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两年,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美文

2024-04-27

茹素两年,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美文(共2篇)

篇1:茹素两年,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美文

茹素两年,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的散文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茹素两周年的日子。两年前的今天,我开始尝试茹素生活,便一发不可收拾,彻底爱上素食后,这两年来,我再也没有吃过一块肉了。

民以食为天,身边很多人无法理解我,在美食面前,如何能做到不为所动,不垂涎三尺。还对我说:“何必难为自己呢,想吃就吃呗。”可是,我应该怎么跟他们解释:我没有难为自己,我是真的不想吃肉呢。

其实,茹素的念头于我,并不是突然而来的,明确地说,这个想法在我30岁时就有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脑海里缠缠绕绕,驱之不散,挥之不去。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无形力量,在吸引着我去做这件事,只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而已。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告诉我,这事我一定会去做的,只是时间问题。

当我终于成功踏出这一步时,我很庆幸我及时做出这个正确的选择。茹素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正确与否,喜欢,适合自己就好,追随心的感觉,聆听心的呼唤,真没必要把茹素当成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也不需什么隆重的仪式,我想去做,喜欢去做就够了。

我记得曾经在书中看到一句话:当你心里拒绝某种食物时,那是你身体根本不需要它了,本能地提出抗拒。茹素之后,我看见肉食已经没有任何食欲,也许这也是我身体的反射,我不需要食肉了。如若要深入点去探究,在我看来,茹素是修心养性,怡养性情最好的方式。

茹素两年,我最大的收获是,遇见了最真实的自己。曾经焦灼狂躁的心境愈发澄明,性情愈发温和,对待世间万物,也愈发宽容慈悲了,以往的淚气,也渐渐地离我远去。遇到一切不平之人与事,也学会了一笑置之,温柔以待了。这种感觉随着茹素的时间越长,也越发清晰明显了。

这是因为动物在被屠杀时,都会恐慌,怨恨,拼尽全力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些激烈的本能反应,会促使动物体内产生有毒的内分泌,这些毒素所产生的淚气,会留在动物肉内。

人食用后,就会在无形中接收这种淚气,导致自身体内淚气不断积淀,重叠,加重,越积越多,无处排解,加重了心灵的负担,加剧了生命无形的压力。试问,生命长期负着淚气的重压前行,人生的脚步,又怎能做到从容轻松呢?

而在佛家而言,上天有好生之德,心怀恻隐之心者,必种善根,结善缘,得善果。茹素于我,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饮食习惯,更改变了我的`行为准则。我尊重一切生灵,敬畏一切生命,哪怕是微小的,我都会尽我所能,不去伤害,心态也随之越来越平和了。

在两年的茹素时间里,我喜欢上了现在的自己,每逢聚会宴客,看着众人在色香味俱全的荤肉腥中,大快朵颐,享受美食时,我一个人吃着青菜豆腐,素面白饭,自享其乐。因为茹素,我接受过别人很多不解的目光,也听过很多人的冷潮热讽。

可幸运的是,我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不被理解。我常常在想,满汉全席般的美食,摆在我面前,我都能拒绝,那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诱惑我呢。当我对一切外在的诱惑因素,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时,我的身心,就是最自由的。真的,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左右我,对自由无限的向往了。

我知道,茹素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前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如我一般,过着素食生活。我更相信,生活的极致,必是素与简,素心若尘,删繁就简,除了生命,健康,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我也希望,随着人类文明警觉性的越来越高,以肉裹腹的人会越来越少,那么,人类为解馋而引起的杀戮,也会得到更有效的抑制。众生平等,万物有灵的世界,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用心期待……

篇2:茹素两年,我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美文

话说我的硕士文凭,从拿到手到如今,已经扎扎实实地超过了十个年头。然而,纵然毕业超过十年,却还是三不五时地梦到自己“毕不了业”,有时还被吓醒,满头大汗,醒了才惊觉,“还好,只是梦!”

