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

2024-05-11

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通用6篇)

篇1: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

浅析翻译的理论·技巧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论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了现在同学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翻译水平及能力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不足,这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个普遍的老大难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这会对同学们以后找工作或是继续深造造成很多困难,所以必须尽早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还阐述了翻译的重要性,简单的介绍了翻译学的相关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首先就要了解翻译学的定义、历史以及意义,对翻译学最基本的东西要先掌握下来。这之后,就了解了自己学习和提高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对以后有很大的帮助。在论文的第二章就翻译学的定义、历史以及翻译学的意义进行介绍,使同学们掌握翻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了解了翻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弱点、不足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了。在第三章中,将以词汇的翻译作为全论文的重点,结合一些例句详细的阐述诸如普通词语、专有名词、谚语、成语、惯用语、拟声拟态词等等的翻译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翻译;翻译理论;翻译技巧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要 旨

当論文は大体3部分に分けることができる。第一部は序論である。今学生は実際的な翻訳の過程の中にあまねく存在する問題が、レベルと能力のいくらかを訳してすべて不足が存在していることを出した。これは今の学生にとって、普遍的な懸案の大問題である。最も主要なこと、これが学友達に対して後で仕事を探して或いは引き続き深く研究することができてたくさん困難をもたらした。したがってこの問題を必ず早く必ず解決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それ以外にまた翻訳の重要性を詳しく述べた。翻訳学関連している知識を簡単に紹介した。

学生の翻訳の能力を育成して、まず翻訳学の定義、歴史と意義を理解し、最も基本的なものを学んでいる。その後、自分の高まった方向を了解した。これは以後に対してとても大きな援助がある。論文の第2章では翻訳学の定義、歴史と意義についで紹介した。翻訳学の基本理論の知識を耳につける。

翻訳学の基本理論の知識と自分の弱点を耳につけて、その後、自分で目的性を持って勉強する。第3章の中で、語彙の翻訳で全論文の重点と名って、いくつかの例文を詳しく陳述した。たとえば、普通の語句、専有の名詞、ことわざ、成語、慣用語、擬声と擬態語などようなことの翻訳の技巧を陳述する。

キーワード 翻訳 翻訳理論 翻訳技巧

目录

摘要.........................................................................................................................................I 要旨........................................................................................................................................II 第1章 绪论........................................................................................................1 第2章 翻译理论................................................................................................2 2.1 翻译学的定义.........................................................................................2 2.2 翻译学的历史.........................................................................................2 2.3 翻译学的意义.........................................................................................3 第3章 翻译技巧................................................................................................4 3.1 词汇的翻译............................................................................................4 3.1.1 普通词语的翻译..............................................................................5 3.1.2 特殊词语的翻译..............................................................................8 3.1.3 拟声、拟态词的翻译....................................................................10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

翻译是语言文学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技能课程。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基本功和母语功底的同时,还必须通晓该语言国的文化、历史等。由于各国的文化、习俗、历史和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由此形成的语言文化各具特色。为了满足在不同语言之间,人们能彼此广泛的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作为语言的桥梁——翻译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务必做到在两者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正确无误。所以翻译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肃而又艰难的语言活动。

作为学习外语的学生,翻译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很多学生的翻译能力及水平都有很大的问题或不足,在实际翻译中,总会出现这样会那样的错误,而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很多困难。那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及水平就成了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了。本论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浅析,希望能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就要对这项技能—翻译和自己所欠缺的东西进行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首先了解了翻译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才能做到查缺补漏,提高自己。

那么又该如何了解翻译这门技能呢?首先,要了解翻译学的历史、定义以及意义,掌握了翻译学最基本的东西,就掌握了自己学习和提高的方向,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使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更有针对性,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在了解了翻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弱点、不足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了。那么该怎样进行学习和提高呢?首先,我们应该学习、掌握翻译的技巧,本论文将以词汇的翻译为主,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第2章 翻译理论

2.1 翻译学的定义

学习翻译首先要了解翻译学这门技能。先看看词典中的解释:“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活动即为翻译”——《现代汉语词典》。

海外翻译界关于翻译学的定义也做出了许多研究,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如:

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到的: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著属于同一性质;翻译应该具备原著所具有的通顺。

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过三项翻译标准,即,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忠实原文);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读者。

英国的卡特弗德曾提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组织成文的材料替换成等值的另一种语言的成文材料。

前苏联学者巴尔胡达罗夫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

最近由于写论文的缘故,又看到了两位日本翻译家的定义,河野好藏的定义是:所谓翻译,按字面来讲,是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内容 的转换。

日本翻译学研究家别宫贞德的定义是:把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等值的信息的活动即为翻译。

翻译是一种转换活动,但是转换的具体东西,以上定义各有不同,词典的定义是语言文字的意义,河野的定义是内容,别宫的定义则是信息。三者表达的虽然不同,但是基本精神是一直的。从现代汉语的观点出发,别宫的定义不仅要转换信息而且还要求等值,似乎更接近近现代的翻译理论的说法。

人类的翻译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尚无被广为接受的翻译标准。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给翻译下定义的话,也许情况会有所不同,这个新角度就是同义句,从这个角度出发,便可以给翻译下这样的定义:用异种语言文字代替原语言文字去完成原文同义句的行为。

2.2 翻译学的历史

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单单是日汉间的翻译就有四百多年的时间了。明朝后期,我国东南一代有倭寇作乱,为了对付倭寇,就得了解日本的情况,于是就有了最早的日文资料的翻译。

到甲午战争爆发,日罕见的额翻译数量并不多,有些还是日本学者完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成的,中国人自己翻译完成的代表性译作有1883年的《琉球地理志》和1889你的《欧美各国政教日记》等。

甲午战后,国人为了自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于是日汉翻译逐渐兴盛起来。一些地方创办了专教日语的学社,培养了大批日汉翻译人才。

20世纪初,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他们对日汉翻译起到了推动作用。1900年在东京成立了留日学生的第一个翻译团体译书汇编社,出半月刊《译书汇编》,译介了许多欧美和日本的社会政治学名著。据不完全统计埋在1850年至1899年这半个世纪里翻译的日文书籍只有86种,而在1902您至1904年的两、三年间翻译的日文实际竟达300多种。

就翻译日本文学作品而言,20世纪初只是起步阶段,二三十年代才是全盛时期。这是其的翻译作品几乎涉及两日本文坛的所有流派,还包括不少文艺理论著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汉翻译出现萎缩。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复苏。1978年改革开放后,日汉翻译事业再次兴起,翻译活动全面展开,翻译量也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2.3 翻译学的意义

通过翻译提高外语水平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所以,把外语同本民族语言进行比较,就容易领会外语的单词及词组的涵义和用法。英语学生在初级阶段普遍使用英汉词典就是一个证明。英汉词典实际上就是许多英语单词和词组的汉语翻译汇编。我们都知道列宁精通多种外语,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他说,学习外语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还原翻译法。即,将外语译成本民族语,然后再译为外语。这说明通过翻译学习外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尽管中国人学外语的动机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人是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或者说作为一种工具来学的。而要使用这种工具就必然涉及到翻译。没有翻译,我们与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国防,科技以及文艺等领域所进行的交流就是不可能的,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是根本谈不上的。翻译是使这些交流得以实现的唯一手段,其重要意义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曾说过:“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马列主义就是通过翻译才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民之间架设桥梁。而这种桥梁就是翻译。[出自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第3章 翻译技巧

提到翻译技能的提高,就不得不提到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最为重要的外语技能之一。这是因为在众多的翻译体系中,以翻译技巧为主线的翻译体系比较合理,它既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又疏而不漏、易于把握。简言之,就是顺译、倒译、分译、合译、意译、加译、简译、变译、反译。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利用这个体系去学习、研究或教授翻译,至少有以下好处:

1.它保证了从宏观入手,研究翻译这一总原则的充分体现。因为上述各种技巧首先是段落、句群和句子的翻译技巧,然后才是词语的翻译技巧。这就保证了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它又不会束缚住人们的手脚,剥夺人们的自由施展才能的余地。因为他教给人们的与其说是一个个具体的翻译方法,不如说是在宏观上教会人们理解翻译的实质,开阔思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水平。利用它,我们还可以对同一段译文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与研究。这也是它宏观性的体现。

2.这个体系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开辟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体系,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仅仅局限于翻译标准的讨论,局限于技巧的罗列、讲解,也就不成为体系。学习、研究任何一种技巧,不然牵涉到人们的理论研究,相反,它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并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所以,掌握翻译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掌握翻译技巧将对以后的外语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接下来,论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

3.1 词汇的翻译

我们都知道,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能够自由运用,或表示概念,或表示语法关系。日语中词的意义很灵活,很复杂。词义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褒有贬。词有一词一意和一词多意。词有本意、引申意和转意。词与词之间,有词义交叉和词义搭配等的关系。此外,在日译汉时,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又有词义转换与正反表达,笼统的词义即概括性词义必须具体化,具体的词义必须概括化等问题。

