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意识

2024-04-16

大学生诚信意识(精选6篇)

篇1: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诚信意识

今天你诚信了吗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成型控制1004班

姓名:杨文奇

今天你诚信了吗

诚者,真心也,信者,诚实也。两个及其简单的字便组成一个内涵深刻丰富的词语——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一说,可见自古,我们的先辈就把诚信当成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然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诚信却像一个用过的被遗弃的孩子,躲在角落里,被人民遗忘。“今天,你诚信了吗?”当我们喊出这一句很简单的问题时,有多少人会拍拍胸脯,心安理得的说“今天,我诚信了!”

我们的先辈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之本。曾子因为妻子的一句诺言将自家的猪杀死为儿子做菜,虽然一头猪对于他家来说很重要,可是他知道言而无信会给儿子纯洁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他选择了诚信,树立的榜样;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虽然韩信可以忘掉这件事,可是他知道,唯有诚信才能成就大事;当宋真宗用晏殊做过的文章考他时候他完全可以不用说明,可是要是不是晏殊的诚信,他又如何在宋真宗和群臣面前树立威信,他今后又怎么能有伟大的成就?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尾生抱柱之约……古人用一个个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之本,是成功的基础。相比之下,周幽王则因烽火戏诸侯得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若他能诚信待人,勤奋之国,又怎么能成为千古笑柄!古人已经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唯有诚信才能做成大事,诚信就像是基石,没有基石,房子无法屹立,没有诚信,人无法生存!

作为现代的我们,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好像诚信离我们越来越远,多少学生考试作弊,多少学生论文作假,为了一己的私利,很多人说了很多假话,做了很多假事。当然这与社会风气有关,很多人都在作假,我们自然也不会把作假当成太大的事情,可是,我们应该真真正正的想一想,做了假我们的确会得到一时的利益,可是真正长远的利益,是作假能得到的吗?举个例子,海尔集团现在是国际上知名的企业,然而正是因为当年张瑞敏先生诚信的表现,才使海尔集团有了今天的光辉成就。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

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当着员工的面砸坏所有有问题的冰箱。张瑞敏的诚信让海尔成为中国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让我们知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大做强,成就大事的基础是诚信,没有诚信的支撑,我们永远不可能成功!诚然,社会上很多不诚信的人在做不诚信的事情,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因为诚信赢得尊重,成就事业。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又一次她与一所小学约定看望学生,可是约定的日期到了,天下起大雨,宋庆龄冒着大雨与学生们见了面。不仅同学们感动不已,我们这些后来人不也在为她诚信的行为喝彩吗?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太多太多的实例激励着我们,做人应该诚信,诚实是立人之本。

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是希望。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我们不诚信做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最终也会沦为一个不诚信的社会,我们的民族也会变成一个不诚信的民族,这样的话,我们便成了民族的罪人,我们的国家也迟早会灭亡!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是的,诚信就是金子,拥有诚信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亲爱的同学们,放下我们的虚假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诚信这沉甸甸的黄金。当有人问我们 “今天,你诚心了吗?”,我们都问心无愧的回答“今天,我诚信了!”

篇2: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人们对诚信道德规范及其所内涵的价值意义,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自觉认同和自由选择的意向。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下面我将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诚信现状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性

诚信意识是在对诚信的认知和把握中形成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所确立和崇尚的诚信道德规范的一种认识,以及依这种认识而产生的观念。一个人有了诚信意识,才会遵从诚信规范,从而才会产生诚信行为。外在的诚信规范要求如果不内化为诚信意识观念,诚信行为就不可能存在,所以,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1.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诚信意识是源自于人的主体需要的情感活动。一方面,人的诸种需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成为人的行为动机;另一方面,人的需要的满足也要通过情感来实现。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人际交往的重要阶段。相比复杂的社会关系,校园内的同学关系是比较纯正的。他们希望彼此之间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这是渴望得到信任、尊重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养成诚信意识、坚持诚信交往,就会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愿意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加交往的安全感。如果缺失诚信,人们在交往中不被信任,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还要为防止被欺骗付出大量精力,就会使人生活在紧张和压抑之中,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情感伤害。

