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2024-04-09

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通用6篇)

篇1: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延安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和学习。根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安排,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自身“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把自己置身于旁观者、局外人,不能把纠“四风”看成是领导和别人的事,而忽视从我做起。必须做到求真务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求真务实是干休所服务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是维护军休所和谐稳定工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改到了更加艰难的时期,要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条件再好,也不能丢弃。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工作要切实杜绝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挥霍浪费、大手大脚,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从而带动一片人,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也更加需要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要在爱岗敬业多做贡献上下功夫。爱岗敬业是每位干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途径。一要珍惜工作机会。工作岗位是我们每个人锻炼提高、展示才干、发挥作用的平台,它给予我们脑力及体力的锻炼,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物质及精神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管满意不满意,都应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二要敬业。爱岗敬业,不是仅仅做到按时到岗,而是要明确职责,要具备岗位所要求的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不懂的要学,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要对平凡的工作充满激情,把要干的事变成想干的事,让精神“在状态”成为常态。三要讲奉献。对一个党员来说,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就是最大的奉献。无私奉献,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讲奉献,就要弘扬延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在岗、在位、在状态”为准则,以有责有位有作为为努力方向,在岗乐业、守岗勤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奉献中寻找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奉献中实践人生最高价值。

篇2: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充分展现了党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体现着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行为风范,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弘扬延安精神,认真汲取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有效继承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一、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精神懈怠、情趣低俗、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一些领导干部拈轻怕重、安于现状、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漠不关心、私欲膨胀、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忘记甚至背叛了共产主义理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和追求。因此,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依然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厚望和重托,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政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自觉维护党的工作大局,有效增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联系,不断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毫不动摇、一以

贯之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梦想作持久、扎实和深入的工作。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切联系群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当前,有的领导干部知行不

一、弄虚作假,天天忙着开会、做指示,即使下乡调研也是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习惯于替群众拿主意,却没有考虑群众真正的需求。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形式主义在作怪,都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坚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客观规律、务实管用地解决好发展问题。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告诫我们,一切要从群众意愿出发,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好群众工作,有效提升领导群众的能力,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不断从群众的工作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敢于自我否定、敢于推陈出新,尽心竭力地把正确的主张转化为群众自觉的行动。要胸怀坦荡、开诚布公,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实践检验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总结和修正,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成效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有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其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上缺乏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领导群众工作的能力。延安时期,我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调查研究,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形成指导全局工作的方针政策。作为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弘扬延安精神,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首先要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其次,要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再次要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效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艺术。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也才能真正无往而不胜。

篇3: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一、“群众办报”思想的形成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办报刊的指导思想,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了有力的发展,对自身的新闻传播思想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提高了对新闻事业作用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主张和方针,为党的新闻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创造性地引入到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中来,为革命年代新闻传播工作找到了正确方向。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树立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核心是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1942年2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解放日报》的改版时指出,《解放日报》要反映群众的活动,充实下层消息,并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1944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给《抗战日报》的指示中指出:“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掉了地方性的指导意义。”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时,全面阐明了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关系,指出党的报纸也要依靠大家来办,依靠全体人民来办,依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贯彻“群众办报”的指导思想使得人民群众成为办报的主体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这一点: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从群众的需要和喜好入手,加强对群众意见的反馈,及时调整办报的内容和形式,这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虽然社会语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早已从战争状态进入到了和平建设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但是这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报思想,仍然有其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多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趋多元,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人们可以实时地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互联网、手机等移动智能互联终端的普及,大大突破了人们对信息接触的时空限制。不过,虽然传递信息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党报发展到了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多种媒体形态,但从现实的运作来看,哪家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并积极吸纳群众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哪家媒体就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能不断提升。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越是在信息碎片化、信息鱼龙混杂的当下,越是在传统权威媒体受到冲击和质疑的新媒体时代,越是要突出群众在媒体中的主体地位,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

二、坚持“群众办报”方针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群众办报”口号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创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用于指导党的新闻传播实践,大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无产阶级特色的新闻传播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构建起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一直影响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当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世界日趋一体化,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新闻传播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乎全部领域。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党和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和途径。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事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新闻媒体传播需要与时俱进,新闻传播理论需要联系实际进行创新,要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形象而清晰地告诉群众前进的道路,指出前进的方向,用道理说服群众。