凡词必有功能,这就是“词性”。日语中,词有的是一词一性,有的是一词二性。在日译汉时,一般按词性对等翻译。但有时根据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可转换词性,如日语名词转换成动词,日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动词等。

在日语中,一个句子有一定的词量。日译汉时,词量基本上是对等的;但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在不少情况下,词量有所变化,要增字或减字。

日语是黏着语,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经常有不少附加成分。这种附加成分,初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但实际并非如此,而是有很大妙用的。

综上所述,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的词,其意义很灵活、很复杂,词与词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之间又有一定的词义交叉、词义搭配关系。由于日汉两种语言中各词在适用范围、表达概念以及功能等方面,有时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所以翻译时会发生词义引申、转译以及词性转换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再加上谓语动词附加成分的使用,给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词汇翻译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出自梁传宝、高宁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3.1.1 普通词语的翻译

词语的翻译方法很多,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准确的转达原文的信息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开阔视野,把眼光放到整个文章及整个社会背景上,高屋建瓴,准确的把握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又经常能发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纯依赖辞典,就词译词进行翻译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视野狭窄,忽视对语境的把握,忽视对词义的引申、演变等问题的了解,结果不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正确表达原文的信息内容。

词语翻译的要点,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结合语境考虑选字用词。但是,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较多,首先是辞书的干扰。因为词语翻译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就是沿用辞典释义或译词。然而,却常导致误译产生,因为它很容易诱导初学者忘记语境的存在,忘记不同的语境中词义有可能发生变化,结果往往把辞典的释义、译词当做词义的绝对化身,一律照搬照用。甚至有人连辞典都不去认真查阅,抓住一两个释义、译词,便万事大吉。其实,任何一本辞书的释义,只是对词语基本意义的概括和总结,它不可能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隐身、转用、演变等做出详尽的解释。即便是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意义各不相同,稍不留神,就会张冠李戴,或混为一谈。下面就语境角度来举例说明。

例1わたくしなど、ルーズな人は大まかなもんだと思っていたんですけれど、違うんですのね。ルーズな人ってかえってけちみたいですわ。

译文为:我原以为办事马虎的人是不拘小节的,其实不然,越是马虎的人越是斤斤计较。

例2 「お前は実にけちなやつだ。けちな奴だということが俺にもだんだんわかってきた。お前は強そうな人間の前へ出たら散散 ぺこぺこして、弱いやつの前では威張り散らすようなやつだ。……」

译文为:“其实,你是个卑鄙的家伙,这一点我是慢慢明白的。你对强者阿谀奉承,可对弱者却耀武扬威。”

例3 そのことがあってからのち、神坂さんは私に対して、とても邪樫になりました。私のすることを――けちをつけて、私がいない時には大森さんに向ってわたしの惡口を言って、二人を遠ざけようとなさるんです。

译文为:自那以后,神坂待我非常刻薄,对我做的每件事都要吹毛求疵,趁我不在就在大森面前说我的坏话,企图离间我们。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けち”一词根据日本小学馆的《国语大辞典》,共有6个意义。上面的例子反映了其中的3个,很显然,译者充分注意到了语境的存在,并根据语境正确选择了翻译。[出自常波涛 《日汉互译基础与技巧》] 所以翻译总是伴随着语境的。没语境,翻译便难以独立存在。即便在自身语境不完整、不能完全决定原文意义的相对语境下,译者也是以它为翻译的假想空间,对它进行想象、补充,使之向绝对语境靠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在语境完整、原文意义完全于语境的绝对语境中,译者就更应充分利用并把握住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了。无论是哪一类翻译,也无论是词语、句子或篇章的翻译,译者必须充分注意到语境的存在,并时刻不忘记语境决定意义这一翻译学上的根本原理。

然而,比起根据语境把握多义词来说,更加重要的、也更加困难的则是对不同语境中同一单义词的不同处理。词义虽单一,但是根据语境的不同,词义在语感、修辞色彩等方面也会发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明显或微妙的变化。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仍旧抱住辞典的释义、词义不放,译文即便无大错,也很难充分体现原文的信息内容,做到达意与传神的完美结合。例如:

例4 「ここ十日ほど仲垣の隔てが出来て、ロクロク話しもせなかったから、これも今までならば無論そんなこと考えもせぬに気まっているが、」今日はここで何か話さねばならぬような気がした。僕ははじめ無造作に民さんと呼んだけれど、あとは無造作に民さんと呼んだけれど、あとは無造作に詞が繼がない。

译文为:这十多天来,自从我们之间筑起一堵“墙”之后,我们俩连话也难得说上一句,要是在从前,这种事当然不会去想他。但是今天此时此地,我感到有些话非得向民倾诉不可。我先随便的叫了一声民,但是要说的话却又一下子说不出来了。

例5 もっとも民子の思いは僕より深かったに相違ない。僕は学校を卒業するまでにも、四五年間のあるからだであるに、民子は十七で今年のうちにも緣談の話があって兩親からそう言われれば、無造作に拒むことの出来ない身であるから、行末のことをいろいろ考えて見ると心配の多いわけである。

译文为:尤其是民子,一定比我想象的更多,等到我中学毕业,还得四五年时间,然而民子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如果今年有人来求亲说媒,民子的父母一经同意,那民子就很难拒绝。一想到这些,以及我们两人的前途,民子自然会忧心忡忡。

例6 門野は蕪雜作に出て行った。代助は茶の間から、座數を通って書斎へ帰った。見ると,きれいに掃除が出來ている。

译文为:门野漫不经心的出去了。代助从饭厅穿过课堂,回到了书房。只见房间打扫的很干净。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例7 「それでー」と僕は最後に訊ねました。「間代の方はいかほどですか。」

「うん。月に五百円もいただくか。」 と不破は蕪雜作に言いました。金のことなど問題でないという風な言い方でした。

译文为:“那么。。”我最后又问了一句,“这房租怎么算?” “这个么,每月收你500元吧。”

不破随便的说了一句,似乎是钱的问题,他毫不在乎。以上例句表明,即便是单义词,翻译时也不能简单机械的照搬辞典的释义词语或译词。要根据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找出最能准确表达原文的译词,否则单义词的翻译同样会出问题。下面是例七例八的第二种译文,与第一种译文相比,“无造作”一词的翻译还是有高低之分的。

例4 译文二:这十几天来,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篱笆,不能痛痛快快的说上一句话。要是在过去,当然不会有这种想法,可是今天在这里,总觉得应该说几句什么。我起初漫不经心的叫了一声民子,可是后来又不能随心所欲的把话接下去。

例5译文二:民子想的肯定比我深刻。我要再读四五年才中学毕业,而民子已经十七岁了,她担心说不定年内就会有人来提亲,万一父母让她出嫁,她又不能随便加以拒绝,一想到前途莫测就忧心忡忡了。

例5的译文一的“随便”、“一下子”准确的勾画出一个男青年的心态,显示非常潇洒,然而小伙子又毕竟是初涉恋河,话最终憋在肚子里吐不出来。译文二的“漫不经心”表示的是话还是继续的说下去了只是所言非所想而已。所以,严格的说,应该算作是误译。例8的译文一的“很难”给人沉重、无可奈何的感觉;而译文二的“随便”则多少有点轻松的味道,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回旋的余地。下面再看一个典型的例句。

例8 南アメリカの地形は、北アメリカと似ており、西部の太平洋には高くてけわしいアンデス山脈が火山をともなってほぼ南北にはしり……

译文一:南美洲的地形同北美洲相似,在西部太平洋的沿岸,陡峭高耸的安第斯山脉连同火山一起几乎横贯南北。。。

译文是较为典型的顺译。“ともなう”也沿用了此点的释义。但是,却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在西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和火山两列山脉,而事实上是只有一列山脉存在的,即安第斯山脉,火山只是分布其间而已。“ともなう”用的虽然是本意,但在翻译时却不能简单的进行语际转换,必须多加推敲,改变译法。此例可译为:

译文二:南美洲的地形同北美洲相似,在西太平洋沿岸,陡峭高耸、火山错列的安第斯山脉大致上成南北走向。。。[出自于瑞良 《日语翻译》] 总之,词语的翻译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考虑词语的本义、转义、引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申义和词义演变等问题,确保抓住具体的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原词语的信息内容,提高译文的质量。

3.1.2 特殊词语的翻译

特殊名词,主要包括专有名词、谚语、惯用语等,下面分别进行简要说明。A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表示的事物往往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与普通名词相比,它缺乏对事物的概括力,词语之间也不能进行任意的重新组合。只能表示“与众不同”的自我,反映不了事物的共性。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顺义即可,或套用原汉字,或按音译字,不做很多人为变动。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原文为汉字词语的,一般可以直接转用。但是需要注意中日两国汉字的细微差别。比较容易疏忽的是中日简繁体字转换问题。楳垣鄉子就不宜译为楳垣乡子。“楳”虽为“梅”的异体字,但在日语里,“楳垣”为一个姓氏,不宜改动。