2.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追求完善的道德人格。

诚信意识养成的目的,在于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由此最大可能地发挥道德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古人认为诚信可以修身,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修身为本的最终归属,就是实现理想人格的目标,而修身的关键在于诚信,唯有诚其意,才能修其身。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是构成个体人格结构的基础。

3.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自由选择。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的道德意识基础上、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道德行为的这种自由选择,是道德意识观念的一种外化及其付诸实践,也是道德作为人的实践理性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起着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能够促进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当作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社会的道德评价不仅影响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影响着人们对于诚信行为的选择。一个人的能力能否得到发挥,能否为社会承认,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被他人相信。一个人只有明礼诚信,才能得到周围人的信任,从而进一步得到周围人的接纳和尊重。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没有诚信,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更谈不上实现人生价值了。“人先信而后求能”,这说明诚信对于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即诚中有信,不诚则不信,信必见其诚。当前社会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以及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缺失等非诚信状况蔓延的现象。学校并非世外桃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诚信观念淡漠,诚信行为缺失,其境况也令人担忧。

1.学习行为缺乏

诚信这种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是考试作弊。1998 年,某高校为了解大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 32.4%的学生认为作弊很普遍,4.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据《北京青年报》2004 年 2 月 24 日报道,2004 年 1 月,因考试作弊,南京某大学9 名研究生受到勒令退学的处分。更有甚者,湖南某大学几位学生因在临近毕业时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请“枪手”代考,被学校勒令退学而未能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之后竟然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每到期末考试,学校虽然在考前再三强调考风考纪,考试期间如临大敌,但仍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百出,无奇不有,连现代科技工具也一一被派上场,每每让老师叹为观止。学习行为诚信缺失的其他表现还有抄袭论文与作业。相当数量的同学对老师布置的论文和作业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东拼西凑,剽窃抄袭,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

2.大学生经济行为缺乏诚信

从 1999 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它以资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目的,以大学生自己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助学贷款开始之初,所有的人都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期收入相对较好,商业银行对他们发放贷款风险很低。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调查,在北京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群中,不还贷的比例低于 1%,但据一位中国银行的同志说,截至 2001 年 11 月止,在某校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 218 名学生中只有 3 人在毕业后与中国银行联系还贷事宜,一年后仍有 23 人未还贷款,占总数的 10%还多。这些人大多工作去向不明,家庭地址等多有变更或不详,使其贷款成为“坏帐”。一旦发生坏账,收贷成本远大于贷款本金,而很多时候银行发生的利益受损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继续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国家的助学政策也将难以如愿。

3.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缺乏

诚信在就业应聘过程中,有的大学生为了推销自己,在自荐材料中无中生有,在毕业论文的等级评定中要求老师给优,好让自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现实生活中甚至还曾闹出过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收到的自荐表中发现某学校同一班级竟有不少人同时担任同一职务的笑话。很显然,这种“自我推销”行为缺乏“人格塑造”的长远眼光,陷入了表面包装的误区。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某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信用意识与合同意识,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便立即违约,不辞而别,而且想方设法规避违约责任。2002 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签约与违约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 16.3%的毕业生有过违约行为。这种状况对其学校毕业生的整体信誉及今后的就业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应该一手抓诚信机制建设,一手抓教育引导。根据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大学生诚信意识中的制度建设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大学生诚信的档案管理机制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行为特点,建立教务管理系统,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要求,对其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记载的内容既有讲诚信的优秀

表现,也有不讲诚信的缺点记录。学校将其纳入“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诚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其中,信用记录作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学杂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涉及面既广泛,又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学生参与性、教育性等特点。诚信档案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水平状况,便于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本人的了解。

2.构建大学生诚信度评价机制

结合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在此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测评的要素,我们认为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的内容和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要素的具体项目,例如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和择业诚信评价等;再次,根据测评的不同内容指标,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对诸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隐瞒健康状况、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都明确为可量化指标,由学校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进行跟踪评比;最后,确定大学生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从而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通过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进一步预测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从而逐步建立起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终身诚实守信,珍惜自己的信用,使个人信用如同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