粗通一点佛洛伊德,读过几本讨论梦的科普书,大体上自然知道,梦是潜意识的反应,是对白天的生活的不满、压抑的排解。然而,仅只于此。至于梦是如何排解白天的不满与压抑,以及梦该如何解读才能帮助自己有效化解内心的问题,大师们的经典虽然头头是道,我却读得昏昏欲睡,有看没有懂的成分居多。

坊间流传的许多解梦书,以及解梦法,乍听之下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自我印证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准确,效度十分值得怀疑。

直到读完《穿越梦境,遇见最真实的自己》,才知道,原来梦也是一套语言,有其文法规则,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只是望文生义,自圆其说。

一如文字以符号来象征事物与想法、观念一样,其实梦也是如此。

王荣义指出,“梦是现成的自我解密之道,做梦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告诉自己——真实的你就是这样,不要再逃避了!”

王荣义说,举凡出现在你我梦中的所有人事物,都是为了排解我们内心遭到压抑而无法抒发的想法而产生的,无论是梦到前男(女)友,梦到杀人或被杀,梦到生病,梦到鬼,或其它悲惨的事情,严格来说,都和那些出现在你我梦境中的其他人无关,只和自己当下的问题有关。

例如,王荣义在书中提到,有些人突然梦到分手多年的前男(女)友,不是想和对方复合,也不一定是思念对方,而是在自己眼下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状况(难题),十分需要某位前男(女)友身上的人格特质,是以透过梦境,召唤了前男(女)友。

王荣义以他超过25年的实际谘商解梦经验累积下来的大量个案,整理出了这一本书,让人不用阅读艰涩难懂的佛洛伊德与荣格,却能掌握梦的文法,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老是做同样的梦。

王荣义发现,梦是一种透过象征来传递意义的语言,有其规则文法可以依循,且还受社会条件(如,黑白电视时期的人,做的梦几乎都是黑白的,进入彩色电视时期之后,人才会做彩色的梦)、个人经验(如,同样梦到狗,喜欢狗和曾经被狗咬过的人,狗代表的意义截然不同)等变项影响,其实没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规则,只能根据个别人对梦的感受,以及出现在梦中的象征符号的理解来推论。不过,大体上还是有一套可以约略遵循的规则(只要在解梦时,特别留意案主对象征符号的感受与意义进行微调即可)。

梦透过象征的手法,借用出现在梦中的人事物建构一个向梦主诉说问题的情境,同样的梦对不同性格与经历的人有不同的指涉,但是,梦的确是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梦可以透过“距离原则”(越靠近自己的形象,越代表自己的内在特质)、“空间原则”(梦境空间的大小、松紧,私密、半开放或开放空间,移动或固定,都有不同的意义,例如私密空间代表做梦者的内心想法,像是固定空间的餐厅、客厅、厨房、卧室、浴室、公寓电梯、地下室各有不同的意义指涉)来解析情境的意涵,而出现在梦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象征,只要能找出相对应的意思,就能正确解读出梦境想告诉做梦者的事情,梦最能真实反映个人内心想法。在《穿越梦境,遇见最真实的自己》中,对于最常出现在现代人梦中的符号与代表的象征意义,都有精辟的解说。

此外,王荣义在书中整理出十大人格类型以及常做的梦(反过来说,当你得知某个朋友常做哪一种梦,便能推断其人格特质)。例如,我常做没考过资格考,拿不到硕士文凭的梦,其实是显示我太过焦虑,对当下暂时无法完成的工作感到焦虑不安,是典型的想太多、杞人忧天型的人会做的梦。习惯自责或自我否定的人,常会梦到与人摔角、打架、对抗,或者钱包被偷。自我要求高且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做被人追赶的梦。

另外,王荣义还从人的成长历程,整理出不同人生时期(幼儿期到国小低年级期、国小高年级、成年、老年)最容易做的梦,以及这些梦可能反映的问题。如成年期梦到父母即将离世,其实未必是亲人真的要死掉了,而是代表自己身上所拥有的父母的人格特质出现转变。弒亲之梦,则是代表自己想要了却身上所拥有的亲人的负面人格特质的影响。

王榮义还在书中教人如何记录梦与自我解析梦境,第199页的梦境记录表非常好用,原来,梦的记录并不需要以文章的方式完整书写,只需抓出人事时地物以及象征意义等特点,再给予必要的主题设定,掌握此梦给自己的感受,就能八九不离十地解开自己的梦境想传达的讯息。

原来,不用怪力乱神也能解梦,且解开了梦中之谜,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与人生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最后一章,王牧师详细介绍了一个谘商案主的梦境转变以及人格和生活转变的故事,让我们了解正确解梦的强大威力!

上一篇:校车护送教师职责下一篇:凯越酒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