(2)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汉译时,一般应加注,否则,容易产生原文与译文脱节、两者互不相干的假象。例如,“横浜”,一般按习惯译为“横滨”,而不译为“横浜”。这是因为“浜”字是日语简化字,其繁体字为“濱”,而“濱”的汉语简体字为“滨”,所以汉译为“横滨”。

(3)人名、地名中汉字假名并用的,或完全用假名书写的,在汉译时都会配以汉字后加注。所配汉字应避开褒贬色彩强烈、笔画复杂、生僻难认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英、法、德、意等文字的专有名词为了统一译名用字,避免一人两名之类的现象出现,国家制定了《音译表》,但是目前尚没有日语假名的汉字配译表。因此,像“なだいなた”之类的全用假名的专有名词也可考虑用罗马字拼音来翻译。

(4)要注意尊重习惯译法,不少译名,虽经不起推敲,但已约定俗成,只好维持现状。通產省译为通产省,オリーブ译为橄榄。

(5)当专有名词为外来语时,译法之一就是音译。

例如:デンマーク王室の居城であるアマリエンボー宫殿の前を通り、ゲフィオンの噴水を過ぎると海に出る。译为:我从丹麦王宫阿美琳堡的门前走过来,绕过节分喷泉,来到大海处。

这句话里的外来语专有名词基本上音译成汉语。但是,汉语译名必须遵守名随原著的原则,与其他语种的译名保持一致。一个简单而又保险的做法是,查出外来语的原文书写形式,在通过原文书写形式去查阅国内出版的专业辞书。例句中的外来语单词就是出自《世界地名词典》。

(6)外国国名、地名、人名、除本身用汉字外,现代日语一般都用片假名书写。但是早年的日语文献资料中,用汉字书写的国名、地名、人名比比皆是,汉译时尤其注意,不能简单的照搬汉字,应该用国内统一的标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准译名翻译。如:亞米利加(アメリカ)译为美国。B谚语、成语、惯用语的翻译

谚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很多,其中之一便是顺译,顺着其思路译成汉语。在不影响意义表达的前提下应坚持顺译有限的原则,以保持原文的特色和风格,再现原文的思维方式。

例1:「お宅は、ご主人が建築のお仕事をなさっていらっしゃるから、おうちの修理なんてお手のものでしょ。」

「それが、紺屋の白袴でね、棚ひとつ吊っちゃくれないのよ。」 此例中的“紺屋の白袴”,很多人都译为“自顾不暇”,也有人译为“卖席的睡土炕”、“匠人屋下没凳坐”等,拘泥于汉语的俗语、谚语的圈子,不敢突破。其实,按原文的思路把它顺译成“染坊师傅穿白裤”,既准确无误,有形象生动,可谓事半功倍。[出自《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又如“ほれた目にはあばたもえくば”这句谚语,一般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有人顺着原文思路译为”情侣看麻脸,满面是酒窝”,确实是更加贴切,不失原文的风味。

特殊词语中不宜顺译或无法顺译的往往采用意译或音意混译等方法来翻译。如:

青天白日译为晴空万里;八方美人译为八面玲珑;首を切る译为解雇等等。但是要特别注意一下两点:

1准确理解词语的全部意义,不能望文生义,随手涂鸦。如日语的“落花流水”,就没有现代汉语的一败涂地、大势已去等意义。相反,它表示的是男女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2注意惯用语的类别。有些惯用语表面上可以顺译,其实却不能顺译,如“目をしばしばさせる”、“首を切る”等,如果顺义,则谬之千里。因为日语惯用语可分为三类:一类为词语之间相互胶着,产生一个有别于普通词语组合时的新意,如“足をあらう”(意为:洗手不干)。这类词语已经被抽象化,不可拆开来理解,日本学者称之为“比喻型惯用语”;第二类为惯用语的意义与字面词义紧密结合,可以把它们还原成普通词语来考虑惯用语的意义。如:首を縱に振る,词义为“同意、赞成”,但它来源于“点头”这一具体动作,词的抽象意义建立在词面意义上,两者没有脱节,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时而为第一类,时而为第二类,如“汗をかく”,它的抽象意义是“害羞”,而词语本身既可以理解为真的出汗,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比喻。

惯用语中的第二、第三类,在翻译时要尤其注意。相同的非语言行为在中日文中往往引申出不同的抽象意义。[出自陆松龄 《日汉翻译艺术》]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1.3 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的地位很独特,据一位著名的日本汉学家说,日语拟声拟态词相当于汉语中成语的地位。成语知道的多少,运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汉语水平。同样,拟声拟态词的掌握、运用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日语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拟声拟态词掌握的越多,运用的越娴熟,那么这个人的日语就越地道,就越有日本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和几点注意事项。

(1)拟声词象声翻译

例 私の話をだまって聞いっていたおじは、私が話し終わえると、はつはつと笑ったきりで、いっこうにとり合ってはくれなかった。

译文为:一直缄默不言的叔叔,听完我的话,哈哈大笑起来,一副不屑的样子。

(2)拟态词的形象翻译

例 この犬は眼病にかかっていて、目やにで上下のまぶたがにちゃにちゃくいて、目があけられないほどだ。

译文为:这条狗得了眼病,眼屎把上下眼皮粘糊糊的粘在一起,简直睁不开眼了。

(3)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中,有一些既不拟声又不摹状,像“そこそこ”、“しっかり”、“はっきり”、“うっかり”、“ちょっと”等。这些词语翻译时无需拟声拟态,把意思译明白即可。

例 うず高く書類を積み上げてしまった。今にもひっくり返りそうでうっかりそばを通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译文为:文件堆得很高,似乎立刻就要塌下来,从它旁边走过去,不得不加倍小心。[出自苏琦 《日汉翻译教程》] 拟声拟态词除了这三种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汉语象声词的选择。由于日汉两国文化背景不同。中日在拟声拟态方面有些不同,有些场合不能简单的音译日语拟声词,有时甚至不宜音译。例如:

修学旅行バスに、惡魔ん尾ように無謀トラックが真正面から飛びかかり、あっという間に大慘事を引き起こした。

译文为:一辆莽撞的卡车像着了魔似的从正面冲向学生毕业旅行大巴,“啊”的一瞬间,酿成一场惨祸。

此例中的“啊的一瞬间”改为“转瞬间”较好。此外,不少动物的叫声中日文拟音方法也不同,翻译时需要注意。如鹿的叫声,日语多用“クークー”汉语则是“呦呦”,猫的叫声,日语是“にやーにやー”汉语则是“喵喵”等。

(2)注意拟声拟态词的一词多译现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例:「何だかしくしくいうようだが。。。」

译文为:“怎么搞的,鼻子吭哧吭哧的不通气。。。”

(3)注意清、浊音与拟声拟态词的意义变化

日语中有一些请浊音成对的拟声拟态词,一般情况下,词义相近,但语感差异较大。清音表示敏锐、轻巧、小巧、美丽;浊音表示迟钝、沉重、庞大、污秽。如:ころころ、ごろごろ;きらきら、ぎらぎら;さらさら、ざらざら等。还有一些清浊对应的词不仅语感,就连词义本身都相差甚远,不能掉以轻心,把它们混为一谈。

例 千ーム・ワークがいいと、仕事もすらすらと運んで気持ちがいい。

译文为:只要大家配合好,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心情也舒畅。

(4)注意拟声拟态词的用法区别

对同一人或事物,日语往往有不同的拟声拟态方法。在翻译时,要尽量体现出不同的拟声拟态表现手段中所隐含的意义内涵。比如,以表示转动的ごろ来说,ごろっ表示开始转动,ごろん表示跳动着转动,ころり表示停滞不转,ころころ是连续的转动,ころんころん表示有劲的跳动着转动,ころりころり表示转动停止后又转动才停下,ころんり表示在一阵转动之后停下来就不动了。

(5)注意一词两用现象

所谓一词两用是指有些词既可做拟态词,又可作拟声词。这种词在日语中为数不少,翻译时要注意一一辨明。有时,同一个词在同一个句子中既拟声又拟态,要注意。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结论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首先提出了现今在学习外语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翻译水平及能力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不足,这会给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很多困难,然后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了全篇论文的阐述。

接着简单介绍了翻译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如翻译学的历史、定义、意义等等,了解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在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后,才能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接下来,本论文阐述了全文的重点——翻译理论技巧方面的知识,以词汇的翻译为主,结合例子,阐述了像普通词语、专有名词、谚语、成语、惯用语、拟声拟态词等的翻译技巧与一些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翻译是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最难掌握的,但是,翻译技能作为学习外语的学生又是必须要掌握的,所以,掌握翻译的理论技巧就一定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才能解决前文提出的同学们的翻译能力及水平都有很大的不足的问题,达到本论文的写作目的。

在系统的学习了翻译学的理论技巧之后,就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了。前文还说过,这将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在翻译技能上,我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查缺补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贪大求全,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致谢

如火的六月,我即将毕业,缤纷的四年大学生活,真有些依依不舍。四年的大学时光感觉就像是几天一样短暂。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都让我成熟了起来。

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很庆幸我能遇到这么多好老师、好同学,他们对我成长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生受益。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学到的是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此,对他们表示我最真诚的感谢!