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对于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特别是构建国家软实力,都是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需要适应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信息传播已不是简单“你传播我接收”的模式,人们有着主动参与信息传播的意愿和技术条件,在“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一个广播台”的背景下,必然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与方式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坐等群众来信或者热线来电,然后进行反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群众主动表达意愿的需求。因此,媒体应主动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变化,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的沟通模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微博、微信、网络发言的关注上来,通过分析、判断,实时地了解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对于群众信息需求的关注和满足,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党的新闻传播媒体在舆论中的引领地位。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要牢牢把握将党的方针政策有效地传播到群众中去这个关键。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政策的提出往往有着长远的战略考虑,通常又同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现实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政策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地发挥应有的效应,这就需要媒体将这些具有抽象性的政策方针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报道,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信息环境。中国梦的践行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每个人自己的理想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通过结合群众日常生活,从平凡人、平凡事入手,将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如何将个人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充分地说清楚。

三、坚持实事求是,需要大力改进文风贴近群众

新闻传播是一种符号的再现,即通过对信息进行符号的编码,形成文本或音频、视频作品,告知受众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来应对各种变动。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的有效性,将信息传播转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或者转化为他们的思想精神动力,就需要在文本、视音频符号的制作上下真功夫,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不同媒体的符号制作通常表现为传播的文风。传播的文风与群众文化信息的接收水平密切相关。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了解决文风问题,曾经作过《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演讲,要求全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要求全党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同志严厉批评一些同志仅凭主观想象,凭一时的热情,凭死的书本办事,只会甲乙丙丁地罗列现象,只会写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没有科学的态度,没有群众的根基,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他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进而强调新闻媒体要不断改进文风,“要让识字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1942年《解放日报》的改版,是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重要体现,“文风朴实”“贴近群众”成为当时评价报纸优劣的标准之一,这对以后中国的新闻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下,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更需要新闻传播在文风上下功夫,不仅要广泛覆盖、浅显易懂,而且要准确传递、专业报道,即在浅显易懂广泛报道的基础上,要提升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专业性。特别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火星文、新词汇层出不穷,同样的词语,含义却发生了变化。而党的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给力”“点赞”“正能量”等词语的流行,体现了《人民日报》等党报新闻传播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媒体中,也存在着一味地生造词汇,迎合低级趣味;或是滥用调侃腔调戏说严肃事件,希望以此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或肆意夸张放大丑恶现象,降低媒体审美标准的现象,导致了部分媒体远离群众的实际需要,丧失了一个媒体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纠正新闻媒体的不良文风,改正哗众取宠、肆意煽情的恶俗做法,是当下新闻传播环境得以净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闻报道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示世界的变化。在文本符号的制作过程中,要及时关注人们的言说交流语境的变化,尤其是网络语言对日常话语的影响,分享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及娱乐新闻信息,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广大群众,使党的新闻传播内容与方式方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树立起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契合时代的脉搏,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注重群众的现实需求。要将富有深刻内涵的风格与内容结合起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想要吸引群众,重要的不仅仅在于所要报道的内容,还在于报道的方式。将简单的问题描述得错综复杂甚至故弄玄虚,是目前新闻报道中时有发生的一种不良文风;将原本重要的问题掐头去尾片断呈现,尤其是只截取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加以演绎,或者干脆做个标题党,而忽略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其有机联系,更是目前媒体的一种不良文风。这都不利于真正满足群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

四、坚持党性原则,核心是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延安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基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较为成熟、系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将报刊广播视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延安新闻报道的实践就充分体现了“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这一根本要求。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其社论《致读者》一文中,清楚地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意见。社论指出,“报纸的任务:不仅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教导他们,组织他们,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与他们共患难的朋友”。当时是将“党性”和“群众性”列为党报的工作原则和基本品质。从这一原则出发,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党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统一,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在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新闻媒体(报刊和广播)是党的媒体,是无产阶级进行舆论宣传的工具,切实遵循党性原则,体现党的政治立场。通过强调“政治家办报”,加强了新闻媒体工作中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领导和群众观念的强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943年9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后发表了总编辑陆定一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文章将事实确定为“新闻的本源”,并特别强调“事实”与“性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认识到“事实”是第一性的,一切“性质”都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的。马克思认为“报刊的本质是真实的和纯洁的”,他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和“谁在表达社会舆论,谁在歪曲社会舆论”作为划分好坏报刊的标准之一。延安时期我党所面临的环境十分恶劣,而新闻媒体在那种战争时期具有特殊的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客观性原则,从“事实的第一性,彻底尊重客观事实”出发,提出了“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判断。在延安,陆定一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真实性与政治性及性质说进行了讨论澄清,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革命生产的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采访报道,反对“客里空”,拒绝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后来,在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著名的“反客里空”运动中,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了当时较为普遍存在的新闻报道中的种种不良做法,纠正了在土地改革宣传中的错误倾向,维护了党的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客观真实性,大大提升了党的新闻报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当前社会语境下,媒体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大众媒体外,还出现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信息聚合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如何坚持党性原则,如何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即使是传统大众媒体也出现了都市报、晨报、晚报、经济台、交通台、娱乐台等市场类媒体。这都迫切需要创新观念,将党性原则与现实新闻报道结合起来。新闻战线的老领导、长期在中央管理新闻宣传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指出:“我们的报纸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立场。”[3]新闻工作是推进党和国家建设的伟大机器,新闻工作者是宣传家、教育家和组织家,因此,我们的新闻媒体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要熟悉党的路线、方向、政策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要,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的。

