本没有什么讲话稿, 但他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幽默横生, 其实这都得益于他大量的课外阅读。我觉得高素质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是成正比的。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 主要看他阅读量的多少, 读得多了, 才能提高自己, 教起书来才会有底气, 课堂上才会得心应手, 学生才会从课堂上吸收更多的养分。

(二) 拓宽渠道, 撷取智慧的火花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的博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 而是为了让学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所以, 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教师要通过课前预习、课上交流、课后拓展将学生视野引向深入。我们班专门有一位学习资料的管理长官, 每篇文章的学习我都注重课外知识的了解, 现在已经四年级了, 班级已经有六本资料集了, 随时可以翻阅。学生养成了学习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我也坚持在备课前通过多种渠道也去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秦兵马俑》这课时, 我了解了大量的相关知识, 上课时在了解不同兵俑的特点时, 我给学生讲解了书中以外的为什么兵马俑的头上都没有头盔, 而是都盘着发髻的原因。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从而也引发了他们对世界宝贵遗产的渴求。所以说教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课堂上才能撷取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让自己的课堂有深度

所说的深度, 就是学生不仅能从我们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更能学到语文学习的方法, 即使他们将来离开了我们的校园, 淡忘了课本上的知识, 这些方法仍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生受用。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家名篇, 可读性很强, 但由于时空的局限, 学生理解困难。那么作为教师, 就应该灵活地运用教材。

(一) 活用教法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还要让学生会学,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故而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有的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可围绕中心段教学, 有的课文可在教学时先揭示结果, 然后再追溯过程, 有的课文利用前后印象反差形成鲜明对比来进行教学,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使之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 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我们的课堂。

(二) 注重设计

语文教师应该是“设计师”, 教学每一篇课文都要精心设计, 都要让学生感觉出“美”来, 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对学生来说, 语文教师是“向导”, 走进课文这路怎么走, 有了精巧设计就会曲径通幽, 登堂入室。没有设计, 就会到处转悠, 迷失方向, 最后晕晕乎乎, 甚至走不出来。课堂上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 在理解内容之后总要引导学生总结发现作者运用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当然每一课不求面面俱到, 一课一得即可。还有, 我们班地学生有一个习惯, 学习完每篇课文后, 都要把一句最能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话写在每课题目的上边, 坚持动笔, 坚持总结, 久而久之, 坚持不懈, 我想对学生而言便会成为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让自己的课堂广度与深度并存

我的课堂虽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广度,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摸索中有了较深的感悟。

(一) 不要把语文味淹没在导学中

自主课堂旨在改变传统课堂的低效面貌, 但语文课的“效”不仅体现在对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还有程序性知识的理解, 我们语文教师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即语文味的熏陶、对语言文字情感的建构, 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也不过如此, 写写练习而已。”

(二) 自主课堂更需要有教学机智的教师

在阳光自主的课堂上, 我们教师的发言机会少了, 时间短了, 因此在什么时机发言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阳光课堂中更需要有教学机智的教师。”许多教师在面临这一新的课堂模式时总不免这样抱怨:“语文课不会上了”“早知道语文课这么上, 那么之前的教学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 如果我们仅仅把视野停留在表层, 那么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改革不是进步, 反而是倒退。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案藏着肚子里的, 每篇课文, 教师讲多少或怎么讲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能不能给的问题。这就是阳光课堂“以学定教”的问题, 在自主课堂中,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解决,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与交流能掌握多少, 课上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言, 找到恰当的时机发言, 虽然不一定能取得“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但如果能通过点拨让学生走到文本的更深处, 想必更能体现我们作为教师的价值了。

四、让自己的课堂有温度

首先要雕琢语言,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 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要运用不同的语言, 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渡要承上启下不留痕迹, 总结要提纲挈领, 学生说得精彩要及时表扬肯定成绩, 出现错误时要宽容理解树立信心, 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言词幽默巧妙吸引, 让学生把听课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其次还要锻炼学生,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做了, 就理解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课堂上要处处倾听学生的声音, 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给学生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给学生辩驳和质疑的机会,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是自己的天地, 才会真正喜欢上它。总之, 教师的热情、教师的倾听会化作一种力量, 温暖着每一个学生。

篇14:赏识,让孩子充满阳光

【关键词】赏识 激励 爱心 尊重 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83-01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赏识教育得到了学校教育的广泛肯定和关注。那么什么叫赏识呢?赏识,就是充分激励,通过心理暗示培养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从而获取成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实践证明:“如果个体长期得不到赏识,便会形成一种赏识饥饿。”可见,赏识在生活和教育中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欣赏、赞美和鼓励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

一、赏识需爱心开路,耐心护航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良好教育。教师如果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耐心。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做有心人,不断地用心来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对学生加以及时准确地鼓励、表扬。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真情交流、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因材施教,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及班级环境等因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策略,而不是泛泛的夸奖,廉价的表扬。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当发现他们的长处时倍加赞赏和肯定,即使是批评,也要蕴含深爱。当面对失败的赏识时,不能急躁,更不能放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教师也要把赏识的目光投向那些顽劣的学生身上。

二、赏识需语言激励,肢体传情

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有了赏识教育,便有了一切。”我们要赏识孩子,就要不断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表扬,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棒”“你能行” “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赏识,让学生感到自己很有希望,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和睦融洽,交流就会亲切自然,学生就会对老师的教育带着一种感激而欣然接受,缺点改正起来也真诚和执著。

除了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还可以利用体态语来传达对学生的赏识。赞许的点头,期许的目光,赞美的手势,会心地微笑,爱抚的摸头,拍拍肩膀、拉拉小手,由衷的鼓掌,深情的拥抱,都传达了一种真情,从而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心里得到慰籍,内心产生愉快和安宁的情绪体验。由此,体态行为的艺术成为一种心灵上的赏识。

三、赏识需营造氛围,分层呵护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长处,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记忆,有的擅长写作。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特长,让擅长朗读的学生示范领读,让擅长记忆的同学叙述故事,让擅长写作的同学介绍写作的技巧。教师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差异分层赏识,给予最适宜的表扬。让那些羞涩胆怯的孩子不再羞涩,从而敢于表现,善于表达。让每一个学生当上班级的小明星,把他们放在能够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上。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后进生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要用心地全面地呵护后进生,有意识的为他们搭建被赏识的舞台,随时捕捉并巧妙地创造教育情境使其发展,潜移默化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我们耐心倾听,细心发现,理解他们,反思自己,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使他们在被赏识中,敞开心灵,放飞梦想,不断进步,逐步完善其品质。

四、赏识需心态阳光,热情宽容

教学中,教师要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话语,营建一种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与学生相处时,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将孩子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你就会发现,我们绝不能用刻薄的、生硬的话语和态度去对待他们,因为我们总是用宽容对待我们所爱的人。

上一篇:姚明成功背后的故事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