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朱世波老师,虽然她很年轻,但她有着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非常认真负责,朱老师的工作十分繁忙,但她一直耐心的指导着我,从论文选题到最终定稿,每一步都充满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深关心和她无穷的智慧。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予我深深的影响,促使我在论文写作中精益求精。借此机会,向她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谢谢您——朱老师!

感谢我的同学,他们也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有时候,没有思路了,发愁没办法苦恼时,是同学们即使的给我提供了帮助我,他们帮我找思路,找材料,甚至问他们自己的导师。真的很谢谢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们,谢谢你们!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了让我能在大学里轻松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很是辛苦。妈妈经常想我,但她怕影响我学习,不敢给我打电话„„爸爸,还记得您上次来学校看我时的事情么?不太爱说话的您一见到我就问寒问暖。您回去时还不让我送您,怕影响我学习。望着您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论文即将完成,我的大学生涯也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感恩,感谢所有我在校期间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谢谢你们!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高宁.日汉互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35 2 陆松龄.日汉翻译艺术,商务印书馆,1982:27~30 3 常波涛.日汉互译基础与技巧,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9 4 梁传宝.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149~151 5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0~89 6 俞瑞良.日语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20 7 包慧楠.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8~90 8 成瀨武史.翻訳の諸相—理論と実際,开文出版社,1999:60~65 9 王郁良.汉语日译常识,商务印书馆,2002:170~172 10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5~50 11 別宮貞德.英文の翻訳,大修馆,1989:50 12平井昌夫.ことばの百科辞典,三省堂,2001:90 13 石安石.语境与语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54~156 14 戚雨村.语言学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9~91 15 苏琦.日汉翻译教程,商务印书馆,2002:48~50

篇2: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

浅析中日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在年轻人中间风靡着,从早几年的“囧”到现今的“雷人”“给力”„ „ 在日本,也有很多,“囧”在日本青年人群中也经常被用到,「囧rz」日语读法是「ジオン」,它的日语解释是うなだれた様子、落胆した様子、或いは気持ち悪い,这个是中国流行语直接用日语翻译成的,也有一些日本本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うける」在年轻人中用成“逗死我了”,跟原本的“接受”的意思差的很远,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网络流行语横行的现象,使得俩国中很多语言学家十分担忧,网络语言逐渐对正规语言表达造成威胁,所以很多语言学家也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对背景,网络流行语的出处,造词法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两个国家的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使得双方的文化交流合作也有所加强,对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就有了很大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语言方面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不盲目认为网络语言就是糟粕,也希望年轻朋友们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不摒弃对正统语言的学习传承。

2.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J.B.Pride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的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法而发生变化。而网络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变化无不谓不大,在网络的带动下,社会结构和语言系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网络流行语的风靡就是俩者共变的产物。《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该书中顾源就提出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网民也成为全球最多的国家,在这种温床下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一种具有特殊形式和特殊意义的语言学——网络语言。

此外,日本的学者太田一郎在他的调查报告《言語意識から見た若者ことば使用の要因 》中也指出:网络的广泛普及,让更多的新生语言在青年人之间广泛应用,而且年轻人有力的创造性,让更多网络语言源源不断的产生,而且也被广泛的网民接收。还指出年轻人嫌正统语言表达繁琐就用缩写来表达要表达的意思,还有结合外来语等方法造词;《汉语网络流行语造词法研究》中陈发青等3位学者就指出汉语网络流行语的造词法主要是有四类:借用汉语造词法、借用英语造词法、汉语与外语谐音法、自创法,细分为14种。

3.论证过程

3.1 中日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背景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时刻受着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最基础的交际工具,对社会有着极深的依附性,对社会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应变性,而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也就会对此产生应变,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此外,经济对一个国家的语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一个国家对外的联系,也使得国外的一些文化进入,并不断与国内文化结合产生一些新的,语言也不例外,一些外语与本土语言的结合也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这也就引出了网络语言形成的第二大背景——文化背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文化背景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有1

浅析中日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语言学家曾经指出“语言很少会自给自足”,这就说明语言有很大的兼容性,语言不仅是

3.3 日本企业文化是对管理理论的创新和贡献

基于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形成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的成功经验。体现在企业上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创新求生存。

4.结论

总之,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正是日本文化的群体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人的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日)吉田茂,《十年回忆》,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2]《世界通史》,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3] 佛格尔著黄景自译,《日本第一》,1981年,台湾金文图书有限公司

[4] 郭咸刚,《西方管理学说史》,2003年8月第1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5] 李志扬 黄云明,《日本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6] 孙利,《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儒家管理哲学》,2005年01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3: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

科技日语翻译的对象主要是日语科技文献。相对于其他语种的科技文献,日语科技文献的特点是“涉及汉字词专业术语较多”[1]。李国花、齐永家(1997)认为“特别是科技文章,汉字词汇的比例更大”[2]。笔者对《中英日专利用语对照速查词典》[3中的机械、电气、化学汉字词术语计量统计的结果分别是51.9%、46.3%、60.9%。所以 ,汉字词汇 在日语科 技文献中 所占比例及其重要性不容小觑。但是,“我们在阅读日语科技文献时,常常被大量的外来语新词汇吸引,往往忽视了汉语词汇在现代日语中的发展与变化,这样就容易低估汉语词汇在整个日语中的作用”[4]。其实,这些汉字词汇是中日两国在面对历史的重大变革及现代化进程中, 借汉字之便实现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根据其意义,可分为中日同形同义汉字词、中日同形近义汉字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它们的存在,在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美丽的陷阱,需要慎重对待。

首先,中日同形同义汉字词可以实现真正的零度翻译和最大限度的等值翻译,即可以照搬下来。如液晶、暗电流、参考发送区域、超越数、超几何分布、二醋酸纤维素、土壤微生物学、粗放化经营等。遗憾的是,因涉及众多科技领域、新词不断涌现等,目前并无确切数据表明究竟有多少中日同形同义汉字词。

其次,中日同形近义汉字词的翻译必须穿越“一个含有各种语境压力的通道”[5],呈现出“你 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 交集状态。虽然依据汉语知识可以大概明白其意思,但要做出准确的翻译, 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内容翻译成不同的专业术语,以保障译文的“科学归属性”。例如日常生活中表示“诱导、引导”的「诱导」,在电磁学中译成“感应”,而在航天领域译成“制导”[6]。由此可见,往往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专业中词义不同, 还没有完全实现术语学原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一词一义。

再次,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翻译,由于“有了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加工和涂抹”[7],更需要慎 重对待。 例如日语的「机関车」并非“政府机关公车”,而是“机车、火车头”。「内燃机関车」是“内燃机车”,「バッテリ机関车」是“电瓶车”,「喷射推进机関」则是“喷射推进发动机”。

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相当的文化储备、较好的语言功底。

2.建 议

2.1系 统 学 习 专业 知识

相对于英语专业而言, 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因受到课时等限制,涉及的科技方面的内容更少。这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系统地自学更多的专业知识,或者考入硕士、博士进一步学习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到日本留学或研修。有报道称[8],目前翻译行业从业者有60多万人, 但和实际需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原因就是高水平的翻译很少,仅占总数的5%或者更少而且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政府部门、对外新闻报道机构、大专院校里。

2.2翻 译 工 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工具主要包括电子字典网络资源、翻译软件等。

2.2.1电子词典 :传统辞书以 纸质书本 为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上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电子词典,已发展成为承载词典功能的有效平台。小型、智能化的电子词典,在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存储优势的基础上, 使得所搭载词汇的信息量和查检效率成倍提高。除传统的灵格斯、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等之外,还有CASIO的系列产品。但词典的收录、编撰都会受到目的、对象等的限制,再加上新词语的不断出现,所以词典总是滞后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也不可能包罗万象。由此,网络资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词典的不足。

2.2.2网络资源 :具有开放性 、现代化、高 效性的网 络环境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实时、便捷、高效、廉价等诸多优点。主要包括网络词典、搜索引擎、中日互译板块等。

2.2.2.1网络词典 : 常用的有 : 1三省堂网 络词典http:/www.sanseido.net,2goo辞书http://dictionary.goo.ne.jp/,3沪江小d http://dict.hjenglish.com/jp/, 4维基日文 版http://wwwnewikis.com/ja/wiki/等。词语 的翻译要依 赖于语境 和文化等 诸多因素,单凭词典的解释来做翻译是不可靠的。