3.制定大学生诚信的日常行为规范

机制根据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实际情况,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明确大学生的诚信规范。例如: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做到考试不作弊;实事求是,不虚报成绩,不篡改成绩单;公平竞争,不伪造、修改毕业求职简历;借贷守信;按时上缴学费;坦诚待人,恪守诺言;信守网络文明等。所有这些规范既体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又表明了大学生对诚信品质的承诺。同时,对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也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做到对失信者的约束和惩处有据可依。

4.建立大学生诚信的奖惩机制

一是建立大学生诚信的激励机制,对诚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根据大学生诚信度测评的结果,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作为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

生干部和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重要标准。二是建立惩处机制,对于违反诚信规范的大学生,可以视其情况进行程度不同的处罚,使他们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只有这样,在大学校园里真正做到守信者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褒奖,失信者受到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惩罚,才能促使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篇3:民族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探析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状况, 整体看是好的。 绝大多数大学生思想上追求上进, 有较强的使命感,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把诚实守信当做人生的格言去笃信、去遵守。 但是, 应该清醒地看到, 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加之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 不少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迷失, 因此, 对大学生存在的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 在大学阶段,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 但是就是在这个方面某些大学生表现出诚信意识的缺失。 其一, 少数大学生考试舞弊。 大学里的学业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 通过考试老师才知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权威的搜索工具百度里, 键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字眼, 可以看到数以万计项查询结果。 这说明大学生考试作弊比较普遍, 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关注的事情。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 说明这部分大学生平时学习不扎实, 考试时心里没底, 一门心思只想通过作弊蒙混过关。 其二, 在学术上剽窃他人的学习成果。 完成大学生毕业论文, 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置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训练。 少数大学生学习不认真, 学习态度不端正, 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剽窃论文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 一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事务方面的诚信缺失。 其一, 部分大学生不按时偿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这种资助方式帮助了一大批贫寒学子完成大学学业, 受助者本应该在完成学业后及时还款, 但是高校存在令助学贷款尴尬的现象: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 贷款不守信用, 不及时还款。 个别人甚至隐瞒自己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以逃避还贷。其二, 部分大学生拖欠学费。 现阶段, 大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比较多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一般情况下, 家长是给足学生的学费和一般性开资的, 为什么还有不少学生拖欠学费呢? 经过调查发现, 将学费挪作他用是大学生拖欠学费的重要原因, 极个别大学生往往把应交的学费挪用于购置电脑、手机等消费项目中, 家长往往不知情, 蒙在鼓里。 国家《教育法》明确指出, 高校学生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因此按时缴纳学费, 既是学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又是学生诚实守信的底线。

最后, 是择业行为的诚信缺失。 其一, 简历造假。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发给招聘单位一份简要介绍, 包含求职者的基本信息, 以及求职者的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 因此, 简历必须实事求是地撰写。大学生完成学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在寻找工作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实事求是地编制自己的简历, 但是一小部分学生在编制简历时弄虚作假, 不切实际地包装自己, 失去应有的诚信。 如有的大学生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 拷贝他人的荣誉证书。 有的大学生虚构工作经历, 明明只是一个学生会的普通干事, 却把自己包装成为学生会主席, 明明只是某项社会活动的一个普通参与者, 却把自己说成组织者, 甚至杜撰社会组织, 自封为这个组织的主席、秘书长。 其二, 所签就业合同不履约。 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正确分析分析自身条件和就业形势, 往往年草率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一旦发现有更好的就业选择, 往往背信弃义, 撕毁协议, 另择高枝。 毕业生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做法不可避免地给用人单位造成伤害, 严重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的原因探析