延安时期的新闻工作既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政治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从事革命事业提供强劲的思想动力,绝不是消极的有闻必录,而是成为各种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办报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成为党的新闻传播事业顺利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媒体环境下,一些人要求照搬西方的媒体体制模式,弱化党性原则,在新闻报道中从西方的价值观出发,选择传播的信息内容,采用哗众取宠的报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当然,我国的新闻报道,也有一个需要放开眼界、勇于创新的任务,要不断创新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形态,不断探索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坚持党性原则,不是只报道成就,而不反映问题;不是只报道领导会议讲话,而不报道如何贴近普通百姓的现实需要,“新闻是从群众中来的,要采访新闻,就需要深入群众,善于接近群众中的各种人物”[4]。“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是一种判断,是基于社会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和党的宣传工作中心而进行的一种判断,因循守旧固然不对,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胡乱创新,以噱头换眼球,造成社会媒体环境的恶化、舆论环境复杂化等更是与党性原则相违背,违背了“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如果群众生活里面产生出来的种种人物、种种智慧、种种经验、种种问题,不能占据我们报纸主要篇幅的话,那么这样的报纸仍然是脱离群众的。”[5]

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对我国新闻媒体的一贯要求,而在网络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的社会语境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明确地指出,记者的笔“是人民的笔”,而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任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6]。这都进一步强调了以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引领社会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这也成为无产阶级新闻学的逻辑起点。

当下,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交流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人们通过不同的接收终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媒体竞争更为激烈。一些新闻媒体出于赢利目的,单纯为了市场利益,博取眼球效应,而将未经证实的信息传播出去,造成了虚假新闻报道的产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加以重视和改进。同时,也需要把握媒体服务对象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形成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摆在我国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另一项任务,是要解决通过不同渠道传递的碎片化信息冲击人们有限的注意力的问题。毫无疑问,党的新闻媒体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主要沟通渠道。但也要看到,当下新闻媒体所面临的社会语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型媒介传播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对传统党报媒体构成强大冲击。为了追求最大的点击率、转发量,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报道假新闻,扭曲事实真相,捕风捉影,对事实任意进行曲解,导致受众对新闻报道信任度降低,进而大大影响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社会上甚至出现宁肯相信小道消息,也不认同媒体报道的极端情况,使得一些新闻媒体丧失了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动权和引领作用。

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更应该遵循新闻信息传播的客观真实规律,尊重事实,密切联系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积极主动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媒体语境下,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主流媒体可能还未来得及介入到真相的报道中,各种信息就已经充斥新兴网络媒体中,这些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传递的信息可以迅速形成有影响力的舆论压力。这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闻工作者不能跟风报道,要客观、忠实、朴素地叙述所见所闻的事实,应该冷静地分析各种信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的主要方面,揭示事件的真相,以正确的导向来引领社会认知,对不良社会倾向提出批评,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

“群众办报”的群众路线是延安时期党对新闻工作的理论创新,并发展成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路线。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媒体语境不断变化的当下,群众路线更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媒体不能关门来办,应该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迎合,要有高屋建瓴的本领,把握大方向,采用新鲜活泼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真正高质量、有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闻报道,以新鲜活泼、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闻报道来教育、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摘要:2015年,我们迎来抗战胜利70周年,延安时期为组织群众、展开抗战而创立的新闻工作群众路线指导中国新闻实践也走过了70多年。延安时期形成的生动体现我党群众路线的群众办报思想,成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在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今天,在新的社会媒体语境下,充分认识我党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现实价值,始终不渝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文风,坚持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群众路线,再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EB/OL].http://cpc.pe ople.com.cn/n/2013/0419/c64094-21205977.html.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99.

[3]胡乔木.胡乔木谈新闻出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转引自朱家梅.胡乔木新闻思想述论[J].中国出版,2011(7).

[4]程丽萍.新闻从群众中来[J].新闻前哨,2012(11).

[5]胡乔木.胡乔木谈新闻出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转引自朱家梅.胡乔木新闻思想述论[J].中国出版,2011(7).