2.2.2.2搜索引擎 :常用的有Google网站https://www.googlecom.hk/,日文雅虎 网站http://www.yahoo.co.jp/。虽可提 供海量的信息,“当遇到新、偏、难等语词问题,尤其是专有名词等问题,使用搜索引擎,会豁然开朗”[9], 但其真实性 、准确性 需要自己利用专业知识判断。

2.2.2.3中日互译 板块 : 常用的有 :1沪江日语 网址http:/blog.hjenglish.com/,2咖啡日语 网站http://coffee..com/,3雅虎宝贝鱼http://babelfish.yahoo.com.cn/等。其“译词容量大、翻译速度快、翻译方式多、文本格式严格”[10], 具有人工 翻译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势。但其翻译质量因受到语言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限制,只能提供“草稿型”的翻译作品,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干预。

2.2.3翻译软件 :经过五十 多年的曲 折发展历 程 ,基于翻译记忆技术等多策略的机器翻译软件方面的研究和商用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翻译工具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更需要译者团队合作精神。徐彬等[11]认为大型国际组织(欧盟、联合国等)、国际性的翻译服务机构、国内众多的翻译服务机构和自由译者,已经大面积采用翻译辅助软件。但目前大多数院校仅仅提供了“计算机”或“计算机文化”之类浅显地讲授计算机操作的公共课, 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基本上还是空白。在这场翻译工具的变革中,翻译教学和科研领域落在了实践的后面。所以教学必须跟上,向学生介绍翻译记忆的基本理念,帮助他们掌握核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为他们走上社会之后的翻译实践服务。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用机器替 代人类进行 翻译 , 必须揭开 大脑处理语 言的‘黑箱’,同时必须在人工智能、机器的认知能力方面、在机器模拟人脑思维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使机器具有认知、学习、推理、判断能力,真正起到电‘脑’的作用”[12]。

2.2.4硬件设备 :对于译者 来说 ,大量的源语文件 是纸质印刷品或PDF文件,必须借助扫描仪和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实现文档化。汉字识别方面,比较成熟的有汉王系列的OCR软件。日语识别方面,有Canon系列扫描仪和自带的OCR软件。

3.结语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性文本翻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它不仅使科技日语翻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技术界急需一批具有坚实技术背景、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翻译工具、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日汉双语水平高的翻译人员。

摘要: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科技翻译成为实现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合作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桥梁。本文基于科技日语翻译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篇4:日语本科毕业论文书写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日语 选题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毕业前按照规定提交给学校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毕业论文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内容,是四年本科教育成果的重要物化表现,同时毕业论文的书写也是高校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作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能朝着不断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相反却是步履蹒跚,整体质量在走下坡路。

笔者针对目前本科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桂林理工大学的一些做法,提出如何提高论文书写质量的一些方法,以期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日语本科论文书写现状

(一)选题不恰当。选题就是选择研究的问题,就是选择、确定研究与写作的内容。确定好的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歩。论文选题一般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兴趣,选择根日语专业有关的题目。目前日语专业本科论文题目都是学生自己拟定。选题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普遍缺少深度和广度,题目过于宽泛或过于狭小。比如:《浅析日语复句》《日语助词「の」的用法》。二是学生认为文化方面的论文书写起来较容易,资料收集和理解要相对简单,所以综合近年来的论文题目来看,写文化方面的论文要占60%以上。

(二)资料收集渠道简单、单一。要写好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需要收集大量相关的先行研究和资料,资料的多少、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成形的质量。首先,目前国内日语资料、原版资料相对较欠缺,学生很难收集到需要的资料,很多学生的大部分资料是通过百度、google、sohu等搜索引擎直接搜索来的,不是专业的学术论文,即使从全国期刊网查找,也由于数量不足,出现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很好地利用大学的图书资源,如硕博论文数据库或相关学术专著。其次,本科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综合处理大量文献资料的能力。很多学生收集资料后,逻辑能力、对资料的归纳整理能力较差,论文结构混乱;引用别人的原文时不加注释,常常照搬照抄;很难把别人的观点消化理解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书写时间不够充分。目前论文书写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论文写作与择业、考研、考公务员时间冲突。部分大学考虑到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大四下学期会让学生离校自主择业,5月返校答辩。写作时间有限,老师指导一般通过网络、电话,学生还要忙于找工作、各种考试;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对论文敷衍了事就成了自然。

(四)老师指导欠缺。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校、教师、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教师在指导论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指导教师平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有的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导致用于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不够,精力投入不足。其次,部分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有限,还有学生写作内容与导师研究方向不同,导致指导教师无法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不能给予学生有益的指导。再者,有的教师碍于情面,怕影响学生的前程,不管学生平时是否努力,质量好坏,水平高低,都予以通过,这就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

二、本科论文书写改进策略

要改变目前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问题,提高写作质量就要紧紧围绕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毕业论文写作模式进行创新。结合桂林理工大学的写作模式,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可供操作的模式:

(一)大一二积极申报校内科技立项,大三书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四年学习水平的综合测试,写作基本功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训练,非短期培训的速成,而且日语专业的学生必须用日语书写毕业论文,难度更大,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把论文写作训练渗透在整个学科教学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大力推行学生科技立项。在大一、二阶段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和指导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并给予一定经费,书写时限半年至一年,以论文形式结题,并进行无记名评比,获奖者给予奖励。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二是大三阶段书写学年论文。作为大三阶段实习环节,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要用日语书写一篇学年论文,格式、要求与毕业论文一致。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基本能掌握日语论文书写的格式规范,题目选择恰当的话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继续研究下去。学年论文中的导师基本与毕业论文导师一致,这样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毕业论文的演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导师。论文写作开始前,指导教师先列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导师。同时把同一个导师组的学生组织成一个以导师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为背景的科研团队,将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及提高创新能力。

(三)贯彻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制度。在很多本科院校中只有硕士、博士阶段才需要开题报告,也存在一种误解:本科毕业论文不需要开题报告答辩。但我校日语专业一直贯彻开题答辩制度。毕业论文题目虽然有导师的修改,但是难免会有偏差,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组进行答辩,让更多的老师对学生拟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批评和建议。这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乃至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灵活安排答辩时间。为解决毕业论文书写与择业、考研、公务员考试在时间上冲突的问题,我校分别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设置了两次答辩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答辩时间,能更好安排自己的大四生活及留有充分的时间书写论文。

篇5:毕业论文正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在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等方面有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在税前扣除项目上给予许多优惠,如允许税前扣除实际薪金和加计扣除研究费用,这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税收筹划既能使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又能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力提供思路。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竞争力及发展的长远利益、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战略安全,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促其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实现纳税人诚信纳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和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所以,在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的背景下,探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税收筹划思路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剖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运用税收筹划平台寻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文献回顾

刘兆阳在《浅析我国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魅力中国》,2007年09期)中认为,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对税收筹划认识不足;税务执法不严,企业偷税成本低;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而蒋丽斌,彭喜阳在《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里认为,我国税收筹划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上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偏重税务机关权力而忽视纳税人权利;税收筹划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税收筹划工作缺乏监督和理论指导。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的背景下,就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其所得税筹划的策略为对企业经营活动、应纳税所得额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及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切入进行税收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俞清金在《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投资行为税收筹划》(《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07期)中认为,企业筹资方式应该选择债务筹资,可减少应税所得额,起到节税的效果。

李曼发表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企业》,2008年02期)一文中谈到,企业有暂时闲置资产拟对外进行投资时,可以选择购买股票、债券或直接进行投资,其取得的收益和风险都不一样,要求企业进行综合权衡。

张淩燕在《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探讨》(《会计之友》,2008年04期)里提到,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筹划应该从降低收入和合理增加准予扣除项目进行税收筹划。高新技术企业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以满足优惠税率15%的标准,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张悦芝在《如何进行有效税收筹划》(《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2期)中提出,有效税收筹划要考虑整体经营活动,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税负减少并不一定等于纳税人总体收益的增加,有时反而会导致下降。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特点进行很深入的研究。综合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严密的理论框架和比较规范的操作技术。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筹划被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识、接受和重视,各种形式的税收筹划活动悄然兴起,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税收筹划实务中,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借税收筹划之名,行避税、甚至偷税之实,扭曲了税收筹划活动;还有的总是被动地接受税收优惠政策,不主动去把握,2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造成信息来源不充分,导致其放弃减免税的优惠待遇;还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主动地接受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税务信息,充分掌握每个时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生产经营服务,但在积极创造条件使自己符合政策要求方面有所不足。所以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筹划内涵被扭曲