多种因素造成少数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又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首先, 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不良影响。一是不良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重要影响。 其一, 在社会政治领域, 一小撮政府官员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利用手中的权力, 贪污受贿、搞行业不正之风。 这部分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 同时败坏社会风气。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社会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往往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导致其诚信意识缺失。 其二, 在社会经济领域,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 法律体系不完善, 因此给少数人的投机行为提供了机会。现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不少制假贩假、拖欠债务、偷逃税费、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扰乱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 损害消费者权益, 而且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往往使得少数大学生缺乏诚信责任意识, 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二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形成。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依赖完备社会法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法制建设的不完备往往使得不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没有得到应有惩罚, 失信成本过低, 使诚信缺失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 然而在制度与法律的漏洞面前, 在对诚信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 谁都不诚信的‘低成本’使大学生不关心诚信, 讲诚信的‘低利润’使某些大学生不屑于诚信, 最终导致诚信缺失的泛滥成灾”[1] (P22) 。

其次, 是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最初的启蒙教育, 父母是儿童的最初的老师, 父母的道德观念深刻地影响子女道德观念的形成, 孩子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父母信奉的道德理念。 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 现阶段, 一些父母奉行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 认为决定孩子将来前途的关键是考上重点大学, 只要考上好大学, 找一个体面的工作, 就能过上好日子, 至于孩子的道德品质, 这些都是虚的。 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 一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校成绩, 考试分数高低成了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 因此,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 学习功利化, 畸形发展, 思想品德不可能完美, 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形成不诚信的陋习。

再次, 是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只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外因, 大学生自身素质是内因, 是必须重点分析的因素。 其一, 大学生道德评判水平不高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九岁至二十三岁, 这一阶段, 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 在这段时间, 道德认识水平不高, 思辨与分析选择能力不强, 由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 他们往往“将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当做社会本质, 从而误导了他们对社会诚信的评判, 遵奉‘存在就是合理的’, ‘只要能实现目的, 可以不择手段’ 等实用主义的信条, 忘记了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目标, 为诚信道德的缺失埋下隐患”[1] (P24) 。 其二, 大学生道德意志不强是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 要做诚信的人, 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 道德评判是属于“知”, 要践履它就是“行”, 中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 大多数大学生是能够清楚地分辨是非, 知道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的。 “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意志品质不坚定, 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也比较欠缺”[1] (P25) 。

三、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措施研究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因为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所以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 要构建一个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一是要营造诚信的社会舆论氛围。 政府要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有关法律如《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 要营造一种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使得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并内化为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是要塑造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构建诚社会信体系, 构建诚信政府是关键。 其一,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民主决策。 各级政府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在搞好经济调控、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 特别要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 党员干部、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 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 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其二, 强化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 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 政府部门要切实培养政府官员的诚信观念、与法制意识。

其次, 培育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反省, 让诚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自律意识与自我教育, 指出:“我十分坚信, 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2] (P344) 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 将道德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品质。 要培育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反省的教育思路。 儒家经典《论语》指出:“吾日三省吾身。 ”道德反省, 一般是指道德主体对自己以往道德过失与缺陷的觉悟与悔恨, 通过省思, 为道德主体将要开始的行为准备新的罗盘, 激励道德主体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发生的道德过失, 并进一步激励道德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构建坚定的诚信道德信念, 达到道德哲学家康德所的说那种境界:“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不断增长,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3] (P144)

最后, 发挥高等学校在培育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阵地的功能, 在思想上、社会实践中、与制度保证等维度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育。 要培育好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等学校无疑处于责无旁贷的主阵地地位。 各级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在培育大学生学生的诚信意识中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是大学对大学生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大学“两课”讲师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做高尚的人。 “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是无所谓的”[4] (P429) 。 二是要引导大学生积参加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培育践行诚信意识。 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在诚信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一个人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知到践行的内化过程,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 列宁指出:“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 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 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 ”[5] (P58) 三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必须有完备的信用体系做保证和相应的奖罚制度做后盾。 其一, 高等学校必须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该档案应当如实记载大学生在学习上、 经济事务与择业方面的信用和信誉的信息。 其二, 同时制定相应的赏罚措施, 对诚信者进行褒扬, 对失信者进行惩罚, 使得“诚信受益, 不诚信受罚”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使大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自我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高云志.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第5卷)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德]康德著, 苗力田, 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4:简述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今天的大学生能否成为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实现。