篇4: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等优良传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

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什么是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史工作者有共识亦有多种说法,党的文献也曾提到很多次,但都没有集中地系统地讲。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讲话深刻阐明了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作用,是对延安精神的实质和主要内容的一个界定。

正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及时确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是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还是“持久战争”和“人民战争”思想的提出,等等,这些都在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路线、政治纲领等重大政治问题,并不断使其思想更深刻、理论更系统、行动更坚决、步调更一致,这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成千上万革命者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国救亡的洪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部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践上“最有威力的创造”,中国革命和建设自延安时期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坚持了群众路线。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经过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产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正式形成,到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站立起来,有所作为,必须有股志气,有点精神。这股志气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正气,这种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菜地,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在延安不胜枚举。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决扫除“四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党的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林伯渠同志用绳子作腰带,边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品质。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丰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和平时期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逐渐滋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是严重脱离群众、背离党的群众路线的表现。如果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党内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如果党群干群关系不全面改善和巩固,势必阻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如期完成,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延安精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弘扬延安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是一条加强和改善党和人民、干部和群众之间鱼水相依、血肉相连、水乳相融密切关系的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党不仅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而且自觉地坚持了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牢记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庄严历史责任。

篇5: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分享

创新

学习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学习延安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培育、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是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学习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要顺民意解决立场问题、接地气解决态度问题、讲党性解决感情问题、强本领解决方法问题,始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小康榆林、幸福榆林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顺民意,解决立场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善于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不仅在理论上要悟深悟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丰富内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且要坚持“一日三省吾身”,经常审视自己是否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人民群众在自己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自己在人民群众中又是什么形象。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按照群众实际需要和尊重群众自愿的原则,顺应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二、接地气,解决态度问题,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这些年,各地在建立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比如,开展挂职锻炼、包抓联系、蹲点调研、结对帮扶等活动,一些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中听取群众意见、感受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取得良好成效。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总结、完善、提高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形成规范性制度,全面进行推广,促使联系和服务群众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免费

分享

创新

三、讲党性,解决感情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连着民心。领导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带着热情深入群众,带着真情帮助群众,带着亲情服务群众。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从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力度,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强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整治“庸懒散奢”,杜绝“吃拿卡要”,推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均等化、高效化。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大事项的全方位监督,规范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强本领,解决方法问题,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要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能力。要真正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际,拜群众为师,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把符合群众利益的好做法好经验,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经过总结完善,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二要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要以群众满意为基本标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欢迎群众提问题、挑毛病,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三要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要学习推广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推动。四要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能力。要学习群众语言、理解群众心理、疏导群众情绪,在做群众学生的同时做群众的老师,切实搞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干事创业、共谋发展,创造宽容、理解、和谐、奋进的社会环境。

篇6: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延安精神概述》和赵正永同志署名文章《用延安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章后,加深了我对延安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涵的理解。下面谈谈我的心得: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体现着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行为风范,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认为要践行群众路线弘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在领会延安精神实质上,在求真务实抓落实上,在爱岗敬业多做贡献上下功夫。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延安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和学习。根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安排,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自身“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把自己臵身于旁观者、局外人,不能把纠“四风”看成是领导和别人的事,而忽视从我做起。必须做到求真务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弘扬延安精神,牢固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之路。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政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自觉维护党的工作的大局,有效增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联系,不断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不断增强政治鉴别的敏锐性、不断增强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梦想作持久、扎实和深入的工作。

二、弘扬延安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具体地说,就要反对形式主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坚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遵循客观规律、务实管用地解决好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有的领导干部知行不

一、弄虚作假,天天忙着开会、做指示,即使下基层调研也是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习惯于替群众拿主意,却没有考虑群众真正的需求。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就会隔座山。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形式主义在作怪,都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延安整风中,党坚持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核心内容,形成了全党高度的团结,大大加快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各级领导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所以也才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说到底就是要联系到

新形势下领导群众工作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信念。他们勇于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积极探索、实践爱民、亲民和利民政策,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了民主、模范的抗日根据地。从1937年到1946年,边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选民的参与度高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当时,不仅面临紧张的战争环境,而且交通闭塞、文化程度不高、选举手段落后,但是人民群众之所以对民主选举有如此高涨的热情,是和选举本身真正体现了他们的意志密不可分的,也是和他们对这种权利真实运行有效性的高度认可密不可分的。当前有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其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臵,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上缺乏自觉性和坚定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具体的要求。首先,要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其次,要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再次,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

我们必须强化制度建设,教育、督促和约束党员干部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必须强化思想建设,突出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此外,还必须强化作风建设,使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一心为公,保持共产党人的进取精神和清廉形象。长期以来,延安精神都被誉为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上一篇:国亲节诗歌朗诵稿下一篇:财务下一年度工作计划