目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涵义,把避税、偷税与税收筹划混为一谈:有的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逃税款,鼓励它不但会助长偷逃税歪风,而且容易在纳税人和税收征管机关之间造成摩擦,因而反对税收筹划;还有的认为税收筹划虽然能为纳税人降低税负,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因而认为税收筹划侵害了国家利益。

2.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

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是立足于一定的企业经营期间,着眼于全局,考虑长远税负的下降,而当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单纯地把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只考虑短期或者当期所能得到的税收利益。

3.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过高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根据自身情况组建专门机构,或者聘请税务顾问,或者直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所得税筹划,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会增大纳税成本,尤其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筹划。因为我国目前没有规范的税收筹划代理收费规定,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的做法都是与代理机构协商收费,收费标准都不一样,造成企业为税收筹划所付出的成本过高。

4.税收筹划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涉及价格制定部门、合同签订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其从业人员的知识面都普遍较窄,综合素质不高,而税收筹划人员应当是知识面广而精,同时还要全面了解和熟悉企业整个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5.漠视税收筹划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税负,增加自身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导致企业不能在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科学评估,其结果往往会由于主观上的故意或者失误沦为偷逃税者,使得所得税筹划方案不能通过税收机关的审核而受到处罚。

6.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这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各部门诸如价格制定部门、合同签订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之间要有充分的信息沟通,信息共享程度要高,同时还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不能各自为政。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不高,达不到税收筹划的要求。

(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对税收筹划涵义认识上存在误区

由于税收筹划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理论界对税收筹划内涵表述不一,难以界定和偷税行为之间的区别,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对税收筹划理解上存有偏差,担心筹划不当会带来风险,因此极少利用税收筹划来减轻税负。另外,我国很多税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的实质,片面地认为税收筹划减少税收收入,损害了国家,导致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遭到处罚。

2.税收法制不健全,税制结构不完善

我国税收法制不健全,首先表现在我国税收法律多而不全、变化频繁,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时增大了其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对税收筹划的积极性。其次,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就税收筹划的政府管理、行业服务、企业规范等方面出台指导性的法规,而且对偷税、避税与税收筹划没有划分严格的法律界限,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而且尚未开展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直接税税种,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成长受到很大限制。

3.税收征管不规范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虽然我国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税收征管改革,但征管水平仍偏低,导致税务机关对有些证据的提取束手无策。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利用这一点,实施所谓的税收筹划,使其违法成本低,管理者在权衡了成本、风险与收益之后,可能倾向于选择违法行为而不愿选择税收筹划。

4.税务代理业发展严重滞后

我国税务代理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业务开展普及率低;二是税务代理机构和人员在代理业务中有失公平,代理质量得不到绝对保证;三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没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具有知名品牌的代理机构寥寥无几;四是税务代理专业人员特别是注册税务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五是内部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有关税收筹划工作的职责、流程及客户服务等内部管理制度,而且没有完善的风险制约机制和行业约束制度,执业秩序较为混乱。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找不到全心全意为其利益服务的专业机构,再加上自身所进行的所得税筹划活动因能力有限,成效很低,自然没有税收筹划的欲望。

5.缺乏税收筹划专业人才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需要筹划人员对企业所得税法充分掌握,对其进行钻研,找到实施筹划的合理空间,而且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是税收筹划成功的另一基本保证,但在筹划实践中却缺乏税收筹划专业人才,这成为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蓬勃发展的一个瓶颈。

6.企业管理工作混乱

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在纳税人企业管理体制健全、各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基础之上。而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现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不规范现象:企业各部门诸如价格制定部门、合同签订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之间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少协调,造成信息共享度低,使得所得税筹划活动缺少根基,难以有效开展。

三、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的主要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活动必须建立在支撑其一切活动的平台之上,离开了这些平台,税收筹划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可以基于四大平台:价格平台、弹性平台、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平台和征收平台。

(一)价格平台

价格平台是指纳税人利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自由定价权,以价格的上下浮动作为税收筹划的操作平台而形成的一个范畴,其核心内容是转让定价。转让定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经济联系的企业各方为均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或买卖过程中根据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或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之间的收入进行的产品或非产品转让,以达到少纳税甚至不纳税的目的。

运用价格平台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二是价格的波动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的关联交易,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税务机关可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三是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筹划安排。

(二)弹性平台

弹性平台是指利用税法中税率的幅度来达到减轻税负效果的筹划平台。其指导思想为:一大原则:利润最大;三小原则:税率最低,优惠最多,惩罚最小。弹性平台筹划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确定幅度类型,找准适用范围,弹性平台筹划操作。

弹性平台的存在依据——幅度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税率、税额幅度;二是鼓励优惠幅度;三是限制惩罚幅度,其中税率幅度弹性平台的经济意义最大,鼓励优惠幅度弹性平台次之,而限制惩罚幅度弹性平台最小。运用弹性平台应注意的问题是纳税人想缴纳的税款越少,便会在筹划方面下的功夫越大,但不能超越幅度范围的最低点,否则税收筹划就成了偷逃税。

(三)优惠平台

优惠平台是指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操作平台。它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广泛地被纳税人运用,是税收筹划平台中最重要的一种。

优惠平台的筹划方法有:直接利用筹划法,临界点筹划法,人的流动筹划法,挂靠筹划法。挂靠筹划法是指企业原本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6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但经过策划,通过挂靠在某些能享受优惠待遇的企业或产业,使自己也能符合优惠条件。运用优惠平台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尽量挖掘信息源,多渠道获取税收优惠;二是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注意尽量保持和税务机关的关系,争取他们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承认。

(四)征收平台

征收平台是指利用税收征管政策中的纳税期限和纳税方式来推迟应税收入的实现,推迟纳税时间,使得应纳税款延期缴纳而相对节税,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延期纳税是运用征收平台最常用的方法,它虽不能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总额,但纳税期限的推迟可以使纳税人无偿地使用一笔款项而无需支付利息。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纳税人可以把得到的延期纳税收益这部分现金留在企业用于周转和投资,这将有助于企业取得成本优势,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从而实现长期的盈利目标。

四、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

1.筹资行为的筹划(1)筹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筹资方式有银行贷款、向非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借款、自我积累、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其中通过发行股票、自我累积方式筹集的资金,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税后利润中分配;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其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可在税前利润中扣除。因此,债务筹资要优于权益筹资,而且负债比率越高,其节税的效果越明显。但是负债比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会加大。所以,高新技术企业要在充分考虑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前提下,结合经营风险寻求最优负债量,从而降低所得税税负。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计划筹措1000万元用于高科技产品生产线的建设,制定了两种筹资方案:一是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400万股;二是向银行借款600万元,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200万股,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年利润均为100万元,借款年利率均为8%,每股计划发行价格均为2元。应选择哪种方案?筹划分析:如表1所示

表1.筹资方案的分析 单位:万元

方案 一 二

利息 16 48

税前利润 84 52

所得税税额 12.6 7.8 以上分析发现,随着负债筹资比例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纳税数额呈递减趋势,从而显示负债筹资有节税的效应,所以应选择筹资方案二。

(2)租赁方式的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现行的租赁形式主要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的租金一般较高,企业只有在为满足设备的临时性需要且租赁期不长的情况下使用。而融资租赁通常发生在企业预购置某项资产资金不足的情形下,通过分期付款获得某项资产,其租赁资产视为自用资产计提折旧,而折旧计入当期费用,减少当期利润,具有抵税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应在考虑经营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融资租赁。

2.投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将金融资产转化为实物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从中取得盈利,其生产经营成果既要征收流转税,还要征所得税。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用货币资产购买各种有价证券,以期从持有和转让中获得投资收益和转让增值。企业国债利息收入及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为免税收入,而买企业债券和对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收益要交所得税,买股票取得的股利为税后收入不交税,但风险大。

高新技术企业刚创立时应采用直接投资:尽量选择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同时,还要通过选择有利的资产评估方法,使被评估资产合理增值,从而多列折旧费和摊销费作为税前扣除项目予以扣除;而经营稳定后则利用间接投资较佳:可选择购买国债或者直接进行投资。

(二)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1.以适当的方式降低收入额

企业收入分为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股息和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企业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和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委托他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货物收入,应根据产品销售策略选择适当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对于其他收入,应该推迟确认时间,从而延迟缴纳所得税,使企业资金的周转更加灵活。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若要推迟股息和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可让被投资方推迟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若要推迟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可以推迟合同中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

2.增加税前扣除项目(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补充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准予在税前扣除,但是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另外,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也提高了。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应尽可能多地列支工资薪金支出,首先,提高职工工资,超支福利以工资形式发放;其次,增加职工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最后,建立工会组织和提高住房公积金,增加职工福利。但筹划时一定要注意工资薪金的合理性和同行的工资水平,否则会被税务机关对不合理的支出进行纳税调整。