强调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基于这样的现状:其一。当前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百般呵护的氛围里,绝大多数家庭忽视诚信意识的培养;其二,在社会主义市场形成与运行过程中,我们的大学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逐利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现实生活中有考试舞弊、伪造证件、简历注水、毕业论文抄袭下载、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等。所以,提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并非无的放矢。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诚信建设,把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同志曾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是信守自己诺言的国家”、“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指出“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的道德基础。该论述丰富了诚信的基本内涵,赋予了时代特色,为诚信建设,特别是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一、重视教育。注重诚信思想灌输

开设“两课”是目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和主渠道,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其教育相当程度依赖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进行,由于师生认识程度、课时设置等诸多方面影响,诚信教育在教学中被轻视,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更没有渗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其一,拓展教学内容,将“为人民服务”、“三讲”、“五爱”、“八荣八辱”、“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到“两课”,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历史教育中有关诚信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诚信观。其二,将诚信教育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表现相结合,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其三,将诚信教育与大学生实践结合起来。譬如,在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中,让学生切身体会诚信与成功,非诚信与失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诚信认识与情感,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二、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该体系包括诚信激励机制和非诚信惩戒机制两方面。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就是将大学生的诚信要求体现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让诚信从道德要求上升到制度建设,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坚决执行规章制度。譬如学生违纪就应给予及时公正的处理,不因繁杂的主客观因素让诚信教育制度在执行中夭折;在对学生进行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与优秀干部评选、推荐入党、保荐研究生等日常工作方面,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作为衡量标准之一。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篇5: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礼记》有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意思是“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至管仲“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下至同仁堂“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诚信一直都是人在待人接物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近些年来网上的一些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得出一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1.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有些人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诚信随之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经常出现诸如恶意贷款、冒充贫困生、校外租房不按时交付租金、背后说同学坏话、表里不

一、借别人钱不还等不诚信行为。

2.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在大学里,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和论文,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独立思考完成。而部分同学却靠抄袭他人作业,或是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利,随便拷贝一篇文章应付了事。

3.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但有的学生仍是心存侥幸,总想通过作弊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如打小抄、传纸条、手机作弊、替考,等等。

4.求职履历,“掺水”成风

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和假荣誉证书、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

5.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涉及面广、支持力度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举措。国家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需抵押。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但大学生还款存在的违约情况却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表现。

6.违反校纪,无视校规

上课睡觉、吃东西、乱打手机、织毛衣等影响课堂纪律的所有行为,课桌文化、乱插队现象、寝室违章用电,毁坏公物,违反管理条例等行为,反映了学生诚信的缺失。

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损害了大学教育及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诚信行为缺失的原因在哪里?《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有73.21%的同学认为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 1 /

3有时似乎成了一种负担,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有58.64%的同学认为“从众心理”是他们不诚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而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作弊或是注水简历时,也常常会效仿;甚至觉得别人既然都这么做,自己一个人诚信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淡化有关。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从更深层次来看,信誉及信用危机的产生绝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的。尽管崇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这种美德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意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在痛斥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时大声疾呼:一个国家诚信体系的崩溃不仅会给国民经济和国民消费带来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形成深远的影响,它必将造成人情的淡漠、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历史上的种种都证明了:不讲信誉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缺失诚信,失我国魂!缺失诚信,国将不国!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首先,加强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以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不得益”的校园氛围。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通过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建立个人诚信管理机制,为诚信建档。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样,在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最后,加强自觉修养。环境、制度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须知“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篇6:大学生诚信意识

前言: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民营科技》2010年第07期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 作者:李冬杰]诚信是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人的第二身份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三毛所说“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信,而且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又如美国富兰克林所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人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引领社会的诚信之风,做诚实守信的榜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的盛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校园,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我们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与访问,我们总结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课逃课,蒙混过关