(2)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

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在当年营业收入15%内可扣除,超过部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而业务招待费按发生额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5‰,超过部分,不可结转扣除。因此,高新技术企 9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业要控制这些支出的规模和比例,使其保持在可扣除范围内,而且要适当规划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比例。在实务中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有时可相互代替。例如:外购礼品用于赠送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印有企业标记,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相反,企业因产品交易会等发生的餐饮、住宿费等也可列为业务招待费。

(3)研究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的研究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可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费用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成本150%摊销。也就是说前者按收益性支出可直接当期扣除,而后者要作为资本性支出进行摊销扣除,那么前者比后者获得更多的时间价值。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只有持续不断对研发进行高投入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所以应增加研究支出的金额,且与其他支出分别核算,以充分发挥其抵税的作用。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内设的研发中心共有10名研发人员,2008年度发生技术研发费600万元。计算多获得的所得税后利润。

2008年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的研发费用600×150% = 900万元;因此,多获得的所得税后利润(900-600)×(1-15%)= 255万元。

由上可说明增加研发费用可获得更多的好处。(4)固定资产折旧额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加速折旧法能使前期多提折旧,减少应纳所得税,获得递延纳税的税收利益。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时间价值,要以折旧抵税金额的现值作为评判标准,一般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为优。

在确定折旧方法之后,还应估计折旧年限。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需加速折旧的,可缩短折旧年限,但不得低于折旧年限的60%。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取最低值,特别是在利润较高时,可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有利于加速成本回收,后移应纳税所得额,以相对降低税负。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购进一辆价值50万元的机器,预计净残值率为 10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4%。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资金成本为l0%。如果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每年计提折旧:500000×(1-4%)/8 = 6万元,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的现值:60000×15%×5.335 = 4.8015万元;如果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每年计提折旧:500000×(1-4%)/6 = 8万元,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的现值:80000×15%×4.355 = 5.2260万元。

由上可看出,缩短折旧年限可使前期会计利润后移,递延交纳所得税。(5)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存货成本可从所得税前扣除,即抵税效应能够完全发挥。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由于物价波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不同,所以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在会计年度期初分析该年所需购买的主要原料市场的价格总趋势,选择前期成本较大的计价方法。在目前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因为可使销售成本中包含后期进货的部分成本,数额较高,而期末存货成本较低,这样企业可将利润递延到以后年度,从而减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数。

(6)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期限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期限赋予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利的摊销期限:享有减免税优惠时,可通过延长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期限,将资产的摊销递延到减免期满后计入成本、费用中,以获取“节税”收益;而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则宜选择较短的摊销期限,加速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成本回收,使企业前期利润后移,充分发挥摊销的抵税作用。

(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1.设立企业方式的选择(1)企业组织形式的筹划

企业组织形式有公司制和合伙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选择公司制组织形式更有利,原因是:第一,国家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都是针对公司制企业;第二,高新技术企业以人力资本为主,员工报酬相对较高,而国家并未对此给予任何优惠政策,若选择合伙企业反而会加重税收负担; 11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第三,高新技术企业属高风险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短的生命周期,若采用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制,更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不稳定性。

就公司制企业内部组织而言,又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选择。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其所得要与总公司汇总计算纳税。因此,当高新技术企业扩大经营需设立分支机构时,可以先考虑设立分公司,因为经营初期发生亏损可能性较大,合并纳税能使外地发生的亏损在总公司得到冲减,可获得盈亏互补的好处。一旦经营能稳定获利时,应考虑转为子公司,这样可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利于企业发展。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年利润为1000万元,准备扩大业务在外地开设分支机构,预计前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企业为最大限度的获取税收利益,应在前3年将分支机构设立为分公司,抵税总额达到(800+500+100)×15% = 210万元,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支机构性质。

(2)所得税税率的筹划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2)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4)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5)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还要引进先进技术,自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同时还需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组建稳定的研发队伍,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使自己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而适用 15%的低税率,以减轻企业税负。

2.关联交易的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应通过适当的转让定价等关联方交易手段来转移利润:当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税收政策差异时,若买方享受税收优惠,交易应以低于市价的内部价格进行;若卖方享受税收优惠,则相反,同时还要规避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主要包括预约定价、国际反避税条款、独立交易原则、合理商业目的原则、关联交易的报告义务、关联交易补税,还要加收利息 12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的惩罚规定等所带来的风险。首先,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达成成本分摊协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有关资料,否则会被税务机关按照合理方法进行调整,加重企业的税负。其次,要与税务部门加强沟通,达成有利于企业的预约定价安排,签订预约定价协议,以降低税务机关重新定价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和减少应纳税额。再次,对关联交易进行有利的核算,并提供清晰、完整的资料。高新技术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最后,进行筹划时要充分考虑是否违反合理商业目的原则。3.就业人员的选择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其中安置残疾人员的,可在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员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支付给残疾人员工资的1OO%加计扣除。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认真策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前提下,分析哪些岗位适合安置国家鼓励就业的人员,在招用职工时应优先考虑,同时还要做好相关证件的备案、劳动合同的签署和社会保障的落实工作,从而使相同的工资支付实现更多的节税目的。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岗位分析,认为值班室人员在内的16个岗位不需要身体大幅度和长距离的动作,可雇佣残疾人员。一般人员每年工资总额为30.72万元,抵税金额为30.72×15% = 4.608万元。将这些岗位换成符合加计扣除标准的员工后,职工薪酬总额保持不变,但抵税金额上升至30.72×(1+100%)×15% = 9.216万元,节税金额增加了4.608万元。

4.技术转让的筹划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高新技术企业可利用纳税年度的界定将技术转让收入中超过500万元的收入通过技术分割转让其在另一个纳税年度来实现,不过要注意对得失进行权衡。在筹划之前要明确技术转让 13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发生在一年中的哪个时间点和所期望的收益率,因为有时间价值的存在,在推迟技术转让收入的实现而少缴或免缴所得税时,会因没有实际拥有本来应该拥有的收入而损失了时间价值或付出了机会成本。

案例:A高新技术企业年初和年末转让技术收入均为600万元,如果年初87.5万元(不进行筹划100万的税后所得)的投资预计在明年年初能增值到100多万元,那就应放弃该筹划,因为进行筹划,第二年初的收入为600万元,但不筹划的收入却能超过600万元,反之则接受。因此,年末发生的技术转让收入(超过500万元)进行筹划具有更大的收益性和更小的风险性。

(四)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切入税收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任何一项筹划方案在获得部分税收利益时,都必然会为其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和非税成本,如外聘税务师或会计师筹划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企业财务部门自身进行税收筹划产生的人力、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违规成本等。在筹划时,企业如果过分地强调税收成本的降低,就会忽略因该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其他费用的增加,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来换取税负降低的筹划方案是不可取的。例如:为了增加税前扣除项目而增加不必要的经营行为和业务流程,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所付出的成本远比享受的税收优惠要高。只有当所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否则是失败的。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现状不容乐观。通过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税收筹划内涵被扭曲;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过高;税收筹划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漠视税收筹划风险;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2)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其主要成因有:对税收筹划涵义认识上存在误区;税收法制不健全,税制结构不完善;税收征管不规范;税务代理业发展严重滞后;缺乏税收筹划专业人才;企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业管理工作混乱。

(3)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策略有章可循。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包括对筹资行为和投资方式的筹划。二是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筹划:以适当的方式降低收入额和增加税前扣除项目。三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包括设立企业方式和就业人员的选择、关联交易和技术转让的筹划。四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切入税收筹划。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引用案例,尤其在策略中着重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筹划重点与方案。但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缺乏和笔者水平有限,本文仅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其中还存在众多不足之处,其一,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决策时,较多考虑税收因素,而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其他政策因素考虑较少,因此在这种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提出的税收筹划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运用现实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引用的案例可能存在与现实结合不足的情况,导致某些税收筹划策略的现实意义不大。这都有待于以后结合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实践进行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兆阳.浅析我国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魅力中国》,2007年,第9期.[2] 蒋丽斌,彭喜阳.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110-112页.[3] 赵静.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内蒙古统计》,2007年,第5期:19-20页.[4] 袁小平,王秋生,韩式民.多角度的税收筹划现状分析.《内蒙古统计》,2007年,第5期:233页.[5] 邓资琴.我国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技术与市场》,2008年,第7期:73-74页.[6] 詹福康.高技术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财经界》,2007年,第1期:60-61页.[7] 俞清金.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投资行为税收筹划.《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第7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期:33-35页.[8] 王红.企业税收筹划的策略探讨.《财政监督》,2008年,第10期.[9] 李曼.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企业》,2008年,第2期:66-67页.[10] 李燕秋.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的税收筹划点.《财税纵横》,2008年,第14期:602、623页.[11] 卿放.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纳税筹划.《现代审计》,2008年,第4期:68页.[12] 李映雪.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纳税筹划.《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第12期:45-47页.[13] 容汉志.企业所得税法下折旧对税收筹划的影响.《财会学习》,2008年,第7期:58-59页.[14] 阳德盛,李其峰.企业所得税法修订后如何调整纳税筹划策略.《财会月刊》,2008年,第9期:35-36页.[15] 刘巍.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现代审计》,2007年,第2期:74-75页.[16] 李嘉明,王延省.浅析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税收策略选择.《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17] 张淩燕.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探讨.《会计之友》,2008年,第4期:53-54页.[18] 郑幼锋.新企业所得税法六大税收筹划策略.《会计之友》,2008年,第4期:55-56页.[19] 魏婉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科技资讯》,2008年,第13期:213页.[20] 张申杰.《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中的税收筹划研究.《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6-90页.[21] 张悦芝.如何进行有效税收筹划.《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146-148页.[22] 曾靖.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筹划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5期:278-279页.16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探讨

致 谢

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心中充满了感激,也有很多不舍。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涯里,我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的知识,同时也涉猎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我要感谢所有曾经悉心教导我的老师,让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知识,还学会做人的道理。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一直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从论文的选题、文章的结构及编排、论文的内容研究直到最后的成文,都给予了我细致的指导。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都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XX级会计一班全体同学和身边每一个朋友的陪伴以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帮我改掉身上的缺点,让我长大,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一直给予我信心和鼓励,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您们!

篇6:毕业调研报告正文

关于骄阳房地产行业收入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国际会计接轨更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对调控我国的放假、控制房地产不合理的增长、解决社会矛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房地产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偏重速度规模向注重效益和市场细节的转变,从主要靠政府政策调控向依靠市场和企业自身调节的方式转变;销售方式也由过去的单一现销到现在多种销售方式并存;筹资方式也有向银行贷款到股权融资,以至于将来的债券和信托融资。这些变化正给现在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带来新的挑战。我于2012年3—4月在骄阳房地产公司进行了实践调研。通过会计实践,感触颇多,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各种会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名高水平会计专业人才。

一、调研单位的概况

(一)公司概况

成立于2003年6月,主要经营二手房租售、楼盘代理销售、房地产营销策划、小额贷款、投资担保等房地产相关业务。公司秉承诚信为本、持续经营、同享丰收的经营理念,以完全直营化的管理模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让每位客户均能获得一流的房地产各项服务。

(二)财务状况

比较目标企业主要的业务部门在过去3-5年中的财务比率以便确定其重要的发展趋势。财务比率通常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投资收益率、毛利、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还应该取得有关通货膨胀或经营周期的信息、企业在这种环境中的经营能力以及现行价值和重置成本的资料。凡此种种,并购方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对目标企业财务和会计方面的调查,可以聘请会计事务所协助完成。调查的目的在于使并购方确定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该企业的真实情况。若发现报表有误,则应要求目标企业对财务报表作必要的调整。通过这一调查还可以发现目标企业的一些未被披露的情况,如核算体制得不完善而暴露了许多缺点,比如收入确认方面可以通过隐蔽收入来逃税,成本归集的过程中可以少汇成本来退税,所以我对骄阳房地产公司的核算收入展开了调研。

二、调研单位收入的问题

在实践中,总会与实际的应用起到冲突,本企业就利用预售楼盘的方式起到操纵利润的作用,会计在收入方面的规定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一)调研单位收入的现状

目前,本企业的收入确认条件存在着以下几种解释方式,作为销售实现。满足下列条件,收入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收入确认的规

定不同,一些开发商以此作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粉饰会计报表[10],误导公众和有关机构。因此,规范和统一企业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己成为当务之急。

(二)调研单位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企业的核算的体制由于不完善,也就暴露了越来越多的缺点,比如收入确认方面可以通过隐蔽收入来逃税,成本归集的过程中可以少汇成本来退税,通过对其核算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减少制度本身给收入确认带来的不利影响。

1、销售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在商品房、及配套设施销售收入中,存在销售方式以预售为主,在确认收入时点和金额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确认收入以后,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等问题。

在出租房租金收入核算中,存在将出租房租金收入隐蔽起来,用来弥补下一年的亏损,以及偷逃税款等问题。

为了少交税,会用其他收入作为利润的调节器。如果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很少,就将其他业务收入调高,总体上本年仍有盈余;如果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数额大,就将其他业务收入调低,将一部分调入下一年度入账,为下一年的收入打基础。

2、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本企业成本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土地、建安、设备费用;二是配套及其他支出;三是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周期长,设计的材料多,费用种类复杂,这为企业成本的正确归集和核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为企业对收入的确认进行操控带来了便利条件,因而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监控也至关重要。

3、调研单位收入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调研中,才发现在对预收款项已缴纳税费的核算方法中存在差异。这导致偷逃税款现象比较普遍,通常有如下情况:(1)取得商品房销售收入长期挂“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不按规定申报缴纳相关税款;(2)向购房者收取的住房按揭贷款收入,记入“短期借款”、“其他应付账款”科目,不申报纳税;(3)不按期结转经营收入;(4)伪造、虚列施工成本,以生产总成本或开发产品成本代替经营成本,多列支经营成本,多列支管理费用,多列支财务费用。

三、调研单位收入建议及对策

对本企业收入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对收入的核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又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核算方式。目前,应以企业收入的核算、法规体系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三个方面来完善有关行业收入会计制度,使其适应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一)完善对本企业收入的核算

要明确销售收入核算的范围;确定合理的销售标准;了解预售合同的签订不能作为销售实现的依据。

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应以五个条件为基本原则,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同形式销售的具体特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销售的具体标准,使得不同企业的会计人员都可以运用同一具体准则进行销售确认,从而避免因不同的判断形成不同结果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减少上市公司的人为利润调整空间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确定合理的销售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房地产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和销售的价格水平,同时对不同开发产品的种类分别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通过定期的对房地产公司的楼盘租、售情况进行抽查摸底,了解销售和出租情况,进而对房地产企业的出租收入进行监控,通过银行往来账目上现金流量的波动,对房地产企业收入来源进行核对,并核实企业的收入与纳税情况。

(二)针对性的完善本企业的规定

由于本企业的规定不是很完善,而且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是专门针对房地产的,所以企业应该自己制定规定,从而约束员工,做自己分内的事情,针对会计有“会计准则”。因为没有特定的法规所以有些事情,我们没有分寸没有把握。完善企业的规定,有助于更好的管理,和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素质。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会计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现成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所以,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改革和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人才培训和信息公开化制度。房地产企业需要业务数量,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专门管理人才,而会计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了解国际动向,把握核算要点。

四、调研的一些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房地产的发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和有感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障房地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中,产生了包括房地产供应结构失衡、市场秩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会动摇房地产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显得尤为重要,尽快解决房地产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使其应用于实务当中。其中房地产收入存在的确认、计量和核算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使得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更加与实际相符、更具有可比性、透明度,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税收更加合情合理、有据可循。不断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体系,以求最大限度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接触了社会让我们从学生时代一下融入社会,让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解除了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在外面要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巩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扩大自己的交际面,灵活就业。

当真正走入社会那一刻,才知道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习才能丰富我们的阅历,才能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赏。

这次调研会是我以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成长的财富。我想我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致谢

经过半年的论文写作,学到了一些不同于课堂的实践应用知识,这些知识更加的具体化,对将来工作应用具有指导作用。这篇论文可能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大学学习成果的检验。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鹏老师,是她在百忙之中为我修改论文,无论我有什么问题,她都会耐心并细心的指导,并且教会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让我从最初对论文模糊的概念,到现在能够完成一篇完整的论文,从最初的写作提纲、目录到定稿,这都离不开刘鹏老师的悉心教导。

其次还要感谢各位评语老师,在百忙之中播出时间来进行审阅,并感谢各位老师能够批评指导,使我从中受益良多。

然后还要感谢在大学三年里一直陪伴我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的陪伴我将不知如何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有了你们的陪伴,我的大学生活才会精彩。

最后要感谢学校及经管学院的培养,是你教会了我将来的路要如何走好。

参考文献

[1] 刘文秀.浅谈房地产销售收入的会计核算[J].上海会计.2001,(3),19~20

[2] 纪建刚.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与相关税收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4,(11),40~41

[3] 王志媛.对加强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18~19

[4] 潘恒昌,鞠鸿志.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确认[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4),54~59

[5] 林俊波.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J].浙江金融.2003,(8),25~26

[6] 金丽梅.如何确认房地产的收入[J].会计工作.2005,(7),113

[7] 王庆保.房地产收入确认有了依据[N].中国会计报.2009-07-17(16)

[8] 王建忠.会计发展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日语毕业论文 正文】相关文章:

日语论文论文题目05-03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05-11

日语毕业论文提纲05-21

日语毕业论文大纲06-04

论文日语05-10

日语论文题目05-01

日语 论文题目05-01

日语毕业总结05-08

雪国日语论文06-10

日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05-02

上一篇:作文读詹天右有感600字下一篇:牛津英语第18周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