虽然学校的校规明确规定对逃课者做出处罚,但由于各种限制,并不能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学生应付的手段诸多,如叫人应到,叫同学扮家长请假等,使得学校很难管理。

2.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即使学校有严格的监考系统,监考老师也严格监考,但还是有部分学生顶风作案,无视考风考纪。虽然有小部分考生被记过,但由于学生作弊手法层出不穷,如聘请枪手等,使得考试仍不能公平公正。3.学费拖欠,延绵无期

不可否认,在我们本B学校的学生是有一部分学生是一时不能交学费。但学费拖欠不止是在本B学校才存在的现象。由于一部分学生的一边用家长给的学费去“潇洒”,一边跟学校说家里困难。使得学费拖欠,这样不仅对了贫困生不公平,而且是学校的正常工作难以进行,拖缓了学校现代化的建设。4.不务正业,简历灌水

由于某些学生在学校经常逃课缺课,不务正业。即将毕业,自己的简历只有单单的几张纸,少得可怜。于是这部分学生开始在自己的简历夸大其辞,造假证书,虚构经历等,使得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显得“光鲜”,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得到较好的岗位。

5.相处隔膜,难以消除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学已变得现实。所以很多学生不敢完全的去相信他人,导致了相处的过程中产生隔膜,使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一直这样下去,将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缺失,最终使得真个校园缺失诚信。这样,不利于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不利于诚信校园的建设。

另外,我们可以将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程度与美国作一个比较,虽然本比较所采用的美国大学生的数据为2002年和1999-2000年的数据,但其参考价值是依然存在的。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而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9.66%;美国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1.13%;美国一半学生在书面

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36.96%。[武学超.创造更强大的公民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07-07(6).]在1999-2000年美国全国大学学术诚信评估中,杜克大学约有40%的学生在研究中未经注释直接引用别人的句子或篡改试验(研究)数据,中国大学生近似于此项的数据为36.96%。[段晓明.杜克大学:提高学术诚信必须成为学校头等大事[N].中国教育报,2006-07-07(6).]

虽然只是有少数大学生有这种表现,但是这种表现有可能影响到全部的学生。根据我们的探究,我们分析了造成部分学生作假的原因。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

1、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很多学生都是在大学之前都是在家庭的关怀中成长的,社会见识少,经验少,基本上只接触到学校和家庭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对社会的分析选择能力,缺乏在残酷社会中生活的能力,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不能独善其身,让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影响自己,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普遍的现象,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说自己能够诚实守信、履行条约,踏实肯干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

2.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甚至不懂法,不知道不守信带来的严厉法律制裁。所以很多大学生做事情往往是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把诚信与法律抛在脑后。

3.大学生的功利主义较强,而且满目跟风的从众心理盛行。大多数大学生能很快的接受新思潮、新思想,而且敢于接受千奇百怪的事物,使得外来的事物与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先冲突。而当代大学生心态难浮躁,很快就会被新事物、新思潮所占据,使得传统美德在自己的价值观中严重缩水,使得自己的诚信出现漏洞,让欺诈有机可乘。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也是一个大校园。现实社会生活中,失信、缺信无时无刻地发生;失信、缺信无处不在地发生。所以我们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独善其身。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变成了试事务者的俊杰,慢慢地他们就形成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脱离诚信道德的处事方式。这样的方式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拜金主义的今天,人人都带着面具在社会中生活,那么在我们大学生当中又有多少人坚守诚实守信这一原则呢?

2.高校对诚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重教轻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由教和育两部分组成教是对学生传授知识,而育则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 然而,现在不少学校只重视传授文化知识却忽略了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观念淡薄,形成只教不育的局面 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对抄袭替考现象视而不见,为追求一次性就业率,不仅对学生毕业推荐表的 注水包装视而不见,而且还刻意夸大就 业率以作表率 同时,一些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做事不负责任,做出许多不诚实不守信的事来 身教胜言传,学生作出不诚信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篇:2015首届建材家装节活动方案(招商专用)下一篇:路灯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